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菌落 计数 (1)资料讲解
003菌数报告规则
(一)菌落计数1.细菌培养时间为72小时(3天),、分别在24小时及48小时,72小时,点记菌落数,一般以72小时菌落数为准,2:霉菌、酵母菌培养时间为120小时(5天),分别在48小时及72小时点记菌落数,一般以小时菌落数为准。
点计后,计算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
3.一般将平皿置菌落计数器或从平皿的背面直接以肉眼点计,以透射光衬以暗色背景,仔细观察。
勿漏计细小的琼脂层内和平皿边缘生长的菌落。
注意细菌菌落与霉菌菌落和酵母菌菌落以及它们与供试品颗粒、培养基沉淀物、气泡等的区别。
【必要时用放大镜或用低倍显微镜直接观察或挑取可疑物涂片镜检。
如仍难区别,可延长培养时间4~7天,细菌菌落常会生长增大而加以区别。
】(4.供试品如为微生物制剂,应将有效微生物菌落排除,不可点记在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内。
排除的方法须按该制剂微生物品种而定,并须观察菌落特征及染色形态。
)5.供试品稀释液常含有不溶性原料、辅料,(特别是1:10级别),培养基注皿后亦可能产生沉淀物,经过培养后有时形成数量很多且难与菌落用肉眼相区别的有形物。
(为了有利于菌落计数,可在操作时将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多增加注皿(1~2个平皿),注皿后不经培养而放置于冰箱(勿结冻)中,在计数菌落时作为对照。
或用0.001%TTC营养琼脂注皿,经培养后可将细菌菌落与其他有形物区别开来。
[0.001%TTC肉汤琼脂培养基(0.001%2、3、5氯化三苯四氮唑琼脂),TTC即为:2、3、5氯化三苯四氮唑琼脂在每1000ml营养琼脂内加入灭菌的1%TTC溶液1ml混匀后倾注平皿,防止菌落蔓延]。
)有些软膏等非水溶性供试品:经营养琼脂注皿后呈乳白色,培养后生长的菌落不易辨认和点计,【为防止这种情况,也可用0.001%TTC营养琼脂注皿,经培养后生长的菌落为红色,衬以白色背景上易于点计。
】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肉眼可辨别时仍以2个菌落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余下的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全平板菌落数.若生长蔓延较大的片状菌落或花斑样菌落,一般不宜作为计数用。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菌落总数计数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菌落的数量和密度。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平板计数法、薄层计数法、过滤膜计数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平板计数法是最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菌液均匀涂布在含有固体营养培养基的平板上,通过菌落的生长扩散形成可见的单个菌落,再通过对菌落进行计数并乘以稀释倍数,最后得到待测菌液的菌落总数。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固体培养基。
根据所要检测菌落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并准备好。
固体培养基一般含有琼脂或明胶等物质,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和支持菌落的生长。
2. 制备合适浓度的菌液。
将待测菌种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利用培养箱或摇床进行恒温、恒湿的培养,待菌液呈现合适浓度时即可使用。
3. 稀释菌液。
根据待测菌液的预估浓度,将适量的菌液和无菌生理盐水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以获得合适浓度的菌液。
4. 涂布菌落。
取一定数量的稀释后的菌液,利用灌注器或鱼鳞划线法将菌液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
为了保证菌液的均匀分布,可以采取旋转、摇动等方法。
5. 培养菌落。
将涂布好的平板置于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根据菌种的不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24-48小时。
6. 计数菌落。
在培养好的平板上,通过肉眼或借助显微镜仔细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并使用菌落计数器或放大镜进行计数。
根据菌落的密度和分布情况,可以选择在整个平板上计数,或者在特定区域计数后进行推算。
7. 乘以稀释倍数。
由于菌液在进行稀释时常用不同倍数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所以在计算菌落总数时需要将计数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薄层计数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含有待测菌液的液体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基皿中,使其能够覆盖整个底面。
待液体凝固后,菌落会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并且可以通过视觉或显微镜观察和计数菌落。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名词解释(一)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名词解释(一)微生物限度检查法1. 介绍微生物限度检查法(Microbiological Limit Test)是用于评价药品、食品和化妆品等产品中微生物质量的检验方法。
它能够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并对其数量进行定量评估。
2. 相关名词以下是与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相关的一些常见名词:•微生物限度:指产品中允许存在的微生物或菌群的数量上限。
不同产品类型有不同的微生物限度标准,例如菌落数、霉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等。
–例如,某药品的微生物限度为每克不超过10个细菌。
•菌落总数:指在特定培养基上,某一样品中培养出的微生物菌落的总数。
–例如,通过菌落总数检验,发现某食品样品中每克菌落总数为100个。
•霉菌数:指在特定培养基上,某一样品中培养出的霉菌菌落的数量。
–例如,某化妆品样品中每克霉菌数为5个。
•大肠菌群数:指在特定培养基上,某一样品中培养出的大肠菌群的数量。
–例如,某食品样品中每克大肠菌群数为0。
3. 检验流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准备:从被检测产品中取样,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样品的准备和处理,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2.菌落计数:将样品分别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孵育。
孵育结束后,利用显微镜和计数板等设备,对培养出的微生物菌落进行计数和记录。
3.菌种鉴定:根据菌落的形态、生理特性和生化反应等,对菌落进行鉴定,以确定菌落的种类和数量。
4.结果评价:根据相关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将检测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样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5.结果记录:将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4. 应用领域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药品:验证药品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食品: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致病菌乃至变质微生物,保障食品的卫生和质量。
•化妆品:评价化妆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是否超过限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关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相关名词和解释,以及检验流程和应用领域的简要介绍。
细菌的计数法
CFUCFU (Colony-Forming Units)经培养所得菌簇形成单位的英文缩写。
cfu:colonyformineunit,菌落形成单位,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落。
意思就是每毫升菌液中含有多少单细胞!传统上就叫“个”。
但是,我们知道,一个菌落并不一定是一个细菌所生成,也可能是由一簇细菌(一个细菌团)所生成,这时候再叫“个”就不太准确啦,准确的叫法就是“菌落形成单位”,英文缩写“CFU”。
就像“公斤”和“千克”,只是叫法不同,数量上没有变化。
cfu代表“colony forming units”。
cfu/mL指的是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一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一)目的要求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
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
除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作简单。
但此法的缺点是所测得的结果通常是死菌体和活菌体的总和。
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如结合活菌染色微室培养(短时间)以及加细胞分裂抑制剂等方法来达到只计数活菌体的目的。
本实验以血球计数板为例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
另外两种计菌器的使用方法可参看各厂商的说明书。
微生物 菌落总数 测定详细讲解
菌落总数测定详细讲解一、茵落总数的概念和测定意义菌落(colony)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发育而形成的能被肉眼所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的相同细菌聚集而成的,故又有细菌集落之称。
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1)或表面积(clni)内,、所含能于某种周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细菌集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是作为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标记,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食一中细菌的性质以及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科学依据.二、茵落总数测定的几项说明1.菌落总数的测定。
是以检样中的细菌细胞和营养琼脂混合后,每个细菌细胞都能形成一个可见的单独菌落的假定为基础的。
由于检验中采用37℃于有氧条件下培养(空气中含氧约20%),因而并不能测出每g或ml检样中实际的总活菌数,厌氧菌、微嗜氧菌和冷营菌在此条件下不生长,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一些细菌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能在普通营养琼脂中发育、嗜中温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2.鉴于食品检样中的细菌细胞是以单个,成双、链状、葡萄状或成堆的形式存在,因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出现的菌落可以来源于细胞块,也可以来源于单个细胞,因此平板上所得需氧和兼性厌氧菌菌落的数字不应报告活菌数,而应以单位重量、容量或表面积内的菌落数或菌落形成单位数(colony forming units,CFU)报告之。
3.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条件及其他生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分别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
因此,要得到较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应将检样接种到几种不同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上,并培养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氧气供应等。
但国家颁发的食品卫生标准对不同食品的菌落总数的规定,都是根据用普通营养琼脂进行需氧培养所得的结果确定的,因此在食品的一般卫生学评价中并不要用几种不同的非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菌落形态观察并计数
稀释度
10-3
10-4
10-5
菌落数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克样品总菌落数
• 作业: 1.记录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 2.比较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酵母菌
的菌落特征。
3.细菌纯化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1
• 霉菌菌落大而疏松或棉絮状或蜘蛛网状, 其表面颜色(因分生孢子有多种颜色),与基 质结合较牢,往往具有霉味。
• 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相近,但较大而厚, 并且不透明。四大类微生物菌落比较表
各种微生物菌落形成的特征
1.细菌菌落形态观察
2.细菌纯化和保种
3.微生物活菌测数
• 1)真菌菌落的形态
菌落形态观察并计数
• 细菌一般有臭味,其菌落为小点状,多为 圆形(个别为呈根状或辐射状)较小,菌 落的颜色多样,但正反面颜色相同。菌落 表面隆起,有光滑湿润的、粘稠的、也有 粗燥干燥的,它们与基质结合不牢,容易 被挑起,其生长速度很快。
• 放线菌菌落早期酷似细菌菌落,至晚期表 面出现粉状(即形成了分生孢子)呈同心 圆,辐射状,干燥、菌丝与培养基紧密结 合,不易挑取,产生各种色素和泥腥味, 正反面颜色一般不同。
• 2)真菌菌落数:
稀释度
10-3
10-4
10-5
菌落数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克样品总菌落数
微生物活菌测数(附稀释平板 计数法)
• 1)细菌菌落的形态
• 2)细菌菌落数:
细菌菌落 计数 (1)资料讲解
间 板法
• 方法:
1.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 0.9 ml 生理盐水,分别 加入6支灭菌EP管中。
2.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0.1ml充分混匀的待 检样本,注入盛有0.9ml灭菌生理盐水的 试管中,混匀成1:10稀释液。
3.吸取1:10的稀释液0.1ml注入盛有0.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0稀 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 1:10000稀释液等备用。(如此递增稀 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1ml灭菌吸管)
4.用灭菌吸管取2~3个适宜稀释度的稀释菌 液0.1ml,分别注入灭菌平皿内,每个稀 释度重复做两个平板,涂布均匀后,置 37℃,培养24-48h。
12
3
4
5
6
0.1ml
1
样本
0.1ml 0.1ml 0.1ml 0.1ml 0.1ml 0.1ml
123456
0.1ml
0.1ml
0.1ml
• 适用领域:
• 结果:
稀释度 菌落数 每毫升中 总活菌数
10-4
10-5
10-6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总活细菌数(CFUs/ml)=某一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10×稀释度
*注意事项见实验讲义
细菌菌落计数
▪直接法
✓血球记数板 ✓活菌染色:美蓝、吖啶橙、TTC
▪间接法
直接法—血球记数板
细菌计数板和血球计数板都用来侧微生物的总菌数。血球计数板用来测 较大微生物如酵母菌和霉菌孢子的总数,细菌计数板用来测细菌的总菌 数。两种计数板的构造相似,不同的是细菌计数板的深度仅为血球计数 板深度的1/5。
(2)菌落计数的报告 ①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 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 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 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 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菌落计数
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菌落计数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细菌总数的测定。
2.原理平板计数法是测定水中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异养菌密度的方法。
因为细菌在水中能以单独个体、成双成对、链状、成簇等形式存在,而且没有任何单独一种培养基或一套物理、化学条件能满足一个水样中所有细菌的生理要求。
所以,由此法所得的菌落数可能要低于真正存在的活细菌的总数。
3.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热干燥箱恒温培养箱冰箱解剖镜。
采样瓶、三角烧瓶、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等器皿121°C(20min)高压蒸汽灭菌后于电热干燥箱中烘干。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市售营养琼脂培养基,按说明配制,装于三角烧瓶中,经121C高压蒸汽灭菌15min,经无菌性检验和标准菌株检验后,贮存于暗处备用。
4.步骤4.1选择稀释度稀释度要选择适宜,以期在平皿上的菌落总数介于30〜300之间。
大多数饮用水水样,未经稀释直接接种1mL,所得的菌落总数可适于计数。
4.2水样的稀释方法①将水样用力振摇20〜25次,使可能存在的细菌凝团成分散状。
②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0稀释液。
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1:10000稀释液(稀释倍数按水样污浊程度而定)。
注意:吸取不同浓度的稀释液时,必须更换吸管。
4.3操作方法①以无菌操作方法用1mL灭菌吸管吸取充分混匀的水样或2〜3个适宜浓度的稀释水样ImL,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每个水样应倾注两个平皿。
②待琼脂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7C恒温箱内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
4.4菌落计数培养之后,立即进行平皿菌落计数。
如果计数必须暂缓进行,平皿需存放于5〜10C冰箱内,且不得超过24h。
但是不可以使这种做法成为常规的操作方式。
菌落计数器计数方法详解
菌落计数器计数方法详解菌落计数器(Colony Counter)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微生物菌落数量的仪器,广泛用于微生物学研究、环境保护、食品工业、医学和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菌落计数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菌落计数器的结构一般来说,菌落计数器包括菌落计数板、LED光源、灯罩、目镜、宽幅板调节钮、突起按钮等部分。
在计数过程中,将培养基平板放在菌落计数板上,开启LED光源照射培养基平板,目镜上方会出现大量菌落,使用突起按钮进行纪录和计数。
2. 菌落计数器的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菌落计数器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好待测样本,应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2.准备好培养基平板,应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制备,避免污染和偏差。
3.清洁菌落计数器,并将培养基平板放在菌落计数板上。
2.2 计数步骤1.打开菌落计数器,并调节合适的光源亮度。
2.选择一个适宜的倍率,一般为1-1.5倍,使用宽幅板调节钮使目镜聚焦。
3.开始计数前,应将菌落计数板上的菌落进行清点,以免重复计数或漏计。
4.用突起按钮逐个记录每个菌落的数目,轻按一下突起按钮记录一个菌落。
5.计数结束后,应将目镜反转清洗,以避免污染。
2.3 防止误差的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检测手部微生物的可能性,操作人员必须在洁净间内使用无菌手套等防护装备。
2.培养基平板质量和保存条件应符合标准,以保证菌落的形成和生长。
3.菌落计数板的数量应符合要求,并根据菌落的密度调整倍率和光源亮度。
4.计数过程中应切勿使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触碰培养基平板或菌落计数板,避免污染和误差。
5.若发现菌落过多或过密,可采用分区方法计数,避免漏计或重复计数。
3. 菌落计数器的常见问题3.1 菌落计数结果偏低菌落计数结果偏低可能是因为培养基平板制备不当,或者是计数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应重新制备培养基平板并检查计数方法。
3.2 菌落计数与实际数量不符这可能是因为样本不均匀或者操作错误导致的,应重新操作,并注意操作规范。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要求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法。
(⼆)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长繁殖⽽形成⾁眼可见的菌落,即⼀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个单菌落也可来⾃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段时间才能取得,⽽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法的最⼤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泛⽤于⽣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品、饮料和⽔(包括⽔源⽔)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器材1.菌种⼤肠杆菌菌悬液。
2.培养基⽜⾁膏蛋⽩陈培养基。
3.仪器或其他⽤具1mL⽆菌吸管,⽆菌平⽫,盛有4.5ml⽆菌⽔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l.编号取⽆菌平⽫9套,分别⽤记号笔标明10-4、10-5、10-6。
(稀释度)各3套。
另取6⽀盛有4.5mL⽆菌⽔的试管,依次标是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lmL⽆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的⼤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
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
另取⼀⽀lml吸管插⼊10 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管底,吹时离开液⾯,以免将吸管中的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的概念和测定意义
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
长。
•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也 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只包括一群在计数平 板琼脂中生长发育、嗜中温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 细菌菌落总数,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 数等。
•
2 菌落总数测定的卫生学意义
(1)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 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 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 供依据。
(2) 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越多,则食品含有致 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越差;菌落总数越 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须配合大 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检验,才能对食品做出较全面 的评价。
3、细菌总数
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 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其中 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细菌总数 也称细菌直接显微镜数。通常以1 g或1 mL样品 中的细菌总数来表示。
菌落总数的测定
(GB 4789.2—2010)
• 一、 目的
• 1、 学习并掌握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和 原理。 2 、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对被样品进行卫生学 评价中的意义 。
二、原理
•
细菌数量的表示方法由于所采用的计数
方法不同而有两种:处理,在一定条件下
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形成的细菌菌落
总数。以 CFU/g(mL)来表示。
•
一定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
间、pH、是否需要氧气等。
•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
36 ±1℃培养48±2 h,能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生长
发育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
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
实验1.细菌总菌落数的测定
六、说明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能准确反映被检样品的真实情 况,检验时必须注意以下一些要求和规定: (1)检验中所用的所有器具都必须洗净、烘干、灭 菌,即不能存在活菌,也不能残留有抑菌物质。 (2) 应注意采样的代表性,如系固体样品,取样 时不应集中在一点,宜多采几个部位。固体检样 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于均质器中,以800~ 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于均质器中,以800~ 1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以获得均匀的稀释 1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以获得均匀的稀释 液。
(3)为减少样品在稀释时造成的误差,在连续递次稀释时, 每个稀释液应充分振荡,使其均匀(最好采用漩涡混合 器),同时每变化1个稀释倍数应更换1 器),同时每变化1个稀释倍数应更换1支吸管。在进行 连续稀释时,应使吸管内的液体沿壁流入生理盐水中, 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以免吸管外部附着的检液 溶于其内,造成误差。 (4)样品稀释液大多采用生理盐水,有时也用磷酸缓冲液 或0.1﹪的蛋白胨水。如果检样的含盐较高(如酱制品), 0.1﹪ 稀释液也可采用无菌蒸馏水。用做样品稀释的液体,每 批都要做空白催找,以判断培养基、培养皿、吸管及空 气可能存在的污染。
(5)为了控制培养基的硬度适合细菌的生长,琼脂 含量选为1.5﹪ 含量选为1.5﹪。为了便于操作,有时在灭菌前, 就把培养基分装到不同的试管内,一般1 就把培养基分装到不同的试管内,一般1支试管 内的分装量是15ml营养琼脂底部带有沉淀的部 内的分装量是15ml营养琼脂底部带有沉淀的部 分应弃去,以免与菌落混淆而影响观察计数。 (6)为使菌落能在平板上均匀分布,将检液加入平 皿后,应在20min内倾入培养基并旋转混匀。可 皿后,应在20min内倾入培养基并旋转混匀。可 将平皿放在平面上,先前后左右地摆动,然后 按顺、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混合时应多加小心, 不要使其溅到皿边和皿盖上。
细菌菌落计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菌菌落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3. 了解不同细菌的生长特性和培养条件。
二、实验原理细菌菌落计数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细菌,观察并计数菌落,从而了解样品中细菌的数量。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步骤:1.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使菌落数量达到可计数的范围。
2. 接种:将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使菌落分散生长。
3. 培养和观察: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涂布后的培养基,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4. 计数: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菌落数。
三、实验材料1. 样品:实验室自备的细菌样品。
2.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等。
3. 仪器:无菌操作台、移液管、培养皿、酒精灯、恒温培养箱等。
4. 其他:无菌水、酒精、生理盐水、无菌棉签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使菌落数量达到可计数的范围。
2. 接种:用无菌棉签将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使菌落分散生长。
3. 培养和观察:将涂布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
4. 计数: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五、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取1mL待测样品,加入9mL无菌水中,进行10倍稀释。
2. 接种:用无菌棉签蘸取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
3. 培养和观察:将涂布后的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4. 计数: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六、实验结果1. 样品1:菌落总数为100个。
2. 样品2:菌落总数为200个。
3. 样品3:菌落总数为150个。
七、实验分析1. 样品1的菌落总数较少,可能是因为样品中细菌数量较少或细菌生长条件不适宜。
2. 样品2的菌落总数较多,可能是因为样品中细菌数量较多或细菌生长条件适宜。
细菌的计数法
CFUCFU (Colony-Forming Units)经培养所得菌簇形成单位的英文缩写。
cfu:colony formine unit,菌落形成单位,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落。
意思就是每毫升菌液中含有多少单细胞!传统上就叫“个”。
但是,我们知道,一个菌落并不一定是一个细菌所生成,也可能是由一簇细菌(一个细菌团)所生成,这时候再叫“个”就不太准确啦,准确的叫法就是“菌落形成单位”,英文缩写“CFU”。
就像“公斤”和“千克”,只是叫法不同,数量上没有变化。
cfu 代表“colony forming units”。
cfu/mL指的是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一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一)目的要求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
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
除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作简单。
但此法的缺点是所测得的结果通常是死菌体和活菌体的总和。
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如结合活菌染色微室培养(短时间)以及加细胞分裂抑制剂等方法来达到只计数活菌体的目的。
本实验以血球计数板为例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
另外两种计菌器的使用方法可参看各厂商的说明书。
菌落计数的方法
菌落计数的方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种统计物品含菌数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的测量,通常将被检样品做成几个相同的10倍递减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抽出1ml放在杀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育一定时间后,记录每个平皿中构成的菌落数量,依据吸收倍数,排序出来每克(或每ml)完整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置、吸收、蕴含平皿至计数报告无何显著相同,只是在某些具体内容建议方面稍存有差别,例如有的国家在样品吸收和蕴含培育入,对液体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震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置放时间等均并作了比较具体内容的规定。
菌落计数
一、菌落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胞集合而成。
当样品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在一定条件下(需养、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或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需氧、37度、48H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种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毫升原始样品中所含杨的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步骤: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h》计数报告三、具体步骤(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被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匀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甲溶液浓度为0.1。
我们取甲溶液1毫升,再加9毫升蒸馏水,制得乙溶液(浓度变为0.01)。
再取乙溶液1毫升,加蒸馏水9毫升,制得丙溶液(浓度变为0.001)再取丙溶液1毫升,加蒸馏水9毫升,制得丁溶液(浓度变为0.001)再取丙溶液1毫升,加蒸馏水9毫升,制得丁溶液(浓度变为0.001)依次类推,可得到0.0001、0.00001、0.000001。
这样的溶液。
这个过程就是十倍递增稀释。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2、无菌操作:操作中必须有“无菌操作”的概念,所用玻璃器皿必须是完全灭菌的,不得残留有细菌或抑菌物质。
平板菌落计数法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平板菌落计数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平板菌落计数法(一)目的要求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
3.仪器或其他用具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l.编号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
(稀释度)各3套。
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用lmL无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
菌落计数原则
菌落计数原则菌落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生物数目。
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分散在培养基上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然后根据菌落的数量来推算样品中微生物的数目。
菌落计数的步骤包括样品制备、稀释、分配、培养和计数。
样品制备是指将样品从样品容器中取出并处理为适合菌落计数的状态。
样品稀释是指将样品分散到可进行菌落计数的范围内,以便于计算微生物数量。
样品分配是指将已稀释的样品分配到培养基上,形成菌落并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需要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因素。
计数是指根据菌落数量和样品稀释倍数等信息来计算出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菌落计数的原则包括无菌操作、正确选择培养基、控制培养条件、做好菌落计数和统计等方面。
无菌操作是指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将外界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带入样品中。
正确选择培养基是指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培养基,以便于微生物的生长和菌落的形成。
控制培养条件是指控制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条件,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菌落的形成。
做好菌落计数和统计是指对菌落进行准确计数和统计,以得到准确的微生物数量。
菌落计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环境、农业等多个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菌落计数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和品质控制,以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是否符合标准。
在医药领域,菌落计数被用于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药品的纯度和安全性。
在环境领域,菌落计数被用于监测水、空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以评估环境的卫生状况。
在农业领域,菌落计数被用于监测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况。
菌落计数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遵循菌落计数的原则,严格控制操作过程,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微生物数量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
4
5
6
0.1ml
1
样本
0.1ml 0.1ml 0.1ml 0.1ml 0.1ml 0.1ml
123456
0.1ml
0.1ml
0.1ml
• 适用领域:
细菌菌落计数
▪直接法
✓血球记数板 ✓活菌染色:美蓝、吖啶橙、TTC
▪间接法
直接法—血球记数板
细菌计数板和血球计数板都用来侧微生物的总菌数。血球计数板用来测 较大微生物如酵母菌和霉菌孢子的总数,细菌计数板用来测细菌的总菌 数。两种计数板的构造相似,不同的是细菌计数板的深度仅为血球计数 板深度的1/5。
1.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 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2.疾病诊断
*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尿培养 3.细菌感染及药物治疗效果
*临床病人 *实验动物
3、菌落计算方法 (1)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 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 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2)菌落计数的报告 ①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 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 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 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 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间 接 法—平板菌落计数法
浇注平板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涂布平板法
• 方法:
1.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 0.9 ml 生理盐水,分别 加入6支灭菌EP管中。
2.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0.1ml充分混匀的待 检样本,注入盛有0.9ml灭菌生理盐水的 试管中,混匀成1:10稀释液。
3.吸取1:10的稀释液0.1ml注入盛有0.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0稀 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 1:10000稀释液等备用。(如此递增稀 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1ml灭菌吸管)
• 结果:
稀释度 菌落数 每毫升中 总活菌数
10-4
10-5
10-6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总活细菌数(CFUs/ml)=某一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10×稀释度
*注意事项见实验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