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总结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复习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2、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 3、进化的历程: (1)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 始无脊椎动物 → 原始鱼类 → 原始两栖类 → 原始爬行类 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 (2)植物进化历程: 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 物 →原始种子植物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过度繁殖②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④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是选择的手段, 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是选择的结果。 是进化的内因,
生物进化 的原因 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 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工业污染区 没有污染的非 工业区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64 393 16 158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154 406 82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性状 。 (2)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 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 完全变态发育 _____ 。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 将深色桦尺蛾和浅 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 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 __ 做 对比 。 非工业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 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 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 适应性 。 (4)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 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 生怎样的变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地球产生的时间:大约46亿年前 2、生命的起源: (1)物质基础:原始大气成分 (2)能量条件:高温、紫外线、雷电等 (3)场所条件:原始海洋 3、历程:原始大气成分 → 简单有机物小 分子→ 复杂有机物大分子 →原始的生命 (原始单细胞的生物)
生命的永恒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永恒知识点总结一、生命的起源和演化1.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广泛而又深奥的话题,科学界对此仍有许多未知之处。
但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上的原始海洋中,最早的生命形态可能是一些原核生物或许多孢子。
通过长期的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命逐渐发展成了多样性的形态,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2. 生命的演化生命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从最初的原始生物到如今的高等生物,这一过程充满了适应与变异。
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不断演化,不同环境中的生物也不断适应着其所处的生存条件。
3. 生命的共同特征尽管生命形态多样,但所有生命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生命的起源可能相似,而生命的基础结构和遗传信息也具有共同性。
从细胞到遗传物质,从新陈代谢到生长繁殖,这些都是所有生命体的共同基础。
二、生命的本质和意义1. 生命的本质生命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包括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一系列活动。
生命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自我修复与自我更新的能力。
所有这些过程都构成了生命的本质。
2. 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它涉及到对人生、宇宙与人类存在的思考。
生命的意义可能是多元而又多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借着对生命的思考,我们也可以审视自身的生命,找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三、生命的能力和适应1. 生命的复杂性生命的复杂性体现在其灵活而又多样的表现。
生命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和自适应的能力,这使得生命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生物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也为生命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2. 生命的适应性生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进化等都是生命体积极适应环境的表现。
生命体能够适应并改变环境,也是地球上多样性生物如此丰富的原因之一。
3. 生命的创造性生命体不仅具有适应性,同时也有创造性。
生物体能够积极地改变和影响自身的生存环境,这也影响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化。
选修三生物课后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生物课后知识点总结一、生物进化与发展1. 进化的基本原理(1)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提出了物种的进化是由于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理,即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使得具有有利性状的基因在种群中逐渐增多,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2)孟德尔遗传学原理: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性状的遗传是由离散的基因控制的,呈现出显性和隐性的遗传规律。
这为后来的遗传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2. 生物的起源与演化(1)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于地球上某个早期阶段的化学过程,而后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逐渐形成了现今各种生物种类。
生物的起源是一个跨学科性的问题,涉及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2)古生物与化石记录:古生物学通过对地层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地球上生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3. 生物进化的机制(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它能够引起生物个体的遗传变异,进而形成新的遗传类型。
基因突变还是繁殖隔离和自然选择等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材料。
(2)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使得有利性状的基因在种群中逐渐增多,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3)随机漂变:随机漂变是指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漂变等原因导致基因频率发生随机性变化的过程。
随机漂变在小种群中更为明显。
二、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特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服务等。
(2)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整个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食物、药材和工艺品等。
(2)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保障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
八年级下册生物河少-第三章01-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生命起源的观点1.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命是上帝和神创造出来的B.生命是从外星球迁移过来的C.生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D.生命是按照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顺序逐渐进化来的2.最近几年陨石展悄然兴起,推动了人们对陨石的深入研究。
有些科学家认为通过研究陨石可确定外星球是有生命的,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来源于外星球,这种观点我们称为() A.自然发生说 B.宇生论C.化学进化说D.神创论知识点2原始生命产生的过程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原始的地球表面,首先形成的是小分子有机物B.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氨、甲烷等C.在原始大气中形成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D.生命的形成是按照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顺序逐渐进行的4.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A.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原始生命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原始生命C.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原始生命D.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原始生命5.【新独家原创】在学习过程中,有两位同学对最初形成的生命是需氧型还是厌氧型争论不休,你的观点是() A.需氧型 B.厌氧型C.无法判断 C.有氧无氧都可以6.(2020四川隆昌知行中学期中)如图是生命化学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有什么明显不同?。
(2)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是由原始大气的各成分形成,第二阶段是由形成,第三阶段是由形成,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3)米勒的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阶段(选填图中字母)。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归纳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大地二中张清泉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4.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__________,由___复__杂_____到高等,由水生到
__________。 低等
5.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陆生
跟进点拨: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简单。越晚形成的底层中,形成化 石的生物越高等(但也有少许低等生物)。
初中生物课件
考点3 生物进化的原因 1.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1)成为工业城市的曼彻斯特城里,深色桦尺蠖多,是因为其栖息的树干变成了黑褐色, 在这种环境下,深色桦尺蠖的体色会是一种保护色。 (2)桦尺蠖的颜色属于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的结果。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1)过度繁殖: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为自然选择提供 更多的选择材料;
D A. 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D.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
初中生物课件
考点2 生物进化的历程
【考题再现】
(2014广东)今年5月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
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
自然选择
初中生物课件
(2)生存斗争:生物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和变异: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能使生物保持物种的 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是不定向的,能产生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 (4)适者生存:在自然选择中,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那 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 (5)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适应者__________,不适应者 被__________,这就是自然选择。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原始大气层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但没有氧气。
2、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应当是名为蓝藻的类群,它们进化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性。
它们在海底形成巨大薄层,有时也会形成被称作叠层石的层状堆积,它们属于最早的化石,能够追溯到大约35亿年前。
在元古宙初期,地球上的生命仍局限于海洋之内。
但由于藻类及部分细菌不断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开始出现一些具有真正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例如原始海绵和类水母生物。
3、原始地球的条件: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
美国学者米勒: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氧,左图中的B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原始海洋。
4、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简单有机物)。
5、科学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做基础,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比较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差异越小,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越近。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哪项生物的出现改变了原始大气的成分( B )A. 细菌B. 蓝藻C. 三叶虫D. 病毒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左从图的进化树中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f (填字母)。
在图1中,较a和c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_近_ (填“近”或“远”)。
人们研究古生物最主要的材料和证据是化石。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古代鱼类。
生物《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生物《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精华识记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科学的推测需要:①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有严密的逻辑;③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2)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生命起源的条件:原始大气、原始海洋、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有机小分子物→有机大分子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2.生物进化的历程(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①化石在地层中埋藏的顺序比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②郑氏始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与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是爬行动物向鸟类的过渡类型。
(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③蛋白质分子差异比较: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则越大。
——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3)植物进化的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4)脊椎动物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生物进化的原因(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生物知识点高中总结版
生物知识点高中总结版一、生物的起源和演化1. 生物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预期在35亿年前诞生在地球上。
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有生命从宇宙中传来的外星生命;生命起源于化石;生命起源于氨基酸;生命起源于原核细胞;生命起源于古细菌。
2. 生物的演化生物演化是指生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产生新的种群。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最有影响的演化理论之一。
进化的主要证据有生物地理学的譬喻、化石的证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证据、胚胎的生演证据、生物的生化分析证据。
二、细胞与遗传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的功能主要包括营养摄取、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生殖和生长、分化、适应和代谢调节、细胞运动。
2. 遗传与表现遗传主要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规律、基因的变异和基因的表达调控。
表现主要包括基因的表现型、基因的亲缘关系、基因的家族表达、基因的分类和整合。
三、生物分类与进化1. 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体系主要有层级式分类、层序分类、节点分类等。
生物的分类体系主要有系统发育分类、形态分类和生态分类。
2.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包括物种的进化、族群的进化和种群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主要包括遗传变异、自然选择、性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稀有成分和遗传突变。
四、生物的生命活动1. 生物的营养和代谢生物的营养包括热量营养、能量营养和维生素营养。
生物的代谢包括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和矿物质代谢。
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包括有**生殖和无**生殖,无**生殖包括裂生殖、放偶生殖、内**生殖和片生殖。
生物的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和成体发育。
3. 生物的调节和适应生物的调节包括内环境的稳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生物的适应包括生物体的适应、种群的适应和群落的适应。
五、生态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复习课件
A.古代节肢动物 B.古代鱼类 C.古代爬行动物 D.古代鸟类
14、现在长颈鹿的颈部都很长,这是由于(D
A.常用颈部 B.人工选择 C.不断变异 D.自然选择
)的结果。
15、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是
( A )。
A.生物具有保护色 B.雷鸟随便改变自己的体色 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 D.夏天阳光较强烈
18、自然选择的选择者和结果是(B )。
A.人类
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B.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 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C.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 适应人类的各种需要
D.树叶的多少 短颈长颈鹿的死亡和长颈长颈鹿的存活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比较法 法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由简单 到复杂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由低等 到高等
C 在雷电、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 )
A、原始生命 B、微生物
C、简单有机物
D、单细胞生物
5.原始生命产生的摇篮是( A )
A. 原始海洋 B. 原始岩层 C. 原始大气 D. 原始陆地
6.现存的某些生物与他们数百万年前生存情势几
乎相同,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C)
A.这些生物在退化 B.这些生物一直在变异 C.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化很小 D.这些生物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来繁育
C)
C.古猿变成人D.蝌蚪变成青蛙
5.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
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
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C)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质量降落,杀菌能力降低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申请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summaries, applicatio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八年级生物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
/ 关东烟 东北旱烟
zth28awb
凌娢躲在假山后,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这样可不是办法啊……慕容凌娢深吸一口气,强壮镇定从假山后走了出来。“下官慕容凌寒, 见过二位公主殿下。”慕容凌娢把身子压的很低,双手挡住了紧张到变画风的脸。“你……”七公主柳眉微皱,慕容凌娢的小心脏提到 了嗓子眼。“姐姐你看,不是还有和咱们一样偷跑出来的人嘛。”韩亦清蹦蹦跳跳走到慕容凌娢面前,“喂,你是怎么跑出来的。快说! 不然我就去告诉父皇。”“回公主殿下……”慕容凌娢决定实话实说,“下官不小心弄湿了衣服,出来换新的……路过此地,惊扰了公 主,还望公主海涵……”“哦,这样啊。我不会告诉父皇。不过……”哈哈哈哈,天真的小孩纸就是好骗。慕容凌娢心中欢脱之感油然 而生。“你要给我推秋千。”纳尼?慕容凌娢一怔,差点就抬起头懵逼的直视韩亦清了。“本公主今天出来的慌忙,那些下人都笨手笨 脚的,而且胆小怕事,根本带不出来……”韩亦清一边说,一边横眉斜眼微翘兰花指,这典型的动作……让慕容凌娢联想起了自己的语 文老师。不应该啊……一个看起来才七八岁的孩纸,这么令人不爽的动作是跟谁学的?“所以说……”韩亦清翘着兰花指,直抵慕容凌 娢的鼻尖,“秋千你来推。”她还是个孩子……我能怎样,还不是像父亲一样把你原谅……“再推高点!”韩亦清坐在秋千上,来来回 回画着一个大约四十五度的扇形。“公主殿下……还是小心为好。”慕容凌娢可不敢把秋千推成九十度。虽然说她以前自己完的时候都 是荡到一百六十五度。然鹅现在坐在秋千上的可是公主啊,要万一摔着了,这个年代没有保险,让赔钱是小,说不定她慕容凌娢的脑袋 直接就三百六十度飞出去了。“让你推你就推!”韩亦清高兴的摇晃着小腿,双手抓紧吊着秋千的绳索。风吹乱了她鬓角的发丝,但她 也毫不在乎。慕容凌娢陷入两难的处境,她偷眼观瞧坐在旁边秋千上的七公主,想从她的眼神中揣摩出些意图,也许……她会劝劝韩亦 清吧。慕容凌娢是这样想的,可七公主只是呆呆坐着,目光迷离的看向前方。她恐怕根本就没有听到韩亦清和慕容凌娢的对话。这下完 了,我到底要怎么办!慕容凌娢的小心脏从每分钟七十五下飙升至50赫兹,又在一阵初春雨后的微风中,凉透了。她不敢打扰七公主发 呆,只能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远处,湖对面的岸边,在墨绿荷叶的簇拥下,两朵粉 嫩的荷花显得极其惊艳。 (古风一言)鲜衣怒马, 相伴天涯,许你三生烟火,伴你一世浮华。第125章 蚯蚓慕容凌娢是这样想的,可七公主只是呆呆坐着,目光迷离的看向前方。她恐怕 根本就没有听到韩亦清和慕容凌娢的对话。这下完了,我到底要怎么办!慕容凌娢的小心脏从每分钟七十五下飙升至50赫兹,又在一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命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必背知识点一、生命起源1. 原始地球条件:原始地球具有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等极端条件,且原始大气中主要成分为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无氧气。
米勒实验: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成功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证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 生命的诞生:这些有机物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在约10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因此,原始海洋被认为是原始生命产生的摇篮。
二、生物进化1. 化石证据: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而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这证明了生物是不断进化发展的。
2.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
由低等到高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
由水生到陆生:许多生物从水生环境进化到陆生环境,适应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3. 进化历程: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 (如海绵、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
4. 进化机制:自然选择:地球上的生物具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但食物和生活空间有限,因此生物之间会进行生存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则被淘汰。
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
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而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在遗传和变异的共同作用下,生物种群不断适应环境并进化发展。
5. 人工选择:人类也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进行人工选择,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进行繁育,从而培育出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
例如,人工选择可以培育出高产的农作物和家畜品种。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课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8、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
A 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异常的自然现象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
8.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
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C )
具有同源器官的 生物之间存在着 一定的亲缘关系 ,它们是有共同 的祖先进化而来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 ,白质分子的相似性 就越多;亲缘关系越 远的生物,蛋白质分 子的差就越大。
从简单到复杂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生
从低等到高等
物
进 化
从水生到陆生
的
历
程
植物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动物
继续
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
原始生命
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B)
A.代代经常使用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保卫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
11、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一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
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B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 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原始藻类
原始苔藓和蕨类
原始生命
单细胞动物
原始种子植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
古代鱼类 古代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遗传和变异
生物进化的原因
环境的改变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自然界中的生物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所以它们都能 适应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起源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起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物起源的假说1. 特创论:认为生物是神或超自然力量创造的,不支持进化。
2. 自然发生论:古代观点,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
3. 化学进化论:现代科学假说,认为生命起源于简单的化学物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逐渐演化成生命。
二、生命起源的条件1. 环境条件:地球早期环境,包括原始海洋、大气层、紫外线、雷电等。
2. 物质条件:原始大气中的氨、甲烷、氢、水蒸气等无机物质,以及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质。
三、生命起源的过程1. 从无机到有机:无机物质在地球早期环境下形成简单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2. 从有机到生物大分子:有机物质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
3. 从生物大分子到原始生命:生物大分子通过自组装形成具有原始代谢和遗传功能的原始生命形态。
四、生命起源的证据1. 化石记录:地球最古老的化石提供了生命起源的时间证据。
2. 生物学研究:比较不同生物的遗传信息,发现共同的祖先痕迹。
3. 实验模拟:如米勒-尤里实验,通过模拟原始地球环境,成功合成了生命所需的有机物质。
五、生命的演化1. 物种起源: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不断演化和分化。
2. 演化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提供了物种演化的证据。
3. 演化机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机制等是物种演化的主要机制。
六、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 分化与适应:物种在不同环境下发生遗传变异,适应环境并分化成新的物种。
2. 物种形成:通过地理隔离、生态位分化、生殖隔离等方式形成新的物种。
3.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七、人类起源与进化1. 人类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演化成现代人。
2. 人类进化的证据:化石、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提供了人类进化的证据。
3. 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通过工具使用、语言交流、社会合作等逐渐发展出复杂的文明。
初中生物总复习 专题21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三、训练与提高
17.下列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原始生命在短时间内自发产生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都是由小型到大型进化的
三、训练与提高
18.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D ) A.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9.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 现象的是( A ) 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三、训练与提高
13.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C.为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D.环境对不同个体的选择作用
三、训练与提高
14.根据达尔文进化学说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北极狐体色为白色,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野兔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枯叶蝶体形酷似枯叶,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翅昆虫中出现无翅的变异,都不利于适应环境
三、训练与提高
15.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原因是( C ) A.药物的使用量过少或药效不稳定 B.药物使病原体慢慢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少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病原体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药物的环境
三、训练与提高
16.下列关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三章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 星际有机分子普遍存在启示我们,在宇宙恒星
体系中,具备产生生命条件的行星为数不少,
其上是否会出现生命,乃至进化为智慧生物是 人类在搞清自己之后的下一个探求目标
(二)生命起源----自身起源
地球上的无机物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各种 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转化 为有机体。
Spring)组产有大的单细胞形体和分叉的管状绿藻,
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化石是真核细胞有机体,并可能
是已知最老的、真正的真核细胞化石。
• 澳大利亚的Bitter Spring灰岩中发现(10~9亿年)
有些细胞呈现出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状态
真核生物的出现
• 北美大峡谷超群的乔尔(Chuar)群(12亿年),
宇宙中的生命分子
• 近年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路易斯· 辛德通过频谱在
靠近银河系中心的星云中发现了生命分子——氨基
酸,这一发现有可能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
慧星和生命
• 彗星是一种很特殊的星体,与生命的起源可能有着重要的联 系。彗星中含有很多气体和挥发成分。如C2、CN、C3、
OH、NH、NH2、CH、Na、C、O等。这说明彗星中富含
第三章 生命起源与生命演化
一、生命的起源
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
• 生命的动力—能量
来自太阳
• 地球有极好的位置
火星距太阳太远
金星距太阳太近,星表温度400度
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
• 恰当的质量(保持稳定大气圈) • 匀速的自转(良好的温度变化,金星242天12 小时22分/圈,温度变化太大) • 宝贵的液态水(生命之源,是唯一具有液态水 海洋的行星)
植物登陆
动物登陆
• 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地环境 ,是生命进化史 上又一重大事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命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的参与1.1 生物需要取得的养分-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元素1.2 常见营养物质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脂肪:提供能量,构成细胞膜- 蛋白质:构成细胞和组织,调节生理活动- 维生素:调节生理活动- 矿物元素:构成骨骼,调节生理活动1.3 消化、吸收、利用养分的过程- 消化: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吸收:养分通过消化道壁被吸收进入血液中- 利用:把养分代谢产生能量或合成物质第二章生物调节现象的背后2.1 内环系统的组成- 心脏- 血管- 血液2.2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运输氧气和养分- 运输代谢产物- 调节体温- 维持内环境2.3 内环系统调节体温的机制- 发汗- 血管扩张和收缩- 呼吸加快和放慢第三章遗传是生命活动本身3.1 DNA的基础知识- 结构- 包含的碱基及其配对规则3.2 DNA复制- 半保留复制3.3 基因的作用- 控制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3.4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DNA序列发生改变- 基因重组:染色体片段在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第四章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4.1 地球生命演化史- 原始地球环境- 地球生命起源- 生命演化的主要阶段4.2 生物进化的本质与要素- 进化的本质:物种改变- 进化的要素:变异和选择4.3 进化的证据- 生物学证据:同源性、进化发生树、生物地理学证据、生态证据、化石证据第五章繁殖如何延续种群5.1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父母个体数量不变- 有性繁殖:产生基因重组,创造新的遗传信息5.2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近交、杂交- 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 近交: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交配- 杂交:不同物种之间的交配5.3 生殖与遗传- 染色体的遗传- 基因的遗传和表现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
主备人:王东
备课组成员:王慧君王东
第课时总第____课时
备课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了解保护色的作用。
5、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复习重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复习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复习过程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呢?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1—P53合作交流以下问题。
师:视频播放相关图片并出示以下问题。
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2、科学推测需要有什么?
3、原始大气包括哪些成分?
4.说出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分别模拟的哪些成分?
5.米勒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阅读课文,思考交流。
纷纷交流自己的观点。
师生总结:
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
科学推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4、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
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米勒的实验说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师: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几十亿年的历史。
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7—P60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石?
2、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是什么?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问题。
师生总结:
1、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法。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是化石。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⑴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⑵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分析动物进化的原因
师:现在请你们阅读桦尺蛾体色变化的事例,找出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
(播放多媒体课件——英国曼彻斯特桦尺蛾的变化历史。
)
生:班内答辩,找出原因。
师:桦尺蛾的体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1:浅体色和深体色的桦尺蛾繁殖的数量开始时大致相当,在黑褐色的树林里深体色的桦尺蛾能逃过敌害而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浅体色的桦尺蛾易被天敌发现而吃掉,数量越来越少。
这样代代相传,深体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体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少。
最后桦尺蛾形成深体色的保护色。
生2:我不同意,是因为桦尺蛾的体色可能也像树皮一样被熏黑,从而形成与环境一样的保护色。
师:你们支持谁?究竟哪种说法更正确?请同学们讨论。
生3:浅色的变少不一定是被吃掉,还可以从浅色直接变成深色,如青蛙、雷鸟、变色龙等动物,它们的体色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播放雷鸟和变色龙的多媒体课件。
)
生4:科学家把数量相等的深体色桦尺蛾和浅体色桦尺蛾同时放在树干上,让一群爱吃的鸟飞过,结果浅体色的桦尺蛾所剩无几,大部分深体色桦尺蛾逃过了灾难。
师:如果要想使曼彻斯特的浅色桦尺蛾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生5:治理环境、消除污染,把环境恢复成原来的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样子,而不是把树用油漆刷白。
师:对,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证明。
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生:根据课下模拟的实验交流。
总结:和草坪颜色相近的小纸片不容易发现,而与环境颜色相差较大的小纸片容易发现。
师:从各组的探究结果,能不能推出桦尺蛾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生:在一定的环境中有许多适应环境颜色的生物,也有少数变异的类型。
后来由于环境改变,与原先环境相似的生物变得不相适应,变成了显眼的颜色,逐渐被天敌捕食或容易发现吃不到食物。
但某些与环境颜色不相似的变异类型由于和现在的环境颜色相似,躲过天敌而生存下来。
由于生存下来的动物的体色与环境颜色相似,形成了保护色。
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师:从中你能简单分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吗?
生: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保护色以外,还有什么?
生:有拟态------
(播放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视频)。
师:请大家阅读66页的内容,结合视频文件思考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播放动物争斗的视频和生物进化论的视频)
师:后人把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归纳为四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下面对这四点进行理解。
生物的繁殖能力真的很强吗?
生1:我们看过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产生上万粒的种子。
杨树、柳树等植物的繁殖力很强。
生2:大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假如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崽6头,每头活100岁,而且都能繁殖的话,750年后,一对象的的后代是1900万头。
师: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并没有那么多?而且自然界里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呢?
生3:因为生物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有限,而且有天敌的控制,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必然有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生4:在生物生存的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
师:对,那些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异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呢?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什么?
生5: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师: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怎样理解?
生6: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环境淘汰,这便是自然选择。
师:自然选择在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生7: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师:生物进化是不是进化到人类就停止了呢:
生8: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样就使生物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断进化,而且是永远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
所以,生物进化是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即使进化到人类,将来还要不断进化下去。
师:太精彩了,下面请看视频,长颈鹿生活片段。
(播放视频——长颈鹿)
师生互动3: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形成原因
师:谁能说出长颈鹿最大的特征?
生9:颈很长。
师:对,但你知道长颈鹿的颈从古到今都是这么长的吗?
生10:不是,古代的长颈鹿颈子有的长,有的短。
师:短颈的长颈鹿到哪里去了?是不是颈长长了,变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生11:古代的长颈鹿颈子有的长,有的短,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搞处的树叶,就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
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少,就怎样,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了。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
师:通过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