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5770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2.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认识气温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对基本的科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温度和气温的定义,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亲身体验温度和气温的变化。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衣物、判断食物的熟度等。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21d0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5.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三.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支温度计。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请你们说说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出示天气预报:师: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播报一下这段天气。
(学生进行播报)师:那么这个温度是怎么测出来的?(预设:用温度计)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两支温度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预设:两排示数,液泡上有保护罩,量程不一样)师:其实啊,除了你们说的这几点呢,他们的作用也不一样,这一支用来测量水啊、油啊等等的物体的温度的(板书:温度),另外一支呢,是专门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的,叫做气温计,空气的温度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作“气温”,(板书:气温)。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温度与气温。
(二)选择测量地点师:从刚才同学播报的天气中,我们知道湖州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7℃,最低气温是18℃,看来一天中气温会有高低的变化的,就今天而言,哪些因素影响了气温?(如果还不够,老师可以补充,可以用“那你觉得……会不会影响气温?”的方式)师: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气温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会选择哪些地方来验证阳光对气温的影响呢?(或者追问:哪些地方受阳光的影响比较大?哪些地方受人的影响比较大,哪些地方受阳光和人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呢?)(预设:操场受太阳的影响大,教室里面的人多,教室受人的影响大吗?)师:那么我们就选择教室、树荫、操场这几个地点来进行测量。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温度与气温|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温度与气温|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364ccdd1f34693dbef3e45.png)
温度与气温设计理念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
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主要是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
虽然三年级时已经学过温度计的使用,但是学生掌握情况还是不太理想,对温度计的使用指导上还要重点复习、指导。
本课我会使用气温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室内、室外,阳光下、背阴处等不同地点的气温,最后介绍小气象站百叶箱。
教学内容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7、8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4、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说明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研究内容: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3、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冬夏不同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说明气温与温度的区别,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二、测量比较,探究新知(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1.请学生说说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42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42](https://img.taocdn.com/s3/m/c817a8d60722192e4536f6f7.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教课方案课题温度与气温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年级四上学习知道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日应选择同一时间来丈量气温。
目标要点经过比较,能选择适合的丈量气温的地址。
难点正确丈量,能坚持记录。
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1、展现两张图片夏季和冬季,温度对天气影响大温度对天气的吗?影响很大。
气温是天气现象让学生领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导入新课的一个重要特影响。
征,是天气日2、今日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察看和丈量我们历中重要的记四周大气的温度。
录数据。
一、室内外温度的丈量与比较1、气温可用什么来丈量?1、温度计复习温度计的相2、还记得温度计的有关知识吗?说出箭头2、玻璃关知所指的管;刻识。
分别是温度计的哪些局部?度;液面;液泡。
3、什么是温度?3、物体的冷热水平;单位是讲解新课摄氏度,符号:℃。
4、温度计的使用需要注意什么呢?4、回复温度计让学生复习温度〔1〕、理解温度计上的刻度。
使用需要注意计的使用需要注〔2〕、丈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丈量环境内2-3分的地方。
意的地方,便于钟。
使用。
〔3〕、温度计的液柱稳准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野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今日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气温同样吗?哪个会高5、填写室内外让学生掌握丈量一点?温度记录表。
室内外温度步〔1〕在哪里丈量,才正确呢?走廊上、阳光下、不同样。
骤,填好表格。
大树旁,教室里。
室外、阴凉、掌握要点知识,〔2〕实验目的:经过室内外温度的丈量与比较,通风处的温度室外、阴凉、通确立哪一个温度可以反应当地的气温。
更能反应当地风处的温度更能〔3〕实验资料:温度计、记录表。
的气温。
反应当地的气室外、阴凉、温。
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应当地A、分红假定干个小组推行实验,每组5~6人,小组的气温。
内做好分工,每组一支温度计和一张“室内外温度记录表〞。
B、把温度计放在桌面上2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
C、每个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址丈量气温,要求把温度计放在距离地面米高的阴凉通风处2分钟,不行暴晒或许淋雨。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备课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备课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26299de2bd960591c6777f.png)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备课教案教科
版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池塘边,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
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
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29431baf45b307e871977e.png)
温度和气温探究活动分析: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5.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aab02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3.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以及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温度和气温的概念,以及气温的变化规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2.让学生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2.气温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问答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温度计和气温计。
3.准备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温度吗?你们感觉气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实例中,哪些是关于温度的,哪些是关于气温的?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温度计和气温计,观察并记录当前的温度和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如阳光下、阴凉处、冰箱里,观察并记录温度和气温的变化。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气温变化规律。
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通过讨论和交流,巩固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气温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气温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5d2b5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f.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和气温》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温度的概念以及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温度现象入手,探究温度的本质,进而理解气温的概念。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对温度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
但是,对于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2.难点:温度和气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温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的含义。
2.新课导入:介绍温度的概念,解释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3.实验探究:让学生进行温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温度和气温的特点。
5.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思考。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温度和气温的理解。
7.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温度和气温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气温:大气中的温度,受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进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20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20](https://img.taocdn.com/s3/m/10db52eaaa00b52acfc7ca47.png)
温度与气温教学背景分析: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观测气温。
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观测气温,并将观测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观测气温。
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4、会用温度计等实行简单的观测,搜集相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使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难点:准确测量,能坚持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4、多媒体资料:动画:气温计与实验用的温度计有何不同。
视频:气温的定义。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为了提升学生们观测气温的规范性、科学性,首先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和观测气温实行指导:理解温度计上的刻度。
观测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之后对测量的气温实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最后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说明气温与温度的区别。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备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cc825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d.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温度和气温》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和气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掌握摄氏度的计量单位,以及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科书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温度和气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温度和气温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进一步巩固概念。
此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摄氏度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和气温的区别。
2.让学生掌握摄氏度的计量单位,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
3.让学生了解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和气温的概念理解。
2.摄氏度的计量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3.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和讨论中,掌握温度和气温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温度计和气温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2.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3.准备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如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等,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温度计和气温计,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然后呈现相关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操作温度计和气温计,测量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气温,并记录数据。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温度和气温的概念。
4.巩固(5分钟)讨论温度和气温的区别,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穿衣、饮食等方面。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温度与气温 |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温度与气温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a28e5931126edb6e1a1013.png)
在天气现象中,气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去观察和测量的数据。用什么来测量气温呢?还记得如何使用温度计吗?如何正确记录温度呢?学生交流。
听新闻。
思考:为什么说2010年的3月20、21、22日这三日恍若经历了夏、春、秋三季?
如果我们要去测量不同地点的温度,需要做哪些准备?
各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气温的测量。
各小组汇报测量的结果。(老师在黑板上做好记录)
孩子们,从我们测的气温数据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这些数据中,代表我们这里气温的温度是哪一个?(通风、阴凉处测的气温。)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每天不同时段的温度是一样的吗?请同学们下去测量某一个地点不同时段的温度,做好记录并完成气温图表。
板书设计
课后
反思
学生回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记录温度。
用本地一则天气气温新闻引入,学生兴趣很高。
在品这则新闻中,学生对气温对天气的天气的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
温度计的使用是三年级学习的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教室外太阳下和树荫下的温度一样吗?教室里门、窗处和室内温度一样吗?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一样吗?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具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
学
过
程
活动
内容
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一、引入:二来自探究内容:孩子们,我们先来看看今年三月份的一则天气新闻:重庆气温连日猛降三日内恍如经历夏春冬三季中国天气网讯昨天(3月22日),山城重庆气温骤降10℃左右,由连日来的“初夏”天气,回到了“初春”。今天重庆的气温再降10℃以上,天气阴冷,仿佛回到了冬季。前天,山城重庆仿佛进入了初夏,最高气温达33.6℃,昨天由于冷空气到来,21时起雨水先头兵抵达主城6区等地,最高气温也被雨水浇落到24.4℃。今天,随着冷空气继续南下,重庆温度再次剧降10℃以上,最高气温预计只有13℃。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备课教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备课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1945706edb6f1aff001f88.png)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备课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后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个小组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池塘边,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5、教师小结。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 页共4 页。
【推荐】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温度和气温教案教科版.doc
![【推荐】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温度和气温教案教科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b584ebdb9d528ea81c77949.png)
温度和气温探究活动分析: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5.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26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26](https://img.taocdn.com/s3/m/f96e45bbe45c3b3567ec8bf6.png)
年级设计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导学过程学科课型讲课总课时 3 时间3、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日应选择同一时间来丈量气温。
2、选择每日丈量气温的环境,达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丈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久丈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选择每日丈量气温的环境,达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丈量和记录。
正确丈量,能坚持记录。
课前部署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早、上午、正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补图、一支温度计。
温故互查:天气日历是〔〕。
在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合作研究:一、室外温度的丈量与比较1、学生沟通如何用温度计丈量温度、如何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2、议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同样吗?如何确立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丈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如何做好记录?3、丈量室内温度,记录、沟通。
4、分组到室外不一样地方丈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丈量的温度即时记录。
5、报告沟通,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一样吗?哪个温度可以反应今日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同样吗?为何不一样?二、气温的丈量1、议论,刚才我们丈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一样地址的温度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应当选择什么地址来丈量气温?2、报告评论。
3、小组展现并比较课前丈量不一样时间〔清早、上午、正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什么时间的气温最低?导学过程板书设计导学反省4、把课前丈量不一样时间的气温数据填入图表。
5、依据气温图表,议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取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正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日丈量的时间该怎么确立?牢固练习:1、〔〕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每日气温变化的特色是〔〕。
拓展延长:我们知道了气温老是在连续地变化着,气温对我们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依据气温的变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变化?2、温度与气温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气温的丈量方法气温的变化特色。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43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43](https://img.taocdn.com/s3/m/cf29998c27284b73f24250f7.png)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总编号:03教材教1、学生知道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每日应选择同一时间来丈量气温。
学2、选择每日丈量气温的环境要同样,达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丈量和记录。
要3、让学生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久丈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求教课日期准备每组一张温度填补图;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这节课要使用温度计来丈量气温,但温度计是一个特别简单损坏的玻璃仪器,必定要当心拿放,特别要防备遇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
假如温度计破裂了,必定要告诉老师来办理。
二、科学研究<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发给每个小组一支温度计,让学生指出温度计上结冰时、水沸腾时的温度。
2、让学生用手握住温度计的液泡,察看温度计有什么变化?<二>、室外温度的丈量与比较1、思虑:你们以为今日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能否同?哪个温度会高一些?2、发给学生每组一张“室内外温度记录表〞开始室内外温度的丈量。
3、生丈量室内温度,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相对应的地方。
4、生报告丈量的结果。
5、生丈量室外温度,每组选择室外不一样的地址量气温。
学生记录丈量气平和特色。
订正与反省:要加强语气指出的同时要说出来学生丈量时,教师要巡视,即时赐予提示和指导。
6、回到教室,生把室内外测得的温度推行比较。
思虑:哪一个温度更能反应当地的气温?室内外温度同样吗?哪儿温度高?哪一个温度可以反应当地的气温?<三>、气温的丈量1、生议论:刚才丈量室外温度时,哪个小组测得的温度最能反应当地气温?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气温柱状图〞上。
2、生沟通并记录。
3、研究一天中温度变化状况。
4、小组采集前一天清早、上午、正午、下午和傍晚气温,填进“气温填补图〞。
5、剖析:“气温填补图〞发问: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6、生议论沟通。
三、反响小结1、发问:假如想知道每日的最高气平和最低气温应分别在什么时间丈量?2、生沟通报告。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57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57](https://img.taocdn.com/s3/m/0995d7ed4028915f804dc2da.png)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温度是物体的冷热水准,气温是周围大气的冷热水准。
2.测量室内外温度,测量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
小组进行记录分析。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温度。
难点:测量室内外温度并比较分析。
1.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即实验记录单)2.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3.老师准备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一)提出温度和气温的科学概念1.温度是物体的冷热水准,气温是周围大气的冷热水准。
2.提出温度和气温的关系。
(二)复习温度计的使用1.每组发一根温度计。
2.观察温度计的刻度。
3.PPT出示使用方法(1)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测量环境内2-3 分钟。
(2)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三)实验一: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师:同学们都能准确使用温度计了。
那现在教室的温度是多少呢呢?教室外面又是多少度呢?教室温度和室外温度有差异吗?(学生先实行猜测)1.测室内温度。
(1)让学生把温度计静置在桌面(或手持放于身前)两分钟,再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
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
(2)各小组汇报测量的结果,对各小组之间的温度差异实行分析,理解误差,并指导学生在测量中尽量减少误差。
2.测量室外温度。
(1)带学生到室外,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
记录好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2)测量阳光下和背阴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
想想哪个地点的温度高?哪个地点的温度低?3.回到教室,各小组把测得的数据实行整理、比较。
4.比较思考:(1)室内外温度是否有差异。
(2)室外不同地点的温度是否有差异。
(3)哪一个温度能够反映当地的气温。
(四)实验二: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1.师:其实呀,室外通风的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2.现在我们已经学会如何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并且会分析数据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5.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
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