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整编深刻复习

合集下载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森林培育学复习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培育学复习   福建农林大学

绪论1、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四旁绿化宅旁、村旁、路旁和水旁3、森林五大树种生产木材的用材林、森林调节功能的防护林、生产木材之外的林产品为主的经济林,薪柴能源的用材林,提供保健、观赏游憩及自然保护为主的特殊用途林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1、林木生长的周期性1)前期生长类型:又称春季生长类型,高生长期和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每年之省长1个生长期,一般到5~6月高生长即结束。

2)全期生长类型:高生长期持续整个生长季节。

2、林木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1)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时为止。

2)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大量结实之前(3--5次结实)。

3)壮年期(结实盛期,成年期):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下降为止。

4)老年期(衰老期):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始,直至个体死亡。

3、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1)幼苗阶段(成活阶段):植树造林后1~3年。

2)幼树阶段(郁闭前阶段):幼树成活后至郁闭前的这一段时期。

3)幼林阶段:林分郁闭后的5~10年或更长时间。

4)中龄林阶段5)成熟林阶段6)过熟林阶段4、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的途径1)遗传改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树木的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

要实现这些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良种壮苗,良种壮苗要经过精心的栽植。

2)林分结构的调控:林分结构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品质,林分结构的调控分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两个方面。

为达到调整结构的目的,采取的措施是密度控制、合理混交。

3)立地的选择和调控: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培育森林,需要对造林地进行选择。

还需要改善树木生长的环境,使树木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

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整地、抚育保护。

第二章森林立地1、森林立地基本概念立地与生境:立地指一个地方的环境总和,生境指林木禾其他活体生物生存和相互作用的空间总体。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森林立地:是按影响森林形成和生长发育的环境的异同所区分的有林地和宜林地地段。

2、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3、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通用。

4、立地类型: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

5、森林立地类型: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立地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森林地段的组合。

6、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2]。

通俗讲就是把树栽植到最适宜其生长的地方。

所谓适地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天文、植被等立地条件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适树就是要正确认识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确定适宜的造林地[3]。

7、播种育苗: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育苗或实生苗。

8、抚育采伐:也称抚育间伐,是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的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而重复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木材的一种森林培育技术措施。

9、择伐:是森林主伐方式之一,是在预定的森林面积上定期地、重复地、有选择性地采伐成熟林的树木和树群。

10、渐伐:是指为了在老林的(上方或侧方)庇护下而形成新林,在近乎单层的成熟林中进行的任何更新法。

具体是指成熟林伐区内2-4次逐渐地伐除全部林木。

11、皆伐:将伐区上的林木一次全部伐除或几乎全部伐除的主伐方式。

二、填空题1.用材林树种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

2.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其中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显著(不大),对直径生长的作用是很明显,密度越大胸径越小。

3.通常把林木个体发育分为四个时期。

(一)幼年期(二)青年期(三)壮年期,(四)老年期。

整理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所给题目整理讲解学习

整理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所给题目整理讲解学习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名词解释21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15分问答题39分论述题15分xxx名词解释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改地适树就是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树种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

使之适合于原来不大适应的树种生长。

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农林复合经营又称混农林业、农用林业、农林业、林农间作等。

林农复合经营是将林业和农业或牧业或渔业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复合经营的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

森林立地主导因子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精品文档.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子和人为活动因子。

即林木是林木个体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林木发育也就是新增加的部分在形态结构以器官、组织或细胞的质上的变化,至生理机能上与原来部分均有明显区别。

同一树种邻近的相同年龄的植株林木分化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上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差异,称为林木分化。

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森林收获作业法通常称作主伐,之后采取适宜的更新方式,使采伐迹地得以更新,森林生态环境能够维持与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

森林潜在生产力所谓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良种与良种基地良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森林培育学 复习考点

森林培育学 复习考点

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是森林经营活动主要组成部分。

森林培育学:研究森林培育全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立地:泛指地球表面某一范围的地段的植被及其环境的总和,是自然地理发展的自然综合体。

森林立地:是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综合,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立地条件:在某立地上,凡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综合。

立地指数:指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平均高。

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

立地分类:将生态学上相似的立地进行组合;组合成的单位叫立地类型。

主导因子:对造林成活及林木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林业区划:按照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需要,对林业生产进行的地域划分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

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的数量。

3/2幂法则:密度与单株材积生长的效益,可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即密度竞争效应幂乘式:V=KN-a,当N趋于最大密度时,a接近于1.5,则V=KN-3/2,称之为3/2幂法则林木群体结构:指林木群体的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式。

合理群体结构:就是说这种群体结构能使个体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并使整个林分获得最高产量,从而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种植点的配置:指一定密度的植株在造林地上的分布形式。

群状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丛状分布,群内植株密集形成一个植生组,间距小,而群与群之间的距离很大。

绝对生长速率:单位时间内,林木在重量、体积和高度等方面的绝对增加量。

相对生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重量或体积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

个体生长:是指林木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的重量和体积的不可逆的增加,以及新器官的形成和分化。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第一章森林立地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立地条件:是指在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森林立地因子概述: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文)、森林植被因子(类型、组成、覆盖度及其生长状况)和人为活动因子(最大干扰因子也是最重要的因子)。

物理环境因子:气候:温度、降水;地形: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型、小地形等;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土壤腐殖质、土壤酸碱、土壤侵蚀度、各土壤层次的石砾含量、土壤含盐量、成土母岩和母质的种类等;水文:地下水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及其盐分组成。

森林立地分类原则:科学性、实用性(例:中山阳坡厚土层红壤立地条件类型)造林地种类: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四旁地:路旁、水旁、村旁和宅旁植树的造林地种类。

四旁植树:是指在路旁、水旁、村旁、宅旁进行成行或零星植树。

采伐迹地:森林采伐后腾出的林地。

火烧迹地:森林被火烧后留下来的林地。

第二章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森林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其中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称为商品林,而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称为公益林。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林分。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分。

经济林: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林产品为主要目的。

薪炭林:以生产木材燃烧(薪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和生产繁殖材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业区划的系统和命名:一级区(地区)8个,二级区(林区)50个,三级区(省级区)168个。

树种选择的原则:经济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各林种对树种的要求:1、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速生、优质、丰产2、经济林的树种选择:早实、优质、速生、丰产3、防护林树种的选择: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落叶丰富4、薪炭林及能源林地树种选择: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丰产5、特种用途林树种选择:母树林(通直、扭曲度小)、风景林(弯曲、花果枝要异样)、环保林(抗污染)。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汇编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汇编

名词解释(8个小题,每个3分,共24分)1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

2立地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

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

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

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3分殖造林: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4插条造林:插条造林是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作插穗,直接插值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5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6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

7混交林: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8混交比例: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

9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

10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数量。

11林种: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

12改树适地:通过对树木的改造,即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使树种最大程度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13相对生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重量或体积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1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是林木分化的基础。

15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信息性为基础。

1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空间排列方式17造林整地:造林地的整地,又称造林整地,就是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

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

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森林培育学》课程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局部。

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但凡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环境。

发芽率: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种子平安含水量: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含水率。

林分密度:是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森林主伐: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局部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的过程。

适地适树:使培育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到达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或到达培育目标。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数。

纯林:把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混交林: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 maturity):当种子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morphological maturity):当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果实、种子显示出成熟特征时,称为形态成熟。

生产上多以形态成熟做为确定采种期的标志。

生理后熟:还有少数树种,如银杏的种实,虽然在形态上已呈现出成熟的特征,但种胚还未发育完全,只有采收后经过层积处理,种胚才逐渐伸长至正常的大小而具有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生理后熟。

防护林(protective forest):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修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用材林(timber forest):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森林。

经济林(economic forest):以生产除木材之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薪炭林(fuel forest):以生产木材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9)--复习提纲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9)--复习提纲

《森林培育学》课程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森林培育 森林生产力 立地条件 立地指数 森林立地类型
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适地适树 林种 用材林 防护林 薪炭林 经济林
林分结构 纯林 混交林 树种组成 混交类型 混交方法 种植点配置
林分密度 造林密度 抚育采伐 林木分化 自然稀疏 林木分级 透光伐 疏伐生长伐 卫生伐 林分改造
二、简答题
1. 请用10个左右关键词总结《森林培育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内涵。

2. 简述适地适树的概念及其途径。

3. 简述水源保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基本原则。

4. 简述森林立地的构成因子
5. 简述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方法。

6. 简述森林立地类型的应用途径
7. 简述林分密度的作用。

8. 简述种植点配置的内容。

9. 简述混交林培育的意义。

10.简述树种混交的主要类型并各举出2~3例。

11.简述在营造混交林时如何调节树种种间矛盾。

12.简述林木群体生长发育6个阶段的特点及培育关键技术要点。

13.简述造林整地的作用特点。

14. 简述造林整地的主要方法。

15.简述造林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6.简述林地管理和林木管理有哪些主要工作环节。

17.简述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与意义。

18.简述森林抚育4种主要方法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

19.简述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

20.简述林分改造的意义。

21.简述低效林形成的原因和改造措施
22.分别指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五地区的各5个主要造林树种。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18)--课程复习提纲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18)--课程复习提纲

《森林培育学》课程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森林培育 工程造林 立地条件 立地指数 森林立地类型适地适树 林种 用材林 防护林 薪炭林 经济林 纯林混交林 森林生产力 种源 母树林 种子园 采穗圃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 千粒重 发芽率 发芽势 种子安全含水量苗圃 播种育苗 容器育苗 营养繁殖育苗 林分密度造林密度 森林主伐 森林更新二、简答题1. 请用10个左右关键词总结《森林培育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内涵。

2. 简述适地适树的概念及其途径。

3. 简述水源保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基本原则。

4. 简述林分密度的作用。

5. 简述混交林培育的意义及其优点的相对性。

6. 简述树种混交的主要类型并各举出2~3例。

7. 简述林木群体生长发育6个阶段的特点及培育关键技术要点。

8. 请问种子储藏有哪些方法,分别适合什么类型的种子?9. 简述种子休眠的主要类型及催芽方法。

10.简述一年生播种苗的4个生长时期的特点及其育苗技术要点。

11.简述扦插苗的4个生长时期的特点及其育苗技术要点。

12.简述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13.简述造林整地的作用与主要方式的特点。

14.简述造林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5.简述林地管理和林木管理有哪些主要工作环节。

16.简述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与意义。

17.简述生长抚育4种主要方法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

18.简述3种森林主伐方式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19.简述3种更新方式的概念。

20.我国不同地区影响森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是什么,以典型树种为例阐述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分殖造林:又叫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 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2、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称为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

3、改树适地:在地和树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之能够相适。

4、混交比例: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例.5、相对生长速率(RG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

6、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7、种植点配置: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分布形式。

8、造林整地: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9、人工林:人工起源的林分,相对于天然林而言。

10、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的森林称为混交林。

11、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12、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主指生态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能获得的高产水平13、立地条件: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14、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15、初植密度:即造林密度,造林时单位林地面积上的种植株数或丛数。

16、林种:就是森林的种类。

根据我国颁布的《森林法》的规定,森林按用其功能(经营目的和人工林所发挥的效益)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5大类。

17、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18、丰年:通常指结实多的年份。

19、歉年:结实少甚至不结实的年份。

20、生理后熟:生理成熟在形态成熟之后的现象。

森林培育学复习

森林培育学复习

森林培育学复习1、立地指数: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

也称上层高。

2、立地条件:在造林地上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总和。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是可以通用的。

3、生物学特性:指树种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生理生化特性。

主要包括树种的形态学特性、解剖学特性和遗传特性等4、生态学特性: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由于历史的长期适应性形成各个树种特有的生态学特性5、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6、林分密度: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7、顶端优势:在林木生长过程中,主茎生长很快,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

8、先端优势:指主茎顶芽不抑制侧枝生长,而是所有枝条的顶芽抑制本枝条下部芽生长的现象。

9、树种组成: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10、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纯林。

11、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12、次生林:指在原始林经过采伐、开垦、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破坏后,经过天然更新,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群落。

由于次生林是天然林,因而又称为天然次生林。

13、人工林:是采用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等方法和技术措施营造培育而成的森林。

14、自然稀疏现象:随林木密度加大,部分林木因营养空间过小而枯竭死亡,林分株数减少的现象。

15、乔林:以种子或植苗方法形成的森林称乔林。

16、矮林:以无性更新方法(即营养繁殖)形成的森林称矮林。

17、林班:是调查统计和施工管理的单位,其面积一般控制在100~400hm2,林班界一般以山脊、沟谷、河流等明显的地形地物进行区划调绘,必要时也可以用等距直线网格区划的办法。

18、小班:是造林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单位,宜林地按立地类型,有林地按林分类型,结合自然界线在现场区划界线的调绘,要求同一小班的地类、立地条件(类型)一致,因而可以使用同一个造林设计,组织一次施工来完成造林任务。

森林培育学复习重点

森林培育学复习重点

森林培育学复习重点1、中国林业六⼤林业⼯程:天然林资源保护⼯程退耕还林⼯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程野⽣动植物保护及⾃然保护区建设⼯程重点地区速⽣丰产⽤材林基地建设⼯程2、森林培育:从林⽊种⼦,苗⽊,造林到林⽊成林,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标和客观⾃然规律所进⾏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的主要绊组成部分,是它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3、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第⼆学科。

4、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理论体系:森林⽴地与树种选择;森林结构及其培育;森林⽣长发育及其调控。

技术体系:遗传调控(如采种母树林、种⼦园的建⽴);结构调控树种组成、密度与种植点配植);环境调控(如林地抚育、森林抚育间伐等)。

5、种源:是指取得种⼦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理区域6、选择种源的原则:⼟壤条件和⽓候条件。

7、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林的基础上,通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种⼦⽽营建的采种林分。

8、母树林的特点:良种⽣产速度快,成本低;种⼦产量⾼;种⼦的遗传品质得到提⾼。

9、选择母树林的条件:⽓候条件;⼟壤条件;林分的位置和⾯积;林分的组成、年龄、郁闭度;优良林分的选择。

10、母树林的经营:疏伐(强度、次数);垦复除杂灌;施肥;灌溉;病⾍害防治;注意培养母树的冠形11、种⼦园:是⽤优树或优良⽆性系的穗条和种⼦培育的苗⽊为材料,按合理⽅式配置,⽣产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采种场所。

12、三⼤良种基地:母树林;种⼦园;采穗圃。

13、建⽴种⼦园的优点:建⽴种⼦园是提⾼林⽊种⼦遗传品质的有效途径之⼀;可通过整形修剪使树冠矮化,提⾼采种⼯效;种⼦质量好;⾯积集中,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便于集约经营14、种⼦园的经营管理:⼟壤管理;⽔肥管理;整形修剪;间伐;花粉管理15、林⽊种⼦的发育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年期。

16、林⽊结实的周期性:树⽊结实丰产年与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树⽊结实的周期性。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全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全

一、、概念1、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二、简述题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2.、森林培育的对象人工林和天然林3、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

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三、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目前在发达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基本建立,如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

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内可收获大量木材。

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

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一、概念1、林木个体生长(growth):是指林木个体在重量和体积上的不可逆增加。

森林培育学整理复习1

森林培育学整理复习1

名词解释: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活动。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生境:林木和其他活体生物生存和相互作用的空间场所。

立地质量: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能力。

立地条件:指在造林地上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所有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能力进行判断或预测。

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来表示。

立地分类:把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组合成的单位称为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

林型:反映林分的立地条件和生产能力指标,具有相同的立地条件、相同的起源、相似的林木组成,具有共同的森林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林分总体。

立地质量直接评价法:指直接利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如地位指数法、树种间地位指数比较法。

立地质量间接评价法:指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征或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如测树学方法、指示植物法。

森林立地类型:把立地条件相近、具有相同生产能力而不相邻的地段组合起来划为一类。

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地理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人工林:凡由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林种:依据造林的目的及人工林的效益不同划分成不同种类。

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森林树种组成:是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同龄林:林分中全部林木的年龄处于一个龄级围异龄林:林分中不同树种的年龄大于一个龄级围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

林分组成:指该林分中树种组成的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通常指某一树种株数占全林分株数百分比表示。

森林培育学材料复习(参考)

森林培育学材料复习(参考)

森林培育学材料复习(参考)森林培育学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金山的)1.极性和再生: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称为极性。

再生是指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2.森林立地(立地条件):森林立地是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3.森林立地类型: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立地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森林地段的组合。

4.树种生态学特性: 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

每一树种在千万年的长期进化中,形成各自的生态学特性。

5.树种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包括树种的形态学、解剖学和遗传特性。

6.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就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7.四绿工程:绿色城区\绿色乡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8.林分结构: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

包括组成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年龄结构,主要决定于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林木配置和年龄结构。

9.林种组成:指该林分中树种组成的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10.造林地整地:造林前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的总称。

11.封山育林:是遵循森林演替规律,利用林木的天然更新能力,采取以封为主,封育结合,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恢复森林.12.林木分级:13.植苗造林与分殖造林: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以苗木作材料进行的一种造林方法。

以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植的造林方法。

又称分生造林。

14.森林更新、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森林更新是森林持续发展与持续利用的基础。

天然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火烧或因其他自然灾害而消失后,在这些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叫做森林更新。

①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85%,3年保存率>80%②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补播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人工更新标准;天然下种整地的,达到规定的天然更新标准。

森林培育复习资料整理

森林培育复习资料整理

森林培育的主要内容及森林培育学定义: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培育活动。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森林培育学的英文写法是silviculture埋条育苗:将整根枝条埋于土中,使其生根长成幼苗的方法,一般选择一年生枝条.压条:将没有脱离母株的枝条压入土壤中或用其他湿润材料包裹,使其生根长芽.立地:对林木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环境因子总和. 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所以离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立地质量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立地条件: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总和。

伴生树种:在—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生长在—起,并能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树种花芽分化: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后,在成花生长调节物质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顶端分生组织就朝着成花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花原基在逐渐形成花的过程称之为花芽分化。

种源: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良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园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种子园: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采穗园: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乔林:以种子或植苗方法形成的森林矮林:以无性更新方法形成的森林次生林:次生林在原始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开垦、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破坏后,经过天然更新,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群落种子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森林培育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复习资料

1.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森林培育工作在总体上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①森林多目标经营和定向培育的关系问题②森林培育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③森林的自然化培育和集约化培育的关系问题④森林培育与其他产业和工程的配合关系问题3.立地:有两层含义,一是它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二是它是指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4.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所以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它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

5.立地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6.森林立地因子有:一、物理环境因子①气候②地形③土壤④水文;二、植被因子;三、人为活动因子;四、森林立地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就是起主导作用、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7.造林地的种类:⑴荒山荒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造林地。

根据其上植被的不同可分为草坡、灌木坡、竹从地、荒地⑵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⑶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⑷需要改造的疏林地8.林种:根据造林的目的和它所产生的效益的不同将人工林划分的种类。

9.林种的划分种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10.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它在我国范围内面积最大。

按其防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海岸防护林、护路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次级林种。

11.林业区划:就是根据林业的特点,在研究有关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与评价林业生产的特点,按照地域分异的原则进行分区划片,分别研究其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与林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探索其允许的或可能的林业生产规模、最佳布局和对现状进行调整的必要措施。

【重磅】森林培育学

【重磅】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1.森林培育与森林培育学的概念与内涵。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内涵:生产过程(物质、环境)、建设事业。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其实质是栽培学。

2.我国的林种包括哪几类?每一类又包括哪些类型?用材林:一般用材林、专业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用材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海防林经济林:油料、燃料、饲料、药用薪炭林:阔叶树薪炭林、灌木薪炭林特殊用途林: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3.森林立地的基本构成因子包括哪些?(1)物理环境因子①气候:在同一热量带内,水热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使森林植被类型的种属组成和森林的生产力发生变化。

大气候决定大范围或区域性森林植被分布,小气候明显影响树种或群落的局部分布。

②地形:海拔、坡度。

坡向、坡位、坡型和小地形。

③土壤:土壤种类、厚度、质地、结构、养分腐殖质、酸碱度等。

④水文:包括地下水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极其盐分组成、有无季节性积水及其持续期等。

(2)植被因子:从大的森林类型到林下植被,从不同生态特性的建群树种到一些非建群植物种分布,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反映着森林生长的环境特征。

(3)人为活动: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由于人为活动因子的多变性和不易确定性,在森林立地分类中一般只作为其他立地因子形成或变化的原动力之一进行分析,而不作为立地条件类型的组成因子。

4.森林立地主导因子的确定方法包括哪些?主导因子:是在造林上对林木生长起决定作用的因子。

确定方法全面筛选法极端限制法5.森林立地分类的概念及其考虑因子。

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是指以森林为对象,对其生长的环境进行宏观规划和微观分类的分类方式。

(把生态上相近的立地条件组合,,组合成的单位称为立地条件类型:狭义)(对立地分类系统中各级分类单位进行的区划和归类:广义)6.什么是立地质量评价?直接评价:直接利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活动。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生境:林木和其他活体生物生存和相互作用的空间场所。

立地质量: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能力。

立地条件:指在造林地上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所有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能力进行判断或预测。

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来表示。

立地分类:把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组合成的单位称为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

林型:反映林分的立地条件和生产能力指标,具有相同的立地条件、相同的起源、相似的林木组成,具有共同的森林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林分总体。

立地质量直接评价法:指直接利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如地位指数法、树种间地位指数比较法。

立地质量间接评价法:指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征或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如测树学方法、指示植物法。

森林立地类型:把立地条件相近、具有相同生产能力而不相邻的地段组合起来划为一类。

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地理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人工林:凡由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林种:依据造林的目的及人工林的效益不同划分成不同种类。

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森林树种组成:是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同龄林:林分中全部林木的年龄处于一个龄级范围内异龄林:林分中不同树种的年龄大于一个龄级范围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

林分组成:指该林分中树种组成的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通常指某一树种株数占全林分株数百分比表示。

林木个体生长:是指树木个体体积和重量的增长变化,林木由种子萌发,经过幼苗时期,长成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的林木。

林木个体发育:林木个体构造和技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着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极性:林木体或其离体部分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

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

林木个体生长的相关性:林木各个器官分工不同,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但他们的关系密切,不能独立存在,任何一个器官的生长都会受到其他器官生长的影响。

森林的潜在生产能力:在一定气候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生产力。

现实生产力:指现存的森林植被所具备的实际生产力,它往往低于气候—立地生产力。

造林规划:是对造林工作的宏观安排,包括它的发展方向、林种比例、局部、规模、进度、主要技术措施的规定、投资和效益计算及其他基本建设的规划等。

造林施工设计(作业设计):是在造林调查设计或森林经营规划方案的指导下,针对一个基层单位,为确定下一年度的造林任务所进行的按地块(小班)实施的设计工作造林调查设计:是在造林规划的原则指导下和宏观控制下,对一个较小的地域进行或造林有关的各项因子,特别是宜林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造林设计。

造林整地:又称造林地的管理,是指造林前,清楚造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造林地清理:是在翻耕土壤前,清除造林地上妨碍目的树种生长的植被,或采伐迹地的采伐废弃物,改善立地条件。

全面整地:全部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

播种造林:把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整地而培育森林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是以一定年龄的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

分殖造林: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直接栽植于造林地。

修枝强度:通常用冠长与树高比(高冠比)表示整枝的强度。

抚育采伐:也称抚育间伐,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的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而重复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以部分木材的一种森林培育技术措施。

森林生长发育时期:森林形成期、森林速生期、森林成长期、森林近熟期、森林成熟期、森林衰老(过熟)期林木分化:即使同一树种、相同年龄的林木,以及不同林木的个体,其树高、直径等方面都有差异。

森林自然稀疏:林木分化的结果,导致一部分生长落后的林木死亡,从而引起林分系数。

在生产上,森林随着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

透光伐:是在幼林时期进行,是针对林冠尚未完全郁闭或已经郁闭,林分密度大,林木受光不足,或者因其他阔叶树或灌木树种妨碍主要树种的生长而进行的一种抚育采伐方法。

疏伐:是指在中壮龄林阶段进行的伐除林分中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进一步调整树种组成及林分密度,促进保留木的生长和培育良好干形的一种抚育采伐方法。

生长伐:是为培养大径材,在近熟林阶段实施的一种抚育采伐方法。

卫生伐:在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雪压、森林火灾的林分中,伐除已被危害、丧失培育前途林木的一种抚育采伐方法。

抚育采伐强度:抚育采伐时期采伐及保留多少林木,使林分稀疏的程度称为抚育采伐强度。

森林收获作业法(主伐):它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林木进行采伐,之后采取适宜的更新方式,使采伐迹地得以更新,森林生态环境能够维持与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

皆伐:在极短时间内(一般超过一年)将伐区上的林木全部或几乎全部伐光的主伐方式。

渐伐:在轮伐期相对短的时间内,在一系列采伐中伐除全部成熟林分的主伐方式。

择伐:在预定的森林面积定期地、重复地、有选择性地采伐成熟的林木和树群。

天然更新:是没有人力参与或通过一定的主伐方式,利用天然下种、伐根萌芽、地下茎萌芽、根系萌蘖等方式形成新林的过程。

人工更新:是指用人工植苗、直播、插条或移植地下茎等方式恢复森林的过程。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指以弥补天然更新过程的不足所采用的某些单项人工更新措施中林作业:在同一块林地上既以无性繁殖方法在下层培育小径材或薪炭材,又在上层培育大径乔木材的经营方式。

头木作业:从树冠基部收获,是矮林作业的特殊形式,只能培育小径材,在分散的四旁林中站重要地位,收获部位因年久膨大如头状而得名林分改造:就是对在组成、林相、郁闭度与起源等方面不符合经营要求的那些产量低、质量次的林分进行改造的综合措施。

低质效林(低价值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林分密度低下、树种组成不合理、蓄积量低下和生长能力退化而没有培育前途的林分。

次生林改造:指改变次生林低劣林分的综合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调整林分结构,增大林分密度,提高林分经济价值和林地利用率。

填空题第一章1.总体布局:“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西治、东扩、北休、南用”第二章1.森林立地的基本构成: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

物理活动因子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2.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1)系统区划单位的划分依据:主要依据地貌、水热状况、岩性等的分异。

(2)系统分类单位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立地因子的差异。

3.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4.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1)利用主导环境因子分类;(2)利用生活因子分类;(3)利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5.立地类型等级:肥沃/一;较肥沃/二;较贫瘠/三;贫瘠/四。

第三章1. 树种选择的原则:可以概括为经济学的原则和生物学的原则。

定向、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稳定。

2.适地适树的途径: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

3.树种选择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林学特性。

4.改造途径:改树适地、改地适树。

第四章1.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①经验的方法、②试验的方法、③调查的方法、④编制密度管理图(表),查阅图表的方法。

2. 混交林树种,依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3类。

3. 混交方法: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不规则混交、植生组混交4.人工林按组成不同分:单纯林和混交林。

5.树种的混交类型:①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②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③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④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的混交,6.种植点配置:行状配置、群状配置7.树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1)机械的作用方式、(2)生物的作用方式、(3)生物物理的作用方式、(4)化感作用方式、(5)生态作用的方式。

第五章1.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2. 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的途径:(1)遗传改良途径(2)结构调控途径(3)立地的选择与调控途径3.林木个体发育时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第六章造林规划设计的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设计调查和造林施工设计。

第七章1.造林地种类:主要有①荒山荒地;②农耕地、四旁地、撂荒地及退耕还林地;③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④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2.荒山荒地可划分为:草坡、灌木坡、竹丛地、平坦荒地。

3.剩余物和植被清理的方式(1)全面清理(2)带状清理(3)块状清理4.剩余物和植被清理方法(1)割除清理(2)烧除清理(3)化学药剂清理(4)堆腐清理法5.整地方法: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6.局部整地: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7.山地带状整地主要的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反坡梯田、水平沟、撂壕等。

8.平原带状整地主要方法有:带状、高垄和犁沟等。

9.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和鱼鳞坑;10.平原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块状、坑状、高台等。

11.造林整地规格包括:(1)断面块状(2)整地深度(3)宽度(4)长度(5)间距12.整地时间可分为随整随造和提前整地。

季节:春季造林、雨季造林、秋季造林13. 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植苗造林、爆破造林、分殖造林14. 人工播种造林播种方法:穴播、条播、撒播、块播、缝播15. 分殖造林的方法:插条(干)造林、埋条(干)造林、分根造林、分蘖造林和地下茎造林。

16.竹类造林的方法:移竹法、移鞭法、诱鞭法、埋节法、扦插法和种苗法。

第八章1.松土除草方式:全面和局部。

方法:人工松土除草、生物松土除草、化学除草。

2.灌溉方法:漫灌、畦灌、沟灌、节水灌溉(滴灌、雾灌、渗灌等)3.整枝的强度,分为强度、中度和弱度。

4.修枝切口的形状:平切、留桩、斜切、留桩斜切。

第九章1.森林生长发育时期:森林形成期、森林速生期、森林成长期、森林近熟期、森林成熟期、森林衰老(过熟)期2.克拉夫特分级法:根据林木生长势将林木分为5级,适用于同龄纯林,一般在中龄阶段采用。

寺崎分级法:应用与单层针叶纯林的分级法。

霍莱林木分级法:同龄阔叶林Dunning分级法,混交针叶异龄林3.透光伐有:全面抚育、团状抚育、带状抚育4.疏伐可分为:下层疏伐法、上层疏伐法、综合疏伐法、机械疏伐法、景观疏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