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11章简单电路经典教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四节电流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四节电流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展开的。
学生只有理解了电流的概念,才能为电压、电阻等课程的学习做充分准备,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使用电流表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同时也为学习下一章欧姆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对于电学知识还是没有太多的基础,应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学目标1.知道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知道电流的符号,知道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知道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2.知道电流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
了解一些常见的用电器的电流值。
3.知道电流表的作用及其符号,能够辨认表盘量程和分度值。
能够独立正确操作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
4.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电流概念的建立,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学难点:电流概念的理解,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将电流表正确接入串、并联电路中。
电流概念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把电流类比成能看得见的、学生更熟悉的水流,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
串、并联中电流规律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可以让学生做实验,体验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再通过观察总结成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教师播放图11-4-1图片。
提问:你知道闪电是怎么形成的吗?我们学习了电荷,知道自然界的电荷分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类,正电荷在云的上端,负电荷在云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电荷。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_12
《家庭电路》教案一、教材分析《家庭电路》是在学习过电路、电路计算、家用电器的基础上实行的。
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配电线路的组成、安装顺序各部分的作用等都需要初中所学电学知识为基础,同时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需掌握的科学常识。
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对家庭电路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使学生能了解家庭电路的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为以后的安全用电打下基础。
提升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所以这个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水平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初三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家庭电路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了解家庭配电线路。
了解常见的开关、保险丝、白炽灯的安装。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家庭电路,演示实验、多媒休视频等了解家庭电路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
②通过师生交流、学生讨论、视频演示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增强安全责任和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章程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家庭电路安装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所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是:①准确组装简单的家庭电路。
②提升家庭电路的安全意识。
这也是这节内容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1)教学设计思路:①当前有部分家庭电路不合格,要让学生明确其安全隐患。
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③学以致用,让物理深入生活,而又来源于生活。
(2)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水平,本节课我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例、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二节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二节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一、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是在上一节认识电路基础上,学习用开关控制两只串联灯泡、两只并联灯泡的连接。
本节学生的学习有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探究的过程,会提出问题并用实验解决问题;二是利用探究实验自己确定研究方向,并找到并联和串联的区别;三是能在实际生活中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四是在连接实物电路完成之后,还要练习画电路图。
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用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并且教师要尽力保证学生完成实验,第二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并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大胆尝试,并运用教科书、实验仪器、工具书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一课中,教师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应逐步分散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这样既可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给出实验步骤,充分发挥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目标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能区分串、并联电路。
2.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会连接两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通过连接小灯泡的串、并联电路,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3.知道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
4.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感受知识的价值和趣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从实物的连接中体会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并联电路的连接和并联电路开关控制特点学习。
本节的任务是要学生在上节课认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学习组装开关控制的串、并联电路。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教案 北师大版
1.电路的组成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研究这样一个实际问题
这是一个用电器:电灯(边讲边将电灯放在示教板上)要使它工作——发光,需要什么?
师:对。什么装置能提供给它电呢?
师:对。电源能供给电灯持续的电流。(出示电池)这是一种电源。(将电池放在示教板上)可是,现在电灯并没有亮,说明还需要什么?
师:(用导线把电源与电灯连接起来)好,现在灯亮了。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
师:你们家中的灯是—直这样亮着的吗?
师:对啊,实际生活中,电灯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亮,不需要的时候就不亮,这就需要控制它,所以还需要什么?
师:对了!(在示教板上的电路中接上开关,边演示边说)现在这个用电器就按我们的需要工作了。这儿,我们已经连成了一条电灯的工作电路。哪个同学能说说什么是电路?
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9页。
师: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都要用到电路图,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学好。下面请同学们在玻璃纸上,画出自己所连接的电路的电路图。(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收集同学们所画的电路图,通过投影仪,逐一打在幕上,和同学们共同讲解,鼓励正确,纠正错误,强调作图要求规范。)
生:(迫不急待地回答)电视机、电灯、电冰箱、电饭煲、洗衣机……。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把图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②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③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里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
生:既麻烦又不统一。
生:用统一的符号代替各电路元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3.三、电荷
三、电荷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起电及带电物体的性质。
2.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发现其中的问题或规律,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具体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摩擦起电等。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
教具准备毛皮、丝绸布、塑料梳子(或塑料尺子)、橡胶棒、玻璃棒、验电器、气球、细线等。
新课引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并引发学生思考,如:秋冬时节,天气干燥,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会发现头发随着梳子飘动,为什么?运输油料的车辆,车厢后面总是拖着一根金属链条,为什么?电是什么?与前面所学的电路中电流有没有什么关系?学习本节内容将对这些知识有初步了解。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现象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毛皮(可用头发)摩擦塑料梳子、尺子吸引纸屑。
观察靠近梳子(尺子)的纸屑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塑料梳子(尺子)摩擦前后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给“摩擦起电”下定义。
教师小结并给出摩擦起电的定义及带“电”性。
1.带“电”性: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带了电荷,或叫带了电。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3.带电体具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也是判定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之一。
知识点二两种电荷思考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是否一样?实验演示1:将两个吹足气的气球分别在干燥的皮肤上或用干布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观察与分析:同种电荷是相互排斥的。
实验演示2:1.用两块相同的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再将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
2.用两块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再将两根橡胶棒相互靠近。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doc
第十一章复习归纳1、认识电路1、简单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①电源(其它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其中干电池的碳棒是正极,锌筒是负极。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如灯泡,电动机,电炉,电视机等2、通路、断路、短路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②断路: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断路③短路:全电路短路,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必须避免)部分电路短路,用导线将某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此时用电器不工作3、常用电路元件符号2、组装电路1、串联电路:①定义:把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起来②特点: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只有一条电路,任何一处断开都会使所有的用电器不工作。
2、并联电路:①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
②特点:在分叉点与汇合点之间有并列地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上都接有用电器。
任何一条支路断开或闭合,对其它支路都没有影响。
3、典型实际电路:4、判定电路的连接方法:取下任何一个用电器,如果其它用电器不工作,则是串联;如果其它用电器仍然工作,则是并联。
3、电流1、基础电学知识:①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②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③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的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④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2、电流的符号和单位:符号(I),单位:安(A)。
1A=103mA=106μA3、电流的测量:①工具:电流表(安培表),电路符号:电流表接到电路中相当于“导线”②使用:“串联”“正进负出”“不能直接接电源”“不知电流大小用试触”“读数要看接线柱”4、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并联: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电压的作用:①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②电源是提供电压的4、电压③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要电路是通路注:说电流时,要说“通过×××的电流”;说电压要说“×××两端的电压”④理解电流和电压时,我们把它们比喻成水流、水压,这里用到了“类比法”2、电压符号和单位:符号(U),单位:伏(V)。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一章简单电路11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压现象,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探究电压定义
利用实验和类比法,让学生理解电压的概念,掌握电压的测量方法。
(3)学习电压规律
通过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电压规律,并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释。
(4)巩固与应用
5.作业完成后,及时复习巩固,对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
教师将根据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大家在电压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电路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树立科学研究的信心。
2.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通过学习电压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电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3.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4.强调电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5.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第1、2、3题,巩固电压的定义、单位和测量方法。
2.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分别用电压表测量各部分的电压,并记录数据。运用欧姆定律和电压规律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4.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
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电路》教学教案(北师大版)
一、认识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
2.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3.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的正确画法。
教具准备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类比引入。
飞机在空中飞行,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那么,用电器在工作时“电的流动”有没有自己的道路呢?知识点一认识电路的组成教师提问:什么是电路?1.请每一小组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同组员一起动手组装电路,并使它们能正常工作。
(提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先断开)2.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归纳出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
讨论后回答: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3.指导学生看教材P34~35图11-2、11-3、11-4,认识电源的实质,认识常见开关的类型,并说出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老师演示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知识点二 演示通路、断路和短路1.按教材P36图11-5的实验装置演示断路和短路。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此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2)断路: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
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认识电路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电路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取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原理,如电流的形成、电路的闭合等;
3.通过电路图的绘制和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的表示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电路的理解和观点;
2.引导学生探讨电路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家庭电路、工业电路等;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电路现象,激发学生对电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媒体演示与实物展示: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直观地讲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直观地讲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在案例中,我以生活实例为导入,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详细讲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电路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第十一章简单电路11.5电压优秀教学案例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电压表的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并测量电压?”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路的电压,并记录实验数据。
3.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电压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压的概念、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电路中电压的计算方法。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互相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压的日常生活实例,如电源、电池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压的存在。
2.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压的作用,如点亮灯泡、移动滑片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压的概念,掌握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北师大版
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测物质的导电性。
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了解导体的导电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
知道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
知道金属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电子。
理解电阻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学习根据要求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接受自然界是物质的,是多样化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可以被认识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教学重点:常见导体和绝缘体的辨析,电阻的概念。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检测物质的导电性,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
学情分析经过第一节“电路图”和第二节“电流的测量”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用电路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知道显示电流的方法有小灯泡检测法、电流表检测法等,能较熟练地连接电路,这些都为本节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知识和技能的前期准备。
而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是生活、生产中非常常见的,每个初中学生都知道一些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有关知识,但又从一些触电事故中对电存在着恐惧心理。
本课题通过学生探究各种物质的导电性入手,使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一些导体、绝缘体,知道绝缘体在条件发生变化时也会变成导体,运用所学知识,注意平时用电中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是一项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探究问题。
同时通过对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影响的了解,使学生树立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思想,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材料器具(教师)各种导线、废灯泡玻璃心、白炽灯泡、开关、铁架台、光敏二极管、电源。
(学生)橡胶棒、玻璃棒、干燥木条、铜丝、镍铬合金丝、氯化钠晶体、酒精、蒸馏水、导线若干、一寸未生锈的铁钉、一寸生锈的铁钉、二寸生锈的铁钉、电流表、烧杯、小灯泡、开关、电源。
教学设计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各种不同的导线,引导学生找组成材料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提问:你从中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①为什么我们一般都用金属铜或铝做导线?而用橡胶或塑料做金属导线的外套?②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③金属为什么容易导电?橡胶塑料为什么不容易导电?)教师进行筛选,从而引入新课。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一节 认识电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一节认识电路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电学学习的开篇,认识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直接影响后续电学知识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电路是用电器工作的基础。
本节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简单现象切入,体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尽量做到“点到为止”,避免包办代替。
为了让学生对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状态有较深刻的认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当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先看到生活中的通路、断路、短路,再观察实验中的通路、断路、短路。
对于电路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研究问题的方法开始,使学生了解符号语言在实际中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对简单电路及元件的认识;第二层次,对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的认识,特别是对短路危害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把具体的电路元件抽象成符号,把具体的实物电路抽象成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二、教学目标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
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图。
教学难点:对短路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对电路也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电路知识的学习。
学生初次学习电路知识,对一切电路知识都会感到好奇,尤其是被老师禁止的短路实验。
他们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尝试短路实验,所以在本节课应当加入短路造成的危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短路是危险的。
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开关,目的在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中常用的开关,不会将对开关的认识局限在物理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在生活中,我们都很熟悉手机,手机依靠什么工作呢?打开手机外壳,手机内部的构造一目了然,内部有复杂的集成电路板。
《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集体备课教案
《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集体备课教案主备教师:备课组长:主管领导:一、教学内容:11.1 从闪电谈起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⑵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⑶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⑷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摩擦起电及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四、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五、教具(教学)准备: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六、教学方法(策略):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塑料尺、碎纸屑、验电器七、学情分析:导入大地,避免因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高压输电导线和高压设备的元件,表面要很光滑,可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或造成事故等。
介绍闪电形成的原因和尖端放电解释摩擦起电时,应让学生弄清楚以下3点:⑴原子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⑵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⑶电子转移: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比较弱的物体上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带电的状态。
1、验电器的作用:实验室里总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验电器的构造如图11-1-2所示:由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片组成。
3、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让一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了物体);当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由带电体转移到验电器上)如11-1-3所示4、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教案粤教沪版
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及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
2、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开路、通路、短路及两种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路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三种状态和两种连接方式教学难点: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
教具:实验线路板、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观察、实验、科学探究学法指导:通过实验,观察电路的组成,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然后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来研究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1、都市夜晚的万家灯火是由电路提供的2、每家每户几乎都有电路3、电脑芯片也是由电路组成的什么是电路?电和人一样需要走路吗?二、新课教学(一)、认识电路人行有路,车行有路,电的流动也要有路。
电路无论多么复杂,都是由一些简单电路组成的。
我们先对简单电路进行探究。
实验:怎样使小灯泡发光提出问题:要使小灯泡发光需要那些元件?怎样连接。
(学生讨论后回答)进行实验:用手中的仪器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教师提醒:①连接电路时,先将开关断开,电路连接完成,检查无误后再合上开关。
②切不可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端连在一起,这样会造成短路,烧坏电池和导线。
③连接电路时,先将软导线接头处的细铜丝扭在一起,再将接头顺着接线柱旋紧的方向(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然后将接线柱旋钮旋紧。
分析与论证: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学生讨论:各元件的作用,由一位同学小结。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边讲解学生边实验)通路:开关闭合时,就形成一条电的通路开路:开关未闭合,或电线断裂致使线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第十一章简单电路》教案
学生进实验
学生讨结
用规定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
电路连接情况容易辨认
第 周星期
第 节 年 月日
要求学生按图组装好电路,并回忆什么是断路,什
,
演示断路、短路;思考怎样恢复正确电路;
演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
学生观察:说说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观察导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怎样是电路形成通路?可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二)流表的
我们认识了电流表,下面请同学们
的内容,仔细观察课本中的插图
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方法和连接时的注意事项。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件展示:学生先观察水流图中水位的高低,再打开阀门
,
:怎样才能使水轮机持
与水路类比:电流相当于水流,电压相当于水压
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压。
抽水机保持水压形成水流电源保持电压形成电压小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
.电压用字母U表示,国际单位:伏特(V)
L1 L2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再由亮变暗的变化过程,接着引导。
九年级物理11章全章教案北师大版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一节认识电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电路的组成。
②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④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⑤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方法与过程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废电池的介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电路的组成;②电路元器件的电路符号;③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④电路图。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通路、断路、短路。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探索、创造。
教学器材:小灯泡、灯泡座、导线、开关、电池(带电池盒)、。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我们的家庭•你们想一想,在你的家中就有哪些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生:(迫不急待地回答)电视机、电灯、电冰箱、电饭煲、洗衣机……。
师:说得很好,你们所说的这些用电来工作的设备都称之为用电器。
那么,要使这些用电器工作,就要学习今天我要讲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1.电路的组成师:对了!(在示教板上的电路中接上开关,边演示边说)现在这个用电器就按我们的需要工作了。
这儿,我们已经连成了一条电灯的工作电路。
哪个同学能说说什么是电路?生: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
看书,认识各种电源。
教育学生不要乱废电池,以加强环保意识。
小结: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接着出示各种不同的开关实物,让学生观察. )2.通路、断路和短路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理解,然后画出几个实物连接图,让学生判断。
联系上述,边讲边板书: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3.电路图师:先要求学生观察、识记课本38页电路元件符号,然后听写。
然后画出示教板上最简单的实物连接的电路图,请学生上黑板展示,从中规范电路图的画法。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四、电流 第1课时 电流 电流表
四、电流第1课时电流电流表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知道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知道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了解一些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大小。
3.知道电流表的作用、电路符号;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过程与方法1.体会用类比的方法建立电流的概念。
2.通过实物观察认识电流表,在实验中学会使用电流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电流的单位及换算。
2.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教具准备验电器、电源、小灯泡、导线、开关、电流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等。
新课引入演示实验: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最后两个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相同。
讨论与分析: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为什么会减小?B的金属箔为什么会张开?它所带的电荷是如何得到的?知识点一电流和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52~53的内容,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自由电子、自由电荷?2.什么是电流?3.什么是电流的方向?4.什么是电流的强度?怎么表示?单位是什么?学生看书总结:1.自由电子:金属中的原子内离原子核最远的一些电子可以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在整个金属中自由移动,这类电子叫作自由电子。
2.自由电荷:可以自由运动的电荷。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就是自由电子。
3.电流: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4.电流的方向:(1)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在闭合电路中,由于电源的作用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的负极。
(类比水流的形成)5.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
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认识电路
蓄(或锂)电池:对外供电时,化→电;充当电源时,电→化。
电路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路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短路{电源短路
局部短路
※※※常见两种电路故障分析
第二节 组装电路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支路之分;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一个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位置任意放置。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个路径,有干、支路之分;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控制各支路;
利用节点法化简电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导线两端点可以看成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串
※※※并联电路分析判断及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三节 电流
1.电流形成:电荷(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
在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溶液中是带正电的正离子和带负电的负离子。
2) 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负电荷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
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
2.电流表:1)使用前校零;2)串联在电路中;3)电流“+”进“—”出;4)量程和分度值;5)接入大量程“试触法”选择合适量程;若接入大量程时指针偏转过小
(0<I<0.6A)则采用小量程来减小测量误差;6)若接入大量程,却按小量程读数,则给读数乘以5即为正确读数(大量程的分度值0.1A是小量程分度值0.02A的5倍)
3.串并联电路电流:串:一江大水向东流;并联:大河涨水小河满。
第四节电压
1.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也即电流形成的原因)。
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还必须电路是通路。
电压不是哪一点的电压,而是某两点之间的电压或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2.电压表:1)用前校零;2)查看分度值、量程;3)并联;4)电流“+”进“—”出;5)接大量程“试触法”选合适量程;6)若大量程下指针偏角太小则选小量程以减小误差,提高精度;若接大量程而按小量程读数,则给读数乘以5则为正确读数。
3.电源电压:1)串:每节干电池电压和;2)并:每节干电池的电压。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4.※※※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区分方法:(诸如“在○内填合适的电表”)
1)把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
2)把电压表处看成断路。
看对其他用电器有没有影响。
若没影响,则假设合理。
5.※※※利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若用电压表测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时
1)有示数,则说明电压表两个接线柱到电源两极是通的,若有断路则定在电压表所测的那段。
此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2)无示数,则说明电压表中没有电流通过。
可能原因:a电压表接触不良;b被测电路短路;c被测电路以外有断路
第五节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不同物质导电性不同;同一物质状态改变时导电性会发生变化。
如:1)常温下玻璃不导电,而高温炽热态时导电;2)纯净水不导电,而含杂质的水导电;干燥/常温下的空气不导电,但潮湿的空气导电,其导电性很弱。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酸、碱、盐水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所以他们是导体。
2.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由导体本身的性质来决定。
(不论是否有电流通过
或有电压或连入电路)
3.半导体
控制变量法:在一定温度下,R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L↑ →R↑, S↑ →R↓ . 只要是超导体,其电阻就为0.
第七节变阻器
1.变阻器实质: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
2.滑动变阻器注意事项:1)电流不能超过变阻器的范围; 2)与被控制电路串联;3)一上一下接; 4)为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滑到最大阻值的一端;5)不能直接读出阻值
3.电阻箱:能直接读出阻值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