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二章:认识论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认识论
02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 01 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性,它不是人的 02 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最终还要
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 03 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实践是认识的基
个人成长中的认识论启示
认识论在个人成长中也有重要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要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
在个人成长中,人们通过不断地尝试、反思和总结,逐渐形成对世界的正 确认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认识论启示人们要保持谦虚、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同时也要有 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信息和观点,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认识能够反思实践
通过认识活动,人们可以反思实 践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 践水平。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关系
实践与认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实践与认识在不断互动中深化发展,形成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05
认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章认识论
目录
• 认识论概述 •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 真理与认识的发展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认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01
认识论概述
认识论的定义与重要性
认识论的定义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结构和方法等问题的哲学分支。它主要研究知识的本质、 获取和应用的途径,以及认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
认识论的重要性
认识论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类的认识活动、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以及推动科 学和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讲座第二章:认识论 PPT课件
状态
种
3、下意识(直觉)
水
人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形下的觉知状态 4、潜意识
平 蕴含在意识层面之下的观念、欲望、想法、恐惧等 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意识状况
心理状态 注意
第二节 认识与实践
我们能获得
陆
真理吗?
游
我们怎样 获得真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
我们能获得 真理吗?
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认为,如果,我们不能从感觉经验 中获得真正的知识,如果真正的知识是根 据某种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推理的结果, 那么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就必定是头脑所 固有的,是天赋的或先验的。
物质
生理 (N系统)
精神 (意识)
唯物论
认识论Leabharlann S SS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 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方法论
与第一章、第三章的逻辑关系
第一章
物质世界 运动规律 意识能动
第二章
认识规律 指导实践 改造世界
第三章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历史发展 群众决定作用
本体论(唯物论 和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观
揭示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人类社会相互转化的 过程及意义
柏拉图
笛斯 卡宾 尔诺
莎
莱 布康 尼德 兹
乔姆斯基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 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能 力
知理 识论 性 因经 素验
非情 知感 识 性 因意 素志
实
践 个体主体
主
体 群体主体 基
本 形
人类主体
态
第二,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人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自 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种
3、下意识(直觉)
水
人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形下的觉知状态 4、潜意识
平 蕴含在意识层面之下的观念、欲望、想法、恐惧等 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意识状况
心理状态 注意
第二节 认识与实践
我们能获得
陆
真理吗?
游
我们怎样 获得真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
我们能获得 真理吗?
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认为,如果,我们不能从感觉经验 中获得真正的知识,如果真正的知识是根 据某种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推理的结果, 那么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就必定是头脑所 固有的,是天赋的或先验的。
物质
生理 (N系统)
精神 (意识)
唯物论
认识论Leabharlann S SS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 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方法论
与第一章、第三章的逻辑关系
第一章
物质世界 运动规律 意识能动
第二章
认识规律 指导实践 改造世界
第三章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历史发展 群众决定作用
本体论(唯物论 和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观
揭示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人类社会相互转化的 过程及意义
柏拉图
笛斯 卡宾 尔诺
莎
莱 布康 尼德 兹
乔姆斯基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 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能 力
知理 识论 性 因经 素验
非情 知感 识 性 因意 素志
实
践 个体主体
主
体 群体主体 基
本 形
人类主体
态
第二,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人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自 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40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e第二章 认识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原理ppt
真理具有价值性: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一个普遍性的关系 范畴,是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关系, 即客体对主体的某种有用性。 真理作为主体对客体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 具有满足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的属 性,这就是真理的价值(属)性,即真理对人 的有用性。
“有用就是真理”:P74
主观真理论最典型的代表是实用主义真理 观,其基本观点是“有用就是真理”。它只强调 真理的有用性而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际上,真 理的客观性才是其根本属性,它的有用性是以客 观性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客观性仅仅凭有用性 来判断一种认识是否真理,就会把荒谬的东西也 说成真理。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a.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p72d5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 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b.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P71
从主观条件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知 识水平、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 法的限制。 从客观条件看,事物是复杂的,事物本 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并且人的认识受 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客观世界
客体
实践客体的特征: 社会历史性 客观性 对象性
实践客体的基本形式: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P60 d2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区别: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 统一: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 后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 存、相互作用(确定方案、实际作用于客 体、使目的手段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p56d5)。
人对世界的观念认识过程不仅表现 为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而且也表现为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即由知 性到辩证理性以及二者的对立统一。
2.从认识到实践 p70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 又一次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7
表象是知觉在人脑中的再现
知觉 表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8
表象是知觉的再 现。
事物
知觉是对事物表 面现象和外部联 系的综合反映。 感觉是客观事 物作用于人的 感官而引起的 一种最简单的 反映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鸭子是鸟类动物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6
C、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在感性认识基础上, 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 反映。
二是抽象性,以概念、判断、推理 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7
• 唯物主义可知论
事物的属性 可以为人所 知,就如同空 气通过口、 鼻和毛孔钻 入人体一样 凡以知 ,人之 性也; 可以知 ,物之 理也。 荀子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8
不可知论则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康 德 代 表 人 物 : 休 谟 和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3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 定的思维形式。
苹果是水果
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4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 有判断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PPT课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1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基本观点 , 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 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 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 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能力。
可知论:承认认识对象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理论。 它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认识能够 达到同它所反映的对象相符合。它认为在世界上不 存在永远不能被认识的东西。可知论基本倾向是唯 物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主张世界是可知的。
.
39
唯物主义可知论
我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况就明
确指出,没有什么 “生而
一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 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 这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
30
2、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德谟克里特的“影像说”:
古希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认 为,事物都在空间中投出各自由原子所构成的影 像,这些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才 产生了感觉。他认为:从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与 流射影像的事物是一致的、相似的,这样人的感 觉与事物本身也是一致的。
.
43
康德
康德的“不可知论”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要形成认识必
须具备二个条件:自在之物刺激我们
的感官引起感觉;用先验的认识形式
来整理这些材料。时空和十二范畴就
是这样的认识形式。他认为用时空和
十二范畴整理后的现象界就远离了自
在之物本身。因此,我们的认识只能
停留于现象界,自在之物本身是不可
.
1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基本观点 , 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 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 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 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能力。
可知论:承认认识对象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理论。 它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认识能够 达到同它所反映的对象相符合。它认为在世界上不 存在永远不能被认识的东西。可知论基本倾向是唯 物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主张世界是可知的。
.
39
唯物主义可知论
我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况就明
确指出,没有什么 “生而
一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 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 这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
30
2、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德谟克里特的“影像说”:
古希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认 为,事物都在空间中投出各自由原子所构成的影 像,这些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才 产生了感觉。他认为:从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与 流射影像的事物是一致的、相似的,这样人的感 觉与事物本身也是一致的。
.
43
康德
康德的“不可知论”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要形成认识必
须具备二个条件:自在之物刺激我们
的感官引起感觉;用先验的认识形式
来整理这些材料。时空和十二范畴就
是这样的认识形式。他认为用时空和
十二范畴整理后的现象界就远离了自
在之物本身。因此,我们的认识只能
停留于现象界,自在之物本身是不可
马克思主义基本地原理概论课程ppt第二章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 的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 具有反作用,两者在实践中统一起来。
03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和特点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 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 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与实证主义哲学的区别
实证主义哲学强调经验实证和客观性,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
02
物质与意识
物质的概念
0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0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
03
物质具有质量、体积、 温度、运动等基本属性。
04
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 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ppt第二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物质与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历史唯物主义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感谢观看
规律和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 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使我们能够 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来检 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验和发展理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 的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 具有反作用,两者在实践中统一起来。
03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和特点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 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 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与实证主义哲学的区别
实证主义哲学强调经验实证和客观性,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
02
物质与意识
物质的概念
0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0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
03
物质具有质量、体积、 温度、运动等基本属性。
04
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 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ppt第二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物质与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历史唯物主义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感谢观看
规律和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 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使我们能够 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来检 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验和发展理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_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权威标准
宋朝宰相赵普自诩: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
毛泽东
华国锋提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 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众人标准
实用标准
美国实用主义思想 家詹姆士宣称:
“有用即真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 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 桥梁——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能够成为检验 真理的标准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能动的革命的反 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
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
F=GM1M2/R2
(2)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 念
鱼
鸟
判 断
鱼是用腮呼吸 的水生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 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推 理
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行呼吸
鲸不是鱼类动物
鸭子是鸟类动物
(3)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 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 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孟子主张有“不虑而 知”、“不学而能” 的“良知”、“良 能”。
柏拉图认为“知 识就是回忆”。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PPT
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
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及其原因(主客观 条件的限制、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
思考与探讨
• 世界是否可知? • 世界上是否存在人类无法认识或无法彻底认 识的领域? • 人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反映程度是否存在某 种无法突破的限度?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 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 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感觉、思想 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 认识的不同回答
• 二者的共识:都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外界 对象。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33
辨
析
• 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实践先于认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认识是什么? •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思
考
• 主体的认识能否消除主观认识与客观 实际之间的差异,达到 “客观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 识、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 次能动的飞跃。 • 感性认识:对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 各个方面的认识,没有深入到事物本质的认 识。 • 理性认识: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 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课件
反对主观主义有两个方面,即 反对教条主义和反对经验主义。教 条主义,就是只知道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词句,不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运用,它 使我国的革命遭受过失败和挫折。经验主 义,就是只看到一些具体实践,只看到一 国一地一时的经验,没有看到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原则。
30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 律
㈠由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 5.跃非理性认识的作用
• 从形平式上上。看,认识运动表 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 环。
• 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 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 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38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 律
㈢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3.认识运动的前进上升性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再认识 再实践 认识 实践
39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 律
㈢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4.遵循认识运动规律
外 感性认识的形式貌:的能动反映。
• 感觉——人脑通过不同感觉器官对客 观事物 个别外部性状的反映。
• 知觉——人脑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对客观 事物多方面性状的完整反映。
18
• 表象——人脑在感觉和知觉后留下的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 律
㈠由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 1.跃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具 体性特点。 • 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局限。
人的实践不同于 动物的本能,是有意 识的自觉能动活动, 有先期理论认识的指 导。
10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3.认识的本质
⑴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不同派 别
不可知论
可知论
先验论 反映论
被动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
11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3.认识的本质
⑴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不同派 别
能动反映论 认识是在实践基 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
30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 律
㈠由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 5.跃非理性认识的作用
• 从形平式上上。看,认识运动表 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 环。
• 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 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 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38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 律
㈢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3.认识运动的前进上升性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再认识 再实践 认识 实践
39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 律
㈢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4.遵循认识运动规律
外 感性认识的形式貌:的能动反映。
• 感觉——人脑通过不同感觉器官对客 观事物 个别外部性状的反映。
• 知觉——人脑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对客观 事物多方面性状的完整反映。
18
• 表象——人脑在感觉和知觉后留下的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 律
㈠由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 1.跃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具 体性特点。 • 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局限。
人的实践不同于 动物的本能,是有意 识的自觉能动活动, 有先期理论认识的指 导。
10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3.认识的本质
⑴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不同派 别
不可知论
可知论
先验论 反映论
被动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
11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3.认识的本质
⑴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不同派 别
能动反映论 认识是在实践基 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认识论与实践观PPT课件
67
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 反映论
2016年9月
唯心主义 先验论
2020/4/19
精品课件
68
2016年9月
唯物主义反映论
唯 物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 世界的反映,坚持从
主
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
义 反
物主义路线
映
硬!
论
红!
甜!
2020/4/19
精品课件
69
2016年9月
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物质、
5
2020/4/19
2016年9月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 ,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6
2016年9月
与第一章的逻辑关系
第一章 物质世界 运动规律 意识能动
第二章 认识规律 指导实践 改造世界
唯物论和辩证法
认识论
揭示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相互转 化的过程及意义
2020/4/19
7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020/4/19
精品课件
28
2016年9月
一个残废!
2020/4/19
有伤风化!
意识性
精品课件
真美!
29
2016年9月
主体的能力结构
第一,作为人的体力与脑力总和的 “人本身的自然力”——能力结构的物质基 础。
第二,主体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能 力结构的智能性因素。
第三,主体的动机、意志、情感等— —能力结构的精神动力性因素。
科学的实践观 能动的反映论
2020/4/19
4
2016年9月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价值、价值评价和价值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必然和自由 关键词 反映论 实践 认识 真理 价值 认识世 界 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认识论
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
——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一方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区别,在其适用的范围内都不能被推 翻,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另一方面,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物
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在无限接近物质世界,这一 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所以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渐积累而成,并表现的。
动态理解:真理的发展是一个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
化的过程,如同水滴与长河。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忽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 理的过程性,把所有真理都当作是无需继续发展 的终极真理;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忽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 理具有不依赖于人的认识的客观性,抹煞真理和 谬误的区别,陷入诡辩。
第
章
——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的转向
本体论
认识论
认识论派别
反映论 先验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物
感觉和思想
可 知 论
能动反映论
消极被动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感觉和思想 客观唯心主 义先验论
物
主观唯心主 义先验论
休谟:人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
觉之外是否有一个客观世界、人的感觉能否反 映客观世界,这是不能回答也无权提出的问题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能否对客体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取决于人们对于 客体性质、属性、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取决于人们 对于自身规定性、需要和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价值评价不是随意的, 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的标准是实践。
——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一方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区别,在其适用的范围内都不能被推 翻,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另一方面,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物
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在无限接近物质世界,这一 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所以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渐积累而成,并表现的。
动态理解:真理的发展是一个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
化的过程,如同水滴与长河。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忽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 理的过程性,把所有真理都当作是无需继续发展 的终极真理;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忽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 理具有不依赖于人的认识的客观性,抹煞真理和 谬误的区别,陷入诡辩。
第
章
——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的转向
本体论
认识论
认识论派别
反映论 先验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物
感觉和思想
可 知 论
能动反映论
消极被动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感觉和思想 客观唯心主 义先验论
物
主观唯心主 义先验论
休谟:人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
觉之外是否有一个客观世界、人的感觉能否反 映客观世界,这是不能回答也无权提出的问题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能否对客体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取决于人们对于 客体性质、属性、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取决于人们 对于自身规定性、需要和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价值评价不是随意的, 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的标准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二章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
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
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 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 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 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 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 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 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
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 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 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 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 发展 1、什么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 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 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 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 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 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 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 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 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 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 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3、主体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 过程中的作用
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
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 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 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 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 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 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 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
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 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 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 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 发展 1、什么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 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 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 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 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 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 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 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 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 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 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3、主体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 过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ppt
一个又甜又硬 的红苹果!
苹果(知觉)=红 + 甜 + 硬 + ……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 再现,是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 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知觉 表象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 次能动的飞跃。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这是因为:
1. 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3.理性认识只
实 践 出 真
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 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 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 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 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 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无畏的宇宙人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有回到实践 中去,才能 得到检验和
知。
发展。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 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理性认识要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即工作方法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苹果(知觉)=红 + 甜 + 硬 + ……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 再现,是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 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知觉 表象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 次能动的飞跃。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这是因为:
1. 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3.理性认识只
实 践 出 真
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 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 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 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 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 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无畏的宇宙人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有回到实践 中去,才能 得到检验和
知。
发展。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 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理性认识要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即工作方法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团队研制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动 性 体 现 摹写性 性状和关系
本质和规律
分析和选择
创造性
运用和组合 建构和虚拟
水稻基因图发表与超级杂交水稻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以实践为基础形成了主客体的认识和实践关系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再认识
再实践 认识 实践
第二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
先分析下认识的主客体
认识的客体
思考:认识来自于天赋观念、感性经验、外 部世界、书本还是实践?
“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 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 之间的差别小很多,他 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 成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一方面,实践不断提出新需要、新问题, 推动认识发展; 实 践
游牧和农耕 丈量土地和商品交易 建筑、工业和战争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1)脱离实践考察认识 (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
主体
主体
客体
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客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凡以知, 人之性也;可 以知,物之理 也。
结果怎样呢?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内放 二粒,第三格内放四粒,……还没有放到二十格, 一袋麦子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 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 样迅速,很快就可以看出,如果要计算到第六十 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 他对西萨· 班许下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 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颗麦粒。 1蒲式尔(计量单位折合35.2升)麦子约有500,000 颗,把这个数折成蒲式尔,那就得给西萨· 班拿来 四万亿蒲式尔才行。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 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
——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
1、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因为:(109页) 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 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显示出理论的成就来。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 和发展。
(1)认识世界 认 识 的 结 构 主体: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客体: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世界)
第一,主体(97页)
主体是具有一定认识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人,具有自然性、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三方面的特征,
在结构上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层次。
自然性
个体主体
特 征
社会历史性
结 构
群体主体
能动性
F=GM1M2/R2
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 念
鱼
鸟
判 断
鱼是用腮呼 吸的水生动物 鸟是长羽毛 的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推 理
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行呼吸
鲸不是鱼类动物
鸭子是鸟类动物
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
水果
鱼
鸟
理性认识的特点
男人
抽象
劳动 语言 思维 意识
社会关 系总和
——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红 花!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
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硬! 红! 甜!
知觉 是对事物表面现象
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苹果(知觉)=红+甜+硬+……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表象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 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 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 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 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主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客体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 映 具 有 摹 写 性 与 创 造 性
(102页)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客体是主体认识的对象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 过程
这个“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非常深刻地 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 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主要是不理 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而把理性 认识绝对化。(唯理论) 实际生活中,仍然有人在重犯郑人买履 的错误,他们轻视或否认感性认识,不从实 际出发、不调查研究,只是从本本出发。
(二)从认识到实践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 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 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 亲口尝一尝。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看规律是否可被实践结果复 制出来,看是否实践结果大量重 复出现,看是否在实践结果中遇
到反例。
克隆技术与克隆试验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
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 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班· 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 当然可以 ……?!
舍罕王赏麦
印度有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传说舍罕王打 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 班· 达依尔。国 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 大,他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 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 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 每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 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 人罢。”国王一听,认为这区区赏金,微不足道。 于是,满口答应道:“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 你当然会如愿以偿。”说着,他令人把一袋麦子 拿到宝座前。
现象 本质
多变的
稳定的 反映现象 反映本质 感性形式 理性形式
认识的主体
感觉器官 思维器官
…实践
认识
感性认识
再实践…
理性认识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106页)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 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 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 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 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 的认识,包括感觉、知 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直接性
认识与实 践的统一
本质论
过程论
目的论
方法论
本章的逻辑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没有被反映 者,就不能 有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先验论认为:人 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 先于感觉经验、先于 实践的东西,是先天 就有的。它坚持从“ 思想和感觉到物”的 认识路线。
孟子 不学而能
柏拉图 理念世界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 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 映论
亚理士多德的“蜡块说”
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
约翰· 洛克的“白板说”
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
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 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 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 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 身。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能 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 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蜡块说的意 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 界。
抽 象 性
女人
人
人
多种具 体的人
友人
男人 女人 张三 李四
众人
舍象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 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 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 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 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 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 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荀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自然界是一 本不隐藏自己的 大书,只要我们 去读它,我们就 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休谟
康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06-107)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 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 感性认识: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不深刻的反映; 理性认识:本质的、间接的、全体的、深刻的反映。
第二,相互联系: 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二,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 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毛泽东
反对两种观点
经验论: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 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经验主义)
唯理论: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只有 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教条主义)
本质和规律
分析和选择
创造性
运用和组合 建构和虚拟
水稻基因图发表与超级杂交水稻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以实践为基础形成了主客体的认识和实践关系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再认识
再实践 认识 实践
第二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
先分析下认识的主客体
认识的客体
思考:认识来自于天赋观念、感性经验、外 部世界、书本还是实践?
“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 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 之间的差别小很多,他 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 成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一方面,实践不断提出新需要、新问题, 推动认识发展; 实 践
游牧和农耕 丈量土地和商品交易 建筑、工业和战争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1)脱离实践考察认识 (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
主体
主体
客体
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客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凡以知, 人之性也;可 以知,物之理 也。
结果怎样呢?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内放 二粒,第三格内放四粒,……还没有放到二十格, 一袋麦子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 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 样迅速,很快就可以看出,如果要计算到第六十 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 他对西萨· 班许下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 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颗麦粒。 1蒲式尔(计量单位折合35.2升)麦子约有500,000 颗,把这个数折成蒲式尔,那就得给西萨· 班拿来 四万亿蒲式尔才行。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 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
——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
1、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因为:(109页) 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 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显示出理论的成就来。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 和发展。
(1)认识世界 认 识 的 结 构 主体: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客体: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世界)
第一,主体(97页)
主体是具有一定认识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人,具有自然性、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三方面的特征,
在结构上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层次。
自然性
个体主体
特 征
社会历史性
结 构
群体主体
能动性
F=GM1M2/R2
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 念
鱼
鸟
判 断
鱼是用腮呼 吸的水生动物 鸟是长羽毛 的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推 理
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行呼吸
鲸不是鱼类动物
鸭子是鸟类动物
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
水果
鱼
鸟
理性认识的特点
男人
抽象
劳动 语言 思维 意识
社会关 系总和
——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红 花!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
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硬! 红! 甜!
知觉 是对事物表面现象
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苹果(知觉)=红+甜+硬+……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表象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 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 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 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 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主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客体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 映 具 有 摹 写 性 与 创 造 性
(102页)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客体是主体认识的对象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 过程
这个“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非常深刻地 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 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主要是不理 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而把理性 认识绝对化。(唯理论) 实际生活中,仍然有人在重犯郑人买履 的错误,他们轻视或否认感性认识,不从实 际出发、不调查研究,只是从本本出发。
(二)从认识到实践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 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 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 亲口尝一尝。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看规律是否可被实践结果复 制出来,看是否实践结果大量重 复出现,看是否在实践结果中遇
到反例。
克隆技术与克隆试验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
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 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班· 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 当然可以 ……?!
舍罕王赏麦
印度有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传说舍罕王打 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 班· 达依尔。国 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 大,他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 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 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 每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 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 人罢。”国王一听,认为这区区赏金,微不足道。 于是,满口答应道:“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 你当然会如愿以偿。”说着,他令人把一袋麦子 拿到宝座前。
现象 本质
多变的
稳定的 反映现象 反映本质 感性形式 理性形式
认识的主体
感觉器官 思维器官
…实践
认识
感性认识
再实践…
理性认识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106页)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 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 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 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 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 的认识,包括感觉、知 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直接性
认识与实 践的统一
本质论
过程论
目的论
方法论
本章的逻辑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没有被反映 者,就不能 有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先验论认为:人 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 先于感觉经验、先于 实践的东西,是先天 就有的。它坚持从“ 思想和感觉到物”的 认识路线。
孟子 不学而能
柏拉图 理念世界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 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 映论
亚理士多德的“蜡块说”
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
约翰· 洛克的“白板说”
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
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 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 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 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 身。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能 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 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蜡块说的意 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 界。
抽 象 性
女人
人
人
多种具 体的人
友人
男人 女人 张三 李四
众人
舍象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 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 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 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 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 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 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荀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自然界是一 本不隐藏自己的 大书,只要我们 去读它,我们就 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休谟
康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06-107)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 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 感性认识: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不深刻的反映; 理性认识:本质的、间接的、全体的、深刻的反映。
第二,相互联系: 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二,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 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毛泽东
反对两种观点
经验论: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 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经验主义)
唯理论: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只有 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