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星分类
江发世
1.恒星分类的目的
为了探讨和研究恒星起源与演化,需要对恒星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恒星其起源与演化是不同的。
1.1. 目前普遍认可的有关恒星起源的假设
(1)、起源:
是由氢组成的星云凝聚形成恒星。
(2)、能量来源:
氢聚变为氦产生热能。
1.2.这种假设存在的问题
①、氢是哪里来的?
②、氢是依靠什么力凝聚到一起的?
③、氢能聚变为氦,但是它的反应速度是靠什么控制的?如果没有控制机制,将迅速爆炸。
④、热量是如何从内部传到外部的?
⑤、氢没了,是不是所有的恒星都消失?
等等。
2. 恒星的传统分类
2.1. 光谱分类
现在普遍认可的恒星分类是光谱分类。
依据恒星光谱中的某些特征与谱线和谱带,以及这些谱线和谱带的相对强度,同时也考虑连续谱的能量分布,将恒星划分为以下大类型。
O型——蓝白色恒星
紫外连续谱强。有电离氦,中性氦和氢线。二次电离碳、氮、氧线较弱。如猎户座ι(中名伐三)。
B型——蓝白色恒星
氢线强,中性氦线明显,无电离氦线,但有电离碳、氮、氧和二次电离硅线。如大熊座η(中名摇光)。
A型——白色恒星
氢线极强,氦线消失,出现电离镁和电离钙线。如天琴座α(中名织女一)。
F型——黄白色恒星
氢线强,但比A型弱。电离钙线大大增强变宽,出现许多金属线。如仙后座β(中名王良一)。
G型——黄色恒星
氢线变弱,金属线增强,电离钙线很强很宽。如太阳、天龙座β(中名天棓三)。
K型——橙色恒星
氢线弱,金属线比G型中强得多。如金牛座α(中名毕宿五)。
M型——红色恒星
氧化钛分子带最突出,金属线仍强,氢线很弱。
R和N型——橙到红色恒星
光谱同K和M型相似,但增加了很强的碳和氰的分子带。后来把它们合称为碳星,记为C。如双鱼座19号星。
S型——红色恒星
光谱同M型相似,但增加了强的氧化锆分子带,常有氢发射线。如双子座R。
2.2. 依据光度与温度的比较图
依据恒星在赫罗图的位置,将恒星划分为:白矮星、主序星、巨星、超巨星等。
2.3. 依据恒星的稳定性
划分为稳定恒星和不稳定恒星。
2.4. 依据恒星体积与质量
划分为小型恒星、中型恒星、大型恒星、超大型恒星。
3. 本文的恒星分类
3.1. 依据恒星与其他星球的关系以及运动情况,划分为以下类型。
孤星型恒星
孤星型恒星在宇宙空间孤立存在,不在星系中,没有与其它星球形成关系。该类型恒星在宇宙中一般呈直线运动。其形态为球形和非球形。
主星型恒星
这类恒星捕获小质量天体形成绕其旋转的星系,恒星位于中心是主星,其它小质量天体如行星彗星等绕其旋转是从星。在宇宙中一般呈直线运动。形态为球形和非球形。
从属型恒星
这类恒星绕大质量天体进行转动,没有小质量天体绕其旋转。该类型相互存在公转和自转,其运动轨道为圆形、近圆形和椭圆形,其形态为球形或近球形。
伴星型恒星
这类恒星与大质量体星球形成相互绕转,形成伴星关系。伴星间围绕共同质点公转,存在自转和公转,其形态为球形或近球形。
混合型恒星
这类恒星绕大质量天体进行转动,同时有小质量天体绕其旋转或有伴星。存在公转和自转,其形态为球形或近球形。
3.2. 依据恒星结构
划分为简单型恒星、复杂型恒星。
3.3. 依据温度
划分为低温型恒星、中低温型恒星、中温型恒星、中高温型恒星、高温型恒星。
3.4. 依据寿命
划分为短命型恒星、长命型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