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青浦区大盈学校杨玉红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中一条极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主要是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机会、交流机会和活动机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一、有关背景
该班属一所乡镇小学,自入学一年级就实行了小班化。大多数学生透着农村孩子所特有的朴实坦率、活泼真诚,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本次教学课文《落叶》是H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科学童话。文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深秋季节枯叶飘落、候鸟南飞的情景,并通过小动物们富有生趣的活动,反映了秋天给它们带来的喜悦与欢乐。Z教师是一位青年教师,教龄15年,工作以来主要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了四次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等的频率与效度,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课堂观察与分析
(一)搜集信息,合作汇报
……
T:哪个小组先汇报一下?
(好几组跃跃欲试,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
S1:我们小组搜集到了许多有关秋天的信息,有黄叶几片,有枯草一把,还有一幅美丽的菊花图。
T:谁有补充?
S2:我有补充。我搜集到的叶子是半青半黄的,这是我在上学路上捡到的。
S3这幅菊花图是一位大哥哥帮我画的,画的就是我们的校园花坛里的菊花。
…………
(大家争相拿出自己的成果与同伴分享,由于采用异质编组,再加上小组已相互交流,所以大伙儿全员参与,兴趣盎然。)
鲜活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拓展学习时空,从学生生活出发、联系实际,丰富经历。……”综观以上教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正值深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季时令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老师已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多渠道搜集有关秋天的信息。课伊始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信息在自己小组内交流,再安排全班范围内的合作汇报。这样做,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自寻信息的印象,并了解其他学生找到的不同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更能深入地了解生活,形成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开阔了视野,并增强了学生的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预习课文,合作检查
在预习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常规的“预习四步曲”,即读准字音、巧记字形、想想词义和读读课文。随后,由小组长组织检查,进一步合作学习。具体操作也有四个程序:
1、读卡片,过音关。要求每个组准备好本课12个生字的卡片,由组长负责组员一一抽读过关。其中“催(cuī)”、“藏(cáng)”和“躲(duǒ)易读错,要特别优待学困生。
2、报难字,献计策。每个组长准备好难写本,先记录组员报出的自己认为难写易错的字(一般一至两个),大家一致认为“藏”字最难。再请组员说自己的记忆方法,如“藏”字的左下和里面部分,有小朋友就说:“‘片’字反倒写,大臣害羞里面藏”。这样,大家献计献策,相得益彰。
3、议词义,共解疑。每位组员说出自己预习时碰到的不理解的词,请同伴援助解疑。讨论下来,有好几组都不理解“催”和“电报”的意思,组长便把它们写在纸上,反馈给老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4、读课文,两结合。要求每组采用大家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具体目标为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荐和推选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参加大组交流的朗读者。
充分的课前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自己学的基础上,否则会流于形式
或质量不高。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环节,教师先保证让学生有与学习内容相适宜的独立自学的时间。没有经过独立自学,效果不会好,经过自己的自学思考才会提高发言的质量,还会吸收小组成员的意见,或提出异议,展开争辩,真正达到思维的碰撞。然后在异质分组中渗入了合作讨论检查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检查之时,教师还可不失时机地进行个别化辅导。这样大组交流时,课堂上便出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人人参与,互帮互助的可喜现象,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操作、交流的频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感悟语言,合作表演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是对学生语言训练的好材料。教学时,老师不分析,只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老师将选择权还给学生,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利用自由组合的小组合作学习,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展示成果。
(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三五成群,有演有读,煞是热闹。)
汇报开始了,每一组都争先恐后。
组长1:“我们一组分角色朗读。……”
组长2:“我们一组分小节朗读。……”
……
有好几个小组编演了课本剧。你瞧:娇小文静的钟佳怡同学表演的“小鱼”,缩成一团,悄悄地藏在“伞”里;活泼调皮的谢超超同学表演的“小鱼”弓着背,小手当鱼尾,左右摆动,躲到“伞”下,还不时地四处张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教学中用这种新理念,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转换角色,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感悟、体验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最大空间地给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使课堂充满生趣和活力。
(四)拓展训练,合作评价
《落叶》课文第二至第五节,结构相似。教学结束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几节,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师生总结出:这几小节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请学生学着课文中的写法,说一、二句话。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份分层练习单。
A层:树叶落在,爬过来,把它当作。
(哪里)(谁)(怎么做)(什么)
B层:树叶落在,爬过来,把它当作。
C层:。
具体训练时采用动态分组,即由原先的异质分组改为同质分组。随后先小组内学生互相评价,再以同质小组为单位开展竞争。由于题目的难易有差异,切合各组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觉得自己“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因而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比较高,学习气氛非常浓郁。最后评比结果:中等及较差学生与较好学生都能较完整迅速地完成本次练习。
评价是小组学习的导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作为一员深入学生中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良性循环中领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体验集体组合的力量。
三、反思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小班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提高了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等的频率与效度,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作为教师,必须注意的是①要根据教和学的需要,实行动态分组。因为同一学生在学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学习水平是不同的。如果教师采取一成不变的分组方式,不仅不利于调节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还会大大损害学生刚刚萌发的学习潜力及学习情感。②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和独立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发展中建立新的合作。这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地发展”才能得以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