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步进电机控制设计
步进电控制实验报告
![步进电控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fd779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1.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2. 掌握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技术方法。
3. 熟悉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设计。
4. 通过实验验证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的电机,具有精度高、响应快、控制简单等优点。
其工作原理是:当输入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时,步进电机按照一定的步距角转动。
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与线圈匝数、绕组方式有关。
本实验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停止、转速调节等功能。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实验平台:包括51单片机、电源、按键、数码管等。
2.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步进电机,包括驱动电路和步进电机本体。
3. 实验指导书。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1)连接单片机实验平台,包括电源、按键、数码管等。
(2)连接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源、控制线、步进电机本体等。
(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误。
2. 编写控制程序(1)初始化单片机相关端口,包括P1口、定时器等。
(2)编写步进电机控制函数,包括正转、反转、停止、转速调节等功能。
(3)编写主函数,根据按键输入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
3. 下载程序(1)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实验平台。
(2)检查程序是否下载成功。
4. 测试实验(1)观察数码管显示的转速挡次和转动方向。
(2)通过按键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停止和转速调节。
(3)观察步进电机的转动情况,验证控制程序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通过按键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停止和转速调节。
(2)数码管显示转速挡次和转动方向。
(3)步进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和转速转动。
2. 实验分析(1)通过实验验证了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可行性。
(2)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程序能够实现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停止和转速调节等功能。
(3)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步进电机的稳定运行。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6447c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4.png)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时考虑到CPU在执行指令时可能受到干扰的冲击,导致程序”跑飞”或者进入”死循环”,因此,设计了看门狗电路,使用的是MAXIM公司生产的微处理系统监控集成芯片MAXI813。
本文还详细地给出了相关的硬件框图和软件流程图,并编制了该汇编程序。
步进电机最早是在1920年由英国人所开发。
1950年后期晶体管的发明也逐渐应用在步进电机上,这对于数字化的控制变得更为容易。
以后经过不断改良,使得今日步进电机已广泛运用在需要高定位精度、高分解性能、高响应性、信赖性等灵活控制性高的系统中。
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自动化、省、效率高的机器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步进电机的踪迹,尤其以重视速度、位置控制、需要精确操作各项指令动作的灵活控制性场合步进电机用得最多。
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随着微和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领域都有应用。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执行部件。
步进电机可以直接用数字信号驱动,使用非常方便。
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转动的,而步进电动机则有定位和运转两种基本状态,当有脉冲输入时步进电动机一步一步地转动,每给它一个脉冲信号,它就转过一定的角度。
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和输入脉冲的个数严格成正比,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因此只要控制输入脉冲的数量、频率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的相序,便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动方向。
在没有脉冲输入时,在绕组电源的激励下气隙磁场能使转子保持原有位置处于定位状态。
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
步进电机还具有快速启动、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因而在数控机床,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光学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动机已成为除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以外的第三类电动机。
传统电动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进入电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步进电机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利用其没有积累误差(精度为100%)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
步进电机定位控制
![步进电机定位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65880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7.png)
02
反应式步进电机
03
混合式步进电机
转子为软磁材料,结构简单、步 矩角小、精度较高,但动态性能 较差。
结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 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动态性能,但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步进电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01 数控机床:用于工件的精确加工和定位。
02 机器人:用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和定位控 制。
03
自动化生产线: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物料 搬运和定位控制。
04
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用于纸张的 进给和定位控制。
02
CHAPTER
步进电机定位控制系统
定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控制器
用于接收输入的定位指令,并按照控制算法 生成驱动脉冲信号。
驱动器
将控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放大,驱动步进电 机转动。
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定位控制的软件实现
软件实现概述
软件实现是实现步进电机定位控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脉冲发生、 运动控制和通信等功能。
脉冲发生
根据控制算法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 相应的脉冲信号,驱动步进电机运动。
运动控制
实时监测步进电机的运动状态,根据 反馈信息调整控制信号,确保电机按 照预定轨迹运动。
通信功能
工作原理:步进电机内部通常由一组带有齿槽的转子构成,定子上有多相励磁绕组。当给定一个脉冲信号时,定子上的励磁 绕组会按一定的顺序通电,从而在转子上产生一个磁极,该磁极与定子上的齿槽对齐时,转子会转动一个步进角。步进角的 大小取决于转子的齿数和通电的相数。
步进电机的种类与特点
01
永磁式步进电机
结构简单、成本低、步矩角大, 但精度较低。
接受驱动器发出的脉冲信号,按照设定的步 数和方向转动。
步进电机角度控制设计教程
![步进电机角度控制设计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53789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a.png)
步进电机角度控制设计教程步进电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它的运动可以被精确地控制。
步进电机的角度控制设计是指如何精确地控制电机的旋转角度。
本教程将介绍步进电机角度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一、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步进电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由电磁线圈组成,转子上有几个磁性极对。
当电流通过定子线圈时,会产生磁场,与磁性极对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转子的运动。
步进电机的运动分为两种模式:全步进和半步进。
全步进模式下,电机每次运动一个步距角度,而半步进模式下,电机每次运动一半步距角度。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全步进模式或半步进模式。
二、步进电机角度控制设计方法1.确定步距角度首先,要确定所需的步距角度。
步进电机一般有1.8度、0.9度或0.45度等常见步距角度。
根据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步距角度。
2.驱动电路设计步进电机需要一个驱动电路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以实现精确的角度控制。
常用的驱动电路有单相和双相驱动电路。
单相驱动电路适合全步进模式,双相驱动电路适合半步进模式。
驱动电路一般由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功率电路负责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控制电路负责接收控制信号并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
3.控制信号设计控制信号是控制步进电机运动的关键。
通常使用微控制器或其他控制器来产生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的频率和波形决定了电机的运动方式。
在全步进模式下,控制信号的频率应为电机的旋转频率,控制信号的波形为方波。
在半步进模式下,控制信号的频率是全步进模式的一半,控制信号的波形为方波和脉冲。
4.位置检测和反馈控制为了实现精确的角度控制,通常需要在步进电机上添加位置检测和反馈控制。
位置检测可以使用光电编码器、磁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实现,反馈控制可以根据位置检测结果对控制信号进行调整。
三、步进电机角度控制实例下面以一个步进电机角度控制实例来说明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
假设需要控制一个1.8度步距角度的步进电机,使用双相驱动电路和微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
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
![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40af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4.png)
步进电机控制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步进电机的原理与结构,掌握其工作方式;2. 使学生掌握步进电机控制的基础知识,包括驱动电路的设计与控制算法;3. 引导学生了解步进电机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步进电机的选型与安装;2. 培养学生具备编写步进电机控制程序的能力,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3. 引导学生认识到步进电机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一门实用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已经掌握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具备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步进电机原理与结构:-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步进电机的性能参数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基础:- 驱动电路设计与原理- 控制算法原理及应用- 步进电机与控制器接口技术3.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编写:- 控制程序设计流程- 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选择-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实例4.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实践:- 步进电机选型与安装- 控制系统硬件连接与调试- 控制程序下载与运行5. 步进电机应用案例分析:- 步进电机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分析与讨论- 创新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步进电机原理与结构学习第二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基础学习第三周:步进电机控制程序编写学习第四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实践操作第五周:步进电机应用案例分析及创新设计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技术与应用》第四章:电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第三章:步进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步进电机控制相关知识。
控制步进电机实验报告(3篇)
![控制步进电机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f7056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5.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2. 掌握单片机与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的接口连接方法。
3. 学习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转速和定位控制。
4. 通过实验,加深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机,其特点是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定位准确。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常用的驱动模块有ULN2003、A4988等,它们可以将单片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
2. 单片机:单片机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按键输入、处理数据、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等。
3.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分为单相、双相和三相等类型,本实验使用的是双相四线步进电机。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例如STC89C52、STM32等。
2.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例如ULN2003、A4988等。
3. 双相四线步进电机。
4. 按键。
5. 数码管。
6. 电阻、电容等元件。
7. 电源。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1)将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IN1、IN2、IN3、IN4)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P1.0、P1.1、P1.2、P1.3口。
(2)将按键的输入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0口。
(3)将数码管的段选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2口。
(4)将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源端连接到电源。
(5)将步进电机连接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2. 编写程序(1)初始化单片机I/O端口,设置P1口为输出端口,P3.0口为输入端口,P2口为输出端口。
(2)编写按键扫描函数,用于读取按键状态。
(3)编写步进电机控制函数,实现正反转、转速和定位控制。
(4)编写主函数,实现以下功能:a. 初始化数码管显示;b. 读取按键状态;c. 根据按键状态调用步进电机控制函数;d. 更新数码管显示。
3. 调试程序(1)将程序烧写到单片机中;(2)打开电源,观察数码管显示和步进电机运行状态;(3)根据需要调整程序,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
步进电机角度控制设计教程
![步进电机角度控制设计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a4ee12bb68a98271fefa74.png)
1
1.1
设计制作和调试一个由8086组成步进电机角度测控系统。通过这个过程学习熟悉键盘控制和七段数码管的使用,掌握步进电机的角度控制和角度显示方法。
1.2
1.在显示器上显示任意四位十进制数
2.将8个键定义键值为0~7,按任意键在显示器上显示对应键值
(9)/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10)/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为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读取外部ROM数据。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读取内部程序存储器。(扩展有外部ROM时读取完内部ROM后自动读取外部ROM)。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的方法是:向所有的列线I/O口输出低电平,然后将行线的电平状态读入累加器中,若无键按下,行线仍保持高电平状态,若有键按下,行线至少应有一条为低电平。当确定有键按下后,即可进行求键码的过程。其方法是:依次从一条列线上输出低电平,然后检查各行线的状态,若全为高电平,说明闭合键不在该列;若不全为1,则说明闭合键在该列,且在变为低电平的行的交点上。
若送电的顺序为S4闭合 断开 S3闭合 断开 S2闭合 断开 S1闭合 断开,周而复始的循环,则电机就逆时针旋转,原理同理。
3.3.2
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陈列,由七个硅NPN达林顿管组成。ULN2003是高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系列产品,具有电流增益高、工作电压高、温度范围宽、带负载能力强等特点,适应于各类要求高速大功率驱动的系统。ULN2003A管脚如图3-8所示。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实验报告及程序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实验报告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18c72cd2cc58bd63186bdeb.png)
实验九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姓名专业通信工程学号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keil C51软件与proteus软件联合仿真调试的方法;2.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3.掌握步进电机控制的不同编程方法;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微机1台2.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3.Proteus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1.用Proteus设计一四相六线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要求利用P1口作步进电机的控制端口,通过达林顿阵列ULN2003A驱动步进电机。
基本参考电路见后面附图。
2.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正反转时间分别持续10S时间,如此循环。
3.设计一可调速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P3.2~P3.5分别接按键k1~k4,其中k1为正反转控制按键,k2为加速按键,k3为减速按键,k4为启动/停止按键,要求速度7档(1~7)可调,加减速各设3档,复位时位于4档,要求每档速度变化明显。
该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在以上电路的基础上自行修改。
四、实验原理1.步进电机控制原理:1)步进电机是利用电磁铁的作用原理,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
每来一个电脉冲,步进电机转动一定角度,带动机械移动一小段距离。
特点A.来一个脉冲,转一个步距角。
B.控制脉冲频率,可控制电机转速。
C.改变脉冲顺序,可改变转动方向。
2)以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例说明步进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原理结构图如下,定子内圆周均匀分布着六个磁极,磁极上有励磁绕组,每两个相对的绕组组成一相。
转子有四个齿。
给A相绕组通电时,转子位置如图(a),转子齿偏离定子齿一个角度。
由于励磁磁通力图沿磁阻最小路径通过,因此对转子产生电磁吸力,迫使转子齿转动,当转子转到与定子齿对齐位置时(图b),因转子只受径向力而无切线力,故转矩为零,转子被锁定在这个位置上。
由此可见:错齿是助使步进电机旋转的根本原因。
3)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控制原理①三相单三拍:A 相→ B 相→ C 相→ A 相②三相六拍:A→AB →B →BC →C → CA→ A③三相双三拍:AB →BC →CA→AB4)步距角计算公式:θ—步距角 Z r—转子齿数 m —每个通电循环周期的拍数2、ULN2003A:七达林顿阵列ULN2003A是集成达林顿管反相驱动电路,内部还集成了一个消线圈反电动势的二极管,可用来驱动电机、继电器等功率器件。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2f67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7.png)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引言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步进电机是一种常用的驱动设备。
为了实现对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我们采用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PLC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对电机运动的精确控制。
具体实验目标如下: 1. 学习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 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3. 设计并实施一个简单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 - PLC控制器 - 步进电机 - 电源 - 开关 - 传感器实验步骤步骤一:PLC编程1.打开PLC编程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配置PLC的输入输出模块,并设置相应的IO口。
3.编写PLC的控制程序,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逻辑。
4.调试程序,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步骤二:步进电机的接线1.将步进电机的驱动器与PLC的输出模块连接。
2.将步进电机的电源与PLC的电源模块连接。
3.连接步进电机的传感器,以便监测电机的运动状态。
步骤三:实验验证1.通过PLC的编程软件,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PLC控制器中。
2.打开PLC电源,确保PLC控制器正常工作。
3.通过PLC的输入模块输入控制信号,观察步进电机的运动情况。
4.通过传感器监测步进电机的运动状态,并与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
控制程序的设计使步进电机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运动,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运动状态。
同时,通过传感器的监测,我们可以及时获取步进电机的运动信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PLC控制步进电机,深入了解了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PLC编程的方法和步进电机控制的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PLC控制步进电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自动化生产线、机械加工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教学单元.(2018)。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1e0cca2f60ddccdb38a03c.png)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步进电机的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 了解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3. 学会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二、实验器件1. TIVA C 系列芯片,电机模块和LCD显示模块。
2. 电脑以及CCS开发软件。
三、实验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驱动步进电机并控制转速,通过LCD板上的滚轮装置可以调节步进电机的转速。
四、实验原理双极性四线步进电机:一般双极性四线步进电机线序是A B A/ B/, 其中A 与A/是一个线圈,B和B/是一个线圈,一般这种驱动需要的是H桥电路。
H双极性四线步进电机驱动相序:1.单相四拍通电驱动时序正转:A/ B A B/反转:B/ A B A/2.双相通电四拍驱动时序正转:A/B AB AB/ A/B/反转:A/B/ AB/ AB A/B3.半步八拍驱动时序正转:A/ A/B B AB A AB/ B/ A/B/A/B/ B/ AB/ A AB B A/B A/反转:*****驱动芯片:*****为玩具、打印机及其他机电一体化应用提供了一款双通道桥式电机驱动器解决方案。
该器件具有两个H桥驱动器,并能够驱动两个直流(DC)电刷电机、一个双极性步进电机、螺线管或其他电感性负载。
每个H桥的输出驱动器模块由N沟道功率MOSFET组成,这些MOSFET被配置成一个H桥,以驱动电机绕组。
每个H桥都包括用于调节或限制绕组电流的电路。
借助正确的PCB设计,*****的每个H桥能够连续提供高达1.5-ARMS(或DC)的驱动电流(在25℃和采用一个5VVM电源时)。
每个H桥可支持高达2A的峰值电流。
在较低的VM电压条件下,电流供应能力略有下降。
该器件提供了利用一个故障输出引脚实现的内部关断功能,用于: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欠压闭锁和过热。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睡眠模式。
*****内置于16引脚HTSSOP封装或采用PowerPAD?的QFN封装(绿色环保:RoHS和无Sb/Br)。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2fc2af1711cc7930b7160a.png)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具有快速启动能力,定位精度高,能够直接接受数字量,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如数模转换装置、精确定位、计算机外围设备等,在现代控制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运用了8086 CPU芯片以及74273芯片、8255A芯片和步进电机以及7位小功率驱动芯片ULN2003A、指示灯等辅助硬件电路,设计了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系统。
绘制软件流程图,进行了软件设计并编写了源程序,最后对软硬件系统进行联合调试。
该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系统具有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的功能,还可以对步进电机进行调速。
关键词:步进电机;正反转;调速控制;ULN2003A芯片;8086微机系统1、课程设计任务书1.1任务和目的 (4)1.2设计题目 (4)1.3内容和要求 (4)1.4列出使用元器件和设备清单 (4)2、绪论 (4)3、步进电机的总体方案 (6)4、步进电机的硬件设计 (7)4.1总体设计思路 (7)4.2电路原理图 (10)4.3线路连接图 (11)5、步进电机软件设计 (12)5. 1流程图 (12)5.2控制程序 (14)&调试说明 (19)6.1调试过程 (19)6.2调试缺陷 (19)7、总结收获 (19)8、参考文献 (20)附录:元器件及设计清单1. 课程设计任务书1.1任务和目的掌握微机硬件和软件综合设计的方法。
1.2设计题目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1.3内容和要求1. 基本要求:控制步进电机转动,要求转速1步/1秒;设计实现接口驱动电路。
2. 提高要求:改善步进电机的控制性能,控制步进电机转/停;正转/反转;改变转速(至少3挡);1.4列出使用元器件和设备清单8086cpu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指示灯键盘74LS138译码器驱动模块步进电机2. 绪论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动机或阶跃电动机,国外一般称为Step motor或Steeping motor、Stepper servo Steppe,等等。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86581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74.png)
一、 实验要求利用P0输出脉冲序列,74LS244输入开关量,开关K2-K8控制步进电机转换(分6挡),K0、K1控制步进电机转向。
必须要K2-K8中一开关和K0、K1中一开关同时为‘1’时步进电机才启动,其他情况步进电机不工作。
进电机才启动,其他情况步进电机不工作。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它每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
驱动电路又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微电脑控制步进电机最合适。
机最合适。
二、 试验目的1、 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
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编程方法。
掌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编程方法。
三、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将给定的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
步进电机是将给定的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
给定一个电脉冲信号,步进电机转子就转过相应的角度,这个角度就称作该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目前常用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大多为1.8度(俗称一步)或0.9度(俗称半步)。
以步距角为0.9度的进步电机来说,当我们给步进电机一个电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过0.9度;给两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过1.8度。
以此类推,连续给定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可以连续运转。
由于电脉冲信号与步进电机转角存在的这种线性关系,使得步进电机在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控制、位置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机的使用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配合,一是电脉冲信号发生器,它按照给定的设置重复为步进电机输送电脉冲信号,目前这种信号大多数由可编程控制器或单片机来完成;二是驱动器(信号放大器),它除了对电脉冲信号进行放大、驱动步进电机转动以外,还可以通过它改善步进电机的使用性能,事实上它在步进电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一种步进电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具有多种驱动器;进电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具有多种驱动器;三是步进电机,三是步进电机,它有多种控制原理和型号,它有多种控制原理和型号,现现在常用的有反应式、感应子式、混合式等。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f37ce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2.png)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电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和方向。
设计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步进电机: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步进电机型号和规格。
根据步进电机的电阻、电感等参数,计算出合适的电流和电压。
2. 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根据步进电机的规格和控制要求,选择适合的驱动器型号。
常见的驱动器有常流驱动器和常压驱动器两种。
常流驱动器适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和保证输出力矩的精度;常压驱动器适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位置和运动精度。
3. 设计控制电路:根据步进电机的控制要求,设计相应的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电路、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使用微控制器、PLC或者其他控制器实现控制。
4. 编写控制程序:根据实际控制要求,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程序可以使用各种高级语言编写,如C语言、Python等。
5. 测试和调试:完成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测试包括电路测试和控制程序测试。
进行测试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电路短路、过载等问题。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优化,直到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总之,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电机的规格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驱动器和控制器,设计合适的控制电路和编写适合的控制程序,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2908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a.png)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工业中,电机的运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PLC来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和定位。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PLC来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和定位。
具体的实验目标如下:1.了解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2.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3.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二、实验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够将电脉冲信号转化为角位移的电动机。
它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式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开环控制的方式。
PLC是一种可编程的控制器,它可以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来控制设备的运行。
PLC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模块接收外部信号,经过处理后,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执行器的运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PLC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运动。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搭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包括步进电机、PLC、电源等设备;b.连接电路,将PLC的输入模块与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线连接;c.编写PLC的控制程序。
2.程序设计:a.根据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编写PLC的控制程序,包括控制信号的输出和控制逻辑的设计;b.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步进电机的运动方式和控制参数。
3.实验操作:a.将编写好的PLC程序下载到PLC设备中;b.启动PLC设备,观察步进电机的运动情况;c.根据实验需求,对步进电机的运动进行调试和优化。
4.实验结果分析:a.观察步进电机的运动情况,记录每次的位置和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步进电机的控制效果和精度。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PLC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运动。
通过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参数进行调试和优化,我们实现了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和定位。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166ec14431b90d6c85c7d8.png)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目录1绪论 (3)1.1 步进电机概述 (3)1.2 步进电机的特征 (3)1.3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概述 (4)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2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方案论证 (5)2.1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简介 (5)2.2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特点 (5)2.3 混合式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分类和性能比较 (6)2.3.1 双极性驱动器与单极性驱动器 (6)2.3.2 单电压驱动方式 (8)2.3.3 高低压驱动方式 (9)2.3.4 斩波恒流驱动 (10)2.4 方案的确定 (10)3混合式步进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1)3.1单片机最小系统 (11)3.2 红外遥控电路 (12)3.2.1 红外发射电路 (12)3.2.2 红外接收电路 (13)3.3 LCD显示电路 (14)3.4 双机通讯 (15)3.5 步进电机驱动部分 (16)3.5.1 单极性步进电机驱动 (16)3.5.2 双极性步进电机驱动 (18)3.6 电源电路 (18)4 软件设计 (19)4.1 主机LCD显示菜单程序 (19)4.2 双机通讯程序 (20)4.3 下位机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22)5 驱动器试验结果 (24)5.1 概述 (24)5.2 试验内容和结论 (24)总结 (26)参考文献 (27)1绪论1.1 步进电机概述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线性运动的执行器。
它由步进电机及其动力驱动装置组成,形成开环定位运动系统。
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脉冲信号时,它驱动步进电机以设定方向以固定角度(步进角度)旋转。
脉冲输入越多,电机旋转的角度越大;输入脉冲的频率越高,电机的速度越快。
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脉冲数来控制角位移,从而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同时,通过控制脉冲频率可以控制电机转速,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根据自身结构,步进电机可分为三类:反应型(VR),永磁型(PM)和混合型(HB)。
混合式步进电机具有无功和永磁两种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
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
![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47dc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3.png)
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一、引言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动机,具有精度高、响应快、节能等优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步进电机的性能,需要设计一套稳定可靠的步进电机控制器。
本文将介绍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设计原理、控制算法和硬件实现方法。
二、设计原理1.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利用定位电磁铁的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转动的电机。
它可以通过在不同的电磁铁上通电,使其产生磁场,从而引起驱动轴的转动。
步进电机可分为单相步进电机和双相步进电机,其工作原理略有差异。
2.步进电机控制原理三、控制算法1.开环控制算法开环控制算法是最简单的步进电机控制算法,它通过给电机提供确定的脉冲序列来控制电机的转动。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转动速度不变或较低精度要求的应用场景,如电子钟等。
2.闭环控制算法闭环控制算法是通过添加位置反馈装置,如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来实现的。
通过实时检测电机的位置信息,可以根据实际位置与预期位置之间的误差来控制驱动电流和脉冲信号,从而实现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闭环控制算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定位和转动的应用场景,如机械臂、3D 打印机等。
四、硬件实现方法1.驱动电路设计2.信号生成电路设计为了实现精确的脉冲信号控制,需要设计合适的信号生成电路。
可以采用时序电路、计数器和锁相环等技术来生成脉冲信号,并根据控制算法调节脉冲频率和脉冲数。
3.位置反馈装置设计如果需要闭环控制,需要添加位置反馈装置来实时检测电机的位置信息。
可以选择光电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位置传感器,并设计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
五、总结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涉及到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控制算法和硬件实现方法。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系统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电路设计方案。
同时,还需考虑控制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以实现高性能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c6b8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7.png)
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1. 实验背景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直流电机,具有精确定位、运行平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加深对步进电机原理和控制方法的理解。
2. 实验器材和原理实验器材•单片机开发板•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连接线实验原理步进电机按照一定步进角度进行转动,每转动一定步数,即转动特定的角度。
步进电机的控制需要通过驱动模块来实现,驱动模块与单片机进行连接,通过单片机的输出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3. 实验步骤步骤1:连接电路将单片机开发板与驱动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确保连接线的接口正确连接。
步骤2: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控制步进电机的程序,并上传到单片机开发板中。
程序需要实现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转动的方向和步数。
步骤3:设置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步进电机的转动参数,例如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等。
确保设置的参数符合实验要求。
步骤4:开始实验将步骤1和步骤2准备好的电路和程序连接在一起,并开启电源。
通过单片机的输出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观察步进电机的转动情况。
步骤5:记录实验结果记录步进电机的转动情况,包括转动方向、转动步数等信息。
观察步进电机的转动是否符合预期,记录任何异常情况。
步骤6: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估步进电机控制的效果。
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出现操作失误。
•注意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连接稳固可靠。
•在进行步进电机控制时,注意控制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注意观察步进电机的转动情况,及时记录转动信息。
•实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实验并进行排查。
5.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实验,步进电机的转动情况符合预期,控制效果良好。
6.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加深了对步进电机原理和控制方法的理解。
步进电机的力矩控制方法
![步进电机的力矩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7d262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4.png)
步进电机的力矩控制方法我一开始接触步进电机的力矩控制方法的时候,真的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从哪入手。
说实话就是瞎摸索。
我最早尝试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调整电流来控制力矩。
我以为电流越大,力矩就越大。
可是当我加大电流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电机发热特别严重,我就知道肯定出问题了。
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电流过大虽然会增加力矩,但是会导致电机过热,这不仅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还可能烧坏电机。
这算是我第一次栽跟头,也让我知道,改变电流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
后来我又琢磨电压会不会影响力矩呢。
我试着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电压,结果发现电压的改变对力矩是有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不是特别直观,而且感觉不是很好控制。
就像是想通过拉绳子来控制一个不太听话的木偶,你使的力气有时候不太对劲,木偶就达不到你想要的动作效果。
再然后,我就研究了一下细分驱动。
这东西我一开始理解起来也费劲。
就好比把一块大饼分成很多小块,细分驱动就像是这么做,原来粗放的一块变成了很多小份。
细分驱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力矩控制,因为它能让电机运行得更平滑,从而改变电机的输出力矩。
不过这个理解和操作起来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我当初为了搞懂它就花了不少时间去看那些生涩的原理之类的。
还有一种通过设置转矩补偿参数的方式。
这个是在设备的一些控制系统里可以设置的。
不过设置这个参数可不能乱来。
我有一次乱改了一下这个参数,结果电机的运行变得奇奇怪怪的,力矩也不稳定。
后来才发现必须要根据电机自身的性能指标还有实际的负载情况来合理设置。
其实要想控制好步进电机的力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电机和负载两者都有很深入的了解。
你要是都不知道电机能承受多少,负载又需要多大力矩,那怎么控制呀。
就像盖房子,你都不知道需要多少砖多少沙子,那肯定盖不好呗。
对于电机的型号啊规格啊这些基础的东西一定要烂熟于心。
在给电机设置任何与力矩控制有关的参数或者采用任何方法之前,都得先评估负载的情况。
要是负载比较轻,你用很复杂费力的控制方法,可能就是多此一举,要是负载很重,力不从心的控制方法又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8.步进电机控制设计
【实验目的】
掌握步进电机控制原理,熟悉C51编程与调试方法。
【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A.120所示,图中达林顿驱动器U2接于P1.0~P1.3,步进电机接在U2的输出端。
按键K1~K2接于P0.0~P0.1。
图A.120 实验8的电路原理图
在编程软件配合下,要求实现如下功能:单击K1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单击K2,控制步进电机反转,连续按K1、K2,步进电机可连续旋转。
步进电机控制编程原理:根据励磁方法建立励磁顺序数组,以半步励磁法为例,励磁顺序数组的元素为:0x02,0x06,0x04,0x0C,0x08,0x09,0x01,0x03。
程序启动后,根据案件状态修改励磁顺序数组的指针值,即单击K1时时针右移一位,随后将数组当前值由P2口输出,如此循环。
注意,在P2口两次输出之间需要插入软件延时。
【实验内容】
(1)学习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速度与方向控制原理;
(2)编写3种励磁方案程序,即1相励磁、2相励磁和1~2相励磁;
(3)比较不同励磁方案的步进电机仿真效果。
【实验步骤】
(1)提前阅读与实验8相关的阅读材料;
(2)参考图A.120;和表A.9,在ISIS中完成原理图的绘制;
(3)采用μVision3进行C51动态显示和A/D转换编程及调试。
【实验要求】
提交实验报告并包括如下内容:电路原理图、A/D转换原理分析、C51源程序(含注释语句)、仿真运行截图及实验小结。
【参考图表】
【实验程序】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delay();//声明延时函数
code table[]={0x02,0x06,0x04,0x0c,0x08,0x09,0x01,0x03};//励磁顺序数组
sbit K1=P0^0;//定义两个按键
sbit K2=P0^1;
void main()
{
while(1)
{
chari;
if(K1==0){delay();i++;if(i==8)i=0;}//K1按下,顺读数组(逆时针转)
if(K2==0){delay();i--;if(i==0)i=8;}//K2按下,逆读数组(顺时针转)
delay();
P2=table[i];//P2口输出励磁顺序
}
}
void delay()//延时函数
{
uchark,l;
for(k=125;k>0;k--)
for(l=200;l>0;l--);
}
【仿真截图】
略
【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的极编程的方法,同时做实验时要仔细,要按步骤来,避免人为错误,避免出现电路连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