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猩红热诊疗方案(2023版)

猩红热诊疗方案(2023版)

附件 7猩红热诊疗方案(2023 年版)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 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多见于幼托及学龄儿童。

猩红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为进一步规范猩红热临床诊疗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GAS 又称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是一种呈链状生长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0.6~1μm,排列呈不同长度的链状,无鞭毛、芽孢,易在含血培养基上生长,产生完全(β型)溶血。

按细胞壁表面所含抗原不同,将链球菌分为A-U(无I、J)19 组,猩红热主要由A 族为主。

Lancefield 分类法根据链球菌表面多糖抗原的差异将链球菌分为18~20 个族(组或群)。

GAS 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多种毒力因子有关,目前已发现的毒力因子可分为菌体成分和分泌成分两类。

菌体成分是菌体结构性毒力因子,与增强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能力、促进细菌逃避宿主免疫防御机制有关,主要包括细菌表面蛋白、荚膜、菌毛等。

表面蛋白主要为M 蛋白,是最重要的菌体蛋白成分,也是GAS 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和血清分型依据。

M 蛋白通过阻碍人类多形核白细胞吞噬而促进链球菌侵袭。

M 蛋白的一些特定区域也可能作为共同抗原,与人体某些抗原成分发生交叉反应,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等。

荚膜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具有抗吞噬作用及连接宿主上皮细胞CD44 的能力,是定植咽部的重要黏附因子。

菌毛具有连接噬菌体、转运DNA、形成生物被膜、侵袭宿主细胞等功能。

分泌成分是GAS 产生的多种分泌性毒力因子,其中毒素有致热外毒素和溶血素。

致热外毒素即红疹毒素,可致发热、猩红热皮疹、抑制吞噬系统和T 细胞功能,触发Schwartzman 反应。

溶血素有溶解红细胞、杀伤红细胞、血小板及损伤心脏的作用。

猩红热中毒型治疗及护理

猩红热中毒型治疗及护理
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患者及其家属创造一个安静、舒适、 温馨的环境,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谢谢
营养丰富
02
食物选择:多摄 取蔬菜、水果、
瘦肉、蛋类等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油腻、生
冷等食物
04
水分补充:保证 充足的水分摄入,
预防脱水
生活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空气污染
A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 油腻食物
C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紧张
E
B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勤洗澡
D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预防并发症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长时间
待在密闭空间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感染风险
加强营养,提高 免疫力,增强身
体抵抗力
3
猩红热中毒型护理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清 淡、易消化、
F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 他们的需求和担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保持乐观的心态,增 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辅导: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辅 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调整心态,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
猩红热中毒型 治疗及护理
x
目录
01. 猩红热中毒型概述 02. 猩红热中毒型治疗 03. 猩红热中毒型护理
1
猩红热中毒型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

猩红热的预防知识猩红热是一种由A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病症包括高热、咽峡炎、皮疹等。

为了预防猩红热的传播和控制病情的发展,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相关知识。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时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到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后。

- 不与患者共用餐具、杯子、毛巾等个人物品。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疾病发作期间。

2. 增强免疫力:- 接种疫苗:猩红热疫苗是预防猩红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儿童在2个月至6岁之间应接种猩红热疫苗。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殊是在疾病发作期间。

-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是疫情高发地区。

4. 加强环境卫生:- 时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

5. 注意早期症状:- 早期症状包括咽峡炎、高热、头痛、呕吐等。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接触过猩红热患者的情况。

6. 隔离患者:- 对已确诊的猩红热患者,应尽量将其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 隔离期通常为发病后至少24小时,或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48小时。

7. 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猩红热的认知,提高预防意识。

- 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按时接种猩红热疫苗。

总结:猩红热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预防猩红热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环境卫生、注意早期症状、隔离患者以及宣传教育。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猩红热的传播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如果浮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课件)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课件)
(5)并发症:少数患者可于病程第2~3周并发风湿热或急 性肾小球肾炎。
9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常在80%以上, 严重患者可出现中毒颗粒。
(2)细菌学检查: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有A组乙 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亦可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咽拭涂片以 进行快速诊断。
(3)尿液: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尿蛋白增加,出现红 细胞、白细胞和管型。
10
(三)治疗要点
• 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 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 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应早期应用。青霉素过敏,可选 用红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
11
(四)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 体温过高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猩红热皮疹及瘙痒有关。 • 疼痛与 炎症反应及皮疹有关。
第17章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3节 猩红热
1
(一)概述
1.定义 – 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 后脱屑
2.病因 – 病原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发病机制
4.流行病学
– 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 –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引
• 讲解猩红热的有关知识,介绍患儿的病情、治疗及护理内 容,帮助患儿及家长减轻紧张、焦虑反应,配合治疗及护 理。
• 病程第2~3周易出现并发症,其中以急性肾小球肾炎多 见,应每周查1次尿常规,以便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15
3.减轻疼痛 – 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或用温盐水漱口 – 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 – 咽部疼痛明显时,进行疼痛评估,必要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猩红热护理查房PPT课件

猩红热护理查房PPT课件
病程2~3周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悸、 气短、眼睑水肿、血尿及关节肿痛等症 状(风湿、急性肾小球肾炎)
猩红热预防
写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 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 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 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
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
前驱期
•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
•咽红肿,扁桃体上可 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
•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 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 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查体
T37.6℃、R21次/分, Bp104/66mmHg, P:90次/分,神志清 楚,全身皮肤布满 红色丘疹,压之褪 色,浅表淋巴结未 触及肿大,咽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双 肺叩诊清音,腹平 软,生理反射存在。
辅检
门诊血常规示:白细 胞20.6×109/L↑ (3.5~9.5×109/L)。 中性粒绝对值 16.7×109/L(1.8~ 6.3×109/L)。入院 尿酸563.3umol/L↑ (155~428umol), 超敏C反应蛋白6.5↑ (0~0.5mg/dL)。 血清Fe离子6.0↓(9~
•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 裂,乳头仍突起,称“杨莓舌”。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 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 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有压痛,一般为非化脓性。此期 体温消退,中毒症状消失,皮疹隐退

猩红热护理查房ppt课件

猩红热护理查房ppt课件

护理效果评估
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如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是
否减轻或消失。
生理指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 、心率、呼吸等是否正常。
实验室检查
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等,评估治疗效果和病 情恢复情况。
并发症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 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并评
估其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04
猩红热护理查房实践
查房前的准备
资料准备
提前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 病情和治疗情况。
环境准备
确保查房环境安静、整洁,无交 叉感染风险。
人员准备
参与查房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 资质,熟悉猩红热的护理要点。
查房过程
观察病情
检查患者的体温、皮疹、咽峡炎等症状,评估病 情严重程度。
护理操作演示
现场演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操作,强调注意 事项。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发热
起病急骤,体温可高达39℃左右,持续约一周。
咽峡炎
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扁桃体红肿,表面有黄色渗出物。
皮疹
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皮疹,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迅速蔓延 至全身。皮疹呈猩红色,针尖大小,皮肤可呈弥漫性充血。
其他症状
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猩红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处理
猩红热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心 脏疾病、肾脏疾病等,需要针对不 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护理措施
01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04
隔离措施
对猩红热患者进行隔离,以减 少传染风险。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
皮肤护理

《猩红热的防治》课件

《猩红热的防治》课件
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监测与评估的必要性
监测疫情
对猩红热的疫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工作提 供科学依据。
评估防控效果
通过对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不断 完善和优化防控策略。
预警预测
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对猩红热的流行趋势进行预警和预测,为 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适量补充水分
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利于身体排出毒素和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05
猩红热的预防与控制策略Fra bibliotek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预防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预防策略
01
根据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途径,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
,包括疫苗接种、个人防护措施等。
宣传教育
02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猩红热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自
我防护意识。
监测与评估
03
定期对预防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预防措施。
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猩红热患者,有效控制传染源的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通过推拿按摩等方法调理身体,促 进康复。
04
猩红热的康复与护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猩红热康复期,应定期到医院 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猩红热

猩红热

预防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填写传染病报告及时上报。 切断传播途径: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者的鼻咽 分泌物须用2%~3%氯胺消毒;被分泌物所污染的 分泌物须用2%~3%氯胺消毒;被分泌物所污染的 物品须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蒸煮或日光曝晒 等方法消毒。 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一周,连续3 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一周,连续3次咽拭子培养 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患儿应隔离至治愈。 保护易感人群,接触者医学观察7 保护易感人群,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恢复期
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疹顺序于 3~4天内消退。多数病人于病后1 3~4天内消退。多数病人于病后1 周末开始脱屑,脱屑程度与皮疹轻 重一致,严重者手、足可呈“手 套”、“袜套”状。脱皮可持续 1~2周,无色素沉着。 1~2,无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0~20×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0~20× 109/L,嗜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109/L,嗜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可分离出乙型溶 血性链球菌。 红疹毒素实验早期为阳性。


谢 谢!
临 床 表 现
前驱期
发热:畏寒、高热,多为持续性。 咽峡炎:咽部和扁桃体充血、肿胀, 软腭黏膜可见红色小点或出血点, 称猩红热黏膜内疹。
出疹期
皮疹: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症状之一。多在发 热后第2天出现,始于耳后、颈部,24小时 热后第2天出现,始于耳后、颈部,24小时 左右迅速波及全身。皮疹特点为弥漫性充 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皮 疹,压之褪色,触及有砂纸感,疹间无正 常皮肤,有痒感。皮疹按出疹顺序2~4天内 常皮肤,有痒感。皮疹按出疹顺序2~4天内 消失。
治 疗 原 则

(完整word版)传染病护理常规

(完整word版)传染病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及操作规范(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三)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四)伤寒、副伤寒护理常规(五)霍乱护理常规(六)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七)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九)疟疾护理常规(十)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十一)百日咳护理常规(十二)水痘护理常规(十三)艾滋病护理常规(十四)麻疹护理常规(十五)结核病护理常规(十六)登革热护理常规(十七)手足口病护理常规(十八)人禽流感护理常规(十九)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护理常规(二十)猩红热护理常规传染病护理常规(一)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

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

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

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门。

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七、急性期卧床休息。

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

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放床挡以防坠床。

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

如有突然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

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

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

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针刺治疗.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

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猩红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猩红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猩红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猩红热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根据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实验,首选的抗生素是青霉素,但根据临床观察,青霉素效果良好,但复发率较高。

因此,目前也可以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命、头孢噻定、头孢氨酞、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铵、头孢硫胺、头孢克罗、头孢米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替安、头孢孟多、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尼西纳等。

如果有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反应或皮肤试验阳性,可以选择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一般为10天。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为(1020)xl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可达75%~90%。

培养细菌,培养咽拭子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血清学检查显示,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0在发病前3周呈阳性。

链球菌酶玻片试验可确定血清中多种抗体,假阳性较少。

血清学,取双血清,效率提高4倍以上可诊断。

适合吃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食物。

如牛奶、豆浆、蛋花汤、蛋汤等高质量蛋白质食物,莲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也应补充更多的热量。

恢复期应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

如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蔬菜粥、小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

如果病情好转,可以改为软米饭。

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少油腻辛辣的食物。

高烧时注意补充水分、饮料、水果和蔬菜。

如果急性肾炎合并,应少吃盐、低蛋白质和半流质饮食。

病因(1)病原:A组链球菌革兰呈阳性染色,球形或卵圆形,A大多数组链球菌会产生毒素和酶,形成致病性。

(2)感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3)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4)易感人群:人一般易感猩红热,感染后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

(5)流行特征:猩红热系温带疾病,热带和寒带罕见;它可以在中国全年发病,但在冬天和春天很常见。

A组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产生的病变主要由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组成。

⑴化脓性病变:病原体粘附上皮细胞,然后侵入组织引起炎症M 蛋白质和细菌荚膜抵抗身体吞噬细胞的作用;在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下,炎症扩散,组织坏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念】
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

又因为易在咽偌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刘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

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脱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变态反应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消毒隔离
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呼吸道隔离。

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

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

病房通风换气,每日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餐具、水杯煮沸15分钟可达消毒目的。

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洗消净浸泡消毒。

接触及护理病人应戴口罩。

2.饮食护理
急性期给予高热能饮食,并发肾炎者应进低盐饮食。

红霉素应饭后服,或服前食用饼干、点心,可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服送抗生素,不宜用茶水。

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病人进食。

供给充足的水分, 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二、 症状护理
发热护理:发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给予适当物理降温, 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镇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 浴。

口腔护理:口腔用温水或朵贝尔液含漱,每日4次。

皮肤护理: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大块脱皮不宜用手撕剥,
应让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修剪,以免撕破发生感染。

三、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炎及肾炎等并发症。

病程中,注意观察心率、 心律、血压变化及有无眼睑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

四、 健康宣教
1•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 防止其他感染。

在急性期 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 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清除口鼻腔分泌 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 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
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