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
《白菜育种》课件
白菜育种实践案例
光合作用强的新品种
培育出一种光合作用强、能高效 吸收光能的白菜品种,提高生长 速度和产量。
抗病性强的新品种
高产高品质的新品种
通过选育出抗病性强的白菜品种,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和提高 农产品质量。
培育出高产高品质的白菜品种, 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 力。
结语
白菜育种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白菜育种 可以为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白菜育种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白菜育种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 注:本PPT课件仅供学术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白菜育种的意义
白菜育种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贡献。通过育种改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丰产优质的 白菜品种,提高整体产量和质量。
此外,白菜对人类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蔬菜,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 食纤维,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白菜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
白菜育种新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编辑白菜的基因序列,可 以改变其性状和特性,进而培 育出更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
基因组成和功能, 为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的依据。
转基因技术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白菜中, 可以赋予其耐逆性、抗病性和 提高产量等特点,但也需要考 虑其安全性和环境影响。
白菜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包括不同的形态、颜色、品质和抗病性。通过选育和改良这些种质资源,可以培育 出优质的白菜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品种选育的原则和方法是根据白菜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杂交和筛选等方法, 选育出适应不同地区和需求的白菜品种。
大白菜的育种方法
大白菜的育种方法大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育种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大白菜的育种方法。
一、种子选择在大白菜的育种过程中,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健康。
同时,还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适应性和生长能力。
二、播种大白菜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在春季和秋季是大白菜的适宜播种季节。
在播种前,我们需要将土壤松软,并进行充分的施肥和灌溉。
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并保持土壤湿润。
三、苗期管理大白菜的苗期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在苗期,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苗期生长的影响;2.及时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湿润;3.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移栽当大白菜苗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移栽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宜的时机和方法,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一般情况下,移栽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分进行,可以减少植株的压力和蒸腾量。
同时,要注意保持植株的根系完整,避免损伤。
五、生长管理在大白菜的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适时的管理,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施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2.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湿润;3.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4.适时修剪,保持植株的形态和通风性。
六、收获和保存大白菜的收获时间一般在播种后60-90天左右,具体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品种来决定。
当大白菜的叶片均匀饱满、色泽鲜艳时,即可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小心轻拔,避免损伤植株。
收获后,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保存,如冷藏或腌制。
大白菜的育种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适宜的种子、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收获,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大白菜产量和品质。
scyz
《蔬菜育种学》教学大纲学时:36 学分:2 适用专业:园艺大纲执笔人:杨建平大纲审定人:樊治成一、说明《蔬菜育种学》是研究蔬菜植物品种选育原理与方法的科学,它是以现代生物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成就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和生产对蔬菜品种的要求,研究蔬菜植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并采用系统选择、有性杂交、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方法,不断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蔬菜植物品种的需要。
因此,《蔬菜育种学》不仅是园艺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而且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美化、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育种学》是一门重要专业课,要学好这门课程,学生必须首先学好遗传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园艺植物育种学等课程,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种主要蔬菜的现代育种目标—种质资源—繁殖方式与育种的关系—育种的基本途径与技术—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品种审定—品种权保护—良种繁育”这样一个知识体系,明确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蔬菜植物育种学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配合《蔬菜育种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为日后从事蔬菜植物育种教学、科研及科技推广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蔬菜植物的育种目标和育种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因此,必须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蔬菜资源及优新品种的介绍,应采用现场教学或多媒体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大白菜育种(8学时)第一节、大白菜育种目标第二节、大白菜品种的起源、分类、分布与引种第三节、大白菜的育种成就第四节、抗性选育第五节、一代杂种的利用第六节、大白菜良种繁育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大白菜现代育种目标;品种的起源、分类、分布与引种;大白菜育种成就;抗性选育(抗病、抗热等);一代杂种的利用的途径(迟配系、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等);大白菜良种繁育(原种的大株采种、生产用种的小株采种)。
蔬菜育种学各论:大白菜育种
中生叶作为产品。已渐淘汰。 代表品种为山东中部地区的“面白菜”和分布于鲁南
的 “擘白菜”
半结球大白菜: (var infarcta Li) 外层顶生叶抱合成球,内层顶生叶不发达而叶球
内部空虚,球顶叶片也不抱合,呈半结球状态。这一 变种品质粗糙,耐寒性强,适宜于东北及西北高寒地 区栽培,为寒冷气候生态型。
种。 • 近年育成了一些耐热性强、适宜夏播的优良品种(京夏1号、
夏丰,夏阳、豫园50、西白1号、夏优2号等)。 • 完善了耐热性鉴定筛选方法,研究了大白菜耐热遗传规律。 • 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较高 。 • 耐热性QTL。
(五)生态适应性
结球白菜三种基本生态型品种中,卵圆型品种花芽分化 较晚、冬性较强、不易抽薹,而直筒型较易抽薹。
(2)球型遗传规律:
长筒×矮桩→高桩 长筒×倒卵→长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中间型 长筒×倒圆锥→倒卵至近长筒 倒卵×倒圆锥→矮倒卵 短筒×矮桩→短筒或矮桩 短筒×倒圆锥→矮倒卵 矮桩×倒圆锥→倒卵至矮倒卵 长筒×矮桩→长倒卵、高桩、矮倒卵、矮桩
(3)结球性状遗传规律: 遗传力: 散叶>花心>半结球>结球型
一、 种质分类
(一)植物分类学地位
白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经长期选择和培育, 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类型。它分为三个亚种:即
1.小白菜亚种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普通白菜变种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 乌塌菜变种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 菜薹(菜心)变种 (var. utilis Tsen et Lee) 薹菜变种 (var. tai-tsai Hort) 分蘖菜变种(var. multiceps)
大白菜的育种方法
大白菜的育种方法大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
要想培育出优质的大白菜,需要掌握一些育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大白菜的育种方法,希望对种植者有所帮助。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成功育种的关键。
大白菜的品种繁多,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品种。
一般来说,大白菜的品种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类。
早熟品种适合在春季种植,中熟品种适合在夏季种植,晚熟品种适合在秋季种植。
此外,还应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耐贮藏等优点的品种。
第二,合理施肥是大白菜育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大白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喜欢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在施肥方面,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或腐熟的畜禽粪便等。
此外,还可以在生长期适时追施一些氮、磷、钾等元素,以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发育。
第三,合理的灌溉管理也是大白菜育种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大白菜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幼苗期和结球期。
在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以免引发病害。
在结球期,要适当控制水分,以防止大白菜过度吸水而导致品质下降。
一般来说,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早晨浇水有助于提高大白菜的抗病能力,晚上浇水有助于保持土壤湿润。
第四,防治病虫害是大白菜育种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大白菜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黄萎病、黑斑病、蚜虫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第五,适时的采收也是大白菜育种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大白菜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结球期,也就是大白菜呈现出紧实的球状时。
如果过早采收,会导致大白菜的品质不佳,口感差;如果过晚采收,会导致大白菜的品质下降,易发生裂球等问题。
因此,在采收时要根据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和品质要求,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收。
大白菜的育种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施肥、适时灌溉、防治病虫害和适时采收等。
育种 文档
大白菜育种第二节大白菜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大白菜属于种子春化型作物,即萌动的种子就可对低温发生感应。
所以它可以在春季通过人工处理或自然低温进行春化后,不经过结球阶段,直接抽薹、开花、结实。
(一)春化作用大白菜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需要经过明显的低温阶段。
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不同品种之间差别明显。
通常大白菜从种子萌动开始,在2-10℃条件下,15d左右就能完成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过程缓慢。
春化天数愈多,花茎抽出愈快。
春化处理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5℃。
低温的影响可以累积,并不要求连续的低温。
各种大白菜的冬性强弱有差异,南方品种较弱,北方品种次之,高寒地区品种最强。
大白菜植株完成春化后,在12 h左右的长日照和18-20℃的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花薹生长、开花及结荚。
人控条件下,连续24h光照、15-25℃的处理即可使其抽薹。
(二)开花结实习性2、开花、授粉和结实习性(1)花期大白菜开化初期开放的主要是各花序主枝上的花朵,盛花期开放的大部分是一级侧枝上的花朵和部分主枝顶梢的花朵,以及少数二级侧枝下部的花朵。
一个花枝一般每天可以开3-5朵花,一株大白菜开花期约20-30d。
(2)花器特性大白菜的花是完全花,“四强雄蕊”,花药二室,成熟时纵裂以释放出花粉。
雌蕊有效期可达6-7d。
开花前2d和开花后1天的花粉都有一定的生活力。
授粉后30-60min花粉管进入柱头,18-24h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合子。
受精7d后胚珠开放膨大,10d 子房明显长成,受精时的最适温度一般认为是15-20℃,在低于10℃情况下花粉萌发较慢,而高于30℃时也影响受精作用的正常进行。
(3)授粉授精特性一天内授粉最佳时间,上午8-10时、下午2-4时。
阴天授粉效果不好。
一般授粉后35-45d 种子成熟,具有生活力。
通常一个植株有效种荚为600-1500个,正常授粉授粉受精每荚粒数15-20粒,千粒重按3.0g计算,单株产量约27-90g.二、大白菜的性状遗传(二)大白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大白菜的大多数经济性状为数量性状,其变异主要来源于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及累加性效应等。
校本实践(大白菜种植) (1)
大白菜一、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征大白菜为十字花科植物结球白菜的叶球。
别名菘、大白菜、小白菜、结球白菜、不结球白菜、百财。
广东又叫绍菜或黄牙白。
茎扁阔而颜色雪白;叶青,面上有许多细白茎;冬种舂长,高达两尺,开黄色,味道鲜美。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大白菜除早春、夏季等为栽培菜秧而采用直播外,一般行育苗移栽。
宜选择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壤土作育苗畦,前茬收获后要早耕晒垡、清洁田园、施足基肥,整地后作成高畦或平畦。
播种应掌握匀播和适当稀播。
出苗后及时间苗,避免徒长;间苗后进行追肥和浇水,并注意苗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栽植深度因气候、土质而异,早秋宜浅栽,防止因深栽烂心;寒露后,栽菜宜深些,可以防寒。
土质较松,栽植可稍深;粘重土壤宜浅栽。
大白菜根群浅,吸收能力较弱,生长期间应不断供给肥水。
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促进白菜生长、保证丰产的重要措施。
合理施肥的原则:一要定植后及时追肥,促苗恢复生长;二要随白菜个体生长,增加追肥浓度和用量。
至于施肥方法、时期、用量,则依天气、苗情、土壤等而定。
浇水结合追肥进行。
定植后3~5天内不可缺水,特别是夏季和早秋,栽后须连续3~4天每天早晚浇水。
栽培白菜宜多施有机肥作基肥,生长期间适当追施化肥,也可结合喷灌进行叶面追肥。
二、栽培季节及栽培方式(一)栽培季节:除冬季外全年可种。
(二)栽培方式:多以旱栽为主。
三、栽培技术大白菜类型、品种繁多,适应性广泛,在中国江、淮地区,除冬季和早春行简易覆盖栽培外,可多茬露地栽培;华南地区可周年生产。
按季:1、秋、冬白菜:育苗移栽,收获成株为主。
华南是9-12月陆续播种,分期收获至翌年2月;江、淮地区是8月上旬~10月中旬陆续播种,封冻前收获完毕。
2、春白菜:晚秋播种,小苗越冬,翌春收获成株;早春播种,采收幼苗。
早春用冷床播种育苗或春分后播种育苗的,也可收获和成株。
3、夏白菜:以栽培采收菜秧为主,5月上旬~8月上旬可随时播种,不断收获。
白菜常与瓜类、豆类及大田作物轮作。
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分析
2. 抗虫
经常发生在大白菜叶部和根部的虫害有20余种
3. 其它
农药不合理使用、产品农药残留等
四、生育期和生态适应性
不同地区由于适宜大白菜生长的季节不同,需要生育期长短不 同的品种,即使在同一地区,为了市场和茬口安排,也需要生 育期长、中、短不同的品种。
散叶×其他型
散叶
四、熟性
早熟×晚熟
中熟×晚熟
中间偏早熟
中间熟
五、其他性状
叶片有茸毛×无毛 数量性状。 有毛。茸毛的多少受多基因控制,为
大白菜花色白花对黄花为隐性遗传。种子黄色种皮受一对隐
性基因控制。 大白菜更多的性状为数量性状,如:单株重、球重、球高球径、
紧实度、球叶数、抗热性、成熟期、抗病性等。
成功几率大一些。
从温差小的地区引入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薹。反之,则引入 品种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叶球变小的现象。
此外,大白菜引种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各地对叶球形状、叶球大
小、叶片抱合方式、叶色、帮色等都有自己的偏爱。
二、选种
大白菜异花授粉,以前生产上应用的常规品种都是包含多种 基因型的混合群体。
危害情况或其他目标性状进行决选。
三、杂交育种
1、开花授粉习性
大白菜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植株在 0-10℃的低温条件, 10-30天通过春化阶段,第二年抽薹开花。 其花薹形成分化是在结球期和休眠期中缓慢进行,形成 花薹 和花蕾的雏体,到次春栽植时,母株具有短小的花茎和 不同大小的花蕾。 大白菜为种子萌动春化型。在春化过程中,低温处理的 时间越长、处理时植株的年龄越大,花芽分化越早。
第一章、大白菜育种
五、抗逆育种 (耐热育种) 1)耐热生理生化及遗传效应研究 2) 拓宽耐热资源基础; 简便易行的耐热性鉴定方法(山东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六、引变育种 据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报告,中子射
线照射2X肥城花心的干种子,从后代 内选出了优质、早熟9号白菜。
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单倍体植株 ,用于基因定位研究。
相关构成因素:株型、球重、净菜率。 球重构成因素:平均球叶数×平均单叶重
二、优质 1、商品品质 外叶数、球形及大小、坚实度、叶球色、
帮色等。 2、营养品质 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氨基酸、糖等。 三、抗性 病害:病毒、霜霉、软腐。 抗逆:寒、高温、先期抽薹等。
第五节、引种与育种
❖ 一、引种
1.生育期 当引入品种的生育期超过当地可供大白菜 生长的天数,就结球不充实,除早熟品种外,南种 北引大多结球不充实,而且病毒病较重。北种南引 大多生长良好,有时甚至超过原产地的表现,但有 些品种软腐病较重。早熟品种大多适应性较强,能 适应广泛地区。但需指出品种的生育期在不同地区 有时变化较大。有可能变长,有的可能变短。北种 南引有生育期变短的趋势,南种北引生育期有不同 程度延长的趋势。
(2)球形 散叶×任何类型——F1散叶 半结球×花心(结球)—— F1半结球 花心×结球——F1花心 (3)生育期 早熟×中熟——F1中偏早 早熟×晚熟——F1中偏早 中熟×晚熟——F1中偏晚
(4)产量 球高、球径、帮长、帮厚、净菜率等对产
量的影响为加性作用。 (5)抗病性 抗病毒——加性与显性,以加性为主。 抗霜霉病——显性。 黑腐病——1对隐性。 白斑病——部分显性。
一、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了一大批一代杂种并 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大白菜育种
二 、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大白菜多数性状属数量性状,控制遗传的基因 对数多,加之大白菜为异交作物,个体杂合性强, 品种内株间差异大,从而使大白菜性状遗传研究 难度大,目前被深入研究的性状数量不多,主要
集中在与叶球商品性密切相关的性状。
(一)叶பைடு நூலகம்抱合方式
大白菜叶球抱合有叠抱、拧抱、褶抱和合抱方式, 其中叠抱遗传力较强,各种抱合方式没有典型显隐
提高Vc、可溶性糖、蛋白质、干物质的含量和降低有 机酸和粗纤维含量是大白菜优质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3. 携带残毒物质数量
硝酸盐含量低、农药等污染物残留少。 另外,商品品质的优劣标准常常存在着地区性差异,
它决定于各地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情况,还有一些
说不清的社会因素。如:天津视叶色和帮色深绿、直 筒形品种为上品,北京则喜欢白帮、高桩花心品种, 到了胶东半岛几乎都是白帮卵圆型品种。
后代有时呈现不典型的中间类型一叶球抱合方式合抱叠抱合抱或叠抱叠抱褶抱叠抱或褶抱褶抱合抱近似褶抱二叶球形状遗传规律长倒卵长倒卵高桩高桩长筒倒卵长倒卵至近长筒长筒短筒中间型长筒矮桩高桩长筒倒圆锥倒卵至近长筒长筒短筒近短筒长筒矮桩矮倒卵矮桩倒卵倒圆锥矮倒卵短筒矮桩短筒或矮桩短筒倒圆锥矮倒卵矮桩倒圆锥倒卵至矮倒卵结球半结球和花心三个变种比较花心遗传力最强半结球次之结球型遗传力最差
色、绿色和黄色的叶球为多种食用方式服务,也要注重专
用,例如淹渍加工等品种的选育。
(一)丰产性 从我国大白菜生产实际来看,丰产仍然是一项重要育
种目标,在稳产中求高产,是指导大白菜生产的核心问 题,但是丰产性选育已非最主要育种目标。 大白菜产量=单位面积株数×株重×净菜率 大白菜的产量是一个复合性状,受亩株数、单株重和 净菜率(菜球重占株重的百分率)的共同影响。大白菜
白菜育种计划书DOC
白菜育种计划书1. 项目背景白菜,又名大白菜、槐白菜、春白菜等,是我国最常见和重要的蔬菜之一。
白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和钙等营养物质,具有促进消化、降血压、抗癌等功效。
目前,白菜主要依赖于人工种植,由于白菜的育种方法相对落后,白菜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提高白菜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我们计划开展白菜的育种工作,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优良基因的筛选和引入,培育出具有高产、高品质、高抗逆性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的种植需求。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培育出一种新的白菜品种,具有以下特点:•高产:提高白菜的单株产量,提高白菜的经济效益。
•高品质:改善白菜的口感、营养成分以及抗病性,提高白菜的市场竞争力。
•高抗逆性:提高白菜的抗病毒、抗虫害、抗逆境等能力,确保产量和品质的稳定。
3. 育种方案3.1 亲本筛选亲本的选择是育种的基础,我们将从多个亲本中筛选出适合育种的优良品种。
筛选的主要依据包括亲本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
3.2 杂交组合在亲本筛选完成后,将选取符合要求的亲本进行杂交组合。
根据亲本的遗传差异,合理进行杂交,以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
3.3 后代选择通过对后代的大量种植和观察,筛选出优良的突变体和变异体。
利用各种遗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和评估,确定具有良好遗传背景的优良品种。
3.4 培育验证在筛选出优良品种后,进行大面积试种和观测,验证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筛选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条件下的品种。
3.5 品种推广在培育验证阶段结束后,选取最适合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推广。
通过推广种植,提高该品种的种植面积,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白菜产业的发展。
4. 预期成果通过本项目的努力,预期可以培育出具有高产、高品质、高抗逆性的新品种,取得以下成果:•提高白菜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白菜的品质和口感,满足市场需求。
蔬菜育种学各论:大白菜育种
结球大白菜:(var.cephatata Tsen et Lee) 顶芽发达,顶生叶全部抱合。是大白菜进化的高
级类型,球叶抱合形成坚实的叶球, 栽培普遍,要求较高的肥水条件和精细管理,产
量高,品质好,耐贮藏。 这一变种可以根据叶球形状、主产区及适宜生态
辽宁的大矬菜及山西的大毛边和桶子白菜等都是 这一变种的代表品种。
花心大白菜: (xa Tsen et Lee)
由半结球白菜进一步加强顶生叶抱合而来,顶生叶 的叶片以皱褶的方式抱合,但叶的先端向外翻转,翻转
的部分叶色呈黄、淡黄、白色,构成‘花心’状态。
耐热性较强,生长期短,不耐贮藏,多用于夏秋早 熟栽培。
抗病
耐抽薹
大青口、城阳青、核桃 纹、鲁白8号、绿宝、冀 菜 1 号 、 丰 抗 70 、 山 东 4 号、豫白1号、秦白1号、 早熟5号、夏阳、胶白8 号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 抗软腐病。津秋王高抗 病毒病,兼抗软腐病和 霜霉病。
黄点心2号、鲁春白1号、 小白口、强势、四季王、 无双、优质1号。
二 、大白菜主要性状遗传
一、 种质分类
(一)植物分类学地位
白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经长期选择和培育, 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类型。它分为三个亚种:即
1.小白菜亚种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普通白菜变种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 乌塌菜变种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 菜薹(菜心)变种 (var. utilis Tsen et Lee) 薹菜变种 (var. tai-tsai Hort) 分蘖菜变种(var. multiceps)
第一章大白菜育种
播种前 10~15 天,将畦内打足底水, 划切 8×8土块,后加盖塑料膜,白天见光,夜加草 苫;提高畦温,称之“烤畦”。
( 2)、播种时期确定:一般采种的幼苗 应达到 6~8 片真叶,约需 75 天左右,按 山东早春年份的温度回升情况,10cm地 温 在5~7℃是最佳定植期,胶东需3月中 旬、鲁中需 2 月下旬,鲁西南则在 2 月上 旬,照此前推 75~80 天,即为各地播种 时间。
第一节、起源与分类 一、起源 1、李家文的杂交起源说 小白菜×芜菁→大白菜
2、李曙轩、谭其猛的分化 起源说 小白菜→大白菜
二、分类 1、散叶变种
2、半结球变种
3、花心变种
4、结球变种 (1)卵圆生态型
(2)平头生态型
(3)直筒生态型
第二节、开花习性与性状遗传
一、春化作用 大白菜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从营养生长 转向生殖生长需要经过明显的低温阶段。对低 温的敏感程度,不同品种之间差别明显。通常 大白菜从种子萌动开始,在2~10℃条件下, 15d左右就能完成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 过程缓慢。春化天数愈多,花茎抽出愈快。春 化处理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5℃。低温的影响 可以累积,并不要求连续的低温。各种大白菜 的冬性强弱有差异,南方品种较弱,北方品种 次之,高寒地区品种最强。
五、抗逆育种 (耐热育种) 1)耐热生理生化及遗传效应研究 2) 拓宽耐热资源基础; 简便易行的耐热性鉴定方法(山东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六、引变育种 据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报告,中子射 线照射2X肥城花心的干种子,从后代 内选出了优质、早熟9号白菜。 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单倍体植株 ,用于基因定位研究。
2、整地、定植。 (1)、整地施肥: 地块应先考虑品种间隔离:在无隔离物 下,距离应不少于 2000 米,有山头、村 庄、森林者在 1000 米以上,前茬无白菜 类种植。 冬前深翻冻垡,有利杀菌除虫,提高肥 力,开春后,每亩施一万斤有机肥,耙 平整地。
蔬菜育种学:大白菜育种
2021/8/17
28
2021/8/17
29
球型遗传规律:
长筒×倒卵→长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中间型 长筒×矮桩→高桩 长筒×倒圆锥→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近短筒 倒卵×矮桩→长倒卵、高桩、矮倒卵、矮桩 倒卵×倒圆锥→矮倒卵 短筒×矮桩→短筒或矮桩 短筒×倒圆锥→矮倒卵 矮桩×倒圆锥→倒卵至矮倒卵
从我国大白菜生产实际来看,丰产仍然是一项重要 育种目标,在稳产中求高产,是指导大白菜生产的核心 问题,但是丰产性选育已非最主要育种目标。
1.株型和高光效 2.净菜率 菜球重占株重的百分率。 3.一致性 4.耐肥和耐瘠性
2021/8/17
34
(二)品质性状
1.外观品质: 叶球形状:球叶抱合方式与结球形态的不同,形成多种 形状,与消费者习惯有密切关系; 鲜度与洁度:叶球帮与叶身有光泽、脆嫩,外叶干净整 齐; 色泽:一般认为叶色偏绿者营养价值高,耐贮性好。有 些消费者偏好帮白、叶色淡的品种; 整齐度:菜球紧实度、结球形态、株型大小等一致;病 虫害和机械损伤情况;侧芽和主苔的萌动 萌发容易造 成裂球、品质下降。
大白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 值。大白菜质地柔软、易熟、口味清香鲜嫩。烹饪方式多样,荤 素皆宜,可炒、烩、熘、炸、炖、焖、煨、泡、腌、渍、凉拌皆 宜;“白菜可做百样菜”,可作每餐必食的家常菜,也可登上大 雅之堂,作国宴佳肴,因此,大白菜自古享有“菜中之王”的尊 称。
2021/8/17
如北京的翻心白和翻心黄,济南的小白心,青岛的花 心菜等也都是代表性品种。
2021/8/17
11
结球大白菜(var. cephatata Tsen et Lee)
大白菜育种方法
抗病性的鉴定方法:
病情指数计算
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免疫:病情指数= 0 高抗:0<病情指数≤11 抗病: 11<病情指数≤33 耐病: 33<病情指数≤55 感病: 55<病情指数≤77 高感: 77<病情指数
(四)耐藏性
可贮期长,损耗率低,长期保存良好的食用品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贮藏蔬菜,大白菜的耐藏性在育种 时也是需要重要的一个目标,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 大白菜的贮藏供应期长达 5—6 个月。 耐贮藏性育种需要考虑贮运过程中叶片脱落少、腐 烂率低、损耗率低、腋芽不易萌发、保水性强、叶片不 变色,贮藏期间营养成分损失较少,长期保存能够保持 良好的食用品质。
三、 育种目标
大白菜早期的育种注重产量和耐贮藏性,随着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白菜品质显得愈为重要。 大白菜易受病毒和多种病虫害侵袭,成为影响大白 菜稳产性的主要障碍,抗病虫育种也是提高大白菜品质 的极为重要的环节。 大白菜育种不仅要培育丰产抗病品种,同时要注重 品质育种,培育出具有高营养价值、高品质的球叶,并 具有白色、绿色和黄色的叶球为多种食用方式服务,也 要注重专用,例如淹渍加工等品种的选育。
3. 早熟耐热品种:
热抗45、小杂56、早熟 5号、夏阳、鲁白4号、鲁白6 号
4. 抗病品种:
大青口、小白口、城阳青、核桃纹、鲁白8号、绿宝、 冀菜1号、玉青、吉研3、4号、丰抗70、山东4号、佳 白2号、豫白1号、秦白1号、早熟5号、夏阳、胶白8 号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软腐病。津秋王品种高抗 病毒病,兼抗软腐病和霜霉病。
2.大白菜亚种
大白菜的食用器官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的,也就是说, 食用器官是一个储藏养分和水分的巨大顶芽。 散叶大白菜:(var.dissoluta Li) 植株顶芽不发达,完全不形成叶球。是结球白菜的原 始类型,叶片披张,不形成叶球。 抗逆性强,纤维较多,品质差,以幼苗期或莲座期的 中生叶作为产品。已渐淘汰。 代表品种为山东中部地区的“面白菜”和分布于鲁南的 “擘白菜"
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
成功几率大一些。
从温差小的地区引入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薹。反之,则引入 品种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叶球变小的现象。
此外,大白菜引种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各地对叶球形状、叶球大
小、叶片抱合方式、叶色、帮色等都有自己的偏爱。
二、选种
大白菜异花授粉,以前生产上应用的常规品种都是包含多种 基因型的混合群体。
4.开花期:由始花到谢花
5.结荚期:从谢花到种子收获。
二、几种采种方法
1.小株采种法 阳畦育苗,1月上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密度可适当加大。 为提高种子产量,定植后最好进行地膜覆盖。 2.半结球采种法(小母株法)
秋季适当晚播,种株在越冬时仅有10-20片莲座叶或松散叶球, 经冬季贮藏后,笠春定植于采种田。 此法种株长势较强,种子产量偏高。缺点是未经结球期,无 法严格选留种株,难以保证种子纯度。
3.大株采种法(成株采种) 第一年秋季培育母株,第二年春栽植采收种子。 母株收获时带根拔起,就地晾晒 2-3 天,然后贮存越冬。南 方可直接在露地越冬。 早春,当10cm土层的温度达到6-7℃时即可栽植。 栽植前30天左右,要把叶球上部切去2/3左右,以利抽薹。
问题与展望
重视品种育种和出口型品种的选育,参与国际竞争。
3.配合力测定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 (1)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配组,比较容易获得强优势 的组合 (2)注意重要经济性状互补和积加 如: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抗病大白菜品种 由于抗病性表现出的杂种优势,至少有一部分是非加性效 应不易在后代固定下来,因此利用杂种一代往往比常规杂交育 种易获得较强的抗病性。 在品质较好的品种内,通过自交筛选,选育出抗病性较强 的自交系,用这些自交系配制一代杂种,往往能获得抗病优质 的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抗虫
经常发生在大白菜叶部和根部的虫害有20余种
3. 其它
农药不合理使用、产品农药残留等
四、生育期和生态适应性
不同地区由于适宜大白菜生长的季节不同,需要生育期长短不 同的品种,即使在同一地区,为了市场和茬口或其他目标性状进行决选。
三、杂交育种
1、开花授粉习性
大白菜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植株在 0-10℃的低温条件, 10-30天通过春化阶段,第二年抽薹开花。 其花薹形成分化是在结球期和休眠期中缓慢进行,形成 花薹 和花蕾的雏体,到次春栽植时,母株具有短小的花茎和 不同大小的花蕾。 大白菜为种子萌动春化型。在春化过程中,低温处理的 时间越长、处理时植株的年龄越大,花芽分化越早。
散叶×其他型
散叶
四、熟性
早熟×晚熟
中熟×晚熟
中间偏早熟
中间熟
五、其他性状
叶片有茸毛×无毛 数量性状。 有毛。茸毛的多少受多基因控制,为
大白菜花色白花对黄花为隐性遗传。种子黄色种皮受一对隐
性基因控制。 大白菜更多的性状为数量性状,如:单株重、球重、球高球径、
紧实度、球叶数、抗热性、成熟期、抗病性等。
结球变种
花心变种 半结球变种
散叶变种
3、按照生态类型进行分类
①适应海洋性气候的卵圆形 ②适应大陆性气候的平头型 ③适应大陆和海洋交叉气候的直筒型 其它5个杂交演化类型,即花心直筒型、花心 卵圆型、平头卵圆型、平头直筒型和圆筒型。
4、大白菜主要品种类型和名称 ①丰产型品种
②优质型品种
③早熟耐热品种 ④抗病品种
花序为复总状花序。经春化作用后抽薹、开花,从顶芽抽 出的花序为主花序,最先开花,从主茎上发生的每一花序往往 再分枝一二次,每一花序上的花总是从下向上陆续开放的。大 白菜单株花期30天左右。 大白菜为虫媒异花授粉作物,杂交时必须严格隔离,可用 纸袋局部隔离花枝,由于大白菜的花序为无限生长,要注意经 常松袋。
⑤耐抽薹品种
第二节 大白菜的育种目标
一、大白菜育种总的目标为优质、丰产、抗病和抗逆
二、品质育种
1. 外观品质: 叶球帮与叶身有光泽、脆嫩;叶球紧实、结球形 态、株型大小等一致;不易裂球等。 2. 营养与感官品质: 提高维生素 C 、可溶性糖、蛋白质、干物 质含量,降低有机酸和粗纤维含量。
三、抗病虫性
大白菜群体异交率一般在 80%以上,自交后生活力很快衰退,
因此选种宜采用混合选择法或混合选择与单株选种相结合的选择
方法。 当原始群体变异较小时,可采用一次或多次混合选择法。
当变异较大时,可采用1-2次单株选择后,进行混合选择。
大白菜选种必须处理好杂与纯的相互关系,否则难以获得满
意的效果。在保证选择后的群体主要经济性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成功几率大一些。
从温差小的地区引入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薹。反之,则引入 品种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叶球变小的现象。
此外,大白菜引种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各地对叶球形状、叶球大
小、叶片抱合方式、叶色、帮色等都有自己的偏爱。
二、选种
大白菜异花授粉,以前生产上应用的常规品种都是包含多种 基因型的混合群体。
第四节 大白菜育种方法
目前大白菜育种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优势育种,有性杂交已不是选育新品 种的主要方法,但是,有性杂交在实现优良基因的重组与分离,优良基 因的纯化与稳定,培育优异育种材料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引种
三种生态型中直筒高桩型适应性最广,在全国各地生长都比较好。卵圆 型适应性狭窄。平头型适应性介于两者之间,引种时生态形似地区之间
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
第一节 大白菜的种质资源
一、概况
内蒙古等地区,目前在南方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大白菜是我国北方的主要蔬菜,主栽区为华北、西北、东北、
大白菜自古享有“菜中之王”的尊称,曾经为中国第一大菜, 不仅是我国的大宗蔬菜,而且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二、大白菜种质资源
1、大白菜的杂交起源假说 2、大白菜亚种按照进化过程的分类
稳定的杂合性对育成品种的适应性非常有利。
株选多采用多次综合评比法,在采收时,分 初选 、 复选 和 决选三次进行鉴定选择。 初选: 收获前,根据生长习性、株高、球型、抱合方式以及对 霜霉病、黑斑病、黑腐病等抗性进行初选,做好标记。 复选: 再按较高的综合性状入选标准对初选入选植株进行复选, 淘汰其中的一部分植株。 决选: 拔起复选植株集中在一起,再根据株重、帮色和软腐病
二、球型遗传规律
长筒×倒卵 长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 长筒×矮桩 长筒×倒圆锥 长筒×短筒 长筒×矮桩 倒卵×倒圆锥 短筒×矮桩 短筒×倒圆锥 矮桩×倒圆锥
中间型 高桩 倒卵至近长筒 近短筒 长倒卵、高桩、矮倒卵、矮桩 矮倒卵 短筒或矮桩 矮倒卵 倒卵至矮倒卵
三、结球性状遗传规律
遗传力:散叶>花心>半接球>结球型 半接球×花心 半接球×结球 花心×结球 花心 半接球 花心
五、丰产性和耐贮性
丰产仍然是目前大白菜生产的一项重要目标,在稳产中求高产, 是指导大白菜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 性状遗传
大白菜多数性状属于数量性状,控制遗传的基因对数多,加之
大白菜为异交作物,个体杂合性强,目前,主要几种在与叶球 商品性密切相关的性状。
一、叶球的抱合方式遗传规律
大白菜叶球抱合有叠抱、拧抱、皱抱和合抱方式,其中叠抱遗 传力较强,各种抱合方式没有典型显隐性关系,后代有时呈现 不典型的中间类型。 合抱×叠抱 叠抱×皱抱 皱抱×合抱 合抱或叠抱 叠抱或皱抱 近似皱抱
六、抗病性
霜霉病:显性遗传
TuMV:显性或不完全隐性 黑腐病: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白斑病:具数量遗传特点,至少4对以上基因控制,表现部 分显性。 黑斑病:抗性属数量遗传,由7-10对以上基因控制,符合加 性-显性模型。
大白菜霜霉病
大白菜TuMV
大白菜黑腐病
大白菜白斑病
大白菜黑斑病
选花枝,应尽量选用一次枝基部及中部的花蕾,每枝 保留10-20朵左右,不宜过多。
杂交时选用开花前 1-2 天的花蕾去雄,次日上午 10-12 时授粉,授粉时田间气温在20-23℃时坐果率较高,24℃以 上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