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实用新型发明案例
![实用新型发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709b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f.png)
实用新型发明案例
01. 一次性无菌雨伞
该雨伞设计采用一次性无菌材料制成,使用后即可丢弃,避免了普通伞具操作繁琐、持续清洁的问题,便于外出使用。
02. 油烟净化器
该油烟净化器结合物理、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效过滤厨房油烟,净化室内空气,缓解了油烟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03. 智能家居门锁
该门锁采用指纹、密码、人脸识别等多种解锁方式,同时支持远程控制,提升了家居安全性,便捷了用户操作。
04. 智能折叠自行车
该自行车具备智能折叠功能,可一键折叠为小巧尺寸,方便携带与存放,解决了传统自行车便携性不足的问题。
05.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该充电器内置太阳能电池板,可随时随地为电子设备充电,适用于户外旅行、露营等场景,方便实用。
06. 座椅式折叠行李箱
该行李箱设计成座椅状,使用时作为座椅,不使用时可折叠为行李箱使用,实现了功能的多样性和便利性。
07. 环保水龙头
该水龙头内置净水装置,能够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减少单独购买桶装水的浪费,具有环保并便利的特点。
08. 折叠式厨房筛子
该厨房筛子设计成可折叠式,使用时展开,不使用时可便于存放,节省了厨房空间,易于清洗。
09. 可调节高度的办公桌
该办公桌设计成可调节高度,适用于不同身高用户,使办公环境更加人性化,提升了办公效率。
10. 智能儿童书包
该书包内置GPS定位、声控报警等功能,保障儿童安全,同时具备学习辅助功能,提升了儿童学习效率。
这些实用新型发明案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了现实问题,同时体现了科技创新与创意设计的结合,为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
专利法律相关案例分析(3篇)
![专利法律相关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78b5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在我国某地拥有一项名为“新型环保材料”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号为ZL201810XXXXXX。
原告认为,被告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情简介原告在起诉书中指出,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与原告的发明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具有相同之处,侵犯了其专利权。
被告则辩称,其产品在技术特征上与原告的专利存在差异,不属于侵权行为。
三、法院审理过程1. 庭审准备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后,依法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有关证据材料。
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答辩状,并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了异议。
2. 庭审过程庭审中,原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1)发明专利证书及专利说明书;(2)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3)原告与被告之间的业务往来邮件及合同;(4)相关行业专家对涉案技术特征的鉴定意见。
被告则提交了以下证据:(1)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2)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的技术说明书;(3)相关行业专家对涉案技术特征的鉴定意见。
3. 庭审辩论庭审辩论阶段,双方就涉案技术特征的相似性进行了激烈辩论。
原告认为,被告的产品与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具有相同之处,侵犯了其专利权。
被告则认为,其产品在技术特征上与原告的专利存在差异,不属于侵权行为。
四、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1. 原告提供的发明专利证书及专利说明书证明原告享有该专利权;2. 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技术说明书等证据证明被告的产品与原告的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存在相似之处;3.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业务往来邮件及合同证明被告曾向原告采购过涉案专利产品。
综上所述,法院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专利侵权纠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问题:1.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法院在判断被告是否侵犯原告专利权时,首先需明确原告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da38d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6.png)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一、背景介绍发明专利是指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应用方案,同时具备实用性和创造性,并可以被公开的专利权利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发明专利数量逐渐增加,对于撰写一份成功的发明专利申请来说,案例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份典型的全国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以供大家参考。
二、典型案例一: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手机APP、智能家居网关、传感器、执行终端等组成。
在实用性方面,该系统具有远程控制家电、监控环境、智能化调控等功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创造性方面,该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个性化场景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
撰写人员在申请发明专利时,充分挖掘系统的技术亮点,结合具体实施细节,使得专利权利要求更具优势。
三、典型案例二:新型医用敷料该发明涉及医疗卫生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医用敷料,其材料结构设计独特,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和杀菌性能,适用于各种伤口和疮疡敷料。
该敷料在实用性方面解决了传统敷料透气性和吸水性差、易引发感染等问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创造性方面,该敷料的吸水结构和杀菌技术为同行业创新,撰写人员在专利申请中重点阐述其技术方案和医疗效果,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典型案例三:新型环保材料该发明涉及环保材料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使用天然植物纤维和特定树脂结合制备,具有耐磨、耐酸碱、可降解等特性,适用于包装、家具、建筑材料等领域。
在实用性方面,该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产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创造性方面,该环保材料的原料选择和制备工艺具有创新性,促进了环保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撰写人员需重点突出其绿色环保和可降解的特性,以及具体应用领域的优势。
五、总结与展望以上三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全国发明专利撰写的一些典型情形,通过深入理解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和技术特点,结合专利法律法规的要求,撰写人员能够撰写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发明专利申请。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04993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b.png)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一、概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明专利是企业和个人创新发展的重要保护工具。
2019年以来,我国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发明创造的保护力度,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发明专利成为了科技工作者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统计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发明专利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二、案例一:某公司A新型通信设备的发明专利1. 背景介绍:某公司A是一家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为了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通信设备的需求,该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通信设备。
2. 创新亮点:该发明专利的创新亮点主要体现在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设备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3. 技术实施方案:专利文件详细描述了该通信设备的技术实施方案,包括硬件结构、软件编程、信号处理算法等方面的技术细节,为后续生产与使用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4. 经济效益:该发明专利的商业价值较高,一旦投入生产,预计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案例二:某院校B药物研发领域的发明专利1. 背景介绍:某院校B拥有一支优秀的药物研发团队,一直致力于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近年来,该院校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申请了相应的发明专利。
2. 创新亮点:该发明专利的创新亮点在于其针对某种特定癌症的治疗方法,通过一种新的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3. 医药效果:专利文件详细描述了该药物的结构、合成方法、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实验验证,该药物在动物实验阶段已显示出良好的抗癌效果,为今后的临床试验和生产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4. 社会意义:该发明专利的获得不仅有助于该院校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声誉提升,同时也为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推动药物治疗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申请撰写典型案例
![专利申请撰写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5e9f06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e.png)
专利申请撰写典型案例一、“会发光的鞋带”案例。
1. 故事背景。
有个爱酷的年轻人,叫小明。
他特别喜欢晚上出去夜跑,但是又担心路上车看不到他,觉得要是自己的鞋带能发光就好了,这样又酷又安全。
于是他就开始捣鼓,经过一番努力,真的做出了会发光的鞋带。
这时候他就想申请个专利,把这个超酷的发明保护起来。
2. 撰写过程。
确定发明名称就叫“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鞋带”。
这个名称简单直接,让人一眼就知道这鞋带是干啥的。
然后写技术领域,就写“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鞋带,属于鞋类配件技术领域”。
这就像给这个发明找个大家庭,让审查员知道它在整个技术世界里的位置。
接着是背景技术。
小明就写“目前,传统的鞋带功能单一,仅用于系紧鞋子。
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下,穿着带有传统鞋带的鞋子出行存在安全隐患,例如行人难以被车辆及时发现等问题。
”这就把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发光鞋带的原因说清楚了。
再来说发明内容。
这可是重头戏。
小明先写这个发光鞋带的结构,“本发明的发光鞋带包括鞋带本体,鞋带本体上设置有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微型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控制开关,微型电池与发光二极管和控制开关电连接。
”这就像在描述一个小机器人的身体构造一样。
然后他还写了这个鞋带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者按下控制开关时,微型电池为发光二极管供电,发光二极管发光,从而使鞋带具有发光功能。
”关于附图说明,小明画了一张简单的鞋带图,把发光单元在鞋带上的位置标记出来,在撰写的时候就写“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发光鞋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鞋带本体,2为发光单元,21为微型电池,22为发光二极管,23为控制开关。
”这样审查员看着文字就能对照着图看明白。
最后是具体实施方式。
小明详细地写了怎么制作这个发光鞋带,“选取合适长度和材质的鞋带作为鞋带本体1。
然后,将微型电池21、发光二极管22和控制开关23按照电路连接关系连接好,并固定在鞋带本体1上,例如可以采用小型的塑料夹子将其固定在鞋带的合适位置。
发明专利法律案例(3篇)
![发明专利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77f6f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5.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A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被告:B照明产品有限公司案由:发明专利侵权纠纷原告A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于2010年研发出一种新型节能照明装置,并于同年12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010XXX。
2013年,该专利获得授权。
A公司生产的该新型节能照明装置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销售额逐年攀升。
2016年,A公司发现被告B照明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生产的照明产品与其专利产品存在高度相似之处,且B公司并未获得相应的专利许可。
A公司认为B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B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争议焦点1. B公司的照明产品是否构成对A公司专利权的侵犯?2. 如果构成侵权,A公司应获得多少赔偿?三、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1. 关于侵权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本案中,B公司的照明产品与A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之处,足以使相关公众混淆,构成对A公司专利权的侵犯。
2. 关于赔偿数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侵权赔偿数额应当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专利权人的损失等因素综合确定。
本案中,A公司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专利产品的销售额、市场份额等,以及B公司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
综合考虑,法院判决B公司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
四、判决结果法院判决B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犯A公司专利权的照明产品,并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
B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驳回B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五、案例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例,具有以下特点:1. 专利侵权判断标准明确。
专利文章实例
![专利文章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37c8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4.png)
专利文章实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专利是一种法律保护发明创造的权利,是一种通过专利局承认的权利,授予专利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发明或创造的独占权。
在全球范围内,专利制度被广泛应用,为创新和发明提供了保护和激励。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专利的实例,展示专利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将介绍一家名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该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性能电动汽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该公司意识到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了保护公司的创新成果,该公司决定申请专利保护。
该公司的研发团队提交了一项新型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专利申请,该系统结合了太阳能和电池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驾驶性能。
经过专利局的审查和授权,该公司成功获得了这一专利,并获得了为期20年的独占权。
随着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专利保护成为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动力系统专利外,公司还申请了一系列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专利,包括车身设计、智能驾驶技术、充电设备等方面的创新。
这些专利不仅保护了公司的研发成果,还帮助公司树立了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利润。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专利保护也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一次,创新科技公司发现一家竞争对手盗用了其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和技术。
在专利律师的协助下,公司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并成功获得了胜诉。
这不仅维护了公司的知识产权,也向其他企业发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警示。
除了保护创新成果和维护竞争优势,专利还可以成为企业战略合作和合作的有力工具。
在一个合作项目中,创新科技公司与一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合作开发新型太阳能汽车项目。
在合作协议中,双方约定将共同申请相关专利,并共同享有专利权益,以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和利益。
这样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的技术创新,还为双方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竞争力。
发明专利法律案例分析(3篇)
![发明专利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1c215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f.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垃圾分类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
然而,传统的垃圾分类方式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名为“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的产品,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然而,在申请过程中,该公司的专利申请遭到了质疑,引发了法律纠纷。
本文将以此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发明专利法律相关问题。
二、案例基本情况1. 发明名称: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2. 发明内容:该机器人采用视觉识别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并通过机械臂将垃圾分拣到对应的垃圾桶中。
3. 专利申请:某科技公司于2020年3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CNXXXXXXX。
4. 质疑与纠纷:在专利审查过程中,某环保科技公司认为该专利申请与其公司研发的垃圾分类设备类似,存在侵权嫌疑。
于是,该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异议,并要求撤销该专利申请。
三、案例分析1. 发明专利的构成要件发明专利的构成要件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在本案中,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具备以下特点:(1)新颖性:该机器人采用视觉识别技术和机械臂分拣垃圾,与传统垃圾分类方式相比具有显著区别,符合新颖性要求。
(2)创造性:该机器人的设计思路独特,解决了传统垃圾分类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3)实用性:该机器人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垃圾分类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 专利侵权判断标准在判断专利侵权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与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同或等同。
(2)相同或相近的技术领域:被控侵权产品是否属于专利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
(3)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达到与专利技术方案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
在本案中,环保科技公司认为其产品与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类似,存在侵权嫌疑。
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1)技术方案不同:环保科技公司的产品主要依靠人工分拣,而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采用视觉识别和机械臂分拣,技术方案存在显著差异。
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发明专利撰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1eb699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d.png)
说明书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用于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
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某些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有密封性要求。
按规定要在一定的压力差下测试,不发生漏气现象。
查遍国内外的相关资料,没有发现检测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密封性的测试设备。
进行密封性试验时,安全是头等大事。
在测试设备的安全性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爆炸,这会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有保障的滤波器及其类似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包括锅盖和锅身,所述锅盖上设有安全阀、报警阀、上手柄、自锁阀和安全窗,所述锅盖下侧设有橡皮圈,所述锅身上设有下手柄和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所述进气阀连接过气管,过气管上设有减压阀;所述锅盖上固定有盛液槽,锅盖与盛液槽之间设有橡皮垫,盛液槽中部的开口上依次设有钢板、密封圈、橡胶密封垫和压板,压板与盛液槽固定连接,被测器件设在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垫之间。
总结多年制作密封性测试设备的经验,本发明用烹煮食品的高压锅来制造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密封性测试设备。
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具有安全,成本低、高效、测试方便的优点,能满足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气压差小于150千帕密封性的测试要求。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为:1.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密封性试验的安全性有保障;2.制造成本低;3.方便使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图1为日常烹调食物的高压锅示意图;图2为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安装示意图;图3为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另一角度安装示意图图4为盛液槽上部示意图;图5为盛液槽底部示意图;图6为盛液槽安装示意图;图7为滤波器密封性测试装置示意图;图8滤波器密封性测试装置安装示意图。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7f1f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6.png)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以下是一个典型发明专利的撰写案例,供您参考:发明名称:一种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板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较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板,旨在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1. 基底材料:采用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复合材料作为基底材料,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2. 表面涂层:在基底材料表面涂覆一层光吸收剂,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光的吸收率。
该光吸收剂由多种纳米材料组成,通过调整纳米材料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实现对太阳光谱的高效吸收。
3. 表面电极:在表面涂层上制备一层导电性能优良的电极材料,以收集光生载流子并导出电流。
该电极材料采用金属网格或碳纳米管,通过优化网格或碳纳米管的尺寸和排布方式,可以减小光生载流子的传输损失,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效率。
4. 背面电极:在基底材料的另一面制备一层背面电极,以收集背面的光生载流子并导出电流。
该背面电极采用金属材料,通过优化金属材料的种类和厚度,可以减小背面的反射损失,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采用复合基底材料、纳米光吸收剂、金属网格或碳纳米管电极以及金属背面电极等创新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太阳光谱的高效吸收和光生载流子的高效收集与传输,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相比,本发明的转换效率可提高20%以上。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的能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由复合基底1、光吸收层2、金属网格或碳纳米管电极3以及金属背面电极4组成。
专利案例
![专利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f6f2ffa0242a8956bece440.png)
案例一(一)、基本案情西农8号系某农林大学的两位教授培育的一代西瓜优良品种,因其为职务成果,1993年6月由该大学以一代杂种的育种方法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了方法发明专利申请,1996年获得专利授权.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为:一种西瓜一代杂种的育种方法,其特征是以ww150为母本,以ww102为父本,配置成杂种一代新品种西农8号.该品种有高产优质抗病耐重差适应性强等突出特点,曾先后获得全国超金钟冠农西瓜优良品种评比金瓜杯等多种奖项.1996年又获国家科委等五部委授予的国家级新品种证书.1997年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利局颁发的中国专利发明金奖.经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新增经济效益十亿元以上,成为国内最走俏,经济效益最佳的西瓜品种之一.1998年以来,某农林大学发现某省种子公司在市场销售标有西农8号子样的西瓜种子,而该种子公司并未获得其授权.在经调查取得确凿证据后,遂向某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该中级法院经过审理,认定专利侵权成立,责令被告赔偿原告方的经济损失,并登报声明,消除影响.(二)本案分析:某农林大学在对西农8号的保护方面,申请了方法专利,后又对其产品的包装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并且均获得了专利权,应当说知识产权意识是比较强的.而对种子这类产品的知识产权发明,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所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还可以多一些知识产权保护的其他手段,如根据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对于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和具备适用名称的植物新品种,经过申请,取得授权品种的地位,得到15到20年的品种专用权.对于像西农8号这样的知名商品,还可以申请注册商标,成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在该案纠纷的处理上,也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尽管西农8号是用专利方法直接生产的产品,被告方未经授权经营该产品,应当构成专利侵权.但这样认定在法律上也有值得研究之处.我国专利法第1 1条规定,方法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可以延及用该方法所直接获得的产品,但这里是有前提条件的,其前他条件就是专利法另有规定者外.这里所谓的专利法另有规定,应当是专利法第25条规定的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西农8号是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方法,依法享有专利权.但作为直接用该方法所直接生产的西农8号并不享有专利法意义上的专利权.故某种子公司未经许可销售西农8号西瓜种子的行为不构成专利侵权.由于西农8号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所以某种子公司的行为也不构成授权品种侵权.对于某种子公司这种违背商业活动中诚实信用原则损人利己的行为,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完备的今天,还是可以找到制裁的法律依据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簧,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簧,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享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应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西农8号属于知名商品是明确的.某种子公司毫无掩饰地使用西农8号这一商品名称,侵犯了作为拥有者某农林大学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同样属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认定与处理,与专利侵权的处理结果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而又可以避免前一种处理方法可能碰到的法律障碍.案例二(一)、基本案情李某研究开发了一无级变速的设备于1994年9月5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王某也独立开发了与之大致相同的无级变速的设备,于1994年3月6日在机械工业部举办的技术会议上首次展出了该设备,并于1994年9月6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法国人伊万,将其在法国研制的与李某,王某相同的设备于1994年9月4日向法国专利管理机关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后又于1995年9月4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提出优先权要求.李某的专利申请于1 996年3月5日被专利局公开.试问,李某,王某,伊万三人的专利申请哪个具有新颖性,并说明理由.本案例涉及专利申请中丧失新颖性的例外情况,专利的抵触申请以及外国优先权的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目的在于考察对优惠期,抵触申请的构成,以及优先权日,优先权期法律规定的理解.王某的发明创造虽然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技术会议上首次展出,在其后六个月内申请专利属于丧失新颖性的法定例外情况,其专利申请应当不丧失新颖性,但由于李某的申请先于王某,且李某的申请在王某的申请后公开,构成抵触申请,故王某的申请损失新颖性.法国人伊万在中国的专利申请虽然比李某的申请迟,但由于中,法两国均属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伊万在法国的专利申请日1994年9月4日,在中国申请后又要求优先权,由于未过12个月的优先权期,所以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视为在1994年9月4日提出,较之李某的专利申请早一天,与李某的专利申请比较,伊万的专利申请有新颖性,但是由于该发明创造已由王某于1994年3月6日的展出而进入已有技术领域,故伊万的专利申请亦不具有新颖性.案例三基本案情张某在甲研究所任工程师期间,研究所安排其开发一种高压阀门产品,1994年10月5日张某退休时尚未完成此项产品的开发.退休后张某与乙工厂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乙工厂协助张某继续完成此项产品的开发.产品开发成功后,乙工厂有制造该项产品的权利,专利申请权归张某.该产品开发成功后,张某于1995年10月5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授权.甲研究所得知此情况后,以该产品系职务发明为由,要求张某与之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张某怕影响与甲研究所的关系,遂签订了专利权转让合同,经过登记,公告,甲研究所成为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人.当乙工厂按张某开发的成果制造高压阀门产品,并进行广告宣传时,甲研究所遂向有关单位发送材料,声明该产品是其专利产品,阻止他人与乙工厂签订产品订货合同,乙工厂的生产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此情况下,乙工厂遂向法院起诉,以与张某签订的协议为依据,认为其享有该产品的生产权,甲研究所的诋毁宣传,给其造成损失,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甲研究所提起反诉,主张该产品是其专利产品,乙工厂应当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需要思考的问题:1,该高压阀门产品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2,张某就该高压阀门产品与乙工厂签订的3,张某与甲研究所所签订的专利权转让合同的效力?4,乙工厂以甲研究所对实施不正当竞争能否成立?5,甲研究所的反诉能否成立?(二)本案分析本案例意在考察对离退休人员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如何确定其为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法律规定的掌握情况.张某与乙工厂签订的合同虽然是在其退休之后,但由于系在其退休后一年时间之内,而合同所涉及的标的又是张某在职期间尚未完成的产品开发任务,所涉及的成果应当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作为完成者本人无权以此与他人签订合同,所以,张某与乙工厂签订的合同应为无效.张某不应享有对该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其申请权应由研究所享有.而该案中的现实情况是张某已经申请了专利,并且获得了专利权,成为了专利权人.研究所应当与张某通过专利纠纷诉讼,以解决其专利权争议.可是研究所却采取与张某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这种形式,在合同签订中存在胁迫的情况,按当时的<<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采取胁迫的手段所签订的合同应为无效,可这一无效的合同却导致了一个专利权回归的结果,所以也就无需再考虑这份专利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正因为研究所系该产品的合法的专利权人,而乙工厂与张某所签订的合同无效,所以研究所撒发材料,说明正确情况的行为,构不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法院应驳回乙工厂的起诉.因研究所系这一产品的合法专利权人,所以其反诉要求法院应予以支持.案例四王某通过邮寄的方式将其一项发明创造于1996年2月的一天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邮戳上的日期无法辨认,专利局收到申请文件的日期为1996年2月29日,后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被授权,假定在2006年3月1日,该专利权人发现他人未经其许可制造该专利产品,专利权人能否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二)、案例分析结论是专利权人不能追究制造该产品者的侵权责任,原因是该产品虽然原来是专利产品,但因其已超过专利保护期限,原专利权人已不再对其享有垄断权.本问题意在考察专利权的有效期限从何时开设计算,以及实用新型专利权的终止时间.按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一般专利权的有效期限从申请日起计算.该专利申请虽是通过邮寄的方式提出的专利申请,但因为邮戳上的日期无法辨认,所以其专利申请应当按专利局实际收到的日期计算,即该专利申请的日期为1996年2月29日,后该申请被批准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权即从1996年2月29日起计算,按实用新型专利权10年的保护期限,起终止期限应为2006年2月29日,即2006年2月底,可是因为虽然1996年为闰年,2月是29日,但2006年并非闰年,2月只有28日,所以该专利权的终止期限只能是2006年2月28日,他人制造该产品的时间是2006年3月1日,已超过了该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虽然未经许可,此种行为依法并不侵权案例五甲研究所将其研究开发的长寿命阴极于1984年某月某日在一家全国性的报纸上进行广告宣传,仅声明该产品可以显著延长彩色显像管的寿命,别无其他文字表明该产品的构造等,1985年中国专利法生效后,该研究所就公开的这一产品申请专利能否获得批准?案例六一乡镇企业在某技术市场购买了一套有关生产花粉营养品的技术资料,因无法按其生产出花粉产品,遂与某大学签订了一份技术合同.合同约定,该乡镇企业提供经费与报酬外,并提供2公斤花粉作为原料,派遣3名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协助研究开发工作,对于开发出的成果如何申请专利合同未作约定.该大学由一名专业为化学的副教授与一名具有中级职称的实验员进行开发工作,历经半年时间用化学方法开发出了数种峰花粉精产品,后该大学就峰花粉精提取分离技术单独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乡镇企业得知此事后,要求作为共同发明人与某大学共同就此项技术申请专利.试问乡镇企业的这种要求能否依法给予支持?案例七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使氧气溶解入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溶液中,通过静脉输注高氧液体,治疗各种急慢性缺血缺氧疾病,被称为“液体高压氧仓”,必要技术特征是通过一个量子溶氧发生器将氧气液化,对于严重烧伤后的缺氧和抗SARS给氧的新渠道。
22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22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5ce8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1.png)
22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一、背景介绍20年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发明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选取22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发明人提供经验借鉴,提升发明专利申请质量和审查效率。
二、案例一:一种面向智能手机的智能手环1. 技术方案:该专利主要涉及一种面向智能手机的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手环带抠、屏幕和主控芯片。
手环主体采用环形设计,便于佩戴,手环带抠采用可调节式设计,适应不同手腕尺寸。
屏幕显示效果清晰,操作简便。
主控芯片实现与智能手机的蓝牙连接,实现信息推送、运动监测等功能。
2. 技术特点:该发明专利解决了传统手环使用不便、功能单一的问题,具有佩戴舒适、多功能、智能化等特点。
3. 申请要点:在撰写专利申请时,需突出手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充分陈述技术方案和技术特点,确保专利申请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三、案例二:一种无人机植保系统1. 技术方案:该专利涉及一种无人机植保系统,包括无人机、喷洒装置、传感器和控制装置。
无人机采用多旋翼结构,飞行稳定;喷洒装置可实现精准喷洒,减少农药浪费;传感器实时监测植物生长情况,控制装置实现智能控制。
2. 技术特点:该发明专利结合无人机和植保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具有环保、节约成本等特点。
3. 申请要点:在专利申请中,需突出系统的整体性和创新性,充分阐述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同时强调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四、案例三:一种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1. 技术方案:该专利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手机APP。
主控制器连接各个家居设备,实现统一控制;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信息,执行器实现远程控制;手机APP实现远程操控和智能化管理。
2. 技术特点:该发明专利将传统家居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家居环境的智能监测和远程控制,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
发明专利申请案例
![发明专利申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6f747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3.png)
发明专利申请案例一、发明名称:超级便捷多功能折叠椅。
二、发明背景。
我这个人呢,特别喜欢户外活动,像野餐啊、露营啊之类的。
每次出去的时候就发现带普通椅子特别不方便,占地方不说,还很重。
而且有时候在一些特殊的小场地,普通椅子就显得很笨拙,放都不好放。
另外,我有次去参加一个小型户外音乐会,现场椅子不够,要是有个能随时变形、方便多人使用的椅子就好了。
所以啊,我就琢磨着发明一种超级便捷多功能的折叠椅。
三、发明内容。
1. 结构设计。
这个折叠椅的框架是用一种超轻但又很结实的铝合金制成的。
它的腿是可以像那种伸缩天线一样一节一节折叠起来的,而且在关节处有特制的小锁扣,只要轻轻一按就能锁住或者打开。
椅面就更酷了。
它是由一种特殊的防水、耐磨的布料制成的,而且这个布料是双层的。
中间可以塞一些小物件,像手机、钥匙之类的,就相当于一个小口袋。
椅面还可以从中间对折,对折之后呢,整个椅子的体积就小了一大半。
椅背呢,它不是那种固定的。
它可以向后放倒,变成一个躺椅的样子,要是你想在户外打个盹儿就很舒服。
而且椅背还能向前折,折到和椅面平行的时候,这个椅子就可以和另外一个同样折叠后的椅子拼接在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变成一个小长椅,能坐更多的人。
2. 功能特点。
便携性是它最大的特点。
折叠起来之后,它可以轻松地放进一个小背包里,就像放一把雨伞那么简单。
而且它很轻,就算是小朋友也能轻松拿起来。
多功能也是一大亮点。
除了能当普通椅子、躺椅、拼接成长椅之外,它的椅腿底部还有小轮子。
当你在平地上,比如在户外的大草坪上或者公园里的平地上,你可以把轮子放下来,像推小推车一样推着椅子走,就不用一直拿着了。
四、发明过程。
1. 灵感闪现。
有一次我在整理家里的旧椅子,想把它塞到柜子里,可是怎么都塞不进去,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椅子能像折纸一样折叠得很小就好了。
然后我就开始在纸上乱画,画各种可能的折叠方式。
2. 初步设计。
我先找了一些废旧的金属条和布料,开始按照我的想法做一些简单的模型。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推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推](https://img.taocdn.com/s3/m/55399e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a.png)
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推
以下是一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这些案例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已获得专利授权:
1. 高效太阳能电池板: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其采用了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显著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自动驾驶汽车控制系统: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车辆在各种道路和天气条件下的自主驾驶,提高了道路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3. 基因编辑技术: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采用了新型的核酸酶和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可在基因层面实现对生物体的精确改造,对于生物科技研究和医学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4. 虚拟现实技术: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采用了新型的显示和交互技术,可为用户提供高逼真的虚拟环境体验,对于游戏、教育、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 无人机快递系统: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无人机快递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无人机、配送站和物流管理等技术,可实现快速、便捷的快递服务,对于改善物流效率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发明专利的撰写案例都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发明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提高发明专利的质量和价值。
发明专利交底书案例
![发明专利交底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5116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c.png)
发明专利交底书案例
哇塞,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发明专利交底书的案例。
就好比说,有个人叫小李,他特别喜欢摆弄小玩意儿。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超棒的点子!他想发明一种可以自动跟随人的智能行李箱。
这可不是一般的想法呀,这简直就是天才的灵感!
那小李是怎么做的呢?他就开始仔细地研究啊,画图设计啊,做各种实验啊!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探险家,一直在努力探索。
咱就说,这股劲儿是不是值得佩服!
他把这个智能行李箱的每个细节都想得特别清楚,比如怎么能准确跟随人,怎么在不同地形行走,甚至还想到了要让它外观超酷炫!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追求完美嘛!他这时候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发明搞出来!
这时候,重点来了!他在写发明专利交底书。
他得把这个发明的所有要点都清楚明白地写下来,免得别人看不懂。
他写啊写,写得可详细了,就像在给这个智能行李箱画一幅超级细致的画像!
他描述了这个行李箱的结构,就像人的骨骼一样重要;他还写了它的功能,哇,那简直是各种神奇;他连制造方法都不落下,感觉就像在传授秘籍一样!这交底书不就像是这个智能行李箱的出生证明嘛!
你想想,如果没有这份交底书,别人怎么能真正了解这个发明呢?怎么能把它变成现实呢?所以说,发明专利交底书真的太重要啦!
我觉得啊,发明专利交底书就是发明的灵魂阐述,它能让一个好的发明真正地发光发热!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1aea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9.png)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发明创造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国发明专利的撰写是保护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一则典型案例为例,详细描述全国发明专利的撰写过程和要求。
案例背景:某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该设备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产品的尺寸和形状,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和组装。
该设备的研发和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信息;2. 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自动化的加工和组装操作;3. 能耗的优化,通过精细的控制和优化算法,降低设备的能耗和排放。
撰写过程:全国发明专利的撰写是一个严谨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法律和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该典型案例进行全国发明专利撰写的步骤和要求:1. 技术说明:首先,需要对该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包括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等。
同时,要对该设备的创新点进行强调和解释,说明与现有技术的差异和优势。
2. 创新点阐述:针对该设备的三个创新点,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
对于传感技术的应用,要具体说明使用了哪些传感器,如何实现实时获取产品尺寸和形状信息,并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后续的加工和组装操作。
对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具体说明采用了哪些算法和方法,如何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自动化的操作,并实现了怎样的功能和效果。
对于能耗的优化,要具体说明采用了哪些控制和优化算法,如何实现了能耗的降低和排放的减少。
3. 附图和说明:对于发明专利的申请,附图和说明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附图要清晰地展示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说明要对附图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标注。
此外,还需要对附图和说明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理解该设备的创新之处。
4. 背景技术和现有技术的引用:在发明专利申请中,需要对背景技术和现有技术进行引用。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5393c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d.png)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一、发明专利名称:智能手环及其应用二、背景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
智能手环作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能够监测人体各项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步数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
三、发明内容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及其应用。
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传感器、电池、显示屏等组件。
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生理数据,电池为手环提供电力,显示屏用于显示监测数据。
手环通过与手机或其他设备连接,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并设置提醒、报警等功能。
四、技术效果1. 该智能手环能够准确、便捷地监测用户的各项生理数据,提供全面的健康监测;2. 通过与手机应用的连接,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实时掌握健康状况;3. 手环具有提醒、报警等功能,能够及时提醒用户注意健康问题。
五、创新点1. 传感器与手机应用的结合,实现了智能手环的全面健康监测功能;2. 手环具有提醒、报警等功能,能够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提醒用户;3. 手环设计精巧,外观美观,便于佩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六、实施途径1. 制作智能手环原型,并进行各项生理数据的监测测试;2. 研发手机应用,与智能手环实现连接,实现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3. 申请相关的发明专利,并进行设计优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七、案例要点该发明专利案例是针对智能手环及其应用的一项典型案例,围绕智能手环的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技术效果、创新点、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通过该案例的撰写,突出了该发明的独特性、技术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该项发明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336dd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7.png)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标题: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摘要: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多个智能设备和一个中央控制器,其中,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灯具、智能窗帘、智能空调等,中央控制器与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通信,通过用户设定的场景模式实现对智能设备的集中控制。
本发明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的集成和智能控制方法的创新,实现了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和智能化的控制,提高了家居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一、背景技术智能家居技术是指将各种家用设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信方式连接在一起,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灯具、智能窗帘和智能空调等。
然而,现有的智能家居产品往往需要单独操作,缺乏整体的智能化控制,用户无法方便地实现设备之间的联动以及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智能设备之间联动和集中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
二、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家居产品单独操作的问题。
该系统包括多个智能设备和一个中央控制器,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灯具、智能窗帘、智能空调等。
中央控制器通过与智能设备的数据通信,实现对智能设备的集中控制。
具体地,智能设备通过与中央控制器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与中央控制器的远程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到中央控制器,通过用户界面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同时,中央控制器还具有自动化控制功能,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场景模式,自动调节智能设备的工作状态。
例如,用户可以设定一个“回家”场景模式,在用户快要到达家的时候,系统自动将智能灯具开启、智能窗帘打开,为用户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居环境。
三、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选择适当的智能设备,如智能灯具、智能窗帘和智能空调等,并将其与中央控制器进行配对。
2. 在中央控制器上设置用户界面,通过用户界面实现对智能设备的集中控制。
发明专利-案例
![发明专利-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d6bdc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3.png)
发明专利-案例一、案由:请求人于1997年10月29日就“多层平台式展示架的锥度套筒制造方法”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于2000年8月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97106680.9。
2001年四月向广东省某市产权局提起行政调处,认为被请求人采用其专利方法锥度套筒,侵犯其发明专利权。
代理人接受被请求人的委托,经查阅专利文献并对比被请求人的产品及该产品的制造方法,发现两者的产品结构不相同、所采用的原材料不相同,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中缺少“焊接”和“去披锋”这两个必要技术特征。
涉案专利是一项产品的制造方法,“焊接”这一技术特征是必须要有的,如果省略该步骤就不能制造出产品,也就不能达到发明目的,因此,被请求人所采用的方法没有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但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必须省略“焊接”步骤,由于省略了该步骤,因此被请求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品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审理结果:合议组审理后认为,本专利的技术特征概括为:切割-焊接-冲压-导角,皆为必要技术特征;而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可概括为:切割-导角-冲压,比请求人的制造方法缺少“焊接”这一必要技术特征。
因此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并未全部落入请求人专利的保护范围。
请求人与被请求人由于采用的制造方法不同,其效率以本专业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眼光来看有显著的差异,即在同样长的时间内使用这两种不同方法制造锥度套筒,其产量和质量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因此,两种方法是不等效的。
综上所述,合议组认为被请求人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知识产权局做出以下处理决定:1、被请求人行为不构成侵权,依法驳回请求人调处请求。
2、本案发生的费用由请求人负担。
三、点评:在专利侵权判定中,要将专利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本案中,在被控产品与专利权人的产品表面上看相同,但被请求人采用的制造方法缺少了权利要求的一个必要技术特征,而且由于缺少了该必要技术特征能带来明显的区别效果,因此,不会构成侵犯专利权。
专利作业实例
![专利作业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1d41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9.png)
专利作业实例以下是一个专利作业的实例(示例):案例:自动驾驶汽车专利背景: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无需人类驾驶员进行操作的汽车,它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来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并通过自主决策和控制来实现机动操作。
自动驾驶汽车被认为是未来汽车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和益处。
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传感器系统。
传感器系统由多个传感器组成,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的交通标志、行人、车辆和障碍物,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传感器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台计算机来处理和分析传感器收集的数据。
计算机使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来识别并跟踪交通标志、行人和车辆。
此外,计算机还能够生成车辆的自主决策,例如制动、加速和转向。
此外,发明还涉及一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车辆的机动操作。
控制装置通过与传感器系统和计算机的通信来接收和执行车辆的自主决策。
例如,当计算机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控制装置会控制车辆自动制动以避免碰撞。
利益:这项发明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它可以提高驾驶效率和舒适性,减少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此外,它还可以带来环境效益,例如减少尾气排放和燃料消耗。
专利要求:1.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传感器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用于感知并转换周围环境的信息;2. 一台计算机,用于处理和分析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并生成车辆的自主决策;3. 一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和执行车辆的自主决策,控制车辆的机动操作。
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传感器系统,能够实现车辆的自主决策和控制。
这项发明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和优势,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驾驶效率和舒适性,并减少环境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用于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
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些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有密封性要求。
按规定要在一定的压力差下测试,不发生漏气现象。
查遍国内外的相关资料,没有发现检测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密封性的测试设备。
进行密封性试验时,安全是头等大事。
在测试设备的安全性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爆炸,这会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有保障的滤波器及其类似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包括锅盖和锅身,所述锅盖上设有安全阀、报警阀、上手柄、自锁阀和安全窗,所述锅盖下侧设有橡皮圈,所述锅身上设有下手柄和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所述进气阀连接过气管,过气管上设有减压阀;
所述锅盖上固定有盛液槽,锅盖与盛液槽之间设有橡皮垫,盛液槽中部的开口上依次设有钢板、密封圈、橡胶密封垫和压板,压板与盛液槽固定连接,被测器件设在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垫之间。
总结多年制作密封性测试设备的经验,本发明用烹煮食品的高压锅来制造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密封性测试设备。
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具有安全,成本低、高效、测试方便的优点,能满足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
件气压差小于150千帕密封性的测试要求。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为:
1.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密封性试验的安全性有保障;
2.制造成本低;
3.方便使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日常烹调食物的高压锅示意图;
图2为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安装示意图;
图3为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另一角度安装示意图
图4为盛液槽上部示意图;
图5为盛液槽底部示意图;
图6为盛液槽安装示意图;
图7为滤波器密封性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8滤波器密封性测试装置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为日常烹调食物的高压锅示意图,该高压锅由锅盖10和锅身30组成,其中所述锅盖10上侧设有排气管11、安全阀12、报警阀13、上手柄14、自锁阀15和安全窗16,所述锅盖10下侧设有橡皮圈20,所述锅身30上设有下手柄31和辅手柄32。
该高压锅有五道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是图1中所示的自锁阀15安全保障措施。
在把高压锅盖与锅身的合拢过程中,必须是自锁阀到位,并能听到自锁阀到位后发出的声响,确认锅盖盖好,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第二是图1中所示的排气管11安全保障措施。
通常在排气管11加有重物,以控制锅内的气压在要求的范围内;第三是图1中所示的安全阀12安全保障措施。
当锅内的气压达到112-160kpa时,安全阀12会动作,迅速降低锅内的气压,防止过压事故的发生;第四是图1中报警阀13安全保障措施。
若锅内压力超过160kpa而安全阀12因故没有动作,报警阀13会自动开启,迅速降低锅内的气压,防止过压事故的发生;若发生意外,连报警阀13也失常,不动作,高气压会把图1中所示的橡皮
圈20从安全窗16压出,迅速降低锅内的气压,防止过压事故的发生。
下面以测试滤波器的密封性设备的制造为例子,说明该密封性测试设备的制造和安装。
第一步,如图2和图3所示,在高压锅手柄31的两侧安装进气阀33、出气阀34和气压表35;
第二步,如图5和图6所示,在锅盖10上开一个圆形开口,通过M3螺钉175和M3螺母174将盛液槽17安装在锅盖10上,盛液槽17与锅盖10之间加设一个橡皮垫171,所述盛液槽17上设有M6螺栓173,其下部连接M6螺母172,盛液槽17中部开有四方形开口,其上设有钢板176。
安装盛液槽17之后的锅盖10如图4和图5所示。
这一步的关键是橡皮垫171,要求质地好,有一定的厚度。
第三步,如图8所示,在被测滤波器70与盛液槽17的接触部位,要安装合适的密封圈60,在被测滤波器70的上部要安装橡胶密封垫80,它的作用与密封圈60相同,在橡胶密封垫80的上面,要安装合适的压板90和压紧螺栓100,其功能就是把滤波器固定好。
在进气阀33上连接过气管40,当输入空气气压很高时,有可能发生输入的空气气压瞬间超出高压锅的极限值而产生意外。
为此,必须在过气管40的前面安装减压阀50,通过控制减压阀50缓慢地增加高压锅内的气压,使之达到滤波器密封性测试的额定气压差。
这样的设置和操作安全、可靠。
装好后的装置如图7所示。
在完成上述被测滤波器70的装配后,注入测试滤波器密封性测试规定的液体,如水、汽油、酒精等液体,让合适压力的空气经减压阀50缓缓注入,达到额定气压差后,仔细观察有无气泡逸出,就能完成滤波器密封性的测试。
其他诸如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的测试,与上述滤波器的测试雷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包括锅盖(10)和锅身(30),所述锅盖(10)上设有安全阀(12)、报警阀(13)、上手柄(14)、自锁阀(15)和安全窗(16),所述锅盖(10)下侧设有橡皮圈(20),所述锅身(30)上设有下手柄(31)和辅手柄(32);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身(30)上分别设有进气阀(33)、出气阀(34)和气压表(35),所述进气阀(33)连接过气管(40),过气管(40)上设有减压阀(50);
所述锅盖(10)上固定有盛液槽(17),锅盖(10)与盛液槽(17)之间设有橡皮垫(171),盛液槽(17)中部的方形开口上依次设有钢板(176)、密封圈(60)、橡胶密封垫(80)和压板(90),压板(90)与盛液槽(17)固定连接,被测器件设在密封圈(60)与橡胶密封垫(80)之间。
发明人:柳*,刘*,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所述进气阀连接过气管,过气管上设有减压阀;所述锅盖上固定有盛液槽,锅盖与盛液槽之间设有橡皮垫,盛液槽中部的方形开口上依次设有钢板、密封圈、橡胶密封垫和压板,压板与盛液槽固定连接,被测器件设在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垫之间。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安全、可靠、成本低、效率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摘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