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引流管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一、胃肠减压管的护理(一)胃管的护理臵管操作动作要轻柔,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要交待患者在操作的过程中怎样配合,石蜡油可多涂一些,必要时可让患者口服10ml 石蜡油,以润滑食道,便于操作。
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1、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2、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3、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留臵固定: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
对于胃肠手术,胃管接臵在吻合口以下的患者,不可随意上下调节胃管;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
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观察操作: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
冲洗时应根据情况选择5或10ml 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
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
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
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
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一般为墨绿色,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
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量1(若胃液量过多有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可能),并做好记录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鼻饲管护理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
鼓励病人刷牙漱口,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对于鼻饲的患者要记录按臵日期,标记在胃管上,每7天更换一次,于当日晚最后一次鼻饲后拔出,第二日再由另一鼻孔按臵,并再次做好日期标记.鼻饲操作: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潴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每次鼻饲前需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患者的消化情况,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定义】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及水柱波动情况。
3.观察引流管处伤口情况。
4.拔管后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护理措施】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2. 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
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2000px,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
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3.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胸腔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
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避免造成胸腔感染。
4.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5.妥善固定引流管,放止滑脱和移位。
6.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7.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8.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
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
9.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拔管前: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
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1、供给性管道: 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显不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通过通畅的管道及时补充液体进行扩充血容量和供给氧气,抢救伤员生命。
2、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例:留置导尿管,它不仅排出尿液,消除代谢的产物,而且通过尿量测定,计算液体平衡,量出为入,指导输液,同时还可借助尿量来评估抗休克的效果。
3、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和监护,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例:上腔静脉导管,既可快速大量补液,也可测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荷,对指导补液有意义。
4、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等。
胃管有三重作用:1。
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通过胃管进食。
2。
在胃肠大手术后,肠胀气、胃液滞留可通过胃管减压,减轻腹部压力和不适. 3。
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了解治疗的效果。
护理对策1、保持通畅:必须保证进出通畅,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
不通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易误导观察结果.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
如无液体流出应检查可能管道被堵塞。
2、标志分明: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
3、准确留置:有的管子要做到准确留置,如鼻导管吸氧,对立即给氧病人以9.5cm 为固定插入长度;对定时给氧及按时更换鼻导管的病人测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插入较为适宜。
鼻饲管插入长度45~55cm为宜,注入食物后,其食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仍存在,不会发生食物返流及呕吐。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操作标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操作标准。
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及操作標準。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把,别针,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
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目的: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桶三操作步骤:1.戴口罩,洗手。
外科护理学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汇总

一、脑室引流的护理1.引流管安置:无菌操作,妥善固定,使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2.控制引流速度和量:术后早期应抬高引流袋缓慢引流,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使颅内压平稳降低,避免放液过快,导致脑室内出血、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诱发小脑幕上疝等。
但在抢救脑疝等危急情况下,可先加快引流脑脊液,再接引流袋缓慢引流。
3.观察记录引流液情况: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定。
本后1~2日为血性后逐渐转清。
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颜色逐渐加深,提示脑室持续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若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有颅内感染,应及时引流脑脊液并送检。
4.严格无菌,防止感染: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穿刺点和引流袋每日更换,如有污染则随时更换;更换引流袋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5.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或阻塞,尤其在搬运病人或翻身时,防止引流管牵拉、滑脱。
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可能的原因有:①颅内压低于120~150mH.0(1.18~1.47女「2)可降低引流袋高度,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②引流管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可请医师对照X线片,将过长的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再重新固定;③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④引流管被小凝血块或破碎的脑组织阻塞,可在严格消毒管口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将管内阻塞物冲至脑室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
经上述处理后若仍无脑脊液流出,按需更换引流管。
6.及时拔管:持续引流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时间过长易发生颅内感染。
拔管前行头颅CT检查,并先试行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
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开放引流;如未出现上述症状,病人脑脊液循环通畅,即可拨管。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
一、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不管哪一类均要做好安 全教育、加强固定。
(一)高危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 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 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流管、透析管、漂浮导管、 心包引流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的引流管 胃肠减压管、颈部引流管、胸腔引流管、 尿管、腹腔引流管、胆道引流管、胰管引 流、腹腔冲洗引流管、胃造瘘管、胃空肠 造瘘管、膀胱造瘘管、输尿管造瘘管、盆 腔引流管、阴道引流管等。
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妥善固定导管 保持引流通畅 加强无菌管理 注意观察记录 做好心理护理
一分为二以作鼻胃管交叉环绕固定用 3、将胶带背面离型纸撕开,去除一端离型纸 4、将胶带宽部位固定于鼻翼,去除右边胶带离型纸,
进行鼻胃管螺旋环绕固定,使导管和鼻之间嵌入些胶 布,减少导管对鼻黏膜的刺激 5、再去除左边胶带离型纸,以相反方面对鼻胃管进行 螺旋环绕固定,再将导管稍向鼻内置入0.5cm 6、将修改时余下的小胶带条,用高举平台法固定于脸 颊处
做好标记,接好引流装置 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妥善固定 挂管道标识牌 告知
胃肠减压管:
1胃肠营养支持 2胃肠减压
有效的胃肠减压将积聚胃肠内的液 体气体吸出,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 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 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3术前准备
鼻胃管固定方法
1、用剪刀将胶带剪成“T”字型 2、“T”字型尺寸:宽4cm,长7cm,中间剪裁为2cm
(二)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 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
(三)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外周静脉导管。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二、负压引流球的护理
2.做好引流管的固定 因采用双固定;有腹带者负压球的近体端及球体均以皮
筋;别针固定于腹带上;无腹带者;负压球的近体端及球体固 定于适当部位&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不 应予别针固定;可在床边两侧固定一段绷带再将引流管固定 在绷带上;这可增加患者的活动度;固定的高度均要低于引 流口20-30 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 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 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 处理&
一、留置尿管的护理
一、留置尿管的护理
2.3 女病人由于生理的原因;更不容易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因此要求做好前期的准备;会阴的冲洗和两次消毒&高龄女 病人由于肌肉结缔组织萎缩;萎缩的阴道牵拉尿道口使之陷 于阴道壁之中;同时又因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作用而显的苍 白;光滑;阴道口也变小;更使这些病人的尿道口暴露困难;对 于这些病人应该在消毒好会阴之后戴好无菌手套;左手食指、 中指并拢;伸于阴道2cm;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将阴道前壁拉紧 外翻;并可以调整手指的位置;可以见到阴道前壁的所有黏膜; 即可以找到尿道口;然后便可以插管&
二、负压引流球的护理
4.保持无菌密闭 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
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5.拔管指征
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 5 ml即可拔管;置管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拔管时应严格按照 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引流 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一、留置尿管的护理
4 拔除尿管的方法 拔除尿管也是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气囊尿管以 固定牢靠、方便、置于会阴部清洁之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 于其结构、质量、患者自身原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因素;致使部分 病人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增加了病人痛苦&拔管时遇 患者精神紧张;气囊回缩不良及尿垢形成等因素致拔管困难者;不得 硬行拔出&应先安慰病人;使其情绪稳定&护士本身保持冷静;分析 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不要强行拔管从而损伤尿道&患者精神紧张导 致尿道痉挛应该先让病人平静5~10min;或请示医生使用解痉剂 &气囊回缩不良的可以在排空小便后使用石蜡油或者是利宁从尿管 开口处往膀胱内注入;润滑尿道后用拇指与食指将外露尿管拧搓数 遍;然后将注射器乳头插于气囊外口部;注入5ml气体后再慢慢抽吸 或者剪断尿管让气囊内液体或空气自行排出&拔管后应该早让病人 自行解小便;避免尿储留&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ppt(完整版)

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
妥善固定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感染 观察引流液
递进关系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矢量图标可替换
01
点击输入标题
03
点击输入标题
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的目的: 引流出腹腔内积血
、积液、渗出物,防 止继发感染。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反 折、受压。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 注意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如引流液为鲜红色且 流速快时,提示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处理。 5、拔管:引流液较少或无引流液时,病人无其他不适时, 可考虑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7、拔管指征: 置管引流48-72h后,引流瓶中的气体无溢出且引流
液颜色变浅,24h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 胸部X线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 气促时,即可考虑拔管。
拔管后24h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存在胸闷、呼吸困难、 发绀、出血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经常挤捏引流管,防 止引流管堵塞。
注意观察引流液 4 的量、颜色、性
状,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处理。
一般护理
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 3 口,防止引流液逆行
感染,操作过程应加
强无菌操作。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
胃肠减压管
2 胸腔闭式引流管
3
胆道 T 管
4
腹腔引流管
5
留置导尿管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1
准备一方一长胶布
4.再把引 流管粘贴 于方胶布 上
4
2
长胶布包绕引流管
5
编辑版ppt
3
方胶布粘于患者皮 肤或敷料上
5.注明引流 管的种类 和日期
29
3、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 当病人携带的管道繁多时,会造成护理观察不便,引起护 理差错,因此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
• 盆腹腔引流,头颅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 • 对多个静脉通道应用可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和特
编辑版ppt
33
4、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 进行不间断病情观察,定时检查各类管道,保持管道通畅 有效,及时观察、准确记录输入液量及引流液的色泽及流 量。
• 观察贴膜、胶布及固定带,受潮、松脱时及时更换。 • 查看引流管固定用缝针针眼处有无脓液,缝线有无脱落。 • 对于昏迷、躁动、谵妄、意识不清要使用约束带将患者妥
编辑版ppt
19
五常法(5s)管理
4、常规范: 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对组员护理时存在的各种 问题按标准随时进行整改,制定各个管道护理流程,使大 家的行为更标准化、程序化。 5、常自律:培养每位护理人员主动检查自己护理管道的 工作方法,并积极学习管道护理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能 力。
编辑版ppt
20
三、ICU导管护理要点
心包 纵膈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盆腔 胰腺 脾窝引流管 腹腔冲洗管
T管
尿管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 胆管引流
膀胱造瘘管 输尿管导管
创口引流管
伤口引流管 伤口负压引流管
编辑V版SpDp引t 流
4
一、ICU管道分类
编辑版ppt
5
供给性管道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1

T管引流护理
❖ (六)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出血:结扎线脱落、肝断面渗血、凝血功能差、
肝叶切除术者应卧床休息,改善和纠正凝血功 能,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切口、引流液 ❖ 胆瘘:胆管损伤、下端梗阻、T管引流不畅、 滑脱 ❖ 感染:膈下感染、引流液逆流
T管引流护理
(七) 拔管的指征
❖术后2周,试行夹管1-2日,病人无腹 痛、发热,黄疸消退; 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 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色清亮; 胆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无狭窄、结石, 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
腹腔引流护理
❖ 二、腹腔引流的护理 1. 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变 换体位时压迫引流管或牵拉而脱出,并减少牵 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 2.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残渣等, 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质的 逐日变化,以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腹腔引流护理
3. 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袋 内保持无菌,每周更换2次无菌袋,引流管远端 接引流袋时,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 起逆行性感染。
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引流护理
❖ 一、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 腹部手术部位渗血未能彻底制止,有继续渗血、渗 液可能者。 2. 腹腔或腹腔内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置引流物, 不断排出继续形成的脓液和分泌物,使脓腔或积脓逐 渐缩小而愈合。 3. 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不能控制感染或有坏死组 织未能彻底清除者。 4. 肝、胆和腹的手术后,可能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 外渗和积聚时。 5. 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可能有消化液渗漏者。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胸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注意引流 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 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 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 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胃肠减压管
胃肠减压的目的: 引流出胃肠内容物,减轻肠梗阻、肠胀
气的症状,以及避免术中误吸。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 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胃液颜色正常为墨绿色 (混有胆汁)。若颜色 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 虑拔管。
胆道T管
T管引流的目的: 引流胆汁 引流残余结石 支撑胆道 进行T管胆道造影 进行二次取石术
胆道T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反折,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残余结石堵 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防止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 注意无菌操作;采用淋浴,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管处,避免感染。
当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引流量逐渐减少,可试行夹管1-2日 。夹管期间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进行T管造影。T管造影 证实胆道通畅后,持续引流出造影剂,再次夹管2-3日。体温正常、食 欲增加、大便颜色正常、黄疸消失、无腹痛症状、T管造影证实胆道通 畅,即可拔管。
拔管后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窦道可自行闭合。
留置导尿管
留置导尿的目的: 引流出膀胱内的尿液,解
除尿潴留,避免术中膀胱充 盈误伤膀胱。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损伤尿道。
引流管的护理

(二)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4.妥善固定 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 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 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 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 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
(二)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3.维持引流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 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 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 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 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 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 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 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 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 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三)导尿管的护理
(3)将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放于床尾。开 消毒包,备消毒液,左手戴无菌手套,将已备好的清洗消毒用物 置于病人两腿之间,右手持止血钳夹0.1%新洁尔灭棉球清洗外阴, 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外阜1个,大腿内侧各1个)。清洗 完毕,另换止血钳,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以尿道口为中心, 顺序是: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清洗各一棉球,最后一棉 球消毒尿道口至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只用一次,污棉球及用 过的钳子置于床尾弯盘内。
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有效引流。 做好病情观 引流管不可受 察及记录。 压,扭曲,折 叠,经常予离 心方向挤捏, 保持通畅。
护理原则
一、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06
07
08
09
10
及时发现及 积极处理与 引流管相关 的并发症
标识清晰。有两 根或两根以上引 流管者应标志清 晰,摆放整齐有 序。
掌握好拔管时间 和拔管指征。
做好拔管后护 理。拔管后要 严密观察病情 变化,并做好 引流管口周围 皮肤及伤口等 的护理。
2
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
二、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05
无菌
密闭和 妥善固定
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液
保护引流管 周围皮肤
3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胃肠减压的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 评估口腔黏膜、鼻腔及插管周围皮肤情况;了解有无食道静脉曲张。 3. 评估胃管的位置、固定情况及负压吸引装置工作情况。 4.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 评估腹部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引流管的护理
目录
Contents
一、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二、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 三、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
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一、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01
02
03
04
05
遵循无菌技 告知患者及家属 妥善固定,防止 术原则,标 放置引流的目的, 脱出。妥善固定 准预防原则。 位置,引流期间 引流管,保持适
的注意事项及自 宜的长度,嘱患 我观察技巧等, 者翻身活动时避 取得患者配合。 免引流管脱出。
3、胆道引流管(T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应用与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应用与护理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浓液、渗出物、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
但是,引流管均是异物,刺激组织,使渗出物增多,延长伤口急性反应期,推迟愈合时间。
有时选择引流管不当,如质地坚硬或安置部位不妥,紧贴血管或肠管,可造成损伤而引起继发性出血和消化道瘘等并发症。
1 常用引流物及适用范围1.1 橡皮片引流是薄乳胶橡皮片制成,消毒液中消毒备用。
多用于表浅伤口和脓腔的引流,如皮肤的切口感染、脓肿切开、表浅肿块切除术后皮下引流、防止渗血,脓液积贮等。
1.2 橡皮管引流有各种质地和型号的引流管,如软质的乳胶管,多用于肝脏、胆道、膈下脾区、腹腔、盆腔、甲状腺等术后引流。
硬质的橡皮管多用于胸腔闭式引流。
1.3 烟卷引流将纱布卷成长形作引流芯,然后用乳胶橡皮皮片包裹在纱布条外,并用胶水粘好,类似香烟,主要利用管芯纱布的毛细血管作用引流,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多用于腹腔引流。
临床上常用于胆道术后或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封闭欠佳等情况下,放置烟卷引流,其目的是倘若发生胆漏或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即可向外引流,不致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
这类带有某种意义的引流,又称安全引流。
2 特殊管状引流物多为适应某些空腔脏器的特点,或特殊的引流功能要求而制。
如:T管引流,专门用于胆道引流;蕈状导尿管引流,引流膀胱及肾盂造口,也用于胆囊造口;双腔管引流,为平行的管,顶端均有数个侧孔,一个管进空气,另一个用于引流;双套引流,系将一细的引流管套入另一粗的引流管,各自的顶端也均有数个侧孔,粗管可进入空气,细管用于引流。
双腔管和双套管主要用于腹腔内部位较深和分泌物持续大量产生病区引流。
3 根据引流装置的不同,常用的有①开放引流,即引流物有敷料覆盖或与引流瓶相连接。
但引流物或引流管腔直接与大气相通。
②闭式引流,引流管腔不与大气相通,而且在无菌水平面下。
如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引流。
通常与双套管引流结合,采用持续间断引流装置,以充分达到引流目的。
各种引流管护理重点

各种引流管护理重点引流管护理是指对患者体内插入的引流管进行有效的护理和管理,以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和患者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个引流管护理的重点。
一、引流管的选择引流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常见的引流管有胃管、尿管、胸管等。
在选择引流管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以及需要引流的部位等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引流管的材质、尺寸和硬度等特点,确保引流管的合适性和舒适性。
二、引流管的插入和固定引流管的插入和固定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环节。
在插入引流管时,应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插入时要注意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患者的组织和器官。
插入完成后,要及时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的脱落和移位。
三、引流管的通畅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是引流管护理的关键。
引流管的通畅与患者的恢复和安全息息相关。
在护理过程中,要定期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等变化。
如发现引流液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疏通引流管、更换引流袋等。
四、引流管的清洁和更换定期清洁和更换引流管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环节。
清洁引流管时应注意使用无菌的清洁剂和无菌纱布,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清洁时要轻柔、细致,避免对患者的伤害。
定期更换引流管和引流袋,可减少污染和感染的风险。
五、引流管的监测和评估引流管的监测和评估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内容。
在护理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和评估引流管的状况。
监测内容包括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等,评估内容包括引流管的通畅性、固定性和舒适性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引流管的正常功能和患者的安全。
六、引流管护理的安全措施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要始终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护理人员要正确佩戴洗手液和无菌手套,保持清洁和安全。
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和卧床时间,避免引流管的扭曲和压迫。
此外,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安全和温暖的护理。
总结起来,引流管护理的重点包括引流管的选择、插入和固定、通畅、清洁和更换、监测和评估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还可迅速引起其他严重后果,如心内膜炎、 骨髓炎及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等。
? 局部感染( 17%-45% )是指发生在导管局部皮肤 或组织,包括置入部位以外的感染、腔隙感染及 隧道感染。
? 全身导管相关感染又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 BSIs),标准是有全身症状和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 ,且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部分半定量及定量培养 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
? 2 防止发生局部穿刺处感染。 ? 3 导管的固定导管的固定牢固 ,应每班检
查导管的深度,避免导管脱出或推入。 ? 4 预防发生空气栓塞。
因上腔静脉压力较周围静脉压低2~ 4mm水柱,血容量不足或深吸气时可降低 至0甚至负压,易使空气进入形成气栓甚至 突然死亡,所以输液过程中应及时更换补 液或封管,严禁液体流空。
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
? 上呼吸道梗阻
口鼻腔或喉部损伤
? 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
昏迷、麻醉时,正常生理反射抑制,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 易发生误吸及分泌物潴留
? 气道分泌物潴留
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受损时,气道分泌物潴留
? 实施机械通气
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
? 心跳骤停 ? 深昏迷 ? 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 ? 严重气道痉挛、气道异物梗阻 ? 误吸或有误吸危险 ? 难以控制的上呼吸道出血 ?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 镇静过深 ? 意外拔管
封管
? 保证管道内有液体充盈,输液后封管时应注意使 导管全程均有抗凝剂。
? 抽取稀肝素水 5 ml正压封管,封管液余 1 ml时边 推边退针,以保持管内正压,避免导管末端形成 血栓。
? 当导管发生部分阻塞时,可采用尿激酶 1000 u / ml 3~5 ml封管3~5 h,待血块松动后用力回抽 ,切忌将血栓推入血管内。
导管类型
? (1)单腔、双腔、三腔、四腔导管。 ? (2)带外鞘的肺动脉导管或同步频线导管。 ? (3)可长期使用的埋置式导管。
穿刺置管并发症
? 误穿动脉 ? 气胸和血气胸 ? 导管错位 ? 心率失常 ? 其他
导管留置并发症
导管堵塞
? 非血栓性42%(机械性因素或药物沉积) ? 血栓性58%
外在血栓:血管壁血栓、心房血栓、中心静脉血栓 内在血栓:腔内血栓、导管顶端血栓和纤维素鞘
人工气道建立对机体的影响
? 人工气道建立后,改变了正常的气体通道,使部分上呼吸 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如呼吸道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 作用和部分防御功能。
? 另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均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有 些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人工气道的并发症
? 口腔感染 ? 切口出血、感染 ? 气道粘膜的损伤 ? 气管狭窄 ? 气道出血 ? 鼻窦炎 ? 肺炎
常见人工气道
不确定人工气道
? 手法开放气道 ? 口咽通气道 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癫痫大发作或抽搐 ? 鼻咽通气道 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 面罩呼吸球人工呼吸 ? 喉罩 ? 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
确定人工气道
? 气管插管 ?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经口气管插管术:
最经典最常用的插管方法, 也是快速建立可靠人工气道的 方法。
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概述
? 人工气道:
是指经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通道,以辅助患 者通气及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
? 人工气道最基本的要求:定位、通畅性、封闭性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 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 保护气道,预防误吸; ? 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 为机械通气提供封闭通道。
? (1)操作熟练程度。 ? (2)护理不当。 ? (3)留置时间留置时间过长,一般留置时间
为15- 30 d,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 ? (4)抗病能力。
导管脱出、裂断
由于颈部活动度大,出汗易使贴膜失去 黏性,穿衣和睡眠中不慎易将导管拉出等 均是导管脱出的原因。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 1 保持导管通畅,观察输液速度,避免管路 打折及脱落。
外科患者术后监护
2016-06
简要
1 各种麻醉术后的护理?
掌握全麻 腰麻 硬膜外术后病人 的护理
了解颈臂丛麻 局麻术后的护 理
引流各类引流管的 管理 常见并发症及对1 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 ? 2 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 ? 3 静脉营养治疗 ? 4 放置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 ? 5 静脉造影或经静脉的介入治疗 ? 6 肿瘤病人化疗
输液护理要点
? 采用双腔管时,因1次封管抗凝作用仅可持续 12 h左右,所以两个管头要交叉使用以减少 血凝。
? 严防患者自行拔管。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准则
拔管前护理 ①病人取仰卧位或垂头仰卧位 ②当病人脱水时避免拔管 ③导管拔出时嘱病人屏住呼吸 ④碘伏消毒敷料贴范围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准则
拔管后护理
①用3个手指或无菌纱布块压在拔管后的皮肤切口上 ②拔管后外涂抗生素软膏 ③不要过度按压或用力摩擦颈动脉 ④密封切口 12 h ⑤拔管后病人需静卧 30 min
封管要点
? 封管液:稀肝素 ? 肝素浓度:100u/ml ? 配制方法:1.6ml肝素(10000U)加入
100mlNS中,即100U/ml。 ? 保存时间:12h
输液护理要点
静脉推注药物时与浅静脉静推注药物相 比,速度应慢,因导管近右心房,推注药 液过快,易引起心律失常。
严格注意输入脂肪乳剂、血浆或血制品 因可形成纤维粘连阻塞导管,充分冲管。
? 声嘶、声带水肿 ? 纵膈气肿 ? 皮下气肿 ? 气管食管瘘 ? 脱位 ? 气道阻塞 ? 漏气
? 人工气道的固定 ?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患者的管理 ? 吸痰 ? 套囊管理 ? 感染的管理 ? 沟通交流
人工气道的固定
成年男性插管深度22-24cm 女性21-23cm 未成年人插管深度参考公式年龄/2+12
? 部分堵塞:能通过导管输液而不能回抽血 ? 完全堵塞:既不能回抽血也不能输液
? 正确封管及导管肝素化能减少导管相关性 血栓的发生,但不能杜绝。
? 一线方案:压力性冲管、血栓溶解酶灌注 溶解和机械性取栓
? 二线方案:导管更换和纤维素鞘剥除术
导管感染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是指导管的全身或局 部感染的统称,占医院感染6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