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共22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之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稿
《知觉的特性》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知觉的特性》。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首先,我对教材做简要说明。
《知觉的特性》是《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普通心理学》是由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程,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学好这门课,能够为后续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课程奠定基础,因而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知觉的特性在《普通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既是前面感觉、知觉的延续与深化,更是为后面记忆、思维等复杂心理过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整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对于学生学好后续内容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知觉理解性在生活中的作用;掌握知觉恒常性的含义、种类和影响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能力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心理学来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性。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恒常性的含义、种类和影响条件教学难点:大小恒常性的理解(因涉及物体本身大小、知觉距离、网像大小三方面,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二、说学情学生经过前面三章的学习,对心理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表现出对心理学的兴趣。
再加上授课对象是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所以本节课内容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
三、说教法教学过程中,我将主要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等,但以讲授法为主。
1.讲授法:有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掌握知觉特性的理论知识。
2.小组讨论法:针对开放性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及知觉恒常性的意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
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稿
说课稿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下午好!我叫XX。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知觉的特性。
所用教材是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一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逐一展开。
一、教材方面:首先,教学内容包括知觉的整体性、相对性、理解性、恒常性、知觉的适应;其次,教学目标根据对普通心理学大纲、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掌握知觉恒常性的概念,了解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理解知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其健康地学习与生活。
最后,本章重点在: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恒常性的影响因素。
难点在于大小恒常性的理解。
二、教法方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乃为至法。
根据同学们学习前面章节的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但还伴有小组讨论法和演示法。
讲授法:有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掌握知觉特性的理论知识。
小组讨论法:针对开放性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影响知觉恒性的因素及知觉恒常性的意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
演示法:在理解大小恒常性时,将抽象知识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学法方面: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而能够独立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另外,考虑到大一的同学对大学学习本身还有诸多不适应,甚至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
所以,我会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
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把理论同实际联系起来,逐渐和经常培养他/她们这方面的意识与能力;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比如,组织和调动学生在课外自学: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知觉恒常性的种类,特别地要提出有价值、有调动力的问题,并重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而“知觉的适应”这个问题可通过学生课外自学加深;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层级化与系统化。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共24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 PPT
用心理实验的形式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 学 过 程
新知二:知觉的整体性
3、观察图片思考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你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黑点还是分 成三个部分的黑点?
4、思考并总结知觉整体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举一例说明。
教 学 过 程
新知三:知觉的理解性
1、呈现故事《智子疑邻》 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心里怀疑是他邻居的儿子偷去了。看他走路
教这师里巧体妙现地了结巩合固教性室原里则的,情新境知,识引及导时学巩生固得强出化知,觉同恒时 常检性验的学概生念学含习义的,结同果时。再题次目感的受设到计心是理与学生与活生实活际的相紧联 密系结的合原,则心,理进学一无步处培不养在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看他的面部表情,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听 他讲话的语气,也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总之,观察他的言行举止,都像是 偷了斧头的样子。不久,这个人去自家的地里掘地,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头。 隔了几天,再看看他邻居的儿子,一举一动,都不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 为什么?
2、知觉的理解性
用一个经典的故事设疑,引发学生的思考,进一步让 学生体会心理学来源于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知四:知觉的恒常性
教 教师讲授
学 3、知觉恒常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过 4、思考知觉恒常性的重要意义
程
教 学 过 程
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2、“国际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 知
觉的(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3、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 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4、万绿丛中一点红”“白纸黑字”这是知觉的( )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知觉的特性 讲课稿
知觉的特性在本节课上课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上节课我们学了知觉的概念以及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谁能告诉我知觉的概念是什么?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知觉是整体反映;感觉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好,下面在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之前先看一张图片(两歧少女—妇人),大家看一下这张图是什么?下面我来请几个同学进行回答…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停顿几秒)那让我们看看我们能不能从下面的课程中获得一些线索吧!这节课咱们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掌握知觉的4个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以及知觉的恒常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实际上就是知觉对于对象和背景的选择。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
举个例子:我现在正在给你们讲课,听课的你们将我说话的声音知觉成对象,周围环境的其他声音风扇声视为知觉的背景。
2.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互相依赖。
人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
还举刚才的例子:我以同样的分贝一个处于一个音乐会中,你们所知觉到的对象还一样吗?所以,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和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3.我们对知觉的对象的选择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
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呈现少女—妇人的图片)这幅图片中,我们如果将它看成耳朵,下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女的形象,如果我们将它看成眼睛,鼻子,嘴巴,下巴—我们知觉到的就是一个老妇人的形象。
这就是我们注意选择的对象不同,所知觉到的图像也不同。
(板书:总结3点)除了知觉的选择性以外,我们还离不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第二讲 学前儿童知觉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课件
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讲 学前儿童知觉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知觉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这是什么?
颜色:? 形状:? 大小:? 气味:? 重量:?
第二讲 学前儿童知觉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几下几类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知觉
4.儿童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 正相关。
如较小幼儿常常不能理解计时工具的意义。生活中,常会看 到这样有趣的事情:妈妈告诉孩子时钟走到六点半就可以打开 电视看了,孩子等的不耐烦,就要求妈妈把钟拨到六点半。而 儿童开始利用时间标尺估计时间,大约要到7岁左右。
在幼儿教育中要注意
方位知觉
时间知觉
观察力
一、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 范茨实验
范茨用fs视觉偏好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 偏爱。结果发现: (1)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单的模式的 偏爱而出生的。即婴儿更喜欢看复杂的图形。 (2)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 (3)婴儿更喜欢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直线或角。
物体的过程中,自发用语词来称呼它们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对图形大小判断的正确性,必须依靠图形本身的形状而定,知觉形 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物体比较容易,知觉形状差异较大的物体比困难 如幼儿判断圆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大小比较容易,判断椭圆、长 方形和菱形的大小比较困难。 苏联的研究认为,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在一定背景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3岁的儿童能按照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和小皮球。 6~7岁的儿童大多数能用视觉从一堆积木中指出大小相同的。
学前心理学感知觉课例说课(管理PPT)
课程评价
01
02
03
课堂表现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度、互动情况和思考能力。
作业完成情况
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质量和思考深度。
期末考试
通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 感知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 应用能力。
02 感知觉理论
感知觉定义
感知觉定义
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 觉、味觉、触觉等。
详细描述
设计一系列与视觉感知相关的游戏,如“找不同”、“拼图游戏”等,通过观察 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辨识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视觉元素,锻炼其观察和辨识 能力。
案例二:听觉感知故事讲述
总结词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听觉记忆和理解 能力
详细描述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故事,以生动有 趣的方式讲述,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 的声音变化、语气和节奏等元素,培 养其听觉记忆和理解能力。
案例三:触觉感知手工制作活动
总结词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触觉感 知和动手能力
详细描述
设计一系列触觉感知的手工制作活动, 如制作不同质地的拼贴画、捏泥巴等, 让幼儿通过触摸感受不同材料的质地、 温度等触觉元素,锻炼其触觉感知和 动手能力。
05 课程效果评估与反馈
学生反馈收集
调查问卷
设计针对课程内容的调查问卷, 了解学生对感知觉知识的掌握程
06 学前心理学感知觉课程展 望
课程发展趋势
01 02
多元化发展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心理学理论的更新,学前心理学感知觉课程 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涵盖更多领域和主题,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 同需求的儿童发展需求。
跨学科融合
学前心理学感知觉课程将与教育学、神经科学、语言学等学科进行深度 融合,形成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以提供更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
选择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知觉特性整体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理解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恒常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第十九页, 共21页。。
教 学 反 思
1.本节最大亮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地整合,通过 直观形象, 省时省力。 出示有趣的心理学图片,使知识呈现直观化,趣味性十足,活跃了课堂气 氛。同时便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
3.课堂测评、教学反馈、巩固强化 5分钟
4.课堂小结、布置思考题
10分钟
第七页, 共21页。。
教
学
什么是感觉?感觉有哪些
过
特性? 什么是知觉?
程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何?
每堂课都要对已经 学过的知识进行复 习也是对学生学习 的督促, 逐渐让学 生形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第八页, 共21页。。
2. 四个新知识在导入时分别采用了问题导入、心理实验导入、故事分析导 入、等方式,形式新颖又不重复,各环节过度自然环环相扣。
3.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式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结合使用,极大地调动 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
4. 思考题设计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 识。。
2.知觉的理解性
用一个经典的故事设疑, 引发学生的思考, 进一步让学生 体会心理学来源于于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十三页, 共21页。。
教 学 过 程
新知三: 知觉的理解性
3.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4.知觉的理解性在教 育教学中的应用
巧妙地设疑用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刚刚学过的概念的 理解, 同时自然引出下面的内容, 实现知识的自然过渡。。
心理学知觉说课
心理学知觉说课第一篇:心理学知觉说课知觉的特征==说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概念,学会分析影响知觉特性的因素。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觉特性的含义,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
思想目标: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觉的四个特性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知觉的特性三、教学资源(包括使用的教材、教具、参考资料等)教材:《医学心理学》(供五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用)教具:多媒体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主要以精讲点拨,启发教学、实例演示、分析归纳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疑,以趣,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要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讲授而非满堂灌,本节课通过启发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设置疑问,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情趣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学会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记死记硬背,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能系统地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五、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时间分配)(一)检查复习(5分钟)复习提问:复习:知觉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知觉?课件展示概念内容: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强调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直接作用,再一个就是整体。
(二)导入新课(1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知觉的概念。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那么知觉在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同学剪了新发型,换了新衣服,我们还是能认出她,一辆公共汽车,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我们知觉到的公共汽车的形状不会改变。
心理学知觉说课
知觉的特征==说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概念,学会分析影响知觉特性的因素。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觉特性的含义,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
思想目标: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觉的四个特性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知觉的特性三、教学资源(包括使用的教材、教具、参考资料等)教材:《医学心理学》(供五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用)教具:多媒体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主要以精讲点拨,启发教学、实例演示、分析归纳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疑,以趣,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要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讲授而非满堂灌,本节课通过启发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设置疑问,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情趣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学会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记死记硬背,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能系统地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五、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时间分配)(一)检查复习(5分钟)复习提问:复习:知觉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知觉?课件展示概念内容: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强调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直接作用,再一个就是整体。
(二)导入新课(1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知觉的概念。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那么知觉在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同学剪了新发型,换了新衣服,我们还是能认出她,一辆公共汽车,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我们知觉到的公共汽车的形状不会改变。
这些都是为什么呢?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学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陈帼眉编写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方面来分析。
(一)教材分析婴儿从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用他的方式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进行探索,那末,婴儿最初是用哪些方式来接触这个世界的呢?首先就是感知觉,幼儿的智力起源于感觉和动作。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开端和手段,也是其他认识过程产生的基础,没有感知觉的发展,幼儿心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谈不上幼儿心理的发展。
所以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以及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要求,结合本章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感知觉的种类,理解感知觉的相关概念,掌握感知觉在婴幼儿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2.能力目标:在掌握感知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学以致用,采用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情感目标: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坚定学生对学前专业的信念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幼儿的好奇,进而引起对幼教工作的憧憬。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未来的教学实际,本章内容的重难点是:感知觉规律及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为此我将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情境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方法,所以说课的第二板块就是教法与学法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教学方法的确定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状态及教学条件等来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情况,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结合生活和教学中的案例,将理论知识深入浅出,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以进行探索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