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计划的主要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强化
学习者通过观察他 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 果而受到强化。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例如:
当儿童看到同伴推倒 别的小朋友并获得了想要 的玩具,那么,他以后也 可能会尝试使用这个方法, 这就是替代强化。
学到这里,你能解释 案例导入中男童的行为是 如何形成的了吗?
——华生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 观点
环境决定人的心理发展。 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行为模式: S(刺激)-R(反应)
三、行为主义理论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观点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
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
形成规则 自觉遵守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二、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
是最重要的生物本能,人在 不 同 的 年 龄 , 性 的 能 量 —— 力比多,会投向身体的不同 部位,产生快乐与兴奋的感 觉。
二、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生殖器期(12岁以后)
关。 强化控制原理
行为矫正原理
三、行为主义理论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良好行为
今天露露表现很好 乖乖地吃完了饭
不良行为
强化
养成好习惯
人类社会认同的行为模式
不予强化 消除不良行为
但是,对一些严重违规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引导教育。
三、行为主义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 精神分析医生,是新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人物。
(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序号 年龄
发展危机
对危机积极解决
1
0-1岁
基本信任—不信任
希望
2
1-3岁
自主对羞愧
意志和自我控制
3
3-6岁
主动对内疚
方向和目的
4
6-12岁
勤奋对自卑
能力
5 12-18岁
3.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发展观
华生1878年1 月9日出生,是 美国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心理学 的创始人。
(1)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研究对象:行为 刺激(S)—反应(R) 案例:小阿尔伯特实验
华生
案例:小阿尔伯特实验
图1
图2
案例:小阿尔伯特实验
图3
图4
案例:小阿尔伯特实验
图5
图6
案例:小阿尔伯特实验
第三节
1.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3.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发展观
(1)华生 (2)斯金纳 (3)班杜拉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6.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一、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是美国心理学家。 1880年6月21日生于威斯康 星州的阿尔马;1903年,格 塞尔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 1906年,获得克拉克大学的 心理学博士学位。1911年, 他任教于耶鲁大学,并于 1915年获该校医学学位。
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1.人格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获得快乐 2.自我:现实原则 3.超我:理想部分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在初生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齐备无缺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逐渐齐全的。
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比如:最初孩子的情感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别,后来,逐渐分化为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1.无意向有意发展
无意心理活动,是指直接受外来影响支配的心理活动。
有意心理活动,指由自己的意识(目的,动机等)控制的心理活动。
儿童的注意,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最初都是无意的,以后向着有意或随意的心理活动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的制约或局限。
比如,几个月大的孩子,其其快乐和不安,主要取决于生理上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了
系统性,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了个人特有的个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培训课件
环境决定论
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遗 传只是提供发展的可能性。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论
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儿童中心论
强调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认 为儿童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02
03
04
深入研究遗传与环境对学前儿 童心理发展的交互作用,探讨 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惩罚
通过给予负面的奖励或惩罚来减 少儿童的不良行为。
消退
通过撤销正面的奖励或惩罚来减 少儿童的不良行为。
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认知
儿童对他人、社会关系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角色扮演
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理解社会规则和行为 规范。
社会认知冲突
当儿童面临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社会情境时,会 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促进其社会认知的发展。
形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算阶段
11岁以后,儿童能够进行抽 象思维和推理,解决问题的方
法也更加灵活。
读写能力发展阶段论
字母阶段
2-3岁,儿童开始认识字 母,并尝试模仿发音。
单词阶段
3-4岁,儿童开始认识单 词,并尝试阅读简单的
图画书。
句子阶段
4-5岁,儿童开始理解句 子的结构和语法,并尝
试书写简单的句子。
段落和篇章阶段
04
社会性发展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来 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需要直接
的强化。
替代强化
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 间接获得关于行为与后果之间关系 的线索,从而习得相应的行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行为主义
• 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
斯金纳将行为分为:
1 应答性行为(由刺激引发)
•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如: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
2 操作性行为(自发的)
•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 如:如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 操作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与行为带来的后果有关。
行为
后果
行为发生频率
幼儿主动发言 获得称赞、新玩具
惩罚是由于行为带来的不利后果而使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降低的现
象。
名称
给予/撤销
刺激 行为发生频率
举例
给予惩罚 给予(+) 厌恶刺激
降低
学生迟到时,要求其打 扫教室卫生
移去惩罚 撤销(-) 愉快刺激
降低
不服从老师的安排,没 收之前奖励的小贴花
• 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
1961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著名的 “儿童攻击行为模仿”实验,又称 “波比娃娃”(Bobo doll)实验。
幼儿主动打人 被批评
强化是指由于行为带来有利的后果而使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增加的
现象。
强化是指由于行为带来有利的后果而使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增加的
现象。
名称 给予/撤销 刺激 正强化 给予(+) 愉快刺激 负强化 撤销(-) 厌恶刺激
行为发生频率 增加 增加
举例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奖励一朵小贴花
按时交作业,老师撤 销对他的处分
行为主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 斯金纳&班杜拉
2.主要观点
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学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部条件对 学习的影响,又注重学习者对环境的行 为反应。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
道德两难故事: 海因兹偷药救妻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可以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 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10倍。他花了200元制 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的1000元, 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 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 “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于是, 海因兹走投无路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学习目标:
1.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及其观点; 2. 能将各理论流派的观点运用到实践中,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具体问 题。
一、 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
(一) 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的早期研究
在西方,早在古代就有些思想家提出了他们的儿童观。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和古罗 马的儿童观。
(二) 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分化和发展
1. 精神分析理论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① 口唇期(0—1岁) ② 肛门期(1—3岁) ③ 性器期(3—5岁) ④ 潜伏期(5—12岁) ⑤ 生殖期(12—20岁)
(2)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① 婴儿期(0—1.5岁) ② 儿童期(1.5—3岁) ③ 学龄初期(3—5岁) ④ 学龄期(6—12岁) ⑤ 青春期(12—18岁) ⑥ 成年早期(18—25岁) ⑦ 成年期(25—65岁) ⑧ 成熟期(65岁以上)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根据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的观察,首次提出 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观点。他把一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个自然阶段分为三 个时期: 从出生到7岁,7岁至14岁,14岁至21岁。这是最早的教育年龄分期,也是最早的 对儿童及青少年发展的年龄特征问题的探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斯金纳箱
•实验发现: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 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 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
内容页
(三)强化理论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
框哦)
1.什么是强化?
——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
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儿童心理 发展的必 要条件
物理 环境
•物理经验 •数理逻辑 经验
社会 环境
平衡
包括社会生 活、文化教 育和语言等
不断成熟 的内部组 织和外部 环境的相 互作用
四、儿童认知发展的四阶段(重难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的世界
靠感觉和动作(口尝、手抓、 敲打等)去认识周围世界的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1 第一节 成熟势力说 2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说 3 第三节 社会学习理论 4 第四节 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格赛尔 1、“双生子爬梯”实验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
2、自然成熟>后天教育
3.评价
优点:
突出了成熟机制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为研究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提供了一系列育儿观念。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将感知动作内 化为表象,形成了运用符号表征客体的能力。
这一阶段其思维特点有: 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等。
前运算阶段特点一:泛灵论
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 的意识活动、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
前运算阶段特点二:自我中心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许多理论和观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通过从环境中吸收刺激并产生反应来实现的。
该理论强调了外部环境对儿童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正反馈和惩罚,儿童学会了一种行为模式,以适应他们周围的环境。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他认为,儿童通过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和适应来构建他们的认知结构。
在儿童生命早期的阶段,他们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探索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发展出符号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由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他强调了环境和社会交往对学前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区间性发展”的概念,即一个人在个体层面上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
4.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儿童内在动机和自主性的重要性。
根据该理论,儿童在实现满足和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感到自主、有能力和有关联感。
这可以通过提供支持、提供选择和培养积极自我概念的方式实现。
5.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社会情感发展理论关注儿童在社会互动和情感关系中的发展。
詹姆斯·鲁比特提出了情感发展的五个阶段,包括自主、皮肤到皮肤接触、控制、认同和恋爱。
这一理论强调了儿童和成人之间情感连接的重要性,以及正面亲密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6.性别角色理论:性别角色理论认为,儿童在社会中充当的性别角色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的。
该理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儿童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影响。
通过社会化和性别角色模型的塑造,儿童学会了符合其所在社会性别角色的行为和期望。
7.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由布隆弗伯格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包含个体、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下形成的,通过刺激和反应的相互作用来学习和发展。
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特·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形成习得行为,他们的行为可以通过正反馈和惩罚来塑造和改变。
2.认知发展理论:以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将注意力放在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上。
他认为儿童在不同的阶段会经历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如感知运动期、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他揭示了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规律。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化文化理论将社会和文化因素视为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强调了社会互动和文化工具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近发展区”和“远发展区”的概念,认为儿童通过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合作和引导,可以在自己的认知能力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4.心理动力学理论: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内心欲望和冲突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经历着冲突的不同阶段,如口唇期、肛门期和阴蒂期。
通过解决这些冲突,儿童可以达到心理平衡和成熟。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各有侧重,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这些理论通过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为教育和家庭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这些理论,能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 4、內化說:高級心理機能是不斷內化的結果,個 體就是通過內化從情境中吸取知識獲得發展的。
• 5、最近發展區—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
• (二)評價
• 1、貢獻:最早將歷史主義原則引入了心理學,指 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低級心理機能基礎上產 生和發展起來的,高級心理機能是歷史的產物。
• (一)基本觀點
• 將個體人格的發展劃分為順序固定、相互關聯的 八個階段:
• 1. 基本的信任對不信任(0-1歲)
• 獲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 2. 自主對懷疑與羞怯(1-3歲) • 獲得自主感,克服懷疑與羞怯感 • 3. 主動對內疚(3-6歲) • 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 4. 勤奮對自卑(6-11歲) • 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 5. 同一感對同一感混亂(青春期) • 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亂
• (2)這一時期的能量固著將會導致男孩成人後好 表現、競爭;女孩傾向於純真、誘人、好表現。
• 4. 潛伏期(6-11歲)
• (1)潛伏期的兒童,性欲的發展處於停滯狀態。
• (2)兒童的關注點從自己的身體轉移到外界的各 種活動,將精力投放到學習、交往、遊戲等活動 中。
• 5. 青春期(11、12歲開始)
• (3)對教育理論與實踐也有重要影響 ,教育與 教學應當以兒童心理學發展的特點為依據而進行。
• 2、不足:
• (1)把智力的本質看作生物意義上的適應,把認 知視作有機體適應的延伸。
• (2)把心理內部的平衡作用看作智力發展的決定 因素,對外部環境的影響似乎重視不足。
二、弗拉維爾的元認知理論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模板模板课件 (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模板模板课件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发展心理情况的学科,对于父母、教师、幼儿园工作者以及其他与儿童相关的人员来说,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很重要。
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有哪些呢?一、行为主义理论:以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强化,认为儿童的一切行为来源于环境刺激的反应,强调塑造和训练。
二、认知发展理论:由皮亚杰提出,认为儿童不是简单地被环境所塑造,而有一套自己的认知经验,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认知结构,儿童能够重构自己的思想模式,从而发展出更复杂的认知和信仰。
此理论对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让幼儿在游戏和自由探索中自我发现和创新。
三、社会学习理论:由珂文提出,认为儿童的行为模式是自己和他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可以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形成学习取向,这个学习取向在不断合群中自然成长。
并且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社交方面的要素,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接受、支持和帮助。
四、情感/人格发展理论:由佛洛伊德提出,认为儿童在情感、社交和性格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提出了早期心理拓扑图、父母情结和心理防御机制等概念,这些都是儿童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此理论旨在鼓励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独立性和个性化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育者不应该过于专注于单一的理论流派,而应该根据幼儿个体情况,综合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案,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实践中,理论和实践应该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和谐、更快乐的成长环境。
最后,提醒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做好幼儿关怀和监护,在幼儿生活中给予足够的爱和关注,培养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让他们在成长跨度中走得更坚定、更自豪。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共页课件 (一)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共页课件 (一)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理解其心理发展需要遵循心理学的不同理论流派。
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中,有四个重要的流派: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生物探究。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理论研究方法,使得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影响。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通过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是被塑造的。
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行为主义强调观察和实验的数据。
学前儿童的行为是可塑的,因为他们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所接受的奖励或惩罚形成的。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强调的是与行为主义不同的思考过程,以及孩子内在概念和思考方式的发展。
主要由保罗·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会不断提高。
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方面,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孩子的理解和获取的知识都来自经验和理解过程,而不是被塑造。
三、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和学习是社会和文化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而非可以在独立的个体中形成。
社会性是学习和理解的关键,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较大。
家庭、学校和朋友等社会和文化活动可促进思维过程的完善。
四、生物学理论生物学理论主要关注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结构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中,生物学理论贯穿始终。
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身体运动,生长和发育都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总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涉及到众多的方向和研究方法。
四种理论流派都强调心理发展是多个方面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研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理论流派。
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理解每个理论流派的假设和发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成长。
陕西招教幼教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第一节精神分析主义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在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
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新生儿饿了或尿湿了的时候,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直到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止。
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分,反映了儿童日益发展起来的感知、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
自我的功能就是寻求更为实际的、被社会允许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求。
所以,当一个学步期儿童想要喝奶时,他会找到妈妈说:“牛奶”,而非哭闹。
随着自我的不断成熟,儿童逐渐能更好地控制住毫无理性的本我,独立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有些需要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如一个三岁的儿童在两餐之间去偷吃饼干,很快就会被妈妈发现并制止。
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的第三个部分,超我,就会逐渐成熟。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良心”成分——三至六岁的儿童逐渐将父母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内化而形成了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标准。
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不再需要成人来指出他们表现的好坏了,他们已经能明了自己的好与不好,并会对自己所作所为感觉愧疚和羞耻。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带”。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
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
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一次强调了早期经验和家庭教养对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其关于人格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假设不能被证实,带有很强的假设性,在应用于学前儿童时仍有很大的局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流派第一节成熟势力说【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48 周起每天作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 周。
到第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 级楼梯。
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
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分析要点: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
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观点辨析】你认为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识字,多做数学题。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说一、华生的环境决定论1.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2.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在他的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著名的论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1)他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决定于所处的环境。
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
(2)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儿童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习得的,给儿童以什么样的训练,就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什么样的人。
(换言之,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人类的行为来自学习,而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人的行为也可以控制。
)3.儿童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中学习而得的吗???两个实验:实验1:华生等以一个11个月大的小男孩为被试,看能否通过条件作用让他对小白鼠产生恐惧。
实验之初,小孩对小白鼠并不害怕,但经过条件作用后,小孩发生了很大变化。
实验过程如下:在小白鼠出现在小孩面前的同时,在小孩的背后用力击打一个物体发出巨响,引起孩子的惊吓反应。
反复几次后,当只有小白鼠出现时,小孩也表现出害怕、逃避的反应。
几日后,小孩对所有带毛的物体如狗、皮毛大衣等都感到害怕。
实验2:以一名叫皮特的三岁小男孩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他的惧怕反应。
P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但对一切长毛动物感到害怕。
华生等为消除其恐惧采用了如下程序:首先,实验者先让P观看其他小朋友与小白兔玩耍。
然后在皮特吃饭时,将关在笼子里的兔子放在距离皮特较远且不会对他产生威胁的地方;第二天,将兔子拿到较近的距离,直到皮特感到一丝不安;接下来的每一天,兔子都被移近一点儿,但在实验者的关照下,并不会给皮特带来太多的麻烦。
终于,皮特可以做到一边吃东西一边与兔子一起玩。
用同样的方法,心理学家消除了皮特对其他物体的恐惧。
(华生的研究在实践上一个主要的应用是发展了一套对恐惧进行去条件作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当代来说即是一种行为矫正或称之为系统脱敏法。
)两个实验证明:儿童的行为既在环境中习得,也可以在环境中改变,环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
所以,华生的行为主义学生又被称为环境决定论。
二、斯金纳的操作主义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
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1)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2)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
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
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 (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imulation。
;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
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
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
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
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2.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斯金纳箱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
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
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
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
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
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3.强化理论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
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如鸽子啄键可得到食物。
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
如鸽子用啄键来去除电击伤害。
教学中的积极强化是教师的赞许等,消极强化是教师的皱眉等。
这两种强化都增加了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
斯金纳认为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
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
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
在他的实验中,当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杠杆得到食物的条件反射后,在它再按杠杆时给予电刺激,这时反应率会迅速下降。
如果以后杠杆不带电了,按压率又会直线上升。
斯金纳对惩罚的科学研究,对改变当时美国和欧洲盛行的体罚教育起了一定作用。
斯金纳用强化列联这一术语表示反应与强化之间的关系。
强化列联由三个变量组成:辨别刺激──行为或反应──强化刺激。
刺激辨别发生在被强化的反应之前,它使某种行为得到建立并在当时得到强化,学到的行为得到强化就是刺激辨别的过程。
在一个列联中,在一个操作—反应过程发生后就出现一个强化刺激,这个操作再发生的强度就会增加。
斯金纳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是精确地分析强化效果并设计特定的强化列联。
第三节认知发展学说一、皮亚杰,瑞士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
二、认知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实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和质变。
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两种主要的形式就是同化和顺应,而着对立统一存在),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智慧或智力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泛化的适应论)(二)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结构(四个基本概念)1.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概括性,可迁移)。
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
2.同化(以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图式产生量变)。
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
3.顺应(改变原有图式建立新图式,接纳新事物,图式产生质变)。
4.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活动的平衡,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
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
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
总结: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三)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表格PPT)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婴儿只能注意他自己的感觉、因为身体产生的各种新奇感受而惊奇。
他们就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通过叫喊、倾听、敲打、尝试所有新鲜事物,来探索这个世界。
2.前运算阶段(2~6、7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在这个阶段,儿童可以接受图像、文字和简单概念,但是他们不能进行变化,不能对它们进行操作。
就好像他们拥有了思维的工具,但是还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比方说,在算数里,他们还不知道2x3和3x2是一样的。
该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泛灵论(2)自我中心(3)不能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4)思维的不可逆性(5)缺乏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在这个阶段,儿童掌握了造作符号、物体的能力,不过这些对象必须是具体的——对他们来说,抽象的概念和操作还是个难题.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于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能够按照逻辑法则进行推理。
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守恒是指物体某方面的特征(如重量或体积),不因其另一方面的特征(如形状)改变而改变。
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守恒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液体守恒实验。
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A和B中注入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实验者或儿童将A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矮且粗的杯子C中,问儿童,A杯和C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能达到守恒,他们有集中化倾向,即考虑问题只将注意集中在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顾此失彼,造成对问题的错误的解释。
如儿童会认为A杯中的水多,因为它高。
另一种表现是接近守恒但尚未成功,儿童注意到不同的维度,但不能同时考虑,在心理上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