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一种新型酸洗缓蚀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种新型酸洗缓蚀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种新型酸洗缓蚀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一种新型酸洗缓蚀剂,即2,5-二氯苯乙酮-O-1-(1,3,4-三氮唑)亚甲基肟在l mol/L HCl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和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合成的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缓蚀剂。

从而也从大方向上把握了未来酸洗缓蚀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三唑化合物;缓蚀剂;电化学实验;热力设备1.前言酸洗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中的换热设备、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等的水垢清洗,特别是电力部门的热力设备(如锅炉)的酸洗尤其重要。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可减少因污垢带来的燃料耗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减少了燃料废气和大气污染【1】;从安全角度来看,锅炉和换热器等热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类污垢,而这些污垢导热不良致使炉管局部温度升高,降低了钢材的强度,常常发生爆管事故,影响锅炉运行。

因此酸洗对于电厂的锅炉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酸洗常用的酸有盐酸、硫酸、磷酸、氢氟酸、氨基磺酸等无机酸,和柠檬酸、EDTA 等有机酸。

但由于酸对金属设备均有腐蚀作用,尤其无机酸的腐蚀更为严重,同时所放出的氢会向金属内部扩散,使被洗设备发生氢脆。

各种酸对铁的溶解能力由大到小如表1 所示。

另外所析出的大量的酸性气体,会使劳动条件恶化。

由于强酸的腐蚀性,酸洗过程常出现“过蚀”的现象,即清洗过程中不仅清除了金属表面的锈蚀和污垢,同时也将部分金属基材一并清洗掉。

因此,酸洗过程既造成金属材料、酸洗液的极大浪费,同时还产生大量的酸洗废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在酸洗时要加入缓蚀剂,以抑制金属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减少酸的使用量,提高酸洗效果,延长热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酸洗时不仅要考虑酸的溶铁能力,还应考虑垢成分、金属材质、废液处理方法等因素【2】。

故选择一种质量好的缓蚀剂是酸洗的重要环节,而了解各类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可以更好的进行防腐工作。

1.1 酸洗缓蚀剂的发展历史关于酸性介质缓蚀剂的研究报道很多,根据有关文献记录,酸洗缓蚀剂第一个专利是1860年英国公布用糖浆及植物油的混合物作为酸洗铁板时的缓蚀剂。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缓蚀剂的分类、性能指标、保护的特点、作用理论、应用实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缓蚀剂;防腐技术;发展方向1 前言缓蚀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能阻止或减缓金属在环境介质中腐蚀的物质。

缓蚀剂又叫作阻蚀剂、阻化剂或腐蚀抑制剂等。

缓蚀剂保护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防腐蚀技术,广泛用在石油、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动力和运输等部门。

2 缓蚀剂的分类缓蚀剂的品种繁多,常用的如亚硝酸钠、铬酸盐、磷酸盐、石油磺酸钡、亚硝酸二环已胺等,至今尚难以有统一的分类方法。

常见到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按缓蚀剂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分类(1) 阳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阴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阳极区迁移,氧化金属使之钝化,从而阻滞阳极过程。

例如,中性介质中的铬酸盐与亚硝酸盐。

一些非氧化型的缓蚀剂,例如苯甲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等在中性介质中,只有与溶解氧并存,才起到阳极抑制剂的作用。

(2) 阴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阳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阴极区迁移,或者被阴极还原,或者与阴离子反应而形成沉淀膜,使阴极过程受到阻滞。

例如ZnSO4、Ca(HCO3) 2、As3+、Sb3+ 可以分别和OH-生成Zn(OH)2、Ca(OH)2沉淀和被还原为As、Sb 覆盖在阴极表面,以阻滞腐蚀。

(3) 混合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既可抑制阳极过程,又可抑制阴级过程。

例如含氮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2.2 按化学成分分类(1) 无机缓蚀剂,如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2) 有机缓蚀剂,如胺、硫脲、乌洛托品等。

2.3 按缓蚀剂所形成保护膜的特征分类(1) 氧化膜型缓蚀剂通过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氧化膜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钠等。

由于它们具有钝化作用,故又称为钝化剂。

(2) 沉淀膜型缓蚀剂由于与介质中的有关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生成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沉淀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 缓蚀剂概述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缓浊剂是具有抑制金属锈蚀性质的一类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称。

某些有机物质,被有效地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从而明显地影响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其作用机理有抑制表面的阳极反应和抑制阴极反应两种,结果都是使腐蚀电流降低。

缓蚀剂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作为金属的溶解抑制剂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如用在化学研磨、电解研磨、电镀和电解冶炼中的阳极解、刻蚀等。

总之,在同时发生金属溶解的工业方面,或县为了抑制过度溶解或是为了防止局部浸蚀使之均匀溶解。

缓蚀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电镀中的整平剂,从其本来的定义备不属于缓蚀剂的畴;但是,其作用机理(吸附)和缓蚀剂的机理类似。

具有整平作用的物质,同时有效地作为该金属的缓蚀剂的情况也是常的。

下图给出了有无缓蚀剂的不同效果:图1 缓蚀剂的效果2 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2.1 阳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阳极型缓蚀剂也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速度减缓。

如中性介质中的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苯甲酸钠等,它们能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位正移。

通常是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化。

该类缓蚀剂属于“危险型”缓蚀剂,用量不足会加快腐蚀。

作用过程:(a)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缓蚀剂,使金属钝化(亚硝酸钠,高铬酸等);(b)具有阴极去极化性的钝化剂,在阴极被还原,加大阴极电流,使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向正方移动,超过钝化电位,而使腐蚀电流达到很低的值。

(亚硝酸盐、硝酸盐与高价金属盐属于此类;铬酸盐、磷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在酸性溶液中也属于此类。

)图2 阳极型缓蚀剂作用原理2.2 阴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阴极型缓蚀剂也称阴极型抑制,其主要包括: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锌、砷离子、锑离子等,能使阴极过程减慢,增大酸性溶液中氢析出的过电位,使腐蚀电位向负移动。

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

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

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缓蚀剂研究开发与应用情况,探讨了缓蚀剂的应用开发和缓蚀理论研究方面的部分成果,对缓蚀剂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主要内容包括:缓蚀剂按电化学机理的分类,水中离子沉淀膜型缓蚀剂、金属离子沉淀膜型缓蚀剂、缓蚀剂作用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盐酸溶液,量子化学,缓蚀剂,阴极缓蚀剂,金属离子沉淀膜型缓蚀剂,铜银缓蚀剂苯骈三氮唑,盐酸酸洗缓蚀剂,后缓蚀剂1引言缓蚀剂是一种防腐蚀化学品,它少量加入环境介质中就能显著地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

与其它防腐蚀方法相比,缓蚀剂具有使用方便、经济有效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缓蚀剂的作用功能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蚀防护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众多的防腐蚀方法中,缓蚀剂因具有经济、高效、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中石油、石化、钢铁、电力、建筑等领域2缓蚀剂按电化学机理的分类从电化学角度出发,金属的腐蚀是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

缓蚀剂的加人可以阻滞任何一过程的进行或同时阻滞两个过程进行,按上述电化学原理,缓蚀剂可分为阳极缓蚀剂、阴极缓蚀剂及混合型缓蚀剂。

2.1氧化膜型缓蚀剂缓蚀剂直接或间接地与金属生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从而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膜,这种保护膜薄而致密,与基体金属的粘附性强,结合紧密,能阻碍溶解氧扩散,使金属的腐蚀反应速度降低。

这种保护膜在形成过程中,膜不会一直增厚,当这种氧化膜增大到一定厚度时,一部分氧化物会向溶液中扩散,当氧化物向溶液扩散的趋势成为膜增厚的障碍时,膜厚的增长就几乎自动停止。

因此,氧化膜型缓蚀剂效果良好,而且有过剩的缓蚀剂也不会产生垢。

多数氧化膜型缓蚀剂都是重金属含氧酸盐,如铬酸盐、铂酸盐、钨酸盐等。

因重金属缓蚀剂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一般应用较少。

亚硝酸盐借助于水中溶解氧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而成为氧化膜型氧化剂,具有代表性的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按。

金属在酸性介质中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金属在酸性介质中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1-3849(2008)11-0019-05金属在酸性介质中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¹余志强1, 徐 强1, 任志峰2, 郦和生2, 唐致远1(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 2.北京燕山石化研究院,北京 102500)摘要:概述了在酸性条件下碳钢有机缓蚀剂的种类及研究方法的进展,着重探讨了有机缓蚀剂在酸性条件下的缓蚀机理,简述了几种常见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及量子化学法、人工神经网络、激光拉曼光谱等高新手段在腐蚀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缓蚀剂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 键 词:缓蚀剂;腐蚀;金属中图分类号:T G174.42 文献标识码:BAdvances in Corrosion Inhibitors of Carbon Steelin Acidic MediumYU Zhi-qiang1,XU Qiang1,REN Zhi-feng2,LI He-sheng2,T ANG Zhi-yuan(1.Schoo l o 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 echno logy,Tianjin Unversity,T ianjin 300072,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Yanshan Petrochem ical Cor p.,Beijing 102500,China)Abstract:The recent advances on the ty pes and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carbon steel organic cor-rosio n inhibitor in acid medium and at high temperature w ere sum marized,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o rganic co rrosion inhibito r w orking under acid conditions w as discussed,several electrochemi-cal test metho ds,such as quantum chem istry calcula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 ork and Laser Ra-man spectra,w ere employ ed to m onitor the potential corro sion mechanism.T he pr ospec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 rrosion inhibitor w as also pr edicted.Keywords:corr osion inhibitor;co rrosio n;metal引 言在工业生产中,很多酸性介质对钢铁腐蚀非常严重,常引起设备的严重蚀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锈钢点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不锈钢点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不锈钢点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高玉华;张利辉;郭茹辉;刘振法【摘要】The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pitting corrosion of stainless steel was intro-duced. The inorganic corrosion inhibitor,organic corrosion inhibitor and compound corrosion inhibitor were mainly presented. The performance of corrosion inhibition,its test methods for pitting corrosion of stainless steel and its corrosion inhibition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rospect of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pitting corrosion of stainless steel in the future were prospected.%详述了不锈钢点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和复合缓蚀剂等类型的缓蚀剂,并从不锈钢点蚀缓蚀剂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其缓蚀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阐述,展望了未来不锈钢点蚀缓蚀剂的开发研究方向和前景.【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7(046)009【总页数】4页(P1797-1800)【关键词】水处理;不锈钢;点蚀;缓蚀剂【作者】高玉华;张利辉;郭茹辉;刘振法【作者单位】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工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河北省工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工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81;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工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85+.47不锈钢是重要的耐腐蚀性和耐氧化性的金属材料之一,可以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化工行业的冷却水系统及热交换系统中得到了普遍应用[1]。

缓蚀剂研究进展

缓蚀剂研究进展

缓蚀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经历了不同阶段。

最初, 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 为钢铁材料酸洗除锈和设备的除垢, 研制了酸洗缓蚀剂。

随后, 因石油工业油井酸化技术的需要, 研究开发了油井酸化缓蚀剂和油气田缓蚀剂。

此后, 随着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 海水、工业用水等冷却系统用的中性介质无机缓蚀剂迅速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 由于武器军械的防锈, 促进了气相和油溶性缓蚀剂的迅猛发展。

19 43 年美国S hel lDev el o pmen t C o . 研制生产了亚硝酸二环己胺, 次年又推出亚硝酸二异丙胺产品, 用于军事工业, 取得很好的防锈效果。

5 0 年代初, 苯三唑( BT A ) 对铜及其合金的优异防锈性能, 引起科技界和企业人员广泛重视, 缓蚀剂研究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和关心。

随着工业技术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缓蚀剂得到较快发展。

6 0 年代是腐蚀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 重要的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世界金属腐蚀会议、欧洲缓蚀剂会议等) 均在6 0 年代初举行首届会议; 一批腐蚀专业刊物( M at er i alPer f or man ce ( 美) , C or r os i o n S ci en ce ( 英) , Br i t i s h C o rr os i o nJ ou rn al ( 英) , !∀ # ∃∀ % %& ∋( 俄) , 材料保护( 中) , C o rr os i o nA bs t r act s ( 美) , ! ∀# ∃% & ∋() ! % ∗+ . ! ∀# . 66 . ! ∀# ! ∀ # ∀∃# % % # & !! ( 俄) ) 亦均于60 年代创刊发行。

这些学术活动及专业刊物的出版发行, 对促进缓蚀剂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Hacker man . N 在第一届欧洲缓蚀剂会议( 1 96 1) 上宣读了关于“软硬酸碱( HS A B ) 原则”的论文, 对缓蚀剂分子设计、筛选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引起参会各国代表的重视和兴趣。

钢铁及铁质文物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钢铁及铁质文物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6BA K20B03)作者简介:李园(19842),女,硕士生,北京科技大学在读,muhua84@1631com 收稿日期:2008205208综述与进展钢铁及铁质文物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李 园1,2,张治国,沈大娲,马清林(11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21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 要:概述了钢铁有机缓蚀剂的特点、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按照胺类缓蚀剂、硫脲及其衍生物、咪唑啉类缓蚀剂、苯并三氮唑缓蚀剂和醛类缓蚀剂5个种类,着重介绍了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铁质文物保护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有机缓蚀剂;钢铁;铁质文物中图分类号:TG 174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05(2008)1020017203 缓蚀剂是一种以适当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从而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

将缓蚀剂用于金属表面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保持金属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不变。

使用时可直接加入腐蚀系统中,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和可以保护整个系统的优点。

与其它防腐蚀方法相比,缓蚀剂有以下特点[1]:(1)基本上不改变腐蚀环境,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2)基本上不增加设备投资,即可达到防腐蚀的目的;(3)缓蚀剂的效果不受被保护对象形状的影响;(4)对于腐蚀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缓蚀剂的种类或浓度来保持防腐蚀效果;(5)同一配方有时可以同时防止多种金属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

1 有机缓蚀剂的特点及作用机理通常可根据缓蚀剂的化学组成将其分为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

目前应用的有机缓蚀剂主要是含有未配对电子元素的有机物,如O 、N 、S 、P 的化合物和各种含有极性基团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含有氨基、醛基、羧基、羟基、巯基的各种化合物。

有机缓蚀剂多为吸附膜型缓蚀剂,也有混合抑制沉淀膜型缓蚀剂。

吸附作用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金属在酸性介质中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金属在酸性介质中有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i i i e i m n Ac d c M d u
Y h—in X i g , E h— n L eseg , A G Z iya U Z iqa g , U Qa R N Z if g , I —hn T N h—un n e H
( .Sh o o hmi l nier ga d T cn lg ,Taj n esy i j 3 0 7 ,C ia 2 1 c ol f e c g ei n eh o y ini U vri ,Ta i C aE n n o n t n n 00 2 h ;. n
K e wor y ds:c ro i n ihi t r o r so o so n bi ;c ro in;m ea o tl

引 言
在 工业 生产 中 , 多 酸 性 介 质对 钢 铁 腐 蚀 非 常 很 严重 , 常引起 设备 的严 重蚀 损 , 给企 业带 来 巨大 的经 济 损失 。添加缓 蚀剂 可 以有效 地减 缓 酸性介 质造 成
R sac stt Y n hnP t c e cl op , e ig 1 2 0 ,C ia eerhI tue a sa e ohmi r. B in 0 5 0 hn ) ni r aC j
Ab t a t Th e e ta a c s o h y e n e e r h me h dsf r te c r o te r a i o r so s r c : e r c n dv n e n t e t p s a d r s a c t o o h a b n se lo g n c c ro i n i hi t ri c d me i m nd a ih tmp r t r r u n bi n a i d u a t h g e e au e we e s mma ie o rz d,a d t e me h n s o h r a i n h c a im ft e o g n c c ro in i h b tr wo k n n e cd c n iins wa d s u s d. s v r l ee to h mia e t me h ds o so n i io r i g u d r a i o d to s ic s e e e a l cr c e c lt s t o ,

缓蚀剂研究新进展

缓蚀剂研究新进展

缓蚀剂研究新进展摘要:近年来缓蚀剂的发展做了概况,并对缓蚀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阐述,提出发展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及完善缓蚀剂快速、准确、原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国际上缓蚀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印度等国家。

其中,中国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缓蚀剂论文最多的国家,研究水平与世界基本保持同步。

欧洲对缓蚀剂的研究也非常重视,但其重点在混凝土缓蚀剂和铝合金缓蚀剂的研究。

目前,绿色天然缓蚀剂、多功能缓蚀剂以及基于分子设计的缓蚀剂开发是研究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缓蚀剂硬和软酸和碱吸附型缓蚀剂抑制效率正文:最新进展环境友好型缓蚀剃的开发年来,国内外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开发主要通过合成有机化合物和从天然植物中提取两种方式。

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种类包括:咪唑啉系列、氨基酸系列、曼尼烯碱和硫代磷酸酯类等。

咪唑啉系列环境友好型缓蚀剂仍然是目前的开发热点之一。

氨基酸系列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已开发出了全有机多元复合水处理缓蚀剂、高效的酸洗缓蚀剂。

曼尼烯碱系列和硫代磷酸酯类缓蚀也剂逐步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兴趣。

从植物中提取缓蚀剂是近年来缓蚀剂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开展了对白酒糟、滇润楠叶、麻竹叶、木薯、云南甜龙竹叶等的提取物对金属的缓蚀行为研究。

国外一些学者研究了特定树叶提取物在硫酸介质中对低碳钢的缓蚀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提取物对低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

另外,米糠、无花果树叶、酒耶树汁等提取物也对金属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钢筋混凝土缓蚀剂引起混凝土内钢筋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碳化作用和氯离子渗透。

钢筋缓蚀剂的主要功能是抑制、阻止、延缓钢筋腐蚀的电化学过程。

缓蚀剂通常可作为外加剂掺加到混凝土中或涂敷在钢筋表面,优先参与并阻止腐蚀反应的阴阳极过程,从而有效地阻止钢筋的腐蚀。

早期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缓蚀剂有亚硝酸盐、铬酸盐、苯甲酸盐等,但由于它们存在有毒或者对混凝土性能有负面影响等缺点,逐渐被淘汰。

近年来新提出的迁移性缓蚀剂是含有各种胺和醇胺以及它们的盐与其它有机和无机物的复合型阻锈剂,能对钢筋表面的阴极和阳极同时产生保护作用,由于这类缓蚀剂具有渗透移动至钢筋表面并进行保护的特性,它既可应用于新建结构也可用于既有结构。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缓蚀剂的分类、性能指标、保护的特点、作用理论、应用实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缓蚀剂;防腐技术;发展方向1 前言缓蚀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能阻止或减缓金属在环境介质中腐蚀的物质。

缓蚀剂又叫作阻蚀剂、阻化剂或腐蚀抑制剂等。

缓蚀剂保护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防腐蚀技术,广泛用在石油、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动力和运输等部门。

2 缓蚀剂的分类缓蚀剂的品种繁多,常用的如亚硝酸钠、铬酸盐、磷酸盐、石油磺酸钡、亚硝酸二环已胺等,至今尚难以有统一的分类方法。

常见到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按缓蚀剂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分类(1) 阳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阴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阳极区迁移,氧化金属使之钝化,从而阻滞阳极过程。

例如,中性介质中的铬酸盐与亚硝酸盐。

一些非氧化型的缓蚀剂,例如苯甲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等在中性介质中,只有与溶解氧并存,才起到阳极抑制剂的作用。

(2) 阴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阳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阴极区迁移,或者被阴极还原,或者与阴离子反应而形成沉淀膜,使阴极过程受到阻滞。

例如ZnSO4、Ca(HCO3) 2、As3+、Sb3+ 可以分别和OH-生成Zn(OH)2、Ca(OH)2沉淀和被还原为As、Sb 覆盖在阴极表面,以阻滞腐蚀。

(3) 混合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既可抑制阳极过程,又可抑制阴级过程。

例如含氮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2.2 按化学成分分类(1) 无机缓蚀剂,如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2) 有机缓蚀剂,如胺、硫脲、乌洛托品等。

2.3 按缓蚀剂所形成保护膜的特征分类(1) 氧化膜型缓蚀剂通过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氧化膜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钠等。

由于它们具有钝化作用,故又称为钝化剂。

(2) 沉淀膜型缓蚀剂由于与介质中的有关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生成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沉淀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缓蚀剂研究进展

缓蚀剂研究进展

缓蚀剂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缓蚀剂做了简要的概述,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缓蚀剂归类,阐述了目前关于缓蚀剂作用机理,最后对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极化曲线(Tafel),以及传统的失重法、极化电阻法和量子化计算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缓蚀剂;缓蚀剂分类;作用机理;评价方法0 前言腐蚀是对能源的一种极为严重的浪费。

电化学腐蚀比其它类型的腐蚀破坏更为常见,对金属是极其危险的,金属被腐蚀后显著影响了它的使用性能,其危害还不仅是金属本身受损失,更严重的是金属的结构遭到破坏。

如果充分利用腐蚀与防腐的知识加以保护的话,有很多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搞好腐蚀的防护工作,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关系到保护资源,节省能源,节省材料,保护环境,保证正常生产的人身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所以,本文关于缓蚀剂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1 缓蚀剂1.1缓蚀剂的定义将微量或少量的一种或几种化学物质(无机物、有机物)添加到腐蚀介质中,明显减缓甚至停止金属材料在该腐蚀介质中的腐蚀速度,同时金属材料原来的物理机械性能又继续保持,这样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称为缓蚀剂。

缓蚀剂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加入量少、见效快、成本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石油、国防等领域,并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防腐措施。

1.2缓蚀剂分类缓蚀剂种类颇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最常见为以下几种[1]:1.2.1 按缓蚀剂的化学组成分类(1)天然型缓蚀剂: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出来的缓蚀剂的统称。

如早期运用的铜缓蚀剂薰衣草油和松脂等均为天然型缓蚀剂。

之后发现某些胶体物质像蛋白质、明胶和马铃薯淀粉等对盐酸溶液中的金属铜均起到良好的缓蚀功效。

Eiile-Etrei等研究了天然蜂蜜的缓蚀效果,发现蜂蜜在氯化钠溶液中对铜起到良好的缓蚀效果[2]。

天然型缓蚀剂是缓蚀剂的最早应用。

(2)无机盐型缓蚀剂:是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一类缓蚀剂。

其中使用较普遍的无机盐类缓蚀剂主要为亚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和铬酸盐等[3]。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 缓蚀剂概述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

缓浊剂是具有抑制金属锈蚀性质的一类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称。

某些有机物质,被有效地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从而明显地影响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其作用机理有抑制表面的阳极反应和抑制阴极反应两种,结果都是使腐蚀电流降低。

缓蚀剂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作为金属的溶解抑制剂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如用在化学研磨、电解研磨、电镀和电解冶炼中的阳极解、刻蚀等。

总之,在同时发生金属溶解的工业方面,或县为了抑制过度溶解或是为了防止局部浸蚀使之均匀溶解。

缓蚀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电镀中的整平剂,从其本来的定义备不属于缓蚀剂的畴;但是,其作用机理(吸附)和缓蚀剂的机理类似。

具有整平作用的物质,同时有效地作为该金属的缓蚀剂的情况也是常的。

下图给出了有无缓蚀剂的不同效果:图 1 缓蚀剂的效果2 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2.1 阳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阳极型缓蚀剂也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速度减缓。

如中性介质中的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苯甲酸钠等,它们能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位正移。

通常是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化。

该类缓蚀剂属于“危险型”缓蚀剂,用量不足会加快腐蚀。

作用过程:(a)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缓蚀剂,使金属钝化(亚硝酸钠,高铬酸等);(b)具有阴极去极化性的钝化剂,在阴极被还原,加大阴极电流,使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向正方移动,超过钝化电位,而使腐蚀电流达到很低的值。

(亚硝酸盐、硝酸盐与高价金属盐属于此类;铬酸盐、磷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在酸性溶液中也属于此类。

)图2 阳极型缓蚀剂作用原理2.2 阴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阴极型缓蚀剂也称阴极型抑制,其主要包括: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锌、砷离子、锑离子等,能使阴极过程减慢,增大酸性溶液中氢析出的过电位,使腐蚀电位向负移动。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 材硕1209学号: S2*******姓名: 张强2013年1月5日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缓蚀剂概述它是指以适当的浓度与形式存在于环境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所以也可以成为腐蚀抑制剂,它的用量很小,但效果显著[1]。

在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有机溶剂以及大气、土壤等各种环境中均可利用缓蚀剂来抑制金属的腐蚀。

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缓蚀剂来实现腐蚀控制,通过在腐蚀介质中投加少量的缓蚀剂,可以有效地减缓或防止金属结构的腐蚀破坏,减少了设备维修等环节,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设备作业的安全系数,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

同时其它的防腐方法相比,如涂层、阴极保护等,使用缓蚀剂更为简单,总体价格更为低廉,效果也非常显著[2]。

与其他腐蚀防护手段相比,缓蚀剂主要具有如下独特的优势[1]:(l)缓蚀剂的投加、使用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施或设备。

如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或阳极保护都需要提供较大功率的、稳定的电源。

牺牲阳极保护需要提供阳极材料,并且这种阳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施工强度较大。

(2)使用缓蚀剂非常经济,随着缓蚀剂应用的不断深入,目前缓蚀剂的合成、制备技术非常成熟,相比其他的防腐措施,缓蚀剂的成本一般更低。

(3)投加缓蚀剂对设备外观、材质、机械性能等都无任何改变,而喷漆、电镀、涂层、内衬等防腐方法都无法做到。

(4)缓蚀剂添加量一般较少,使用缓蚀剂进行腐蚀控制,一般不会改变介质的原有物理、化学性质。

因此缓蚀剂技术也适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贮存和炼制,城市供水管道等环境下的防腐。

2、缓蚀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由于缓蚀剂种类繁多,使用条件多样,缓蚀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对缓蚀剂进行分类常按照缓蚀剂的化学成分、在金属表面成膜情况以及缓蚀机理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如下几种分类方法:2.1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3]根据产品的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 缓蚀剂概述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缓浊剂是具有抑制金属锈蚀性质的一类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称。

某些有机物质,被有效地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从而明显地影响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其作用机理有抑制表面的阳极反应和抑制阴极反应两种,结果都是使腐蚀电流降低。

缓蚀剂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作为金属的溶解抑制剂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如用在化学研磨、电解研磨、电镀和电解冶炼中的阳极解、刻蚀等。

总之,在同时发生金属溶解的工业方面,或县为了抑制过度溶解或是为了防止局部浸蚀使之均匀溶解。

缓蚀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电镀中的整平剂,从其本来的定义备不属于缓蚀剂的范畴;但是,其作用机理(吸附)和缓蚀剂的机理类似。

具有整平作用的物质,同时有效地作为该金属的缓蚀剂的情况也是常的。

下图给出了有无缓蚀剂的不同效果:图1 缓蚀剂的效果2 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2.1 阳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阳极型缓蚀剂也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速度减缓。

如中性介质中的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苯甲酸钠等,它们能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位正移。

通常是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化。

该类缓蚀剂属于“危险型”缓蚀剂,用量不足会加快腐蚀。

作用过程:(a)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缓蚀剂,使金属钝化(亚硝酸钠,高铬酸等);(b)具有阴极去极化性的钝化剂,在阴极被还原,加大阴极电流,使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向正方移动,超过钝化电位,而使腐蚀电流达到很低的值。

(亚硝酸盐、硝酸盐与高价金属盐属于此类;铬酸盐、磷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在酸性溶液中也属于此类。

)图2 阳极型缓蚀剂作用原理2.2 阴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阴极型缓蚀剂也称阴极型抑制,其主要包括: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锌、砷离子、锑离子等,能使阴极过程减慢,增大酸性溶液中氢析出的过电位,使腐蚀电位向负移动。

金属防锈缓蚀的新进展-中国表面活性剂网

金属防锈缓蚀的新进展-中国表面活性剂网

金属防锈、缓蚀的新进展1.高分子缓蚀剂聚合物作为缓蚀剂的应用已有很久的历史,早期使用的淀粉、糖浆、鸡蛋清、鸡蛋黄及各种天然胶等钢铁酸洗缓蚀剂,都是天然高分子物质。

l964年加藤正义研究了阿拉伯胶、可溶性淀粉、琼脂等高分子多糖类化合物作为碱液中铝用缓蚀剂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试样的缓蚀效率在80%以上。

但多糖类一但水解为单糖类时,则会促进铝的腐蚀。

缓蚀剂应用研究表明,许多高效缓蚀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原位聚合生成更加稳定的保护膜,从而显示良好的缓蚀效果。

炔醇化合物在Fe3+的催化下,三键打开,在金属表面上生成聚合物的保护膜,使炔醇化合物在高温盐酸介质中对碳钢具有优良的缓蚀作用;苯并三氮唑(BTA)是铜及其合金的特效缓蚀剂,它良好的缓蚀性能来自于BTA分子和一价铜离子以共价键和配位键结合,相互交替形成链状聚合物,在铜表面形成多层保护膜。

这些例子说明,聚合物分子可能具有更好的缓蚀效果。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高分子缓蚀剂,而且它们大多都属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1.1含磷高分子缓蚀剂聚合物缓蚀剂在水性介质中和酸性介质中早有应用。

聚磷酸盐(如六偏磷酸钠等)是水质稳定剂常用的复配组分之一,优点是价格便宜,可以和铬酸盐、锌盐等缓蚀剂复配使用,但由于其易水解和引起富营养化,目前已限制使用。

20世纪60年代,为满足环境方面的需求,开发使用了有机多元膦酸类缓蚀阻垢剂。

有机多元膦酸的优点是无毒和使用浓度较低,但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问题。

为了满足水处理缓蚀、阻垢、杀菌的要求,人们通过聚合反应引入不同的单体制备二元、三元、多元共聚物,进行无磷、全有机组分配方的研究。

8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聚合膦酸羧酸缓蚀阻垢剂(PCA).其分子内同时含有膦酸基团和羧酸基团,从而使水处理技术有一个新的突破。

PCA主要分两类,一类是Nalc0公司首先研究开发并成功用于油田注水处理的膦酸化水解马来酸酐(PHPMA),其结构式如下。

PHPMA不仅能显著地提高缓蚀效率,而且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即电化学机理和物理化学机理[1]。

电化学机理是以金属表面发生的电化学过程为基础,解释缓蚀剂的作用。

而物理化学机理是以金属表面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为依据,说明缓蚀剂的作用。

这两种机理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但它们并不矛盾,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

1.1缓蚀剂的电化学机理金属的腐蚀大多是金属表面发生原电池反应的结果,这也是造成浸蚀腐蚀最主要的因素,原电池反应包括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1]。

如果缓蚀剂可以抑制阳极、阴极反应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原电池反应将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就会减慢。

把能够抑制阳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阳极抑制型缓蚀剂;能够抑制阴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而既能抑制阳极反应又能抑制阴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混合型缓蚀剂。

重铬酸钾、铬酸钾、亚硝酸钠、硝酸钠、高锰酸钾、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碳酸盐、苯甲酸盐、肉桂酸盐等都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阳极型缓蚀剂对阳极过程的影响是:(1)在金属表面生成薄的氧化膜,把金属和腐蚀介质隔离开来;(2)因特性吸附抑制金属离子化过程;(3)使金属电极电位达到钝化电位[2]。

阴极型缓蚀剂主要通过以下作用实现缓蚀:(1)提高阴极反应的过电位.有时阴离子缓蚀剂通过提高氢离子放电的过电位抑制氢离子放电反应,例如,Na2C03、三乙醇胺等碱性缓蚀剂都可以中和水中的酸性物质,降低氢离子浓度,提高析氢过电位,使氢离子在金属表面的还原受阻,减缓腐蚀;(2)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合物膜,如有机缓蚀剂中的低分子有机胺及其衍生物,都可以在金属表面阴极区形成多分子层,使去极化剂难以达到金属表面而减缓腐蚀;(3)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腐蚀反应中阴极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

混合型缓蚀剂对腐蚀电化学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与阳极反应产物反应生成不溶物,这些不溶物紧密地沉积在金属表面起到缓蚀的作用,磷酸盐如Na3P04、Na2HP04对铁、镁、铝等的缓蚀就属于这一类型;(2)形成胶体物质,能够形成复杂胶体体系的化合物可作为有效的缓蚀剂,例如Na2Si03等;(3)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成吸附膜达到缓蚀的目的,明胶、阿拉伯树胶等可以在铝表面吸附,吡啶及有机胺类可以在镁及镁合金表面吸附,故都可以起到缓蚀的作用[2]。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 缓蚀剂概述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缓浊剂是具有抑制金属锈蚀性质的一类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称。

某些有机物质,被有效地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从而明显地影响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其作用机理有抑制表面的阳极反应和抑制阴极反应两种,结果都是使腐蚀电流降低。

缓蚀剂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作为金属的溶解抑制剂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如用在化学研磨、电解研磨、电镀和电解冶炼中的阳极解、刻蚀等。

总之,在同时发生金属溶解的工业方面,或县为了抑制过度溶解或是为了防止局部浸蚀使之均匀溶解。

缓蚀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电镀中的整平剂,从其本来的定义备不属于缓蚀剂的畴;但是,其作用机理(吸附)和缓蚀剂的机理类似。

具有整平作用的物质,同时有效地作为该金属的缓蚀剂的情况也是常的。

下图给出了有无缓蚀剂的不同效果:图1 缓蚀剂的效果2 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2.1 阳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阳极型缓蚀剂也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速度减缓。

如中性介质中的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苯甲酸钠等,它们能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位正移。

通常是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化。

该类缓蚀剂属于“危险型”缓蚀剂,用量不足会加快腐蚀。

作用过程:(a)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缓蚀剂,使金属钝化(亚硝酸钠,高铬酸等);(b)具有阴极去极化性的钝化剂,在阴极被还原,加大阴极电流,使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向正方移动,超过钝化电位,而使腐蚀电流达到很低的值。

(亚硝酸盐、硝酸盐与高价金属盐属于此类;铬酸盐、磷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在酸性溶液中也属于此类。

)图2 阳极型缓蚀剂作用原理2.2 阴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阴极型缓蚀剂也称阴极型抑制,其主要包括: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锌、砷离子、锑离子等,能使阴极过程减慢,增大酸性溶液中氢析出的过电位,使腐蚀电位向负移动。

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可用 于油气井 中高温高压 、 高浓酸下 的高效缓蚀剂 。

缓蚀剂是一种 向缓 蚀体 系 中添加 适 当浓度 , 就
1 缓蚀剂的合成
能显著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而对腐蚀剂浓度影响很
小的化学物质。缓 蚀剂 的用 量很 少 , 然它不 能改 虽 变金属在介 质中的腐蚀 倾 向 , 它能在 金属表 面形 但
成保护膜 , 从而减 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 而抑制金属 从
1 1 炔醇类 . 以端炔 醇为例 , 由乙炔 和酮类 进行炔化 反应来 合成 。方程式如下 :
HC C +  ̄ H RI 下

的腐蚀 。与其他防腐蚀 方法 相 比 , 缓蚀 剂具 有使用 方便 、 经济有效的特点 , 广泛地应用 于工业生产 和社
会生活 中。随着工业 经济 的发展 和社 会进 步 , 缓蚀
R 2
根据催 化剂 的不 同 , 成工 艺有 固体 氢氧化钾 合
剂的作用功能和应 用 范围不 断拓 宽 , 既可 以单 独使 用, 也可 以和其他防腐蚀材料复合使用 , 从而达 到更
好 的缓蚀效果 - 。本文 主要论 述炔 醇及咪 唑啉的 l 】 合成 、 缓蚀机理及应用现状 和发展前 景。

4 ・ 0
山 东 化 工 S A D N H M C LID S R H N O GC E IA U T Y N
21 年第 4 01 O卷
缓 蚀 剂 的研 究 进 展
崔 美红 , 宗刚 牟
( 济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 山东 济南 20 2 ) 5 0 2
摘要: 综述 了炔醇、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其缓蚀机理 , 介绍了缓蚀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采用苯 、 二甲苯等溶剂进行脱水 的方法 。

金属防腐中缓蚀剂的应用研究

金属防腐中缓蚀剂的应用研究

金属防腐中缓蚀剂的应用研究摘要:金属材料本身具备很好的导热性、耐磨性,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腐蚀性条件下会使得金属材料发生劣质变化。

本文从金属防腐中缓蚀剂概述入手,接着阐述了金属防腐中缓蚀剂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全文,旨在为金属防腐中缓蚀剂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金属材料;防腐工作;缓蚀剂;应用前言金属材料本身具备很好的优良性,在其应用中具备低成本、性能强的特点,普遍应用在建筑业、农业、交通行业中。

但金属材料与环境接触会影响材料本身的功能,只有重视金属材料的防腐性,才能够确保金属材料的应用效果。

1金属防腐中缓蚀剂概述缓蚀剂最早是应用在治金、石油化工行业中。

缓蚀剂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且缓蚀剂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型复合缓蚀剂被逐渐应用在其他的制造行业中,这无疑是加速了缓蚀剂的发展。

1.1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第一,电化学机理,在电化学腐蚀的情况下,电解质溶液会发生阳极、阴极转换过程,通过加入缓蚀剂能够降低电极运行速度,以此缓解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

第二,促使缓蚀剂分子内的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并逐渐形成连续的吸附层,促使金属表面与腐蚀环境分隔开,以此实现金属材料的保护,如下图1所示。

图1缓蚀剂作用机理结构示意图缓蚀剂的定义:通过添加化学有机物、无机物,能够降低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确保金属材料的功能,提升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

一般情况下,就金属变化抑制而言,若是难以实现金属材料物性控制,也无法为金属材料提供有效缓蚀剂。

1.2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国外发达国家对缓蚀剂的研究力度相对较大,且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美国相关学者对缓蚀剂的研究,发现缓蚀剂在腐蚀速度缓解中,温度在24.87%—55.63%范围内,缓蚀剂在其应用中缓解率高达93%。

缓蚀剂在其吸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线性规律。

我国在缓蚀剂的研究中,通过合成硫脲、二乙烯三胺,制作出一种混合物质缓蚀剂,缓蚀剂内的亚硝酸钠在钢筋腐蚀保护中具备很好的应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课程:腐蚀与材料保护主讲老师: 陈存华院系:化学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学号: 2010214131 姓名:张伟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2年12月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摘要:金属的缓蚀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综合近十年来文献简述了缓蚀剂的机理,常见的分类,重点叙述了金属缓蚀剂的前沿发展和技术缓蚀剂的应用,总结了缓蚀剂的研究意义,并对未来缓蚀剂的发展方向做展望。

关键词:金属缓蚀剂分类前沿应用意义一、前言:金属腐蚀,就是指金属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

它不仅影响了原有金属的光泽,而且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据报道2000年美国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300 多亿美元,在2005年我国由于腐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而间接损失几乎无法估量。

金属腐蚀不但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破坏了工艺过程和生产节奏,而且污染环境,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所以,怎样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是一种无机物或有机物,加到腐蚀介质中,借助于这种物质在金属和腐蚀介质的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可以防止或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减少金属在所在介质中的腐蚀。

缓蚀剂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是腐蚀科学与表面工程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

百余年来,缓蚀剂的开发、应用在化工、石油、电力、机械、金属加工、交通运输、核能及航天等领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半个世纪以来,缓蚀剂的品种、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30年代以前,缓蚀剂的品种只有百余种。

到80年代中期,仅酸性介质缓蚀剂的品种就已超过5000 余种。

这种发展速度是其他化学助剂、添加剂类无以伦比的。

当前,世界各国相关的科技界、企业界对它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极为关注。

二、缓蚀剂的机理研究简述金属的缓蚀有多种机理,其中主要的作用有:(1) 屏蔽效应。

这主要是由于缓蚀剂的存在阻碍了金属颜料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降低了腐蚀速度,同时也可能因为缓蚀剂分子上的基团与腐蚀介质的分子基团形成了螯合作用,减低了腐蚀介质对金属颜料的侵害。

(2) 电化学防护:当缓蚀剂、金属颜料与腐蚀介质之间由于电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这层膜的形成减少了介质对颜料的腐蚀,从而保护了金属颜料。

大多数的有效保护作用都是这些效应相互结合得到的。

三、金属缓蚀剂的分类1.按化学组成分类(1)无机缓蚀剂—无机化合物。

多用于氧作为腐蚀物质的中性水介质体系中,也叫中性缓蚀剂。

如铬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硅酸盐等。

无机缓蚀剂的特征是能是金属表面氧化,并是金属的腐蚀电位向高电位方向移动,即具有是金属钝化的作用。

(2)有机缓蚀剂—有机化合物。

多用于酸性腐蚀介质中,化合物种类很多。

有机缓蚀剂对腐蚀电位几乎无影响,主要是以分子状态在金属表面进行吸附,从而在腐蚀介质与金属表面之间形成一层“屏障”,以阻止两者之间的接触,防止金属遭受腐蚀。

2.按缓蚀剂作用机理分类(1)氧化型缓蚀剂—化合物具有氧化性,在金属表面形成钝态氧化物薄膜,而保护金属。

此类缓蚀剂大部分是无机物,也叫做金属腐蚀纯化剂。

例如:2Fe + 2NaCrO4 + 2H2O→Fe23+ Cr23+ 4Na0H生成三氧化二铁为主及少量三氧化二铬构成的保护膜。

(2)沉淀型缓蚀剂—缓蚀剂与腐蚀环境中存在的其它物质(如溶出的金属离子)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沉淀皮膜,保护金属。

这类缓蚀剂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有。

(3)吸附型缓蚀剂—缓蚀剂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而抑制腐蚀作用的进行。

此种缓蚀剂大部分是有机物,也是缓蚀剂中最主要的类型。

3.按缓蚀剂使用范围和腐蚀介质分类(1)酸洗缓蚀剂—冶金、机械、化工、发电等工业中,钢材和设备的酸洗处理,以及锅炉除垢过程中,防止酸对金属腐蚀用的缓蚀剂。

(2)工艺缓蚀剂—主要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贮运、裂解以及石油化工工艺过程中,防止含有CO2、H2S,有机酸等对设备和管道腐蚀的缓蚀剂。

(3)水系统缓蚀剂—工业用水与循环冷却水以及油井注水用缓蚀剂。

(4)气相缓蚀剂—防止大气中腐蚀的缓蚀剂。

在缓蚀剂分类方法中还可以根据缓蚀剂抑制腐蚀的电化学过程不同,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等等。

在工业中常按使用范围和介质的分类讨论,在研究中常按反应类型来分类,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

四、金属缓蚀剂前沿研究金属的缓蚀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

目前,缓蚀剂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制新型高效缓蚀剂。

此工作已深入到大环化合物如叶琳、酞菁和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物质领域内。

二是研究缓蚀作用的本质以指导设计、合成新型缓蚀剂。

对缓蚀机理的研究除电化学方法外,还采用了如线性自由能关系(LFER)、软硬酸碱理论(HSAB)等方法。

1972年Vosta和Eliasek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缓蚀机理,开创了量子腐蚀电化学。

此后,许多学者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缓蚀剂及其作用机理叫,使人们对缓蚀作用的认识推进到电子水平。

以前有很多缓蚀剂成品,但多数由于其毒性和对环境及人类的影响,使其应用受到诸多限制。

这使得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一类就是医用药物。

为了顺应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经济的要求人们考虑将这些医药及其副产品应用于缓蚀剂,并且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到很好的效果。

(1)中药类类缓蚀剂人类对氨基酸需求广泛,中国药典目前收录的氨基酸类原料药22 种,制剂4种;大多数氨基酸中有多个氨基或羧基。

其中有含孤对电子的S、N、O等杂原子,可与金属配位,产生缓蚀作用。

此外,氨基酸具有表面活性结构,能够吸附在金属/溶液界面上,使界面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也使界面的双电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强烈阻滞的腐蚀过程中的阴极或阳极反应,使金属腐蚀的速率急剧降低。

牛黄解毒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组分中含有常见的缓蚀基团胺基和羧基,其缓蚀作用可能与成分中的牛磺酸、胆红素和雄黄有关。

因其价格便宜、环境友好,并且无毒副作用而被一些研究者作为缓蚀剂研究对象。

张世红等研究了牛黄解毒片在1mol·L-1盐酸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作用。

结果表明,缓蚀效果随其加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当加入量为1.25 g·L-1时,其缓蚀效率最大达到86。

62%。

(2)西药类缓蚀剂维生素B1和B6 是常见的2种维生素,分子中含有电负性较大的O、N、S 原子及杂环、大π键。

其较好空间共平面性和特有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它们与碳钢表面相互作用,阻碍其与酸反应,产生缓蚀作用。

因此有研究者[2]对其在1 mol/L 盐酸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钢的腐蚀速率、腐蚀电流密度均随缓蚀浓度的增大减小;在298 K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其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维生素B1和B6是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缓蚀剂,维生素B1比B6具有更好的缓蚀效果。

喹诺酮类是一类常用的无毒抗菌药物,不产生污染,对人体无害。

庞雪辉研究了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对Q235钢在1mol/LHCl中的缓蚀情况。

结果表明,两种药品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当浓度为3.5mmol/L时,缓蚀效率可分别达到95%、92%;均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但阳极抑制作用更为突出;温度的升高,均不利于缓蚀作用的发挥。

另外庞雪辉还研究了303K时,三种喹诺酮类药物在0.5mol/L硫酸中的缓蚀性能。

结果表明,环丙沙星的缓蚀效果最好,吡哌酸最差,左氧氟沙星居中;随其的浓度增大,其缓蚀效率均显著增大;三种药物缓蚀剂都是以阴极抑制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其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行为兼有物理和化学吸附过程。

中西药物缓蚀剂的应用和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开发和应用是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发展趋势之一,目前除少量药物缓蚀剂外,但大多数医药类缓蚀剂尚处于研究阶段。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很多医药缓蚀剂能够达到理想的缓蚀效果,说明医药类缓蚀剂的开发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但要全面工业化应用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对其作用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理论不够完善,缺乏标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等,因此,在应该借助各种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新的研究方法,加强医药类缓蚀剂的开发研究,促进其全面推广应用,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金属缓蚀剂的应用缓蚀剂应用十分广泛,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金属机械加工及金属制品储存、运输过程中防锈等许多方面。

应用缓蚀剂常考虑两种以上缓蚀剂的协同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缓蚀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缓蚀剂使用浓度。

(1)在金属水基清洗剂中应用金属水基清洗剂是在电镀、涂装之前为清除表面油污、残盐、结炭为目的的碱性清洗液。

其主要成分由阴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还含有碱性化合物和聚合磷酸盐作为助洗剂。

表面活性剂常常有良好渗透、增溶、乳化和缓蚀等作用,磷酸盐不仅能软化水,,提高表面活性剂渗透性,而且也是钢材缓蚀剂。

在由664、6503净洗剂复配的水剂金属清洗剂中加入适量的三乙醇胺、苯甲酸钠、三聚磷酸钠就会使清洗剂具有清洗及防锈双重作用。

很适合钢铁件及铝件的清洗,如需清洗铜制件,需适量加入苯骈三氮唑。

(2)在金属化学抛光中应用在化学抛光过程中,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薄膜。

由于这层膜分布不均匀,凸处活化,而凹处钝化,凸处金属腐蚀速率较凹处的高,从而使金属表面被整平,变得平滑而光亮。

例如:在低硝酸的化学抛光液中加入明胶和聚乙二醇,即H2SO4400-450mL/L,硝酸40-50 mL/L,盐酸5-7 mL/L,明胶0.5-1.0 g/L,聚乙二醇1-2 g/L,表面活性剂适量,可获得高质量的抛光效果。

又如在铝件碱性化学抛光液中,加入硫脲(或钼酸铵)、硅酸钠及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的复合缓蚀剂可以提高抛光效果。

在由HCl-HNO3-H3PO4体系中进行不锈钢化学抛光液中,也常常加入若丁、有机胺及吡啶等缓蚀剂,提高金属表面光亮度。

磷酸所形成磷酸盐转化膜抑制不锈钢腐蚀。

提高了抛光质量。

(3) 在光亮电镀中应用利用添加剂的吸附机理来增大阴极极化获得光亮度好、深镀能力强的镀液是大家所熟知的。

许多添加剂都是由几种缓蚀剂复配而成的。

这在光亮镀铜、光亮镀镍技术中应用是很有代表性的。

(4) 在印刷电路板生产中应用为了提高印刷电路板铜箔的抗蚀性及可焊性,最普遍方法是电镀铅锡合金。

但电镀铅锡合金工艺复杂,而且有一定毒性。

我们用浸渍缓蚀剂苯骈三氮唑(BTA) 代之,也获得很好效果,提高了其在空气中抗变色性能,有良好可焊性。

因为BTA 与铜箔表面铜原子配位成不溶于水聚合物Cu-BTA 保护膜。

对于镀银的铜箔板或镀银的铜件,用BTA 与1-苯基5-巯基四氮唑、碘化钾配制的抗变色剂可大大提高银层抗变色性能。

六、金属缓蚀剂的研究意义使用缓蚀剂防腐具有使用方便,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在国外已成为防腐的重要猎施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