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的成语故事及出处

合集下载

得陇望蜀的出处和典故

得陇望蜀的出处和典故

《得陇望蜀的出处和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一个成语叫“得陇望蜀”。

这个成语呀,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陇,还有个地方叫蜀。

有个将军打了胜仗,占领了陇这个地方。

可是他呀,还不满足,又想着去占领蜀地。

小朋友们,你们说他贪心不贪心呀?
《得陇望蜀的出处和典故》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这个将军的想法被别人知道啦,大家都说他“得陇望蜀”。

就是说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就像有的小朋友,有了一个玩具,还想要第二个、第三个,总也不满足。

这样可不好哟,我们要学会知足。

小朋友们,能明白吗?
《得陇望蜀的出处和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

在生活中,我们可不能“得陇望蜀”。

比如考试考了90 分,不能想着一定要考100 分,不然会给自己很大压力。

吃东西的时候,不能看到这个想吃,看到那个也想吃,会吃坏肚子的。

小朋友们,记住这个成语,做个不贪心的好孩子。

得陇望蜀典故

得陇望蜀典故

得陇望蜀典故得陇望蜀【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示例】: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得陇望蜀典故故事刘秀称帝不久,赤眉军与更始政权发生火并。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击败、招降了赤眉军,又展开了统一关东地区的征战。

至建武六年终于踏平中原,收复了关东地区,又开始把军事锋芒直指盘踞陇西的魄嚣和蜀地的公孙述。

魄嚣是天水(今甘肃天水)人,王莽末年,魄嚣随其叔父魄崔起兵,后在更始政权中任御史大夫。

赤眉入关,长安吃紧时,魄嚣逃回天水,聚众盘踞,势力再度兴盛,名震陇西。

他见刘秀政权日益强大,便上书表示臣服并愿意配合讨伐赤眉。

而此时的刘秀则想借瑰嚣的陇道出兵伐蜀,可魄嚣不甘心屈居人下,就找借口拒绝了,后来干脆命令部将阻挡汉军入陇。

刘秀大怒,从此翻了脸。

建武六年五月,刘秀与魄嚣激战于陇低,互有胜负。

魄嚣鉴于自己势单力孤,就与蜀地公孙述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刘秀。

建武八年,刘秀派精兵奇袭并攻下陇西要地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

魄嚣闻讯大惊失色,率数万兵马拼死相争。

为了一举攻克陇西,刘秀亲自统帅大军,指挥手下名将吴汉、岑彭、耿彝等兵分九路而进,大败嚣军,接连降服十六县,魄嚣逃进了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被吴汉、岑彭等部重重包围起来。

刘秀向魄嚣下诏召降,但遭拒绝。

八月,京师传来颖川被贼寇占领,河东官兵叛乱的消息,刘秀认为陇地战局已稳操胜券,便决定回京镇压叛乱。

行前,刘秀给大将岑彭留下一封信,信中写道:“西城攻克后,你便可带兵去攻打蜀地。

人都是不知足的,既平陇,复望蜀。

每一次出兵征战,头发胡须都要变白一些啊!”但是,魄嚣将士一心,死命守城。

岑彭、吴汉改用水攻,也未奏效。

十一月,公孙述派救兵五干突然杀来,汉军大惊,未来及列阵,便匆促投入了殊死搏斗。

得陇望蜀成语故事

得陇望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岑彭的人。

王莽窜汉后建立新朝,此时岑彭在自己的家乡棘阳担任县官。

后来刘秀起兵反新,欲光复汉王朝,岑彭便带兵投靠,被刘秀任命为大将军,立下不少汗马功劳,颇得刘秀信赖与赏识。

岑彭跟着刘秀一路打天下,攻克天水之后,便与偏将军吴汉把叛将隗嚣围困在西城,正当此时,刘秀却因有其它要事而必须先回首都洛阳。

刘秀虽然必须离开,但心中记挂的却是另一个心腹大患,就是在西蜀拥兵自重的公孙述,于是在临行前留了一封信交代岑彭:“等攻下了西城后,便可以直接发兵南下攻打西蜀的公孙述。


接着又叹道:“人心总是苦于不能知足啊!攻下陇西,又盼望能进军西蜀,其实每次发兵,我的头发、鬓角就要白一些啊!”
后来刘秀的确也消灭了据陇的隗嚣和据蜀的公孙述,一统天下,重新恢复了汉室政权,成为汉朝中兴之主,而他写给岑彭信中的“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这句话,一方面透露出一统天下的雄心,一方面却也透露着时势迫人的无奈。

“得陇望蜀”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并转变为贬义,用来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得陇望蜀的意思和故事_成语得陇望蜀的词义

得陇望蜀的意思和故事_成语得陇望蜀的词义

得陇望蜀的意思和故事_成语得陇望蜀的词义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那些贪心的人。

那得陇望蜀有什么精彩故事是你们不知道的呢?店铺这里为大家带来得陇望蜀的意思和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得陇望蜀的成语故事据《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

魏武王曹操知道后,气愤极了,于是领兵四十多万前去征讨。

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地打到了汉中。

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

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松,若给予一些金银,再让他为内应,肯定能够把城攻下。

”曹操便依计而行,结果真的把张鲁打败了。

打了胜仗后,将士们都很高兴,主簿司马懿献计:“起奏大王,今汉中已平,然尚有刘备、诸葛亮虎居两川,倘领兵来犯,吾势危矣。

今我军心正齐、锐气正胜,不若趁两川民心未稳,领我得胜之兵讨之,一举可定也。

此计甚妙,唯大王察之。

”曹操说:“卿此言差矣,刘备雄才,诸葛亮之智,兼有两川之地,民心已服,羽翼已成矣,急切不可下。

再者,西蜀之路崎岖不平,若胜则可,若败,吾军一无可逃矣!”顿了一下又说道:“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此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中也有一段关于得陇望蜀的记载:刘秀打败了王莽,便自立为皇帝。

当时,大将军岑彭曾领兵跟随刘秀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得刘秀的赏识。

刘秀控制了东部地区以后,又转向西进军,并封岑彭为将军。

岑彭随刘秀不久攻下了天水,又与偏将军吴汉把隗嚣围在西城。

公孙述听说隗嚣被岑彭和吴汉围困,马上派大将李育前去援救。

当时公孙述的军队驻守在上圭(guǐ),刘秀因为有事,就派盖延和耿龠(yuè)留下来包围上圭,自己要回洛阳一趟。

出发前,刘秀给岑彭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等到西城和上圭两处攻下来以后,就可以率领军队去攻打四川。

”刘秀向西进军,目的在于平定陇、蜀二地,以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

得陇望蜀的典故

得陇望蜀的典故

得陇望蜀成语典故
得陇望蜀是一个民间传说成语故事,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得陇望蜀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景为白。

”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

《二十四史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司马》中记载: 宣帝司马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

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

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

”魏武帝曹操说: “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根得到蜀。

”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

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曹操打下了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不仅扩大了势力范围,还威胁到了刘备集团的安危,因为汉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门户,汉中被曹操拿下,蜀那就直接和曹操的军事力量对峙。

曹操如果乘胜进军,就可能威胁蜀郡的安危。

很多人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那。

提出这个建议的有两人人,一个就是刘晔,还有一个司马懿。

但是曹操没有接受。

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意思就是所说:人哪,就是贪心不足啊,已经得了陇,还想要蜀。

于是他决定撤军,不再往前进了。

得陇望蜀典故

得陇望蜀典故

得陇望蜀典故导读:得陇望蜀【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示例】: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得陇望蜀典故故事刘秀称帝不久,赤眉军与更始政权发生火并。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击败、招降了赤眉军,又展开了统一关东地区的征战。

至建武六年终于踏平中原,收复了关东地区,又开始把军事锋芒直指盘踞陇西的魄嚣和蜀地的公孙述。

魄嚣是天水(今甘肃天水)人,王莽末年,魄嚣随其叔父魄崔起兵,后在更始政权中任御史大夫。

赤眉入关,长安吃紧时,魄嚣逃回天水,聚众盘踞,势力再度兴盛,名震陇西。

他见刘秀政权日益强大,便上书表示臣服并愿意配合讨伐赤眉。

而此时的刘秀则想借瑰嚣的陇道出兵伐蜀,可魄嚣不甘心屈居人下,就找借口拒绝了,后来干脆命令部将阻挡汉军入陇。

刘秀大怒,从此翻了脸。

建武六年五月,刘秀与魄嚣激战于陇低,互有胜负。

魄嚣鉴于自己势单力孤,就与蜀地公孙述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刘秀。

建武八年,刘秀派精兵奇袭并攻下陇西要地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

魄嚣闻讯大惊失色,率数万兵马拼死相争。

为了一举攻克陇西,刘秀亲自统帅大军,指挥手下名将吴汉、岑彭、耿彝等兵分九路而进,大败嚣军,接连降服十六县,魄嚣逃进了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被吴汉、岑彭等部重重包围起来。

刘秀向魄嚣下诏召降,但遭拒绝。

八月,京师传来颖川被贼寇占领,河东官兵叛乱的消息,刘秀认为陇地战局已稳操胜券,便决定回京镇压叛乱。

行前,刘秀给大将岑彭留下一封信,信中写道:“西城攻克后,你便可带兵去攻打蜀地。

人都是不知足的,既平陇,复望蜀。

每一次出兵征战,头发胡须都要变白一些啊!”但是,魄嚣将士一心,死命守城。

岑彭、吴汉改用水攻,也未奏效。

十一月,公孙述派救兵五干突然杀来,汉军大惊,未来及列阵,便匆促投入了殊死搏斗。

得陇望蜀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得陇望蜀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得陇望蜀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得陇望蜀成语读音:dé lǒng wàng shǔ成语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得陇望蜀的故事成语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成语造句: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多务得、贪心不足、欲壑难填反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知足常乐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贪心不足成语繁体:得隴朢蜀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也不能读作de。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得陇望蜀成语接龙:蜀锦吴绫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

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

比喻少见多怪。

蜀得其龙龙:杰出人物。

蜀国得到诸葛亮。

蜀贾卖药贾:商人。

四川商人卖药,各得其所。

指商人投机取巧谋取暴利。

蜀鄙二僧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

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曙后星孤曙:破晓时光。

旧称仅遗孤女。

数黑论黄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数米而炊炊:烧火做饭。

数着米粒做饭。

比喻计较小利。

也形容生活困难。

鼠腹鸡肠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数米量柴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

也形容生活困窘。

鼠腹蜗肠鼹鼠的肚子,蜗牛的肠子。

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

数往知来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

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鼠肝虫臂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数一数二不算第一也算第二。

形容突出。

蜀锦吴绫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

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鼠凭社贵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

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

得陇望蜀成语典故

得陇望蜀成语典故

得陇望蜀成语典故
得陇望蜀这则成语源于东汉初年的历史故事。

在东汉初年,虽然汉光武帝刘秀已经称帝,但天下还没有太平,一些军阀仍然占据地方,对东汉朝廷形成威胁。

特别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和称霸陇西的隗嚣势力较强,如果让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危及东汉的政权。

公元32年,光武帝刘秀亲自带兵攻打隗嚣和公孙述。

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

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

“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陇:今甘肃一带;蜀:今四川一带),后成为讥讽人不知道满足、总想得到更多的意思;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本为中性词,后多含贬义。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得陇望蜀在中国古代的秦朝时期,存在着一个叫做赵高的宦官。

他聪明机智,善于讨好皇帝,被封为丞相。

不过,虽然他的地位很高,但是他却非常贪心,总是想着如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

有一天,赵高听说秦朝统治的领土达到了顶峰,连六国都被灭掉了,只剩下了陇和蜀两个地方没有归属。

赵高心生一计,他决定让秦始皇攻占蜀地,以扩大秦朝的疆域。

于是,赵高开始向秦始皇奏上进攻蜀地的计划。

秦始皇本来对这个提议并不感兴趣,因为他认为六国都已灭亡,不值得再去攻打其他地方。

赵高却用各种花言巧语,不停地向秦始皇说明攻占蜀地的好处,最终,成功地说服了秦始皇。

秦始皇下令攻打蜀地,刚开始的时候,秦军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

赵高以为任务很快就能完成,非常高兴。

没过多久,秦军就陷入了困境。

蜀地地形复杂,山势险峻,加上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使得秦军无法顺利推进。

赵高开始感到焦虑和后悔,他意识到攻占蜀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既不敢向秦始皇承认自己的错误,又不敢再在军中擅自下达撤兵的命令,这对于他的政治生涯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赵高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开始向秦始皇编造胜利的消息,他派出特使,写信告诉秦始皇说,秦军已经攻占了蜀地的主要城池,并且蜀地的统治者已经投降。

听到这个消息,秦始皇非常高兴,以为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他命令赵高立刻派人去接收蜀地。

赵高只好按照秦始皇的命令行事,他派出了一支小队去蜀地,准备接收蜀地。

当小队到达蜀地时,却发现蜀地并没有被攻占,当地人民听到秦始皇要攻打他们,都奋起抵抗了起来。

小队成员惊慌失措,返回来报告给赵高。

赵高感到非常绝望和尴尬,他明白已经无法再欺骗秦始皇了。

他没有办法,只好向秦始皇坦白自己的错误。

秦始皇非常愤怒,他觉得被赵高欺骗了,命令将赵高处死。

得陇望蜀成了一个不幸的故事,用来形容贪婪和不知足的人。

赵高想要利用攻占蜀地来扩大自己的权力,最终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是很危险的,有时候人们应该知足常乐。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派遣大臣伍员和大夫春申君出使齐国,请求交换领土。


员和春申君到达齐国后,在齐国国君孟尝君的帮助下,终于达成了土地交换的协议。

齐国
将齐国的腹地陇地(今山东省平度市)交换给楚国,楚国则将楚国的蜀地(今湖北省南部
和四川省西部地区)交换给齐国。

交换协议达成后,伍员和春申君返回楚国,向楚庄王报告了交换的情况和结果。

楚庄
王非常高兴,对伍员和春申君赞不绝口,并将陇地改名为楚地,以示楚国统治者的威严和
权威。

然而,伍员和春申君却未尽如人意。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得到了楚庄王的表扬和奖赏,他们又开始向楚庄王提出要求:可以再向齐国交换一块更好的土地,来取代失去的蜀地吗?于是,他们开始“得陇望蜀”,即得到了陇地,却还想要回蜀地。

楚庄王很生气,认为伍
员和春申君贪得无厌,只满足于现有的土地不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还要不断地扩张境界,这是一个贪婪和不自重的表现。

因此,楚庄王责令两人下台,并派军队对齐国发动了进
攻。

这则成语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就会对现有的状
况产生不满和不足之感,总想着向更高更大更好的目标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挑战和追求
更高目标是好的,能够推动个人和集体的发展。

然而,当一个人变得贪得无厌,对已经获
得的好处不满足,就容易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冲突和争端。

因此,我们
应该适当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但不要贪心,要珍惜已经获得的成果并享受它们的好处。

成语小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小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小故事:得陇望蜀成语小故事:得陇望蜀成语小故事:得陇望蜀【成语】:得陇望蜀【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成语故事】: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

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

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

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

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这个成语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得陇望蜀造句1、人如果慾望无穷,时刻计较,得陇望蜀,生活一定很痛苦。

2、人家已尽了最大心力帮忙了,我们不好得陇望蜀,再提出别的要求。

3、他们得陇望蜀,永远无法使他们心满意足。

4、他刚获升迁,位高权重,但却想全权在握,得陇望蜀,真不知足!5、这个恶霸占了王家的宅子以后,又得陇望蜀地想占有王家的田产。

6、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7、你今天能有这份工作理当知足,不要得陇望蜀,太贪心了。

8、一个人在一生内做好一件事已经足以自豪,得陇望蜀诚属不智。

9、才分给你糖,你就想着要饼乾,真是得陇望蜀,人心不足啊!10、是输了想翻本,赢了想得陇望蜀,于是越陷越深。

11、许多人对名利总不知足,常常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12、中高级车市场,关于外乡品牌而言,简直是一个禁区,此无消费者看法的成绩,但次要照旧厂家没有真正拿得陇望蜀出手的作品,楚置信,只需产物。

【出处】《后汉书》。

岑彭是西汉末年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

王莽篡权时,他在家乡当县官。

当刘秀领导的起义军攻克棘阳时,他就参加了刘秀的起义军。

岑彭很会打仗,不仅作战勇敢,而且会用计谋,每战必胜,攻占了很多地方,为刘秀立下了汗马功劳,颇受刘秀赏识。

得陇望蜀典故

得陇望蜀典故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

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

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

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

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陇:在今甘肃东部,陕西南部;蜀:在四川中西部。

现在一般用这个成语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有贬义1、人如果慾望无穷,时刻计较,得陇望蜀,生活一定很痛苦。

2、人家已尽了最大心力帮忙了,我们不好得陇望蜀,再提出别的要求。

3、他们得陇望蜀,永远无法使他们心满意足。

4、他刚获升迁,位高权重,但却想全权在握,得陇望蜀,真不知足!5、这个恶霸占了王家的宅子以后,又得陇望蜀地想占有王家的田产。

6、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7、你今天能有这份工作理当知足,不要得陇望蜀,太贪心了。

8、一个人在一生内做好一件事已经足以自豪,得陇望蜀诚属不智。

9、才分给你糖,你就想着要饼乾,真是得陇望蜀,人心不足啊!10、赌博是输了想翻本,赢了想得陇望蜀,于是越陷越深。

11. 自古以来,就有白蛇和青蛇,白玫瑰与红玫瑰,男人得陇望蜀防不胜防。

不如别防了,剩下精力多挣点钱,或者美容保养。

万一失了阵地还保有战斗力再抢一块。

王潇12.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13. 才分给你糖,你就想着要饼乾,真是得陇望蜀,人心不足啊!14. 这个恶霸佔了王家的宅子以后,又得陇望蜀地想佔有王家的田产。

15. 许仙娶了白娘子还记挂着小青,唐伯虎千方百计点了秋香回家又冷落闺中,张生没等和崔莺莺成亲已经会对红娘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

得陇望蜀,喜新厌旧,本来就是男人的天性。

成语得陇望蜀的故事

成语得陇望蜀的故事

成语得陇望蜀的故事成语得陇望蜀的故事据《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魏武王曹操知道后,气愤极了,于是领兵四十多万前去征讨。

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地打到了汉中。

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

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松,若给予一些金银,再让他为内应,肯定能够把城攻下。

"曹操便依计而行,结果真的把张鲁打败了。

打了胜仗后,将士们都很高兴,主簿司马懿献计:"起奏大王,今汉中已平,然尚有刘备、诸葛亮虎居两川,倘领兵来犯,吾势危矣。

今我军心正齐、锐气正胜,不若趁两川民心未稳,领我得胜之兵讨之,一举可定也。

此计甚妙,唯大王察之。

"曹操说:"卿此言差矣,刘备雄才,诸葛亮之智,兼有两川之地,民心已服,羽翼已成矣,急切不可下。

再者,西蜀之路崎岖不平,若胜则可,若败,吾军一无可逃矣!"顿了一下又说道:"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此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中也有一段关于得陇望蜀的记载:刘秀打败了王莽,便自立为皇帝。

当时,大将军岑彭曾领兵跟随刘秀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得刘秀的赏识。

刘秀控制了东部地区以后,又转向西进军,并封岑彭为将军。

岑彭随刘秀不久攻下了天水,又与偏将军吴汉把隗嚣围在西城。

公孙述听说隗嚣被岑彭和吴汉围困,马上派大将李育前去援救。

当时公孙述的军队驻守在上圭(guǐ),刘秀因为有事,就派盖延和耿龠(yuè)留下来包围上圭,自己要回洛阳一趟。

出发前,刘秀给岑彭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等到西城和上圭两处攻下来以后,就可以率领军队去攻打四川。

"刘秀向西进军,目的在于平定陇、蜀二地,以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

不久,隗嚣和公孙述都被消灭了,刘秀统一全国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得陇望蜀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的皇帝是刘备,他势力稳固,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北方的曹操势力也相当强大。

曹操知道刘备在西南有很高的威望,想借此加强自己在北方的统治。

曹操派遣韩遂前往西南地区,希望能够与刘备结为同盟,以共同抵抗东吴。

韩遂来到刘备的领地,向刘备表示了曹操的意图。

刘备心思缜密,知道曹操的真实目的是想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于是他拒绝了韩遂的提议。

韩遂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北方向曹操报告。

曹操听闻后,心生不甘,他决定亲自前往西南地区,以期能够亲自说服刘备。

曹操带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前往刘备的领地,刘备得知曹操的到来,心生忧虑。

他明白自己的实力远不及曹操,曹操若是进攻,刘备很有可能会被击败。

在一次会议上,刘备的谋臣诸葛亮提出了一个计策。

他说:“我们已经在西南地区发展了很长时间,这里的人民非常向往我们的统治,如果我们主动放弃这里的领地,曹操可能会察觉到我们危机。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疑兵之计,让曹操认为我们要去攻打北方的蜀地,这样曹操就会放松警惕,我们就能够稳固现有的势力。

”刘备听后觉得这个计策可行,于是他决定执行诸葛亮的计策。

于是,刘备在曹操的进攻前主动派出使者,向曹操表示他要攻打蜀地的意图。

曹操一听,大喜过望,他以为刘备放弃了西南地区,要去进攻蜀地,于是放松了对西南地区的警惕。

果然,刘备的计策奏效了。

曹操没有再继续进攻刘备的领地,而是集中精力防守蜀地。

刘备利用这个机会,加紧发展西南地区,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比喻满足不了当前的利益,还想多得一些。

曹操本来已经得到了很多,却仍然想要更多,这样的心态是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应用场景。

当一个人得到了一份工作,拥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工作环境,但是他还是想要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薪水,这就被形容为得陇望蜀。

又当一个企业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和竞争力,但是它仍然想要继续扩大规模和增加利润,这也被形容为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的成语意思

得陇望蜀的成语意思

得陇望蜀的成语意思
得陇望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满足不了现有的利益,还希望得到更多的利益。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历史上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2年,当时刘备是蜀汉的创始人,他在巴蜀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而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控制了中原地区。

刘备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于是派遣人前往曹操的势力范围陇西,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然而曹操并不愿意将陇西的土地给予刘备,于是刘备就产生了得陇望蜀的念头。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已经得到了一些东西,但是还想要更多。

它常常用来形容贪心的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总是想要追求更大的利益。

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贪婪的人,告诫他们要知足常乐,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得陇望蜀是一个反面的成语,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已经拥有的,不要盲目追求更多的利益。

只有懂得知足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得陇望蜀典故

得陇望蜀典故

得陇望蜀典故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é lǒng wàng shǔ,意思是,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得陇望蜀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得陇望蜀典故负有盛名的割据者隗嚣是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青年时曾投在王莽国师刘歆的门下。

更始政权建立的消息传入陇中,隗嚣的叔父隗崔起兵攻下天水郡治平襄,拥戴隗嚣为上。

隗嚣听从军师方望的建议,出兵攻杀雍州牧陈庆和安定大尹(即郡太守)王向,又遣将略取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边郡。

更始二年(24),更始朝廷派使者来征召隗嚣入长安,封隗嚣为右,而隗崔、隗义得不到官职。

当年年底,崔、义两人商量要逃回天水,隗嚣害怕自己受牵连,就向更始帝告发。

于是,崔、义二人就被诛杀,而隗嚣因忠诚而任为御史大夫。

不久,赤眉从东攻来,又传闻刘秀已在河北称帝,更始派在洛阳的张印、申屠建等将领密谋劫持更始帝逃出长安,回南阳地区另谋出路。

隗嚣也参与密谋。

更始帝发觉后,捕杀了申屠建,又派邓晔逮捕隗嚣。

隗嚣与手下当夜冲出长安,逃回天水。

隗嚣重新招集旧部,自称西州上。

赤眉进入长安,更始政权分崩离析,三辅地区的耆老士大夫,都西来投奔隗嚣。

隗嚣平时就是一个谦恭下士的人物,此时更是一一重用这些前来归附的士人。

所以,在当时的割据者中,隗嚣的名望最大,连山东地区也闻其盛名。

移在刘秀与公孙述之间汉将邓禹经营关中,屯兵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西北),裨将冯情反叛,窜入陇地,被隗嚣击败在高平。

邓禹就以光武帝授予的节制大权,任命隗嚣为西州大,允许他专制凉州、朔方的事务。

赤眉军撤离长安时,一度想西投陇中,被隗嚣的大将杨广击退。

隗嚣觉得对汉军有功,就上书给光武帝。

光武帝的回信对隗嚣很是尊重,不把他当作属下。

当时,陈仓人吕鲔在公孙述的支持下,袭扰三辅地区,隗嚣又派兵马上配合冯异反击吕鲔。

光武帝对隗嚣更是礼遇有加。

后来,公孙述屡屡出兵汉中,又派人授给隗嚣大司空扶安王的印绶。

得陇望蜀的意思

得陇望蜀的意思

得陇望蜀的意思
得陇望蜀,即有了陇地(陕西)之后还想要蜀地(四川)。

这个成语形容
的是一个人欲望不断,永远不满足,无论得到了什么,总是渴望更多更好的事物。

这种心态不仅容易让人失去满足感,还有可能导致贪心不足以致败亡。

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故事。

传说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嬴政征
服了越国和楚国,并占领了蜀地和巴蜀地区的一部分。

但嬴政并没有满足,他
一心想占领整个蜀地和巴蜀地区。

他派遣了将军张耳率领大军前往巴蜀,然而
张耳失败了,失去了大部分士兵和武器。

但嬴政并没有放弃,他又派遣了另一
支军队前往四川,最终征服了整个蜀地和巴蜀地区。

这个成语的涵义不仅仅是指贪婪的心态,还表示了人类固有的野心和渴望,以及不断追求更好更多的欲望。

然而,如果这种野心不加节制,就会导致道德
沦丧和败亡。

得陇望蜀也可以用来形容企业或组织,指他们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仍然贪心
不足,不断扩张而忽略了现有资源和业务的稳定性和长远的规划。

因此,得陇望蜀应该作为一种谴责人的行为的成语。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
应该珍惜已经拥有的,不要一味去追求更多,更充实的精神世界比物质更重要。

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设定好目标,抓住机会,不断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但
也需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良知和道德修养,防止因得不到满足,一味去满足心中贪婪的欲望而损失更多。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成语故事】得陇望蜀古代中国的成语故事丰富多彩,其中就有一个很有趣的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这个故事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木牛流马。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和楚国是两个势力强大的国家。

秦国的国王想征服楚国,于是派遣军队出征。

秦国的军队在长时间的战争中,征服了许多地方,但仍然无法攻破楚国的都城,即今天的湖北省省会武汉市。

这时,秦国的国王得到了一架大型的木牛流马,这是一种智能机械人。

木牛流马是一个由木头制成的牛车,可以自动行驶。

国王非常满意它的功能,他派人去请木牛流马的发明者子良来到秦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子良受到国王的接见后,向国王汇报了自己的创造。

他告诉国王自己制作了一种新型的木牛流马,他可以利用这个机械人来征服楚国。

于是,国王提议把木牛流马从秦国南方的陇山运送到楚国,让木牛流马利用它的速度和强大的战斗力进攻楚国。

子良非常明白陇山和楚国之间的地理距离,知道这个任务并不容易。

但是国王非常固执,他坚持要去征服楚国。

子良没有办法拒绝国王的要求,于是他只好带着木牛流马来到了陇山。

在陇山的时候,子良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虽然木牛流马可以自动前进,但是它没有足够的能量来完成如此长途的运输任务。

子良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办法:他改变了木牛流马的方向,让它运载着自己前往了秦国南方。

经过一番艰辛的旅程,子良和木牛流马终于到达了秦国南方的蜀地。

国王却因为某些原因改变了主意,不再想征服楚国了。

他要求子良将木牛流马运回陇山。

子良心中非常不舍,他用不舍的眼神注视着木牛流马,然后把它放回了原来的位置。

然后,子良便离开了秦国返回自己的家乡。

"得陇望蜀"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而来。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得到了陇山,又希望得到蜀地。

陇山是指秦国的南方,由于木牛流马经过了陇山,子良觉得蜀地也不远了。

而蜀地则指的是秦国的首都。

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总是贪得无厌,无论得到多少,总是想再得到更多的欲望。

正如国王得到了陇山想要得到蜀地一样,人们都有不满足的一面,总是希望得到更多,往往这样的贪得无厌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陇望蜀的成语故事及出处
导读:成语得陇望蜀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岑彭,字君然。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他在家乡棘阳当县官。

不久,刘玄和他的族弟刘秀,联合并利用各路农民起义部队,在昆阳一带,把王莽军彻底打垮,恢复了汉朝的统治,刘玄因此称为汉更始帝。

汉军进攻棘阳的时候,岑彭率众投降了刘玄,后来又转到了刘秀的部下。

刘秀在平定了河南,立下了基础以后,接着就占领河北,出击山东,翻脸镇压农民起义。

在这一时期,岑彭为刘秀出了很大的力,立了不小的功,颇得刘秀的赏识。

同时,刘秀的势力也因此比刘玄大得多了,刘秀便自立为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控制了东部地区以后,又转身向西进军。

这时,岑彭担任了大将军的职务,随刘秀先攻下了天水,又和偏将军吴汉把隗嚣围在西城。

隗嚣在王莽时曾占据陇西,后来投降更始帝刘玄,随即又表示愿意归附光武帝刘秀,并为刘秀在镇压农民部队赤眉军的战争中效劳。

可是接着又叛离刘秀,跟公孙述勾搭上了。

公孙述从王莽时起,在蜀地宣布独立,自称蜀王,以成都为国都,拥兵数十万,势力不小。

刘秀的向西进军,目的就在于平定陇、蜀二地,以完成全国统。

刘秀的这个目的不久就全部达到,隗嚣和公孙述都被消灭了。

当岑彭和吴汉的军队围困两城的隗嚣时,刘秀因事要先回洛阳。

临行,曾写了一封信给岑彭,信上说:攻克西城以后,须立即南攻四
川;“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