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疾病分布与现况调查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性流行病学
01
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是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基础上, 通过对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进行定量分析,进一 步探讨病因和影响因素。
02
分析性流行病学主要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抽样调查等 方法,通过对特定人群的追踪调查和分析,揭示疾病或健康状况与暴露因素之 间的关联强度和因果关系。
回归分析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线性 回归、逻辑回归等。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数据的稳定性
评估时间序列数据的稳定性,如季节性、趋势等。
预测方法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预测未来的趋势和变化,如移动平均法、指数 平滑法等。
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和建模
通过分析和建模时间序列数据,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如自相关函数、偏自相关函数等。
流行病学调查通常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对目标人群的 调查和数据分析,推断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01 02
了解疾病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如发病率、 患病率、死亡率等,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如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经 济等。
评估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
03
分析性流行病学在病因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病因的定量分析,为疾 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性流行病学
实验性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是通过人为控制实 验条件,对疾病或健康状况与暴露因 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验验证和研
究。
实验性流行病学通常采用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等方法,通 过随机分配和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 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从而验证病因

流行病学第二章疾病分布

流行病学第二章疾病分布
第 二 章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 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等) 在什么时间发生 在什么地区发生 (time) (时间when) (place) (空间where)
在哪些人群中发生(person)(人间who) 及发生多少(frequency)的现象
三间分布
描述疾病分布的意义
揭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现象和规 律,为制定合理的疾病防制策略及措施 提供科学依据;
提供病因线索; 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流行病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
是描述性研究的核心
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
是制定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的依据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
疾病流行形式的描述
疾病分布的形式
一、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
比、比例和率 发病频率指标 患病频率指标 死亡与生存频率指标
患病率 发病率
a b c d c d
开始
观察期间
结束
A B C D
图 2- 2
流入
蓄水池
图2-3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
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
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流入量(发病率) 时,则蓄水池 水量 ,即患病率 。若流入量(发病率) 时,则患病率 当流入量一定,而流出量 (如死亡增加或痊愈及康复增 快)时,则蓄水量(患病率)
2、比例(构成比)(proportion)
表示同一事物内部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 比值,它描述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
女/(男+女)=? 其各部分之和等于1 女/(男+女)+男/(男+女)=1
3、率(Rate): 指在某时期内在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所 有观察单位中实际发生某现象的频率。 分子是发生了某事件的人;分母中的

现况调查

现况调查

现况调查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又称现患调查或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urvey),是在一个确定的人群中,在某一时点或短时期内,同时评价暴露与疾病的状况,或在某特定时点(如参加工作前,入学或退休时)所做的体检等调查。

现况调查是通过完成某特定时间该人群健康经历的一个“快照”,提供某病频率和特征的信息。

(一)目的和用途1.查明当前某地区某种疾病的流行强度和该病在该地区的分布特点以便分析患病频率与哪些环境因素、人群特征以及防病措施的质量等因素有关,有何关系。

这些资料对公共卫生管理人员估价某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的需求有很大价值。

2.现况调查的结果可以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供分析流行病学研究;还可用于提供某些职业中疾病的患病或其他健康结局的信息。

现况调查适宜于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如血型、肤色、种族、性别等的研究;也适宜于对能发挥长期、慢性累积影响的暴露因素的研究,如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等。

对于这样一些因素,现况调查可以提供真实的暴露与疾病联系的证据。

3.早期发现病人利用普查、筛检等手段,可以早期发现病人,利于早期治疗。

例如高血压普查。

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如果定期地在某一人群中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有关暴露与疾病的资料,该研究结果类似于前瞻性研究结果。

将现况研究的结果与同一地区几年以前或几年以后的同类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则可评价某些疾病的防治效果。

(二)局限性1.由于是在同一时点估价暴露和疾病状况,很多情况下难以判断孰前孰后、孰因孰果这是横断面研究作为病因研究的一个主要弱点。

例如人们多次发现低社会阶层的人比高社会阶层的人精神紊乱患病率高。

然而,到底是低社会阶层的人易发生精神疾患,还是患精神疾患的人易于落入低社会阶层呢,还值得研究。

同时,横断面研究的病人是“现存”病人,而不是新发病例,因此获得的资料不仅反映了病因学的因素,同时还有决定存活的因素。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 学生用(1)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 学生用(1)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供预防医学本科教学用)年级班级姓名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实习一疾病分布的描述及现况调查一、目的:1.掌握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学会疾病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

2.掌握现况调查的基本原理。

二、学时:4三、内容:(一)常用疾病频率测量的有关指标资料1:某地2005年年初人口为1000人,2005~2006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1-1,313. 2005年的发病率4. 2006年的发病率资料2:200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

在这一年有40人死于糖尿病。

计算:1.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2.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3.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4.200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假设这一天无新检出病例)。

资料3连续41-1)资料4图1-2 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思考题:请描述上述疾病的时间分布特点?你知道流脑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吗?(三)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资料5: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别如表1-2所示。

表1-2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1/10万)服用疫苗前(1959年)服用疫苗后(1974年)城市农村城市农村资料表1-3 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上海,1964~1965年)月龄0~1~2~3~4~5~6~7~8~9~10~11~人数40 75 52 54 49 45 39 30 36 30 22 25 100 94.7 86.5 83.0 49.0 40.0 20.5 10.0 8.3 16.7 27.3 24.0 阳性率(%)思考题:请解释8月龄时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的低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五)现况调查资料7:某省部分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的现况调查7.1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流行病学:第二章 现况研究

流行病学:第二章 现况研究
属于普查。还增加了对有关影响因素的资料收集。可以为 甲状腺结节提供病因线索。
问题2
如果你开展该课题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你会选择普查还 是抽样调查?
研究目的:调查所在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情 况
应该选择抽样调查:在确保样本代表性好的情况下,节省 人力物力。普查费时费力,花费大,存在偏倚较多。抽样 调查合理选择抽样方法可以减少抽样误差。
适合用抽样调查。
标准化,不能保证调
查质量;
耗费的人力、物力资 源一般较大,费用往 往较高。
问题3
本次调查中有关女性高血压分布情况,你会选择什么 指标?为什么选择该指标?
患病率,包括所有新发和现患病例,体现疾病在该群 体中的负担情况。
问题4 结合本例,讨论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1.优点:①现况研究常用抽样研究,随机选择代表性样本,
故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 较高。②在资料收集之后将样本按是否患病来进行分组比 较,即有来自同一群体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 有可比性。③可同时探讨多个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之间的 关系,为疾病病因探索提供重要参考。④实施的时间短, 可以较快地获得研究结果,相对其他研究类型来说,是一 种相对廉价的研究方法。
问题2 表3-1提供了哪些信息?
两次调查中,北京市儿童心血管代谢异常检出率的变化情 况:除低HDL-C 及高LDL-C检出率在两次调查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外,其他代谢异常,如高血压、IFG、高TC和高 TG及代谢异常个数≥2 的检出率均为2013 年高于2004 年 (P 值均<0.05)。
的期限较短 4.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5.只能得出疾病的患病率 6.容易实施,较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疾病、危险因素分
布的结果
产生假设 检验假设

流行病学—疾病分布

流行病学—疾病分布

基于健康促进的疾病控制策略
总结词
通过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社区参与,可以控制疾病的传 播和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详细描述
健康促进是一种通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社区参与来改 善人群健康的方法。它包括提供健康信息、推广体育活 动、改善饮食和减少烟草使用等措施。通过促进健康生 活方式和社区参与,可以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影响,提高 人群的健康水平。此外,社区参与还可以加强人们对疾 病的认知和理解,提高预防意识和依从性。
异质性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疾病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可能存在差异。
04
疾病的社会分布
不同社会群体的疾病分布
01
城市和农村居民
02
不同族群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疾病分布存在差异 ,如城市地区的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慢性病发病率较高,而农村地区的传 染病、营养不良等疾病发病率较高。
不同族群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可 能导致不同的疾病发病率和分布情况 。
03
疾病的时空分布
短期时间变化
季节性
某些疾病在特定季节或月 份呈现高发病率,如流感 在冬季高发。
周期性
疾病可能呈现周期性变化 ,如每隔几年或十几年出 现一次流行高峰。
短期变化
某些疾病在短时间内会有 突然的发病或死亡高峰, 可能与环境因素、社会因 素等变化有关。
长期时间变化
长期趋势
某些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某些传染病逐渐得到控制,发病率降低。
疾病分布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季节等自然 因素可以对某些疾病的传 播和分布产生影响。
社会因素
人口流动、社会经济发展 、卫生保健设施等社会因 素也可以影响疾病的分布 。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ppt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ppt

暴发调查
总结词
暴发调查是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同病例时,对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以找出病因和传播途径。
详细描述
暴发调查通常需要快速收集和分析病例资料,了解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人群特征等,并找出可能 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暴发调查对于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03
调查内容与结果
疾病分布特点
疾病年龄分布
02
发现2
对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流行趋势和变化 提供了新的证据。
03
发现3
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和方向。
相关建议
建议1
01
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控制疾病的流
行。
建议2
02
加强社会和个人的卫生防护意识,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建议3
03
针对疾病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环境因素
对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吸烟、饮酒等因素对某些疾病的发病有重要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
调查了生活方式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相关。
疾病监测与预警
要点一
监测系统建设
要点二
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了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能够对 疾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警。
研究方法与设计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和数据库查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研究设计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作为分层标准,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的 调查。同时,还通过数据库查阅收集当地人口学资料、医疗数据等。
02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

人群健康状况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人群健康状况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五)队列研究的实施 2、资料分析 ※ ※2)估计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 (1)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 , RR)
RR=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 RR的意义: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RR>1 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RR=1 暴露因素对疾病不产生影响 RR<1 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
一是为了使研究结果能够推论至用公认的诊断标准确诊的该病病人; 二是为了使该研究与同类研究的结果有可比性。 研究对象的入选和排除条件 a、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b、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b、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c、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设计与实施 2、设立对照 ➢ 空白对照
• 暴露: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 ➢ 某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 性别、年龄、职业和经济状况等
(二)特点 • 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 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 可设定多个研究因素 (三)用途 • 筛选可疑危险因素 • 检验病因假设 • 为进一步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三)实验流行病学的类型
类型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临床患者,主要用于疗 效和预后研究
现场试验
研究对象主要为一般健康人
社区试验
接受处理措施的单位是整个社区,常用于某种预 防 措施和方法的效果考核。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设计与实施 1、确定实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 • 应该用公认的诊断标准,若确实没有公认的诊断标准,则应尽量参考相对有权威的诊断标准。 • 目的:
(五)队列研究的实施
2、资料分析 ➢ 统计描述 研究对象的组成及人口学特征;随访时间、经过、失访情况及结局发生情况;两组的可比 性等。 ➢ 统计推断 • 1)率的计算 累积发病率:适用于固定队列 累积发病率=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开始时的人数 发病密度:适用于动态队列 发病密度=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人时数(观察人数*观察时间)

流行病名词解释

流行病名词解释
17.生态学研究:又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是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的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18.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种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38.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
39.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40.伤害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治措施,并对措施效果做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伤害流行病学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伤害的重点种类,阐明分布,探讨因果关系,制定防治策略,并评价其效果。
14.普查: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15.抽样调查: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16.偏倚:指从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的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9.暴露: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者行为。
20. 队列:是指有共同特征或共同暴露于共同环境及因素的一组人群。可以分为两种:固定队列和动态人群。出生队列:指相同时期内出生、具有共同经历或处于共同状态的一群人。

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
与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有关联
流行病学研究不仅关注疾病的生物学因素,还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 对疾病分布的影响,因此与这些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
02
疾病的流行特征
Chapter
流行率与发病率
流行率: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某疾病的新病例或现患病例的比例,反映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疾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反映疾病的频率和分布。
Chapter
新发疾病的威胁与挑战
新发疾病威胁
随着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新发疾病如新型冠状病 毒等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些疾病的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对现有医疗体系和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 大挑战。
挑战
新发疾病对流行病学的挑战主要在于其不确定性和快速 传播能力。这些疾病可能通过未知的传播途径,在短时 间内扩散至大范围人群。此外,新发疾病可能引发严重 的公共卫生危机,对社会经济、医疗资源和政治稳定造 成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可以影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例如,某些疾病在温暖和 潮湿的气候中更容易传播,而另一些疾病则在寒冷的气候中更常 见。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可以影响疾病的分布。例如,某些疾病在城市和工业区 更为常见,而另一些疾病则在农村地区更为流行。
季节性因素
某些疾病具有季节性分布的特点,例如流感在冬季更为常见,而肠 道疾病则在夏季更为流行。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 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某种干预措 施,比较两组的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
差异。
实验性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外部因 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但需要严格遵
守伦理原则。
实验性研究常用于评价疫苗接种、药 物治疗等干预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第一章 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率:一定时间(常为一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K ⨯=露人口数同时期内同人群中的暴病的新发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发病率 (K :100%,1000‰,105/10万...)<1>新发例数:esp,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发病,则应计为多个新发病例数;难以 确定发病时间,用初诊时间<2>暴露人口(危险人口):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有可能患所观察的疾病(除去 观察前已患病的和不会患病的人口)<3>发病率的意义:[1]说明疾病发生速度、强度的大小,是动态的频率指标[2]说明了一段时间内人群患某种疾病的风险大小[3]是最常用于测量和比较疾病在人群中分布情况的指标[4]可用来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制效果(2)罹患率:也是测量某人群某病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但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内 新发病例的频率,常用于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调查(3)续发率(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 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续发率是反映传染 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

%100⨯=总人数原发病例的易感接触者的新发病例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续发率 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1)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指的是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所有病例数(新+ 旧)占同期观察人口数的比例K ⨯=同时期内观察人口数病新旧病例数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K :100%,1000‰,105/10万...)<1>意义:是人群中某疾病带有时间概念的静态构成比,而不是发生过程的描述,因 此常用来描述疾病现状或是疾病负担<2>患病率的种类:根据观察时间长短可分为时点患病率(最常用)、期间患病率(少见) 期间患病率=起始时点患病率+发病率<3>影响患病率变化的因素患病率升高的因素:[1]新病例增加(发病率升高) [2]病例的寿命延长(病程增加)[3]病例迁入 [4]健康者迁出 [5]易感者迁入患病率降低的因素:[1]新病例减少(发病率降低) [2]病程缩短[3]病例迁出 [4]健康者迁入 [5]治愈率提高或病死率上升<4>患病率和发病率、病程的关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取决于发 病率和病程两因素。

流行病学 5-实习_疾病爆发调查

流行病学 5-实习_疾病爆发调查
– 对某一地区或集体单位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多同一种 疾病所进行的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 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
– 收集的有关特征、疾病或健康状态均为当时的情况, 不追问过去的暴露史,也不追踪将来的结局
– 普查: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人群的健康状况,在 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个成员作调查
– 抽样调查:仅调查人群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人,根据 样本调查的结果估计该人群的总体患病率或某些特征
病因假设
• 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 金葡菌 嗜盐菌 (海产品) 肉毒杆菌(罐装食品) 2)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 农药 3)其它:有毒动植物 (如河豚) 真菌毒素(霉变食物)
• 传染病:霍乱 副霍乱 菌痢 伤寒 急性血吸虫病 • 其它:如阑尾炎
对假设的进一步分析
• 阑尾炎
– 短期发生大量病例,可排除
传染 – 多见于夏秋季节:气温较高,微生物易繁殖和产毒,
人体防御功能下降,易感性增高
对假设的进一步分析
•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 暴发时,涉及人员往往不多(发病人数没有上述多) – 除胃肠道系统症状外,有神经系统症状 – 潜伏期更短 – 季节性不明显
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 验证假没,看是否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什么食物引 起的?食品污染处理的过程怎样?
表1
• 用餐地点和罹患率的关系
校内 校外
发病 1425
0
不发病 740 253
罹患率 % 65.8 0
在校用餐的罹患率高,不在校用餐的不患病
表2
• 三餐情况与罹患率的关系
罹患率 %
不吃早餐 58.6
不吃午餐 0
不吃午餐的不发病
不吃晚餐 64.4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作者:————————————————————————————————日期:ﻩ流行病学名解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3个关键词:人群+分布+影响因素)2.疾病分布:是指在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特征上发生的情况,是疾病的群体现象,可通过发病和死亡等频率指标来描述3.率:某时期内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之比,用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4.比:亦称相对比,表示两个有关指标的比值,用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者百分之几。

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5.构成比:事物内部某一部分观察单位与事物内部各部分观察单位的总数之比,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构成比=(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个体数}/某一事物物内部的整体数量{个体数之和} )*100%6.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量)* k7.罹患率: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

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数)* k8.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所占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同期观察人口数)* k患病率(P)= 发病率(I)*病程(D)9.感染率:指在调查时所检查的样本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受检中阳性人数/ 受检人数)*100%10.续发率: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SAR=(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数)*100%小结—疾病频率指标的应用发病率:病因学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

罹患率:描述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 学生用(1)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 学生用(1)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供预防医学本科教学用)年级班级姓名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实习一疾病分布的描述及现况调查一、目的:1.掌握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学会疾病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

2.掌握现况调查的基本原理。

二、学时:4三、内容:(一)常用疾病频率测量的有关指标资料1:某地2005年年初人口为1000人,2005~2006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1-1,每个箭头表示病例从发病到转归的时间。

该病无病后免疫力。

期间无死亡、迁走或拒绝检查者。

31图1-1 某地某病2005~2006年间发生情况示意图请计算以下各率:1. 2005年1月1日的时点患病率2. 2006月1月1日到2006年7月1日的期间患病率3. 2005年的发病率4. 2006年的发病率资料2:200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

在这一年有40人死于糖尿病。

计算:1.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2.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3.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4.200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假设这一天无新检出病例)。

资料3:为加强对HBV母婴传播的研究,作者对某单位孕妇HBV感染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见表1-1。

请计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填入表1-1)表1-1不同年份孕妇HBV标志物检出情况年份检测人数阳性人数感染率(%)2001 463 1242002 420 1572003 439 1972004 368 194合计1690 672(二)疾病的时间分布描述资料4: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如图1-2。

图1-2 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思考题:请描述上述疾病的时间分布特点?你知道流脑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吗?(三)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资料5: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别如表1-2所示。

流行病学实习实验一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学实习实验一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学实习实验一 疾病的分布[教学目标]掌握疾病分布的定义,熟悉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掌握疾病频率测量常用指 标的定义、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掌握疾病流行强度的定义及描述流行强度的常 用术语; 掌握疾病分布的描述。

熟悉影响地区分布的因素、 研究地区分布的意义。

[基本实验理论]发病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罹患率:发病率的特殊应用形式,通常用于较小范围人群短期波动期间疾病频率 的测量。

患病率:某一特定时刻人群中某病的现患病例占总人口的比重或百分比。

感染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 占的比例。

死亡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因某病)的死亡频率。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某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危险性。

生存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 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疾病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对疾病分布的 综合描述,往往可能获得有关病因线索和流行因素的丰富信息。

[授课学时]4学时实验二 现况调查[教学目标]掌握现况研究的原理;掌握现况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相关频率、指标的计 算。

[基本实验理论]现况研究指在特定时间(或在较短的时期内)收集特定范围人群某一时点信 息的现况调查。

收集的信息包括疾病状况、 健康评价、 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因素。

现况研究的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样本含量的估算。

调查表的内容与结构,调查问题的设计。

现况研究的数据分析、分析的内容。

现况研究的偏倚及防止。

[授课学时]4学时实验三 筛检方法评价[教学目标]掌握筛检的原理、意义、应用条件、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熟 悉筛检方法和阳性标准的确立原则。

[基本实验理论]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它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 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对筛检试 验阳性者或可疑阳性者, 必须进行进一步确诊, 以便对确诊病人采取必要的措施。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ppt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ppt
流行病学重要性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疾病和健康 状态的研究,为制定和评估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目的与意义
调查目的
本次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旨在了解特定疾病 在目标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分布特征及影 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 学依据。
VS
调查意义
通过现况调查,可以及时发现目标人群中 潜在的健康问题,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防控效果提供支持。
传染病类型
根据病原体类型,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病毒 性、寄生虫性等。
3
传染病传播途径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 传播等。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疫情报告
及时报告疫情,并对病例进行初步调查 。
病因和危险因素调查
研究病因和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传 染病提供依据。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对病例 的发病时间、地点、接触史、暴露史等 方面的调查。
,为采取紧急防控措施提供支持。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计划与规划中的应用
制定防控策略
流行病学能够通过对疾病流行特点、防控难点和重点的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 。
评估防控效果
流行病学通过对防控措施实施前后疫情数据的对比和分析,评估防控效果,为进一步完善 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预测疾病发展趋势
流行病学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前疫情信息,能够对疾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制定科学、合 理的卫生计划和规划提供支持。
公共卫生措施在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作用
1 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减少不健康生活方 式对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控制环境污染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法规,减少环境污 染对健康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豆及豆制品是中国人的传统食物,它不仅能提供优质蛋白,而且是良好的 钙源食物。而中国居民豆类及其制品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只有11.8g ,只 提供13.9 %的钙。
• 因此,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消费奶类、豆类及其制品,以提高 人群总体钙的营养状况,同时加强食物强化、适量的钙补充剂也是提高 钙摄入量的有效途径。
班交接。 • 引导心脑血管患者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加强健康咨询服

• 课题二、疾病的地区分布
1.钙摄入情况
• 描述:
• 我国钙摄入量普遍较低,大部分地区低于每日膳食营养供 给量的(RDA)50%,其中北京、东南沿海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 州的钙摄入量相对较高,大于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的 (RDA)50% ,东北、西北、及西南地区摄入量最低,不 到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的(RDA)45%。
核黄素摄入情况
• 描述:
• 全国核黄素的摄入量普遍较低,60%以上的地区低于每日膳食营养供 给量的(RDA)61%,其中北京、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 福建、广东、青海的摄入量最高,大于 61% RDA 。内蒙古、陕西、 山西、贵州、广西、云南、海南摄入量最低,小于 52% RDA ,其余 地区摄入量在52-61% RDA之间。
启示
• 钙是保证生物学功能的一个基本营养素, 充足的钙摄入可以减少患慢性 病的风险,如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和肠癌以及大量的其他身体机能的失 调。中国居民膳食钙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而富含钙的食物的 摄入量较低,奶类只提供了4 %的钙。
• 进食富含钙的食物,特别是奶制品,不仅能够提高钙的摄入量,还能提高总 体膳食营养充足程度。消费这些食物有助于减低骨质疏松症、高血压、 脑卒中、肥胖患病的危险性。
• 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上午,其原因推测可能与早晨血液凝 固有关。
启示
• 嘱患者要注意保暖,参加适量的户外活动。 •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性情平静,戒烟,少饮酒或不饮酒。 •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密切观察其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神志及
肢体活动情况,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 做好脑血管意外的急救准备工作,抢救物品专人专管,定期检查,班
• 课题一、疾病的时间分布
原因
• 每年的1~3月份是我国冬春之交,比较寒冷,也是重大节 日这期间人们的饮食起居、情志变化最为活跃。
• 6:00~12:00时段是一日活动之始,节奏快,变化多。 一般认为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上午,可能与24 h血压峰值 位于10:00,上午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外界刺激与体 力活动增多有关。
• 预防策略意义:
• 我国居民应增加动物性食品、奶制品的摄入量,增加核黄 素的摄入。服用避孕药、怀孕的、哺乳期的妇女,不常吃 瘦肉和奶制品的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需要补充 应当增加维生素B2;因少量在人体内部停留,故需每天 补充。
• 实习三. 现况研究
课题一 为了解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某市于1998年组织调查人员对该
8. 现况研究?
指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 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 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 病的关联。
9. 现况研究的特点?
• 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 关心的是某一特定时间点上或时期内某一群体
中暴露和疾病的状况或联系 • 因果并存,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 指标:患病率
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 病例所占的比例,评价某病造成的负担。
期间患病率=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 人口数
11/[(10000+9999)/2]
• 2. 1991年该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评价人 群发生某病的平均风险。是一个动态指标。 发病率=一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对那些不可能患 该病的人不应计入分母中。
6.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和联系。 • 患病率:分子是新旧病例,分母是同时期平均人口数,表
示存在或流行,适用于病程长慢性病。 • 发病率:分子是新病例,分母是同时期暴露人口数,表示
出现情况,适用于病程短急性病。 • 当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时: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 实习二. 疾病分布
I I I
I
I
I
I
R
I
I
R I
D I
I
I D
DI
I
R
R
D R
D D
R R I
1991.01.01 1992.01.01 1993.01.01 1994.01.01
图 1 某人群中糖尿病在 1991-1994 年间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I 代表发病,R 代表好转,D 代表死亡
问题
1. 1991年该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
• 地区分布差异原因:
• 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不会蓄积在体内,时常要以食物或营养补品来 补充;维生素B2的欠缺会导致口腔、唇、皮肤、生殖器的炎症和机能 障碍,称为核黄素缺乏病。
• 核黄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与动物性食物中,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植物性 食物高,肝、肾、心脏、乳及蛋类、鱼类中含量尤为丰富,大豆和各 种绿叶蔬菜亦是核黄素的重要来源。在北京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比较 发达,各种动物性食物、奶制品及蔬菜比较丰富,青海地区畜牧业比 较发达,因此这些地区核黄素摄入量较高。
• 5. 1992年该人群糖尿病的病死率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 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 2/14
课题二 2000 年某地为开展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进行了流行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查,调查结果见表 1。
表 1 某地 2000 年结核病的抽样调查资料
市城区的四个街道办事处的87个居委会随机抽取32个居委会,并对35 岁以上有正式户籍的居民
进行了调查,其中部分结果见表3-1。
表3-1 1998年某市居民的主要慢性病患病率( %)
年龄组(岁)
35~
45~
55~
65~
75~
疾病
男 女 男女
男女
男女
男女
高血压
18. 2 11. 8 34. 0 27. 6 46. 0 51. 1 57. 5 59. 3 59. 7 64. 7
问题: 1. 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发病率。 2. 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患病率。 3. 2000年1月1日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患病率。 4. 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死亡率及病死率。 5. 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家庭内及非家庭内续发率。 6.患病率和发病率有何区别和联系?
1. 发病率=46300/257600000 2. 患病率=(56000+46300)/257600000 3. 时点患病率=56000/257600000 4. 死亡率=3600/257600000
• 流行 (epidemic):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 发发病率水平时,一般为3-10倍。
– 流行的判定应根据不同病种、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情况进行。
• 大流行 (pandemic):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 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 水平且跨越国界、洲界时,称大流行。
5.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 分析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其决定因素, • 为疾病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为进一步探索病因提供线索和依据。
6. 什么是疾病的三间分布?
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
短期波动 季节性 周期性 长期趋势
年龄 性别 职业… …
7. 描述性研究?
• 利用已有的资料或专门调查的资料,按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 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 地描绘、叙述出来。
病死率=3600/(56000+46300) 5. 家庭内续发率=850/48623
非家庭内续发率=462/114252
➢ 续发率:在某一集体内,原发病例出现后,在最短潜 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易 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生占集体成员所有易感接触者总 数的百分率称为续发率。
➢ 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 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家庭中第一例病 例称为原发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率里,
⑸ 两级或多级抽样
12.普查和抽样调查优缺点比较?
普查
优点: ⑴ 确定调查对象较简单; ⑵ 所获得的资料全面 ; ⑶ 提供病因线索。
缺点: ⑴ 工作量大,花费高; ⑵ 调查内容有限; ⑶ 易重复和遗漏; ⑷ 调查精确度下降,质量不易控制。
抽样调查
优点: ⑴ 随机抽取足够的样本量代表总体。 ⑵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⑶ 推断时的误差可以估计和控制。 ⑷ 调查的精确度高。
地区分布差异原因
• 据调查中国居民的钙主要来源于蔬菜、豆类及制品、面、 米及其制品,分别占35.2 %、13.9 %、11.2 %和9.1 % ,奶及 其制品、鱼虾类、蛋及其制品、薯类分别占4.3 %、3.4 %、 2.9 %和2.3 %。因此经济相对发达、蔬菜供应相对丰富的 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 北、湖南、四川、贵州的钙摄入量相对较高。
4. 疾病流行强度分几类?
• 散发(sporadic):疾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 年一般水平。(参照前三年)
– 原因(免疫力、隐感、不易传播、长潜)
• 爆发 (outbreak):指一个集体或局部地区的人群 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相同的病例。
– 短时间主要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 共同传播途径感染或共同的传染源 – 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幼托机构麻疹暴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