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雷达

合集下载

车载毫米波雷达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车载毫米波雷达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一、概述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车载雷达技术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在车辆安全和自动驾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米波雷达作为车载雷达的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车载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要求及测试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车载毫米波雷达技术要求1. 高精度测距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测距,其要求能够精准地测量前方障碍物的距离。

在自动驾驶应用中,高精度的测距能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2. 高分辨率成像除了测距外,车载毫米波雷达还需要具备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能够清晰地识别出目标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这对于实现智能驾驶和自动泊车等功能至关重要。

3. 宽带工作车载毫米波雷达需要具备宽带的工作频率范围,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工作需求。

宽带工作还有助于提高雷达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

4. 高可靠性在车载应用场景中,毫米波雷达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恶劣天气和复杂交通环境下正常工作,并能够长时间实现连续监测。

5. 低功耗车载毫米波雷达需要具备低功耗的特点,以满足车载系统对能源的高效利用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雷达的工作寿命。

三、车载毫米波雷达测试方法1. 测距精度测试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测距精度测试需要采用标准的测距测试设备,根据实际距离进行测量,并与雷达输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其测距精度。

2. 成像分辨率测试成像分辨率测试需要使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目标进行测试,通过对成像效果的定量分析,评估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成像分辨率。

3. 工作频率范围测试工作频率范围测试需要利用专用的测试设备对雷达的工作频率进行扫描和测试,以确认其在广泛的频率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

4.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需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车载毫米波雷达进行长时间的连续工作测试,以评估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功耗测试功耗测试需要利用专用的测试设备对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功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评估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能耗情况。

(完整版)关于车载激光雷达的知识清单

(完整版)关于车载激光雷达的知识清单

关于车载激光雷达的知识清单•2017年6月28日••国际电子商情本篇知识清单分享给你,助你快速了解车载激光雷达产业。

在无人驾驶架构中,传感层被比作为汽车的“眼睛”,包括车载摄像头等视觉系传感器和车载毫米波雷达、车载激光雷达和车载超声波雷达等雷达系传感器。

其中激光雷达已经被大部分人认为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基础,毕竟传统雷达无法识别物体细节,而摄像头在暗光或逆光条件下识别效率明显降低。

也正得益于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的爆发,预计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可达到360亿美元的规模,将成为新的蓝海。

本篇知识清单分享给你,助你快速了解车载激光雷达产业。

内容导读:1.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原理2.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应用中有何优缺点?3.车载激光雷达有哪些应用?4.如何降低自激光雷达的成本?5.国内外最全激光雷达企业介绍一、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原理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最初是军事用途。

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

这里详细介绍一下车载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

第一种是较为传统的扫描式激光雷达,这种设备被架在汽车的车顶上,能够用多束激光脉冲绕轴旋转360°对周围环境进行距离检测,并结合软件绘制3D图,从而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足够多的环境信息。

这种激光雷达最初是在11年前的Darpa无人车挑战赛上,由美国Velodyne公司开发并被参赛团队使用(当时采用的是64线的激光雷达方案)。

由于那时的成本高达7万美元,未被市场接受。

后来为了降低成本,有公司推出了32线、16线的激光雷达。

但是成本的降低带来的是分辨率的下降,这就容易在车辆驾驶过程中检测障碍物时产生盲点,带来安全隐患。

汽车雷达测距原理

汽车雷达测距原理

汽车雷达测距原理
汽车雷达测距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测量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雷达发射机发射出一束电磁波,通常采用微波或者激光作为信号源。

当这束电磁波遇到目标物体时,部分能量被目标物体吸收,一部分能量则被反射回到雷达接收机。

接收机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波后,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及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出距离。

在进行测距之前,首先需要知道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速度。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假设电磁波在空气或者真空中的速度为光速。

然后,雷达发射机发射出一个短时钟脉冲,经过天线辐射出去,形成一束波。

这束波在遇到目标物体后,会部分被吸收,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波。

雷达接收机接收到回波之后,开始记录回波信号的时间。

由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已知,所以可以将回波信号的传播时间转化为距离。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回波信号的强度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线增益、回波信号的散射情况等,因此需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雷达系统会内置一些算法,用来校正信号强度并消除干扰,从而得到更准确的距离测量结果。

总的来说,汽车雷达测距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发射和反射来测量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通过测量回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并结合已知的电磁波速度,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

车载激光雷达核心性能参数及分类标准

车载激光雷达核心性能参数及分类标准

车载激光雷达核心性能参数及分类标准近年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激光雷达产业的热度,目前国内外在激光雷达领域布局的公司越来越多。

激光雷达是一种发射光束并接收回波获取目标三维信息的系统,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应用历史。

激光雷达系统复杂,应用场景多样,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因此,对激光雷达性能的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参数容易混淆,如探测精度、探测准确度、探测分辨率、帧频和点频等。

由于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家在宣传中选择的参数并不完全一样。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参数都是激光雷达的核心参数,还有一些参数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些参数的含义、相互关系、决定因素,很可能被个别高性能指标所迷惑,而无法了解激光雷达的真实性能。

本文选择车载激光雷达的关键性能参数,对这些参数的定义、计算方法、相互关系、决定因素等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激光雷达,对激光雷达的设计也有指导意义。

车载激光雷达核心性能参数及分类对车载激光雷达的评价通常涉及到性能、可靠性以及应用等方面。

用户关心的参数很多,包括:激光波长、探测距离、视场角(垂直+水平)、测距精度、角分辨率、出点数、线束、安全等级、输出参数、防护等级、功率、(供电)电压、激光发射方式、使用寿命等。

但激光雷达功能上是一种距离测试系统,其核心性能应围绕测试的速度、测试的空间范围、测试分辨率、测试的准确度、测试的重复度几方面来评价。

依据这个原则,通常认为激光雷达的核心性能参数有帧频、最大探测距离和最小探测距离、视场角、距离分辨率、水平角分辨率、垂直角分辨率、点频以及测距精度和测距准确度。

根据现有激光测距仪相关标准查询,参数定义为:重复频率:每秒钟完成的测距次数。

测距范围:在规定大气条件下,对规定目标达到规定的测距准确度时,能探测到的最远/近距离。

水平视场角:在水平方向上最大方位扫描角度θx。

垂直视场角:在垂直方向上最大方位扫描角度θγ。

距离分辨率:在光束传播方向上能够区分两个目标之间的最小距离间隔。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1. 激光雷达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束的主动探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对目标进行扫描和测距。

与传统的雷达技术相比,激光雷达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和快速测量的特点,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目标信息。

2.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在车载导航系统中,激光雷达技术主要应用于环境感知和自动驾驶领域。

通过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高精度测量和三维重建,为车辆的自主导航和避障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类厂商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开展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性能不断提升,其测距精度、角分辨率和数据处理能力都在不断提高,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车载导航系统需求。

1. 多传感器融合未来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将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进行融合。

通过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更加全面和精准的感知,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集成化和小型化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车载导航激光雷达传感器将朝着集成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集成化设计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实现激光雷达传感器体积的减小和重量的降低,使其更加适用于普通乘用车和商用车。

3. 高分辨率和长测距未来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将追求更高的分辨率和更远的测距能力。

通过提高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分辨率和增加激光发射功率,可以实现对目标的更加精准的探测和识别,同时可以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有效测量。

4. 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随着激光雷达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不断增加,未来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还将面临巨大的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挑战。

通过优化数据处理算法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智能分析,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决策支持。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作为车载导航系统中的关键感知技术,其发展趋势将朝着多传感器融合、集成化和小型化、高分辨率和长测距、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等方向发展。

车载雷达总结

车载雷达总结

车载雷达总结概述车载雷达是一种基于雷达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的设备,用于实时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提供驾驶员所需的关键信息。

它能够帮助驾驶员预测潜在的危险情况,提高驾驶安全性,并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对车载雷达的原理、分类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原理车载雷达的原理是利用雷达信号的反射和回波来判断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方位。

雷达将高频电磁波发射到周围环境,当波束遇到目标物体时,会产生回波并被雷达接收器接收。

通过分析回波的特征,车载雷达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况。

分类根据雷达系统的不同特点和功能需求,车载雷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长程雷达(Long-Range Radar,LRR):长程雷达主要用于检测与车辆相距较远的目标物体。

它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障碍物并提供足够的时间供驾驶员做出反应。

长程雷达通常具有较大的测量范围和较高的分辨能力。

2.中程雷达(Mid-Range Radar,MRR):中程雷达适用于检测车辆前方的障碍物,例如其他车辆、行人或道路标志等。

它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短的测量范围,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目标信息。

3.短程雷达(Short-Range Radar,SRR):短程雷达主要应用于低速行驶和停车场景下的障碍物检测。

它可以提供近距离的目标探测,并具有较高的角度分辨率和较小的盲区。

4.全景雷达(Fused Multi-Range Radar,FMR):全景雷达是一种集成了长程、中程和短程雷达功能的综合性雷达系统。

它可以同时提供全方位的目标检测和跟踪,实现对复杂交通场景的全面感知。

应用车载雷达在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碰撞预警系统:车载雷达可与车辆的自动制动系统结合,实现前方障碍物的实时检测和预警。

当检测到潜在的碰撞风险时,车辆可以自动减速或停车,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2.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载雷达可以感知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通过自动调整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实现行车的自适应控制。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也正在经历快速的变革和进步。

各大汽车厂商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大对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致力于打造更加智能、安全的车载导航系统。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推动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和精度,帮助驾驶员更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导航,从而提高行驶安全性和效率。

该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和识别,为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领域,为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发展和交通拥堵状况的改善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对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概述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雷达技术实现车辆导航定位的新型技术。

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长距离测距的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快速、精准地测量和识别。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在车辆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主要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和导航系统三个部分。

激光雷达传感器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光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检测和测量;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可以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识别,提取有用信息;导航系统则可以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来实现车辆的定位、导航和避障。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和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和精准定位,对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行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车载导航激光雷达是一种在汽车导航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高精度传感技术。

它具有高分
辨率、高灵敏度、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可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三维感知和地图定位。

目前,车载导航激光雷达的技术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增强激光雷达的检测距离和精度。

目前基于激光雷达的导航系统大多采用
Time-of-flight(TOF)测量方式进行距离测量,而一般激光雷达的最大测量距离为200米左右,如果能够将检测距离进一步提高,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随着高精度地图、高性能定位、高精度控制等技术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激光雷
达的精度,精度达到厘米级别。

其次是改进激光雷达的扫描方式和机械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当前常用的激
光雷达扫描方式主要有激光线扫描和旋转式扫描两种,不同的扫描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
场景。

此外,激光雷达的机械结构也需要不断优化,以降低体积、重量和功耗,并增加可
靠性。

第三个是激光雷达与其他感知系统的融合,以实现更为全面和精确的环境感知。

当前,车载导航系统普遍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将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多种
感知系统融合起来,以实现更为全面和可靠的环境感知。

最后一个是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

激光雷达作为导航系统中的核心传感器,成本占比
较高,因此需要不断降低其成本,以推动其在车载导航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普及,车载导航激光雷达将进一步发展,有望实现更
长距离、更高分辨率、更为全面的环境感知,从而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设计分析

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设计分析

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继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后遥感测绘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

将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为多个行业的深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首先对车载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介绍,其次探讨车载激光雷达应用优势,最后就车载激光雷达数据的精化处理方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数据收集;数据处理;设计应用引言在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主要由报警装置、车载测距测速装置、微机、执行系统等组成。

车载距离测速环节能分辨行车中障碍物的移动物理量。

激光雷达能提高识别的分辨率。

与传统的雷达相比,可用激光作为探测光进行丈量,这会导致运动物体的多普勒率升高,使物体的径向速度不能由激光雷达依据多普勒频率进行测量。

实现汽车智能驾驶核心技术是获取道路目标信息,包括获取目标方位、速度、距离。

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毫米波雷达对道路目标速度、距离同步测量。

1车载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介绍车载移动激光雷达测量系统集成GNSS、IMU惯性导航单元、三维激光扫描、影像处理、摄影测量及集成控制等高新技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采集空间信息,全景照相获取影像,由卫星及惯性定位确定影像的位置姿态等测量参数,在点云上实现测量,完成测绘任务。

本文以LeicaPegasus:Two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在酒额铁路既有线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介绍。

2车载激光雷达应用优势第一,成果测量精准度高。

在车载激光雷达航测技术的作用下,人们能够直接获取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信息。

与传统测量仪获取信息相比,整个操作流程更加简洁方便。

三维激光雷达系统获取新的原始点密度要比传统测量仪获取原始点的密度高,平均每平方米能够获取几十个原始数据点,远超其他系统。

在应用车载激光雷达航测技术后的高程测量精准度要比其他测绘方式获取的测量精准度高,由此在测量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全面的周围事物数据信息。

奥迪汽车 雷达 工作原理

奥迪汽车 雷达 工作原理

奥迪汽车雷达工作原理奥迪汽车雷达工作原理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距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和汽车等领域。

奥迪汽车作为一家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其车辆配备的雷达系统在提高驾驶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奥迪汽车雷达的工作原理。

奥迪汽车雷达的工作原理与一般雷达设备类似,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目标探测和测距。

奥迪汽车雷达系统通常由多个雷达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分布在车辆的前、后、侧等位置,以实现全方位的目标监测。

奥迪汽车雷达系统主要利用微波雷达技术。

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和较长的传播距离,因此适用于汽车雷达应用。

雷达传感器会定时发送微波信号,并通过接收回波信号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当奥迪汽车行驶时,雷达传感器会发送微波信号,并等待接收回波信号。

当微波信号遇到目标物体时,部分信号会被目标物体吸收、散射或反射,并以回波的形式返回到雷达传感器。

根据接收到的回波信号,雷达系统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位置等信息。

奥迪汽车雷达系统采用的是连续波雷达(Continuous Wave Radar)或调频连续波雷达(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Radar)技术。

连续波雷达通过持续发送微波信号并同时接收回波信号,通过对回波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目标物体的距离和速度信息。

调频连续波雷达则通过改变发送信号的频率,进一步提高目标检测和距离测量的精度。

奥迪汽车雷达系统还采用了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来实现目标的速度测量。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发送信号和接收回波信号的频率有差异时,目标物体的速度会引起频率的变化。

通过分析回波信号的频率变化,奥迪汽车雷达系统可以准确地测量目标物体的速度。

奥迪汽车雷达系统还配备了信号处理和算法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使用复杂的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奥迪汽车雷达系统可以识别不同的目标物体,并判断其是否构成潜在的碰撞风险。

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目次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符号和缩略语 (6)5 性能要求 (7)点云性能要求 (7)5.1.1 测距能力 (7)5.1.2 距离精度和距离准度 (7)5.1.3 角度精度和角度准度 (7)5.1.4 视场角 (8)5.1.5 角度分辨率 (8)5.1.6 反射特性 (8)5.1.7 高反鬼像 (8)5.1.8 雷达间抗干扰 (8)5.1.9 拖点 (8)5.1.10 启动时间 (8)5.1.11 漏检角 (8)5.1.12 点频和帧频 (8)激光安全要求 (8)环境评价要求 (8)5.3.1 功能状态要求 (8)5.3.2 电气性能 (9)5.3.3 机械性能 (10)5.3.4 防尘防水性能 (11)5.3.5 环境耐候性 (11)5.3.6 电磁兼容性能 (12)5.3.7 耐久性 (13)5.3.8 视窗遮挡 (13)场景试验 (13)6 试验方法 (14)试验条件 (14)6.1.1 试验环境条件 (14)6.1.2 试验电压条件 (14)6.1.3 激光雷达工作模式 (14)6.1.4 环境评价试验布置 (14)点云性能试验 (15)6.2.2 测距能力试验 (15)6.2.3 距离精度和距离准度试验 (17)6.2.4 角度精度和角度准度试验 (19)6.2.5 视场角试验 (22)6.2.6 角度分辨率试验 (23)6.2.7 反射特性试验 (23)6.2.8 高反鬼像试验 (23)6.2.9 雷达间抗干扰试验 (24)6.2.10 拖点试验 (24)6.2.11 启动时间试验 (25)6.2.12 漏检角试验 (25)6.2.13 点频和帧频试验 (26)环境评价试验 (26)6.3.1 功能状态试验 (26)6.3.2 电气性能试验 (27)6.3.3 机械性能试验 (30)6.3.4 防尘防水试验 (31)6.3.5 环境耐候性试验 (31)6.3.6 电磁兼容性试验 (33)6.3.7 耐久性试验 (34)6.3.8 视窗遮挡试验 (34)7 检验规则 (35)型式检验 (35)抽样和分组 (35)合格判定 (35)附录A(资料性)视场区域划分方法 (36)附录B(资料性)激光雷达场景试验方法 (38)附录C(规范性)漫反射板要求 (39)附录D(资料性)角度分辨率试验方法 (40)附录E(资料性)暗室布置要求 (41)E.1 暗室尺寸 (41)E.2 暗室表面材料 (41)附录F(资料性)耐久性试验计算模型 (42)F.1 产品在汽车上安装位置的典型温度模型 (42)F.2 高温耐久性试验Arrhenius计算模型 (42)F.3 温度交变耐久性试验Coffin-Manson计算模型 (43)F.4 高温高湿耐久试验Lawson计算模型 (44)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车载激光雷达(以下简称激光雷达)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汽车倒车雷达的作用及组成

汽车倒车雷达的作用及组成

汽车倒车雷达的作用及组成
汽车倒车雷达是一种用于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驾驶员更加准确地掌握车辆周围的情况,提高倒车和停车的安全性。

以下是汽车倒车雷达的主要功能和组成:
1. 作用:
2. 距离检测:汽车倒车雷达可以检测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通过声音或可视化显示,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距离。

3. 障碍物警示:当车辆接近障碍物时,汽车倒车雷达会发出警告声或闪烁灯光,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4. 移动监测:汽车倒车雷达可以检测车辆后方的移动物体,如行人、自行车、其他车辆等,及时发出警示信号,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5. 泊车辅助:汽车倒车雷达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准确地掌握车辆位置和障碍物的距离,帮助驾驶员泊车时更加安全和准确。

6. 组成:
7.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通过测量距离,提供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息。

8. 控制单元:接收超声波传感器信号并处理,计算出距离值,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显示设备。

9. 显示设备:接收控制单元的数据,根据距离远近显示距离值,并通过声音或灯光信号提供不同级别的警告。

10. 声音或灯光警告装置: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发出不同级别的声音或灯光警告信号,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汽车倒车雷达通常安装在汽车的后保险杠、后视镜或侧面,以便更好地检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

它的使用对于驾驶员在倒车和停车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减少了因为视线不良或驾驶盲区导致的安全事故。

车载激光雷达方案工程

车载激光雷达方案工程

车载激光雷达方案工程摘要本文介绍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方案工程。

车载激光雷达是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远程测距和目标检测系统,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监控系统、机器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车载激光雷达的原理、设计、性能评估和应用方面的工程方案。

车载激光雷达的方案工程将包括硬件设计、软件算法、成像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车载激光雷达;激光技术;自动驾驶;远程测距;目标检测1. 背景介绍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车载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汽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激光雷达是一种以激光为探测器的测距设备,通过测量光脉冲的时间来计算目标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

激光雷达既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距,又能够实现目标识别、成像等多种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监控系统、机器人等领域。

车载激光雷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和道路情况的全方位监测和识别,以确保车辆的安全驾驶。

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完整的工程方案,包括激光雷达的硬件设计、软件算法、成像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针对车载激光雷达的方案工程进行介绍和分析。

2. 车载激光雷达的原理车载激光雷达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发射激光脉冲,经过目标物体后,激光脉冲被探测器接收,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飞行时间来计算目标与激光雷达之间的距离。

在对激光脉冲的接收和处理过程中,能够获得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形状等信息,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检测和识别。

激光雷达的发射器一般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其发射波长通常在红外光波段,如波长为905nm或1550nm。

探测器一般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目标物体反射的激光脉冲信号。

在进行激光雷达探测时,需要考虑激光脉冲的发射功率、脉冲宽度、重复频率等参数,以及探测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

除了基本的测距功能外,车载激光雷达还可以实现目标物体的成像、识别等功能。

这需要依靠激光雷达的扫描机构,通过快速扫描获得目标物体的空间分布和形状信息。

车载雷达技术在电动车充电桩管理中的应用

车载雷达技术在电动车充电桩管理中的应用

车载雷达技术在电动车充电桩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车载雷达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感知技术,可以在电动车充电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车载雷达技术在电动车充电桩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车载雷达技术可以用于充电桩的自动识别和定位。

通过车载雷达技术,电动车可以准确地感知到充电桩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实现自动对接和停车。

这样,电动车主就不需要手动寻找充电桩,省去了时间和精力。

同时,充电桩的自动识别和定位功能还可以在城市中的多个充电桩之间实现充电服务的无缝切换,提升了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其次,车载雷达技术可以用于充电桩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通过车载雷达技术,电动车可以实时监测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包括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故障等。

一旦发现充电桩出现故障,电动车可以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并选择其他可用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这样不仅提升了充电桩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提高了充电服务的整体效率。

此外,车载雷达技术还可以用于充电桩的智能管理和调度。

通过车载雷达技术,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包括充电桩的空闲率、充电速度等。

这样,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做出决策,如合理安排充电桩的使用顺序、调整充电桩的功率等,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

此外,车载雷达技术还可以用于充电桩周围环境的检测和安全保障。

通过车载雷达技术,电动车可以实时感知充电桩周围的物体和障碍物,避免与其碰撞。

这对于减少充电桩的损坏和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车载雷达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充电桩周围的安全情况,如果发现陌生人或可疑行为,可以及时报警,保障用户和充电桩的安全。

最后,车载雷达技术还可以用于充电桩管理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通过车载雷达技术,可以收集充电桩的使用数据和用户的充电习惯,进一步优化充电桩的布局和服务。

例如,根据用户的充电频率和地点,可以调整充电桩的分布,提高用户的充电便利性和满意度。

车辆雷达检测器原理

车辆雷达检测器原理

车辆雷达检测器原理
车辆雷达检测器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用于检测行驶中的车辆是否使用了雷达干扰
装置。

它主要由接收器和天线两部分组成,天线用于接收来自车辆雷达的电磁信号,接收
器则将信号转换为声音或光信号。

车辆雷达检测器是基于雷达技术原理而设计的,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或无线电波进行探测和测距的技术。

雷达从天线向周围环境发射电磁波,并通过接收回波信号得知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等信息。

车辆雷达检测器通过内置的接收器和天线来接收来自车辆雷达的信号,其中天线用于
接收雷达发射器所发射的电磁波,接着将收到的信号传输给接收器。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
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内置的算法识别信号类型和出现频率等特征,进而判断是否存在雷达
干扰。

1. 接收天线接收车辆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信号;
2. 接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内置的算法识别信号特征;
3. 判断信号是否为雷达干扰,如果是,则发出警报提示驾驶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车辆雷达检测器只是一个辅助性的设备,不能替代司机的判断和规避
行为。

在驾驶过程中,还需加强安全意识,规避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车辆雷达检测器
可能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导致误判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在正式使用前进行详细的使
用说明阅读、了解和熟悉,避免盲目使用。

总之,车辆雷达检测器利用雷达技术原理,通过接收器和天线来实现对车辆雷达信号
的接收和处理,在判断信号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识别是否存在雷达干扰,从而发出警报
提示驾驶人员,提高驾驶安全。

汽车雷达的原理与应用论文

汽车雷达的原理与应用论文

汽车雷达的原理与应用论文1. 引言汽车雷达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车辆周围的物体。

它可以通过发射和接收雷达波来获取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方位信息,实现智能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汽车雷达的原理及其在车辆安全、自动驾驶等方面的应用。

2. 汽车雷达的工作原理汽车雷达是一种主动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雷达系统。

它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物体的检测和测量:•发射:雷达系统向四周发射雷达波,一般使用微波或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波。

发射的雷达波会沿着一定方向传播。

•接收:当发射的雷达波遇到目标物体时,部分雷达波会被目标物体反射回来。

雷达系统会接收到这些反射波。

•处理:接收到反射波后,雷达系统会对其进行处理,计算出目标物体与雷达系统之间的距离、速度和方位信息。

3. 汽车雷达的应用汽车雷达在现代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车辆安全汽车雷达可以用于实现车辆安全功能,例如: - 自动紧急制动:当雷达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且与车辆距离过近时,系统会自动触发紧急制动,避免碰撞。

- 车道保持辅助:汽车雷达可以用于辅助车辆保持在车道内,当车辆偏离车道时,雷达系统会发出警示信号,提醒驾驶员进行纠正。

3.2. 自动驾驶汽车雷达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传感器之一。

它可以提供车辆周围环境的三维感知能力,帮助车辆判断前方、侧面和后方的障碍物,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3.3. 自动泊车汽车雷达在自动泊车系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雷达传感器,车辆能够精确检测周围的障碍物,包括其他车辆、行人和墙壁等,从而实现自动并安全地停车。

3.4.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汽车雷达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可以检测并警示驾驶员前方的障碍物,帮助驾驶员做出安全的驾驶决策。

3.5. 交通流量检测汽车雷达可用于交通流量检测,通过实时监测道路上的车辆数量和速度,帮助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规划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选题背景 (1)1.1雷达车的特点 (1)1.2 国内外高机动雷达发展状况 (2)2 方案论证 (4)2.1 主要技术指标 (4)2.2 技术可行性 (4)2.3 升降天线车的液压系统说明 (5)2.4 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6)2.5 主要技术难点分析 (8)2.6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对比分析 (8)2.7 推广应用价值 (8)3 过程论述 (8)3.1 雷达举升机构的力学分析 (8)3.2 缸的设计 (12)3.3 缸的连接及材料 (16)3.4 塔架的设计 (23)3.5 机动式车载雷达稳定性设计分析 (24)4 结论总结 (31)5 致谢 (32)6参考文献 (33)1 选题背景1.1雷达车的特点现代高技术战争对雷达的越野作战与战场生存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达到战时快速组网及补充战损的目的,高度的机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军事雷达的必备素质;因此,对于雷达设计师来说,在考虑整机电性能指标、可靠性、可维性、可保障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及加工工艺性等因素的同时,还须从结构上对其机动性作出精心构思。

总的来说,雷达的高机动性须保证雷达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即组成雷达的诸多功能环节能够共同形成一种良好的应变能力,在保证性能可靠的前提下,使其在遭到敌方打击之前,能够方便、迅速地撤收,并且转移到新的阵地上重新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以达到保护自己、克敌制胜的目的;因此,在结构总体上须重点考虑下列问题。

运输行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越野能力:战时雷达整机将面临复杂恶劣的地理环境情况,如土路、泥泞路等,此时仍然要求雷达能够以一定的速度可靠地行驶;雷达载车的性能对整机的运输行驶能力有直接影响,因此,载车的越野能力是选型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基型车必须满足《军用越野汽车机动性要求》的各项规定:一般来说,机动型雷达载车选型的原则是优先选用国产列装的越野载重基型车辆。

整机各运输单元机动、越野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各运输单元重量、行驶速度、最大爬坡度、接近角、离去角、涉水深度、越坡沟宽度、最小转弯直等参数。

(2).通过能力:即雷达整机各运输单元外形尺寸在公路、铁路运输时须符合国家有关运轴限界的要求。

1) 公路运输:应满足公路运输限界。

2) 铁路运输:应满足铁路装载荃本限界.3) 雷达总重不超过小型桥梁的承重能力。

(3).雷达天线升降机构:按传动系统的不同,可分为机电式和液压式。

机电式升降机构技术较为成熟,是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但是,机电式升降机构的控制及传动结构均较为复杂,同时单位驱动负载的重量较大,在要求架设高度较高、负载较大时尤其如此。

液压式传动系统与机电式传动系统相比,在输出同样功率的条件下,体积和质量可以减小很多,同时承载能力大,可以完成较大重量雷达天线的高架。

并且采用液压传动还可大大简化机械结构,从而减少机械零部件的数目,也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液压元器件的生产工艺逐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制造成本在不断下降, 制造精度越来越高,因此液压式传动系统已逐渐在雷达天线升降机构中被采用。

中、大型雷达天线的举升机构不同于普通的升降机。

普通升降机负载通常较小,中、大型雷达天线的举升机构的负载较大,特别是机构常常需要在较大的风载条件下甚至于需要在天线上覆盖有冰层时工作,在举升高度较高时,风载荷引起的颠覆力矩直接威胁着设备的安全和工作的可靠性,此外风向的不同引起的动力特性在机构的升降过程中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大型雷达天线的举升机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塔架式雷达升降天线研究项目正是本着上述的要求而拟定的。

1.2 国内外高机动雷达发展状况1.2.1 国外机动雷达的发展方向冷战时期,由于两大军事集团的长期对峙,西方国家十分重视机动雷达尤其是高激动雷达的发展与研制;大批各种型号的机动雷达装备部队,并且将高机动雷达部署在战略要地,以提高雷达网的弹性和整个防空系统的稳定性。

下表是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装备的集中主要的机动雷达。

不难看出,目前世界各国都把防空雷达网建设中如何发展激动作战力量和研制高机动雷达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这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必然趋势。

独联体国家的70000部防空雷达中大部分是车载式机动雷达,且有相当数量为高机动雷达;英国和法国的雷达站,几乎不采用固定式,而采用可运输单元,一旦需要,激动雷达可在较短时间内转移到新的阵地展开工作;日本的机动雷达站与固定雷达站之比,近年来由原来的1:14升到1:2.5,而且其雷达天线可折叠运输,雷达具有较好的探测性能、抗干扰性能和自动化入网功能。

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十分重视雷达的机动和隐蔽。

台湾则大力发展机动雷达,其固定雷达除天线外,其余部分均可进入坑道。

军事力量最强的美国,也是重视雷达机动性的国家,他的舰载、机载和卫星侦察雷达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机动,其雷达情报网抗摧毁能力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2 方案论证2.1 主要技术指标2.1.1 升降高度10米,负载1.5吨;2.1.2 .具有自动调平功能,且应保证水平5‘以内;2.1.3 .调平系统抗风(装上顶部作业部件,10级风)摆动小于 1;2.2技术可行性2.2.1 .升降塔架式结构雷达天线车总体及液压传动研制的技术方案天线车的总体结构说明升降天线车的升展高度除车桥高度以外净空高10米。

下降后高度为3米左右。

要求车桥长5米,宽2米,占空间体积约为3×5×2=30立方米2.2.2 塔架结构塔架为三节组合成形,固定座为3米,其中第一节为1.3米,第二节为2.6米,最后一节为3.1米。

举升铰安装在第三节的1.8米处,这样可使得塔架上升和下降折置时运行自如。

在举升铰的上端设置了链轮机构,使得天线发射箱在运动和升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地面垂直。

2.2.3 塔架的举升执行机构塔架的举升执行机构为四级伸缩式油缸。

此型油缸的工作原理为活塞直径大的先运动,依次升高。

下降时小活塞先运动,依次下降。

直径小则运动速度高,反之速度低。

整个升降时间约为2.5分钟。

为了防止油缸承受侧向力矩,在设计塔架具体构件时还要着重考虑回转和重力矩的平衡。

2.2.4 塔架索拉机构升降塔架为横向跨裆结构,由此沿纵向方向由于风动力而产生的弹性侧向偏摆力及颠覆力矩对塔架影响很大。

为了确保塔架的相对刚度及稳定性,在车桥底座对称角上设置了四索拉机构,拟产生四均衡的拉力,使得塔架垂直定位。

2.2.5 承载支腿雷达天线要在一个相对与水平垂直的轴上运行,而且在要10级风的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整个天线车的综合承载力都传递在支腿上。

天线车的支腿既要克服重力和颠覆力矩,又要作为水平校正的执行机构,所以在支腿的支臂上设置了展开收合油缸,并在支腿的支点上折纸了比例阀控油缸,使四角支腿在较快时间内完成支撑校平工作。

校平完毕如需要,可用人工锁紧机构将其锁紧。

2.2.6 辅助支撑机构及其它当塔架折放和转场运行时,必须防止塔架震动而对油缸的重力冲击,因此在塔架纵向设置了防震托架及辅助支撑机构。

\2.3升降天线车的液压系统说明升降天线车采用变量泵液压系统,其流量为自适应注油。

在供油流量大时,压力相应减小;供油流量小时,压力相应增大。

这样既能满足负载的要求,又可减少系统发热。

2.3.1 举升伸缩油缸单元与塔架锁紧单元:举升单元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单向调速阀、液控单向阀、压力继电器和油缸组成。

当油泵打出压力油后,电液换向阀切换到左位,压力油经调速阀、液控单向阀进入油缸,使油缸上升;当油缸上升到终点时,缸内压力上升,此时继电器动作,控制三位四通电磁阀处于右位,四油缸锁紧塔架。

若伸缩油缸下降,只有在三位四通电磁阀切换到左位,锁紧油缸反向,即回到终点缸内,压力升高时,压力继电器2动作,控制三位四通电液阀处于右位使得油缸下降,这时塔架重力迫使油缸快速下行,但液控单向阀产生的背压力克服油缸的冲力,而使得油缸缓慢下降。

2.3.2 角支腿液压单元支腿的展开和收合驱动是由三位四通电液阀控制油缸实现,支腿的支撑与水平校正驱动是由比例阀控油缸实现。

当支腿展开之后,四个比例阀在水平测试仪所给出的讯号控制下调整油缸的行程及高度,使得天线车处于一个相对水平的状态下工作。

2.3.3 中支腿与索拉液压单元中支腿设置意在风力较大和长时间工作时展开使用,故而只设置展开及收合驱动油缸,支点支撑由人工螺旋调节固定。

索拉单元采用的是阀控马达系统,当塔架上升定位后四马达输出均衡的拉力,即可增强抗颠覆的能力和克服弹性扰度。

如果塔架索拉机构允许加强,或者其结构形式能克服10级风力时索拉机构可以不用。

2.3.4 结构方案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3.4.1 .结构件的制造可行性和使用可靠性塔架的结构可采用单种型材和多中型材焊接回火加工成形。

铰接用轴承预应力方法,既可保证塔架相对刚度,又可减少回转的摩擦力。

由于采用了锥销油缸锁紧塔架,其整体性可以得到保证。

依国内的制造加工、装配水平完全能满足其几何精度要求。

整体结构可以说是简明可靠。

2.3.4.2 液压传动系统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液压泵采用伤害高压泵厂生产的YCY14-1B型泵,比例阀采用LFDG4V-3.2*系列。

比例油缸由设计者提供图纸定专业厂生产,举升油缸可定点加工。

液压马达采用浙江镇海液压件厂生产的产品,其他阀类引进德国力士乐公司技术生产的阀件,液压附件选用国内技术优势厂家的产品。

2.4 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4.1 测试系统功能方框图如下:2.4.2 水平测试仪功能:同时测量X、Y两个方向的水平偏差。

型号:SDS10-1性能:分辨率:0.01mm/m(<0.001º)显示范围:0——±1999数字输出电压:0——5v运行环境:-40℃)——+80℃2.4.3 只能远端根据需要自行开发的单片机系统。

功能:将水平仪的检测信号(X、Y)方向分别进行A/D转换,通过串口与主机通信。

性能:12位A/D转换,采用RS485串口。

2.4.4工控机主机选用研华工控机,并选用需要的板卡。

功能:处理测量数据,控制液压比例执行系统,控制液压传动系统。

主要部件:2.4.4.1 主机:接受人工指令,按程序工作控制机械和液压传动系统,将智能远端传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分解为四个伺服缸的行程。

2.4.4.2 显示器:显示雷达不水平度,显示水平调整量,显示各系统的工作状态,显示故障并报警。

2.4.4.3 用户板: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的强电控制。

2.4.4.4 D/A板:接受主机的12位数字信号,通过4路模拟输出分别控制4个伺服缸的行程。

2.4.5 比例阀及伺服缸性能:伺服缸最小调整行程小于0.1功能:根据工控机的输出信号,按比例地调整雷达地水平度,按要求设计,由国内厂家加工。

2.4.6 反馈控制液压执行机构的机械行程,将雷达车调节至新的水平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