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合集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和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各类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升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注重词汇的学习和应用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的词汇量直接关系到语文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如背诵诗歌、学习成语、整理单词本等。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词汇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准确运用词汇,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写作任务,如日记、作文、小说开头延续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批改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交流和评阅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语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讲解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体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综合运用能力。

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学习是一个主体性很强的过程,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和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摘要:文路是文章的脉络,也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在备课时要细细品读课文,抓住文眼;欣赏语言就是精读文本语言;阅读教学归根到底就是学以致用,为的是学语言而用语言。

关键词:文路;文眼;欣赏语言阅读教学始终要重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强语言的训练与累积,做到扎实、高效,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整合文章,掌握文路文路是文章的脉络,也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找文路是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在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中,使阅读教学大大提高效能。

我教《一面五星红旗》一课的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后什么?生: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

先写“我”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失事,处境非常艰难。

生:后写“我”的行为感动了面包店老板,“我”也得到了救助。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生:“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失事,在极度非常困难处境下,“我”却断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提出用五星红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我”也得到了救助。

小学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整体内容的把握,理清作者的思路,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布局,提高写作水平。

二、设计问题,注重文眼教师在备课时要细细品读课文,抓住文眼。

“文眼”是文章的“眼睛”。

紧扣文眼就是抓住文章的中心,统领全文。

我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紧扣文章中“爱国情感”这一文眼来展开教学的。

师:当面包店老板提出用五星红旗换面包时,“我”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生:“犹豫”“展开”“凝视”“摇摇头”“向外走”等词语,表达了“我”的爱国热情。

生:“精致的五星红旗”“河水冲洗”“依然鲜艳”等词语,表达了“我”热爱国旗的一片赤子之心。

师: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26学习版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通过语文教学,小学生将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提高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逻辑思维。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更新教育理念。

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无论是从思想观念、基本规范还是行为品质上,都把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有效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位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

可见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我认为小学语文素养中学生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

小学生的一个特征就是较为活泼,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能注意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司马光》时,这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根据新课改的总体要求我设计了导学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班级展示交流、课本剧表演等众多形式进行教学培养,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融入各种新型教育理念教学方案之后,教学手段也有了质的飞跃。

和过去仅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教学方案对比,现代小学语文中的各种教学方式能从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从多方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时都存在怕苦畏难的心理,且超过半数学生对背书存在厌倦的心理,不愿意花时间去背诵,更不愿意默写课文中的字词,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先要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其形成顽强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认为小学语文素养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重点。

通过调查研究也发现学习习惯好的同学在作业和测试中往往优于学习习惯差的同学。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所谓语文素养,就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学生将来要想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日常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全面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按照课程标准严格指导自己的教学方向。

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重视阅读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

全国特级教师赵景瑞在《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中说:“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

”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情感思想的教育。

所以,我认为要根据教材本身所含的理念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篇课文。

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

这样做,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教师应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甚至是背诵精彩段落等,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积累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大量语言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能点点滴滴地“说出”,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奔涌而出”。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

对于他们来说,大量积累语言,丰富和发展语言能力,是他们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小学语文教案: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案: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培养、提升才能真正地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如何教育孩子们,提高其语文素养呢?一、注重语音教育孩子的语音发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教师要用正确的口语模板来教孩子,引导孩子掌握语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大量朗读、做语音功课、唱歌以及讲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逐渐掌握语音的规则和技巧,进一步强化语音教育的效果。

二、关注阅读教育在阅读教育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理解力及阅读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小说、诗歌、报刊杂志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全面提高阅读素养。

尤其是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要大力推广阅读教育,引导孩子们读好经典名著、带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和寓言故事等,为他们的人生路程提供更有价值的滋养。

三、注重听说训练和写作教育听说训练和写作教育能很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孩子们在不断的听、说、写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口语训练、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方法,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教育也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写作能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需要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引导孩子们从小锻炼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注意语文文化的传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们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还需要花费一定的力气传授语文文化。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只是语文教育中的基础,而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语文文化。

语文历史、古代典籍、古代诗词等知识和文化,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打下更好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语文教育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们需要注重语音教育、阅读教育、听说训练和写作教育以及语文文化的传授,帮助孩子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摘要:在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实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

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学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的引导,还要在教学时由浅入深,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来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也要贯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通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及情境化的语文课堂模式,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以及活动组织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学习与活动平台,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发展以及学科教学发展都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首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分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从语文知识、语言运用能力、语文学习思维、学科情感的建立等多方面入手,丰富学生在课内外的见识,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从学科教学发展的角度分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语文教学目标从传统的知识、技能双维目标向四维目标推进,从多方面入手,将语文学科相关的资源融入到课内外活动中,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同时,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文课堂组,能够更进一步完善课堂架构,构建轻松、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写作、听说等多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阅读。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的课外读物,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人传记等,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修养。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日记、作文、小说等写作活动,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需要注重听说训练。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通过听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交际的活动,如朗读比赛、语音语调练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综合训练。

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和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阅读理解、综合填空、作文表达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通过有效的阅读、写作、听说和综合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希望学校和教师能够重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的责任。

语文素养不仅仅是指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我将从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好书。

通过朗读、诵读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多写、写好作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词语搭配、句式结构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写作业,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家长还可以陪孩子一起朗读诗歌、故事,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文学作品、课外读物,拓展孩子的语文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最后,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名人故居、文学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作家、文学评论家等人士到校讲座,让学生与文学大家面对面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努力。

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成为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人才。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 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 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

小学语文作为人生中的启蒙科目,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会使他们日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

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核心的潜能。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文章,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人类、自然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文精神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如何提高人文素养呢?首先,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精选文档精选全文完整版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精选文档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它将保障学生能力的全面进步。

为了使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得到突显,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语文材料、生活实践、艺术享受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和发展,而非用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语文知识束缚学生。

在这种认知前提下,教师们非常有必要做好语言、文化、思维等维度的教学思路调整。

一、语言基础是保证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语言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先行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应当得到语言及文字方面的科学系统训练。

像在低年级时,基本的字词基础教学便必不可少,方能满足语言建构的初步要求。

而在小学的整个教育阶段内,教师同样需要以大量的精力应对这部分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深度感受及体验要求。

例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时,教师便需要让学生注意到本文的生字: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吸引、蝴蝶、花草茂盛、色彩斑斓、迷人。

这些生字均属于语文核心素养之中的语言基础应用内容。

为了使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并能熟练运用,教师可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具象的场景来了解这些字词。

比如“台湾”?一词汇,教师首先要使学生知晓这是一个地名,然后,向学生展现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台湾在地使学生在大尔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台湾的风景,图上所处的位置,脑中对台湾的美丽景色有一个良好印象,进而带着这样的印象进入课文的学习。

简而言之,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尝试借助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以感性的色彩理解词句,从而打好语言基础。

在此过程中,有一点应当引起教师留意: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里面的语言基础应用目标是分层次提升的,并非保持不变,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拼音及简单汉字是其掌握的目标,在中高年段则是让学生借助工具理解文本,对词汇和句子的感情色彩加以分析,因此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予以区别对待,促使学生打好不同年段的语言基础。

二、思维调整是确保核心素养巩固的要点要想让学生学生完善核心素养,教师还应注意到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本文将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从海量阅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以及老师自身的学习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能力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就《语文课程标准》而言,从学生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解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价值态度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这需要教师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小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以下是我对怎样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看法和思考:一、海量阅读经典书籍是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中华传统经典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语言精辟、思想深邃,一阙阙小诗、一篇篇文章,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生活,映照着孩子们的心灵,启迪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所以我们学校从办学初期就特别重视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除了课本内的学习,我校还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国学课,一年级的《弟子规》《三字经》二三年级的《幼学琼林》《笠翁对韵》四五年级的《论语》《唐诗三百首》这些国学经典内容的学习丰富了孩子的语言,浸润了孩子的心性,更为孩子们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增强了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积累与课外积累并重,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好前提工作。

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是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评价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很多,我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交给学生方法就很关键。

语文课的学习首先应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要更多地考虑学习方法的引领。

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阅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倾听、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文章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关注阅读和写作,注重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各种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而且也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而在这诸多语文素养中,其核心素养则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上,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一、开展语言训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积累。

因为积累是人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

积累的多少既是衡量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低、优劣的显性标准,也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这里既有语言积累、生活积累,还有文化积累。

现代语文教学区别于传统语文教育的标志是,前者积累的是一种激活的语言,是理解了的语言,后者是一种处于沉睡状态的语言,是死记硬背的语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把语言描述的情境,表达的意思既能概括化,又能具体化,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

如《爱如茉莉》一文中“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一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里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飘’?”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明白了一个“钻”字把我对爱的深刻理解,诠释得淋漓尽致,入门三分;而“飘”字就显得平铺直白。

聚焦新课改,落实核心素养——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聚焦新课改,落实核心素养——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聚焦新课改,落实核心素养——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摘要:本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存问题,从科学开展语言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能力、找准审美教育渗透点发展学生鉴赏与创造能力、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前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集中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这就对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教学设计,科学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提高教学成效的同时,让学生终身受益。

但是现阶段,教师以学生为对象,对其进行核心素养培育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基于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工作,则需要引起一线教师深思。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面临的问题(一)语言能力有待提高听、说、读、写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环节,通过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有利于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但是现阶段,部分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识字、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书面文字能力,不够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盲目推进教学活动,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籍,甚至个别教师会以强制措施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丧失阅读兴趣。

在此种情况之下,不利于学生词句储备量的增加,进而导致学生在习作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语句不通、逻辑思维混乱等。

(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缺失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因受年龄较小因素的影响,生活学习经验相对匮乏,认知水平不高。

在面对问题时,会将更多的希望放在教师、家长身上。

不仅如此,有的学生难以对问题进行独立解决,需要他人的引导方可处理。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摘要:小学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随着新课改的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成为一个日常教学的重要任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各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这一教学课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目的。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措施与方法”这一话题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措施与方法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思维,培养个人的语感,实现在语言上的有效积累,确保学生可以实现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为实现这样的目的,将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理念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件事。

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内涵对小学生而言,所谓语文素养指的是,在日常展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所形成的语文能力,这种能力应该被全方位地贯穿于学习的全流程中,拥有这样能力的学生往往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方法、应用、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所谓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在日常得到教师引导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阅读和写作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基础;语言应用指的是,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之后,可以进一步地发散个人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创新;文化传承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了解我国在5000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借此培养个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

二、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策略的措施与方法1.感知文本内容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达到以读促悟的效果,教师首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感受教材文本中融入的内容,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明确阅读的基础、感悟对应的基调,为后续的高难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学生想要读懂一篇文章,就必须要以准确、流利的状态展开阅读,才能逐步与作者形成共情,理解作者借助文章想要表达的深刻情感。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海探航 Teachingseafaring176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申志远摘要: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语文的学习程度,不仅仅关系着语文本身,还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学生的学习程度。

尤其是随着学生年纪的升高,语文的学习难度在不断加大,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在不断变化,教师要发挥语文教学的最大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形成综合能力,就要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了解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是各个学科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各科知识的时期。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文字的积累,语句的运用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表达能力的锻炼等,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想已经逐步成熟,语言的基本积累也已经到位,这时的语文教学,会逐渐向综合能力过度,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综合来讲,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基础的,是形成对语文的基本认识和入门性的积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修养,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形成基本的文学修养,促进对语文学科内的各种人文精神的了解和基本习惯的养成。

但是在小学语文,在学生的语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也要求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抽象化和精神化。

在小学语文学习达到比较高的阶段时,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开始具备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思想,对事物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会更加具有个性化。

通过语文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辨别各种价值观和生活中的正误,让学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历史和人的微妙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和思想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学会借助文字进行自我的表达和对有效信息的读取。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培养人才核心素养的问题越来越关注,随着核心素养的出现,教师在教学方面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是学生重点要学习的基础学科,教师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善培养目标、优化课堂设置、提高课堂质量。

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到教育体系当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日后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从而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引言:在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中表明,语文课程对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个性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发展为主要目的,并完善和优化教学体系,尊重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在语文课堂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的背景下,明确提出了各个院校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并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使自身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语文是小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科目,教师需要以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文字写作等,梳理和整合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构建核心素养型的目标体系,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任务为主要载体,将学习内容、方法、情境等要素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并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能够更好的投入到语文课堂当中。

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新课标”用“语文素养”取代了“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并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新课改以来,学界围绕着语文素养展开了广泛研究,在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对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1.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1.1语文素养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

《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人格能力的锤炼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故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命题。

1.2培养小学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好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综合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要有相应学段的语文素养。

笔者认为小学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主要表现为:要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一定的习作能力———即写出一定水准的作文。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位,让学生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成为一个富有内涵的人。

2.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现状与误区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的观念依旧比较严重。

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关注考试内容的讲解,忽略了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摘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兴趣习惯课堂教学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学针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年期与少年初期的学生,他们有着及其丰富想象力和学习欲望, 因此作为初级阶段语文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挑动学生心目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

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

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

譬如在学习五年级上期第一课《窃读记》时,让学生事先准备讲讲自己最喜爱的图书,并讲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

在学习《鲸》这一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鲸的知识,学生们都很高兴。

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分抽选学生诵读、展示。

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湖北省枣阳市第四实验小学王新英
内容摘要: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兴趣习惯课堂教学多媒体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

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挑动学生心目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

1.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

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

譬如
在学习五年级上期第一课《窃读记》时,让学生事先准备讲讲自己最喜爱的图书,并讲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

在学习《鲸》这一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鲸的知识,学生们都很高兴。

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分抽选学生诵读、展示。

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表演或者复述课文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

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

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

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

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

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掉进溪水中。

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村民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过搭石时的有序和动作的整齐划一,感受到村民心灵之美、民风淳朴之美。

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

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

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内涵比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文中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

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地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周国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指出:“假如我是语文教师,我只让学生做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另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古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

历代的文学大师,也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

然而,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20%以下。

为了帮助孩子们补充文学名著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写出简短的赏析文字。

每天语文课前也会请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笔记。

数年来,所教班级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

”诗教,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

因此,我要求所教授的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背诵一首诗歌(可以是古代诗词,也可以是现当代诗歌)。

课前请一名孩子上台背诵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诵读。

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
课堂阅读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书写、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三、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

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而基础上,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学底蕴。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厚积的文学、知识内涵薄发而为优秀的习作呢?
1、结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经过自己修改、生生互改后,在班上进行读后感交流活动。

因为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借阅和漂书的方式得到书籍的,所以往往一本书同时有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写出的读后感又各不相同,这样的交流活动对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几年下来,
孩子们先后共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2、每次习作,我会选择部分同学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孩子的习作加以润饰,然后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校报甚至其他媒体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或者上传到自己的空间。

我也同时将这些好的作品上传到家长QQ群和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展示。

孩子们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这样的机会视着一种荣誉而对老师充满亲近之情。

这样的举措使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会愿意主动去写更棒的作品,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就会一直坚持写下去,成为自发的行为。

经过数年的坚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做的努力使得所教班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和语文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也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部分同学已能出口成章,出口有诗;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旁征博引。

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在文学、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的。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