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十五讲滑块与滑板模型new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滑块—滑板模型》 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滑块—滑板模型》 课件

【典例4】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kg和 mB=5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kg,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 初速度大小均为v0=3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 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0.6,cos37 =0.8,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
A.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C.经过 s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 D.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4. 在一块固定的倾角为θ的木板上叠放质量均为m的一本英语词
A.1m B.2.1m C.2.25m D.3.1m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 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 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 小车开始经t=1.5s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g取
D.图甲中英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2mgcos θ
5.质量为m0=20kg、长为L=2m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将质量m=10kg的小木块 (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 上(如图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B.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C.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D.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滑块滑板模型

滑块滑板模型
(3)最后阶段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 整体加速度大小 为向a1左=运1 动m的 /s2位移为 x5=2va321=2 m 所以木板右端离墙壁最远的距离为x=x1+x3+x5=6.5 m
第二轮
假设又经历t2二者速度相等, 则有a2t2=v1-a3t2, 解得t2=0.5 s
第二轮
滑块-滑板模型
此过程中,木板向左运动的位移 x3=v1t2-12a3t22=76 m, 末速度 v3=v1-a3t2=2 m/s 小物块向左运动的位移 x4=12a2t22=0.5 m 此后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运动,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 Δx=x1+x2+x3-x4=6 m 小物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 所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6 m
F=8N
变式2:若F作用在小物块上,其它条件不变,要使两者保持相对
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 F=4/3N
变式3:若F作用在小物体上,地面粗糙且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μ2=0.01,其它不变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
F=1.2N
变式4:若F作用在小物体上,地面粗糙且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也 为μ=0.1,其它条件不变,随F的变化小物块与木板如何运动?
大静摩擦力,故最大加速度 a=μg=1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 Fm=(m+M)a=4 N (2)当 F=10 N>4 N 时,两者发生相对滑动
对小物体:a1=μg=1 m/s2 对木板:F 合=F-μmg=Ma2 代入数据解得 a2=3 m/s2
由位移关系有:L=12a2t2-21a1t2
第二轮
反思总结
易错点
滑块-滑板模型
(1)不清楚滑块-滑板类问题中滑块、滑板的受力 情况, 求不出各自的加速度. (2) 画不好运动草图, 找不出位移、速度、时间等 物理量间的关系. (3) 不清楚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 速度. (4)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滑板-木块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滑板-木块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滑板木块模型【模型概述】滑块-滑板问题往往涉及两个物体,并且常常是叠放在一起的,有时也成为“叠放问题”。

两个物体间由某种力联系在一起,并且存在相对运动,牵涉到摩擦力的分析和突变、极值问题,与运动学、受力分析、动力学、功和能都有密切的联系。

既可单独考其中单个知识点,也可以出综合性的大题。

分析过程复杂,综合性极强,并且需要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和学习的难点。

鉴于“滑板-滑块模型”的特点,板块问题能够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是增强试卷区分度的有力题目。

因此,板块问题不论在平时的大小模考中,还是在高考试卷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知识链接】一、滑板-滑块模型1)解题思路:分析滑块和滑板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速度——对二者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并求解。

2)位移关系:滑块从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与滑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滑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滑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滑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滑板的长度。

3)速度关系:当滑块和滑板的速度相同,二者距离往往最大或最小。

4) 何时开始运动:判断两个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两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判断谁先运动。

5) 何时开始相对运动:二者加速度相同是发生相对运动的转折点,隔离法求出该加速度,然后整体法求解外力。

6) 摩擦力做功问题:A )叠放的长方体物块A 、B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或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释放后变速运动的过程中(如下图所示),A 、B 之间无摩擦力作用.B )如图所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总路程或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单个物体的位移无关,即Q 摩=f·s 相.二、 运动学相关知识1)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涉及的公式是 。

物理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

物理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

物理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模型概述] (1)滑板——滑块模型的特点①滑块未必是光滑的.②板的长度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足够长的.③板的上、下表面可能都存在摩擦,也可能只有一个面存在摩擦,还可能两个面都不存在摩擦.(2)滑板——滑块模型常用的物理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模型指导] (1)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2)解题思路处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方法(1)动力学分析:分别对滑块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自的加速度;从放上滑块到二者速度相等,所用时间相等,由t =Δv 2a 2=Δv 1a 1可求出共同速度v 和所用时间t ,然后由位移公式可分别求出二者的位移.(2)功和能分析:对滑块和木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要注意区分三个位移:①求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时用滑块对地的位移x 滑;②求摩擦力对木板做功时用木板对地的位移x 板;③求摩擦生热时用相对滑动的位移x 相.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质量分别为m 、2m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B ,使A 、B 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为A .μmgB .2μmgC .3μmgD .4μmg解析 当A 、B 之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力F 最大,此时,对于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A =μmgm =μg ;对于A 、B 整体,加速度a =a A =μ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3ma =3μmg 。

答案 C2.(2017·广西质检)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B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物体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已知物体A 的质量m =2 kg ,物体B 的质量M =3 kg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现对物体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为使物体A 与物体B 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大值是(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20 NB .15 NC .10 ND .5 N答案:B 解析: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x -μ1(m +M )g =(m +M )a ;对物体A ,由牛顿第二定律,μ2mg =ma ;联立解得F max =(m +M )(μ1+μ2)g ,代入相关数据得F max =15 N ,选项B 正确.3.(2017·黄冈质检)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 ,其上叠放木块A 。

物理必修1人教版:专题复习—滑板模型 (共26张PPT)

物理必修1人教版:专题复习—滑板模型 (共26张PPT)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例4】
BCD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解析: 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2μmg,B 和地面之间的最大 静摩擦力为32μmg,对 A、B 整体,只要 F>32μmg,整体就会运 动,选项 A 错误;当 A 对 B 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A、B 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故 A、B 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最大值满足 2μmg-32μmg=mamax,B 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amax=12μg,选项 D 正确;对 A、B 整体,有 F-32μmg=3mamax,则 F>3μmg 时两 者会发生相对运动,选项 C 正确;当 F=52μmg 时,两者相对静 止,一起滑动,加速度满足 F-32μmg=3ma,解得 a=13μg,选 项 B 正确.
党”。 ②对党的认识。这部分主要包括:如何 认识党 的纲领 和章程;如何认 识党史 ,尤其 是
亲身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认识 党的领 导和现 行的路 线、 方针、政策。
③入党动机、目
F
x1
L
x2
F x2
L x1
L
4.考试题型: (1)选择题:包括文字选择题与图象选择题;
(2)计算题:主要有关于滑块和滑板间是否存在相对滑动 的分析计算、使滑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力的计算 (即外力的作用范围问题);其它临界问题的分析计算等。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5.易失分点: (1)不清楚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不出各自的加速度. (2)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板块的临界问题
核心疑难探究
【典例1】(18 分)(2015·云南昆明统测) 如图所示,质量 M=1 kg 的木板 A 静 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 一个质量 m=1 kg 的铁块 B(大小可忽 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0.3,木板长 L=1 m,用 F =5 N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 取 10 m/s2. (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 动; (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 板右端所用的时间.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滑板-木块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滑板-木块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滑板-木块模型高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滑板木块模型滑块-滑板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常常叠放在一起,有时也被称为“叠放问题”。

两个物体间由某种力联系在一起,存在相对运动,牵涉到摩擦力的分析和突变、极值问题,与运动学、受力分析、动力学、功和能都有密切的联系。

这种问题的分析过程复杂,综合性极强,并且需要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和研究的难点。

鉴于“滑板-滑块模型”的特点,板块问题能够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是增强试卷区分度的有力题目。

因此,板块问题不论在平时的大小模考中,还是在高考试卷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滑板-滑块模型的解题思路是分析滑块和滑板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速度,对二者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并求解。

滑块从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与滑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滑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滑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滑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滑板的长度。

当滑块和滑板的速度相同,二者距离往往最大或最小。

判断两个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两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判断谁先运动。

二者加速度相同时发生相对运动的转折点,隔离法求出该加速度,然后整体法求解外力。

在叠放的长方体物块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或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释放后变速运动的过程中,A、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

如图所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总路程或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单个物体的位移无关,即Q摩=f·s相。

运动学相关知识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直线运动,涉及的公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指加速度不为零,且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处理方法有一般公式法和平均速度法。

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

滑块和滑板模型

滑块和滑板模型

滑块与滑板相互作用模型【模型分析】1、相互作用:滑块之间的摩擦力分析2、相对运动:具有相同的速度时相对静止。

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在速度相同,但加速度不相同时,两者之间同样有位置的变化,发生相对运动。

3、通常所说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对地而言的。

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一定存在关联。

它就是我们解决力和运动突破口。

4、求时间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5、求位移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个物体的整体。

另外求相对位移时:通常会用到系统能量守恒定律.6、求速度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条件和方向。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A ,其质量为0.2=A m kg ,小车上放一个物体B ,其质量为0.1=B m kg ,如图(1)所示。

给B 一个水平推力F ,当F 增大到稍大于3。

0N 时,A 、B 开始相对滑动。

如果撤去F ,对A 施加一水平推力F ′,如图(2)所示,要使A 、B 不相对滑动,求F ′的最大值m F2.如图所示,质量M=8 kg 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小车足够长(取g=l0 m/s 2)。

求: (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3.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边的定滑轮.某人以恒定的速率v 向下拉绳,物体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板的右端尚未到达桌边定滑轮处.试求: (1)物体刚达板中点时板的位移.(2)若板与桌面之间有摩擦,为使物体能达到板的右端,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是多少?FA B图(1)F ′A B 图(2)M m vMm4.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 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滑块—滑板模型.

滑块—滑板模型.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 滑块—滑板模型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放一长L 质量为1的木板B ,一质量为1的物块A 以速度s m v /0.20=滑上长木板B 的左端,物块与木板的摩擦因素μ1=0.1、木板与地面的摩擦因素为μ2=0.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10m 2,求:(假设板的长度足够长)(1)物块A 、木板B 的加速度;(2)物块A 相对木板B 静止时A 运动的位移;(3)物块A 不滑离木板B ,木板B 至少多长?考点: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考查:木板运动情况分析,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木板的加速度计算,相对位移计算。

解析:(1)物块A 的摩擦力:N mgf A 11==μ A 的加速度:21/1s m m f a A -=-= 方向向左 木板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Ag m M f f N 2)(2>=+=μ地故木板B 静止,它的加速度02=a(2)物块A 的位移:m a v S 2220=-= (3)木板长度:m S L 2=≥拓展1.在例题1中,在木板的上表面贴上一层布,使得物块与木板的摩擦因素μ3=0.4,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假设木板足够长)求:(1)物块A 与木块B 速度相同时,物块A 的速度多大?(2)通过计算,判断速度相同以后的运动情况;(3)整个运动过程,物块A 与木板B 相互摩擦产生的摩擦热多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功能关系考查:木板与地的摩擦力计算、是否共速运动的判断方法、相对位移和摩擦热的计算。

解析:对于物块A:N mg f A 44==μ 1分加速度:,方向向左。

24/0.4s m g m f a A A -=-=-=μ 1分 对于木板:N g m f 2)M 2=+=(地μ 1分加速度:,方向向右。

地2A /0.2s m M f f a C =-= 1分物块A 相对木板B 静止时,有:121-t a v t a C B =解得运动时间:,s t .3/11= s m t a v v B B A /3/21=== 1分(2)假设共速后一起做运动,22/1)()(s m m M g m M a -=++-=μ 物块A 的静摩擦力:A A f N ma f <==1'1分 所以假设成立,共速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滑块、滑板模型》图文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滑块、滑板模型》图文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大小,有速度差则产生滑动摩擦力、无速度差则需判断有无静摩擦力。物体 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摩擦力的方向可由其作用效果判断
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减少乃至消除两物体的速度差 静摩擦力的效果:尽最大力维持两物体速度差为零
•谢 谢
101教育PPT产品介绍
101教育PPT是一款专业服务老师的备授课一体化教学软件,丰富教学 资源、多元教学互动,辅助老师轻松备课、高效授课。 101教育PPT软件内含海量免费PPT课件、学科工具,支持PPT课件制作、 PPT课件下载,帮老师轻松完成课件制作。
滑块、滑板模型
模型特征: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组成的系统
课 件 使 用 1 0 1 教 育 P P T 制 作 ()
情景讨论:
1、无外力作用,A的初速度为v、B静止
若地面光滑,对A、B受力分析: 滑块滑板的运动情景: ①A一直减速、B一直加速,直到A脱离; ②A减速、B加速,最终共速;
更多课件
点击这里
马上安装。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详情:源自滑板长mgt/s ②A减速、B不动,最终A停在B上
v /(m / s 1 )
t/s ④A减速、B加速,最终A、B一起减速
v /(m / s 1 )
Mg
t/s
t/s
例题一: 质量为2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 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A和B经过1s达到 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和B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 力加速度g=10m/s2,求: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的质量。
若地面不光滑,对A、B受力分析: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 滑块—滑板模型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  滑块—滑板模型
F 2<2 m/s2,所以m对M的摩擦力表现为静 = = 1 m/s M m
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ma′=2 N, C对, D错. 故选BC.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考型二:动量与能量类问题
名称 动能定理 表达式
1 2 1 2 W合 = mvt mv0 2 2
对 象
适用 条件
易错点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2.临界条件法:即运用临界条件进行计算。滑块与滑板 恰好能发生相对滑动(要滑动但还未滑动时)的临界条 件是(1 )滑块与滑板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通常近似地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滑块的加速度恰好等于滑板的加速度。 三、滑块在滑板上不滑下的临界条件: 滑块滑到滑板一端时,滑块和滑板两者速度相同.
热点概述
(2)牛顿第三定律;
(3)运动学公式; (4)动能定理; (5)功能关系; (6)动量守恒定律;
(7)能量守恒定律。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1.模型特点: 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 生相对滑动. 2.建模指导 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 ( 1 )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解析:根据题意,开始时,A、B相对静止,相对滑动前以 相同加速度 a 加速度
aB f 2mA
kt mA 2mA 向右做变加速运动,木板B的最大
,当 kt
f
kt f ,之后A的加速度 aA m 随时间增大, A f a 木板B以不变的加速度 B 2m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讲滑块与滑板模型解题方法(1)搞清各物体初态对地的运动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根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情况,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2)正确地对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各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3)速度相等是这类问题的临界点,此时往往意味着物体间的相对位移最大,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可能发生突变.考点一:f内+ 外力F(滑板)1.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2 kg和6 kg,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现对B施加水平拉力F,要保持A、B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A.4 N B.8 N C.12 N D.16 N2.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A.当0<F<6N时,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随F变化的函数关系f=2/3FB.当F=8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1m/s2C.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0.2D.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F=6t(N)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轻质细绳一端连接B,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C物体,已知A和C的质量都是1 kg,B的质量是3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1,其它摩擦不计.由静止释放,C下落一定高度的过程中(未落地,B未撞到滑轮),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没有发生相对滑动B.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C.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D.细绳的拉力大小等于7.75 N4.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小车长L=1.4 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面右端静止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看作质点),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先用一水平恒力F向右拉小车。

(g=10 m/s2.)(1)若用一水平恒力F=10N,小滑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力为多大?(2)小滑块与小车间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水平恒力F大小要满足的条件?(3)若用一水平恒力F=28N向右拉小车,要使滑块从小车上恰好滑下来,力F至少应作用多长时间考点二:f内+ 外力F(滑板)+ f地1.如图所示,长L=1.5 m、质量M=3 kg的木板静止放在水平面上,质量m=1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右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取g=10 m/s2.(1)求使物块不掉下去的最大拉力F0(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2)如果拉力F=21 N恒定不变,经多长时间物块从板上滑下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滑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可看成质点。

已知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重力加速度g=10m/s2。

现用力F作用在木板M上,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t=1s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2)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滑落下来,木板的最小长度。

3.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现用水平恒力F 作用于木板的右端,恒力F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

求:(1)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以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若水平恒力F=27.8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上,当小滑块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的时间为多少?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 A和B的质量m B均为2.0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若从t=0开始,木板B受F1=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t=1 s时F1改为F2=4 N,方向不变,t=3 s 时撤去F2.(1)木板B受F1=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时,A、B的加速度a A、a B各为多少?(2)从t=0开始,到A、B相对静止,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为多少?(3)请以纵坐标表示A受到B的摩擦力F f A,横坐标表示运动时间t(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图中画出F f A-t的关系图线(以图线评分,不必写出分析和计算过程).5.如图所示,小木块质量m=1kg,长木桉质量M=10kg,木板与地面以及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当木板从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恒力F=90 N作用时,木块以初速v0=4 m/s向左滑上木板的右端.则为使木块不滑离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要多长?考点三:f内+ 外力F(滑块)1.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为L,质量为M=4kg的木板A,在木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物体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当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时(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1)若F=5N,则A、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2)若F=10N,则A、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3)在(2)的条件下,若力F作用时间t=3s,B刚好到达木板A的右端,则木板长L应为多少?2.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 A=6 kg,m B=2 kg. A、B间动摩擦因数μ=0.2. A物体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 N,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是(g取10 m/s2)( )A.当拉力0<F<12 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F>12 N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F=16 N时,B受到A的摩擦力等于4 ND.在细线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考点四:f 内 + 外力F (滑块)+ f 地1.如图所示,物块A 质量为2kg ,和长木板B 质量为3kg ,A 与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和0.1,开始时A 静止在B 左端,B 停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给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求(g 取10m /s 2)(1) F =4N 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及他们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2) F =10N 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及他们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3) F =16N 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及他们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A .当F<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C .当F>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A 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铁块B ,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给铁块施加一由零开始逐渐变大的水平作用力F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μ1>μ2,则一定是木板A 先相对地发生滑动,然后B 相对A 发生滑动 B .若μ1mg>μ2Mg ,则一定是木板A 先相对地发生滑动,然后B 相对A 发生滑动C .若铁块B 先相对A 发生滑动,则当A 、B 刚发生相对滑动时,F 的大小为μ1mgD.若木板A先相对地发生滑动,则当A、B刚发生相对滑动时,F的大小为2μ1mg 考点五:滑块滑板共速问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a、b、c、d 点的坐标为a(0,10)、b(0,0)、c(4,4)、d(12,0).根据v-t图象,求:(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达相同速度后一起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3;(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2.如图,质量m1=lkg的长木板在水平恒力F=l0 N的作用下沿光滑的水平面运动,当木板速度为v=2m/s时,在木板右端无初速轻放一质量为m2=1.5kg的小物块,此后木板运动S0=1.5m时撤去力F,已知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素μ=0.4,木板长L=1.3m,g取10m/s2.求(1)求撤去水平力F时木板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分析物块是否滑离木板;若滑离木板,计算物块在木板上的运动时间;若未滑离木板,计算物块和木板的共同速度大小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一质量为m A=2kg的薄木板A和质量为m B=3kg 的金属块B,A的长度l=2m,B上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 C=1kg的物块C相连。

B 与A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1,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忽略滑轮质量及与轴间的摩擦。

起始时令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B位于A的左端(如图),然后放手,求金属块B从A的右端脱离所经历的时间t (设A的右端距滑轮足够远)(取g=10m/s2)。

4.如图所示,物块A和长木板B的质量均为lkg,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和0.2,开始时A静止在B的左端,B停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给A施加一大小为l0N,方向与水平成θ=37°斜向上的拉力F,0.5s后撤去F,最终A恰好停在B 的右端.(=0.6,=0.8,g取10m/s2)(1)通过计算说明前0.5s内木板B是否运动.(2) 0.5s末物块A的速度.(3)木板B的长度.考点六:三滑块问题1.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1kg和m B=5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

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m/s. 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