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考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爱莲说》历届中考默写试题汇编

《爱莲说》历届中考默写试题汇编

整理编辑: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课文默写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3)余谓菊,。

(周敦颐《爱莲说》)『参考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花之隐逸者也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2)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实,近朱者未必就赤,近墨者未必就黑。

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3)《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理解性默写荟萃(1)当身处污浊的环境时,我们应当像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那样“,“,始终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 ,。

(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人们心目中的君子洁身自好,应当具有“,”的美好品质。

(4)周敦颐《爱莲说》中“,”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6)《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

花,的高尚品格。

(8)中国人都喜欢用《爱莲说》中的“,”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9)避世往往是古代部分知识分子保持独立高洁人格的一种选择,但是也有不少人则选择了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写的那样“,”, 成为不随俗浮沉的君子。

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5)

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5)
⑦据悉,世界有关国家正在积极开展被人们称之为“绿盾计划”的清除太空垃圾行动。他们宣称,人类将采用以下5种方法来对付太空垃圾:第一种方法是把将要失效的卫星或航天器送入指定“轨道墓地”,让它们在太空中永久“安息”;第二种是用导弹来摧毁失效卫星或航天器,让它们“粉身碎骨”地坠落;第三种是由卫星所属国家自行负责处理,“谁家的孩子谁家抱”;第四种是把故障卫星送回地球或进行太空修理,“利旧利废”,做到物尽其用;第五种是用激光装置让它们在大气层中坠毁,让其“火葬”,烧成灰烬。
(《鱼我所欲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2)蹴尔而与之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
B.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一)
(二)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28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10题(14分)
①对于一般阅读大众而言,我们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但对于孩子来说,因为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的时期,所以,在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最基本的快乐的前提下,有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味——深阅读兴趣的问题。道理非常简单: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等级
得分
总分
评卷人
基础等级
50分
一等50-45
二等44-38
三等37-25
四等24-0
发展等级
10分

中考上海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中考上海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

(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

(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的林嗣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12分)闻公有一册历①,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篇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2)陶后鲜有闻____(3)香远益清____(4)濯清莲而不妖____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 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白他的生活态度。

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下句:松,_____________是树中勇士参考答案:1.①多②少③更加④美丽而不庄重2.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3.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4.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中考真题】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真题】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就像幸福常常珊珊来迟,好戏也每每最后出场。

它以朔风为前导,“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不光寒鸥,树上的叶子也被寒风尽数吹落,光影斑驳、色彩相杂,为大地铺就柔软的地毯。

也许你喜欢春的生机盎.然、夏的热烈粗犷.、秋的硕果累累,但我更喜欢冬的沉稳敦厚。

冬天就像一副油画,近看,或许有些驳杂、粗糙.,远看则浑厚、丰富。

描绘它时,大自然调动了太多的艺术灵感,在超然俊拔中展现山水的雄浑,于苍劲.刚毅中又穿插隽永的诗情。

它的丰富与质感不同于照片定格的瞬间,仅靠眼睛观赏远远不够,要用心去慢慢领悟。

过滤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热情、秋天的萧瑟,冬天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寒冷后面的细腻、真诚与柔情。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盎.然(àng)B.粗犷.(guǎng)C.粗糙.(cāo)D.苍劲.(jìn)2.文段中的画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朔风珊珊来迟B.一副硕果累累C.萧瑟沉稳敦厚D.细腻超然俊拔二、选择题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千工易寻,一匠难求。

②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

③大国工匠....的钻研和....以久久为功创新,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有力托举....了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

④“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创造不凡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A.第①句运用对偶、第①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第①句“漏点”后面逗号应改为分号,“1/50”后面句号应改为省略号。

C.第①句中加点的“大国工匠”“久久为功”“高光时刻”“有力托举”四个短语结构一致。

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2020年辽宁丹东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第1题为填空题,第2—10题为选择题。

本部分共30分)1. 请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在方格中。

胜券在握圆满成功【答案】胜券在握圆满成功2.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霎.时(shà)雄.跨(xióng)怡.情(yí)无动于衷.(zōng)B. 倘.若(tǎng)聪颖.(yǐng)惩.戒(chěn g)一气呵.成(hē )C. 伴侣.(lǚ)拮据.(jū)哽咽.(yān)混.为一谈(hùn)D. 默契.(qì)丰润.(rùn)炊.烟(chuī)前仆.后继(pū)【答案】D3.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字的一项()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慢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刻着,从不懈怠。

B.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

风雨彩虹,春华秋实,世界即将见证中国奇迹。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鹜,便是敬。

D. 这个小村庄隐于山水之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如同世外桃园一般。

【答案】B4.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A. 面对全球的新冠疫情,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密切关注它的发展动向。

B.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海阔难越,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C. 这里风景如画: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山泉瀑布,清幽佳绝……真是美不胜收....。

D. 大剧院里,几位演员表演了话剧《屈原),他们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答案】D5. 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A. 为振兴乡村经济,政府加快了乡村经济改革的速度,增加了乡村投资的规模和影响。

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大”。

B. 全民健身不仅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还能增强人们的体质。

《爱莲说》 中考题选编

《爱莲说》 中考题选编

21.【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②陶后鲜.有闻(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3分)【答案】13.答案例如:①却②少每空1分,共2分。

14.答案例如:(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意思对即可,共3分。

15.答案例如:运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了莲的高尚情操。

共3分。

18.【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11.以下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12.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肮脏世风的鄙弃。

历届中考文言文的爱莲说试题

历届中考文言文的爱莲说试题

《爱莲说同步》练习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答案:《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答案:《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答案:“说”,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可记事,可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4、《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答案:《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答案: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答案: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答案: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答案:莲,花之君子者也9、全文的中心句是:答案:莲,花之君之者也10、“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答案:“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 (35)

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 (35)

2020年中考试题语文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2),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3),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辛弃疾)(5),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陆游)(6)但知其一,,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纪昀)(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二、读·思(38分)(一)“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画说“初心”】3.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

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图一“解说”中“”改成“”(2)图二“解说”中“”改成“”【读文赏句】不忘初心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4.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

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号、考点、考场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4.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B铅笔将答题卡选铎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的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来,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③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④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

⑤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A.①③②④⑤B.⑤①②④⑨C.⑤②①④③③D.①⑤②④③5.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2022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

2022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

实在看不下去,和我大吵了一架。 ⑦我一赌气离开家,想来已三年有余。 ⑧三年里,我孤身一人,漂泊异乡,尝尽冷暖 ,对家倍感思念,可我放不下可怜的尊严。 ⑨我当过保安,做过泥瓦匠,卖过保险,做过推销……可我离那个誓言里的“人样”,
依旧遥远。三年来,我除了买两部手机,一部寄给家里 ,一部自己用,以方便和家里联系外, 几乎一无所有。
(2)“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烈火的淬炼让钢不断祛除杂质,变得坚硬纯净。 保尔也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7. 综合性学习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班要组织一次“孝亲敬老”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你 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宣传】 (1)请完成海报设计。
⑬次日早起,我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和老板告了假,拖着长长的拉杆箱朝车站方向走去。 路面结了厚厚的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村边可以溜冰的水塘。
⑭长途客车终于来了,我跺了跺冻僵的脚,上了车。 ⑮车里面很暖,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回家的幸福,让我感觉到这次回家还是值得的,尽 管我依旧一无所有,尽管我还是孤身一人。 ⑯几个小时的车程,很快过去了,正当我昏昏欲睡时,乘务员喊:“小榆树车站到了。” ⑰我忙提了行李下车。没想到父母早等在马路边。他们看到我赶紧迎过来接我手里的东 西,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⑱父亲的背明显驼了很多,鬓边也多了白发。他不再和我怄气,而是不住地向我问这问 那。 ⑲所谓车站,不过是钉在树上的破旧木板,用墨汁写着站名而已,光秃秃的没个避风的 地方。我问母亲冷不冷,她兴奋地摇头:“你回来了,就不觉得冷了!” ⑳回家路上,不时有人打招呼:“儿子回来了,高兴了吧?”母亲不住地应着:“高兴, 高兴!” ㉑到家后,父母忙着生火做饭。我闲着没事,翻看父亲的手机 ,奇怪的是,我昨晚上发 的短信居然未读,再往前翻,所有短信都未读。我忙问父亲这是咋回事儿? ㉒“他根本就不会用!就能接打个电话!”母亲抢着说。 ㉓“那往年呢?”我焦急地问。 ㉔“还不都一样。”母亲唠叨着。 ㉕我的泪水流了下来……

2024年威海市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威海市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威海市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卷试卷满分120分(其中5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宽宥.(yòu)私塾.(shú)各得.其所(dé)不修边副.(fú)B.闲暇.(xiá)翩.然(piān)大相径.庭(jìng)心不在焉.(yān)C.契.合(qì)荤.菜(hūn)雕梁.画栋(liáng)司空见惯.(guàn)D.云霄.(xiāo)贮.蓄(zhù)忍俊不禁.(jīn)和.颜悦色(hé)2、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8分)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⑤,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⑧大漠沙如雪,。

(李贺《马诗》)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班级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你可以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B.阅读科普作品,可以质疑问难。

如读《昆虫记》,要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全部正确。

C.阅读外国小说,要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

如要读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但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更要了解欧洲的历史、文学等内容。

D.阅读讽刺作品,要体会其批判精神。

如《儒林外史》,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杜少卿等反面人物,揭露了科举制度背后的荒谬本质。

4、请将下列短语填写到横线上,使语意连贯。

(填写序号即可)(3分)①赓续红色血脉②听红色故事③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开展“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一路上有“游”有“学”有“研”。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第11篇 爱莲说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第11篇 爱莲说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默写与阅读第11篇爱莲说一、默写。

1.[2015河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2.文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运用反问的修辞,表达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4.文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5~8题。

(共10分)(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二)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

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

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①乎?”物生有候,苟非其时,虽十尧②不能冬生一穗。

后③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处以南面即生,俾④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李渔《牡丹》,有删改) 【注】①八千之辱:韩愈诗“夕贬潮州路八千”。

②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

③后:指武则天。

④俾:使。

⑤肮脏(kǎng zǎng):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不屈不厄。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可爱者甚蕃.蕃:多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污秽)C.濯清涟而不妖.妖:过分怪异D.宜.乎众矣宜:应当【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辨析。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4)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4)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4)
[题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益:__ (2)植:__ (3)鲜: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__”。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____的世风的鄙弃。

4.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
______
[题解]
第1题。

考查词语解释。

答案: (1)益:更,更加 (2)植:立,树立 (3)鲜:少
第2题。

考查句子翻译。

要特别注意,不要漏译或错译“予、独、出、染、濯、妖”。

答案: 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第3题。

考查对文意照应的理解。

答案: 世人甚爱牡丹追求富贵(或:贪慕富贵追逐名利)、趋炎附势
第4题。

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2024年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chéng)________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要问这些突出的特性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重学的传统。

决决中华,一直以一个读书大国()学习强国的姿态挺立于世界文明最前列。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chéng)________ (2)姿________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

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________自我的必由之路。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完善 B.完美 C.改善 D.改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语言文字的错误看起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既关系到民族语文的纯正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不能马虎。

________。

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和韩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吕不韦“悬书城头改一字赏千金”的典故,等等,无不启示我们,对语言文字应该保持应有的敬畏和认真。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 B.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C.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D.今人在这方面不如古人6.(2分)某班开展《三顾茅庐》课本剧表演活动。

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淡笑有鸿儒(2)花之隐逸者也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绝对正确

《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绝对正确

2007年百色市(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9-13题。

(13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答:二)9、①多②长枝蔓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l0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基础知识巩固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基础知识巩固训练

10.【咏莲诗】林清玄《清净之莲》中有这样一段: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地
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个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练,我们才能
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周敦颐《爱莲说》中与划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连续两句)是:


11.【说莲意】从谐音(双关)的角度猜想、推理古今诸多诗文中 “莲”的寓意(说一点):
答案第 1 页,总 3 页
是回归自然的恬淡之情。“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 抒发的是物产丰饶的喜悦之情。要结合当时作者的 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去,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去理解就更好了。(3)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 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所拟下联的内容 是结合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内容。结构:要注意“陶渊明心胸旷达偏喜菊”是个连动句。“心胸旷达”是主谓 结构,“喜菊”是动宾结构。“偏喜”是偏正结构。
试卷第 1 页,总 3 页
(4)周敦颐《爱莲说》表现莲花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 (5)刘禹锡《陋室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7)周敦颐《爱莲说》写莲花的生存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周敦颐《爱莲说》表现莲花气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 《爱莲说》的作者_____,字___,道州营道人,____(朝代)哲学家。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 事理的文体,大多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1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共11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为:(2)宜:2、翻译下列语句。

(2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3分)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2分)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2分)答案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

3、此题考查的是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修辞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来答。

4、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

先理解文段内容,再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句子即可。

5、此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Ti)和答案说(Shuo)明:1.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清(Qing)楚。

2.本试卷共四个大(Da)题,22个小题,全部(Bu)答在试卷上。

3.全卷(Juan)满分(Fen)120分(Fen),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3分)1.按要求默写。

(5分)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分)③李商隐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比喻和双关手法写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1分)④欣赏图片,莲的哪一种品格打动了你?请选用周敦颐《爱莲说》中贴切的语句表达:“”。

(2分)2.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泉城济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素为海内瞩目。

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济南人民借十一运契机,致力于打造“魅力泉城”。

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魅力泉城”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①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一个。

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1分)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栏目三:②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济南籍的文化名人。

请从下列备选的济南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影响等角度来介绍。

(3分)备选文化名人:辛弃疾,李清照,张养浩,季羡林。

示例:李开先: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收藏戏曲作品极富,在当时有“词山曲海”之称,著有多部散曲集,颇具特色。

3.诗人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请从下列推荐目录中选择一个你的“益友”,为大家介绍一下。

(4分)《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作者印象最深的情节该书给我的人生启示二、古诗(Shi)文阅读(18分(Fen))(一)送(Song)友人(Ren) 李(Li)白(Bai)青山横北郭(Guo),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1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8、“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9、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3
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
《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
4
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4.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______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