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19年高考全国卷3卷地理答案与解析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
的是( A )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解析 由“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 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 可知其市场主要为多雨地区,而中亚、中东、撒 哈拉以南非洲,阴雨天气少;欧洲西部多阴雨天 气,所以选A
本组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区域气候差异。
D.④地附近
解析 由“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 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 低” 可知:该地为(亚)热带荒漠自然带。②地附 近较温和 . ①地附近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
③地附近为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较多;
④地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
10.该类地下住宅道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D )
解析 由材料当地农民类型多样“农民可分为跨村种 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 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有一种农 民既在城镇务工,又在农村务农。这种“村——中 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特别方便“本地务工务农 兼业农民”兼顾务工务农,所以选C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政富, 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本组题考查区域地理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图8)建立 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 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 城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 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 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 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 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 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4),据此完成9~11题。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3卷及答案
全国丙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 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 B.湿地C.草地D.寒漠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 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精校版)2019年全国3卷地理高考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地理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2019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及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及解析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陈禄春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解析考查关联图的阅读和图文转换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工艺流程:1吨厨余垃圾--分炼--一部分为杂物,一部分为有机物生产沼气,剩下的一部分为用于提取生物油脂20KG,获得工业油脂的同时,产生有机渣用于生产沼气--产生沼气可用于发电150KW.h,还产生废渣。
厨余垃圾成为了其他产品的原料。
所以选B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解析考查关联图的阅读。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工艺流程:1吨厨余垃圾--分炼--一部分为杂物,一部分为有机物生产沼气,剩下的一部分为用于提取生物油脂20KG,获得工业油脂的同时,产生有机渣,用于生产沼气--产生沼气可用于发电150KW.h,还产生废渣。
A选项中是生产沼气产生废渣;B、D选项是厨余垃圾--分炼一部分为用于提取生物油脂20KG,获得工业油脂的同时,产生有机渣,用于生产沼气.所以选C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解析考查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读图分析能力。
“已不再成为”说明以前是而现在不是,黄河下游区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而珠江下游区以前是,而现在不是,以前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主要稻谷产区;现在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等原因导致不再成为主要稻谷余粮区。
2019年全国3卷地理卷及参考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Ⅲ卷)地理部分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 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 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 B .原料 C .能源 D .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 2 反映2014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图2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 D .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 B .运输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 D .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 积雪期超过一年) 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6~8 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 B .气温降低 C .降水增多 D .降水减少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 .洪水暴涨B .退耕还湿C .地面沉降D .冻土融化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 .林地B .湿地C .草地D .寒漠我国某公路长500 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 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 月底至次年 5 月底封路禁行。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和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3.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6.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2019年高考全国卷3卷地理答案与解析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政富, 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答案 积极影响:扩大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 的范围。
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 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 改进建议;采用分批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 只捕大鱼留下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 够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 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娥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解析 首先,要搞清楚影响水体更新的因素:水量 的多少;水流的速度。 而材料有“世界上最深的 湖泊”,湖水深度大,水量多,应该选D。而盐 度与蒸发影响小,面积不太大。此外,该地区降 水较少,注入的河水不太多,也是一个原因。
本组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分析区域 自然地理事物 的成因。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 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 说明理由。(6分)
解析 这是开放性试题,理由与观点统一即可。同意 关闭:由(2)题的不利条件和“近年来,由于采取环 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可得出答案。不同 意关闭:可从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去回答,当地属于 发展中国家: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 关产业的发展。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地理(附答案解析)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12.(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2)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境污染 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求大。 (3)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 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4)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边缘,环 境较优,安静。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城市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工业区位因素,保 健园的合理布局。 【详解】 (1)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 500 多万人口,50 多座城市,说明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 特征是城市数量多,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 10 万人,城市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鲁尔 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图例可知,建成区连片,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近,区内城 市分布密集。 (2)医疗保健业的发展受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是由 于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而鲁尔区又是德国“工业的心脏”,经济发达,材料中指 出鲁尔区境内有“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说明其医学研究水平高;鲁尔区医疗保健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3卷及答案
全国丙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沼气发电150KW«h工^油脂I I-------------------------------------------------------------------------------------------------------i I废渣H-------------1=«歹沼气80m3有机渣I I■:I II I:杂物H----------分拣--------提取生物油脂20kgI II 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厨余垃圾It图1□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一生产沼气一废渣D.生产沼气一有机渣一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巳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 肥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1. B 2. C【解析】【分析】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 正确。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19年全国卷Ⅲ高考地理试题解析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1.B 2.C【1题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
故选B。
【2题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故选C。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答案】3.C 4.A 5.B【3题解析】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符合题意,故选C。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 肥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1. B 2. C【解析】【分析】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 正确。
2019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与答案2019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与答案注意事项:1.考生需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码,并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需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选项,非选择题需在答题卡上作答。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我国需要处理大量生活垃圾,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在全国推广。
图1展示了该系统的工艺流程。
根据图1回答1-2题。
1.厨余垃圾在该系统中被处理成了什么?A。
肥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2.下列哪个工艺流程符合图1的局部工艺流程?A。
废渣→ 生产沼气→ 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 提取生物油脂→ 有机渣C。
有机渣→ 生产沼气→ 废渣D。
生产沼气→ 有机渣→ 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障粮食供应是重要任务。
图2展示了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情况。
根据图2回答3-5题。
3.下列哪个区域已经不再是我国主要的稻谷余粮区?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人均耕地面积多B。
农业劳动力多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下列哪个问题?A。
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成本上升C。
流通效率提高D。
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盖也发生了变化。
耕地面积减少,草地转化为湿地,积雪面积减少。
根据此情况回答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的首要原因是什么?A。
气温升高B。
气温降低C。
降水增多D。
降水减少7.湿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洪水暴涨B。
退耕还湿C。
地面沉降D。
冻土融化8.西伯利亚地区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什么?A。
林地B。
湿地C。
草地D。
寒漠我国一条长达500多千米的公路,穿越了多个冰川山脉和多条河流。
该公路南端位于海拔约1,070米的山前洪积平原上,而北端海拔约750米。
2019全国三卷地理高考真题及解析(全国III卷)
【解析】
考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水稻种植重心北移的影响。
【3题详解】
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新疆独库公路的贯通,使南北疆路程缩短了近一半,沟通了南疆与北疆两地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在促进民族繁荣与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答案】9. D 10. B 11. D
【解析】
【分析】
该组题以我国新疆独库公路为背景,考查影响公路运输线的地理位置,沿线的自然景观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公路的科学使用与管理等。试题紧密结合地理学科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全国卷3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全国卷3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题号-二二总分得分、选择题1.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 长江三角洲_________B. 华北平原_________C. 珠江三角洲________D. 四川盆地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____________B.山河相间,降水均匀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____________D.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 越剧__________B. 豫剧___________C. 川剧___________D. 粤剧2.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站点的用地面积____________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_____________D.周边的环境质量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___________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___________D. 产业园区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_____________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_____________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3.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最新)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Ⅲ)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地理试题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
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Ⅲ卷)(含答案及过程详解)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全国Ⅲ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4题;共44分)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2.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3.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4.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2019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卷III)
2019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卷III)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1. B 2. C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4.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 人均耕地多B. 农业劳动力多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5.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 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成本上升C. 流通效率提高D. 储存难度增加【答案】3. C 4. A 5. B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首要原因是A. 气温升高B. 气温降低C. 降水增多D. 降水减少7. 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 洪水暴涨B. 退耕还湿C. 地面沉降D. 冻土融化8. 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 林地B. 湿地C. 草地D. 寒漠【答案】6. A 7. D 8. C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2019年高考地理三卷答案解析
答案】1. B 2. C【解析】【分析】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
故选B。
【2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故选C。
【点睛】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答案】3. C 4. A 5. B【解析】考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水稻种植重心北移的影响。
【3题详解】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符合题意,故选C。
【4题详解】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较小,人均耕地丰富,稻谷供需盈余量大;安徽省人口密度较大,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3.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6.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6~8题。
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7.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6~8题。
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8.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6~8题。
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9.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9~11题。
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10.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9~11题。
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11.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9~11题。
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
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
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
图1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2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1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如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4.(10分)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
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
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
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
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
如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5.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3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析】厨余垃圾处理机主要采用高温微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生化原理对厨余食物或有机物进行降解,厨余成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厨余垃圾处理机内经24小时降解后,将90%的食物转化成水蒸汽、二氧化碳,并生成10%的有机肥,深加工后应用在有机肥种植上,实现厨余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解答】解:读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图,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理解即可。
2.【分析】厨余垃圾处理机主要采用高温微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生化原理对厨余食物或有机物进行降解,厨余成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厨余垃圾处理机内经24小时降解后,将90%的食物转化成水蒸汽、二氧化碳,并生成10%的有机肥,深加工后应用在有机肥种植上,实现厨余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解答】解:读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图,主要采用高温微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生化原理对厨余食物或有机物进行降解,将90%的食物转化成水蒸汽、二氧化碳,并生成10%的有机肥,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理解即可。
3.【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解答】解: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域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排除;黄河下游区域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4.【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解答】解: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稻谷供需盈余;安徽省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5.【分析】读图可知,我国部分省区稻谷供需有结余:南方有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海南、云南。
北方的省区有:吉林、黑龙江。
【解答】解:从图中可见,我国大部分省区稻谷不能满足需求,需要从外省调入,我国南方省份及沿海地区,人口多耕地面积少,且种植结构的调整,因此稻谷的产量不能满足本地需求,需要从外省调入;而我国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口少,单位面积产量高,自己有余并可以供应外省。
从图中可以判断,我国水稻种植的重心已转移到东北地区,稻谷从东北地区运输到全国各地距离远,交通压力大,运输成本高,流通效率低,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稻谷还要进口,A项错误;随着科技的进步,冷藏保鲜技术已明显提高,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和水稻种植重心的转移对我国各地区的影响,认真审题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正确解答。
6.【分析】土地覆被是指陆地某一空间地点上所存在的植被及其他特质,如森林、草地、作物、水体、土壤等。
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响应之一。
【解答】解:读材料可知,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所以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