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四环节的含义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冯文霞
“三段四环节”教学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因此,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三段四环节”教学法。
这一教学法被潍坊市教科院编写的“三四五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与评估”一书采纳。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课例具体谈一下本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三段四环节”教学法的涵义“三段”是指: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延伸“四环节”是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合作探究,动情明理——实践导行,情感升华——巩固拓展,达成目标二、具体操作步骤(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也是教材内容拓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课前准备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活动的效果,决定课程的实效性。
因此一定要做好课前的准备。
该环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准备,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一课,学生准备:搜集古今中外善于学习的人取得进步的事例。
老师准备:收集古今中外善于学习的人所取得进步的事例,并收集古今中外反面事例。
(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分以下四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合作探究,动情明理——实践导行,情感升华——巩固拓展,达成目标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教学活动成功的重要前提。
课堂教学应遵循儿童的生活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这些生活包括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身边真实的生活。
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像实物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谈话情境、小品表演情境等。
“三段四步”互助教学模式
“三段四步”互助教学模式一、基本框架及策略1、三段:是指“课前准备---课内互助---课后实践”三个阶段。
要体现教学全过程中师生的任务和要求。
(1)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解决教师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什么比怎样教重要的多)如何指导学生学,学到什么程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教师精讲点拨的重要内容)例题、练习的选择,准备练习、过渡练习、测试题的设计等。
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互助的过程。
学生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预习的方式方法等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内互助: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对话,小组合作。
通过对话互助激活学生的思维,解决疑难,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习,质疑问难,做到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做到当堂问题当堂清。
教师要预设课堂教学环节,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学生要明确小组学习的角色,懂得如何交流、如何质疑,如何总结,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
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遵循“和谐高效”课堂提倡的“五还”“两提高”的教学策略,做到以学为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五还”:一是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二是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
三是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
四是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
五是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
“两提高”:一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品质,创设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做到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讲解要精,要到位,要做到“三讲三不讲”的教学策略。
“三讲三不讲”的教学策略,就是讲联系、讲方法、讲知识易混点,学生已会的不讲、能学会的不讲、怎么学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讲”,联系指前后知识的联系,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由浅入新,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个“讲”,方法指学习方法,解题思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三阶段四环节的含义
三阶段四环节的含义345的含义:3,三段,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拓展;4,四个环节,是指每种课型大致都由四个环节组成;5,五个课型,新知识探索课,综合复习课;测试讲评课;时政点评课,综合探究课。
一、时间安排和简要流程介绍:时间安排:40分钟,课堂流程:(见演示文稿片1)模块流程:(见演示文稿片2)二、教学流程的宏观思路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导入课题。
情境设计的关键:把握五个“什么”。
教材的要求是什么?设计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展示?让学生从中思考什么问题?要感悟出什么道理?注意: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
认定目标,独立自学:引导学生认定目标,让目标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依据教师指导和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习。
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初次达标小组交流,质疑释疑:学生在有自己见解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成员质疑释疑、互助落实。
一般采用"2-4-8-n"的方式,即先"一对一"交流,再"四人小组"交流……对小组仍有疑问的问题作出标注,作为展示讨论的重点。
课堂讨论,达成目标:对有难度、有价值、有疑问、有争议、能发散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展示。
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点拨如能达成目标,进入“课堂小结、反馈升华”环节。
如不能达标,进入“教师精讲、达成目标”环节。
教师精讲,达成目标:教师根据课堂讨论情况,针对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同时回扣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达标训练。
力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保目标达成。
课堂小结,拓展升华:通过检测反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思想、习惯、自信心、主动性等方面进行反思升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使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新认知结构。
三、遵循三个原则(一)集零为整模块推进把过去两堂课、三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安排教学程序,进行“模块”推进,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和把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整体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作者:杭亚娟朱洪秋来源:《中国德育》2019年第14期如何通过主题班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校长期思考并致力解决的问题。
自从开展新德育行动研究以来,我校教师积极思考、勇于尝试,从“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入手,基于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规律以及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自主建构了一种简约化、可操作、高效能的主题班会模型,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的理论基础“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将整个主题班会的组织环节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环节,因此,我们将其简称为“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
具体来说,“三阶段”是指主题班会包括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四环节”是指主题班会包括自我认知、分享互动、达成共识、落实行動四个环节。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能帮助班主任有效组织和开展主题班会,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操性和简约性。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之所以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原因在于遵循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第一,“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遵循了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解决了传统的主题班会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因假性参与而缺失、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让位于学生的主体性而缺失的问题。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从操作流程改革入手,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表演式的主题班会模式,充分凸显了班级学生全员参与的民主、平等、对话的过程,实现了主题班会过程中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
第二,“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设计遵循了学生品格形成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
传统的主题班会通常会突出学生品格形成的认知规律或者情感规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行动跟进不到位,进而导致学生的行为与认知相脱节,知行脱节现象非常严重。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充分尊重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通过四个环节力求实现主题班会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知情意行统一过程。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一、引言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教师们一直在探索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而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和采用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介绍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应用。
二、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由引导、合作和巩固三个阶段构成的课堂教学过程。
在引导阶段,教师通过提问、展示教学素材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合作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巩固阶段,学生通过复习、讲解、习题练习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三、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 学生主体性强: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交流思想、分享观点,激发出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2. 知识转化: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合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3. 批判性思维培养: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互相评价等方式,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个性化需求满足: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提供多样的学习路径和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实现个性化学习。
四、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1. 引导阶段:在引导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教学素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历史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合作阶段:在合作阶段,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学习。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篇小说的剧本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三步四环节语文教学模式
三步四环节语文教学模式
三个步骤分别是:预习、阅读和复述。
预习是指在阅读课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文的标题、段落大意、重点词语等信息,提前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大致框架和重要信息。
预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文章的整体认知,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复述是指学生将阅读后的理解和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
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复述的过程是对学生理解能力
的一种检测和巩固,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个环节包括:导学、教学、训练和评价。
导学是指教师通过提问、展示课文和激发学生的思考等方式,引导学
生预习和建立起对文章的初步了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训练是指在阅读和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练习和活动来帮助
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填空、选择、解答问题等形式,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评价是指对学生在阅读和复述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可
以包括教师的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
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也为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三步四环节语文教学模式通过预习、阅读和复述的步骤以
及导学、教学、训练和评价的环节,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这一教学模式可以灵活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以促进学
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简介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简介【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及特点。
所谓“三段”是指将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拓展延伸三段,“四环节”指的是课内探究时可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当中有很多传统的东西,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新的教育理念,以预习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学、并进行课前探究,以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拓展延伸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并注意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非常实用。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拓展延伸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目前,山东省正大力开展“推行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活动,随着活动的逐步推进,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那种靠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得到一定的纠正。
事实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这种靠“拼时间”来提高学生成绩的方式是一种短视行为,它不仅严重损害了师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力,是一种失败的、带短期功利性的教育行为,应当摒弃。
“推行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把师生从“拼时间”、“拼体力”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使教师的授课时间相对减少,学生的自习时间相对增多。
那么,如何改进教学行为,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既能独立思考又有合作精神还有创造力的学生呢?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关键措施之一。
笔者学习并实践了潍坊教科院推出的“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感觉这种教学模式适合当前教育要求,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很有帮助,值得大力推广。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教学模式。
所谓“三段”是指将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拓展延伸三段,“四环节”指的是课内探究时可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当中有很多传统的东西,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新的教育理念,以预习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学、并进行课前探究,以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拓展延伸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并注意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非常实用。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引领效能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引领效能作者:李洪芹来源:《教育》2015年第14期在研究立项课题《和谐教学法的实践与推广的研究》《构建“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修改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
所谓“三段”,指学生经历的三个学习阶段,即“自主学习阶段”“师生互动阶段”“达标检测阶段”;所谓“四环节”,指“师生互动阶段”的四个教学环节,即“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学交流,精讲点拨”“当堂训练,巩固拓展”“课堂总结,回归单元”。
这一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自学——交流——提高——反思”的学习链条的形成,实现了课堂高效率、学生轻负担,引领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阶段是“自主学习阶段”,就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的引领下进行的。
教师编拟的导学案,主要解决学生自学什么、怎样自学、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突出“指导性”。
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指导、自我反思。
学习指导是导学案的重要部分,按照“四环节”基本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科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的形式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思考和理解,对学习方法发现和探索。
问题的设计主要体现“四个明确”,即明确自学的时间、内容、要求、方法。
规定自学时间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明确学习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什么,提出学习要求是明确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什么任务,指导学习方法和过程是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学生依托导学案,每天坚持自学有关内容,充分做好学习新内容的知识准备,逐步养成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久而久之,学生想学、能学、会学,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在整体建构中强化系统知识学生每一课时的学习内容都不是孤立的,都与专题内容或知识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中化学】“三阶段四环节”复习法
【高中化学】“三阶段四环节”复习法高考化学总复习是一项综合工程,工程的设计者是教师,如何使设计更趋合理而有效,这是每位高三化学教师面临的老课题。
为了适应新的高考形势,必须有新的方法。
“三阶段、四环节”教学法,即“系统复习阶段、专题突破阶段、模拟训练阶段三阶段和每一阶段中的“预习、精讲、测试、讲评”四环节的复习方法简介如下。
一、系统回顾阶段系统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知识,并适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系统复习阶段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复习,而每一块又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一单元的复习又按下列“四环节”进行复习。
1.让学生认真准备,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
将所要复习的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按填空题、选择题的方式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进行预习。
预习时指导学生找到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搞清那些是自己的薄弱环节,那些自己理解还有困难。
重点、难点以及自己认为有问题的部分做好记录,以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
这样在复习一开始就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批改试卷,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高三化学复习成败的关键是分组提问,但重点是评论。
因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必须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
盲目、无计划、无指导地培养能力实际上是空中楼阁。
因此,每篇试卷的评价都应该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解释,重点是思路和方法,试题的转换、转换、延伸和重组,以及试题的巧妙设计,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和检查试题。
在每次评论之后,学生们都被要求将错误的试题集中在“错误题集”中,因为知识在不断纠正错误中得到提高,结果在不断纠正错误中得到提高。
这样在每一单元的复习中,预习的不足由精讲弥补,精讲的不足由测试弥补,测试的不足由讲评弥补,讲评的不足通过改正错误来弥补。
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连。
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独立的目的和功能,同时也弥补了前一环节的不足。
每个单元通过四个环节进行复习,使学生通过知识点,达到单元考试的要求。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摘要:1.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2.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3.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应用正文:【1.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由三段和四环节组成。
三段指的是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四环节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四个具体环节,分别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和总结反馈。
【2.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1)课前预习:学生在上课前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等方式,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了解重点和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根据预习的内容,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反馈,检查学习效果。
(3)课后复习:学生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通过作业、练习等方式,检验学习效果,提高知识掌握程度。
【3.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应用】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指导、答疑、总结等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总结反馈环节,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环节四步骤教学模式”的思考
“三环节四步骤教学模式”的思考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设计并实施了“三环节四步骤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训练”三环节和“个体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探究、当堂训练达标”四步骤教学模式,这已成为宁阳二中的特色。
一、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教育规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观。
“三环节”教学模式恰恰体现了这种教育思想,提倡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问题的提出者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课前预习”的个体自主预习这一步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让他们自主探究,去主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课上学习做好铺垫;课上“课中改进”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探究”环节、“限时作业(达标测评)”这几步都是由学生先独立或合作完成,全员合作探究中教师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探究学习的指导者;“精讲点拨”教师切实做到少讲、精讲,但并不是不讲,强调讲要在“关键之处绽出火花,要显山露水”,要“重锤敲击”。
“当堂训练达标”这一步则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后进生、学困生,目的旨在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便于及时找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效率的对策,不留“夹生饭”,这与我国一些名校所提出的“堂堂清”的做法也是相吻合的。
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环节”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预习,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根本上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本领,“授人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这正是教学的真谛之所在,这与杜郎口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是一脉相承的。
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学生集中注意力,自己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使他们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素养,使之努力成为“研究性”教师。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原创实用版)目录1.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2.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环节3.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应用正文【1.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由我国教育专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高效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和四个环节。
三个阶段分别是:预习阶段、课堂学习阶段和复习阶段。
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环节、讲解环节、练习环节和总结环节。
【2.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环节】(1) 预习阶段:学生在上课前进行自主预习,通过查阅资料、做练习等方式,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2) 课堂学习阶段:a.导入环节: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b.讲解环节:教师针对预习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新的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c.练习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做题、讨论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d.总结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复习阶段: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3.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应用】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预习阶段,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课堂互动性:在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练习环节和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学习和复习阶段,学生需要与同学进行讨论和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组织方式,是指将课堂教学分为三段,并在每一段中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这种教学模式的问题。
第一段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是什么?第一段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是导入环节、概念讲解环节、示例演示环节和引导探究环节。
导入环节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或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概念讲解环节是指教师对本节课的重要概念进行系统化、逻辑化的阐述和解释。
示例演示环节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或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引导探究环节是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独立思维。
第二段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是什么?第二段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是合作探究环节、展示评价环节、归纳总结环节和延伸拓展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是指学生们组成小组,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展示评价环节是学生在小组内展示所探究的结果,并通过展示的形式进行评价和反馈。
归纳总结环节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学生们的思维脉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延伸拓展环节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第三段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是什么?第三段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是巩固练习环节、个性拓展环节、反思评价环节和知识回顾环节。
巩固练习环节是为了巩固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一定的练习形式进行巩固。
个性拓展环节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拓展,通过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和探索空间,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反思评价环节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知识回顾环节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梳理,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串联,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运用“三段四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三段四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作者:罗龙强来源:《教育》2015年第16期天津市静海县模范学校针对主体、和谐、高效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三段四环节”的教学模式。
“三段”即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预习”“互动”“达标”三个阶段。
“四环节”是指“互动阶段”又分成“预习导入,明确目标;预习交流,精讲点拨;当堂训练,巩固拓展;归纳总结,回归单元”四个基本环节。
此教学模式以“整体建构知识为出发点”,以“探索方法规律”为着力点,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落脚点,追寻“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整合、教法学法协调、课内课外一体”的教学原则,努力实现堂堂清、人人清。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课前预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预习,即课前的自学。
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按照教师的预习指导方案自主学习。
学校的预习指导方案做到了“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例如在《凡卡》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这样设计预习内容:利用网络或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契诃夫的生平及成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样的预习方案,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基本步骤,学习具体的方法,使学生知道了预习中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师生互动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同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教师通过引导、点拨,选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揭示方法规律,组织有效地训练、总结。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现在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编写的。
一个主题,就是一个话题,一种思想,一种情感。
围绕着这一主题,明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教学。
由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课堂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篇课文的学习,而是从单元整体出发,明确主题内容,把握学习任务,掌握教学策略。
团队目标设置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四个环节
团队目标设置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四个环节团队目标的设定是团队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团队的目标不只是明确团队的方向,更从中获得凝聚力和价值认同度,并能有效解决决策团队、决策参与者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促进团队良好合作与相互协作。
团队目标设计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规划阶段、实践阶段、评估阶段。
四个环节:全员动员、特定目标设定、具体工作安排和保证执行。
以下是本文详细的说明:一、规划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和领导人需要彻底梳理和理解目标,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对外的情况和对内的建设情况,并建立一个整体目标。
在这个阶段中,四个环节是:1. 全员动员:在这个阶段中,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应该参与讨论团队的目标新设计。
团队的领导人应该给予成员们机会进行自我表达,鼓励他们坦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以此来激励团队的整体认同。
2. 特定目标设定:在这个环节中,团队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这些目标需要能够帮助团队成员优化他们的分工和明确他们的个人和团队目标和贡献。
3. 具体工作安排:这个环节中,团队需要根据其特定目标来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时间框架。
领导人需要根据成员的能力和时间安排这些任务,同时考虑总体的规划。
4. 保证执行:这个环节中,领导人需要确保整个团队都明白他们的任务和目标,并且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以达成这些目标。
团队领导人需要关注执行力,确保每个团队成员在他们的角色和任务中并成为一份,以实现整个团队的成功。
二、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需要开始执行他们所制定的目标和规划。
在这个时候,团队需要确保他们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并且能够有效地协调和分配工作负载,同时需要考虑风险和问题的管理。
四个环节是:1. 全员动员:在这个阶段中,整个团队都需要积极投入,为实现目标做出自己的努力。
所有成员都应该够清楚他们的角色和目标,保持在高度积极的工作状态。
2. 特定目标设定:在这个环节中,团队需要对项目中的每个目标逐一进行拆分、细化,并制定出相应的操作计划,以确保目标能够有序完成。
高中数学“三步四环节表现性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三步四环节表现性教学”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三步四环节表现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教学设计方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三步四环节教学法是由学生活动设计教学法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法。
这里的“三步”是指通过问题情景与复杂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建立数学概念和数学定律的教学过程;“四环节”是指概念认知阶段、名词符号使用阶段、数学语言应用阶段和举一反三应用阶段四个环节。
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第一步:问题情景与复杂实例引导发现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者给出一个复杂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步:概念认知阶段在学生通过问题情景与复杂实例发现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认知。
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展示教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和定律的认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四步:数学语言应用阶段在学生经过名词符号使用阶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
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和安排,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
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来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
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将所学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育(心得)之“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论文之“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舜耕中学卓越课堂理念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我们体育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了“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体育课堂模式的创建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论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逐渐为广大体育教师接受,并得到积极推广。
下面把“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解读如下:一、三阶段三阶段是:课前准备、课中基本、课后结束。
(一)课前准备是指备教案、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指导学生预习与巩固,为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的精讲做准备。
(二)课中基本是“四环节”的展开,主要呈现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三)课后结束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教学成果,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得失。
二、四环节四环节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一)自主学习是让学生针对课前预习,了解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能小组合作解决的就在小组内部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教师在讲解示范时找答案。
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现象,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那么如何让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呢?高效自主学习是区别“放羊式”图热闹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的方面。
教师运用引导、启发、提问的方式影响学生,在备学生上下功夫,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以及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程度,才可以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一是情境教学法;二是问题教学法。
1.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人事迹、视频片段等,把教学内容放置在故事情境当中,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学习这个内容的必要性,产生学习动机。
“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
“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摘要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受到广泛关注。
面对研学旅行大潮的滚滚洪流,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好准备。
本文以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为主要依据,结合研学旅行的实践性特点,构建了“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種有理论基础、有现实操作性的课程模型。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三阶段;四环节作者简介朱洪秋,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德育心理部研修员,中学高级教师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旅游局、保监会、共青团中央、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十一部委联合推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方面的高规格的教育改革政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教育旅行社等多主体开始高度、密切关注研学旅行这一重大教育改革政策,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热烈讨论,讨论视角涉及教育改革、学校课程、经费来源、安全保障、育人功能、育人目标等多个方面。
本文从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活动课程的视角,提出了一种具有理论高度和现实操作性的研学旅行课程模型。
一、研学旅行课程的内涵与特点《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具有两个核心特征,那就是“研究性”和“体验性”:第一,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必须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研究性特点,这是研学旅行的首要特征。
第二,研学旅行是一种旅行体验活动,也就是说,研学旅行是一种通过体验来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种育人方式,没有旅行体验就不能称之为研学旅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5的含义:3,三段,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拓展;4,四个环节,是指每种课型大致都由四个环节组成;5,五个课型,新知识探索课,综合复习课;测试讲评课;时政点评课,综合探究课。
一、时间安排和简要流程介绍:时间安排:40分钟,课堂流程:(见演示文稿片1)模块流程:(见演示文稿片2)二、教学流程的宏观思路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导入课题。
情境设计的关键:把握五个“什么”。
教材的要求是什么?设计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展示?让学生从中思考什么问题?要感悟出什么道理?注意: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
认定目标,独立自学:引导学生认定目标,让目标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依据教师指导和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习。
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初次达标小组交流,质疑释疑:学生在有自己见解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成员质疑释疑、互助落实。
一般采用"2-4-8-n"的方式,即先"一对一"交流,再"四人小组"交流……对小组仍有疑问的问题作出标注,作为展示讨论的重点。
课堂讨论,达成目标:对有难度、有价值、有疑问、有争议、能发散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展示。
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点拨如能达成目标,进入“课堂小结、反馈升华”环节。
如不能达标,进入“教师精讲、达成目标”环节。
教师精讲,达成目标:教师根据课堂讨论情况,针对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同时回扣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达标训练。
力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保目标达成。
课堂小结,拓展升华:通过检测反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思想、习惯、自信心、主动性等方面进行反思升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使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新认知结构。
三、遵循三个原则(一)集零为整模块推进把过去两堂课、三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安排教学程序,进行“模块”推进,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和把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整体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
(三)“删去无效环节,减少无效劳动”删去低效无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如不必要的问答环节,假问题、死问题,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不讲”:学生已会的、自己能学会的、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三讲”:易混、易错、易漏点、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学生解决不了的新知识探索课模式(一)课前延伸1.依纲定向,编制学案依据:课标、教材、学情、内容:预习案、探究案、拓展案要求:问题变化、学习支撑、情境设计、活动引领、学法指导、形成观点、检测多样教师根据课标、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应当有预习案、探究案和拓展案2.学案导学,自主预习提前发放圈、点、勾、划,读透教材,理清关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预习,解决问题。
该环节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并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3.多措并举,了解学情收缴批阅设计“自主学习信息反馈表”修正学案,尤其是课堂探究案教师可以抽阅一部分学生的预习学案,了解学情,根据批阅预习学案发现的问题,结合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可以修正和调整学案,尤其是课堂探究案。
(二)课内探究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或拿不准的问题可在两人之间或小组之间小范围地探讨交流。
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内容:整合学案的抽阅情况以及“自主学习信息反馈表”中的学生自学未解决的、新发现的问题;方式:“1—2—4—6—8—n” ;要求:及时鼓励和评价。
鼓励质疑,促思维纵深发展。
教师的主要任务:巡视、观察问题所在和问题的原因,为后面有目的地讲解、测试、反馈提供第一手资料。
对于自学中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问题,在合作小组中进行集体互助攻关。
操作的顺序可依照“1-2-4-6-8-n”进行,即: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个人解决不了,进行“一对一”(2人组)学习;2人组解决不了的,4人组解决,4人组解决不了的,8人组解决,8人组解决不了的,班内合作解决。
这样,会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优势互补,同心同德,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团队学习的作用。
在互助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还要提出质疑甚至相反的观点,促使思维向深度发展。
学生在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问题所在和问题的原因,为以后有目的地讲解、测试、反馈提供一手资料。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探究的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可以是老师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可以是具体内容的,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的;可以是感性演示的,也可以是理性归纳的)各小组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向其他小组展示。
倾听质疑:当展示结束后,提出疑问并要求答复,没有具体的问题时,也要适当地从准确性、新颖性、实效性、语言表达等方面指出长处和存在的不足。
展示方式:要丰富多样,新颖活泼,健康深刻。
展示交流时要求学生能够脱离课本,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思路和独特的见解,能够让其他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
教师角色:更多地充当协调员、导演、听众的角色,在所有展示结束后,做简洁准确的客观评价,进行重点点拨、归纳和提升。
3.“精讲点拨,突破疑难”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通过自学、展示等环节仍然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解决的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等,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
做笔记: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把关键点用特殊的符号或颜色标记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以更好地理解和随时温习。
4.“有效训练,迁移应用”主要在课堂,可适当拓展向后延伸。
限时独立,完成学案。
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矫正。
学生互批:完成题目后,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
教师面批: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
(三)课后拓展1.拓展训练,巩固提升设计试题,延伸训练。
根据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提升点结合当前时事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学会知识迁移应用,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
2.自我构建,形成体系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结束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主构建,形成知识体系。
一是可以及时复习,防止遗忘,二是可以形成宏观结构,为知识的上挂下联,左右逢源打下基础。
综合复习课模式(一)课前延伸1.锁定重点,编制学案依据:《考试说明》及相关要求确立复习目标,编制复习学案,分析理解复习目标,增强自主复习针对性。
形式:问题式、知识结构式、情景解决式、自问自答式等。
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设计一些相互比较、系统归类、承上启下的问题。
2.自主巩固,查找问题完善知识结构。
完成定量训练题。
弹性选作,分层次教学。
3.收集信息,完善设计科代表收集、质疑袋收集、小组长收集、教师观察、设计“我的问题”表格等方式,搜集学生在预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重新完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二)课内探究1.学案导学,自主复习结对或小组交流。
教师巡回解疑指导。
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合作探究和重点点拨的内容。
2.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提前分组。
学生开展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完善自己的知能结构,并记录所得。
寻求帮助。
小组成员就学案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或拿不准的问题可在两人之间或小组之间小范围地探讨交流。
重点对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予以解决。
展示交流。
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本小组最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知识结构向全班展示,供其他小组借鉴、补充、完善。
高效省时,发挥“兵教兵”的作用,教师虽退居幕后,但仍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及时了解学情,伺机而动,随时指导,发现真问题,为针对性地讲解奠定基础。
3.精讲点拨,形成能力根据批阅预习学案发现的问题,针对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展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能力。
4.迁移运用,拓展延伸结合热点,设计典型例题。
与学生一起进行精要剖析,重点解析答题的方法,探寻解题的规律,逐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
能体现重点内容、具有代表性、体现学习方法和规律。
创设考试氛围,独立限时完成。
形成解题能力,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
互批面批相结合。
由批阅者负责错题矫正,出错者及时订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出错情况,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点拨,并适时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课后拓展1.拓展训练,巩固提升设计课后作业,搞好延伸训练。
作业要具有巩固性、适量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应及时批阅,对完成情况要做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应做反馈矫正。
2.自我构建,完善体系测试讲评课模式(一)课前延伸1.精析试卷,了解学情批阅试卷,统计分析。
判断试题的难易度,分析试题的命题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图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
了解分析答题情况。
通过批阅试卷,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分析;逐项分析答题的错误及原因;分析学生解题思路,以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弱点。
2.锁住重点,编制学案用数据说话。
计算出学生的得分,并统计出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和每个题目的得分率等数据(这些数据仅作分析教学之用,不可向学生公布)。
区别纠错。
出错率低于30%的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内协作改正;错误率高的题目确定为讲评的重点,分析共性原因,设计讲评的重点和方法,设计变式训练题,制成讲评学案。
3.自悟自纠,还原思维提前下发试卷,进行自查自评。
对照答案,分析错因。
(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正解题的过程与结果。
还原思维,自我纠错。
(二)课内探究1.展示误区,互助解疑互助纠错。
对于小组内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寻求其他小组同学的帮助。
其他小组讨论后,拿出解决办法,并进行集中讲解。
学会放手。
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自己剖析,全程参与析错、纠错的过程,以求真正理解。
2.展评样卷,学生反思展评。
在精讲点拨之后,分别展示有代表性的优秀试卷和问题试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两份试卷,总结出优秀试卷的可取之处,问题试卷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