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鱼类的洄游与分布及其研究方法——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课件PPT
鱼类洄游(总)详细版.ppt
六、研究涸游的意义
研究鱼类徊游的规律对鱼类生态学和渔业生产有重大意义 (一)从理论意义上讲,徊游是鱼类生态中的问题 (二)而在实际应用中,掌握了各种鱼的徊游规律,有利于确定渔场、 渔汛提高捕获率以及对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根据徊游方式, 提出合理捕捞时间,对于生殖徊游,则在繁殖期后或繁殖期末进行捕 捞。这徉既可保证其种族繁衍,又能获得大量渔获物.
➢精选
2.库区水深、流速等水文情势的变化 造成原有水生生境改变甚至消失
• 丹江口水库兴建后,汉江坝上江段一些产漂 流性卵鱼类的产卵场消失,其他一些产卵场 规模虽扩大,但由于卵苗孵化漂流流程较短, 且在水库表层流速降低到0.15m/s时,表层水 中已无鱼卵,中层鱼卵也很少,大部分鱼卵 在孵化前沉入库底。
• 当鱼类得到较好保护后,与鱼类相关联的其他生 物类群和生态系统也可以得到相应保护。
➢精选
23
二、大坝建设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
1.阻隔鱼类洄游通道
• 1981年葛洲坝建坝前,中华鲟的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游,绵延约800km。建坝后, 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被压缩于坝下至庙嘴约4 km的江段内,产卵场分布江段的长 度不足原有的1%,自然繁殖规模急剧缩小,导致了种群数量的持续下降。
鱼类洄游 fish migration
徊游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里对徊游 的概念、涸游鱼类的类别、徊游的类型、引起 徊游的原因,研究徊游的方法进行探究
➢精选
洄游的定义
徊游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一些鱼类为适应其生命周期 中某一环节而进行的主动的、集群的定向和周期性的长距离迁徙活 动。鱼类的徊游具有种的特点,随其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 复进行.
➢精选
鱼类的分类
(一)按鱼类栖息环境分类 海洋徊游鱼类 淡水徊游鱼类 半咸水洄游产鱼类 过河口性徊游鱼类
鱼类的洄游研究
鱼类的洄游研究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此必须有规律地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鱼类的这种习性和行为称为洄游。
鱼类在由海人河的溯河洄游或自河至海的降河期间,都需要有一个转换调节渗透压机制的过程,以适应水质不同的环境改变。
1 洄游的类型依据鱼类洄游的不同类型,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食洄游和越冬洄游。
1.1生殖洄游大多数海洋鱼类的生活史均在海洋中度过,它们的生殖洄游是由远洋游向浅海,进行近海洄游,如小黄鱼、大黄鱼和带鱼。
与此相反,青鱼、草鱼,等终生生活在江河中的淡水鱼类,其生殖洄游是从江河下游及其支流上溯到河流的中、上游产卵,其行程可达1000----2000km。
1.2索饵洄游鱼类为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洄游,称作索饵洄游,例如,我国福建南部蓝圆鳄追随犀鳕、带鱼追食隆头鱼类(拟隆头鱼、海猪鱼的集群洄游。
索食洄游在结束繁殖期或接近性成熟的鱼群中表现得较明显而强烈,它们需要通过索食摄取和补充因生殖洄游和繁殖过程中所消耗的巨大能量,并且也为鱼类恢复体能、增强体质,以及积贮大量营养物以供生长、越冬和性腺再次发育的需要。
1.3越冬洄游当气温下降影响水温时,鱼类为寻求适宜水温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中分别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这种洄游叫做越冬洄游。
鱼类进入越冬区后,即潜至水底或埋身淤泥内,体表被有一层黏液,暂时停止进食,很少活动,降低新陈代谢,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是鱼类生活周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三者又以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目的而互相区别。
洄游为鱼类创造最有利于繁殖、营养和越冬的条件,是保证鱼类维持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适应行为,而这种适应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并由遗传性固定而成为本能的。
至于诱发鱼类洄游和决定洄游路线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不仅与鱼类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关,也与季节、温度、食源、海流、水质变化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遗传性密切相关。
《鱼类洄游总》课件
洄游鱼类支撑了渔业和旅游业,为沿海地区带来巨 大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生物多样性
鱼类洄游还与其他生物之间形成复杂的相互依赖关 系,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鱼类洄游的保护措施
1
栖息环境保护
保护鱼类的洄游栖息环境,维持水体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
2
法律法规限制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限制捕捞和破坏鱼类洄游的行为。
3
科学研究与监测
加强对鱼类洄游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鱼类洄游的案例分析
大西洋鳟鱼洄游
大西洋鳟鱼洄游是其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它们完 成了极为惊险的迁徙循环。
座头鲸与鱼类洄游
座头鲸利用鱼类洄游的季节性出现,以获取丰富的 食物资源。
总结和展望
鱼类洄游作为一种奇特而神秘的生物行为,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具有深 远的影响。我们应加强保护与研究,共同维护洄游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鱼类在海洋间进行季节性或长途洄游,以寻 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河流型洄游
鱼类在江河湖泊中进行周期性的洄游,完成繁殖 等生命周期关键阶段。
内陆型洄游
部分鱼类仅在内陆水域内进行局部短距离洄游, 实现生态调节与资源分布。
鱼类洄游的影响
生态平衡
经济价值
洄游鱼类能够调节生态环境,维持水域的生态平衡。 它们是重要的资源分配者和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
内源性激素会引导鱼类体内的生理反应和行为,促使洄游的发生。
2
地理感知
鱼类利用地理感知能力导航,根据地理特征确定洄游的方向和路径。
3
环境因素
水温、水质和潮汐等环境因素对鱼类洄游起着重要影响,使其能适应不同的生存 环境。
鱼类洄游的类型
《鱼类学常识》课件
渔业配额
限制鱼类捕捞量,以确保资 源可持续利用。
栖息地保护
保护和恢复鱼类的栖息地, 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教育和公众意识
加强鱼类保护知识的教育, 提高公众对鱼类保护的认识。
2
软骨鱼类
鳍部和骨骼都是软骨构成,如鲨鱼和魟鱼。
3
硬骨鱼类
具有骨骼和硬鳞,包括大部分现代鱼类。
鱼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
了解鱼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促进生态平衡。
洄游
鱼类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以繁殖、寻找食物或逃避环境威胁。
群体行为
一些鱼类形成群体,以提高捕食效率和保护自身免受捕食者的威胁。PT课件,我们将带您进入神秘的水下世界,了 解关于鱼类的奇妙之处。
鱼类学的定义和范围
鱼类学是研究鱼类的科学,包括对鱼类的起源、进化、形态学、生态学和行 为学等方面的研究。
鱼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征
通过了解鱼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水中生存的适应性和独特之处。
伪装
鱼类可以借助颜色和斑纹进行伪装,以适应它们的环境。
鱼类的繁殖与发育过程
从受精到成鱼,鱼类的繁殖与发育过程充满了奇妙和神秘。
鱼卵
鱼类通过产卵繁殖,以确保幼 鱼的存活和繁衍。
仔鱼
孵化出的仔鱼需要在母亲或外 部环境的保护下成长。
成鱼
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和发育, 鱼类最终成为繁衍下一代的成 熟个体。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扮演着多种关键角色。
1 食物链
鱼类是许多生物的重要 食物来源,维持着生物 链的平衡。
2 生态调节
通过控制底栖生物和浮 游生物的数量,鱼类能 够调节水体中的生态系 统。
第七章 鱼类的洄游与分布及其研究方法
250.00
CPUE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00 4月21日 4月26日 5月1日 5月6日 5月11日 5月16日 5月21日 5月26日
吕泗洋渔场2007年春季蓝点马鲛日CPUE变化
2. 索饵洄游
又称摄食洄游或肥育洄游。越冬后的性未成熟鱼
体和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恢复体力、积累营养,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
黄 渤 海 蓝 点 马 鲛 洄 游 分 布 示 意 图
黄海南部春季蓝点马鲛水平分布的年际变化
37.00 37.00 36.00
2006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
2006
2006
36.00 35.00
2007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
2007
2007
35.00
34.00
34.00
33.00
33.00
2009
产卵洄游的分类:
(1)由深海游向浅海或近岸 ,如小黄鱼等。
(2)由海洋游向江河的溯河性洄游 ,如鲑鳟鱼类、刀 鲚。 (3)由江河向海洋的降河性洄游 ,如鳗鱼丽。
产卵洄游的特点: ①游速快,距离长,受环境影响较小。 ②在生殖洄游期间,分群现象最为明显, 通常按年龄或体长组群循序进行。
③在生殖洄游期间,性腺发生剧烈的变化,无论从 发育情况或体积和重量来看,前后的差异是非常 明显的。 ④生殖洄游的目的地是产卵场,每年都在一定的海 区,但在水文条件(如温度、盐度的变化等)的影 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
长江径流量(4-5月): 2009,2006>2008 > 2007; 渔场偏离岸边程度
120.00 121.00 122.00 123.00 124.00 125.00
鱼类的洄游PPT精品文档
1
各 种 洄 游 的 关 系
2
洄游类型 举例 目的
特点
生殖洄游 鳗鲡降河产卵 产卵(繁殖)
集群大、育肥程度 高、游速快、目的
地远索饵Βιβλιοθήκη 游越冬洄游带鱼追食拟隆头鱼 大黄鱼返回黄海越冬
补充能量,恢复体 度过寒冷冬天(越冬) 能,积蓄营养
繁殖期结束后或接 冬季即将来临时出现 近性成熟时较明显
洄游的意义:为鱼类创造最有利于繁殖、营养和越冬的条
件,是保证鱼类维持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适应行为。
3
洄游的分类
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下垂体和性腺
分泌的性激素会促使鱼类集合成群而向产卵场所迁移。 特点:集群大、育肥程度高、游速快、目的地远。(由远 洋到近海、降河产卵洄游、溯河产卵洄游)
索饵洄游:鱼类为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
集体洄游。
越冬洄游:冬季将来临时,鱼类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
第七章 鱼类的洄游与分布及其研究方法ppt课件
ppt精选版
55
3、水流
侧线能感觉到流向,指引方向作用。
40
40
Nov
Dec
39
39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ppt精选版
12
2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10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扩散:种群中的个体或其集群在空间位置 上的变动或运动状况一般称为扩散 (dispersal),这属于动态研究。
ppt精选版
32
2、分布型 分布有三大类型: ①随机的(random);
②均匀的(uniform);
③成群的(clumped)
ppt精选版
33
黄渤海鱼类的洄游类型:
①定着性鱼类: 终年栖息于黄渤海某局部水 域, 除了春冬作深浅适温迁移以外, 通常不 进行洄游的鱼种或某些地方型, 如孔鳐、梭 鱼、海龙、海马、梅童鱼、鰕虎鱼、六线 鱼、斑头鱼、褐菖鲉和低龄小黄鱼、牙鲆 等十余种均属此类型。
ppt精选版
21
索饵洄游的特点:
①洄游目的在于索饵,因此其洄游的路线、方向和时 期的变更较多,远没有生殖洄游那样具有比较稳定 的范围。
②决定鱼类索饵洄游的主要因子是营养条件,水文条 件(温度、盐度等)则属于次要因子。
鱼类知识PPT课件
鱼类的迁徙行为
鱼类迁徙的定义
鱼类迁徙是指鱼类为了寻找食物、繁殖或躲避不良环境而进行的 长距离移动。
鱼类迁徙的种类
根据迁徙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将鱼类的迁徙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生 殖迁徙、季节性迁徙等。
鱼类迁徙的影响因素
影响鱼类迁徙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理需求和遗传因素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水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鱼类的繁殖行为
鱼类的繁殖方式
鱼类通常通过产卵和受精 的方式繁殖后代,有些种 类会进行胎生或卵胎生。
鱼卵的孵化与成长
鱼卵孵化后,小鱼会经历 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 最终成为成鱼。
繁殖行为的特点
生态平衡
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捕食、被捕食等关
系维持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
鱼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 分,许多濒危鱼类物种受到保护,
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
物质循环
鱼类在水中担任着物质循环的重 要角色,通过食物链参与碳、氮、
磷等元素的循环。
鱼类与人类的文化关系
传统习俗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鱼类与当地的文化和传统习 俗紧密相关,如庆祝丰收、祭祀活动等。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方式。鱼类知识在生态旅游中也有着重要的 应用。
例如,在海滨旅游中,游客可以通过观赏鱼类了解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导游也需要掌 握一定的鱼类知识,以便向游客介绍鱼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兴趣。此外 ,生态旅游还可以通过开展钓鱼、潜水等与鱼类相关的活动,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课件-渔业资源与渔场学重点(专业知识模板)
2015渔业资源与渔场学重点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二章鱼类的种群及其研究方法1.种群(必须掌握):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态、生理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的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集合。
3.群体(渔业管理的基本单元):可认为群体是种群之下的一个研究单位,指能够满足一个渔业管理模式的那部分鱼,可定义为一个群体。
(由随机交配的个体组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生殖隔离,在遗传离散性上保持群体的形态、生理和生态性状的相对稳定。
)4.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 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
第三章鱼类的生命周期与早期发育1.鱼类的生命周期(掌握):指鱼类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语,直至衰老的整个一生的生活过程,又称之为生活史或个体发育。
(了解)早期发育:鱼类生命周期中的早期阶段,从鱼卵到幼鱼的几个时期。
是鱼类数量最大、死亡最多,数量变化率最高的敏感时期。
2.鱼卵基本结构(必须掌握):(1)卵膜:位于卵的最外层,保护卵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并使卵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对外界环境起隔离的作用,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2)卵黄: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卵细胞质的液泡酿造而成,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卵黄的大小和胚胎发育时间的长短有关。
(3)油球:是许多种硬骨鱼类卵子的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含有脂肪的,表面围有原生质薄膜的小球状体。
油球对于浮性卵不仅是营养的贮藏,还起到了“浮子”的作用,使卵子能经常保持在一定的水层;但对沉性卵只是营养的贮藏。
(4)卵质:就是卵子的细胞质,是构成卵细胞体的主要部分,是卵细胞营养和生命活动的中心。
卵质的多少决定了细胞的大小。
(5)卵核:又称生殖核或细胞核,卵裂、生长、新陈代谢都和核有直接关系。
【水产课件】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授课教案
【水产课件】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授课教案《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授课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渔业资源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一、基本概念1、水产资源:水域中繁殖生长着的各种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的总称。
2、渔业资源:水域中可供捕捞的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群体。
(1)、渔获资源(或称可捕资源):水域中已经达到性成熟或已达到捕捞规格的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群体。
(2)、预备资源:水域中性未成熟,而将来可供捕捞的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群体。
3、渔业(或称水产业):是开发利用和人工培养水生经济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工业。
4、渔业资源学:或称水产资源学、渔业生物学,是研究可捕种群的自然生活史(繁殖、摄食、生长和洄游)和资源数量估算方法,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和可能渔获量的预报方法以及渔业资源繁殖保护措施等,从而为合理的渔业生产、科学的管理渔业资源提供依据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1、种群自然生活史的研究。
2、群体数量变动规律的研究。
3、渔业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的核心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规律。
四、研究目的为合理安排渔业生产和进行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使我们人类能充分利用水域,并通过科学管理,增殖放流等,可持续地获取最大渔获产量。
五、相关学科1、鱼类学2、海洋生物学3、海洋学4、数理统计学5、生态学6、生理学、行为学、水产增殖学等。
第二节渔业资源学研究简史一、国外研究简史(一)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简史1、开展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原因19世纪中期起,欧洲(主要是苏联)的一些湖泊、河流里的鱼类产量出现下降现象;19世纪末,由于人类的捕捞活动,海洋鱼类资源也出现下降现象。
其中,开发最早的北海渔业。
产量开始明显下降。
北欧国家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的研究,希望提出使渔获量保持稳定的措施。
2、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史1902年,在丹麦首都成立了“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Explortion of the sea)”,缩写为ICES。
鱼类的洄游行为20页PPT
鱼类的洄游行为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海洋渔业资源调查 PPT
为说明某海域渔业资源状况而开展的调查。
3、专项调查
为达到某一单一目标而开展的调查研究
二、渔业资源调查的方法
1、依照水域中氧的产生量、碳的吸收量和浮游植物数量,估算整个 水域或海洋、湖泊的一定区域(或某一定深度的水体)的生产力。 2、依照渔业生物学基础资料,如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合捕捞统计 资料估算资源量。 3、依照大型鱼类(或哺乳动物)的胃含物或海鸟的活动等推断鱼类 存在与否及粗略估算其资源量。 4、在船或飞机上观察水域表层鱼群性状和数量,或潜水观测水体中 的鱼群性状和数量。 5、用大型渔具进行系统试捕,以测定资源变化状况。 6、声学调查。既可提供未开发鱼群的分布和群体大小的估算量,又 可测定海底深度和底质状况,最适用于调查中上层群体。调查底层 群体时,声学技术宜与试捕结合进行。 7、依照已知海区的渔获量进行外推法计算资源量。
(四)组织工作及工具器材准备
感谢您的聆听!
一般采自第一背鳍下面,侧线上方10-20片。取 下的鳞片,夹放在纸制鳞片袋中,并作好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鳞片的处理
鉴定年龄用的鳞片,可用温水或加入少量氢氧化 钠(NaOH)用牙刷或纱布洗涤附着粘液后擦干, 并将鳞片封入两片玻璃中间编号保存。
3、鳞片染色
4、性别鉴定
鉴定性别时应将鱼体剖开,目测鉴别出雌 性(♀)和雄性(♂)。
(1)全长—自吻至尾鳍末端 (2)体长—自吻端至尾椎骨末端 (3)叉长-自吻端至尾叉 (4)肛长—自吻端至肛门前缘
2、鱼体重量的测量(单位:克)
(1)体重—在没有除去内脏之前的鱼体总重量。 (2)纯体重(净重)—除去整个内脏(包括性腺、鳔、 胃肠和体腔内的脂肪等)的鱼体重量。
3、年龄鉴定
1、鳞片的收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00
35.00
34.00
34.00
长江径流量(4-5月):
2009,2006>2008 > 2007;
渔场偏离岸边程度
2009>2006>2008> 2007
2009较2007偏东一个渔 区
33.00
33.00
32.00
32.00
31.00
31.00
30.00 119.00
120.00
121.00
40
40
Mar
Apr
39
39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25 1310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22.00
123.00
30.00 124.00 112159..0000
120.00
121.00
122.00
123.00
124.00
125.00
0
40
Jan
Feb
9
39
8
38
7
37
6
36
5
35
4
34
3
33
2
32
1
31
0
30
9
29
8
28
7
27
6
26
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40
Nov
Dec
39
39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2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10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索饵洄游的特点:
①洄游目的在于索饵,因此其洄游的路线、方向和时 期的变更较多,远没有生殖洄游那样具有比较稳定 的范围。
②决定鱼类索饵洄游的主要因子是营养条件,水文条 件(温度、盐度等)则属于次要因子。
50.00
0.00 4月21日
4月26日
5月1日
5月6日 5月11日 5月16日 5月21日 5月26日
吕泗洋渔场2007年春季蓝点马鲛日CPUE变化
2. 索饵洄游 又称摄食洄游或肥育洄游。越冬后的性未成熟鱼
体和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的成鱼,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生长育肥, 恢复体力、积累营养,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
40
40
May
39
39
Jun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2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1310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40
40
Jul
Aug
39
39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2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1310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37.00
36.00
120.00
121.00
122.00
123.00
30.00 124.00 112159..0000
37.00
20082008
2008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36.00
120.00
121.00 122.00 123.00 124.00 125.00
20029009
2009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
通常按年龄或体长组群循序进行。
③在生殖洄游期间,性腺发生剧烈的变化,无论从 发育情况或体积和重量来看,前后的差异是非常 明显的。
④生殖洄游的目的地是产卵场,每年都在一定的海 区,但在水文条件(如温度、盐度的变化等)的影 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
250.00 200.00
CPUE
150.00
100.00
二、鱼类洄游的生理学机制与生物学意义
① 对盐度的适应 ② 对温度的适应 ③ 对饵料的要求 ④ 繁殖的要求
三、鱼类洄游的类型 根据洄游目的
根据生态环境
产卵洄游 索饵洄游 越冬洄游 海洋鱼类的洄游 溯河性鱼类洄游 降河性鱼类洄游 淡水鱼类的洄游
1.产卵洄游
产卵洄游又称生殖洄游,是当鱼类生殖腺成
熟时,由于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到血液中,刺激神 经系统而导致鱼类排卵繁殖的要求,并常集合成 群,去寻找有利于亲体产卵,后代生长、发育和 栖息的水域而进行活动的洄游。
0
40
Sept
9
39
Oct
8
38
7
37
6
36
5
35
4
34
3
33
2
32
1
31
0
30
9
29
8
28
7
27
6
26
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10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第七章 鱼类的洄游与分 布及其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洄游的定义与鱼类洄游类型及其划分 第二节 鱼类的分布与分布型 第三节 鱼类洄游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洄游的定义与鱼类洄游类型 及其划分
一、洄游的定义
鱼类的洄游正像候鸟的迁徙,是一种大 规模集群进行周期性、定向性和长距离的 迁移活动。
黄 渤 海 蓝 点 马 鲛 洄 游 分 布 示 意 图
(渤
徐、
兆 礼
,
黄 、
东
2009
海
)
小 黄
鱼
洄
游
路
线
产卵洄游的分类:
(1)由深海游向浅海或近岸 ,如小黄鱼等。
(2)由海洋游向江河的溯河性洄游 ,如鲑鳟鱼类、刀 鲚。
(3)由江河向海洋的降河性洄游 ,如鳗鱼丽。
产卵洄游的特点:
①游速快,距离长,受环境影响较小。
②在生殖洄游期间,分群现象最为明显,
黄海南部春季蓝点马鲛水平分布的年际变化
37.00
37.00
36.00
20062006 2006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
36.00
2007
2007
2007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
35.00
35.00
34.00
34.00
33.00
33.00
32.00
32.00
31.00
31.00
30.00 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