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考研:专业课重点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葱版)1.等成本线:P114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2.需求:P16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投入的边际产品×厂商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产品的价格.4.生产者剩余:P160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5.机会成本:P128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帕累托最优状态:P252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7.消费者剩余:P65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8.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P258指在技术一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生产两种产品的所有可能最大产量组合点的轨迹。
9.无差异曲线:P66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10.基尼系数:P240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若设G为基尼系数,则 G= A/(A+B)显然,0≤G≤111.价格歧视:P181在有些情况下,垄断厂商会对同一种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做法往往会增加垄断厂商的利润.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12.边际产量:P59 P105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其计算公式是:MP=总产量的增加量Q/劳动的增加量L13.需求的价格弹性:P29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垄断市场:指一家厂商完全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供给.(或者:垄断市场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该商品的销售者仅仅只有一个,这个单一的销售者又是该行业内唯一的生产者,而且厂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这个单一的销售者和生产者(垄断者)控制了整个市场。
)2、需求的价格弹性: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3、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完全垄断、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等。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它们是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其中,完全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垄断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4、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此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通称为均衡数量。
6、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2、生产的最优条件;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
(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一讲导言★稀缺、机会成本、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什么是经纪人?★稀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手段总是有限的。
稀缺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也包括劳务和时间的有限性。
★机会成本:就是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选择的收益,即选择的代价。
了解方法:实证方法、规范方法(实证方法就是举例子是错误的,举例子是例证方法。
)实证方法:是一种避开了价值判断,只着眼于证明事实真实性的研究方法,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的因果关系)规范方法:是从一定价值判断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认识观点的研究方法,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我国是否允许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存在是否要控制,或者通货膨胀3%合理,8%就不合理等等)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狭义的西方经济学,是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指西方国家经济学界有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证的和规范的经济理论。
什么是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怎样生产?第三,为谁生产?第四,谁作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什么是经济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人。
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人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经济人是理性的人;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
第二讲微观经济学(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均衡价格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是一回事吗?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机制是如何产生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供求关系: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去理解认识?这就涉及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对消费者的分析、生产者分析)★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价格水平下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西方经济学考研必备知识要点
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产生消费者剩余的原因:一是边际
效用递减律,二是消费者根据对具体产品或服务边际效用的评
价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经常高于他们 实际支付的由市场供求关
系决定的市场价格。
30. 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
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是生产者的所
得大于其边际成本的部分,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
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
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
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
投入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9.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
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买者
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极大化;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 其产量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达到其利润的极大化;每个市 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达到总供给 与总需求的相等(均衡) 10.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供给同理 可得) 11. 需求变动:价格不变,其他条件变动 需求数量变动——外 生 需求量变动: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 需求数量变动——内生 前者为曲线的移动;后者为同条曲线上点的移动。 12.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P和 均衡数量Q反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同 向变动。 13. 需求数量的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 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14. 供给数量的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 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15. 弹性:(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因变量对自变量 变化的敏感程度。 弧弹性:。点弹性:,X变动百分比=ΔX/X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 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ΔP x%ΔQ (ΔQ/Q=EdΔP/P) (价格变动大) (价格变动小) 17. Ed>1→富有弹性,曲线平滑(k>-1)奢侈品(降价好) Ed=1→单位弹性,曲线斜率(k=-1) Ed<1→缺乏弹性,曲线陡峭(k<-1)日用品(涨价好) Ed=0→完全无弹性,曲线垂直横轴(k→∞) Ed→∞→完全弹性,曲线平行横轴(k=0) 18. 在线性需求曲线上得点位置越高,其点弹性系数数值越大,反 之则反。 直角双曲线:PQ=K,Ed恒为1. 无差异曲线: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相 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线。 预算线: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用既定的 收入,按照既定的价格能买到的两种商品各种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重点
第一章导言重点掌握:1. 稀缺性的含义2. 选择的含义3. 机会成本的含义4.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5.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6.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掌握: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3. 实证分析方法了解: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2.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重点掌握:1. 需求的定义2. 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3.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4.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掌握:1. 供给理论2. 价格如何调节经济了解:1. 价格上限及其影响2. 价格下限及其影响第三章弹性理论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3. 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4•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5. 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掌握: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3. 供给弹性的含义与计算了解:1. 弹性与税收分摊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重点掌握:1. 效用与边际效用2. 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3.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4. 消费可能线5. 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掌握:1. 消费者剩余2.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的关系了解:1. 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决策2.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3.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4.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五章生产理论重点掌握:1.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3. 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掌握:1. 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含义与关系2. 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3. 等产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了解:1. 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2. 不同形式企业的优缺点3. 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的关系第六章成本与收益1.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2.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3. 短期成本分类4. 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5. 短期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6. 长期平均成本的规律与形状7. 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1.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2. 长期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的区别3.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含义4. 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了解:1.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2. 短期成本与停止营业点的关系3. 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重点掌握:1.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3. 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4.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掌握:1. 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2. 寡头市场的特征3. 垄断市场上的单一定价4 各种市场结构价格与产量决定的比较了解:1.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2. 围绕垄断的争论第八章分配理论重点掌握:1. 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2. 收入分配目标:公平与效率3•收入分配政策4•工资的决定掌握1•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原因2•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制度原因了解:1•生产要素的需求决定2•生产要素的供给决定3. 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4. 围绕收入分配政策的争论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重点掌握:1.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2.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3. 垄断与市场失灵4. 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掌握: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2. 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行为了解:1. 政府失灵的产生2. 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重点掌握:1.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3.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4. 失业率的计算掌握: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 失业的含义3. 失业与GDP的关系4. 经济周期的含义5. 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1. 宏观经济学中两个学派的争论2.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重点掌握:1.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2.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3. 哈罗德-多马模型4. 自然失业及其原因掌握:1. 货币数量论了解:1. 其他经济增长模型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重点掌握:1. 总需求曲线的含义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3.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4. 总供给曲线的含义5. 不同的总供给曲线6.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7.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8. 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实际GDP 与物价水平9. 如何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掌握:1.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重点掌握:1. 消费函数的含义2. 投资函数的含义3. 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4. 乘数原理掌握:1.消费函数稳定的原因与意义2. 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了解:1.投资波动性的原因2. 加速原理3. 总需求分析的局限性第十四章货币与经济重点掌握:1.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关系2.IS 曲线的含义3. LM 曲线的含义4.IS 一LM 模型的含义掌握:1.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2. 货币需求理论了解:1. 金融机构的基本知识2. 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重点掌握:1.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3.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4. 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5.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掌握:1.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理2.不同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3. 引起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了解:1.经济周期的含义2.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掌握:1.财政政策的运用2.赤字财政政策3. 货币政策的运用掌握: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3.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了解:1.各派在宏观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争论2.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3. 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第17 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重点掌握:1.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2.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3.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均衡4.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节掌握:1.自由贸易理论2.保护主义贸易理论3. 汇率理论4. 开放经济中的最优政策配合了解:1.国际收支理论2.国际资本市场。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
2、市场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3、寡头:寡头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类型,在寡头市场中,少数几个大的企业控制着全部或者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4、GDP: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二、选择题1、需求规律表明(C)A随着汽油价格的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药品价格的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升C计算机的价格的下降,会引起其需求的增加D乒乓球价格的下降,会引起乒乓球拍的需求增加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D)A物价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物价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物价水平上升时,进出口会减少D以上都是三、填空题第一章主要学习的是价格机制和价格调节的作用,价格调节自发的对需求量供给量起到调节作用,一是市场行为,一个是政府行为,作用与价格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政府的限价有两种分为:最高限价(公租房的限价)和最低限价。
消费者行为理论(1-10小点):1、效用的含义:效用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是人们的心理评价,每个人的心里评价不一样。
2、无差异曲线的含义(等效用线):效用是相等,但是商品组合不等。
也就是说,不同的商品组合,它等效用,这就是无差异曲线。
3、消费者的均衡分析:根据有限效益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综合运用对它进行分析,它是相切,相切的情况就满足切点的斜率相等,满足预算线的条件这就叫做限制条件。
西方经济学各章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重点
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第一章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经济学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配置即选择,它包括几个相关的问题3.西方经济学分为两大类4.稀缺第二章1.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2.“经济人”假设3.基本内容体系框架4.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因素、需求、需求强调两个方面和需求曲线需求定理5.供给概念强调三个要点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供给曲线、供给定理6.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过剩或超额供给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的求解7.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需求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需求变动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影响8.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49.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及公式、中点公式法、几何法弹性计算;需求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0. 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及公式、中点公式法、几何法弹性计算;供给弧弹性的五种类型、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1. 需求的交叉弹性、公式、弹性系数值的符号决定12. 需求的收入弹性、判断商品第三章1.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表示方法区别和联系2.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理解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①含义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消费者均衡及前提假设(基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的最大化)、需求曲线的推导、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4.序数效用论者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考察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偏好假定、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等效用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几种特殊情况5.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6.消费者的预算线(恒等变形:X2=-P1/P2·X1+I/P2-P1/P2为斜率,可以看出这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I/P2为纵轴截距)、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差别、预算线的变动7.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8.消费者剩余9.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定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推导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推导、根据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恩格尔定律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内涵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区分、吉芬商品第四章1.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4.厂商最优生产要素组合5.总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边际产量函数定义和曲线及其相互关系6.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7.等产量曲线及其特点8.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9.等成本线含义和表达式、等成本线的移动10.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11.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的组合12.何为规模报酬(收益)、规模与产量之间变动关系的三种情况。
西方经济学主要考点
西方经济学主要考点西方经济学是指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其传统理论体系主要来源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在该领域学习时,人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考点,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均衡模型西方经济学强调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均衡模型,这是指一个市场或者经济体,在所有买卖主体作出的自主决策下,即使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也会达到一种稳定状态。
这种状态下,需求等于供给,价格会围绕着这个均衡点波动。
2. 供需理论供给和需求是西方经济学中反复提到的重要因素,供给曲线表示供应者为达到一定利润所愿意提供的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如何随着价格上涨而变化。
需求曲线则描述消费者在面对不同价格时愿意购买的数量变化。
供需理论认为,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会达到均衡。
3.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一种概念,用来描述对某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收益,通常满足逐渐减少的趋势,这也称为边际收益递减。
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会利用边际效用来解释人们的经济选择行为,例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到额外的成本和边际效用,这样将能够最大化利益。
4. 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学的方法论,用来比较价格和价值的量化示范,以确保某一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这一原理被许多政客和企业家所青睐,因为它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在具体情况下决策的方式。
费用效益分析通常考虑到非经济因素以及评估变动成本和潜在利润。
5.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一行为对除了直接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这一概念强调了需要建立合适的政策框架来应对不仅仅是自私行为对其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外部性在研究不同的传染病疫苗的价格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这些产生的效益是很难衡量但往往超过了单个个体所能获得的价值。
6.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这涉及到宏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因素,例如资本积累和生产率,以及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些个人对投资和消费决策。
西方经济学理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民的福利。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它包含了众多的理论和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和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西方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一)供求理论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中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四)成本理论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基础,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数量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当市场上的需求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上升,这通常会刺激供应商生产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供应量。
反之,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价格通常会下降,这会导致供应商减少生产,从而减少供应量。
2.弹性弹性是描述市场对价格变化的响应速度及程度的指标。
在需求方面,价格弹性表示市场上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变化程度。
在供应方面,市场上的供应商将生产出更多或更少的商品,以响应价格变化。
当产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相同时,称为完全弹性。
当产量的变化小于价格的变化时,称为不完全弹性。
当产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无关时,称为不弹性。
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因销售商品而获得的总价值,减去为生产和销售所花费的总成本。
它将生产者的价值与他们的实际成本相比较,以确定生产者从生产中获得的净收益。
生产者剩余是一个市场的效率指标,因为它测量了生产者的产出是否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成本。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而获得的总收益,减去所支付的总价格。
它将消费者为商品所付出的成本与他们享受的收益相比较,从而计算出他们的净收益。
消费者剩余也是市场效率的指标,因为它测量了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是否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价值。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有多种形式,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天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市场失灵形式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效率和公平性的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建立监管机构,实施税收政策或提供补贴。
6.垄断垄断指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商或供应商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市场条款或政府政策的原因。
垄断可能导致价格偏高,生产量低和市场效率低下。
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法规来限制垄断行为,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作为交易结果而影响到既非买方也非卖方的第三者的情况。
西方经济学考研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名校考研专业课常考知识点第一部分近代西方经济学常考知识点(一)重商主义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出现,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就对社会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过初步分析。
色诺芬在《经济论》中较早使用了“经济”一词,亚里士多德初步探讨了商品的价值,贾图、瓦罗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奴隶制庄园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
到了中世纪,西欧的阿奎那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把古代罗马奥古斯丁的“公平价格”发展为一整套理论;奥雷斯姆、莫利诺斯等人系统研究了货币和高利贷。
这些都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西欧在1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解体的阶段。
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商业资本突出的作用、西欧各国王权同商业资本的联盟等是重商主义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最初作为国家政策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理论。
重商主义以商人的世俗观点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以商业资本为考察对象,研究流通领域中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研究。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获取金银的途径是开采金银矿和对外贸易。
发展对外贸易要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
15—16世纪中叶的早期重商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
16—17世纪的晚期重商主义,或称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物有约翰·海尔斯、托马斯·孟、蒙克莱田、柯尔贝尔等。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
蒙克莱田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术语。
柯尔贝尔用全面的政策把重商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二)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术语由马克思最早提出,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沿用。
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古典政治经济学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包含有科学的因素。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经济学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这是指从18世纪到19世纪前半期(到约翰·穆勒)或70年代(到边际学派出现)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一、导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旨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概念、原理和模型的掌握,同时也要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
本篇笔记整理将涵盖西方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微观经济学1、需求与供给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均衡价格:指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2、弹性理论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指需求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指供给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3、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单位效用逐渐减少。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收入和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轨迹。
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单位收益逐渐减少。
成本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三、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GDP或人均GDP的增加。
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在长期内,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整体升级和变迁。
3、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上升。
失业: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
4、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货币供应: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1.市场经济原理: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自由竞争、价格机制等。
2.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和数量的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满足需求时获得的满足感或实用性。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分配资源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进行决策。
4.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
在决策中,人们会权衡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5.消费者行为和需求弹性: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收入或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做出的反应。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6.企业行为和生产成本:企业行为研究企业的生产和决策过程。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企业会根据成本和市场价格来做出生产决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竞争程度等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等。
8.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和方式,如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
9.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质的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化。
主要关注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政策等方面。
10.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机制。
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西方经济学部分知识考点
西方经济学部分知识考点西方经济学是指研究西方国家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
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考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体的考点,并提供相关的解析和背景知识。
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经济学的分类和分支有哪些?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学习西方经济学都至关重要。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
它关注人类如何选择、生产和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满足无限的人类需求。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问题。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进行取舍,而选择性则涉及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最大化社会福利。
经济学的分类和分支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的经济运行和发展趋势,而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二、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西方经济学涵盖了多种经济理论和学派。
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主要的理论。
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解释了人们如何在满足需求时做出决策。
边际效用是指人们对于最后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人们在决策中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追求边际效用最大化。
2. 供给和需求理论供给和需求理论解释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定价和分配。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而需求则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3. 生产要素报酬理论生产要素报酬理论研究了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的报酬如何决定。
根据生产要素报酬理论,生产要素的报酬取决于其稀缺性和贡献程度。
三、经济政策和制度除了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还研究了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影响。
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它们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福利产生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考研:专业课重点知识点(一)重商主义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出现,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就对社会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过初步分析。
色诺芬在《经济论》中较早使用了“经济”一词,亚里士多德初步探讨了商品的价值,贾图、瓦罗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奴隶制庄园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
到了中世纪,西欧的阿奎那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把古代罗马奥古斯丁的“公平价格”发展为一整套理论;奥雷斯姆、莫利诺斯等人系统研究了货币和高利贷。
这些都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西欧在1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解体的阶段。
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商业资本突出的作用、西欧各国王权同商业资本的联盟等是重商主义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最初作为国家政策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理论。
重商主义以商人的世俗观点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以商业资本为考察对象,研究流通领域中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研究。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获取金银的途径是开采金银矿和对外贸易。
发展对外贸易要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
15—16世纪中叶的早期重商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
16—17世纪的晚期重商主义,或称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物有约翰·海尔斯、托马斯·孟、蒙克莱田、柯尔贝尔等。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
蒙克莱田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术语。
柯尔贝尔用全面的政策把重商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二)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术语由马克思最早提出,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沿用。
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古典政治经济学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包含有科学的因素。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经济学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这是指从18世纪到19世纪前半期(到约翰·穆勒)或70年代(到边际学派出现)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配第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其学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他使用了抽象法,在近代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并初步分析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
他区分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市场价格。
他把工资的自然基础归为维持工人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从实物和货币两方面说明了地租,即产品价值除去生产资料价值(种子)和劳动价值(工资)之后的余额;讨论了利息(在一定期限内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报酬)和土地价格(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
从配第到斯密之间约一百年中出现了一批杰出思想家。
洛克以自然权利学说为基础研究了地租和利息。
诺思指出利息的高低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而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
马西第一次分析了利润,指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休谟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货币数量论。
斯图亚特最早论述了利润的起源(让渡利润论)。
斯密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体系。
斯密时代处于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工业革命已在棉纺织业中展开,英国形成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三大阶级。
经济自由成为产业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他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他主张符合自然秩序、实行经济自由的社会,这种经济自由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
他认为,在这种社会中,国民财富是一国所生产的商品总量,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增加财富的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加强分工)和增加工人人数(需要积累资本)。
这是他的基本思想。
《国富论》的五篇结构。
斯密著作中使用了抽象法和归纳法两种方法,这使他的经济范畴几乎都带有二重性。
斯密从人的本性出发,系统考察了分工,批判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关于财富来源的错误。
他把货币看做流通的工具。
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提出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二重观点,又用三种收入说明价值。
根据年产品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第一次划分出三大阶级。
三种收入学说:工资的双重定义(劳动者劳动的收入、劳动的自然价格);工资水平是劳资双方竞争的结果;工资变动同国民收入或资本的增减的联系。
利润的双重定义(工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扣除工资后的余额、资本的自然报酬);利润率下降趋势,其原因是资本间的竞争。
地租的多重定义(劳动生产物或价值一部分、因使用土地支付给地主的代价、一种垄断价格、生产费用之一、自然力产物);自然价格和足够价格。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
斯密分析再生产时,把年产品价值只归结为三种收入的观点被称为“斯密教条”。
斯密教条的根本错误是丢掉了不变资本部分。
“看不见的手”。
公平、确实、便利、经济的四大赋税原则。
(三)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是布阿吉尔贝尔。
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使封建专制政治达到高峰。
靠牺牲农民利益的政策最终给法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布阿吉尔贝尔批评把货币看成财富惟一形式的观点,认为财富就是使用价值;强调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自然秩序”;提出重视农业的思想,成为重农主义先驱。
货币改革和七年战争的失败使18世纪中期法国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更加激化;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启蒙学派在意识形态中的影响日益扩大;重视农业的思潮不断扩展。
这些为重农学派的出现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奠基人。
他接受了“自然秩序”、“自然法”的思想,论证了理想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纯产品学说是他的理论核心和基石。
纯产品学说以交换的等价性为前提,区分了财富的增加和加算,把纯产品看做是农业产品除去种子、工资以外的剩余。
他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把社会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
区分原预付、年预付。
“经济表”集中表述了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
“经济表”的形式、前提、五个流通过程(含两个阶段)及其理论贡献与缺陷。
单一地租税。
杜尔哥把重农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他进一步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再区分出资本家和工人;叙述了劳动者与土地分离的过程;把纯产品归结为土地对农民劳动的赐予。
他还提出客观价值、主观价值的观点。
重农主义的资本主义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
重农学派的功绩。
(四)英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19世纪20年代前后,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达于完成。
李嘉图和西斯蒙第分别是两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斯密以后40年间,英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产业革命迅速开展,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间的矛盾更趋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和对立也逐渐发展和显露。
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斗争表现在议会改革与货币改革、谷物法争论上。
李嘉图始终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阶级斗争的根源。
李嘉图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赋税原理》共32章。
前6章,特别是前2章阐述了李嘉图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李嘉图接受边沁的功利主义,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按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来进行分配的重要条件。
李嘉图始终一贯地坚持使用抽象法。
从劳动价值的原理出发,考察其他经济范畴,建立起前后一贯的完整体系。
但他把资本主义关系看做是永恒的,仅把历史发展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难以看到经济范畴由于生产关系变化而引起的变形和复杂化,往往跳过一些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使其理论存在许多矛盾。
李嘉图肯定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批评斯密树立了两个价值标准尺度,批评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但他也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
李嘉图把商品分为两类(由稀少性决定的和由人类劳动决定的),指出不同性质劳动在决定价值上的意义,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为最差条件下的劳动,初步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相对价值的两个含义:交换价值、绝对价值)。
分配学说是李嘉图经济学的中心。
从工资学说出发,把工资同雇用工人收入相联系,研究了工资数量的基础和工资变动的规律:劳动的自然价格(工资的自然基础)、劳动的市场价格(工资变动规律)。
工资下降的趋势。
李嘉图把利润看做剩余价值的惟一的基本形式,只与工资相对应分析利润,实际上是以利润名义分析剩余价值。
把商品全部价值分为工资、利润两部分,断定利润变化取决于工资变化,变化方向相反,并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利润变动的最终原因。
工资和利润反向变化的分析,实际上揭示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李嘉图忽略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并且没有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分析。
李嘉图认真研究了地租的起源,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区分了真正的地租与名义地租,认为真正的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的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的产品。
他指出地租的存在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在肥沃程度及位置上的差别性。
李嘉图地租理论以两个规律为基础:从优到劣的土地耕种顺序和土地收益递减。
李嘉图地租理论的缺陷。
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对地租及利润的分析揭示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对立,反对“谷物法”的理论武器)。
李嘉图发展了斯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学说。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并论证了自由贸易对提高利润率的作用。
比较成本学说:在自由贸易下,各国生产条件最好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不一定比别国的成本绝对地低,只要在本国各种产品中和与其他国产品比较相对低就可以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得到较多的利益。
比较成本学说在一定前提下,具有一定科学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英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比较成本学说的图示。
李嘉图的货币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赋税原理。
在法国革命中,封建生产关系被摧毁,产业革命迅速发展,小生产者两极分化。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使西斯蒙第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宣传者变为反对者。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斯蒙第批评只把财富作为研究对象的英国古典经济学,提出研究人的物质福利或幸福,反对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西斯蒙第在价值学说、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上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
西斯蒙第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
从消费是目的、消费先于生产的前提出发,分析资本和收入。
根据收入决定生产的观点,他指出年收入的总量必须用来交换年生产的总量,如果年收入的总量不能购买全部年生产的总量,生产超过收入或消费,这种矛盾的发展就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小生产者、工人收入和消费的萎缩;追求利润的生产的无限扩张;不公平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功绩与缺陷。
西斯蒙第对社会改革的设想。
西斯蒙第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或经济浪漫主义)的创始人。
(五)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说萨伊是19世纪初期代表法国资产阶级利益、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