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长歌行》

合集下载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原文译文赏析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原文译文赏析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原文译文赏析《长歌行》两汉:佚名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句:阳是温和。

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百川:大河流。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徒:白白地。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长歌行》原文及译文

《长歌行》原文及译文

《长歌行》原文及译文《长歌行》是一首经典的汉乐府诗,咱们一起来瞅瞅它的原文和译文哈。

原文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呢,大概是这样: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常常害怕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说到这首诗啊,我想起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

朋友家的小孩正在读小学,那天老师刚好布置了背诵《长歌行》的作业。

这孩子呢,愁眉苦脸地坐在书桌前,嘴里念念有词,可就是背不下来。

朋友在旁边干着急,一会儿说“你要理解意思再背”,一会儿又说“专心点,别走神”。

我走过去,跟孩子说:“别着急,咱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

你看啊,这‘青青园中葵’,就像是你在学校的小花园里看到的那些向日葵,早上还挂着亮晶晶的露珠呢。

‘阳春布德泽’,就好像春天的阳光温暖地照在大地上,让所有的东西都变得美美的。

” 孩子听着听着,眼睛亮了起来,好像真的看到了那些画面。

然后我又接着说:“你想想,要是秋天来了,那些漂亮的向日葵会不会就不好看啦?就像诗里说的‘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还有啊,那些河流一直往东流,它们能再回来吗?就像咱们的时间,过去了就回不来啦。

所以啊,小朋友现在得努力学习,不然长大了会后悔的哟。

” 孩子听了,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没过多久,还真就把这首诗给背下来了。

其实啊,这首《长歌行》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的道理可不简单。

它就像是一个亲切的长辈,在耳边轻轻叮嘱我们:要珍惜时光,趁着年轻好好努力。

就像园中的葵菜,在春天里尽情生长,吸收阳光雨露。

要是错过了这个好时候,等到秋天来了,想再努力也来不及啦。

咱们每个人的人生也是这样,小时候就像春天,充满了希望和机会。

【古诗三百首】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古诗三百首】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古诗三百首】汉乐府民歌《长歌行》长歌行【两汉】佚名青青园中葵,为丛藓科扭口藓等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喻云亮,?黄华叶何如。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允文允武不不懈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青青不得志,葵叶上的露珠被朝阳晒干。

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常常害怕秋天一至,美丽的花叶就可以枯黄、衰落。

千万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就可以轻西流?人也一样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注解①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

②葵:“葵”做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关键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道“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红豆。

存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轻者名鸭脚葵。

其实小例如指顶,皮薄而施明德,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本诗“青青园中葵”即为所指此。

Seiches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做“葵”。

向日葵即为其中之一。

此外,蒲葵也可以缩写.“葵”,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表示“葵扇”。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与。

德泽:恩惠。

⑤秋节:秋季。

⑥?徐:形容草木凋零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掉”读音同“花掉”。

衰:念"cuī",古时候没"shuaī"这个音。

(但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古代汉语》所以我们指出,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诵法都就是不可行的。

所以读shuaī)⑦百川:大河流。

少:年轻。

老:老年。

⑧徒:白白地。

⑨?: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⑩允文允武: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年老。

(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

此句话指到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六年级《长歌行》古诗

六年级《长歌行》古诗

《长歌行》是汉乐府的诗歌,其中青青园中葵和桃李待日开是两个不同的版本。

以下是桃李待日开版本的全文: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这首诗以园中的桃李为喻,描述了人生的短暂和青春的宝贵。

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追求功名,不要蹉跎岁月,否则将一事无成。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富贵和神仙的虚幻追求的批判。

这首诗在六年级的教材中常常作为启示学生珍惜时间的教材之一,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和青春的有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追求进步。

汉乐府《长歌行》诗词原文及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诗词原文及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诗词原 文及赏析
汇报人:XXX
20XX-XX-XX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长歌行》诗词原文 • 诗词赏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CATALOGUE
引言
汉乐府简介
汉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专门管理乐舞的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收集和整理民间乐舞、为宫廷生活和重大礼仪活动创作歌功颂德 的乐章等。
要意义。
艺术价值
该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其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形 象、深刻的意境和感人的情 感,使读者在欣赏中得到美
的享受。
教育意义
该诗词对于培养读者的文化 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具有积极作用,成为中小学 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篇目 。
诗词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传承
汉乐府《长歌行》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得到珍视和传承。通过经典诵读、诗歌鉴赏等途径,可以培养更多人对 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现出来, 使更多人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际交流
将汉乐府《长歌行》介绍给国际友人,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通过翻译和解释,可以让更多外国朋友 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05
CATALOGUE
VS
背景介绍
汉乐府是汉代官方音乐机构,其职责包括 收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新曲,以及为 朝廷仪式、歌舞表演等提供音乐作品。《 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名篇,创作于 汉代。
诗词的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形象的比喻、鲜明 的对比等手法,将边塞风光与战事呈现在读 者面前,展示了壮丽辽阔的画卷。

长歌行-汉乐府

长歌行-汉乐府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 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 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 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 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 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 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 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题 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 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 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 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 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 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 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诗歌赏析: 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 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 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 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 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 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 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 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 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 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 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 地悲伤了!
拓展延伸:惜时的古诗词:
Hale Waihona Puke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陶渊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 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 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 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 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 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 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 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 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 训,催人奋进。

《长歌行》古诗朗诵

《长歌行》古诗朗诵

《长歌行》古诗朗诵《长歌行》是一首经典汉乐府诗歌,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词。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长歌行》带拼音版,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长歌行》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青青园中葵,zhāo lù dài rì xī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阳春布德泽,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常恐秋节至,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百川东到海,hé shí fù xī guī何时复西归?shǎo zhuàng bù nǔ lì少壮不努力,lǎo dà tú shāng bēi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呢?少年人如果不及时的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其一生。

注释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这首诗选自于《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

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长歌行古诗的意思翻译_长歌行古诗原文及翻译

长歌行古诗的意思翻译_长歌行古诗原文及翻译

长歌行古诗的意思翻译_长歌行古诗原文及翻译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以下是“长歌行古诗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长歌行作者: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百川:河流。

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题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

”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

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

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汉乐府《长歌行》原文及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原文及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原文及赏析汉乐府《长歌行》原文及赏析《长歌行》是汉代乐府诗的代表作之一,又称《大风歌》、《文献歌》、《大风歌》等。

全诗出自李广之手,共五百余字,描写了汉武帝时期北边的战争局势和战争中人民的疾苦,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诗歌之一。

本文将对《长歌行》的原文及其赏析进行介绍。

《长歌行》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突骑射残阳,单于挥神雕。

三千弦下揭伤心,离愁别恨如春云。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长歌行》的首段描写了青海、暗雪山等自然景观,表现出辽阔的北方大地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孤城遥望玉门关,暗示了汉代北方战争的严峻形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反映了当时北方胡族的强大实力和汉朝作战的艰难困苦。

第二段开始描写战争中的血腥场面。

突骑射残阳,单于挥神雕,刻画出悲壮的战争场面。

三千弦下揭伤心,离愁别恨如春云,展现了民间深深的爱国情感和士兵们在战争中的心理状态。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通过羌笛和春风的比拟,表达了人民对和平、对家园的渴望。

第三段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原”为切入点,表现了对战争胜利和希望的信心。

最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本人的言论,表达了对国家文化和人才的重视。

总的来看,《长歌行》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战争中人民的疾苦和希望。

它不仅有诗人的个人情感,更融入了社会、民族、文化等因素,正是因为如此,它能够成为汉乐府的代表作,流传至今。

在赏析《长歌行》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李广诗歌中所抒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士,他的诗歌反映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感,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作者文化认同的体现。

因此,我们读这首诗时,必须深入到文化的背景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精神内核。

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李广在《长歌行》中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内涵,如强调德行、爱国、奉正直等。

汉乐府《长歌行》原文及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原文及赏析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品简介]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

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

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根本原那么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

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

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

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

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着的《乐府诗集》中。

[注释]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曦: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

节,时节,节令。

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

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译文]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懊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长行歌汉乐府古诗解释

长行歌汉乐府古诗解释

长行歌汉乐府古诗解释1. 古诗词长行歌汉乐府(长行歌古诗)1.长行歌古诗您好:根据您表达的意思,应该是问的《长歌行》这首诗。

古诗原文如下:长歌行:汉乐府朝代: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诗译文如下:花园里的向日葵郁郁葱葱,在晶莹的朝阳中翱翔。

春天把希望洒满大地,万物欣欣向荣。

我害怕寒冷的秋天来临,树叶会变黄,草会枯萎。

河流什么时候会向东流向大海,然后再向西流回?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古诗赏析: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2.汉乐府长行歌这首诗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解析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解析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解析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园中葵”是说葵菜长得青翠茂盛。

清晨的露珠等待阳光晒干,“朝露待日晞”形容葵菜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被太阳晒干一样。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意为温暖的春天散布着恩泽,万物都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然而,诗人又意识到秋天的到来会使万物凋零,“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担心秋天到来时,葵菜和其他植物都会变得枯黄衰败。

诗人进一步想到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就像百川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再向西流回?这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最后,诗人强调了年轻时应该努力奋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到老年就会后悔莫及。

整首诗通过对葵菜生长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劝诫人们珍惜光阴,趁年轻努力奋斗,以免到老时追悔莫及。

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汉乐府诗中的佳作。

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

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

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长歌行》是一篇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的汉乐府古诗,由汉代文学家佚名创作。

这首古诗以雄浑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以下是对《长歌行》的整理和修辞,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天宝有声音,光景烈神思。

四海多难事,浩歌翁所知。

落日照大川,流光直前驰。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经天纬地者,何悲乎失期?於赠内哀怨,愿与君相思。

江山代有才,旧物终难持。

雄图虽壮观,翻覆非易事。

古贤尽已矣,烈士不可追。

天地英雄气,千古尚流芳。

朝霞映宝剑,夜月悬银章。

嘉言懿行美,荐举贤良郎。

星旗乘龙驭,风翻云浩荡。

将军白发翁,临别赋长叹。

世途多荆棘,风雨不曾阻。

愿言明时志,抒怀聊自遣。

南华偃仰天,北风悲咏哀。

遥望青冥上,思绪随风追。

云翻雨飞扬,光阴如梦寐。

宝剑临三尺,壮志难平复。

无尽长歌行,征战何时休?愿君共此心,乘风翱翔去。

蓬莱寻仙路,琼树耀世雄。

翠微曳华袖,星汉拱北斗。

忧愁随风去,笑语入云浮。

若逢佳人侧,同谱长歌舞。

将欢聚时光,共赏花前路。

长歌行汉乐府的这首古诗以豪放激昂的笔调,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命的不息。

从对园中葵花、朝露、阳春、秋节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

他通过描述万物生光辉的景象,展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生的反思,描绘了时局的艰难险阻。

他表达了对逆境的坚持,对困难的克服的决心。

同时,通过对古贤、烈士的追思,强调了英雄气概的传承和流芳百世的伟大。

诗中还表达了对别离、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长歌行》通过雄浑的语言,丰富的修辞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汉乐府古诗的独特魅力。

这首古诗不仅在形式上富有韵律感,而且在内容上表达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博大精深的画卷。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长歌行》是南宋诗人陆游评安期生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

诗中诗人抒写了平生的理想和抱负,以及理想无由实现的悲愤,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希望大家喜欢!原文:汉乐府《长歌行》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青青园中葵,zhāo lù dài rì xī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阳春布德泽,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常恐秋节至,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百川东到海,hé shí fù xī guī何时复西归?shǎo zhuàng bù nǔ lì少壮不努力,lǎo dà tú shāng bēi老大徒伤悲。

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百川:河流。

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诗意

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诗意

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诗意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诗意《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长歌行汉乐府古诗诗意。

欢迎阅读及参考!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1)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这首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2)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3)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4)”阳春“句:阳是温和。

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7)百川:大河流。

(8)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9)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徒:白白地。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诗意中心思想:这首诗是触景生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劝导世人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之情。

赏析本诗的前六句,揭示出春荣秋枯这个自然规律。

这六句诗,主要写自然界植物花草的荣枯变化,以托物起兴的方法,为过度到珍惜时光作铺垫。

古诗《长歌行》带拼音版

古诗《长歌行》带拼音版

古诗《长歌行》带拼音版古诗《长歌行》带拼音版《长歌行》是一首经典汉乐府诗歌,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词。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长歌行》带拼音版,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长歌行》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青青园中葵,zhāo lù dài rì xī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阳春布德泽,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常恐秋节至,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百川东到海,hé shí fù xī guī何时复西归?shǎo zhuàng bù nǔ lì少壮不努力,lǎo dà tú shāng bēi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呢?少年人如果不及时的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其一生。

注释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这首诗选自于《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

《长歌行》汉乐府诗意

《长歌行》汉乐府诗意
揭示出自然界时序更替、青春易逝的残酷现实。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用百川东流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强调时间的宝贵。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鼓励人们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斗,以免老来后悔。
《长歌行》汉乐府诗意
诗句
诗意解释
哲理/启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以园中葵菜起兴,描绘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强调春天的阳光雨露对万物的滋养作用,象征人生的青春时期。
焜黄华叶衰,常恐秋节至。
秋天一到,花草树木都凋零了,叶子枯黄,花朵凋谢。

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简单

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简单

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简单
《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相和歌辞》,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

本文整理了这首诗的解释。

《长歌行》解释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长歌行》原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赏析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

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词: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

葵:《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秋节:秋季。

节,时节,节令。

华:通“花”。

衰:为了押韵,文里可按古音读cui。

衰老,衰败。

少:少年时期。

壮:成年时期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老年时期。

徒:徒然,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郁郁青青
那上面的滚动的晶莹的露珠啊
就要被早晨的太阳晒干
春天的太阳散布恩惠
万物都生机勃勃
常常担心秋天到来
那花儿、叶儿都将衰败
那千百条河流啊
一路向东,奔向大海
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头西归呢?
青少年时不努力
到老了只能白白地悲伤地叹息了
赏析:这首诗意在劝诫人们要珍惜青少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一开始不写人生,而写园中葵,这是“比兴”的写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你看,园中的葵菜,郁郁青青,那葵菜上的滚动的晶莹的露珠,是多么可爱,但是一旦天亮,阳光照耀,它就会被晒干。

朝露的生命是多么短暂啊!春天里,太阳散布恩惠,万物欣欣向荣,可是,一到秋天,那万物凋零,一片凄凉。

那一路向东的河流是一去不返啊。

大自然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人生短暂,譬如朝露”;又正如西方哲人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生不可逆转。

西方有哲人说,如果人能够倒着活的话,世界上最少有一半人活得比现在精彩,可是世上是不会有后悔药的,也没有人会返老还童的。

一个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激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首诗善于选择典型细节,如朝露易逝、花草易萎、百川归海等自然现象来说理,情景交融,有可读性,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达到了“浅入”但“深出”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