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是指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预防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指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工作流程和环境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有效管理。
1.1 组织结构一个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需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等。
各个部门之间应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相互协调的工作关系,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运行。
1.2 职责划分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中,各个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职责。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监督,环境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环境监管工作,环境监测部门负责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此外,还应设立环境保护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
1.3 工作流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应确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流程。
通过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可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4 环境管理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中的环境管理措施包括建立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体系、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实施环境培训和教育、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减少和消除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和保护环境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2.1 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是减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关键。
例如,通过引进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和废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含量。
2.2 强制性环境保护标准设立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标准,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进行限制和控制,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有效遏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质量。
环保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环保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保证措施1)场貌保证措施完善技术和操作管理规程,确保建筑物及管线安全。
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和警告牌。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施工噪音。
运用其他有效方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装饰材料经常按施工平面图规划堆放整齐,包装材料成方,散装材料成堆,做好标识。
生产与生活办公区域分开,使场容场貌整齐、整洁、有序、文明。
2)施工现场垃圾管理在每个施工层一侧设置垃圾堆场,每日下班前派人进行施工场所的场地清理,做到工完场清。
对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于较大块的边角料及可能重复使用的材料集中整理,分类堆放于现场的材料堆场角落,以便加于利用,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对于无法利用的垃圾在场地打扫完毕后运出施工场所,集中堆放于现场的垃圾堆场,定期运出施工现场。
3)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环境保护的责任人是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的正项目经理,管理上具体实施人是班长、工地质保员、材料员、后勤管理员。
为防止过大的施工噪音及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将精心安排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木工盘踞、电锤、切割机等噪音大的设备的使用时间,并尽可能对这些设备采取降噪措施,把对其他楼层办公的影响尽量降低。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的时间,尽量减少材料进场的次数,到场材料由辅工尽快搬运至材料堆场或施工现场。
认真对待人为噪音的发生,严格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严禁出现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等现象。
对施工现场产生的施工垃圾由专职辅工定时清理清运,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清洁。
所有施工人员除仓库保管员和晚间值班人员外,一律不在施工现场住宿,并严格执行作息制度。
4)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加强与行管部门联系,及时完善各种施工必备手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做好施工前的周边环境摸底调查、了解情况,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定期对周边居民进行走访,并与交管、治安部门联系,通报情况,征求意见,掌握动态,解决一些合理要求,从而取得他们的谅解、协助和支持。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剧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构成(一)环境政策与目标企业或组织应制定明确的环境政策,阐明其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基本立场。
同时,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的环境目标,例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等。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或小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
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环保责任。
(三)环境管理制度与流程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估、资源管理、污染控制、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制度。
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四)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收集。
通过评估环境绩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二、环境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一)节能减排1、能源管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加强能源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减少能源浪费。
2、生产工艺改进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例如,在制造业中,推广精益生产、绿色制造等理念,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废弃物的产生。
(二)资源回收与利用1、垃圾分类与回收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对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处理。
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将废纸制成纸浆、将废旧塑料制成塑料制品等。
2、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
(三)污染控制1、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对工业废气、交通运输尾气等的治理。
4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4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议题,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缓解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各国纷纷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以制定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国际合作机制国际合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之间建立了环境领域的合作机制,通过共同行动来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
例如,联合国环境署(UNEP)就是一个国际环境保护机构,致力于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合作。
2.国家立法和政策各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来规范和管理环境保护事务,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责任。
3.行业管理制度各行业都有自己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标准和规定,通过监督检查和评估等手段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
例如,石油化工行业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控制,以减少排放和污染。
4.企业自愿性环保措施许多企业自愿加强环保措施,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风险。
一些企业甚至建立了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环保型企业形象。
5.社会参与和公众宣传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政府、企业和公民应共同合作,共同承担环境责任。
公众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社会对环保事务的认识和关注,推动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升。
6.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是保障环境政策和法规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监督机构可以对企业和政府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环境保护措施1.减少污染排放减少工业和交通排放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技术改造,降低污染排放的水平和浓度,减少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发展替代传统能源和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详细版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一、环境保护工作制度1、每半月如开一次“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2、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每半月组织一次由各分保单位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记录表》评比打分,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分保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监理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二、确保环保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防止对大气污染(1)土方施工阶段,主要采取淋水降尘措施,现场内不存放土方,回填时另外运土进场。
(2)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颁和苫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遗撒。
2、防止水污染(1)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市政雨水管网。
(2)现场内基础降水的清洁水,在合理利用后,经导向管排队入市政污水管线。
(3)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地,将污水经沉淀后再排水市政污水管线,避免污染水系。
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1)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
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4、废弃物管理(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2)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院所进行处理、消化。
(3)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应用专门存放。
5、其他管理(1)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音、泄漏和废油、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杜绝重大安全隐患的存在。
(2)生活垃圾与施工垃圾分开,并及时组织清运。
环境保护体系和措施

环境保护体系和措施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体系和措施。
一、环境保护体系环境保护体系是指由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环境进行保护、治理和改善的有机整体。
环境保护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法规:通过制定和实施环境法规,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限制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测,掌握环境状况,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3、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促进环保行动。
4、环保科技:通过推广环保科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清洁生产。
二、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是指针对不同环境问题采取的治理和改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保护措施:1、减少排放: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
2、治理污染:对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设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处理。
3、生态修复: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如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修复、野生动物保护等。
4、绿色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5、循环利用:通过循环利用和再利用废弃物,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结论环境保护体系和措施是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的重要手段。
只有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一、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1、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
同时,对于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应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
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采取有效的保证措施至关重要。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构建(一)明确环境保护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例如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
这些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时效性,以便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章制度依据环境保护目标,制定一系列详细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这些政策和制度应涵盖各个方面,包括工业生产、农业活动、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等。
同时,要明确责任主体和违规处罚措施,确保政策和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建立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环境保护工作。
该部门应具备足够的权力和资源,能够对涉及环境保护的各项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
同时,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并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二、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一)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让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进行广泛的环保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
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用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环保技术研发等方面。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介绍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以期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一个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制度规章等方面的系统。
一个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建立环境保护组织在政府层面,需要设立环保部门或委员会,负责环保政策的制定、监督和执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环保工作。
企业也应设立环境保护部门,负责企业的环保事务。
2.制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明确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和责任。
这些规章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管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内容。
3.推行环境保护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标准,对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和辐射等进行监管,保证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行为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
4.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要建立起全面、及时、准确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各类环境污染因子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物浓度,评估则是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5.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的进展情况。
同时,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环境保护措施除了建立一个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还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减少污染物排放企业应采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措施,包括提高生产工艺、替代污染的原材料、使用环保设备等。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1)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分流处理,保证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水源保护,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域内进行施工作业,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3)对污水进行专业处理,采用环保型处理设备,实现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4)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垃圾分类处理,将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噪声污染控制措施1)遵守国家有关噪声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现场噪声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
2)对噪声产生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声污染。
3)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在夜间和居民区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
4)对施工人员进行噪声污染防护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4资源消耗控制措施1)控制水、电、纸张、材料等资源的消耗,采用节能、环保型设备和材料,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对施工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3)合理安排材料的运输和使用,避免材料的浪费和损耗。
4)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资源节约意识。
根据XXX《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及XXX《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我们公司编制了《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以严格按相关要求管理施工,确保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各项目标的实现。
在该项目进场施工后,我们坚持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模式。
我们设立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领导小组、技术负责人、环境保护负责人、专业工程师、项目经理、环境保护实施小组和各施工班组,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有效落实。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资源消耗的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的环保目标得以实现。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必须采取有效的废弃物控制措施。
环保体系及管理措施

环保体系及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保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设计要求,严格按照ISO14000环境体系的要求开展工作,严格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配备一定量的环保设施和专门技术人员,日常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切实搞好环保工作。
法律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制度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框图全员学法、知法、懂法、法律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全员 环保意识 发挥党团及工会组织作用思想过硬有环保意识 作风过硬个人素质高队伍团结稳定 建设文明队伍经理部环保领导小组 施工队环 保小组各种保证制度环保措施 各种保证措施国家法律地方规定2、环境保护措施1)、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对林木、植被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施工中的环保重点。
(2)、保护原有植被。
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
(3)、对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地表上的植被加以保护,并执行业主的植被保护要求。
(4)、对临时用地范围内的耕地采取措施进行复耕,其它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树进行绿化。
(5)、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按照相关环保管理条例进行处置后,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6)、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
(7)、及早施作防护工程、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8)、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现场进行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用植被覆盖或其它处理措施。
2)水环境的保护措施(1)、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2)、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和渠道。
(3)、对于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后弃运至指定地点,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构成(一)环境政策与目标企业或组织应制定明确的环境政策,阐明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原则。
同时,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的环境目标,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或小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同时,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岗位,确保全员参与。
(三)环境法规与标准遵循熟悉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标准,及时了解法规的更新和变化,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四)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生态影响等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收集。
通过评估监测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五)培训与教育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自觉遵守环保规定,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一)节能减排1、能源管理优化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加强能源计量和管理,实施能源审计,查找能源浪费的环节并进行改进。
2、工艺改进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余热回收、变频调速等技术。
(二)废弃物管理1、分类收集建立废弃物分类收集制度,将可回收物、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分开收集,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利用。
2、减量化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过度包装等方式,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3、资源化利用对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废纸、废金属等。
对于有机废弃物,可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
(三)水资源保护1、节水措施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强用水管理,实施水平衡测试,查找漏水点并及时修复。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完整版)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完整版)环境管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能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消除外部干扰,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是现代生产的客观需求,也是政府的需求,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1、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环境保护方针倡导绿色施工,以业主的水土保持方案为依据,以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准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环保方针。
2、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目标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节能降耗,杜绝重大环境事故。
建设绿色通道,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全面达到本工程建设环保需求,使工程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环保机构工程部成立以工程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委员会,参加人员有工程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环保部部长、专职环保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环保委员会负责在工程部办公会和工程部生产调度会上提出、研究和解决环保问题。
工程部的安全环保部,作为具体办事机构。
专业环保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环保技术、监理方面的工作。
2、施工环保机构的主要职责2.1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2.2落实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2.3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环境保护预报监控系统;2.4保障工程施工所需环境保护经费;2.5宣教生态环境保护法。
3、减少扰民措施1、减少扰民措施为了保障周围人员的正常学习、生活,同时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公司在施工期间对处理周边问题进行协调。
1.1成立对外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为工程经理,副主任为技术负责人。
对外协调工作办公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工作顺利进行为宗旨,负责协调施工中各单位之间,工地与甲方各部门之间以及工地与外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早期搞好周边关系,及时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对问矛盾不回避,及时做好协调工作。
(2)施工期间的交通问题根据现场及周围条件,我方采取以下措施: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各单位承诺在施工期间将提供一要便利条件,并批准了我单位申报的施工车辆的行走路线,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建立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政策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原则和要求。
这些政策法规应涵盖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农业发展、城市建设等,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政策法规的严格执行,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
2、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环境保护工作。
这些机构应具备足够的权力和资源,能够有效地组织、监督和推动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
此外,还应明确各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3、规划与目标制定环境保护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现状、资源条件和发展需求,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监测和评估。
4、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
同时,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对各类建设项目和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提前预防和控制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5、公众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二、环境保护措施1、工业污染防治(1)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安装和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实行集中供热、供气和污水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政策与法规国家和地方应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责任和处罚措施。
这些政策法规应涵盖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处理等各个方面,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2、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例如,环保部门负责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监督执法;其他相关部门如工业、农业、交通等,在各自领域内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3、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全面的环境监测网络,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教育培训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多种途径,普及环保知识,培养公众的环保习惯和责任感。
二、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1)加强工业废气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排放。
对于高污染企业,要求其安装废气处理设备,确保达标排放。
(2)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质量。
(3)加强城市扬尘治理,规范建筑工地施工,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减少扬尘。
2、水污染防治(1)加强工业废水治理,要求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严格控制重污染行业的发展,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2)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标准。
完善污水管网,减少污水直排。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3、土壤污染防治(1)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防止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对于危险废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完整版)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完整版)环境保护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预防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指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机制,包括政策制定、资源管理、环境监测、污染治理、法规执行等方面。
一、制定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以规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护环境制定的政策和目标,通过激励措施和监管手段来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是保护环境的基础,确保环境保护行为的合法和有效。
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实际情况,注重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为了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各国和地区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负责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环境保护工作、监测环境状况、管理环境资源、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等。
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的设置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环境保护的科学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协同推进。
三、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环境监测和评估是了解环境状况、评价环境质量和环境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手段。
各国和地区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采集和分析环境数据,监测环境变化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同时,进行环境评估,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环节。
各国和地区应通过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污染物减排控制体系、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此外,还需要加大投入,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
五、加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环境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各国和地区应加强环境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制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低碳技术,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5篇)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1篇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生产,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建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物、粉尘、恶臭气体、噪声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为强化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施工队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环境保护体系,指导整个施工,严格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图附后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在施工期间,施工污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对河流、湖泊及施工周围的其它水域应进行保护。
(3)施工具有环保意识,对易造成污染的材料,在运输、存放及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其不造成污染或将污染降到最小程度。
(4)所有施工机械必须在保持完好的状况下作业,施工机械装上防漏油装置,防止废油、废水污染路面,保持路面清洁。
(5)施工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遗留的污染物,场区及施工范围内的沟道、地面无废料、垃圾和油污,应做到工完料尽地清。
(6)搞好驻地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
办公室、作业区、仓库内部整洁有序,生活区中的食堂、供排水、浴室、医务室、宿舍、厕所应符合防火、通风、照明等要求。
3、水土保持保证措施(1)施工期间尽量保护好植被,施工区内及周围的树木和植被不得随意砍伐和破坏。
(2)若因为工程的施工需要,植被受影响,应采取永久有效措施及时植树、种草,对植被进行恢复。
(3)采取永临结合的原则,修建好施工中的各项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4)基础开挖的土体,及时清运和回填。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简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建立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
它涵盖了各种资源的保护,包括空气、水、土壤和自然环境等。
通过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企业和组织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1. 环境政策和目标环境政策是指组织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和原则。
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中,环境政策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它为组织提供了指导原则,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理解和遵守。
环境目标是基于环境政策制定的特定目标,旨在衡量和改进环境保护绩效。
环境目标通常具体、可量化,并设定了实施期限。
这些目标可以是减少特定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2. 环境保护计划和程序环境保护计划是为了实现环境目标而编制的行动计划。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计划的内容应明确、详细,包括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实施时间和预期效果等。
环境保护程序是为了实施环境保护计划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它描述了组织内部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包括监测和评估环境状况、控制污染物排放、处理废弃物等。
环境保护程序有助于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 组织和责任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需要明确组织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通过设立环境保护部门或委员会,建立相应的职责分工和制度,促进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同时,还需要指定环境管理人员,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4. 培训和教育为了使组织内部成员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可以包括环境法律法规的培训、环境保护技术的培训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培训等。
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5. 监控和评估监控和评估是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文施、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6.1、施工现场管理1、建立和健全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工地安全员为主要责任人、各工种班组长参加的综治领导小组,其成员参加市综治领导部门组织的培训须达到80%以上。
2、加强制度建设。
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健全治安情报信息制度,检查考核制度,总结表彰制度以及其它各项治安管理制度,并定期活动,坚持贯彻执行。
3、从宣传教育着手,教育项目全体员工。
主要以法律知识、治安法规、安全生产技术,执法部门和上级公司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规定、规章,以会议、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进行,并作好书面记录。
4、从抓“五证”齐全着手,杜绝无证闲散人员上岗,以便及时摸清用工人员的社会状况及个人思想表现,以把盗窃和打架、斗欧、闹事等违法或不良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以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破结合”的综治方针,确保一方平安,促进社会稳定。
5、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方面理顺关系、主动申报、积极配合,获得正确指导和密切协作,以提高法律知识和处置能力,保障工程顺利进展。
6、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对维护安全团结,消除事故有功人员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从严从快处治赌博、打架、闹事等不良行为的首要或参与人员,以严肃法纪。
文施环保管理体系6.2、文施、环保管理体系1、创建文明工地的目的与意义本工程力争创建并达到文明施工工地。
文明施工是指科学组织施工,提倡工程质量优良和施工安全,建造舒适的生产、生活和办公环境,保持施工场地整洁、卫生,创造工地良好的文明气氛,组织严格、合理管理的一项施工活动。
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是建筑行业落实国家政策、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的结合点,同时也是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部分。
创建文明工地对于施工企业树立的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效益,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创建文明工地对建筑行业中的“脏、乱、差”、违章施工、野蛮作业的状况是强有力的一击,是对简单粗放管理、乱堆放、丢失损坏、浪费严重、危险作业、打架斗殴、嫖赌等不文明行为和愚昧落后管理敲响警钟。
创建文明工地是企业展示实力的一个窗口,是自我提高和进步的进行曲,对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竞争力,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发扬我公司的企业精神等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公司按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开展CIS形象工程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各项标准和要求,通过文明工地的创建,使公司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2、创建文明工地的措施1).把创建文明工地的工作纳入管理轨道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的过程中,以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为基础,参照国际劳工组织《施工安全与国际卫生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颁发了《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化管理规定》,将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爱民便民等内容也纳入了规定。
2).健全制度,狠抓落实,用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来保障创建文明工地的顺利开展。
要求每个工地在开工前要制定达标规划,从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统筹安排;在施工中要加强动态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必须到人,工地上哪个部位、哪个方面出现问题,都要追究具体人的责任。
为使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公司每季度对项目部的结合考评检查,对先进的工地,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标化则给予相应处罚。
3).把创建文明工地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全方位展开把工地的文明建设看作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四全”:即全员参加、全过程进行、全企业展开、全面提高。
所谓全员参加,就是要做到工地上的每一个员工都要积极参与文明工地建设。
所谓全过程进行,就是从开工到竣工,要把两个文明建设贯穿于始终。
企业所有部门都要开展或配合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的工作。
所谓全面提高,就是每个工地都要按照规定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
3、创建文明工地的主要内容1).以人的生命为第一要义,抓好工地的安全保障达标工作。
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处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文明工地建设首先是从安全的标准化管理抓起,以安全生产作为最基本的要求。
工地上要求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规定,做到七个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的10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严格落实。
各类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和使用,要有设计、有验收、有检查、有维修。
“三宝、四口”(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和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及各种临边防护,须按规范的要求达标。
施工临时用电推行三相五线制和三线配电、两级保护,并有专业人员管理。
中小型施工机械要做到“三必须”(即传动部位必须有防护罩,传动部位必须有保险装置,开关必须有漏电保持器)。
同时,每个工地的所有人员都须佩戴标明其姓名、职务(工种)的胸卡。
2).改善工地的卫生情况,注重工人的身心健康。
建筑工人在工地上露天作业,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通常作业环境比较差,办公、生活等临时设施较简陋。
文明工地建设中,不仅创造一个安全的作业条件,减少了伤亡事故,还大大改善了作业及生活环境的环境的卫生、文明状况,保障了工人的身心健康。
工地设有办公室、厕所等设施,工地外生活区食堂清洁卫生,食物盛器上均有生熟标记。
到了夏季,为防止食物中毒和便于中毒抢救,中晚两餐的食品多有留样,每种留样不少于50克,保持24小时,并做好记录。
食堂的餐具均经过严格消毒,餐券也要进行消毒。
工地上的茶水供应,茶具消毒基本符合卫生要求,炊事员要进行体检,并须持健康证上岗,宿舍整洁、卫生、蚊帐、面盒、床架等日常生活用品摆放整齐,生活区排水畅通,垃圾有容器,并有专人定时清扫,有效遏制了苍蝇、蚊子等孳生。
在工地上医护人员针对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等,及时通过多种形式向职工宣传防病、治病的知识。
“以人为本”的文明工地建设,进一步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的地位,唤起了人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广大建设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创造良好的场容场貌,树立新的企业形象。
工地是企业的“窗口”,也是企业最具说服力的广告,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都得以充分展示。
由项目经理组织实施工地环境卫生制度及文明施工制度,公司负责监督检查;工地接受所在区建设主管部门及业主的文明施工监督检查。
工程项目实行挂牌施工,施工铭牌上标明:a.工程项目名称、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姓名、开竣工日期和监督电话。
b.工地管理人员名单。
c.安全、文明施工、管线保护无重大事故计数牌,标牌设在工地大门口。
工地要加强对建筑材料、土方、砼、石灰膏、砂浆等在生产中造成扬尘的管理。
项目部在同操作人员明确任务、安排进度、质量、安全生产要求同时,必须向操作人员明确文明施工要求,严禁野蛮施工。
对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警戒措施。
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工地内的污水不得外溢,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必须有防止滴漏飞扬的措施。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包括工地保洁、操作落手清、场容卫生检查等,保持工地环境的整洁。
在施工区域,各类材料、半成品、成垛、成堆、成捆、成圆、成方、并挂牌标明,在办公区的设置了“八牌一图”,在施工区域或区域均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4.主动协调、采取措施、共建文明工地工地建设的一项重工作,就是要变扰民工程为“利民、便民、爱民”工程,工地在建设过程中,势必给周围带来诸多不便,开工前与施工过程要及时和经常地与他们联系、宣传、解释,主动取得他们理解支持。
5.重视提高员工素质,把文明工地建设成为培养人才的大学校。
创建文明工地,不但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人的培养及其素质的提高,在创建文明工地的过程中,不仅使全体员工通过工程实践,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同时也从思想上受到一次精神文明的教育。
6.4.环境保护措施6.4.1、噪音控制措施1、施工生产噪声控制钢筋工程1)操作人员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钢筋运输时避免拖地,使之与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声;3)钢筋连接时采用直螺纹连接等低噪音的工艺;模板工程1)设置封闭的木工加工棚,木料加工应在固定制作棚内完成,减少噪音污染;2)利用电锯、电刨等机具进行操作,在封闭的木工棚内进行;3)现场支模减少大声的敲击声;4)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硬撬,不得高空掀翻模板;砼工程1)操作人员经技术考核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2)夜间采用低音振动棒进行振捣;3)砼泵车工作时发出的噪音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4)砼振捣时操作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杂音;5)现场搭设半封闭的砼泵房,四周悬挂隔音草帘。
砌体工程1)避免大量不正当砍砖带来的噪音;2)在指定的时间、地方完成段料作业;3)做有噪音地面应控制在作业时间内操作;其他1)施工人员不可在现场喧哗、吵闹;2)塔吊与机械应经常保养,减少噪声。
3)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有计划的安排工作。
4)大批量的装修材料需进行切割时,应搭设封闭的加工棚,集中进行加工。
5)项目部每年请区环保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一次噪音检测;公司每月派专人对项目部的噪音进行一次检测。
2、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控制电锯1)电锯操作在木工的封闭操作棚内作业;2)电锯工具周围用胶合板围护;3)电锯发生的噪声不超过规范要求。
振捣棒1)尽量使用低音振捣棒作业;2)晚上必须使用低音振捣棒。
车辆1)选用环保型车辆;2)车辆行使在工地附近不得按喇叭;3)主要施工机械都要定期保养,维护,减少噪声。
晚上工作时严禁高噪音的机具使用,管理人员晚上对发生高噪音的工人进行监督教导。
4)所投入的机械、车辆要保证技术性能完好,不带故障出车。
6.4.2、控制扬尘及大气污染措施1、扬尘(大气)控制依据及限值严格执行大气排放GB16297相关标准,达到空气污染物二级标准。
2、施工现场扬尘(大气)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周围全部采用围墙或彩钢板进行硬质围挡。
2).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做硬化处理,表面浇筑一层砼,这既给将来雨季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给工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又防止了尘土、泥浆被带到场外,保护了周边环境,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现场文明施工。
3).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
4).现场设封闭垃圾分拣站,现场垃圾全部从楼层密封装卸至专用垃圾存放地点。
现场垃圾按性质、类别分开存放,设专人定期清运。
并适量洒水,减少污染。
5).肥槽土方进行回填时,在现场划分存土区域,并用彩条布作专门覆盖,避免产生扬尘。
6).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和苫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遗撒。
7).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8).运输材料时使用环保合格的车辆,进货车辆控制好开车时的扬尘;砼罐车行驶到离工地一定的距离时在路面上专人洒水;卸完砼后在固定场所清洗,没有用完的砼倒在砼坑内;9).焊接、气焊在固定场所内作业,严禁露天作业带来散发性的烟尘;用鼓风机清理砼连接带碎片时按要求进行操作;10).装修时切割石材在固定的场所内作业,及时用水消除切割带来的粉尘;11).各个施工班组每天做好活完脚下清的工作,并设专人检查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