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导学案(带答案)超实用
《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引言《菩萨蛮》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篇文章将针对该诗进行教师版的导学案分析,旨在帮助高二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理解并学习该诗的背景、主题、结构、意境、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背景《菩萨蛮》这篇诗作流传至今已经有几个世纪之久,每个时代对其理解及解读不尽相同。
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历史背景信息,使他们能够对该诗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建议教师介绍李白的荣誉与履历,以及唐代长安城的文化气氛、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可靠资料。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具有浓烈的佛教文化背景的诗作。
二、主题《菩萨蛮》的主题是诗人李白对佛家信仰的倾慕之情,表达关于念佛功德及信仰的心路历程,包括人类生命的渺小、对一切事物的超脱,对人间疾苦的关怀,以及作为诗人表达感情的处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整体感受体会、生命的意蕴及诗人李白的个性等方面对主题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对东方哲学的深刻思想以及佛家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领悟。
三、结构一般而言,大部分中国古代诗歌都采用了传统诗歌的格式,由五个音节构成的行组成四个句子,称之为五言四句诗。
《菩萨蛮》也采用了这一格式,整首诗由19个五言四句组成,共76个字,中间还有4个两句的诗句,构成了这首诗的结构。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行对韵律、格律进行分析,了解其诗句的长短、运用语言的巧妙,从而理解全诗的整体结构,并概括诗句中的重要论点。
四、意境李白以崇高的旋律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关于佛教文化的洞见和理解。
他将个人的情感和人生哲学通达于这一诗作之中,创造出了一种深刻的玄想文化意境。
在该文中,他通过富有诗意的笔触、意境尤为独特,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武器。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李白对性质的描绘、景物的描画以及对心灵的思考,从而深刻领悟诗歌的情感表达,建立个人的审美标准。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菩萨蛮》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知人论世,认识作者2. 准确把握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3.学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方法4.把握衬托这种手法二、学习重点: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三、学习难点:把握衬托的手法一、猜一猜:他是谁?请根据以下关键词猜一位晚唐的词人年少有才却终身不第讥讽丞相又冒犯皇帝颜值不高却至真性情(一)年少有才他少年时已才华横溢,他只要把手交叉着调弄了八次,便能写出一首声情并茂的七律诗。
但是却一辈子却没能考中进士,为什么?(二)帮人作弊高手在唐代,靠进士除了考才华,还要有一项道德评判。
他由于生活放荡不羁,经常讥讽权贵,道德评判经常不过关。
于是,他一气之下,在科举考场中帮人作弊,报复朝廷。
从近40岁起,他参加过五六次三年一度的“高考”,却始终考不上进士。
但他很有奉献精神,每次考试做完试卷后,都自愿无偿地帮助周围考生答题。
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朝廷再次举办“高考”,礼部侍郎沈询主持考试。
鉴于作弊专业户的他早已臭名远扬,沈询为了防止他再次当枪手,特意给他设了个专座。
开考后,在沈询等几位监考官的全程关照下,他貌似有点不爽,草草写了千把字,就提前交卷离场。
主考官沈询终于松了口气,忍不住得意地问他:“今天你作弊了没?”他失落地说:“监考太严,我也没敢乱整,才搞了个八连发而已。
”在监考官如此严密盯梢下,他居然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帮八个人作弊,完了还嘚瑟,这让主考官受到了严重打击,气得哆嗦不止。
可想而知,他这次考试又悲剧了。
(三)讥讽丞相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他代为撰词,并让他不要泄露此事。
但是他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便疏远了他。
他还也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是讥讽宰相没学问。
(四)得罪皇帝宣宗喜欢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温庭均。
他不认识皇帝,很傲慢地问皇上说:“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皇帝说:"不是。
"他又问:"那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吧?" 皇上说:"不是。
辛弃疾《菩萨蛮》教案+学案
辛弃疾《菩萨蛮》教案+学案辛弃疾《菩萨蛮》教案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一.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
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
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
他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
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
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
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
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
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
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
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
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
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
《菩萨蛮》韦庄导学案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第七单元第二课《菩萨蛮》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韦庄词“明白晓畅,疏朗秀美”的语言特点。
2. 透过词句,体会情感。
3. 结合写作背景,探究主旨。
【预习导航】1.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四世孙。
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后入蜀为西蜀节度使王建掌书记。
唐亡,王建称帝,庄为宰相,终于蜀,谥文靖。
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有男女之情、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离乱、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
2.写作背景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本词是第二首。
黄巢起义后,藩镇混乱,韦庄避难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本词即是他避乱江南时所作。
3.这首词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
诵读时,遇平声韵“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作停顿;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些。
4.字词解释游人:这里指漂泊江南的人合:应当垆: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凝霜雪:像凝结起来的霜雪一样皓:白须:应【问题探究】1.作者表达对江南的情感是什么?2.“人人尽说江南好”中“人人尽说”隐藏意思是什么?1/ 2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3. 诗词从哪些方面写“江南好”?4寄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为什么【总结概括】【课堂练习】《菩萨蛮》(其三) 韦庄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韦庄年少时曾多年流寓江南。
《菩萨蛮》词共有五首,为词人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
最新韦庄菩萨蛮导学案
韦庄《菩萨蛮》导学案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领会韦庄词“显而疏”的艺术特色;品味其中白描式的语言。
②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合作探究诗人矛盾的情感,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预习案知识链接(答案:第一、二句为七字句,其余各句均为五字句。
押韵规律: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
诵读时,遇平声字“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做停顿;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一些。
)2.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语。
①游人只合江南老②春水碧于天③垆边人似月④皓腕凝霜雪⑤还乡须断肠(答案:①应该②比③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④洁白⑤一定,应当)探究案.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作品写了什么:(1)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来具体描写江南?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答案:春水、天、画船、雨、垆边人、皓腕。
(2)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三个词语概括以上四句诗句所写到的美的种类。
答案:景美,生活美,人美2请展开想象,用散文笔调描绘“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四句诗句中所蕴含的意境。
(注意:①想象合情合理②想象优美丰富)3.根据背景材料,思考诗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借对江南的依恋和热爱来表达对于家乡欲回不能、想回不敢的苦涩和无奈。
4、艺术特色整首词作者总的是用什么手法来写景和抒情的?①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②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
③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5、拓展比较《忆江南》三首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原创】《菩萨蛮》导学案
语文科导学案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四课韦庄《菩萨蛮》一、探究求索初露身手(课前自学)(一)预习内容:《菩萨蛮》(二)预习目标: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三)导师指点本课重点:结合具体词句,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本课难点:理解诗词情景并茂的艺术效果。
【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准确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课堂讨论、质疑。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1、韦庄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唐代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韦庄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
他的诗词都很著名,因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在诗坛上与温庭筠其齐名,并称为“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2、花间派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词,编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
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花间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还有极少部分是咏史征戍、行旅写景。
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浮艳为主。
3、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诗人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韦庄浪游江南时,共写了五首以《菩萨蛮》为题的词。
这五首词的内容、情意、风格相近。
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四)预习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字,疏通诗句含义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还乡须.断肠2、阅读思考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⑵本词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五)问题生成(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二、释疑整合展示提高(课堂完成)1、为什么词人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请联系作者身世及词作内容作简要分析。
《菩萨蛮》(二首)导学案-教师版.doc
《菩萨蛮》(二首)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常识及特点;2、能够通过対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感受温庭筠、韦庄词的风格,分析其界同Z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专题解读:见《创新设计》教师版P80——“专题纵览”【资料链接】见《创新设计》81 主积累”部分。
【基础知识】一、词的简介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对它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音乐。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为“诗余” “长短句”“曲子”或“曲子词”,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丿h 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词与诗不同,它必须是配乐吟唱的。
唐五代词为汉魏乐府所不同的是:汉魏乐府一般先有歌词,后配乐;而唐五代诃是先有乐,后填词。
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从隋唐到初盛唐,传世作品冇限。
到中唐,冇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较多词人从事填诃,词的写作才从偶发走向口觉。
晚唐五代衰乱, 一般文化学术LI渐萎弱,但适合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却获得了繁衍的机运。
到了五代十国,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了两个词的屮心。
二、简介花间词和南唐词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温韦外尚有薛昭蕴、牛怖、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等共18人,后蜀赵崇祚将此18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橄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该派的两种风格,其他人的词作多蹈袭温韦余风。
(~)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了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了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三)花间词派,向来是“温韦”并称。
菩萨蛮导学案超实用
《菩萨蛮》导学案(带答案)超实用(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温庭筠《菩萨蛮》导学案教学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思想感情一、唐五代词概述:1、花间词派:以唐温庭筠、前蜀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
温词秾艳华美,如簪花仕女,如富丽堂皇牡丹,“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疏淡清秀,如淡妆美人,如清新明丽芙蓉,“显而疏”,易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2、二主一相: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操,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二、作者介绍: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三、结合注解,理解词意: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四、赏析课文:1、概括上下片内容分析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娇慵的形象下片写了梳妆打扮的过程。
这首词塑造了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贵妇的形象。
2、这首词通篇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导学案-一案三单-《菩萨蛮》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问题导读-评价单高二年级语文组设计人:审核人: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初步了解唐五代词的艺术风格。
2.赏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3.把握词中的思想情感。
过程方法:4.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
5.通过合作讨论,体会比喻、细节、抒情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6.提升学生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重点难点】1.赏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2.把握词中的思想情感。
【关键问题】1.词中写了哪些意象?2.词中的女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运用了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法提示】学习本文要在课前完成结构化预习(采取“查、划、写、记、练、思”阅读“六字诀”方法)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整体把握全文,解决教师预设的主要问题,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课中通过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深入分析文本,赏析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拓展训练;课后通过交流、展示等方法,深层次理解文本,畅谈收获。
【知识链接】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厩采。
一般说来,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韦庄词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已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丽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李璟和孝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的艺术风格。
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和表现特征,直接启迪了北宋词。
【预习评价】问题1、看注解,合理想像,写出词的大意问题2 词写了哪些意象?问题3 “双双金鹧鸪”有什么深层含义?问题4 词中的女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运用了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菩萨蛮》课时导学案
(1)鉴赏诗境: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答:“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诗境:[风景美春水碧于天明
江南--情趣美画船听雨眼--------情-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依恋之情。
“链式课堂”课时导学案(共案)
课题
《菩萨蛮》Leabharlann 备课时间执笔人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诵读、质疑、探究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把握本诗含蓄的思乡之情。
引导学习过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们来欣赏花间词派代表作家韦庄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比较鉴赏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1.全诗主旨意境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2.艺术特点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陈廷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二、引导学习:
(一)关于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首经典作品,《菩萨蛮》是许多诗人和文学爱好者非常熟悉的。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女诗人杜秋娘所作,描绘了一位对佛教极为虔诚的女子心中的苦闷和迷惘。
通过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杜秋娘的写作手法。
导学一:阅读诗歌全文首先,学生们需要认真阅读《菩萨蛮》的全文,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这首诗共十四句,分为七个句子对。
第一、二句是对女子的描述,第三、四句是女子自述,第五、六句是男子的抒发,第七、八句是男子的自述,第九至十四句是承接第五至八句,描写了男子难以言表的爱意和女子的心境。
导学二:文化内涵其次,学生们需要深入理解《菩萨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首先,杜秋娘通过女子的形象反映出唐代女性的弱势地位和佛教的影响。
女子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弱者,需要依附于丈夫或父亲。
而佛教思想强调放下红尘,追求精神升华,女子心中的矛盾感就更加明显了。
其次,诗中男子坚定不移的爱,也映射出唐代人的忠诚和家族观念。
最后,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结尾,杜秋娘试图用禅宗思想的对立和超越,表达对人生的慨叹和超脱。
这些文化内涵的探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秋娘的创作。
导学三:用诗歌写作手法分析最后,学生们需要分析杜秋娘在写作中运用的手法。
首先,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来描绘女子的心情,如“云霞出海曙,梅柳更春妆”中的“海曙”比喻新的生活开始,“梅柳更春妆”比喻美好的前景。
其次,杜秋娘巧妙地运用了暗示手法来表达女子的苦闷和矛盾。
例如,女子的自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就暗示出她的忧虑和时间的无情。
此外,诗中十分巧妙地运用了承接手法,将男女独白与连句相承相融合,使表达更为丰富和感人。
总之,通过对《菩萨蛮》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和观念,还可以进一步领略杜秋娘的诗歌世界。
菩萨蛮导学案(1)
《菩萨蛮》导学案(老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体会其中的韵律美1、通过词中的意象的选用和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美。
2、体味韦庄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和纯用白描的手法,体会该词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互生的艺术效果。
【学习重难】理解词人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准确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课堂讨论、质疑第一课时预习案导语:关于江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既是地理概念又是文化的概念。
广义上的江南则北起淮河,南到南岭,西到巫山,东到大海,即长江中下游区域。
狭义的江南指的是现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包括苏南、浙北、浙东、无锡,以及江北的扬州、南通;再扩大一点,可以包括皖南、赣东北、浙南。
说到江南,人们更多时候会想到文化的江南,想到烟柳画桥、芳草鲜花、想到温柔富贵、才子佳人。
江南,她确实是一个风流蕴藉,让人向往留恋的地方,有一段佳话足以见江南的魅力:南北朝时,武将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邱迟以书信相劝,信中在晓以大义,陈述厉害的同时还写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些景象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
而江南,作为一个文化意象,在诗词歌赋里更是反复被咏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韦庄的《菩萨蛮》看看他是怎样歌咏江南的。
(很多诗人吟咏江南,杜牧有“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汉乐府《知江南》“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
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
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一、作者简介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
玄宗宰相韦见素之后、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长安三年。
导学案: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导学案编写人:审核: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深入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二、预习指导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昭宗乾宁元年进士。
他生活在唐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年轻时生活放荡,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
王建称帝,韦庄被任命为丞相。
他的诗词都很有名,著有《浣花集》。
反映黄巢军攻入长安的叙事长诗《秦妇吟》描写了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他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
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代表词人。
韦庄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早年为实现其“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的抱负,始终“强亲文墨事儒丘”(《惊秋》),但也曾游历江南。
在黄巢起义以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达十年之久。
这首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所作(一说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三、自主学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还乡须.断肠2、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四、合作探究3、如何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句诗?4、白居易也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词三首(参见P35“相关链接”),试着比较白词与韦庄此章在意境上有什么异同。
五、拓展延伸[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毡,爱杀江南。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2)古典诗歌的意境,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
你认为此曲属何种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五、拓展阅读阅读韦庄的其余四首《菩萨蛮》菩萨蛮韦庄一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
043《菩萨蛮》韦庄导学案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韦庄《菩萨蛮》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似直而纡,似达而郁”)【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难点: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预习案【预习内容】词的产生:词是在隋唐时期产生,从中唐后流行起来的一种新诗歌体。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就是歌词的意思。
词起源于民间,中唐以后越来越多的文人加入到词的创作中来,开阔了词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提升了词的品位。
盛于宋。
菩萨蛮: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乐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的。
可见《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萨并无关系,词牌的意思是“象菩萨似的蛮国人”。
【我的疑问】探究案【探究内容】一、知人论世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其二)所写的内容。
2.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3.请用三个词语概括以上几句诗中所写到的美。
三、知人论诗“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知识链接】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
如: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善于抓住夏日急雨的特点,以朴素的语言进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现了西湖夏季风云骤变的奇景。
《菩萨蛮·温庭筠》导学案
《菩萨蛮·温庭筠》导学案第一篇:《菩萨蛮·温庭筠》导学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导学案~教师版温庭筠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词的描写技巧2、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词的特色和技巧 2.深入理解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精读法、讨论法教时安排:一课时【导入】:(课前播放《菩萨蛮》的歌曲演唱)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五代的词。
词在最初,是可以配乐歌唱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流行音乐的歌词。
古代的宴席,是有歌舞奏乐的,文人骚客兴之所至,就取来漂亮的纸笺,写下一首首小词,以供旁边的美丽女子歌唱。
也正因为词最初是写给歌女的歌词,因此内容多关乎闺情风月,香艳绮丽。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晚唐五代时期的流行歌曲的歌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预习案】一、关于“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
词起源于民间,中唐后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
宋朝之后,词学日趋衰落,一直到清朝,才有了一次复兴——这,就是词的大致发展历史。
很少有人知道:词与诗正式分开从温庭筠开始的。
主要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大的流派。
“词”的别称: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有“词牌”。
一段称为一“阕”。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二、知人论世: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
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
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
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作品风格: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他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另有绰号“温八叉”、“温八吟”、“温钟馗”都能反映温庭筠的性格特点。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学习目标:1、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情画意的江南,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2、学会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探究诗歌意境,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3、探究江南诗歌情境的异同,感受诗人的江南情怀。
学习重难点: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一、导入新课烟笼的江南,引起了无数诗人的遐想与诗情。
大家还熟悉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回顾所学江南诗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二、关于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同为“ ”重要词人。
长安的长篇叙事诗《》,影响极大,被称为“ ”,著有《浣花集》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从而形成的意境。
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婉约,是之意。
3.背景介绍《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
主要歌颂。
三、词整体感知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
菩萨蛮导学案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导学案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 唐 ]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学习目标】1.通过鉴赏温庭筠的词,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感知“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知识百科】1.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
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
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
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
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南唐主李璟、他的儿子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为代表,情调伤感而意境开阔,结束了“花间”,开启了北宋词。
3.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 —约870),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宰相温彦博后代。
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
宣宗朝试宏辞,代人作赋,以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
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一、吟咏词韵,圈出词句的韵脚:二、置身意境,找出全词的物象:三、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解读,这首词写什么内容?2、“鬓云欲度香腮雪”这一句诗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3、“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分析“懒”、“迟”、“弄三字之妙”4、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6、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7、探究主旨。
韦庄《菩萨蛮》导学案
《菩萨蛮》导学案(1课时)学习目标:⒈疏通字句,背诵全文,分析语言特色。
⒉知人论诗,感受词人的思乡情怀。
学习重点:疏通字句,思考想象,品味情感。
学习难点: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的特点。
学法指导:学习这首诗,首先,要从把握节奏、咬字、重音、感情等方面反复朗读:然后,借助文下注释和具体语境,了解这首诗的意思;最后,要感知形象,欣赏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和羁旅怀乡的委婉深沉。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学生预习活动检查1.解释下列句中字词:(1)游人只合江南老游人:只合:(2)画船听雨眠画船:(3)垆边人似月垆边:(4)皓腕凝霜雪皓腕:(5)还乡须断肠须:断肠:2.给这首词划分朗读的节奏: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3.用现代汉语翻译这首词【合作探究】落实措施:1.学生组内讨论2.分组展示:让4个小组到黑板展示本小组负责的小题。
其他没参与的小组负责对应小组的点评。
3.得分规则按学生陈述简洁、准确、完整的程度赋分。
4.对于学生不完善的地方,教师讲解补充,评出优胜。
5.每位同学再根据教师讲解和小组的点评进行修改,使自己的答案升格合作探究题:1.这首词共写了江南哪几种景物?表现了江南怎样景色特点?2.“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4.请赏析“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两句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本词写人为什么只提酒家女呢?6. .概括本词的主旨7..概括本词的艺术特点【检测巩固】检测巩固题:1.试比较韦庄《菩萨蛮(其二)》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表现的情感内容的异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____ 白居易《忆江南》附参考答案:【预习导学】答案:1.(1)游人:漂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2)画船: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3)垆边:指酒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菩萨蛮》导学案
教学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思想感情
一、唐五代词概述:
1、花间词派:以唐温庭筠、前蜀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
温词秾艳华美,如簪花仕女,如富丽堂皇牡丹,“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疏淡清秀,如淡妆美人,如清新明丽芙蓉,“显而疏”,易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2、二主一相: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操,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
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二、作者介绍: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三、结合注解,理解词意: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四、赏析课文:
1、概括上下片内容分析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娇慵的形象下片写了梳妆打扮的过程。
这首词塑造了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贵妇的形象。
2、这首词通篇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3、感情探究:
假借写女子,实际写作者自己仕宦之途的不得意,表现自己不被重用的感慨和悲哀。
【迁移训练】
眼儿媚(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愁绪万端。
B.上片描绘春日美景,可惜小径花落叶败,为下片的“春愁”预设伏笔。
C.下片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通过黄莺的啼叫唤起的。
D.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用鸟语花香来反衬惆怅,意蕴深邃。
参考答案
①B不是花落叶败,而是花香袭人。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4分)
(2)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4分)
(4) 结尾三句的描写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1分)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
(1分)(意思对即可)
(2)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通过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1分)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 (春)愁 (烦恼、惆怅等)。
(2分)(如果表现手法答"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也对)(意思对即可)
(3)这首词描写一位身处明媚的春天,却无聊惆怅,愁绪难遣的闺中女子形象。
(4分)
(4) ①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渲染春意的浓郁;②以乐景写哀情,浓郁的春意反衬女主人公内心无法排遣的伤感和闲愁;③景物色彩鲜明,远近结合,层次分明。
(共4分,答到任意2点即可)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5分)
答案:本词刻画了孤独失意、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忧愁苦闷)、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原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高耸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分析3分;共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以上给3分)
阮郎归梅词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
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①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释】①儿家:我家。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闺中女子(或者说是独守空房的思妇)。
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寂寞;她肌肤雪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
心打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情不好;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云雾弥漫,无法可寄,更让她怅惘伤感。
(概括形象2分,具体分析2分)
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孤独寂寞的思妇形象。
(2分)她整日闭门不出,也没有心绪打扮自己;看到梅花盛开,想折寄远行之人,却因日暮而不能。
(2分)
(解答这类题:先总写人物形象,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要注意四点:①作品的情节对人物的刻画。
②抓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③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④诗中作者的评论。
常见提问模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做简要分析,解题步骤:形象——特征——意义(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