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 市 规
西 划
调 查
安 分
析 之
——
目录
1. 古长安概况 2. 现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 3. 未来西安规划发展探索 4. 对西安规划的思考
古 历之 长 代
长
安 安
城 传 统 规 划 思 想 脉 络
西安,古称长安,名蕴长治久安之意。 3100多年的建城市、1100多年的建
都史、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与罗马、开罗和雅典病程世界 四大古都。
古城中央,轴向伸张,九宫格局,四面八方, 初期发展,东西南向,古城保护,控制未央, 近期发展,南北延长,高新经济,曲江空港, 九城之都,大市泱泱,功能整合,各有特长, 卫星起步,米字方向,户县周至,兰田阎良, 韦曲高陵,临潼咸阳,放眼关中,集群带状,
地区龙头,西部最佳。
一·西安功能规划
城市范围: 新纳咸阳5区县渭南2县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将导致西安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 大
——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式日趋紧迫,现处于全国经济发 展带上的二级增长极,必须依托关中城市群,整合现有 资源优势,协调发展,调高城市竞争力
——线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比较优势:科技教育优势 旅游优势 区位优势 产业基础雄厚
本次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探索
一高、一绕、六纵、
七横、八射线加旅
游环线”的道路网
交
格局。
通
规
划
西安综合交通规划图
交 通 规 划
三·西安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错位发展、
优势互补建设西安现代
产业体系,继续壮大五
大主导产业,根据优化
产业布局的原则,推进
“开发区龙头带动、中
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
县突出特色”三个层面
联动协调发展,重点发
展十二大产业载体,努
力建设支柱产业明确、 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 新型产业园区。
产 业 规
划
四·遗址保护规划
西安市是我国大遗址集 中分布的主要城市之一
针对各个遗址的不同特
点,西安对大遗址的保
护与利用进行了积极探
索,先后实施了一系列
规划,措施
遗
址
保
护
规
划
遗 址 保 护 规 划
对于西安规划的思考:
对于西安来讲,如何去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新景象?怎 样能够通过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未来?就是要有较好的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来体现本土的文化,真正让西安模式 能够实现。对于西安下一步发展,我认为应当从挖掘城市 历史内涵,突出城市个性,体现文化特色,打造城市精品 入手,进行研究和探索。
唐
元朝都城为今西安城的范围奠定了基础。
元
明清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的东移,西安告别了帝
都的尊贵地位,但依旧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重镇
明
清
西安历次总体规划
现代西安 ——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第一次编制总体规划——1950年代 第二次编制总体规划——1980年代 第三次编制总体规划——1990年代 第四次编制总体规划——2002年起
1995~2010
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图
1995~2010
2008-2020西安市总体规划
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年-2020年)》。 规划时代背景: 1、老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2、城市结构、交通 3、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4、临潼、长安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区 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 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 现代城市。
195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背景:
——“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156个重点项目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收件的156项工 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 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在156个项目中,陕西就有24项 ,西安就有了17项,成为接受项目最多的城市
1953~1972
西安市1953-1972年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疫情翔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 •规划期限:1953——1972年 •城市规模:市区人口:近期(1957年):100万
远期(1972年):120万 用地规模:远期131平方公里 •功能分区:分为五大功能区 东郊:纺织工业区 西郊:电工程区 南郊:文教区 北郊:以陇海线为界线的文物大遗址保护区 中部:城高居住区、商贸区 •城市形态:圈层式 •发展方向:以中心为主,向南发展
2008~2020
2008-2020西安市总体规划图
2008~2020
目 前 西 安 现 状
西 安 规 划 发 展 探 索
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中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 城市,陕西省省会,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西安历史文化 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职能:国际性旅游城市,科研教育和制造业基地,高 新技术产业基地,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 中西部的中心城市,陕西省省会,“一线两带”的核心城 市。
1953~1972
五十年代城市总体规划图
电 工 城
电子城
科研 文教区
纺
军 工
织 城
城
1953~1972
198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从“文化大革命”前一段时间起,城市规划专业 被削弱直至被取消
——“文化大革命”末期,城市规划工作得到部分恢复
——“文化大革命”候,百废待兴,从1978年起,全国 各城市重新全面启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西安的未来规划是好的,但需要下功夫执行。比如: 现在的唐长安城遗址保护问题,我们需要标识出一个清楚 的唐长安城轮廓。该工程可能浩大,但要坚持做下去,因 为遗址是几千年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像目前的 发展下去,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再恢复唐长安城的气魄了。
END
城市特色: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 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
2008~2020
人口规模 1.市域总人口:2020年规划人口控制在1000万人,其中户
籍人口800万人左右。 2.市区总人口:2020年规划人口控制在700万人,其中户籍
人口550万人左右。 3.主城区总人口:2020年规划总人口控制在600万人左右。
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 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 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
规划理念:按照“保护古城,降低密度,控制规模,节约 土地,优化环境,发展组团,基础先行,改善中心”的原 则,形成“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 为特色的城市布局结构,避免中心城市“摊大饼”式无序 蔓延,引导城市向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发展。
——西汉 班固《西都赋》
丰镐二京 双子之城
周代的都城采用《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模式:“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
西
朝后市,市朝一夫”形成最典型的九宫格局。
周
秦代的都城形成了“渭水贯都,以相天汉, 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城市格局
秦
唐长安城的 规划承了古代都 城规划布局的传 统手法, 与《考 工记》中记载的 布局接近。
1980~2000
八十年代城市总体规划图
1980~2000
1980~2000
八 十 年 代 西 安
199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进入1990年代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 程加快
——西安北高新,西高新等新区崛起,突破城市原有 格局
——西安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1995~2010
城市规模: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10万人, 城市面积为275平方公里,中心市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 构建一心三带空间框架
城市格局: “一都两廊五邑八水”
功
大西安城市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
能
“一心、四区、十四组团”。
规
划
规划空间格局——一心八区、组团 发展以组团发展为模式,以绿化廊 道、交通为网络,分割形成“一心、 八区”的主导产业、职能产业综合 体,完善城市发展格局的需求。
一心:大西安“中心区”
1978年中央十三号文件要求,全国第一批八个大城市(兰 州等)、第二批十五个大城市(西安、昆明等)、第三批 二十二个大城市(哈尔滨、武汉等)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完 成后报国务院审批
1980~2000
西安市1980—-2000年总体规划
规划原则
•严格控制、保护改造 、充实提高 、发展远郊
•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交通流畅,服务设 施良好,园林绿化普遍,旅游事业发达,古城风貌 生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于此建都 立城,史称丰、镐二京,从此一开千年古 都之先河。其后,汉长安城,隋大兴城、 唐长安城、元奉元路,至明洪武二年,改 称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自然地理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函谷、 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 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 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 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
八区:沣渭新区
泾渭新区
浐灞新区
潏滈新区
空港区
功
பைடு நூலகம்
高新区 物流区
能
生态区
规
划
城市空间模式图
交 通 规 划
二·西安交通规划
·交通网络结构——
棋盘路网、米字辐
射城市交通实施公
交优先战略和交通
一体化战略,支持
城市多心化,分散
老城区交通压力,
形成“棋盘路网”
加 “米字辐射”的
形式,核心城区形
成“两轴、三环、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市域城镇建设用地2003年为550平方公里,2020年规划建 设用地为850平方公里,总需增加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 左右。其中,主城区2003年城市建设用地为405平方公里, 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为600平方公里,总需增加建设用地 195平方公里。
今天西安面临的问题
西安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城市间的竞争加剧,西安与其他副 省级城市比较,差距在拉大,发展水平逐渐落后
西 划
调 查
安 分
析 之
——
目录
1. 古长安概况 2. 现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 3. 未来西安规划发展探索 4. 对西安规划的思考
古 历之 长 代
长
安 安
城 传 统 规 划 思 想 脉 络
西安,古称长安,名蕴长治久安之意。 3100多年的建城市、1100多年的建
都史、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与罗马、开罗和雅典病程世界 四大古都。
古城中央,轴向伸张,九宫格局,四面八方, 初期发展,东西南向,古城保护,控制未央, 近期发展,南北延长,高新经济,曲江空港, 九城之都,大市泱泱,功能整合,各有特长, 卫星起步,米字方向,户县周至,兰田阎良, 韦曲高陵,临潼咸阳,放眼关中,集群带状,
地区龙头,西部最佳。
一·西安功能规划
城市范围: 新纳咸阳5区县渭南2县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将导致西安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 大
——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式日趋紧迫,现处于全国经济发 展带上的二级增长极,必须依托关中城市群,整合现有 资源优势,协调发展,调高城市竞争力
——线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比较优势:科技教育优势 旅游优势 区位优势 产业基础雄厚
本次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探索
一高、一绕、六纵、
七横、八射线加旅
游环线”的道路网
交
格局。
通
规
划
西安综合交通规划图
交 通 规 划
三·西安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错位发展、
优势互补建设西安现代
产业体系,继续壮大五
大主导产业,根据优化
产业布局的原则,推进
“开发区龙头带动、中
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
县突出特色”三个层面
联动协调发展,重点发
展十二大产业载体,努
力建设支柱产业明确、 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 新型产业园区。
产 业 规
划
四·遗址保护规划
西安市是我国大遗址集 中分布的主要城市之一
针对各个遗址的不同特
点,西安对大遗址的保
护与利用进行了积极探
索,先后实施了一系列
规划,措施
遗
址
保
护
规
划
遗 址 保 护 规 划
对于西安规划的思考:
对于西安来讲,如何去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新景象?怎 样能够通过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未来?就是要有较好的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来体现本土的文化,真正让西安模式 能够实现。对于西安下一步发展,我认为应当从挖掘城市 历史内涵,突出城市个性,体现文化特色,打造城市精品 入手,进行研究和探索。
唐
元朝都城为今西安城的范围奠定了基础。
元
明清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的东移,西安告别了帝
都的尊贵地位,但依旧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重镇
明
清
西安历次总体规划
现代西安 ——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第一次编制总体规划——1950年代 第二次编制总体规划——1980年代 第三次编制总体规划——1990年代 第四次编制总体规划——2002年起
1995~2010
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图
1995~2010
2008-2020西安市总体规划
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年-2020年)》。 规划时代背景: 1、老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2、城市结构、交通 3、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4、临潼、长安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区 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 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 现代城市。
195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背景:
——“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156个重点项目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收件的156项工 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 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在156个项目中,陕西就有24项 ,西安就有了17项,成为接受项目最多的城市
1953~1972
西安市1953-1972年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疫情翔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 •规划期限:1953——1972年 •城市规模:市区人口:近期(1957年):100万
远期(1972年):120万 用地规模:远期131平方公里 •功能分区:分为五大功能区 东郊:纺织工业区 西郊:电工程区 南郊:文教区 北郊:以陇海线为界线的文物大遗址保护区 中部:城高居住区、商贸区 •城市形态:圈层式 •发展方向:以中心为主,向南发展
2008~2020
2008-2020西安市总体规划图
2008~2020
目 前 西 安 现 状
西 安 规 划 发 展 探 索
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中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 城市,陕西省省会,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西安历史文化 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职能:国际性旅游城市,科研教育和制造业基地,高 新技术产业基地,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 中西部的中心城市,陕西省省会,“一线两带”的核心城 市。
1953~1972
五十年代城市总体规划图
电 工 城
电子城
科研 文教区
纺
军 工
织 城
城
1953~1972
198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从“文化大革命”前一段时间起,城市规划专业 被削弱直至被取消
——“文化大革命”末期,城市规划工作得到部分恢复
——“文化大革命”候,百废待兴,从1978年起,全国 各城市重新全面启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西安的未来规划是好的,但需要下功夫执行。比如: 现在的唐长安城遗址保护问题,我们需要标识出一个清楚 的唐长安城轮廓。该工程可能浩大,但要坚持做下去,因 为遗址是几千年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像目前的 发展下去,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再恢复唐长安城的气魄了。
END
城市特色: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 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
2008~2020
人口规模 1.市域总人口:2020年规划人口控制在1000万人,其中户
籍人口800万人左右。 2.市区总人口:2020年规划人口控制在700万人,其中户籍
人口550万人左右。 3.主城区总人口:2020年规划总人口控制在600万人左右。
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 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 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
规划理念:按照“保护古城,降低密度,控制规模,节约 土地,优化环境,发展组团,基础先行,改善中心”的原 则,形成“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 为特色的城市布局结构,避免中心城市“摊大饼”式无序 蔓延,引导城市向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发展。
——西汉 班固《西都赋》
丰镐二京 双子之城
周代的都城采用《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模式:“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
西
朝后市,市朝一夫”形成最典型的九宫格局。
周
秦代的都城形成了“渭水贯都,以相天汉, 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城市格局
秦
唐长安城的 规划承了古代都 城规划布局的传 统手法, 与《考 工记》中记载的 布局接近。
1980~2000
八十年代城市总体规划图
1980~2000
1980~2000
八 十 年 代 西 安
199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进入1990年代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 程加快
——西安北高新,西高新等新区崛起,突破城市原有 格局
——西安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1995~2010
城市规模: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10万人, 城市面积为275平方公里,中心市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 构建一心三带空间框架
城市格局: “一都两廊五邑八水”
功
大西安城市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
能
“一心、四区、十四组团”。
规
划
规划空间格局——一心八区、组团 发展以组团发展为模式,以绿化廊 道、交通为网络,分割形成“一心、 八区”的主导产业、职能产业综合 体,完善城市发展格局的需求。
一心:大西安“中心区”
1978年中央十三号文件要求,全国第一批八个大城市(兰 州等)、第二批十五个大城市(西安、昆明等)、第三批 二十二个大城市(哈尔滨、武汉等)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完 成后报国务院审批
1980~2000
西安市1980—-2000年总体规划
规划原则
•严格控制、保护改造 、充实提高 、发展远郊
•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交通流畅,服务设 施良好,园林绿化普遍,旅游事业发达,古城风貌 生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于此建都 立城,史称丰、镐二京,从此一开千年古 都之先河。其后,汉长安城,隋大兴城、 唐长安城、元奉元路,至明洪武二年,改 称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自然地理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函谷、 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 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 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 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
八区:沣渭新区
泾渭新区
浐灞新区
潏滈新区
空港区
功
பைடு நூலகம்
高新区 物流区
能
生态区
规
划
城市空间模式图
交 通 规 划
二·西安交通规划
·交通网络结构——
棋盘路网、米字辐
射城市交通实施公
交优先战略和交通
一体化战略,支持
城市多心化,分散
老城区交通压力,
形成“棋盘路网”
加 “米字辐射”的
形式,核心城区形
成“两轴、三环、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市域城镇建设用地2003年为550平方公里,2020年规划建 设用地为850平方公里,总需增加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 左右。其中,主城区2003年城市建设用地为405平方公里, 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为600平方公里,总需增加建设用地 195平方公里。
今天西安面临的问题
西安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城市间的竞争加剧,西安与其他副 省级城市比较,差距在拉大,发展水平逐渐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