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麻木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病例分析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7bca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8.png)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病例分析概念:肢体麻木无力是指肢体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
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血液循环异常、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原因引起。
病例分析: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已持续1天,我们可以初步臆测可能的病因有:1. 神经系统疾病:中风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它可以导致肢体麻木无力。
中风是指大脑血管突然断绝供应或破裂导致的急性脑缺血或出血病变。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可能增加了中风的患病风险。
2. 血液循环异常:静脉血栓是一种可能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的血液循环异常。
静脉血栓是指血液中的血栓堵塞了静脉,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这可能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肢体麻木和无力的症状。
3.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的症状。
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和化疗药物都有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包括肢体麻木和无力。
为了进一步确定诊断,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检查和评估:1.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测量肌力、反射、感觉和运动协调性等。
这可以帮助确定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肢体麻木无力。
2. 辅助检查:可能包括血液检查(例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头颅CT或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中风或血液循环异常。
3. 药物史: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在最近使用了任何药物,特别是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异常的药物。
4. 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任何其他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初步的诊断和治疗计划:1. 针对急性中风的可能性,应立即行头颅CT扫描或MRI来排除中风的可能性。
2. 针对血液循环异常的可能性,可以考虑进行下肢超声检查或深静脉超声检查,以评估静脉血栓的存在。
3. 如果上述检查结果均正常,可以进一步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最近使用的药物,以确定是否为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症状。
4. 针对可能存在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可能的病因。
肢体麻木的解决方案如何缓解肢体麻木症状
![肢体麻木的解决方案如何缓解肢体麻木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93d3cf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f.png)
肢体麻木的解决方案如何缓解肢体麻木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遇到肢体麻木的情况。
肢体麻木是指肢体出现刺痛、麻木、刺痒或失去知觉的感觉。
这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不适,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但是不用担心,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肢体麻木的症状。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您缓解肢体麻木的不适症状。
1. 转换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会导致肢体麻木。
因此,当你感到肢体麻木时,可以主动转换姿势,以减轻肌肉的紧张感。
可以试试站起来走动一下,或进行一些肢体运动,让血液循环更好地到达肢体,从而缓解麻木的感觉。
2. 伸展运动伸展运动是缓解肢体麻木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进行伸展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动到肌肉和神经中,从而减少肢体麻木的感觉。
一些常见的伸展运动包括头颈伸展、手臂伸展、脚踝伸展等。
可以每天进行适量的伸展运动,帮助缓解肢体麻木的症状。
3. 调节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我们的肢体感觉有很大影响。
如果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我们感到肢体麻木。
因此,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是重要的。
在冬天,可以使用暖气或电热毯来提供温暖。
而在夏天,可以使用空调或风扇来保持凉爽。
适当地调节环境温度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肢体麻木的症状。
4. 饮食调理饮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也可以帮助缓解肢体麻木。
一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E和矿物质的食物对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和血液循环有积极作用。
例如,如核桃、杏仁、花生等坚果类食物、菠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E的食物,以及海鲜类食物都有助于缓解肢体麻木症状。
5. 神经按摩神经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和刺激神经的方法来改善肢体麻木症状的技术。
它可以增加血液流动到受影响的肢体部位,缓解神经的紧张感,并提供舒适感。
可以请专业的按摩师来进行神经按摩,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按摩技巧来自行进行。
然而,在进行神经按摩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正确使用该方法。
6. 预防姿势问题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或站姿可能导致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和处理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和处理肢体麻木](https://img.taocdn.com/s3/m/ecffa7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6.png)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和处理肢体麻木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压力、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肢体麻木的问题。
肢体麻木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的质量,还可能是一种身体健康问题的信号。
因此,中老年人应该重视肢体麻木的预防和处理。
本文将从生活习惯、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面,探讨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和处理肢体麻木的方法。
一、改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导致肢体麻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改善生活习惯,预防肢体麻木的发生。
1. 坚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会导致肌肉和神经的长时间压迫,从而引起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或久坐不动。
2. 避免长时间的静态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肌肉疲劳和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在工作中,应该适当休息和活动,避免长时间的静态姿势,如长时间使用电脑、看书或开车等。
3. 控制体重和饮食。
肥胖是引起肢体麻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老年人应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此外,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预防肢体麻木的重要措施。
中老年人应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豆类、坚果、蔬菜和水果等。
二、适当的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是预防和处理肢体麻木的重要方法。
运动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肢体麻木的发生。
1. 散步和慢跑。
散步和慢跑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缓解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散步或慢跑锻炼。
2. 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缓解肌肉疲劳,减少肢体麻木的发生。
中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手臂伸展、脚趾伸展和脖子转动等。
3. 游泳和瑜伽。
游泳和瑜伽是中老年人较为适合的运动方式,可以全面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处理肢体麻木。
三、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中老年人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处理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和无力疾病概念、临床表现、常见疾病类型、疾病原因及区别
![肢体麻木和无力疾病概念、临床表现、常见疾病类型、疾病原因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d03429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e.png)
肢体麻木和无力疾病概念、临床表现、常见疾病类型、疾病原因及区别肢体麻木是肢体的感觉功能减退或消失的异常感觉。
“麻”指自觉皮肤肌肉内有如虫行感,并按之不止;“木”指皮肤无痛痒温冷感觉,并按之不知。
肢体无力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程度可以从不影响日常活动的较轻微肢体无力感,到肢体完全无力瘫痪状态。
有时肢体麻木与肢体无力同时出现。
肢体麻木与无力四肢麻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症状,如怀孕、不正确睡姿、如厕蹲久了均可引发,一般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健康人手脚麻木,多在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或四肢受压后发生。
这类麻木很少超过十分钟,且可迅速消失,也不伴有其他症状。
如果四肢麻木同时伴有无力,而且持续时间超过十分钟以上就要怀疑是疾病,建议到医院就诊。
肢体麻木具体表现肢体麻和木或麻木都是浅感觉障碍的表现。
但是在临床上医生与病人所指肢体麻木往往是不一样的。
病人常把紧绷感(可见于水肿)、冷热感(可见于血管舒缩功能失常)、酸胀感(可见于肌肉扭伤、缺血、炎症等)、运动障碍(肌肉、关节疾病或运动神经损害)说成麻木(感觉神经损害)。
其实肢体麻木可简单地从下面三个方面去理解:①感觉增多:蚁行感、虫咬感、电麻感等;②感觉减退:也就是痛觉、触觉减退,感觉皮肤变厚了,要用力掐才感觉出来;③感觉消失:冷、热、痛、痒均不知,像不是自己的身体一样。
引起肢体麻木、无力常见疾病可以引起肢体麻木、无力的疾病较多,其中常见疾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周围神经病变,如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性疾病、中毒性神经疾病、炎性神经疾病、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脊椎骨质增生性疾病等。
第二类:脊髓病变,如脊髓压迫性疾病、脊髓缺血性疾病、脊髓炎症性疾病、脊髓外伤及出血性疾病等。
第三类:中枢神经病变,如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脑部肿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肢体麻木与无力疾病原因肢体麻木、无力的发病原因如果来源于周围神经病变,常常有局部肢体的问题,但如果是由脊髓病变、中枢神经病变等引发,那么局部肢体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它们所隐藏的可能是更大的问题。
手脚经常发麻是怎么回事?
![手脚经常发麻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ad7a25c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c.png)
手脚经常发麻是怎么回事?
关于《手脚经常发麻是怎么回事?》,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许多人到平常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現四肢发麻,对于这类病症大约在平常要当心,能够考虑到是由于遭受被压迫导致的,或是是糖尿病造成的,此外便是由于服食药品造成病人出現的一种副作用,也会主要表现出四肢发麻的病症。
肢体麻木是什么原因?造成肢体麻木的原因
1、遭受被压迫造成肢体麻木
当睡觉姿势、座姿有误,四肢长期处在一种遭受被压迫的情
况得话,就非常容易觉得到发麻、乃至没什么直觉。
这类状况一般全是一切正常的状况,不容易有哪些大问题,活动一下就迅速会减轻过来了,不需要太在乎。
2、糖尿病造成肢体麻木
假如手和脚沒有遭受被压迫而出現习惯性的发麻得话,它是就需要想一想是不是糖尿病造成的。
糖尿病还会继续使人体出現酸疼、发胀的状况,尤其是老人,非常要留意。
3、药品造成肢体麻木
一些药品或是化合物在一定的状况下也会使肢体麻木,例如黄连素、痢特灵这二种药品在服食了以后便会出現肢体麻木的状况。
假如在带有氢、砷、二硫化碳等自然环境中呆的太久得话,也会造成肢体麻木。
因此,一定要慎服药,不必去化工企业周边去玩、散散步。
4、神经炎造成肢体麻木
神经炎会使人体各一部分的神经遭受损害,使作用不可以一切正常行车,对各位置的反映较为迟缓,因此会造成肢体麻木、肌萎缩、四肢无力等病症。
手脚麻木竟是6大疾病先兆
![手脚麻木竟是6大疾病先兆](https://img.taocdn.com/s3/m/0e8d6ae3f705cc175527097d.png)
6手脚麻木是生活中比较常出现的症状,如站得太久或坐得太久,又或是长时间保持某一个姿势,都有可能导致手脚麻木。
因此,手脚麻木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但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有可能因为疾病出现麻木症状。
偶尔一次或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不是大问题,但如果麻木长时间无法缓解,就必须要提高警惕了!手脚麻木是哪些重大疾病的先兆?该如何有效地缓解手脚麻木?今天,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找答案吧!单手麻木警惕颈椎病。
如果是一侧的手臂、手指麻木,那可能是颈椎病引起,通常是慢性、反复发作的麻木,同时伴有颈肩部的酸痛、僵硬等症状。
上肢和腿麻木当心腰椎病。
腰椎病引起的手脚麻木,它是由腰椎病变引起的上肢麻木和腿麻木,这种四肢分散麻木出现的情况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椎间盘压迫神经可导致人体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手指麻木无力或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指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或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腱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种病症。
单侧肢体麻木可能是脑梗先兆。
如果手脚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而另一侧完全正常,那就要警惕是脑梗的先兆了。
脑梗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都是急性的,同时还可能伴随言语障碍、半侧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紧急就医。
对称性麻木应防糖尿病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常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异常。
麻痛不止小心肿瘤。
老年人出现长期慢性的手脚麻木,持续不能缓解,还要考虑可能由恶性肿瘤引起。
肿瘤晚期因远隔部位效应影响,会产生相应的神经症状,如手脚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等。
因此,未查出常见原因者,一定要做全面检查,比如肝、胃、血液等,女性需要特别查看卵巢和乳腺。
以便尽早发现肿瘤,及时治疗。
肢体麻木护理常见问题解答
![肢体麻木护理常见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93029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f.png)
肢体麻木护理常见问题解答肢体麻木是指身体的某个部位失去感觉或感觉变得异常,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麻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问题、创伤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与肢体麻木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回答一些常见的肢体麻木护理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Q1: 肢体麻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肢体麻木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最常见的原因是神经受损或受压,如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
其他引起肢体麻木的原因还包括血液循环问题、创伤、中风等。
具体的原因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如果肢体麻木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就医咨询。
Q2: 如何缓解肢体麻木?缓解肢体麻木的方法因病因而异。
一些常见的缓解方法包括:1. 改变姿势:如果肢体麻木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导致的,可以尝试改变姿势。
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麻木感。
2. 按摩:轻柔地按摩麻木的部位有助于刺激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可以用指腹轻揉或使用按摩工具进行按摩。
3. 热敷:对于肢体麻木,热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方法。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进行热敷。
4.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肢体麻木。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做瑜伽等。
Q3: 何时应该就医?一般情况下,偶尔的肢体麻木感可能并不需要紧急就医。
但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考虑就医:1. 长时间持续:如果肢体麻木持续时间较长,超过数小时或数天,应该及时就医,以确定潜在的病因。
2. 伴随其他症状:如果肢体麻木伴随其他症状,如剧烈疼痛、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应该立即就医。
3. 频繁发作:如果肢体麻木频繁发作或越来越严重,建议及时寻医诊治。
4. 外伤后:如果肢体麻木是在外伤后出现,尤其是骨折、脱位等情况,应该立即就医。
Q4: 如何预防肢体麻木?预防肢体麻木的方法包括:1. 保持良好的姿势: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容易导致神经受压,建议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等,避免长时间静坐或长时间做同一姿势的工作。
手脚麻痹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
![手脚麻痹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df74cb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4.png)
手脚麻痹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关于《手脚麻痹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有的人出現肢体麻木的状况,也没有引起重视,权威专家提示病人,手麻、脚麻、四肢窜麻、发木、肿胀,是人体给我们传出的数据信号,比人体疼痛更应引起重视!那麼肢体麻木是什么原因呢?肢体麻木是怎么回事1、颈椎病造成肢体麻木:超出七成的手麻盆友都被确诊为颈椎病,此刻的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仅仅单纯性的出現手麻病症,也是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颈肩背部酸痛,或者头昏、头痛等别的颈椎病症状。
2、网球肘:腕关节伸曲不会受到影响,但上臂转动活动时可疼痛。
手指头挺直、伸腕或执筷姿势时就可以造成疼痛及发麻。
3、腰间盘突显:腰间盘突显病人经常出现一段時间的腰痛,,常伴随臀部疼痛,手脚无力,麻木的病症。
4、风湿性关节炎:是骨节红、肿、热、痛显著,不可以活动,病发位置经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骨节,次之是肩、肘、肘关节、肢体麻木。
5、类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出现对称的关节疼痛,手指关节、肘关节、肢体麻木尤其显著;湿性多肌疼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肉无力。
6、痛风:目前因为电脑上的普及化,绝大多数家中上都有电脑上等配备,但接踵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电脑病的出現。
近些年由于过多玩手机而造成痛风的病案愈来愈普遍,这些病人都是出現有大脚趾、脚裸骨节有肿胀肢体麻木等状况。
肢体麻木健身运动防止1.渐渐地转动颈部,顺时针方向、反方向各5次。
2、将肩部提升,出气并学会放下,反复4~5次。
3、摇晃肩部,向后5次,往前5次。
4、脸向右看后正下方,反复3~5次,再反向开展。
5、释放压力坐下来,胳膊竖直放置于膝,随后昂首挺胸,二者更替健身运动3~5次。
肢体麻木 中医秘方分型治疗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 中医秘方分型治疗肢体麻木](https://img.taocdn.com/s3/m/b376d3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4.png)
肢体麻木中医秘方分型治疗肢体麻木肢体麻木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如长时间坐着或蹲着,会导致腿脚麻木。
肢体麻木不容小觑,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治疗。
下面介绍几种中药秘方治疗肢体麻木。
1.气虚麻木气虚麻木通常伴随着抬举无力、四肢不温等症状,多发生在过度疲劳或大病之后。
治疗应该补气温阳,使用理中汤。
方剂包括党参、炙甘草、白术和干姜。
这些药物可以益气温阳,治疗气虚引起的麻木。
2.血虚麻木血虚麻木通常伴随着面色萎黄、皮肤干燥、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
治疗应该补血养心,使用四物汤加味。
方剂包括柏子仁、龙眼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和炒枣仁。
这些药物可以补血养心,治疗血虚引起的麻木。
肢体麻木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治疗。
中药秘方可以有效治疗气虚和血虚引起的麻木症状。
肢体麻木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如脑血管病和脊髓疾病等。
针对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也不同。
对于血虚麻木,可使用熟地、当归、白芍等补血药物,并配以川芎等行气药物。
对于血瘀气滞麻木,可使用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的方剂。
对于风痰阻络麻木,可使用导痰汤加味等祛风化痰的方剂。
对于蛔虫麻木,可使用吴茱萸加黄连汤等驱蛔降逆的方剂。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手足麻木也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常见表现,因此需要及时就医。
脊髓病变可能由炎症、肿瘤或外伤等原因引起,其症状表现为脊髓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异常。
例如,胸段受损可导致双下肢麻木和感觉异常,而颈段受损则可能导致四肢麻木。
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也可能导致肢体麻木。
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的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或严重的营养缺乏症状。
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B族,从而引起肢体麻木。
中毒性神经性麻木可能是由长期接触有汞、砷、铅或有机磷等重金属,或与农药、呋喃类、异烟肼等化学药品有接触史引起的。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引起中毒性神经炎,其早期症状包括肢体远端麻木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肢体麻木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肢体麻木](https://img.taocdn.com/s3/m/ae9c62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4.png)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肢体麻木肢体麻木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肢体麻木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肢体麻木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肝肾不足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骨伤科学中,治疗肢体麻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通过按摩、推拿、正骨等手法,可以调整脊柱和关节的位置,解除神经受压,改善气血循环。
例如,对于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医生会通过颈椎的旋转复位手法,纠正颈椎的小关节紊乱,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下肢麻木,腰部的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腰部肌肉,调整腰椎间盘的位置,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针灸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根据麻木的部位和病因,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
比如,上肢麻木可以选择合谷、曲池、肩髃等穴位;下肢麻木可以选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
针灸还可以结合电针、艾灸等方法,增强疗效。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肢体麻木的重要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如果是气血不足导致的麻木,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以益气养血;如果是风寒湿痹阻经络引起的麻木,可用独活寄生汤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若是肝肾亏虚所致,则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滋补肝肾。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骨伤科学还注重患者的日常调理。
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具有补益气血、通络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核桃、山药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
此外,中医骨伤科学还会采用一些外治法,如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
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和药液对麻木部位进行熏蒸和浸泡,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目的。
肢体麻木的病因分析和康复方法
![肢体麻木的病因分析和康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c94e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0.png)
重要性及危害程度
重要性
肢体麻木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早期表现,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恢复 肢体功能至关重要。
危害程度
肢体麻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和残疾。长期慢性 的肢体麻木还可能引起患者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02
病因分析
神经系统疾病引发
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柱疾病
01
血管扩张剂
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肢体 麻木症状,如钙通道阻滞 剂等。
物理治疗手段展示
电疗
利用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促进 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疼痛和麻木
。
热疗
通过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 肉紧张和疼痛,改善肢体麻木。
按摩与推拿
采用专业手法对麻木部位进行按摩 和推拿,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 循环。
运动康复锻炼指导
这些疾病会压迫神经根,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
脑血管疾病
02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会损害大脑感觉中枢,引起对侧肢体麻
木。
周围神经病变
03
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等,会导致肢体远端麻木
。
血液循环障碍导致
动脉硬化、血栓等血管疾病
这些疾病会影响肢体血液供应,导致肢体麻木。
贫血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肢体远端组织缺氧,也会引起麻木。
01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判断肢体麻木的病因。
02
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可进行多 学科会诊,进一步探讨可能的诊 断和治疗方案。
04
康复治疗方法介绍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镇痛药物
针对麻木伴随的疼痛感, 选用适当的镇痛药物,如 非甾体抗炎药等。
神经营养药物
大腿麻痹是怎么回事【专业知识文档】
![大腿麻痹是怎么回事【专业知识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de4e1114a7302768e99392a.png)
大腿麻痹是怎么回事【专业知识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文章导读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长时间的站着或者是坐着,我们的腿总会感觉麻麻的,有些人不把肢体麻木当一回事,其实肢体麻木是很严重的疾病了,那么大家知道肢体麻木是怎么回事吗?肢体麻木是怎么回事?肢体麻木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肢体麻木的发病原因有许多,有一些是半身不遂的症状,有些则另有他因。
肢体麻木,是指肢体对外界的刺激,如对冷、热、痛等感觉的丧失。
健康的肢体对外界刺激是敏感的,当皮肤与外界刺激相接触时,可产生某种感觉,并经由神经系统传至大脑,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正确判定出现这种刺激的性质。
半身不遂的患者主要是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我们的动脉管壁内膜粗糙不平,使得身体中的血液易于凝聚而形成血栓,将已狭窄的血管阻塞,从而引起急性脑缺血。
除了我们所知道的半身不遂是肢体麻木的先兆,其实还有许多疾病有肢体麻木的先兆例如:1.末梢神经病变它多由体内维生素B缺乏、药物或重金属中毒所致,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有戴手套或穿袜一样的感觉减退现象。
有的老年妇女因长期接触冷水,也可引起末梢神经营养障碍,出现手指小关节肿胀和麻木,热敷治疗后会很快好转。
2.颈椎病它分为神经根型、脊椎型等几种类型。
如神经根型颈椎病,会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主要是第一、二、三手指或第四、五手指的麻木,这是起因于椎间盘变形及骨质增生,与半身不遂的麻木不同。
经过颈部牵引等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3.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下肢麻木,并且伴有大腿后侧疼痛。
通过对症治疗,症状可逐渐减轻。
严重者可施行手术。
4.股外侧皮神经炎其特点为大腿外侧麻木,经针灸、理疗及服用维生素B等治疗后,有较好的效果,即使疗效不明显也不会影响下肢活动。
5.脊髓病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而另一侧肢体无力,或为下半身无力伴有麻木。
它是由炎症、肿瘤或外伤等造成的脊髓病变所致,也与半身不遂无关。
肢体麻木评分量表
![肢体麻木评分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ae28f3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a.png)
肢体麻木评分量表
【实用版】
目录
一、肢体麻木的概念和原因
二、肢体麻木的症状和表现
三、肢体麻木的诊断和辅助检查
四、肢体麻木的治疗和预防
五、总结
正文
一、肢体麻木的概念和原因
肢体麻木是指身体某一部分感觉迟钝或失去感觉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肢体麻木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
二、肢体麻木的症状和表现
肢体麻木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有时还可能伴有疼痛、刺痛、烧灼感等不适感。
肢体麻木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上肢、下肢、手部、脚部等。
根据麻木的程度和范围,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三、肢体麻木的诊断和辅助检查
要确诊肢体麻木的病因,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常见的检查包括颈椎片、肌电图、血液检查、尿常规等。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四、肢体麻木的治疗和预防
1.治疗
肢体麻木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果麻木是由于颈椎病、腰椎病等引起的,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如果麻木是由于中风、糖尿病等引起的,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预防
要预防肢体麻木,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保暖,避免受到寒冷刺激。
同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总结
肢体麻木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要确诊病因,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病例分析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f965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2.png)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病例分析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可能表现为手臂、手指或腿部的麻木、无力或刺痛感。
这种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神经损伤、血液循环不良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影响。
对于患者来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可能非常令人困扰,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这种病症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可能是由于外伤、手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当神经受到损伤时,信号传递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麻木和无力的感觉。
针对神经损伤引起的麻木无力,可以通过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或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血液循环不良。
当血液循环不良时,肢体可能会出现麻木无力的感觉。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如动脉硬化症、静脉曲张等。
对于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麻木无力,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手术等方法来改善血液循环。
其他慢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右侧肢体麻木无力。
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双侧肢体麻木无力的症状。
对于此类情况,需要针对慢性疾病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并改善症状。
针对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病因的诊断。
诊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了解病情。
医生还可能会要求做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病因。
一旦确诊,治疗方案将被制定并进行监测。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物理疗法,如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如镇痛药、抗炎药或抗凝药等,以减轻症状并恢复神经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以修复受损的神经或改善血液循环。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病因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康复。
如果您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预防肢体麻木的7个小窍门
![预防肢体麻木的7个小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7af49d7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8.png)
预防肢体麻木的7个小窍门我们的身体是我们展现自己的最基本之物。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依赖它,带着它打拼、工作、学习、行动。
但是,随着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现代环境的变化,许多人都开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身体某些部位麻木的问题。
研究经常性的肢体麻木症状避免和改善麻木不只要是一个健康问题,也会对我们的生活品质产生直接的影响。
我今天将会提供7个小窍门来预防肢体麻木。
1. 坚持运动科学研究表明,不运动而是经常久坐会导致肢体麻木。
无论是在办公室或家中,久坐都是最好不要做的事情。
因而规律运动是预防肢体麻木的好方法。
定期锻炼可提高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优化肌肉、骨骼和神经的健康状态。
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对身体很有好处,可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2.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麻木通常意味着你一直开展相同的动作,承受相同的压力。
例如,对于在电脑前长时间开展工作等行业的人来说,肢体麻木常常伴随着他们的工作。
为减少这样的弊端,确保你在餐间和特定时间休息时,要站直或走动以避免长时间久坐及单调动作。
3. 控制体重肥胖与肢体麻木的风险密切相关。
过度的体重不会仅影响关节、骨骼和肌肉,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手腕、脚和腿的麻木和刺痛感。
如果你是肥胖或超重,努力减轻体重将会是预防肢体麻木的最佳选择之一。
4.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协助医生解决和减少麻木症状。
物理治疗通常包括热敷、艾灸、按摩、腰部支撑器、颈部支撑器及其他身体支撑器。
因而,寻找合适的物理治疗方式可能会对预防肢体麻木大有裨益。
5. 使用习俗和正常姿势不正确的姿势和不安全的运动都会导致肌肉严重拉伤和肢体麻木等问题。
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姿势和身体位置,留意身体在长时间久坐或站立状态下的疲劳和不适,以保持身体的正常健康状态。
6. 调整饮食健康的饮食不仅可控制体重,还能降低血液中糖分水平,同时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
控制糖分的摄入可以减轻肢体麻木的风险。
7. 改善生活环境肢体麻木还可能是因为室内空气质量不良造成。
肢体麻木,千万别大意
![肢体麻木,千万别大意](https://img.taocdn.com/s3/m/6605b38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2.png)
肢体麻木,千万别大意⊙彭永强年近七旬的赵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由于体弱乏力,赵大爷平时很少活动,经常在室内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前一段时间,他突然感觉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最近情况日渐严重,甚至脚趾端出现青紫,这才在子女的带领下,来医院就诊。
经检查,诊断为左下肢动脉闭塞,幸亏就诊及时,否则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出现过身体麻木的症状,但往往不太重视。
事实上,身体麻木切不可麻痹大意,因为这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发病前或者疾病初期的征兆。
其实,从医学角度来看,“麻”和“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的应对措施大相径庭。
一般来说,“麻”是一种相对短暂的身体感受,是肢体感知刺激的一种“应激”状态。
如久坐致肌肉劳损刺激神经,或者蹲、坐时间过久使某个部位的神经卡压,均可能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导致部分肢体不受控制,即“麻”。
这种“麻”一般在避开刺激因素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感觉消失。
相较而言,“木”则由严重原因造成。
经常出现手麻症状,应当心腕管综合征,这是因为长期或超负荷使用双手造成腕部肌肉及肌腱受损发炎、韧带增厚,最终压迫正中神经,从而出现神经卡压症状。
上肢麻木伴随肩颈疼痛,可能是颈椎病造成的,这是由于人体颈椎老化或者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压迫颈椎神经,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下肢发麻,可能是由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这一病变多为不可逆损伤,故麻木症状一般是持续性的。
人体单侧手脚同时发麻的情况也同样不容忽视,因为这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一些脑卒中患者发病前会出现短暂性脑部缺血,从而出现一侧躯体阵发性麻木。
身体发麻从体感而言并非难以忍受,但它背后的成因非常复杂,一些疾病非常凶险,因此,身体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麻木,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诊。
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既往疾病史、相关症状等做初步判断,同时辅助肌电图、心电图等检查,确定疾病病因,进而积极干预,防患于未然。
(来源家庭养生参考网)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5。
肢体麻木的护理措施
![肢体麻木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8bc5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0.png)
肢体麻木的护理措施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肢体麻木的护理措施”的文案:不知道您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候趴在桌子上睡了一觉,醒来胳膊麻得好像不是自己的了,那种感觉可真不好受。
这还只是暂时的麻木,如果是长期的肢体麻木,那可就麻烦啦。
咱先来说说为啥会肢体麻木。
有时候是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压迫到了神经和血管,血液流通不畅,就像被堵住的水管,水过不去,那下游自然就得不到滋养。
还有可能是生病了,比如颈椎病、糖尿病、神经炎等等,这些病都可能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肢体麻木。
那要是真遇上肢体麻木了,该咋办呢?首先,得赶紧改变姿势,活动活动麻木的部位。
就像我有一次坐长途车,腿麻得不行,我就赶紧站起来,在车厢里小步走一走,甩甩腿,没一会儿就好多了。
按摩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用手轻轻揉捏麻木的地方,力度别太大,就像给面团轻轻发酵一样,从近端向远端推按,帮助血液流通。
我记得我姥姥有次手麻,我就帮她这样按摩,看着她舒服的表情,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热敷也能派上用场。
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敷在麻木的部位,热气能让血管扩张,血液流动更顺畅。
但要注意温度别太高,别烫伤了皮肤。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特别重要。
不管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要挺直腰板,别弯腰驼背。
像我们现在很多人整天低头看手机,时间长了,颈椎能不出问题嘛,肢体麻木也就跟着来了。
饮食方面也不能马虎。
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B 的食物,比如谷类、豆类、瘦肉啥的,这些能营养神经。
还要多喝水,让血液不那么黏稠,流得更欢快。
适当的运动更是必不可少。
像散步、游泳、瑜伽这些温和的运动,能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
我有个朋友,以前总是不爱运动,经常觉得手脚麻木。
后来听了我的建议,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现在麻木的情况很少出现了。
如果肢体麻木的情况一直不见好,或者还越来越严重,那可别耽搁,赶紧去医院看看。
医生有专业的知识和设备,能帮我们找出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
总之,肢体麻木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腿麻木什么征兆
![腿麻木什么征兆](https://img.taocdn.com/s3/m/758d794cddccda38376bafdf.png)
文章导读很多时候因为经常保持一个姿势,身体血液循环不通,就会造成肢体麻木,或者因为身体某个部位被重物长时间压着,血液不流通,也会造成肢体麻木,以上两种麻木现象,血液流通后就会好,在有些时候,肢体麻木可能是因为身体某个部位有些疾病引起的。
那么腿麻木都有些什么征兆。
第一,胳膊、腿麻木、刺痛,精神紊乱、晕眩,说话打颤、语无伦次尤其是面部或者身体一侧出现上述情况,就可能是中风,也就是脑卒中的前兆,预示向大脑供氧的动脉堵塞或者破裂。
如果是大动脉出问题,大脑中很大一部分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半身麻痹,同时失去讲话等功能。
如果是小血管出问题,胳膊或腿会麻木。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刻就医。
一般说来,血栓发生三小时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第二,胸部疼痛或不适,胳膊、两颚、颈部疼痛,突发冷汗、极度虚弱、恶心、呕吐、晕眩或者气短这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
另外,有些病人会出现“无痛”心脏病,其最关键的前兆是:突发晕眩、心跳加剧、气短、恶心、呕吐、冒冷汗。
如果身体出现上述某些症状,要第一时间打120急救。
病人口中可含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以防心脏病发作时心肌受到损伤。
第三,腿肚子酸痛、胸痛、气短、咳血这些是危险的腿部血栓形成前兆。
久坐之后最易发生,手术之后长时间卧床,也会出现这种症状。
人人都可能得这种病,坐卧时间久了,血液淤积在腿部,腿部出现血栓,小腿肚子肿疼,此时如果突然出现胸痛或者气短,说明血栓可能已经脱落并通过血液进入肺部。
那可是万分危险,要立刻去医院。
第四,尿血但无痛感如果发现尿中有血,即便没有痛感也要去医院。
尿血的常见原因有肾结石、膀胱或者前列腺感染。
严重的可能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部位发生癌变,当病灶很小,也就是能治的时候,病人通常是没有痛感的。
因此,发现尿血就要尽早就医。
第五,哮喘不好也不坏哮喘发作时往往伴随喘息或者呼吸困难。
如果症状不消退,也不恶化,就应该去看急诊。
如果哮喘发作不治疗,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胸肌疲劳,甚至导致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体麻木《素问·逆调论》说:“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所以临证悟出肢体麻木一症,可用调和营卫之法。
临床上用桂枝汤加味治之,多能获效。
基本处方如下:桂枝12白芍12鸡血藤15桑寄生30炙甘草6生姜5片大枣5枚。
水煎二次,饭前分二次温服。
药渣再煎5~10分钟连药渣带水乘热泡洗患手或足。
加减:麻为气虚,可加生黄芪30~60克,亦可白术等加健脾益气之品;木属湿痰死血,可加白芥子6~10川椒6制没药6久病入络者,加地龙10,或加乌梢蛇15克。
请大家一试,并请方家正之。
1.2症状:持续麻木者18例,间断麻木者14例。
夜间麻甚者5例,劳累后麻木者4例。
12例患者给予轻刺激感觉不灵敏,其中2例浅感觉消失。
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者23例。
15例伴有肢体疼痛,其中3例为刺痛,12例为胀痛。
痛时喜用手揉擦,手指活动受限、持物不便,做细小动作不协调者,9例。
17例有酸胀及沉重感,经按摩后可减轻。
26例患者持物无力,提重物常自手中滑脱,且持物后麻木加重、肢体疲乏。
6例患者肢端发凉,掌心无汗。
2例肢体如虫行、奇痒。
舌苔多为薄白,少数病例舌质较淡。
脉象沉缓为主,其次是弦细或浮弱无力。
麻木部位以手指及腕至手指端为最多,其次为膝至脚趾端,左右无明显区别。
1.3治疗方法。
基本处方:黄芪50g,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栆6枚,路路通15g,桃仁15g,鸡血藤15g,川芎15g.加减:头晕、乏力、心悸、间断麻木,手指屈伸不利,脉微等气虚较重者加人参、白术、重用黄芪。
肢端发凉、苍白掣强、持续麻木,此为阳虚阴盛,加附子、肉桂。
肢端枯燥,劳累后麻木加重者宜加当归、熟地。
有抑郁不舒,气壅胸胁而致胁肋胀痛者可去黄芪加香附、柴胡、枳壳。
如麻木持久伴肢端紫暗而有刺痛,手指活动不利,浅感觉消失,肢体掐之不痛,日轻夜重,此为瘀血或死血,加丹参、红花、赤芍。
麻木日久,脉滑者,加陈皮、半夏、云苓、苍术。
加引经药:上肢麻木、手指拘急加桑枝、姜黄。
下肢麻木加牛膝以活血通络。
蚁行感加全虫,僵蚕。
本组麻木症多数有神疲乏力,肢体感觉迟钝,头晕气短,脉微无力等症状,故而以虚证为多。
用在治疗上着重益气养血而重用参、芪、归、芍。
有瘀血者在原方上加活血通经之品,如丹参、红花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加大活血药物后肢体疼痛早于麻木而先消失。
此外,上肢麻木加桑枝,量须大,25~50g,有刺痛者加姜黄15g以破气血之滞。
这样疗效才会显著。
病程短者,疗效较佳,单纯麻木,以气虚或血虚及气血两虚者效果最佳。
以寒湿引起的麻木或瘀血者,效果稍差。
1例无效者属酒精慢性中毒。
治疗期间必须忌食生冷之物,服药宜不能间断,不可过劳。
否则会影响疗效。
典型病例患者,女,41岁,干部,初诊日期2004年3月7日。
患者于2004年初开始两手麻木,近1年加重,由腕至指端,且有酸胀感及刺疼,手指感觉迟钝,活动欠灵活,劳累后麻木加重,伴周身乏力,动则气短,月经色淡,经期空痛,脉见沉弱,微涩,苔白,舌质淡红,证属气虚血滞。
拟方如下:黄芪50g,桂枝15g,赤芍15g,当归20g,桑枝15g,丹参15g,大栆5枚,木香15g,生姜10g,地龙15g.4月17日,上方共进4剂,麻木大减,手指活动自如,惟神疲乏力尚存,效不更法,再进3剂,正逢月经至,色转红,腹痛减轻,麻木已除,药证相符,病宜自退。
摇头晃脑治疗肢体麻木粳米蜂蜜粥治疗肢体麻木组成:川乌2.5克、生姜3片、粳米50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川乌研为细未,与蜂蜜、生姜、粳米同入锅内,加水500毫升,文火久煮成稀粥。
温热服食,每日2次。
说明:孕妇忌服,方中乌头有毒,不宜多食久食,中病即止。
羊脊骨芡实粉方治疗肢体麻木不错!!!是个不错的药方组成:羊脊骨(带肉)、芡实粉、生姜汁各适量。
用法:羊脊骨煮取汁,加芡实粉制膏,食时加生姜汁。
桃仁蜂蜜方治疗肢体麻木组成:木耳50克、桃仁15克、蜂蜜50毫升、白酒50毫升。
用法:木耳泡展洗净,与桃仁共捣烂,加蜜、酒蒸熟吃。
浸泡好的黑木耳、桃仁、蜂蜜各120克,共捣如泥,放碗内蒸热,分4天吃完永不麻木,孕妇禁用。
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手脚麻木”的食疗秘方:1.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红糖25克。
将木耳洗净放碗内,蜂蜜,红糖拌于其中,放锅内蒸熟食用。
分3日服完。
2.用瘦肉5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田七3克,大枣3枚。
共炖汤,服用。
黄芪、当归具有补气、补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本方适合中风后遗症肢体软、手足麻木,气虚血瘀的患者。
3.取鲜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内,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箩盖上,在太阳将出时取下,冷服。
盖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4.用霜桑叶适量,晒干后用砂锅加水适量煮沸,捞出桑叶,趁热泡手脚15分钟。
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见效。
5.取老丝瓜筋50克,煎汤1碗1次服下,每日2次,连服1星期,有特效。
6.用云南白药粉40克。
浸入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内,放置一昼夜后即可。
用时将患肢浸入药酒内,并反复揉搓,以肌肤发热为度。
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在1日内阳气最盛之午时与阴气最盛之子时进行治疗,15日为1疗程。
500毫升药酒可用一疗程。
治疗期间禁食油腻、冷酸之品,禁涉冷水,勿过劳。
【方名】活血补肾汤【组成】生黄芪60g,山茱萸、当归、山药、熟地各15g,赤芍、川芎、地龙各12g,红花、桃仁、泽泻、茯苓各10g,丹参、龟甲各30g,丹皮6g。
【功用】滋补肾阴,活血化瘀【主治】末梢神经炎【用法】随症加减,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对症:选用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2、b1、b6、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神经生长因子等。
三、改善未梢循环可用:地巴唑、丹参片、川芎嗪注射液,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v.d1次/d,7~10天。
肢体麻木的中医治疗翟露肢体麻木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部位有面部、口舌、四肢、指端、肩背、胸腹等处。
主要表现为患部麻木不仁、非痛非痒、肉内如有虫行,甚则痒痛不知、感觉消失、如木之厚。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兹列举如下:风邪入络感受风邪,邪气入侵面部等处脉络,致气血痹阻,运行不畅。
症见肢体、手足、颜面部麻木不仁,并可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恶风寒、脉浮等。
治以祛风通络,药用白术、乌药、天麻、白芷、木瓜、青皮、白附子、僵蚕、苏叶、甘草之类;恶风寒者加防风。
中气不足脾胃虚衰,中气不足,气虚不运,肌肤失养。
症见手足肌肤渐渐麻木,感觉减退,并见神疲体倦、四肢无力、气短言微、食少便溏、唇面无华、脉象细弱等症。
治以补中益气,佐以养血。
药用北芪、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草等。
若兼肺气虚、肌表不固、麻木汗出者加牡蛎、五味子,或加服玉屏风颗粒、生脉屏风胶囊之类。
待症状明显好转后,可坚持服补中益气丸或六君子丸一段时间以巩固效果。
营血不足营血亏损,血虚生风。
气血不足,肢体肌肤失养。
症见肢体挛急、麻痹不仁、伸缩不利,或在肩背,或在腰腿,没有固定部位,麻痹不仁而常兼肢体酸软,面色无华,唇舌偏淡,或有头晕眼花、心悸等,脉象细弱。
治以补血和营,兼益气润燥。
药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枸杞子、首乌、秦艽、黄芪、桂枝、大枣等。
兼见心悸失眠者加枣仁、柏仁、龙眼肉、茯神;兼见头痛、头晕者加天麻、蔓荆子或白芷、白蒺藜。
气机阻滞痰湿或风湿之邪,闭阻经络,致气机阻滞,脉络不利。
症见肢体麻木不仁,反复发作,日久不愈。
伴有关节酸痛,得温热或按摩而暂减,或兼有轻度浮肿、胸胁不舒、下肢沉困等,舌淡脉弱。
治以除湿化痰、祛风通络、理气活血。
药用羌活、独活、防风、当归、乳香、威灵仙、川芎、陈皮、香附、甘草等。
风痰盛者加全蝎(用量不可多)、僵蚕、生姜汁;肢体麻痹而痛者加没药、鸡血藤、木香;湿盛者加法半夏、苍术、白芥子、茯苓。
淤血阻络气滞日久,血淤不行或外伤积血,久而成淤,淤血阻络,脉络不通,经脉失养。
症见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甚则感觉消失。
或兼肢端麻痛、面色黯晦、唇色青紫、舌有淤点或淤斑,脉涩不利等。
治以活血行淤,兼以理气。
药用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参、香附、枳壳、川芎、柴胡、桔梗、甘草。
淤血较甚者加乳香、没药;淤血日久、正气不足者加党参、北芪以活血益气,使气足而无顽麻。
若只一小处部位顽麻不已,遇阴寒尤甚者,为痰淤与寒湿内阻,除服药外,并可用白芥子15克研末,调生姜、生葱汁适量,外敷患处约4-5小时,常能取得良效所谓肢体麻木,是指肢体对外界的刺激,如对冷、热、痛等感觉的丧失。
除了中风常可有肢体麻木作为先兆之外,以下几种疾病也可见有肢体麻木的先兆。
脊髓病: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另一侧肢体无力、或下半身无力伴有麻木。
它是由炎症、肿瘤或外伤等造成的脊髓病变所致。
颈椎病:它分为神经根型、脊椎型等几种类型。
如神经根型颈椎病,会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主要是一、二、三手指或四、五手指的麻木,这是起因于椎间盘变形及骨质的增生。
经过颈部牵引等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末梢神经病变:它多由体内维生素B缺乏,药物或重金属中毒所致,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
有的老年妇女因长期接触冷水,也可引起末梢神经营养障碍,出现手指小关节肿胀和麻木,热敷治疗后会很快好转。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下肢麻木,且伴有大腿后侧疼痛。
通过对症治疗,症状可逐渐减轻。
严重者可施行手术。
股外侧皮神经炎:其特点为双腿外侧麻木。
经针灸、理疗及服用维生素B等治疗后,有较好的效果,即使疗效不明显也不会影响下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