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育学导论(第五章定稿)(1)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复习资料 makun绪论: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学是“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他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为教学艺术。
(p1)2、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P3)1)教育文献法2)教育观察法3)教育实验法4)比较法 5)教育统计法6)个案研究法7)教育调查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P11)(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论语》(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2、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P17)(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第一章1、教育的构成要素(P23)(一)受教育者:是指受教育影响的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受教育者是指一切受教育影响的人;狭义的受教育者是指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二)教育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施教的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者指所有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如家长、朋友等;狭义的教育者则指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三)教育中介:教育活动中的中介主要是教育资料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P33)(一)教育的民主化趋势(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三)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四)教育的信心化趋势(五)教育的未来化趋势(六)教育的终身化趋势第二章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P45)(一)遗传因素: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形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二)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身心发生作用的外部世界的一切因素(三)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主题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或精神交换的活动(五)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2、个体个性化具体指的是什么?(P49)个体的个性化:是指个体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教育学导论重点知识归纳
绪论1.《学记》是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思孟学派的著作, 它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法2.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中,提出了重要的教育思想3. 1623年,德国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列出“教育学”学科门类。
4. 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独立标志。
首先总结论证班级授课制。
5.1693年,英国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念。
6.卢梭:1762《爱弥儿》,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 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主体地位。
7.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朔造了葛笃德一个优秀母亲的形象,怎样做母亲?子女教育问题。
8.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首开“教育学”讲座。
9. 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科学教育学著作。
他创立了五段教学法:教学过程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主张分科教学—“传统教育派”。
10.1901年,德国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一词,1903年德国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纲要》,首倡采用实验、统计、比较方法研究教育问题1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首开系统全面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批判,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12.凯洛夫《教育学》。
13.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为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学专著。
14.美国布鲁姆: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课程理念和“发现学习”的教学理论。
创立教育目标分类学。
15.美国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16.法国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
17.皮亚杰:代表作《发生认识论》。
18.赞科夫:提出“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理论。
第一章:教育概述1.狭义的教育概念:即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大全】》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2、制度化教育: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3、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5、近代教育的变化: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6、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的特征。
二次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人物著作及思想夸美纽斯(捷克教《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强调教育的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⑵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⑴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⑵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促进作用:①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途径(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②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⑶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⑷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①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①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9、学校文化的特征: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10、学生文化的成因: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②同伴群体的影响、③师生的交互作用、④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⑤社区的影响11、学生文化的特征:①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②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③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身心发展的概念①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
教育学导论(完整)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名解):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的全民化;
所谓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而且是一种必需。
值得指出的是,全民教育更多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力于继续教育。
(填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
3、教育目的的分类
按照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为卢梭;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为涂尔干。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5、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不仅是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也是对现代人的根本诠释。
3、自从古代社会以后,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填空)
4、简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一类考题重点背诵)
(1)教育的终身化;
法国教育学者保罗。朗格朗堪称终身教育思想的真正肇始者。(可出填空)
终身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制度,毋宁说是一种教育观念。它可以从纵横两方面理解。从纵的方面讲,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讲,教育要同时满足人各个层面的学习要求。
(3)教育具有选择和融会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是一门介绍教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历史发
展,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
2.教育学的理论:介绍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思想,包括行为主义、认知
主义、人本主义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
3.教育学的方法:介绍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文献研究、调查
研究、实验研究等,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4.教育学的应用领域:介绍教育学在教育实践、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领域
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总之,教育学导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方法的机会,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来深入理解教育学的概念和理论。
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教育学导论目录(1)
《教育学导论》目录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室职业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概述第二节,教育的演进第三节,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二节,人生的阶段特征与教育第三节,学生观与师生关系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经济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第三节,教育与文化第四节,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第三节,当代课程改革第六章,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目标及其分类第七章,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一节,教学过程第二节,教学原则第八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节,教学方法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九章,教学评价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试题的编制第三节,考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一节,德育概述第二节,中国德育的传统与当代改革第三节,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第十一章,班级与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级组织第二节,班级管理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结语:专业化的教师与教育学=================================== 【关于教育】:第一章-----第四章【关于教学】: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德育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最好把目录背诵下来,这种整体知识的框架对你的记忆很又帮助、【备考提示】:概念的理解,名词解释,名人著作也很重要答辨析题的方法:针对细节辨析,深化,横向的平行比较,纵向深入分析。
答论述题的方法:一定要针对教学实例论述,答出要点,最后,从整体上总结,归纳。
理解+适当背诵,形成知识框架!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思路,题型难度!。
教育学导论
加粗字体:名词解释教育学导论笔记红色字体:重点蓝色字体:标题,便于看清题目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一、1、教师:广义上是指教师是对教育机构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狭义上是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2、教师专业化的含义:①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
②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
3、专业性职业:需要经过专门教育或培训,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专业标准从事工作,从而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
4、现代教师职业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①着重于满足社会对教师数量的需求(满足数量)②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质量)③致力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追求专业化)5、教师职业的特点:①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②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③工作绩效的模糊性④职业待遇的福利性⑤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6、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既非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学工作的要求,也非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需努力的目标,更不能取代有关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
7、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共性、教育性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8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制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9、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0、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从事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必须经常修习涵养的内容,是当代教师质量合教师风貌的集中体现。
11、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本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12、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①要努力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②要具备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③要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④要练就必要的专业智慧13、教师的权利有哪些?教师的权利: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或不可为的许可和保障。
教育学导论-学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教育是耦合的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教育活动具有动力性;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2、教育者:即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3、学习者:其特征主要有“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影响到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4、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5、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6、非制度化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8、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类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9、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其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10、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1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2、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
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
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13、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导论《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知识点重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具有规定者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学制类型变革:双轨制(英国)向分支(前苏联、中国)和单轨制(美国)方向发展。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一.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职业素养:1.教师的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尊重同事。
2、教师的知识素质: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内涵: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品质的养成;专业自我的形成四.学生的基本属性即学生观: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个性化的人五.师生关系的类型: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六.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1.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蔼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2.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七章:课程1.狭义课程: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
2.课程类别:(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活动课程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
)主导价值学科课程: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文化遗产活动课程:使学生获得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分科课程: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通过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3.课程计划: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4.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1、当代中国教师职业具有形象的准公共性、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工作绩效的模糊性、待遇的福利性、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努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
3、开放型和定向型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
定向型代表是苏联。
优点:培养目标集中,办学效益较高,学生专业思想牢固,专业训练扎实。
缺点:知识结构狭窄,学术水平低,适应能力差,生源和毕业出路受到很局限。
开放型:不设专门的师范院校,由综合院校来承担,代表是美国,有利于提高师资的质量尤其是专业化水平更有益处。
4、教师专业化还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较早对教师专业化作了明确说明。
1996年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近年来,中国的教师职业己经由满足数量为主转向以提高质量为主。
5、世界上最早的师范学校可追溯到17世纪末。
法国天主教士拉萨尔首创师资训练学校。
第一章教育6、终身教育一词始见于1919年的英国。
终身教育蓬勃兴起的原因:第一,社会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可能在完成一次正规教育后便能应付一生的各种挑战。
第二,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使得人们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第三,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只有持续地进行适时训练或再受教育,才能胜任自己的社会职责。
第四现代科技使每个人都处在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并与信息社会保持和谐,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的形式,发展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育思想。
第五,现代人总是要面对挑战,为了迎接挑战,每个人都要完善和发展自己。
7、终身教育的意义:首先,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其次,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教育学第五章课件
第一节 教 师
3. 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1) 存活期。第1年。他们关注的是班级控制、学科的 教学、教学接纳感的提高和教学内容方面的适当性。
(2) 调整期。第2~4年。教师开始了解学生的复杂性 并寻找新的教学技术以满足更广泛的需要。
(3) 成熟期。第5年及5年后。教师的经验更加丰富, 对教学活动驾轻就熟,并且对教学环境已有充分的了解和熟 悉。他们关注学生需要的满足,重视与学生的关系。
第一节 教 师
(五) 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榜样
由于学生从入学开始便被教育要听老师的话,使得 很多学生对教师都抱着一种敬畏的心理,再加上师生之 间年龄、阅历、地位的差异,就更易使师生之间有隔阂, 难以形成朋友关系。教师只有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 学生的心里话。作为教师,建立一定的威信是必要的, 这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但在某种程度上,学生 更希望与教师有更深入的接触和更广泛的交流,
第一节 教
六、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师
(一)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既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 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 守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第一节 教 师
(二) 爱岗敬业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 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 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祖国的繁荣 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 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其次,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质。 最后,教书和育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开来。
第一节 教 师
二、 教师的职业角色
(一) 教学内容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教育学导论》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育学导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科等专业学历教育的一门专业性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领会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应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为继续学习教育类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1.与现代教育原理课程的关系从课程目标来看,教育学课程可以使学生对教育教学全过程有一个概括的、宏观的、全专业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主要侧重现代教育理论的培养,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在层次上体现了其本科的教学要求。
从内容体系上看,教育学包括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课程论和学校管理等部分。
教育原理是教育学内容体系的深化与扩展。
2.教育学同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其内容体系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性等特点。
其他教育学科是在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分化而来的,研究的是教育某一方面规律的学科。
因此,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其他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是教育学的补充,教育学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其他教育类课程的基础课和前修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工作必需的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教育科学,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四、本课程的教学建议1.明确教育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包括总的目的要求和各章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章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育学导论学习大纲(笔记)
教育学导论学习大纲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教师乃是专业人员:从广义讲,教师是对教育机构中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
从狭义讲,教师则专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教师专业化:包含双重意思,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
教师专业的特点:1.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2.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3.工作效绩的模糊性4.职业待遇的福利性5.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
11997年9月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1.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4 4.严谨治学55.5团结协作55.尊重家长6 6.廉洁从教77.为人师表。
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有:1.首先要努力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2.要具备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
3.要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
4.要练就必要的专业智慧。
教师权利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享有的由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
《教育法》、《教师法》规定我国教师的权利主要有:第一,教育教学权。
第二,科学研究权。
第三,管理学生权。
第四,获得报酬待遇权。
第五,民主管理权。
第六,进修培训权。
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教师职前培训模式有定向型和开放型。
教师职前培训最早见于1685年法国天主教士拉萨尔首创的师资训练学校。
开放型和定向型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
定向型又称封闭型,就是设立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来培养师资,其代表是苏联。
开放型又称非定向型,就是不设立专门的师范院校体系,师资培养的任务由综合院校来承担,其代表是美国。
*.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1)教师教育体系正在走向开放,封闭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系正打破。
(2)教师教育办学层次逐步提高,基本上完成了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度。
教育学导论 学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教育是耦合的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教育活动具有动力性;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2、教育者:即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3、学习者:其特征主要有“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影响到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4、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5、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6、非制度化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8、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类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9、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其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10、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1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2、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
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
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13、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育原理教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课件
03 师生关系与沟通
良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 的信任和尊重,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 动力和积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 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的榜样,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教 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 而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社会性发展阶段
根据哈维格斯特的发展任务理论,学生社会性发展包括婴儿期、幼儿期、 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社会性发展任务。
学生教育需求
01
02
03
知识需求
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包括语文、数 学、英语等学科知识。
能力需求
学生需要培养各种能力, 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等,以适应未来 社会发展的需要。
情感需求
学生需要得到关注、尊重 和爱护,建立自信心和积 极心态,形成健康的人格。
学生个性发展
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特点,如兴趣、爱好、性 格等,这些特点会影响学 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个性需求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 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 方式和发展方向,以满足 个性发展的需求。
个性培养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和 潜力,帮助学生实现自我 价值。
重要性
教育伦理是教育工作的基石,对于维护教育行业的声誉、提高教育质 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祖国,不得 违反国家教育方针。
爱岗敬业
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勤勉工作,尽职尽责 。
关爱学生
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 公正对待学生。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第一章教育学导论1.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它探讨教育活动的规律,研究教育活动的本质、目的、方法、手段等问题。
教育学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1.2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
它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特点,既关注教育实践,又关注教育理论的研究。
1.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
实证研究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教育活动的实际数据;思辨研究通过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分析,提出教育理论和观点;历史研究通过对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了解教育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比较研究则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和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实践,发现教育发展的共同点和差异。
1.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
古代教育学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为代表,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近代教育学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人的理论为代表,注重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方法的改进;现代教育学则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强调教育公平、多元化和个性化。
1.5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教育学的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教育活动的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果,培养有用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功能2.1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2.2 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社会功能则体现在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学导论》第五章 教课程 案
第一节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课程的概念、隐形课程、课程的类型。
2.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教学重难点:课程的概念、、隐形课程、课程的类型;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教学时间:1课时讲授新课: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词源分析A、"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
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其课程的含义与当今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经相接近。
B、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urse of study),有跑马道之意。
课程的含义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用动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的含义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2、课程的定义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归纳起来有三大类(149):A:课程即学科特点:①②③B、课程即经验特点:①②③C、课程即活动特点:①②③④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 的总和,如大学课程,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等。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
3、课程与学科、教材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
学科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但有时也和狭义的课程混用。
教材则为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
(不过,在今天,教材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即教学的材料)语文、数学、外语等皆是学科,但语文、数学、外语的内容为教材。
课程不仅包括学科和教材,而且还包括学科与教学的安排,还包括活动。
二、隐性课程。
按课程起作用的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它直接地对学生起作用。
2、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一种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它间接地对学生起作用。
隐性课程的类别结构:(P150)A、物质(空间类):B、组织(制度类):C、文化(心理类):三、当代几种主要课程的类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课程按课程结构的根本形式分,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理论名称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1.注重学科基本结构为学习中心。基本结构包括科学知识的 基本慨念、原理、态度。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布鲁纳 2.依学习者思维发展阶段的特地但采用螺旋上升方式编制课 程,3.倡导发现式学习法,培养学习者的直觉思维和独立思 考能力。 1.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基本性、范例性,教给学生基本知识、 概念和基本科学规律
二、课程的类型
•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和综合课 程 •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 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
1.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
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
综合课程
活动课程 (经验课程 、儿童中心 课程)
• 显性课程也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 的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 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美国学者 杰克逊在1969年提出的。
•
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 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 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3.课程内容(简和基本技能。
(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土化。
(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
的协调整合。
(4)强化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创造性学力。
课程的开发与评价(附) • 一、课程开发
• 1、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 (园本)课程 • 2、课程资源:对课程而言是潜在的,本身不是为课 程而存在的,只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才被考虑进来, 作为一种素材或条件的资源。 • 3、课程开发:是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 科学及人际关系需求的,持续不断的决定课程、改 进课程的活动和过程。
• 课程开发的策略: • 1、需求导向的策略(客观的需要:升旗) • 2、增强特性的策略(如学校、老师自身的特性: 废物利用) • 3、因地制宜的策略(地区的资源优势)
制约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 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审定、实施和评价的课 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它编订的宗旨是保证国家确 定的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能力。 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 构编订的课程,其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订 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它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 种活动课程;既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对本校 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 源而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依据
名称
内涵
属一级课程,是基础课程的主体。保证国家确定的 国家课程 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教育的先进水平,规定
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国家对教
育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
计、开 发和管 地方课程
属二级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
况自行安排的课程,包括特色课程开发和国家课程
选用。省市级课程编定的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 课程的内容,满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要求
• 二、课程评价 • 1.课程评价的含义 •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 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 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 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 一种活动。课程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 功能、决策功能和促进发展功能。
• (1)目标评价模式。 • 目标评价模式是美国课程专家泰勒提出的,是课 程评价发展进程中最早出现、也是最完备的评价 理论模型。这一模式以泰勒的“评价原理”和“ 课程原理”为基础,以目标为中心,目的在于确 定课程方案达成目标一致的课程评价模式。但这 种评价只是将结果与预定目标相比照,而此过程 中的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以及目标以外的结果却被 忽视了。
二是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
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 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
三是广域课程,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
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四是核心课程,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
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
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 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范例方式的课程论
瓦根舍因 2.教材要精选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内容---举一反三
3.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综合性—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我
呢提的能力
主张“一般发展”,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发展,
发展主义课程论
赞可夫
即整个个性的发展。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 共同领域的课程。 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可分以下几种: 一是相关课程,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 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 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
• •
• 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的《什么知识 最有价值》一文中。 • 课程=学习的进程
•
2.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含义
• 把课程看作教育者试图达成的一些教育教学 目标,或者希望学习者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结果 • 代表人物:博比特、泰勒等
3.概念 从狭义讲,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 科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从广义讲,即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育教 学因素的总和。
理主体
和各地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校本课程
学校自行研究开发的课程。它的设置目的在于尽可 能适应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
2.课程结构(简述当代课程结构改革的特点?)
(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的课程基本结构。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
(3)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
教育学
主讲人:李勇
第五章 课程
1.课程最初的含义
中国★
• • 始见于唐宋时期。 唐代的孔颖达:“维护课 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 制。” (课程=秩序) 宋代的朱熹在《朱子全 书· 论学》中提到“宽着期 限,紧着课程”,“小立 课程,大作工夫”等。 (课程=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
• 源于拉丁语 “currere”,意指 “跑马道”。
活动课程理论 杜威、 3.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 主要代表:卢梭的自然主义课程理论、杜威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屈 儿童中心课程理论 克伯 经验课程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课程论
名称
理论基础
内涵
例子
学科课程
学科中心课 程理论
1.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 语文、数 2. 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的文化 学、“六 精华。 艺”“七 3. 不足在于容易忽视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 艺”等。 的生活经验,也容易忽略社会的现实需要。 我国古代 最早提出 分科教学 的是孔子。 1.相关课程2. 融合课程3. 广域课程4. 核心课 人口教育课、 程 环境教育课、 社会技能课等 而对于学校课程编制思想,真正具有革 新意义的是核心课程。 1.学习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出发; 2.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在活动中 学习,教师发挥协助作用。 追溯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 探索学习、实 地考察、社会 实践、社会服 务、健康教育 等
2.课程标准
即教学大纲,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 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 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 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 基础性文件。
基本内容:(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
标准(4)实施建议(5)术语解释 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
三、学校课程的三种物化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1.课程计划
(1)含义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
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意义 它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 (3)内容
学科设置(核心)、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
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例: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逻辑----按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教材
心理----以学生为本位,兴趣、需要、能力、经验等
(2)教材的编排方式: 直线式排列: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 螺旋式排列: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第三节 当代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实质是课程现代化问题,一般要从
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着手。 1.课程管理(简述当代课程管理改革的趋势?) (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均权化管理体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 本课程) (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 (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古德莱德关于课程的分类: 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3.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 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必修课程 有利于学生达到社会的统一要求,形成学生共同的 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 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决定 是否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特长,促进人才的个性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