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合集下载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节奏的安排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音乐中的“速度”是指音乐作品中的节奏、速度和乐曲的进行。

了解和感知音乐中的速度对于学习、欣赏和表演音乐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感知音乐中的速度的教案,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这一概念给学生。

一、目标:- 了解音乐中速度的概念和作用;- 能够听辨不同速度的音乐;- 能够通过演奏或歌唱来表达不同速度的音乐。

二、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速度较快的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问:“你们觉得这首音乐是快速的还是慢速的?”让学生用手比划或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回答。

2. 讲解速度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速度在音乐中的含义,简单地说明不同速度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音乐作品或歌曲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快板的交响乐曲或欢快的流行歌曲。

3. 聆听不同速度的音乐:教师播放几段不同速度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倾听,并在听完后叙述他们对每段音乐的感受。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词,如“欢快”、“悲伤”、“舒缓”等,以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4. 观察指挥家:教师播放交响乐曲,并让学生观察指挥家的动作,尤其是他们的手势和速度的关系。

学生可以模仿指挥家的动作,以体验不同速度的音乐情感。

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速度,并准备一段音乐。

每个小组可以通过打拍子或节拍的方式来演示他们选择的速度,其他学生需要观察并猜测他们所演示的速度。

6. 集体表演:整个班级一起表演一首有明显速度变化的音乐。

可以选择一首流行歌曲,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部分表演出自己的速度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唱歌、跳舞或演奏乐器,让他们共同体验不同速度给音乐带来的变化。

7.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案,提问学生对于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这堂课的内容,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对音乐速度的理解和感受。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速度概念,理解速度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变化的敏感度,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其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变化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音乐速度变化的表达和理解。

2. 将音乐速度知识应用到实际演奏和创作中。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材料:包括不同速度的音乐片段。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 乐谱: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乐谱供学生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两段音乐片段,一段快节奏,一段慢节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速度的变化。

2. 学生分享对音乐速度变化的感受和理解。

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速度的概念,包括快板、慢板等基本速度标记。

2.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讲解速度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如表达情感、创造氛围等。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乐谱,讨论并决定如何调整速度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或氛围。

2.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演示,其他学生猜猜他们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或氛围。

四、创作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段音乐,要求包含速度变化。

2. 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邀请音乐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速度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提高他们对音乐速度变化的敏感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讲、练、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其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运用音乐速度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速度变化,避免过度追求速度而忽视音乐的其他方面。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速度概念,知道快速和缓慢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音乐速度的概念介绍2. 快速和缓慢的音乐实例分析3. 音乐速度的实践练习4. 音乐速度在歌曲中的应用5. 课堂总结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音乐速度的基本概念,能够分辨快速和缓慢的音乐。

2. 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的感知能力,以及在实际演奏中运用速度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聆听法:通过聆听不同速度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快速和缓慢音乐的特点,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对音乐速度的感知能力。

4. 总结法:课堂结束时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音乐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速度变化。

2. 实例分析:播放两首不同速度的音乐,让学生分辨并描述各自的特点。

3. 实践练习: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一组演奏快速音乐,一组演奏缓慢音乐,感受速度变化。

4. 歌曲学习:选取一首含有速度变化的歌曲,引导学生分析并实践歌曲中的速度变化。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速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音乐速度的变化。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音乐速度概念的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对快速和缓慢音乐实例的分析能力,通过课堂分享和讨论进行。

3. 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表演进行。

七、教学拓展1. 邀请音乐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课堂讲座,分享更多关于音乐速度的知识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速度的变化。

3. 开展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速度变化的乐曲。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案题目: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目标:1. 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概念及其表现方式。

2. 能够通过速度的变化来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不同情感和意义。

3. 能够分析和解释音乐作品中速度的变化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速度在音乐中的定义和作用。

2. 不同速度对音乐情感的表现。

3. 通过例子分析不同速度对音乐作品的影响。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多段具有不同速度的音乐作品。

3. 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提问:在音乐中,速度指的是什么?它在音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利用音乐示范,演奏一段较快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感受和描述这段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和情绪。

3. 引导学生思考,快速的速度在音乐中可能代表什么样的情感和意义。

主体:1. 解释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速度是音乐中时间元素的表现形式,它决定了音符的快慢。

速度的变化可以给音乐作品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2. 分析不同速度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快速的速度常常给人激动、喜悦和奔放的感觉;中速的速度常常给人温和、舒适和平静的感觉;慢速的速度常常给人沉思、哀伤和庄重的感觉。

3. 通过播放多段具有不同速度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中的速度变化对情感和情绪的影响。

让学生用纸和笔记录下他们的感受和思考。

4. 学生展示并讨论他们的观点。

引导学生提出对于特定速度变化的解释和理解。

总结:1. 总结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速度可以通过音符的快慢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2. 提醒学生在欣赏和演奏音乐作品时要注意速度的变化,并尝试理解和诠释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拓展:1.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速度的变化,并解释其对情感和情绪的影响。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并找寻更多的例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音乐的快慢(教案)

音乐的快慢(教案)
1.加强对速度标记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们更熟悉这些标记,并能在阅读乐谱时迅速识别。
2.增加更多的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音乐速度的理解和感受。
3.在小组讨论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自信心。
4.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们发现音乐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速度标记的识别和速度变化对音乐情感的影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速度的音乐作品和实时演奏,帮助学生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速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演奏中保持速度的稳定”。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音乐速度的基本概念。音乐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它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速度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课本中的《小步舞曲》和《快乐颂》为例,分析Andante和Allegro速度在音乐中的不同表现,探讨它们如何帮助我们理解音乐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速度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真正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挑战。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引入音乐速度的话题,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速度标记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我通过反复示范和对比,他们才能逐渐领会。案例分析环节,选取课本中的《小步舞曲》和《快乐颂》作为例子,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不同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这一点我觉得做得还不错。
二、核心素养目标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教案-《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和表现意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分类2.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3.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4.音乐作品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学会分析音乐作品中的速度变化。

2.教学难点:掌握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速度的感受。

2.讲解音乐速度的概念及分类(1)介绍音乐速度的概念,如快板、中板、慢板等。

(2)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速度的音乐特点。

3.分析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1)播放不同速度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分析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

4.音乐作品分析(1)播放一首经典音乐作品,如《梁祝》。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速度变化,分析速度对音乐情感的影响。

(3)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5.实践环节(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作品,进行速度改编。

(2)每组展示改编后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速度表现音乐情感。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如何运用速度。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等环节的参与程度。

2.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音乐速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体验: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对速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

2.创作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速度表现音乐情感。

3.开展音乐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音乐速度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音乐教案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音乐教案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感知音乐中的速度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速度概念,并能够感知和区分不同的速度。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速度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含义,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速度对音乐的影响。

2. 学生能够听辨不同速度的音乐,并能够通过身体动作或语言表达出对音乐速度的感知。

3.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创作,表达出对不同速度音乐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多种不同速度的音乐片段。

3. 学生手册和音乐笔记本。

4. 图表或图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速度概念。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感知音乐中的速度,并解释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2. 展示一些图片或图表,用以说明不同速度的概念(例如: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一只慢悠悠的乌龟等)。

探索活动:1. 播放一段快速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快速的动作,例如快速拍手或跳舞。

2. 播放一段慢速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慢速的动作,例如慢慢摇晃身体或缓慢地走动。

3. 让学生讨论他们在不同速度音乐下的感受和体验,并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速度对音乐的影响。

拓展活动: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段速度较快或较慢的音乐片段,并设计一段简短的舞蹈或动作表演来表达对音乐速度的感知。

2. 学生可以使用学生手册和音乐笔记本记录他们对不同速度音乐的感受和想法,并可以画出速度与音乐的关系图。

总结活动:1. 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舞蹈或动作表演,并分享他们对不同速度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感知音乐中的速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速度音乐的种类和风格,例如快速的摇滚乐和慢板的古典音乐。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速度音乐,并通过演奏乐器或创作歌曲来表达对速度的感知。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速度概念,理解速度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变化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音乐速度的概念,能够分辨不同速度的音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变化的敏感度,能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工具:钢琴、音响设备、节奏乐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两首不同速度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速度的变化,引发学生对音乐速度的好奇心。

2. 教学基本概念:讲解音乐速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表达方式。

3. 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听、唱、奏等方式,体验不同速度的音乐,引导学生分辨和表达音乐速度的变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音乐速度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分辨不同速度的音乐。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对音乐速度的敏感度。

3. 学生对音乐速度的理解和感受能够体现在小组讨论中。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主题,即感知音乐中的速度。

2. 教学速度概念: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含义,如快板、慢板等。

3. 听力训练:播放不同速度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辨别并说出每段音乐的速度。

4. 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动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速度音乐的节奏变化。

5. 创作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段音乐,要求体现不同的速度变化。

七、课堂活动:1. 音乐游戏:设计一个音乐速度猜猜看的游戏,学生通过听音乐判断速度,增加课堂趣味性。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自然快速准确地感受到音乐中的速度;2、让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3、感知音乐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感受到音乐中的不同速度。

【教学难点】:感知音乐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知。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视频、音乐、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生问好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听过。

师:那么谁愿意来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师听听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生:举手,并讲述。

师:总结,大家都知道乌龟爬的慢,兔子跑的快,这是我们用眼睛去看到的快慢,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用声音感受快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我将要教授的内容产生兴趣。

课件播放广东方言歌曲《月光光》和小提琴独奏曲《新春乐》片段,学生听完后从歌曲的情感、表现形式等方面说感受,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速度,并讲讲这两首曲子的背景。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不同的节奏表达不同的情感。

师:刚才大家都听得认真仔细,很快的就能分辨出节奏的快慢,并且了解到不同情感的歌曲所用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

相信大家也猜到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就是要《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师板书课题。

师:那么,老师接下来就要考考大家了,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节奏播放出来的效果会是怎样呢?生:(小组讨论)讨论后师将讨论结果分类板书播放音乐,用相反的音乐速度分别演唱(奏)这两首曲子《月光光》和《新春乐》并再次听原曲进行深切对比。

欣赏完之后,请同学们对照听前总结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看来啊,歌曲的情感和歌曲的节奏一直在相互影响着呢?现在大家了解了音乐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了吧!生:举手发言【设计意图】:先思考后动手,使学生加深印象,自己亲自实验后得到结果十分让人开心,也使学生更加投入。

师:同学们太棒了,自己认真思考研究并最终得到结果是不是让人很开心呢?生:师:成果不错但我们可千万不要骄傲,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呢?课件展示闯关总路线图师:同学们,准备好和老师一起闯关了吗?第一关:跟随录音学会音乐主题,并记住它(课件展示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管弦乐曲《森吉德玛》主题旋律简谱。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二)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二)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节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二)
课时:2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为两首不同速度的乐曲,在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并了解速度对音乐形象与音乐情绪表达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由波兰作曲肖邦于1846 年初夏创作于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庄园里。

乐曲篇幅短小,速度很快,一气呵成,所以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为中国笛子演奏家魏显忠千1969 年9 月在辽宁盘锦地区体验衣村生活、参加秋收劳动时创作而成。

作品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了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铺洒在运粮的小道上。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处于一个心理上的转折期,对于音乐的接受不像之前只是单纯的学唱歌,要学会分析、理解歌曲。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电子琴
学生用具:课本。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中常见的速度标记•能够听出不同速度下的音乐节奏差异能力目标•能够辨别音乐中的速度,并快速反应出相应的节奏•能够运用听力技巧识别音乐中的速度标记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不同速度所带来的情感色彩变化•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2. 教学重难点重点•常见速度标记的认识与记忆•速度标记对音乐节奏的影响难点•能够辨别不同速度下的音乐节奏•运用听力技巧识别速度标记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将某些速度标记纸牌放在黑板前,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速度标记,说明速度标记的作用。

第二步:说唱学习速度(20分钟)教师将几首相同曲子以不同速度演奏,让学生用听力判断哪首快哪首慢。

教师可以用口语和鼓动的方式评判学生识别的正确与否。

第三步:速度标记间的比对(20分钟)教师选择相同的曲子先后演奏,第一个带有速度标记,第二个则没有。

学生可以逐一对比两个乐段的速度和节奏,以此锻炼学生对速度标记的识别辨别能力。

第四步: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小乐段,要求学生先听其中某一部分,再根据听到的部分识别出速度标记和对应的节奏。

建议进行小组竞赛,增加学生们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和学习兴趣。

第五步:课后作业(10分钟)老师要求学生抄写一遍速度标记、做好课堂笔记与。

要求学生在课后的自习时间多听些音乐,发现其中的不同速度,并在作业完成后与同桌分享观看到的不同之处。

4.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注重音乐素养、速度标记的学习,通过听力训练、和小组竞赛等多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识别和辨别速度标记,加强其音乐素养。

此外,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后老师让学生做课堂笔记,并做出反思性的作业,提醒并促进学生不断练习和提高。

虽然本课教学流程较长,但通过深入地分析音乐素养和速度标记,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速度标记并能在实践中应用,何况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素材的审美能力,唤起学生的音乐兴趣,因此本结构课堂设计应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知识与技能 音乐中的速度》教学设计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知识与技能 音乐中的速度》教学设计

音乐中的速度【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会比较重视演唱和聆听的内容,往往对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部分一带而过,很少想到要去深入探究。

在我看来,知识与技能部分的学习和掌握,更能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研究兴趣,也更适合老师们对教材挖掘和深究。

所以,我选择了一课知识与技能中的内容,来与孩子们在多种音乐活动中一起学习研究。

【教材分析】本课为三年级上册第五课中的知识与技能。

速度是音乐表现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感受速度的不同会带来音乐变化和情感变化。

本课结合具体的作品和教科书上的插图,让学生用从人的跑步、行走、慢走的速度对比中讲解速度记号,结合不同的速度用快速、中速、慢速来演唱同一首歌,从实践中体验音乐速度。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又善于模仿和发现,接受能力较强,可创造性强。

经过两年多的音乐学习,孩子们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开始激发。

在一个班里,孩子们整体水平不均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玩中学习、玩中创造,层层深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快速、中速、慢速三种音乐中的速度,初步体验速度与节拍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节奏对比、听辨、体态律动、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音乐速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速度给人带来的音乐变化和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初次体验慢速、中速、快速三种音乐的速度。

【教学难点】初次听辨音乐中的速度。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节拍器、节奏棒、音叉、节奏卡片、速度卡片。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1、跟老师一起律动热身。

问:仔细听,音乐的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速度又变了吗?请问音乐中的速度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2、跟老师一起比较速度。

问:同一首作品你一下子就能听出它的速度,那不同的作品,你能比较出它们的速度吗?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比较。

(初听)怎么样?谁听出来了?哦?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拍着节拍,再来听一次。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知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知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知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知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针对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教学步骤和方法,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教授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知。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节奏”和“旋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模仿简单的音乐节奏与旋律。

3. 学生能够感知音乐节奏与旋律的表达方式,并在课后的音乐欣赏中运用。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节奏和旋律示范。

2. 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素材。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范和解释引入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概念。

可以举例说明节奏是一首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旋律是一首音乐中的主题或主导音。

2. 节奏感知活动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节奏示范,并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或跺脚。

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简单明快的音乐,如儿歌或流行歌曲。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适当的节奏示范,并引导学生感知节奏的变化和强弱。

3. 旋律模仿活动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示范,并让学生自由模仿。

可以选择一些旋律简单明快的音乐,如儿歌或流行歌曲。

教师可以逐步提高示范的复杂程度,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旋律。

4. 音乐欣赏与分析教师选择一首适合的音乐作品,并放给学生们欣赏。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特点,以及他们喜欢的部分。

5. 制作音乐节奏与旋律手鼓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手鼓,让他们亲自体验音乐节奏的制作过程。

可以使用纸板和橡皮筋来制作手鼓。

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鼓演奏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6. 小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展示一些拓展的学习资源,如音乐游戏、音乐软件等。

三年级音乐课程优秀教案范本音乐的速度与节拍

三年级音乐课程优秀教案范本音乐的速度与节拍

三年级音乐课程优秀教案范本音乐的速度与节拍三年级音乐课程优秀教案范本-音乐的速度与节拍引言:音乐是一种充满魔力的艺术形式,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三年级的音乐课堂上,我们将通过教授音乐的速度与节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达方式。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音乐的速度与节拍。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音乐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音乐的速度与节拍的含义和作用;2. 分辨不同速度和节拍的音乐;3. 自己演奏和创作具有不同速度与节拍的音乐。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不同速度和节拍的音乐片段;3. 乐器,如小木琴、口琴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一段有明显速度和节拍的音乐,如进行曲。

2. 引导学生聆听,并让他们用手拍打出这段音乐的速度和节拍。

第二步:讲解(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导入环节中拍打的速度和节拍。

2. 解释音乐的速度是指音乐的快慢程度,常用词汇有"快速"、"中等速度"和"慢速"等。

3. 解释音乐的节拍是指音乐中规律的重复跳动,可以用类似“啪啪啪”或“1、2、3、4”的方式表达。

第三步:实践(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不同速度和节拍的音乐片段,并鼓励他们辨别和描述每个音乐片段的速度和节拍。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片段,并用手拍打出其速度和节拍。

3. 学生演奏:鼓励学生利用乐器,如小木琴或口琴等,演奏具有不同速度和节拍的音乐片段。

第四步:创作(15分钟)1.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片段,要求他们使用不同的速度和节拍。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并一起欣赏和评论。

第五步: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音乐的速度和节拍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欣赏音乐的速度和节拍。

小学音乐教案初步认识音乐的速度和节拍

小学音乐教案初步认识音乐的速度和节拍

小学音乐教案初步认识音乐的速度和节拍初步认识音乐的速度和节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音乐的速度和节拍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正确使用音乐中的速度和节拍。

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和分类2. 节拍的概念和实际应用3. 实际演奏乐曲,体验不同速度和节拍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音响设备,音乐播放器等)2. 乐器或其他可用来打节拍的道具3. 不同节拍和速度的音乐曲目4.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播放一首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或拍脚。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音乐听起来很快?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同速度的音乐?探究速度的概念: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音乐,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演奏出来。

2. 学生演奏完毕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演奏的速度,如快速、中速、慢速等。

3. 教师通过播放不同速度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观察和听辨速度的变化。

节拍的概念和实际应用:1. 教师介绍节拍的概念,即音乐中有规律的一拍一拍的声音。

2. 教师通过击打敲击乐器或其他道具,展示不同节拍的示范。

3. 学生轮流尝试击打节拍或使用乐器演奏出不同节拍的声音。

实际演奏乐曲,体验不同速度和节拍:1. 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简单乐曲,演奏一段时间后停下来,让学生通过手势或口头表达曲目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节拍是怎样的。

2. 学生轮流尝试演奏乐曲的一部分,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

3. 学生们互相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并一起讨论乐曲的速度和节拍。

巩固与拓展:1.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简单曲目,并确定速度和节拍。

2. 学生小组进行演奏,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

3. 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并运用速度和节拍的概念。

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速度和节拍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可以回家后继续探索和欣赏不同速度和节拍的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课程教案学习音乐的节拍与速度

小学音乐课程教案学习音乐的节拍与速度

小学音乐课程教案学习音乐的节拍与速度小学音乐课程教案:学习音乐的节拍与速度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音乐中的节拍和速度,帮助学生理解并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节奏感和速度感。

一、课程目标:1.了解音乐的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单位,速度是音乐中的时间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节拍的敏感度,能够准确地感受和表达节拍。

3.让学生探索不同速度对音乐的影响,增强对不同音乐速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和一些不同速度的音乐录音。

2.小鼓和节拍器等乐器。

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播放一段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打自己的手掌。

然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音乐中的节奏感?节拍是什么?2.学习节拍:(1)教师向学生解释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单位,可以通过拍手、拍腿等方式感受节拍。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拍打节拍,强调音乐中的稳定节奏和规律。

(3)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乐曲,让学生用拍手或者拍腿的方式跟随音乐的节拍。

3.巩固练习:(1)教师分发乐器(小鼓、节拍器等),让学生用乐器伴奏并保持稳定的节拍。

(2)教师选择不同的速度播放音乐,让学生用乐器伴奏并感受不同速度下的节奏感。

4.学习速度:(1)教师向学生解释速度是音乐中的时间感,不同速度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2)教师播放不同速度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表达音乐速度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3)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不同速度的音乐作品,讨论不同速度对音乐的影响。

5.总结与延伸:(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节拍和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理解的节拍和速度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或者舞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理解了音乐的节拍和速度,并能够用手拍、乐器伴奏等方式准确表达音乐中的节奏感和速度感。

同时,通过活动的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对节拍和速度的感受,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感受音乐的快慢教学设计

感受音乐的快慢教学设计

《感受音乐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课(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感受音乐,区分音乐中的速度。

2、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知音乐情绪,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感知音乐,欣赏音乐,从中准确的区分音乐的情绪速度。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不同速度的音乐,能准确的判断音乐的速度。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小动物赛跑故。

孩子们,森林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始了,去年小乌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冠军。

今年的比赛,马上就要进入决赛了,那你猜一猜,今年谁会获得比赛的冠军呢?紧张激烈的比赛马上开始了,让我们赶紧来看看吧!结果马上出来了,最后是获得冠军的是猎豹!2、观看比赛视频,猎豹获得了冠军,为什么呢?猎豹一脸得意地说,当然是因为速度了,因为我的速度快!兔子的速度相对于要慢些,它是中速,乌龟的速度最慢,所以这次获得了第三。

3、生活中的速度。

运动场上有速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速度,看看我们平时的走路吧,成年人走路速度快,小朋友走路相对慢,是中速,老爷爷老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是慢速。

在我们音乐的世界里,同样也有速度,我们把音乐进行的快慢叫音乐速度。

(揭示主题。

)二、探究新知1、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一起在唱歌庆祝,首先我们一起来听听获胜者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呢?从他们的歌声中,你发现了什么呢?(聆听音乐)2、听了小动物们带来的歌曲,感觉就像他们赛跑时的速度一样,猎豹带来的歌曲也是这样的欢快,音乐中快速大多表现欢乐、活泼、兴奋、激动的情绪。

兔子虽没有拿到冠军,但还是一脸的平静,它所带来的中速则大多是表现为比较抒情、叙事性、田园风。

乌龟带来的音乐,缓慢、悠扬,慢速则是表现回忆、歌颂、沉痛等情绪。

3、通过聆听这些音乐,我们不难发现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所进行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速度也展现着不同的音乐形象。

甚至有时同一首乐曲,速度不同,展现的音乐形象、意境就会不同。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教案分析教学目标:.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感知音乐速度的快慢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变化,并用律动变现出来。

3.对比欣赏《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学唱《乌龟》的音乐主题,进一步了解速度对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教学重难点:在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并了解速度队音乐形象与音乐情绪表达的重要作用。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教学过程:一、感知速度的对比(一)新课导入让学生聆听乐曲《小狗圆舞曲》,提问: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什么动物形象?(二)欣赏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听听、动动聆听感情独奏曲《小狗圆舞曲》,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乐曲的速度、节奏、情绪即兴用动作表现不同形象的小狗。

2.听听、挥挥(1)简单介绍钢琴家肖邦创作《小狗圆舞曲》的背景。

(2)再次聆听乐曲,提示学生注意乐曲速度是否有变化,并用手随音乐挥动表现小狗的两种不同形态。

3.议议、演演(1)学生讨论。

a.两个不同速度的乐段分别表现小狗的什么形象?b.那个乐段表现了小狗飞快旋转、追逐自己尾巴的形象?为什么?(2)学生随音乐的速度变化表演小狗的不同形象。

(三)欣赏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初听初听乐曲,随音乐轻拍出音乐的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

2.复听复听音乐,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作品结构为带引子的ABA的乐曲,A段快速,B段慢速,全曲形成快—慢—快的速度变化,3.简介乐曲展示图片“农民伯伯们驾着大车运粮食的场面”,并简单介绍乐曲。

4.思考再次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思考乐曲通过速度的对比变化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

知识与技能 音乐中的速度-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 音乐中的速度-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音乐中的速度-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1 课程背景三年级音乐上册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学习音乐的组成要素,包括音高、音符、节奏、节拍、速度等。

其中,速度是影响音乐韵律和节奏感的重要因素。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音乐中的速度,能够区分不同速度的音乐;2.学习一些音乐术语,如“快板”、“慢板”等,并能够正确运用;3.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通过模仿和演唱,体会不同的音乐速度和节拍。

1.3 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速度,并通过唱歌和游戏等方式体现不同速度的音乐。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的节奏和节拍。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音乐中的速度,能够分辨不同速度的音乐;2.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术语,如“快板”、“慢板”等;3.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情感态度:1.通过唱歌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快乐地感受音乐中的速度和节奏;2.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2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几段不同的音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不同速度的音乐的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辨认不同速度的音乐,并让学生形象化地描述不同速度的音乐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2.讲授(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操,讲解什么是速度,讲解不同的音乐术语,如“快板”、“慢板”等。

同时让学生挥手、拍打等方式感受不同速度的节拍。

3.实践(20分钟):(1)分组比赛: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编一个小节目,用鼓棒、拍子和音乐术语等方式创作不同速度的音乐,并进行表演比赛。

(2)唱游环节:通过唱歌、跳舞或打拍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地感受不同速度的音乐和节拍。

4.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并回顾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再次强调不同的音乐术语和节拍。

同时,让学生总结不同的速度和节拍对音乐的影响以及对自己的体验。

2.3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表演比赛、唱跳游戏等,丰富了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知识与技能 音乐中的速度-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 音乐中的速度-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音乐中的速度-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所述的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中的音乐速度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音乐的速度定义及分类;2.如何感受不同速度的音乐;3.如何演奏和唱出不同速度的音乐。

二、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速度的定义;2.能够分辨不同速度的音乐;3.能够通过唱歌、演奏等形式表达不同速度的音乐情感。

三、教学重点1.分类和定义不同速度的音乐;2.培养学生感受不同速度的能力;3.唱歌、演奏不同速度的音乐。

四、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如何感受不同速度的音乐节奏;2.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唱歌、演奏等形式表达不同速度的音乐情感。

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2.课堂讨论法;3.小组合作和个人表演法。

六、教学准备1.音乐设备;2.播放器、音响;3.教材、教具。

七、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播放两段不同速度的音乐,并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和情感;2.介绍音乐速度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步:学习1.展示不同速度的音乐,并许多同学品尝其中的不同情感;2.分组完成不同速度音乐的词曲创作;3.演唱自己创作的不同速度的音乐。

第三步:表达1.小组合作,根据不同速度编排表演课本中的一首歌曲;2.学生演奏他们自己创作的不同速度的音乐。

第四步:总结1.回顾当天教学内容;2.梳理并总结不同速度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整体安排较为合理,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不同速度音乐的情感,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但是在课堂组织方面,把学生小组分组合作做相关练习时存在时间上过于紧迫的情况,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时间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音乐《感知音乐中的速度》
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感知音乐速度的快慢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变化,并用律动变现出来。

3对比欣赏《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学唱《乌龟》的音乐主题,进一步了解速度对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
教学重难点:在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并了解速度队音乐形象与音乐情绪表达的重要作用。


具:钢琴、多媒体
时安排:2时
第一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教学过程:
一、感知速度的对比
(一)新导入
让学生聆听乐曲《小狗圆舞曲》,提问: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什么动物形象?
(二)欣赏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
听听、动动
聆听感情独奏曲《小狗圆舞曲》,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乐曲的速度、节奏、情绪即兴用动作表现不同形象的小狗。

2听听、挥挥
(1)简单介绍钢琴家肖邦创作《小狗圆舞曲》的背景。

(2)再次聆听乐曲,提示学生注意乐曲速度是否有变化,并用手随音乐挥动表现小狗的两种不同形态。

3议议、演演
(1)学生讨论。

a两个不同速度的乐段分别表现小狗的什么形象?
b那个乐段表现了小狗飞快旋转、追逐自己尾巴的形象?为什么?
(2)学生随音乐的速度变化表演小狗的不同形象。

(三)欣赏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初听
初听乐曲,随音乐轻拍出音乐的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

2复听
复听音乐,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作品结构为带引子的ABA的乐曲,A段快速,B段慢速,全曲形成快—慢—快的速度变化,
3简介乐曲
展示图片“农民伯伯们驾着大车运粮食的场面”,并简单介绍乐曲。

4思考
再次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思考乐曲通过速度的对比变化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第二时
教学内容:
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

2对比欣赏《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学唱《乌龟》的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渐快”、“渐慢”
播放歌曲《火车跑得快》,教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开火车的律动,感受曾经学过的“渐强”与“渐弱”力度在音乐中的变化。

2认识“渐快”
(1)引导学生思考:火车出发时和出站后的速度是否
有变化?是怎么变化的?
(2)引导学生体验火车的“出发”—用手拍击自己坐的凳子,练习由慢逐渐加快。

总结归纳:这种速度的变化称为“渐快”。

3认识“渐慢”。

(1)引导学生思考:火车要进站了,速度是否有变化?
(2)引导学生自己继续拍击,营造声势体验火车由快到慢直到最后停止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速度的变化称为“渐慢”。

二、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
听听、动动: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乐曲的速度是否有变化?边听音乐边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挥动双臂,感受乐曲中的速度的变化。

2看看、学学
(1)简单介绍乐曲,出示古筝演奏姿势,请学生用动作模仿古筝的演奏姿势。

(2)再次欣赏乐曲,引导学生随音乐速度变化模仿古筝的演奏动作,注意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部分出现时模仿的动作也要随之变化,感受乐曲旋律上下流动的动态美,以及乐曲中表现渔舟破浪前进,流水声、渔歌声此起彼落、欢快热烈的音乐形象。

3听听、拍拍、唱唱
(1)欣赏管弦乐曲《俄罗斯舞曲》,引导学生随音乐拍手,听辨乐曲节拍,并拍出乐曲2/4拍的节拍强弱规律。

(2)尝试记忆哼唱乐曲8小节主题。

(3)再次欣赏乐曲,让学生随音乐轻轻击拍聆听,感受乐曲最后高潮结束前出现渐快的速度变化。

三、欣赏《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
用中速弹奏《乌龟》的主题音乐,让学生聆听模唱,提示学生注意演唱的节奏与音高的准确性。

2欣赏管弦乐曲《乌龟》音乐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与刚才听唱的旋律有什么关系?
3揭示音乐作品题目,对作品《乌龟》进行简单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慢下来,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随音乐边哼唱边表现乌龟缓慢爬行的姿态。

4欣赏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对比管弦乐曲《乌龟》有什么相同之处?
欣赏与思考:想象音乐表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音乐形象的截然不同。

6小结:速度、力度的变化是造成音乐形象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