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四节【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知识点1:自然界的水循环。

知识点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2](2020年北京丰台区检测)南宋天文学家、思想家何承天在《论浑天象体》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代号最能解释文字中“百川发源……归注入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降水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D.④—地表径流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 )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B.“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C.“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答案】1.D 2.B[解析]第1题,“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是地表径流的描述;图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

第2题,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被称为“传送带”;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被称为“纽带”;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可以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被称为“调节器”;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被称为“雕塑家”。

[知识点1](2020年辽宁实验中学检测)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3.C 4.B[解析]第3题,结合示意图分析,实验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凝结的水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太阳能、地球重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的地理意义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的地理意义 )

时 分

心 因是什么?

层 作



提示:流水的侵蚀作用。



首 页
·
11
·
·






探 新
问题 3
(地理实践力)漓江两岸的山峰会保持固定的形态吗?为
达 标
·


合 什么?



探 究
提示:不会。该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


重 难
用会持续进行,因此漓江两岸的山峰形态将会不断变化。
·
·






探 新
6.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达 标
·


A.基本不变
提 素


探 究
B.总趋势为增加


重 难
C.总趋势为降低
时 分
核 心
D.在冰期相对较低

层 作








·
24
·
·


预 习

5.D 6.B [第 5 题,陆地上的矿物质随着地表水汇集到河流, 堂


新 知
再注入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第 6

素 养

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减弱
究 攻

围湖造田


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9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9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合格·过关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示的水循环环节中,可以用来表示夏季风所起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 D.④2.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水循环主要环节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D 2.B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风起到输送水汽的作用,图中④代表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跨流域调水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图中②为地表径流环节。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①环节的是( )A.长江东流B.海水倒灌C.台风登陆D.黄河凌汛4.②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A.洪涝灾害B.海平面上升C.暴雨灾害D.土地荒漠化5.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B.使海平面上升C.不断更新陆地水D.加速冰川融化解析:3.C 4.A 5.C 第3题,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①环节是水汽输送。

台风登陆属于①环节,C项正确。

长江东流、海水倒灌、黄河凌汛都属于地表径流(②环节),A、B、D项错误。

第4题,图中②环节是地表径流,②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洪涝灾害,A项正确。

海平面上升与径流注入无关,是全球变暖的结果,B项错误。

暴雨灾害受降水影响,C项错误。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

第5题,图中所示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其地理意义是不断更新陆地水,实现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项正确。

图中所示水循环不是水呈三态变化的原因,不能使海平面上升,也不能加速冰川融化,A、B、D项错误。

读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6~8题。

6.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8.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节①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B.环节②与地表温度无关C.环节③中的水分含量与海陆分布无关D.环节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刻解析:6.B 7.D 8.A 第6题,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故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2章+第4节 水循环和洋流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2章+第4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习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洋流的概念及成因,识记洋流名称。

2.理解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重点)3.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难点)一、水循环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图中D蒸发、C水汽输送、B降水、G地表径流、F下渗、H 地下径流、E降水、A蒸发。

3.动力:太阳能和地球重力。

4.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环节影响方式D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B人工增雨G跨流域引水二、洋流1.概念: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又叫海流。

2.作用: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并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

3.分布模式(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 所示①中心: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赤道洋流: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共同作用西风漂流:位于西风带内大洋西岸的暖流和大洋东岸的寒流(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 所示①中心:位于60°N 附近。

②组成:大洋西岸的寒流和大洋东岸的暖流。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2)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

()(3)暖流水温一定比寒流的水温高。

()(4)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一定都是暖流。

()(5)淮河流域建设了多座水库,根本目的是()A .改变淮河流域气候B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C .调节干流的流量D .实施北水南调工程提示:(1)×水循环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及地球重力。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此外,对地下径流、降水、蒸发环节也有影响。

(3)×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不同纬度的海区,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1.通过绘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2.利用地理视频、相关模型等,认识现实生活中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现实实例,解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引导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水循环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海上A蒸发→B降水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3.原因(1)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

(2)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一、判断题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4.江河水比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5.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6.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二、选择题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C环节B.G环节C.F环节D.E环节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A.A、B循环B.H、G循环C.A、C、G、E、F循环D.B、C、G、F循环解析:1.D 2.C 第1题,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E 环节。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

明径流输送也在时刻进行。
(2023年陕西榆林期末)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模式图,甲、乙分别代 表海洋和陆地,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单位量,假设该区域水循环总量为 100个单位量。据此完成第3~5题。
3.依据水的动态平衡原理,推测X的数值为
A.99
B.63
C.56
D.25
4.甲处参与的所有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材疑难助解】
教材第53页 探索 实验中,器皿的内壁和塑料纸底面出现大量凝结的水珠,塑料纸底 面的水珠向中部聚集,并滴落到装满沙子的水瓶中,然后下渗到小瓶的 底部。这个实验揭示了水的运动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通过水 循环来体现的。具体过程: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 气,在适当条件下凝结降水,降落到海陆表面,降落到陆地上的水有一 部分会下渗到地下形成地下水,有一部分形成径流流入海洋,然后再参 与蒸发,这样不断地循环交换,形成水循环。
教材第57页 作业题 1.环节:改变下渗、蒸发环节。影响:造成土壤污染等。 2.(1)海水淡化就是模拟水循环将淡水与海水的盐分分开,淡化海 水符合饮用水标准,因钙、镁等含量低,水质更优。 (2)220×365=80 300(万吨)。意义: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状 况。 3.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 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布。但大气水数量却最少。
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复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
竭,下不满……”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
A.水汽的蒸发
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C.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
D.全球水资源的分布
【答案】B

高中新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2章 第4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高中新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2章 第4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识记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重点)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重难点)一、水循环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变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运动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3.成因⎩⎨⎧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1)水循环是主要发生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运动。

()(2)南极的冰川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3)地表径流最终都会流入海洋。

()(4)大气环流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

()(5)塔里木河河水主要参与的水循环是()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大循环[提示](1)×水循环运动是指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循环运动。

(2)×冰川是陆地上运动着的固态水体、南极冰川不断运动进入海洋也参与海陆间循环。

(3)×有些地表径流位于内流区域,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不一定最终流入海洋。

(4)√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主要是借助大气环流实现的。

(5)B[塔里木河位于内流区,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水循环已经加剧,这导致更频繁的水文极端事件。

问题1(区域认知)亚马孙河流域的大气降水特点是什么?[提示]全年降水量大且较为均匀。

问题2(综合思维)亚马孙河主要参与哪种水循环?[提示]海陆间循环。

问题3(综合思维)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大面积被毁,对其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什么?[提示]蒸腾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等。

[归纳总结]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区分水循环类型的方法(1)联系的圈层不同。

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发生领域不同。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
√ C.降水 D.下渗
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 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 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落到托盘 上形成径流。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 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 环节是下渗。D正确。
5.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 ①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 ②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 ③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 ④换成更大的托盘
陆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示意图
特点 典例
最重要的类型,使 陆地水得到补充, 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 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
重要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 海陆间大循环的近十倍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导思
想象这样一幅图景:在遥远的海洋上空,形成了无数个大肥皂泡, 它们在平流层强风的吹送下,飞越了漫长的路程,来到大西北上空,全 部破裂了,把它们在海洋上空包裹起来的潮湿的空气,都播撒在我们这 片干旱的天空中……是的,肥皂泡能为大西北从海洋上运来潮湿空气, 也就是运来雨水!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增加降水 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 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 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 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 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 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①③正确。 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换成更大的托盘无法增加托盘中的水量,② ④错误。B正确。
水循环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③错; 在水循环过程中,当水在较温暖地区蒸发成气态时,吸收了大量热量, 而在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时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完成了热量的吸 收和转化,④错。故选A。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01 预习准备区精心准备夯实基础一、水循环1.定义: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星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过程3.水循环内外因:内因是同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具 重力作用提供了 同能量和动力。

畦:塞琳事J II1 .判断正误。

(1)水循环的初始环节是降水。

(X ) ⑵海上内循环的环节主要是降水和蒸发。

(J ) 2 .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B . 土壤水蒸发C .海洋水蒸发 答案C解析 地球上海面最为开阔,可供蒸发水量丰富,其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3 .盛夏季节我国城市暴雨往往导致城市内涝,地表积水严重。

城市建设影响 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提示 城市地面硬化后,阻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地表水的下渗;人为改造后的地表,也影响着地表径流等。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A .河流蒸发 D .植物蒸腾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水循环参与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分配过程; 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理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质和各种营养盐类。

3.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其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型搬运、堆积和溶蚀作用,不断塑造着全球好地貌形态。

1.判断正误。

(1)水循环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和最活跃的自然现象。

(J)(2)水循环是自然过程,人类不能影响水循环过程。

(X)2.下列地貌形成中,水循环极少参与的是()3.冲积扇B.冰斗C.石窝D.峰丛答案C解析冲积扇形成有山地流水参与,冰斗地貌有冰川参与,峰丛地貌是在水的化学溶蚀下形成的。

只有石窝是干旱地区大气及携带沙粒对地表侵蚀、磨蚀形成。

4.水循环与人类活动(1)水资源具有06可再生和可持续利用的特点。

(2)人类通过人工增雨、修建水库、坦跨流域调水等方式对水循环的部分环节施加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

陆间循环的近
水资源得以再生
十倍
塔里木河流域 未登陆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的水循环
参与的水循环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影响环节
具体影响
①修建水库、堤坝等工程可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地表径流 ③河流上游过度引水灌溉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小; ④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
分布状态
影响环节
具体影响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
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例如,雨季对地
地下径流 下水的人工回灌,干旱时抽取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城
市地铁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
透方向等
影响环节
具体影响
①人工降雨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 局部地区
②“旱改水”、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在一定程度上可 大气降水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 意义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 课程标准
的主要意义。 1.学会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和主要环节。(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综合 思维) 3.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 地协调观)
[提示] 我国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地处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能 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问题 2 (综合思维)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 加影响?此工程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什么?
[提示] 主要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有利影响主要是涵养水 源,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过程
夏季降水集中
减少
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 力弱,下暴雨时地表径流形成较快, 河流的径流量增加快,河流的洪峰 到来较早,洪峰水位高。
密云水库
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
北京作为人口超过2 100万的特大型城市,人均可用 水资源量仅15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 000 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蒸 发
蒸腾
降 水蒸
发 蒸腾
潮白河部分河段河道剖面图
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蒸 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 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
内因:水体本身的性质



外因:太阳辐射
地心引力
水循环的条件
水循环的动力 水体流动的动力
依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分类: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活动三 描述水循环过程
观看水循环演示图,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类型、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运动
海上内循环
水量最少
水量最大
水循环类型
环节
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
这些图分别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大气中的水
外因: 太阳辐射 地心引力
内因: 三态变化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有哪些环节和类型?
潮白河泛滥与水循环哪些 环节有关?请简述该过程。
密云水库修建后对水循环 的哪个环节影响最大?
潮白河泛滥与水循环哪些环节有关?请简述该过程。
建设“海绵”城市
※实施河流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拦水坝、谷坊、生态缓坡和湿地公园 ※建设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 ※实施公园景区改造工程 ※强调山体公园雨水渗、蓄、用功能 ※在小区建设下沉式绿地、可渗透路面、绿色屋顶及透水性停车场 ※加快改造已有危旧供水管网,降低供水漏失率
人类对水循环哪些环节的干预,使城市实现了“海绵”功能?
地下径流比较高
原因 降水强度大 地面硬化 排水管网不完善 植被稀疏
措施
原因
措施
降水强度大
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 警机制
地面硬化
铺设渗水砖增加下渗,暴雨时地表径流形成较慢, 径流量小
排水管网 不完善
植被稀疏
改造地下排水系统,增加下渗,地表径流量小 增加绿地,增加下渗,地表径流量小
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并绘制内涝发生的过程示意图。
城市内涝发生过程
城市化
地下径流减少
下渗 困难
(暴雨时)
地表径流增多
排水不畅 内涝严重
植被稀疏
201 8
199 6
洪水更大,洪峰提前
洪水过程, 陡涨陡落
洪水总量更大 过程线下降平缓
洪峰较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下径流减少
城镇化前 城镇化后
实验任务:
(课前)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观察记录表 (课上)交流实验现象,讨论水循环的过程。
第1次观察
时间
现象 原因 分析 实验反思:
水循环实验观察记录表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 第4次观察 第5次观察
活动二 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以潮白河为例,绘制示意图,表示水 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潮白河部分河段河道剖面图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一册
济南外国中语国学地校图出刘版晓社春
SINOMAPS PRESS
一、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读图说明: 红色表示植被, 浅蓝色和灰色表示聚落, 深蓝色表示水体。
密云水库
潮白河的水来自于哪里? 又去向了哪里?
活动一 模拟实验探究水循环的过程
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地理小组) 第二阶段:后期观察任务(全体同学)
“海绵城市”,即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 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 更加“自然”。
“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 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雨池、可浸透路 面等。
温榆河湿地公园
大气中的水
(水汽输送)
大气中的水
(降水)(蒸发)
陆地上的水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
海洋水
地下径流
水循环
人类活动
• 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塑造地表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