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时代教师标准
新时代教师标准
新时代教师标准是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和标准。
新时代教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2. 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个性化教育。
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伦理道德观,能够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 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5. 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持续学习的精神和习惯,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6. 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家庭共育氛围。
7. 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能够坚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新时代教师标准的提出和实施,旨在推动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具备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不但应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应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启蒙者和指导者。
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应以自己高尚的去影响学生,学生追求理想的激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应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热爱平凡而又艰苦的工作。
热爱学生,首先要相信和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体会他们的兴趣和。
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教师,随时,不断进步。
热爱学生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唯有从严要求,学生才能勤奋学习,养成好的学风,也只有从思想、道德和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个好教师绝不能单纯的传播知识,而且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有强烈的、诲人不倦、、宽以待人、言行一致、胸怀宽阔,公正廉洁,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这样才能做到在业务上把学生培养成才,在人生道路上把学生引向正道。
二、具有精深的和广博的。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
教师必项“闻道先学”,学有专长。
古人曰“师不高弟子拙”,“教不懂师之过”。
实践证明,教师所教的知识的必须大大超过学生学的,你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一必须有“一桶水”和“一条流动的河” 的储备。
那些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教师每堂课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启迪和教益。
相反,有的教师,他们尽管认真背课、讲课,但效果不好。
其原因除不妥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知识浅薄。
三、懂得,掌握教育技巧。
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并不等于一定能把教学工作搞好。
要把教学搞好,还必须懂得,。
新时期教师的素质与修养
新时期教师的素质与修养在新时期,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具备传统教学技能外,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与修养。
新时期教师的素质与修养不仅仅是关乎自身职业发展,更是关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本文将从师德、知识水平、专业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探讨新时期教师所需具备的素质与修养。
首先,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应该是过硬的。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教师行为规范的准则。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以权谋私,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其次,新时期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第三,新时期教师还应当具备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是国家的事业和社会的工作者,应当秉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严守党的纪律和规定,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新时期教师的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
教师是一个高度心理压力的职业,教学工作繁重,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因此,教师要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投身教育事业。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师的素质与修养包括师德、知识水平、专业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做一名合格的新时期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修养,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中学莫毅生关键字:人才培养教师素质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火种的传递者,也是民族素质的奠基者、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教师是培育社会新生一代、提高民族素质的专门人员,教育的社会职能通过教师而实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作用更为重大。
教师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军,是一支能量很大、影响深远的积极而活跃的社会力量。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兴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大量人才的支持,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是重要的实施者。
那么,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又有着那些素质上的要求呢?我认为,当代合格的教师都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俗语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
尽管不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出类拔萃,是本行业本专业的顶尖人才,但是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较广泛的知识面是必须具备的。
而且,社会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变化着,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今天的孩子生在信息时代,长于网络世界,如果教师仍然只凭一支红笔、一支粉笔,如何能适应这个现代社会教育的要求?可以说,现在的教师自己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教师还必须注意不断学习和提高,给自己安装上自来水,时时刻刻对桶内之水进行更新。
韩愈《师说》这样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自己都不懂,如何教导和引导学生。
“对于我们这些从教学岗位来进修的学生,李老师除了训练我们的演唱能力之外,还特别注重培养我们的教学能力,让我们去听他的本科学生教学课,为我们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李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多用头脑思考,用心去感受乐曲的情感,强调声-心-脑的协调发展,这一非常深刻而全面的声乐教学思想,在李老师毕生的教学工作中得到光辉的体现。
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必须耐得住寂寞的,参加各种比赛也只能靠自己的真本事去拼搏,李老师唯一会为你做的是,把你的声音调整到最好。
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2篇
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2篇科教兴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教师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者之一,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科教兴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探讨,从教师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德育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1. 深厚的学科知识储备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国家人才。
而一位教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储备,能够扎实地传授科学知识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例如,在物理学科中,教师应该熟悉各个物理定律和现象,并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这些概念。
2. 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真实、客观的态度对待科学事实,不夸大、不歪曲,让学生了解真相。
3. 不断学习的精神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师要具备不断学习的精神,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师培训课程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教师的创新能力1. 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有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科研和课程改革教师不仅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还应该积极参与科研和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科研团队参与科研项目,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 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应该善于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参加科学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当代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论当代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作者:肖晓阳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03期作者简介:肖晓阳(1969-),女,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
摘要:本文结合当代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对高职艺术设计教师的教育技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高职艺术教师应有的素质及培养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师素质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32-0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与普通教育相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也是发展高职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当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着力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高职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自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之后,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具有针对岗位训练技能的特点,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为辅,“工学结合”是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教师的质量与数量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特点:教学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特色明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
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一、职业道德素质1. 爱国守法: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法制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传播正能量,维护国家利益。
2. 爱岗敬业: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追求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3. 为人师表:教师应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遵循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4. 教书育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专业素质1. 学科知识: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2. 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应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3. 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学习与反思能力: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具备较强的反思能力,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心理素质1. 情感素质:教师应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2. 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冷静和乐观,积极应对。
3. 沟通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家长、同事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4. 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四、身体素质1. 健康素质:教师应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 体力素质: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体力,以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 适应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总之,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教师应努力提高这些素质,为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对教师的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以下是我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给予学生爱与关怀,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不仅需要与学生有效沟通,还需要与家长、同事、学校管理层等各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努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协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当作一份神圣的事业来对待。
只有热爱教育,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知识储备,注重师德修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保持学习的态度,热爱教育事业。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不断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素养的要求
教师素养的要求
教师素养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思想素养: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组织有效的教育活动。
2. 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 知识素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实践性知识。
4. 能力素养:教师应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能力;自我调控与反思能力,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5. 身心素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全的人格等,以保证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工作热情。
总之,教师素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今天我在这里以“当代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为题作个发言,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引发大家的思考与重视,以此推动我省的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素养和非功用性素养。
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教师就必须具备落实新课程标准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古训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是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职业的崇高评价。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在我国秦朝以前,以吏为师;汉代以后,以儒为师。
唐朝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近代,教育学辞典中,教师定义为“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实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专业人员”。
古往今来,教师有着诸多雅称,如:人梯:指那些为别人的成功而做出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人。
蜡烛: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照耀人间。
(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赞誉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
慈母:师如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园丁:管理花园的人员,指教师辛苦、勤劳。
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的灵魂,是教师的崇高使命。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理应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从老师的含义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老师是一个崇高的、神圣的、受人尊敬的群体,从事教育工作即使非常辛苦,责任重大,但无尚光荣,令人向往,意义重大。
进一步明确教师的素养,有利于增强大家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当然,教师的素养能够从各种角度去总结,去归纳,下面只讲两种归纳。
从教师职业要求的角度,能够把教师素养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直的教师人格教师,要为人师表,就必须首先端正自己,增强自身修养。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孔子说:“五日三省吾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答: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
其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人力资源多寡的重要指标。
人力资源的数量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2).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民素质全面提高。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9年的9.5年。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10年提高到2009年的12.4年,均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983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经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表面数量多,实际数量少,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虽然人口有13亿,但合格人才却远远不够。
(3).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4).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世界追赶”,首先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先发展,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谈谈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要求
谈谈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时代的推进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为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那么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要求有哪些呢?一、教师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系统的一名教师,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尽可能多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保持社会的稳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所有这一切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而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项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在其生理基础上,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
教师人格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完善的人格是教师追求的崇高境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特征及其专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当代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信息鉴别者、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其人格模式应当先于、优于和高于其他行业的人格模式,教师人格应该是全社会的表率。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布贝尔也说过:“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
因为培养品格时,你无需是一个道德方面的天才,但你却需要是一个完全生气勃勃的人,而且能与自己的同伴坦率交谈的人。
当他无意影响他们时,他蓬勃的生气向他们倾注着,极其有力而彻底地影响着他们。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职业应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刘国玉在当今职业教育的形式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在进行,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怎样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应具有崇高的师德、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的教学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的观念、创新精神应当是当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一、要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现在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对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质量观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学生潜能的发挥,是人的个性的塑造,是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差异性和个别性,即个人特长的发挥,是学生的和谐发展。
因此,确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当前,现代教育观念是否已在广大教师头脑中确立了下来?然而,大多数教师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技能”,而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要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等现代教育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任重道远。
只有主导中国教育的深层价值观念真正体现时代精神,课程改革才能在高起点上实施。
一些教师认为,课程改革仅局限于教材改革,只要按新教材教学就行了。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
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教材改革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教师进修制度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都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构成因素。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不可等闲视之。
二、崇高的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提高教师各项素质的动力,是教师形象的突出体现,也是办好一所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的重要原因。
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老师最值得学生尊敬和热爱。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教师的师德素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灵魂。
因此,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人格,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
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素质造就素质。
当代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师的素质要求
当代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跨入新世纪门槛,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局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创新,顾名思义,一般而言,就是创造新的东西。
就主体而言,乃人的一种素质、品质;就结果而言,标志着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问世;就过程而言,是主体、客体间的一种对象性活动。
创新意味着突破,象征着革新,标志着进步。
一、怎样是创新型人才?首先是其具有创新品质。
个体的创新品质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环境、教育直接给予的,而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因此,人的发展与其环境的变化是一致的,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其创新品质是至关重要的:(一)创新思维及其培养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再造想象和创新想象的有机结合。
创新思维是对人的认知活动而言的,更多地体现在与发散思维的关联上。
学生的创新思维到底如何进行培养呢?1、问题情境的营造,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全方位的锤炼。
面对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不断去提出假设,反复验证,其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因磨砺而提高。
牡蛎不知道自己身上的珍珠,石头不知道自己其中的钻石,而人却是万物的灵长,有自知的本能。
学生只有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学会反思自己的认知活动,并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
这时,人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才有坚实的心理学基础。
2、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美国学者戈登于1961年提出一种与头脑风暴法不同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术:先提出一个抽象问题,而后逐次具体化,要求学生一次次作答,集思广益,多多益善。
新环境下的教师素质标准
新环境下的教师素质标准摘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首先需要拥有创造性、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
语文教学的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
在新时期背景下,教改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对教师素质建设的基本要求。
明确了教师的素质建设任务,这对语文教育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重大的改革。
现本文以语文教师所需素质展开初步的探究,以求提高语文教师个人素质,发挥语文教育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新环境;教师素质;教学科研前言:当前国内在大力倡导与推广素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把握课改内涵,针对课改要求提高个人能力素质。
用更强的教学能力和完备的知识系统,投身于教改和实践的过程。
一、现阶段语文教师素质研究问题(一)缺乏素质概念规范当前国内对素语文教师的素质研究意思和概念非常模糊,如教师修养、教师素养、教师素质等,通用和互相取代的现象非常常见。
缺乏专业的界定和限制,导致专业素质概念使用非常混乱。
一些文章中将语文教师素质指代为教师的语文能力素质,即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审素质能力,也有一些文章将教师素质指代为教师职业素质。
从中可以看出,因缺乏相应的规范,导致语文教师素质界限非常模糊,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能插上一足,肆意断定教师素质概念。
(二)素质结构划分随意有的学者将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分为工作量、身心素质、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语文能力、德智修养。
其中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语文能力是教师的能力下级结构,身心素质与德智修养为上级结构。
而从现状来看,德智修养包含知识与道德两个维度,这是导致教师素质标准结构层次划分随意的重要原因。
而有的学者则将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分为外在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思政素质等方面。
但这种方式同样不够合理,其中文化素质就包含了文学修养、专业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等内容。
文学修养则包括了文艺作品鉴赏与分析、文艺批评理论、文艺创作等内容。
而社会科学与文学修养等显然并不在一个层次,所以这种素质结构的划分非常混乱,(三)素质研究缺乏实践支持从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现有研究资料具有纷繁复杂的情况。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具备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不但应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应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启蒙者和指导者;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应以自己高尚的去影响学生,学生追求理想的激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应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热爱平凡而又艰苦的工作;热爱学生,首先要相信和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体会他们的兴趣和;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教师,随时,不断进步;热爱学生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唯有从严要求,学生才能勤奋学习,养成好的学风,也只有从思想、道德和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个好教师绝不能单纯的传播知识,而且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如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有强烈的、诲人不倦、、宽以待人、言行一致、胸怀宽阔,公正廉洁,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这样才能做到在业务上把学生培养成才,在人生道路上把学生引向正道;二、具有精深的和广博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教师必项“闻道先学”,学有专长;古人曰“师不高弟子拙”,“教不懂师之过”;实践证明,教师所教的知识的必须大大超过学生学的,你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一必须有“一桶水”和“一条流动的河” 的储备;那些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教师每堂课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启迪和教益;相反,有的教师,他们尽管认真背课、讲课,但效果不好;其原因除不妥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知识浅薄;三、懂得,掌握教育技巧;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并不等于一定能把教学工作搞好;要把教学搞好,还必须懂得,;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采用教育技巧去激发学生的求智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取得得最佳教育效果;有的教师语言精炼、生动、幽默风趣 ,逻辑性强,就能吸引学生全神贯在、久听不厌,不仅使学生接受了知识,而且受到美的感染;相反,如果教师讲课啰嗦、拖泥带水,学生越听越糊涂,就使人厌倦或讲解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层次不分明,使人听了摸不着头脑;这样的老师纵有渊博知识,讲解也费了很大力气 ,但是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教学规律,熟悉,掌握和运用教育技巧,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学校的教师;。
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
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首先,新时代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更加看重。
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标准。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严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不压制学生。
同时,教师还要具备责任感和爱心,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新时代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更好的人才培养,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另外,新时代对教师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多元化。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通过教育实践和反思来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提倡个性化教育,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也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此外,新时代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要求更加注重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自律精神。
教师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不追求功利,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炒作自己的个人形象。
教师要讲究自律,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请假随意,做到言行一致。
只有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才能在学生和社会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总之,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包括提高道德品质,提升教学水平,注重个性化发展,加强师德师风等方面。
这些要求不仅是对教师的一种期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只有教师在新时代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浅谈当今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浅谈当今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一、当今教育的新特征当今社会,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
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育必须明确,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是具有基础地位的,因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
教育还应认识到,人和社会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基本途径蕴藏在教育之中;振兴教育,使每个人都能不断扩展知识和才能,使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创造品质得以挖掘的希望蕴藏在教师之中。
在这个意义上,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因此,教师对当今教育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当今教育在传统教育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主要内容有:(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让象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所有才能发挥出来,要让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要让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教育的核心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教育的核心。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为此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要改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受教育场所仅限于学校的现状,变为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场所遍布于全社会。
教师队伍素质与人才培养
教师队伍素质与人才培养一、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性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效果。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1.1 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多个方面。
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而教学能力则体现在如何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
教育研究能力则是指教师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探索和理解能力。
1.2 教师道德素养的培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不仅包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还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对同事的合作和支持。
1.3 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知识更新换代极快的今天,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发展机会有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2.1 教师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然而,教师的培养速度往往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导致一些地区和学校出现了教师短缺的现象。
同时,教师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尚需提高。
2.2 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这限制了他们专业成长的空间。
2.3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是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政策支持的不足,教师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培训和发展资源。
三、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策略与途径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中学莫毅生关键字:人才培养教师素质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火种的传递者,也是民族素质的奠基者、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教师是培育社会新生一代、提高民族素质的专门人员,教育的社会职能通过教师而实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作用更为重大。
教师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军,是一支能量很大、影响深远的积极而活跃的社会力量。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兴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大量人才的支持,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是重要的实施者。
那么,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又有着那些素质上的要求呢?我认为,当代合格的教师都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俗语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
尽管不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出类拔萃,是本行业本专业的顶尖人才,但是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较广泛的知识面是必须具备的。
而且,社会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变化着,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今天的孩子生在信息时代,长于网络世界,如果教师仍然只凭一支红笔、一支粉笔,如何能适应这个现代社会教育的要求?可以说,现在的教师自己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教师还必须注意不断学习和提高,给自己安装上自来水,时时刻刻对桶内之水进行更新。
韩愈《师说》这样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自己都不懂,如何教导和引导学生。
“对于我们这些从教学岗位来进修的学生,李老师除了训练我们的演唱能力之外,还特别注重培养我们的教学能力,让我们去听他的本科学生教学课,为我们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李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多用头脑思考,用心去感受乐曲的情感,强调声-心-脑的协调发展,这一非常深刻而全面的声乐教学思想,在李老师毕生的教学工作中得到光辉的体现。
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必须耐得住寂寞的,参加各种比赛也只能靠自己的真本事去拼搏,李老师唯一会为你做的是,把你的声音调整到最好。
”这里选自中央音乐学院网站的一篇怀念李维渤教授的文章。
学生无不希望自己成长、成才。
没有本身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并把这些知识和技能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下去,就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可能获得学生及社会的认同和尊敬。
其次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育过程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撞击过程。
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教师而言,是师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师德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责任心,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校、对待学生的工作态度与教育实践中。
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
学生将来要立足于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教师。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教师通过教育点燃学生的理想火种,为其人生价值之花的美丽绽放培育茁壮的根基。
所以有人说:作为教师如果在学生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的言行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就实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因此,没有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教育。
大学毕业22年并执教于大别山区,被人们誉为“大别山师魂”的汪金权老师说:“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也许我是荒原上的一根电线杆,只能永远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也许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但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汪老师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教师的使命。
“爱岗敬业育英才,无私奉献写春秋。
”这是对每一位合格教师最好的写照。
第三是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有人说,选择教师,就选择了高尚。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教育是把人、把人的灵魂引向真理世界,从黑暗引向光明的事业;因为教师是一具点燃的火把,引领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执著前行的“圣徒”。
教师德才兼备,人格高尚、完美,对学生才会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才会良好。
“学校设在一座古庙里,三十多个学生只有一位老师,王先生忙忙碌碌非常辛苦,每天教了语文,教数学,教了四年级,再教三年级……王先生真是为人师表,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怎样做人,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
……五十年代末我从部队回家探亲,也曾专程去王老师家拜访,他还像十多年以前一样当着小学老师,谈起教育事业津津乐道,对待学生一片赤诚,不管他的学生是事业有成身居要位,还是事不随心平平百姓,他都能鼓励你面对现实,笑对人生。
他对我盛情难却,他对我鼓励有加,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一到教师节,他是我最怀念的一位老师。
”正是这高尚的人格魅力,让一位古稀老人在半个世纪后仍然能动情地回忆起幼年的启蒙老师。
第四是要有耐心、细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师要引领他们实现源于精神内部、具有个性色彩的社会化过程,激励他们不断地追求更完善、更美好的人生。
因此,教育的过程就是心灵发现的过程、就是爱的滋润过程,就是拨动生命琴弦的过程。
学生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误,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和缺点过程中的反复和反弹,要能细致观察到学生的变化,那怕是细微的进步。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具备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心、宽广的容人之心和锲而不舍的耐心,而不仅仅看专业技能。
如果把栏王刘翔放到中小学教跨栏,教学效果可能不如学校的体育老师;把满腹经纶的教授放到幼儿园去,肯定比不上年轻的幼师。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到关心学生、懂得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们感同身受,用学生们能懂的语言和行动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们内心产生共鸣,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有位网友在怀念大学时的老师的贴子中说道“大学里,我最怀念的老师就是敬文东。
这个家伙,讲文学理论和当代诗歌时总是眉飞色舞,把抽象、枯燥的东西讲得生动有趣,实在难得。
我们文学班(甚至包括整个中文系)对他都是敬佩有加。
我凭着素日舞弄一点文字,很快跟他接近,羡煞旁人,不少女生看着我帮敬文东取信件,报印刷品,好生羡慕!”,如果不是因为这位老师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把抽象、枯燥的东西讲得生动有趣,他会被学生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吗?第五是要有发现学生长处的能力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这个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向适合他的方向发展而成才。
教师不能仅将现成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证明,而应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甚至是误区,教师应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
真正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概念和规律,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然而我们现今的教育却忽略人的全面教育,仅强调知识的掌握,导致教师、学生、家长一切看成绩,分数决定一切,从而影响了学生其他能力培养和整体的发展。
以至这种教育为社会所咎病。
我们不妨看看栏王刘翔的成长经历:1993年,四年级即将结束的刘翔被顾宝刚老师选入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主练跳高、辅练100米短跑,开始了职业运动生涯。
到1995年,在一次市100米跑比赛中,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市体校简称二少体)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转而开始练习跨栏。
后来刘翔曾一度离开二少体,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回到了二少体练习跨栏,并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
而一颗为国家争光、让世界瞩目的体育巨星——中国栏王刘翔从此而诞生。
试想,如果没有方水泉、孙海平两位教师的慧眼发掘和努力教导,或许今天刘翔也能成为有名气的跳高或者短跑运动员,但肯定不可能有着今天如此辉煌的成绩。
第六是要有良好的、开放的心态“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
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
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
”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的一段名言。
一个天才的孩子,可能只是因为遇到了一位糟糕的教师,便泯灭了他的天才,从而变成了一个庸人。
然而而教学的对象是人,教育人的事情是不允许失败的,好的教师能让人一生幸福,不好的教师则能让人一生痛苦。
“唐老师对我们很好,善解人意,很让人难忘的一件事请是关于那次评选。
那时,她告诉我们有一节公开课在我们班上。
结果我们没有准备,课上的很不好,缺少配合。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一次很重要的课,唐老师失去了晋升的机会。
后来我们都很后悔,但是唐老师却说没有什么,……她还说她对我们的深深自责感到很欣慰,她失去了一个机会,却看到了我们对她的爱,这很值得。
当时我们都很感动,她也是,那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从那以后,我们再遇到有公开课的时候都非常的积极活跃。
……初三的时候,唐老师不能教我们了,因为她怀孕了!我们虽然失落,但更多的却是开心,那个小孩真的是很幸福,因为他有那样好的一个母亲。
后来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唐老师,她和她丈夫依偎在一起,很亲密,我没有和她打招呼,她是应该获得这样的幸福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
过去的一切都向我说了再见,可我依然怀念着她,也怀念那段豆蔻年华。
”这是一位大学生在其博客中对恩师的怀念。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教师也不例外,良好的心态不仅是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也是教师得到个人幸福的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
第七是要有创新的思想随着中央提出中国经济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迫切需要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创新是赢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李开复在给中国高校学生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仅仅勤奋学习,在今天已经远远不够了。
因为最好的企业需要的人才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又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自学和自修,并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时时不忘创新,以创新推动实践,以创新引导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研发出卓越的产品。
”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说,教育家和校长应是创造型的人才。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