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便秘(一)

合集下载

针刺天枢穴治疗便秘技术

针刺天枢穴治疗便秘技术

③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提 插幅度不能过大。
【意外情况处理方案】
1.晕针
迅速起针,患者平卧,松 开衣带,注意保暖,或 给予温 水。重者指压人中、合谷、涌 泉等穴。若人事不省、息 弱脉 细者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2.弯针
出现弯针不得再提插、捻 转,可慢慢将针退出, 或沿 弯曲方向退出,不可用力过猛, 以防断针。或使局部肌肉 放 松后退针。
③消毒:以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医者手指 及患者局部皮 肤。
④行针:以1.5寸毫针直剌双侧天枢穴,进 针1-1.5寸,得 气后留针。 ⑤时间:每次留针30分钟,大约15分钟时 行针1次。
2、治疗时间及疗程
①针刺1次/日。
②10次为一疗程。
3、关键技术环节
①针刺时采用补法。 ②捻针频率为90—120次/分。
3.断针
浅者可以镊子或止血钳子 取出;深者,可略压迫 针孔旁 皮肤使断针端露出再拔出。更 深者需X线定位手术取出。
谢谢大家
C、虚秘证: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便 质不一定干结,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面色 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短,舌淡苔薄, 脉细无力。
【使用器具】:
正规医疗用品厂生产 的0.25×40mm不锈钢毫针, 消毒器具,镊子。
Hale Waihona Puke 【操作方法】1、操作步骤
①体位:仰卧位。体位选择以行针方便, 病人舒适为度。 ②选穴:天枢穴脐中旁开两寸。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针刺天枢穴治疗便秘技术
南浔区中医院针灸科
计雪芳
【适应症】:
习惯性便秘。
【禁忌症】:
肠道肿瘤、克隆病、 结肠息肉、肠结核等。
【诊 断 标 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中的便秘诊 断标准来进行诊断。

《针灸治疗便秘》课件

《针灸治疗便秘》课件

针灸治疗的原理
1 促进肠道蠕动
针灸可以刺激肠壁神经和平滑肌,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2 调节肠道功能
针灸可以调节肠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提高肠道功能,改善便秘问题。
常用的针灸穴位
指沟穴
位于拇指和食指第一指关节之 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腹胀和 腹痛。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侧腕肱肚骨的外侧 凹陷处,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改善便秘。
《针灸治疗便秘》PPT课 件
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针灸治疗便秘的原理、效果、常用穴位以及注意事项 和预防措施。让我们一同探索便秘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便秘的定义和症状
1 便秘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过少或排便困难,大便干燥、坚固且排便时间过长。
2 常见症状
便秘症状包括大便不畅、大便时间过长、排便不尽感、腹胀和腹痛。
寻求专业针灸师
请确保向专业的针灸师寻 求治疗,避免受到不合适 的针灸操作。
适度针灸
针灸治疗应根据个人情况 进行适度调整,避免过度 刺激和过度依赖。
坚持预防
便秘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 便秘问题的再次发生。
结论和建议
针灸治疗是一种有效的便秘治疗方法,通过调节肠道功能,缓解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请寻找专业 针灸师进行治疗,并注意预防和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天枢穴
位于肚脐旁边的腹部凹陷处, 可以帮助调节肠道功能,缓解 便秘。
针灸治疗便秘的效果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缓解便秘症状
针灸可以有效缓解大便不畅、腹胀和腹痛等便秘症状。
2
改善肠道功能
经过针灸治疗,肠道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得到调节,肠道功能得到改善。
3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针灸治疗,便秘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和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推拿治便秘

中医针灸推拿治便秘
经济效益
通过对比针灸推拿治疗便秘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经 济效益,评估其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分析针灸推拿治疗便秘对患者生活质量、工作和 学习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其社会效益。
05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
总结词
针灸推拿对老年性便秘患者具有显著的治 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
针灸推拿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强调机体内外环境的统 一协调,注重预防和康复。
针灸推拿的起源和发展
1
针灸推拿起源于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2
针灸推拿在古代就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防 治,并在历代医学家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完善。
3
现代针灸推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 医学理论和技术,进一步发展创新。
促进排便反射
针灸推拿可刺激肠道神经,增强肠道反射,使肠道蠕动加快,促进排便。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适用于虚秘、冷秘、习惯性便秘等。
禁忌症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不适于热秘、气秘等实证患者。
03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方法
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
常规针刺
通过刺激主穴和配穴,调和气血,达到通便的作 用。
06
结论
中医针灸推拿对便秘的治疗效果
总体有效
中医针灸推拿对便秘的治疗效果总体上是比较显著的,能够有效 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缓解病情。
改善肠道功能
中医针灸推拿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从而起到治疗 便秘的作用。
调节内分泌
中医针灸推拿可以调节内分泌,特别是对于一些内分泌紊乱引起 的便秘有很好的疗效。
详细描述
药物性便秘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针灸推 拿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是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 同时配合推拿手法缓解肠道副作用。治疗过程中,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穴位的调整和刺激强度 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医生还会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使用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 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便秘》课件

《针灸治疗便秘》课件
耳穴疗法是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 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 便秘的目的。
耳穴疗法对于轻中度便秘有较好的疗 效,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常用的耳穴疗法包括耳穴压豆、耳针 等,其中耳穴压豆是最常用的方法。
耳穴疗法需要专业的耳穴医师操作, 以免误伤经络。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通过负压吸引原理 ,使罐吸附在皮肤上,造成局 部淤血,以达到调整人体气血
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02
针灸治疗便秘与其他疗法的结合
为了提高便秘的治疗效果,针灸可以与其他中医疗法如中药、推拿等结
合使用,也可以与现代医学手段如药物治疗、生物反馈等相互补充,形
成综合治疗方案。
03
针灸治疗便秘的科研方向
针对针灸治疗便秘的科研方向,应注重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探索更加
有效的穴位组合和刺激方法,同时加强临床研究,不断完善和规范治疗
02
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
针刺疗法
01
02
03
04
针刺疗法是通过针刺人体特定 穴位来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
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常用的针刺疗法包括毫针、耳 针、头皮针等,其中毫针是最
常用的方法。
针刺疗法对于功能性便秘和慢 性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但对于器质性便秘则效果不佳

针刺疗法需要专业的针灸医师 操作,以免误伤经络。
针灸治疗便秘的实践经验
在临床实践中,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和技巧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 和总结,可以提炼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分析针灸治疗便秘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针灸治疗便秘的国际化推广
随着中医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针灸治疗便秘等优势病种的治疗方案和技

便秘治不好,不妨试试中医针灸!

便秘治不好,不妨试试中医针灸!

便秘治不好,不妨试试中医针灸!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正常情况下,排便间隔多为24~48小时,若经常性排便超过48小时,且排解费力,即可视为便秘。

祖国医学也称之为“便秘”。

很多患者已经有多年便秘症状,尝试过各种疗法,效果仍然不佳。

1便秘治不好,不妨试试中医针灸!已有研究表明,针灸在治疗便秘方面已取得显著疗效。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针灸治疗便秘的具体方法。

1、毫针疗法处方主穴:支沟、上巨虚、天枢。

配穴:胃热口臭加承浆、内庭;腹胀而痛加中脘、太冲;神疲乏力加足三里;腹中冷痛关元穴加灸。

操作:天枢穴直刺进针1.5-2寸,也可向大横透刺,余穴常规刺法,虚补实泻,留针20-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电针疗法取穴同毫针疗法,亦可选用背俞穴如大肠俞、肺俞、脾俞、胃俞等,选取两组穴位施用电针。

我国学者的临床研究证实单纯的电针治疗可明显提高慢性便秘患者的完全自主排便次数,且治疗效应可持续20周。

3、水针疗法处方大肠俞、上巨虚。

操作:以注射用蒸馏水或维生素B1注射液2ml,每穴注入0.5ml,每日1次。

4、耳针疗法处方主穴:大肠、直肠、交感。

配穴:皮质下、脾、肺、腹。

操作可采用耳穴压丸法或毫针刺法,每次选3-5穴,10次为1疗程。

5、皮内针疗法采用左侧腹结穴皮内针埋针,冬天留置3-7天,夏天留置1-2天,每天按3-4次,每次1-2min,研究表明皮内针对虚、实证之便秘均有效。

6、穴位贴敷以大黄、决明子、山楂、神曲、厚朴研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贴于神阙上,24h更换1次,5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

用此法治疗大肠积热、气滞引起的便秘疗效显著。

7、拔罐法采用闪罐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拔取右水道-右腹结-右大横-右天枢-神阙-左天枢-左大横-左腹结-左水道。

每穴闪罐10-15次,留罐半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然后大肠俞拔罐15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除了上述针灸方法外,下面再介绍几个日常生活中预防便秘的方法:1、补充水分正常一天饮水量要八杯,夏天又是个容易脱水的季节,所以要经常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针灸治疗便秘PPTppt

针灸治疗便秘PPTppt

治疗效果:无明显改善,便秘症状持续
针灸治疗:针刺天枢、中脘等穴位,每周1次,治疗2个月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排便不畅
患者年龄:28岁
病程:3年
07
总结与展望
VS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便秘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应用。通过刺激特定的腧穴,可以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根据临床案例和经验总结,针灸治疗便秘的效果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便秘患者中均得到证实。
位于手背腕横纹上三寸,尺桡骨之间。具有清利三焦、通腑降逆的作用,对于便秘有一定疗效。
针灸治疗便秘的操作方法
进针
选用合适的毫针刺入穴位,深度约1.5寸左右。
常规消毒
对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以防止感染。
提插
进针后,进行适当的提插捻转,以增强针感。
出针
留针结束后,将针拔出,并轻轻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留针
提高患者精神状态
优势整体调节:针灸从整体观念出发,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不仅针对局部进行治疗,还能改善机体整体状态。副作用小:针灸治疗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特别适合年老体弱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治疗。疗效显著:对于功能性便秘和轻度器质性便秘,针灸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局限对器质性便秘疗效不佳:对于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器质性便秘,如肠道占位性病变、炎症等,针灸治疗效果可能不佳。部分患者不适宜使用:对于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针灸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治疗周期较长:针灸治疗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效,部分患者可能因治疗周期过长而失去耐心。
注重个体差异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保持心态平和,不被外界因素干扰,全身心投入到治疗中。
调整心态
医患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建立信任和促进治疗。

针灸如何调理便秘

针灸如何调理便秘

针灸如何调理便秘文章目录*一、针灸如何调理便秘*二、针灸调理便秘后的注意事项*三、针灸调理便秘的禁忌针灸如何调理便秘1、针灸如何调理便秘之针灸曲池穴“曲池穴”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穴位,当你出现便秘的时候,可以用针直刺这个穴位1-2寸,直到局部出现酸胀感即可。

2、针灸如何调理便秘之针灸支沟穴“支沟穴”为三焦经火穴,这个穴位可以宣泄三焦之火,主治便秘、泄泻,配合照海穴能治疗答辩秘结,配合足三里穴则能改善习惯性便秘。

3、针灸如何调理便秘之针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人体的腹正中线,在人体的肚脐下方约3寸的距离。

按摩时人体的姿势和针灸手法同针灸肾俞穴。

4、针灸如何调理便秘之针灸大肠俞大肠俞:治疗便秘的特效穴——针用泻法,进针得气后即施捻转提插泻法并加强针感后出针,一般针1-2次即可通便,如果便秘时间太长的,需加支沟——降三焦之火。

5、针灸如何调理便秘之先刺双侧丰隆,再刺腹部四穴便秘古有“阳结”“阴结”“脾约”之称——燥热、阴虚——脾胃运化功能失调。

除习惯性便秘外,便秘又是脑血管疾病、外伤性截瘫、腰椎增生性脊柱炎、股骨干等疾患的主要兼证。

中风后,中经入府出现便秘,常由腹压增高导致颅内压增高处方——丰隆水道(左)、归来(右)、及水道归来各旁开2寸处(暂称外水道、外归来)操作——均施捻转手法,先刺双侧丰隆,进针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

再刺腹部四穴,各施捻转泻法1分钟。

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2次。

顽固性便秘多在1小时左右开始排便。

针灸调理便秘后的注意事项1、灸属于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循经取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针灸对机体的损伤很小,一般说来,做完针灸后两小时左右洗热水澡是没问题的。

为确保针灸的治疗效果,建议患者针灸后第一天不能碰凉水,避免寒湿邪气入侵。

针灸后还应当避风,特别是不要吹空调。

2、注意针灸后不要吹凉风,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还有牛羊肉,要用凉水洗治疗处,用温水洗后干毛巾擦干。

便秘梅花针疗法

便秘梅花针疗法

便秘梅花针疗法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可单独发生或继发于其他疾病,是临床常见症状。

本病以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或虽排便时间不长,但排便艰难不畅为特征。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批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

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

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

对一组健康人调查结果表明,排便习惯多为每日1~2次或1~2日1次(60%),粪便多为成型或软便;少数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可达1日3次(30%),或3天1次(10%),粪便半成型或呈腊肠样硬便。

因此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如便秘症状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多因排便动力缺乏或津液枯燥所致。

如年老体弱,气血双亏,津液不足,肾阳虚衰;或忧愁思虑,情志不畅,日久伤脾,脾运动功能低下;或多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食入太少,水分缺乏,食物缺少纤维素;或多次妊娠,过度肥胖,怀孕等,造成腹肌衰弱,分挽后肛提肌衰弱,或缺乏定时排便习惯,而致本病或继发其他疾病。

便秘梅花针疗法一叩刺部位:脊柱两侧、下腹部、脐周围区,重点刺激腰骶部及其两侧。

操作规程:采用正刺法或轻刺法。

先叩刺脊柱两侧3行1遍或2遍,再重点刺激腰骶部及其两侧5行各4遍或5遍,然后对下腹部、脐周围区做局部刺激。

操作间隔:每日1次,至大便正常为止。

主治:大便秘结、不易解出,或数天解1次,腹痛,下腹部有下坠感或腹胀、食欲减退等。

便秘梅花针疗法二叩刺部位:下腹部、中脘、脐周围区、天枢、足二里、第5~12胸椎及其两侧。

操作规程:采用正刺法或重刺法叩刺中脘、脐周围区及天枢、足三里各穴20~30下,再重点叩刺第5~12胸椎及其两侧各4~5遍,然后对脐周围区、下腹部叩刺。

叩刺后,在下腹部自上向下按揉5~10分钟。

操作间隔:每日1次,至大便正常为止。

主治:功能性便秘。

便秘梅花针疗法三叩剌部位: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天枢、大横、腹结、中极、支沟、足三里、大敦。

针灸治症:便秘

针灸治症:便秘

针灸治症:便秘
便秘就是实症,分寒实和热实。

1、热实
辨症上看:舌苔黄、小便黄,同时有腹痛,因为是热症,大肠蠕动速度快,所以一旦便秘后会有痛。

便秘如果是堵在小肠里会放屁很多,因为宿食累积在小肠里,大肠里没有东西所以一直不断地排气。

知道小肠堵到,就用小肠募穴关元。

经方里是小承气汤症,
小肠便秘还有种症状是大便像一粒粒的羊大便,这是因为小肠太干燥了,小肠里津液没了。

脾主湿,脾又主少腹,少腹有问题的时候要在脾脏下手。

因此要让小肠的津液回来,就要强心和脾,心可以让热进入小肠,脾可以让湿进入小肠,小肠里的津液就会生起来。

所以取穴小肠募穴关元,心的募穴巨阙,脾的募穴章门,是要取的穴道。

照海和支沟是很有名的治疗便秘的穴道。

因为照海在阴跷脉上面,支沟在三焦经上面产生津液的,所以无所谓便秘在小肠还是大肠通通可以用。

支沟的另一个名字叫飞虎,飞虎针就是在支沟上下针。

脾经的本穴太白也都可以下针。

如果便秘是堵在大肠里,就没有放屁很多的症状,按天枢穴会有压痛点,经方里是大承气汤症。

可以取穴大肠的募穴天枢、大肠俞、支沟、照海、阳陵泉。

2、寒实
辩正上看:舌苔白,小便清白,无腹痛。

因为是寒症,大肠蠕动很慢,所以不会有痛感。

经方上是大黄附子细辛汤症。

寒症的话,灸比针好,可以灸天枢、关元、中脘,四花灸,大肠一热就开始蠕动,病人在灸的同时会感到肠子不断在动,同时灸足三里,这是去寒实的方法。

同时下针在支沟、照海,不管寒热,只要是实证,下支沟照海都可以。

董氏针灸便秘处方

董氏针灸便秘处方

董氏针灸便秘处方
便秘
便秘的临床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等。

成年人便秘的原因多是由于以下几点:
1. 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 以及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董氏针灸便秘处方对改善便秘症状,在临床上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三其、腕顺、四花、门金、下三皇
临床取三组即可,每次单侧取穴,左右交替扎针。

揉大腿内侧就是刮肝经,每天刮肝经,无病一身轻,这么好的方法,一定要发给身边的人,现在就用起来!。

便秘的针灸治疗常用穴位

便秘的针灸治疗常用穴位

便秘的针灸治疗常用穴位饮食入胃,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最后由大肠传送而出,而成大便。

如果胃肠功能正常,则大便畅通,不致发生便秘。

若肠胃受病,或因燥热内结,或因气滞不行,或因气虚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干涩,以及阴寒凝结等,皆能导致各种不同性质的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

便秘腹针疗法一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辅穴:大横(双)、天枢(双)。

体针配穴:支沟(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下巨虚(双)。

操作规程:患者取仰卧位,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

如针尖抵达预计的深度时,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内的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避开针体,以避免刺伤内脏,进针后3~5分钟捻转1次,中脘、关元、气海、下脘均深刺,大横、天枢(双)均中刺,其余体针均刺之使得患者自觉酸、麻、胀、痛而得气,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对于气虚便秘者,可在上述穴位处加用温针灸或艾灸神阙。

每次选腹部穴位2~3穴为宜。

便秘腹针疗法二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配穴:阴都(双)、商曲(双)、四满(双)、气穴(双)、盲俞(双)、中注(双)。

操作规程:患者取仰卧位,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

如针尖抵达预计的深度时,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内的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避开针体,以避免刺伤内脏,进针后3~5分钟捻转1次,中脘、关元、气海、下脘均深刺,配穴均中刺,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此法较为适合老年患者之气虚便秘、肾虚便秘者。

便秘腹针疗法三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

随证加减:伴恶心、嗳气者,加选水分、内关(双)、建里;伴有疼痛者,加选外陵(双)、商曲(双);伴有腹胀者明显,加选上风湿点(双侧)。

操作规程:患者取仰卧位,根据从上至下、从中至旁的原则,逐次在所选穴位上快速进针,主穴采用深刺,配穴均采用中刺,不行提插,轻微捻转,不要求得气,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

中医针灸治疗便秘

中医针灸治疗便秘

中医针灸治疗便秘文章目录*一、中医针灸治疗便秘*二、便秘的危害有哪些*三、引起便秘的原因中医针灸治疗便秘1、中医针灸治疗便秘首先可以为患者针刺天枢、大肠俞、支沟等穴进行治疗。

同时根据患者便秘的原因增加治疗穴位,并选择适合的针灸治疗方式,如果是实秘的患者需要用泻法针灸;虚秘的患者需要用补法针灸;冷秘的患者还可加灸神阙、气海两个穴位,还可以加艾灸的治疗方法;属于热秘的患者可以同时加以针刺的穴位有合谷、曲池;气滞秘的患者加针刺中脘、行间;气血虚弱的便秘患者可以同时加的针灸穴位是脾俞、胃俞。

第一组可以选择使用的穴位有脾俞、阳关、足三里、三阴交、中髎。

具体针灸可以使用的方法是每次取2针采用刺疗法,第二组需要选取的穴位有:足三里、支沟、阳陵泉、大横穴。

针灸需要每日1次,并且用弧度提拉刮针的灸法,需要在穴位内留针15分钟,中等刺激手法。

如果患者使用耳针疗法,需要选取的穴位有:直肠下段、大肠、肝、心穴。

具体实行针灸的时候还要使用王不留行籽对穴位进行压迫,并且让患者每周更换1次。

2、治疗便秘的按摩操耳朵按摩:耳朵上有很多反射区与穴位,通过手对耳朵施力按摩30秒,能刺激身体的其他部位,令自主神经系统恢复平衡,同时分解体内的废物硬块。

反手用拇指与食指掐着左右耳朵,然后轻轻施力,从后往前地以圆弧状扭动耳朵。

同样的方式用拇指与食指掐着耳朵,向后轻轻拉扯耳朵,令耳朵充分拉伸,注意力度要适当。

脚底按摩:双腿盘坐,将右脚脚背架在左边大腿上,右手扶着脚腕固定,一边深呼吸,一边用左手手掌轻擦脚底,令温度上升,刺激血液循环。

左右各按摩30秒。

穴位按摩前,可以先在脚底上涂抹一些乳液或精油,不但能起到护理足部的功效,还能减少手与脚之间的摩擦力。

左右的脚底上有涌泉穴,是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缓解寒症,加速新陈代谢的刺激点。

另外,左右脚掌的后半部分分别有上行结肠、下行结肠、肛门的反射区。

分别用手指的指腹按压并推压这些反射区,能很好地改善便秘问题,促进肠道的蠕动能力。

便秘的针灸辩证治疗方法

便秘的针灸辩证治疗方法

便秘的针灸辩证治疗方法便秘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便秘的经历,医学对其有明确的定义,即每周排便不足三次,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则为便秘。

如果便秘持续时间超过了12周,就位慢性便秘。

便秘发生率高,其发生率在2%至28%这个范围,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的发病率甚至是高达15%至20%,便秘多死由于粪便在消化道中的移动太慢,或者无法从直肠中有效的清除,使得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进而引发便秘的发生。

置至于慢性便秘,则有许多的原因,大部分情况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和直肠、肛门病变等器质性病变有关,也可能和结肠传输、排便功能紊乱等功能性因素有关,还可能是两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上对于便秘的治疗主要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同时多使用泻药来缓解症状。

其实中医在治疗便秘方面也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针灸治疗,不仅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且效果显著。

一、关于便秘的病因和病机中医认为人体的大肠部位是便秘发生的病位,之所以会发生便秘,是因为病人的大肠传导功能出现了异常,而这又和肺、肾、肝、脾等有密切的关联。

若燥热聚集于病人的肺内,最终就会移至大肠部位,最终可导致大肠的传导失职,进而引发便秘的发生;若脾胃运化失常,会导致糟粕内停,大便难以顺利排出体外;如果肝气得不到舒泻,很容易郁结化火,火邪易耗气伤津,会使得大肠部位失于润养;若肾津亏虚,会使得大肠阴津涩少,肾阳衰弱,这会出现阴寒凝结的情况,这不利于对大肠的传导,最终可引发便秘的发生。

人体大肠的传导功能是依靠身体内的津液懦润和阳气推动的,如果身体内的津液十分充足,会保持身体的输布保持正常的状态,腑气血通。

可以一旦体内的气机失调,便会出现津液不足的情况,最终可使得大肠的导致传导失常,腑气不通,从而引发便秘的出现。

二、辩证论治便秘中医在对病人症候的寒热虚实进行辨别时,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舌质和舌苔来辨别。

如果病人的舌苔厚腻,则为实证,没有舌苔则为虚证;若舌苔白滑,则多寒,舌苔黄腻,则为多为热;若病人的舌质红,但是无苔则为津血干枯;若病人的舌质寡淡,且舌苔少,则属于气血两虚。

中医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关于《中医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我们吃完废弃物食品及其一些不应该吃的东西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便秘,假如便秘这一问题无法得到立即的处理得话,我们可能越来越十分的焦虑情绪,那麼针灸医治便秘的方法是什么呢?最先你应该找一个针灸技术性比较好的医院门诊,随后再去考虑到别的的问题,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针灸医治便秘的方法是什么呢?1.热结便秘:确诊关键点:大便干硬,坚涩难下;面部潮红畏冷,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小便赤黄;舌红苔薄或黄燥,脉滑数或滑实。

药方:大肠俞、内庭穴、大横、曲池2.气滞血瘀便秘:确诊关键点:大便不通畅,欲便不可以,便质一切正常;胁腹胀痛,甚则腹痛,呃逆频作,纳食降低;苔薄腻,脉沉。

药方:太冲穴、阳陵泉穴3.气虚便秘:确诊关键点:排便并不干硬,虽然有尿感,但大便费劲,挣则汗出短气,甚喘促,便后疲倦;脸色晃白,怠倦懒言;舌淡或淡嫩,苔薄,脉虚。

药方:肺俞穴、脾俞穴、足三里4.气血两虚便秘确诊关键点:大便不通畅而干;面白素淡,头晕眼花,心悸,唇舌淡;舌色淡嫩,脉细涩或沉细。

药方:脾俞穴、足三里、膈俞5.肾阴虚便秘确诊关键点:排便燥结,解出艰难,状如羊屎;型体削瘦,五心烦热,口干舌燥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药方:大溪、照海6.阳虚便秘确诊关键点:排便晦涩,排出来艰难;小便不利,夜尿频尿急,肚子里冷痛或腰脊酸冷,畏寒肢冷,脸色晃白;舌淡苔白或润,脉沉迟。

药方:肾俞穴、命门穴、大横、(灸)神阙穴其他治疗法:耳穴贴压:十二指肠下段、肠子、便秘点、皮层下、交感。

第一胃肠积热,第二气机郁滞,第三血气体液虚损,第四阴翳郁滞。

依据发病原因辨证论治挑选适合的穴道,采用一定的技巧开展针炙疗法,能够具有通腑泄热、疏肝理气导滞、益气补血、补阴润肠通便及通阳开结等功效。

如选用泻法扎针天枢能够肃降阳明腑气而通积导滞;扎针大肠俞,选用泻法、平抹平泻法能够调养肠子气轮而润肺润肠;扎针合谷穴、曲池以清泄肠子实热;选用补法扎针照海以补阴生津止渴等。

针灸歌赋临床应用—便秘

针灸歌赋临床应用—便秘

针灸歌赋临床应用—便秘概述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而言。

《内经》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

张仲景称其为“脾约”、“闭”、“阴结”、“阳结”。

其后历代医家如巢元方、刘河间、朱丹溪等从病因学方面阐明便秘病因,因寒因热、因阴亏、因血虚引起。

《丹溪心法》、《医宗必读》、《景岳全书》、《证治要决》论便秘治则及治法。

至此,形成了从病因到证治比较全面的认识,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病因病机1、肠胃积热若素体阳盛,嗜食辛辣香燥之品,致使胃肠积热,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若邪热内燔,或肺有燥热,下移大肠,均可消灼津液,腑气不通而成大便秘结。

2、气机郁滞足厥阴肝经抵小腹,挟胃而行。

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胃失于通降,大肠失于传导、糟粕内停而成便秘。

3、气血虚弱多由病后、产后、气血未复,或年迈体弱、气血亏损,或脾肺气虚、化源不足、气虚则传运无力,血虚则肠失润下。

4、阴寒凝滞常食寒凉生冷,伐伤阳气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于是阴寒内结,糟粕不行,凝积肠道而成冷秘。

•辨证施治(一)实秘1、热秘【主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腹胀或痛。

【治则】清热润肠。

【处方】长强、大墩、阳陵泉。

【手法】泻法。

【方义】热秘由热积于肠胃而致,取位于肛门近处之长强穴,按近治原则,泻长强可治疗大便秘结。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合治内腑”,故泻阳陵可治肠胃积热,大墩为为足厥阴肝经之经穴,配五行属木,应于肝,具有调理气机之效,泻大墩之意即理顺肠道之气,清泻肠胃之热。

【歌赋】《杂病穴法歌》“热秘气秘先长强,大敦阳陵堪调护。

”《席弘赋》“大便闭塞大敦烧。

”2、气秘【主证】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或不平,嗳气频作,胁腹痞闷胀痛。

【治则】顺气导滞。

【处方】支沟、大陵、外关。

【手法】泻法。

【方义】因情志不和或久坐少动气机郁滞,致大便传导失职,糟粕内停。

外关、支沟为手少阳经穴,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同气相求,两经循行皆过胁肋。

针灸医生告诉你,经常便秘可以常按“支沟穴”来缓解。你还知道什么好方法?

针灸医生告诉你,经常便秘可以常按“支沟穴”来缓解。你还知道什么好方法?

针灸医生告诉你,经常便秘可以常按“支沟穴”来缓解。

你还知道什么好方法?便秘是指大便不通,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

包括习惯性便秘、肠神经官能症、肠道炎症恢复期肠胃蠕动减弱引起的便秘、药物引起的便秘、手术后排便困难。

【针刺疗法】方案1:主穴取支沟、阳陵泉。

配穴取气海、天枢。

先针支沟、阳陵泉,强刺激,不留针。

效果不佳时,可加配穴。

方案2:主穴取支沟、天枢、大肠俞。

配穴取曲池、内庭、间使、足三里、中脘、气海、照海、三阴交、太溪、肺俞、次髎。

直刺支沟1寸,提插捻转后局部感酸胀可向手指、肘部传导。

直刺天枢0.5~1寸,同侧腹部酸重感。

直刺大肠俞1~1.5寸。

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间歇运针,隔日针1次,6次为1个疗程。

大便干结难解,口干思饮,口气臭秽,腹部胀满疼痛者,配曲池、内庭,以泻热通便;头晕心悸,口唇淡白,无力排便,气短汗出者,取支沟透间使、足三里、气海、肺俞、中脘、照海,以益气通便;大便如羊屎状,干硬不下,心烦不宁,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者,取三阴交、照海、太溪,以滋阴清热,润下通便;习惯性便秘者,取天枢、次髎、照海。

【艾灸疗法】取穴:脾俞、胃俞、大肠俞、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神阙、肾俞。

操作:(1)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

(2)隔蒜灸:每次选3~5穴,每穴用中、小艾炷灸3~5壮,每日灸1次,3~5次为1个疗程。

每2个疗程间隔3日。

【穴位拔罐疗法】方案1:(走罐法)取穴:八髎、脾俞、白环俞、脐周、足三里、下巨虚。

操作:患者俯卧,先在八髎穴处行旋转走罐法,至皮肤潮红。

后在脾俞、白环俞走罐,上下推拉至皮肤潮红。

仰卧,于脐周处顺时针旋转走罐,手法轻,时间稍长,再于足三里、下巨虚上下走罐。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案2:(留罐法)取穴:天枢、大横、脾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

操作:拔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穴位敷贴疗法】方案1:(主治热秘)取穴:气海。

一针疗法丨便秘穴

一针疗法丨便秘穴

一针疗法丨便秘穴便秘穴【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支沟穴。

《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

【取法】伸臂俯掌。

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取之(图2-45)。

【作用】具有清泻三焦、润肠通腑的作用。

【主治】大便干燥及习惯性便秘。

【治法】取便秘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直刺0.8~1.5寸用泻法使针感向指端传导,个别病人针感可传导至腹中或出现肠鸣音,留针20~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2~3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交替取穴。

【注释】所谓便秘。

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粪便坚硬,难以排出的一种症状。

古代文献中的“大便难”、“大便鞭”“燥结”等均指便秘而言。

古人有五秘之说,谓之:风秘、气秘、寒秘、湿秘、热秘。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所行之经,有“火”之称。

所以,针刺支沟穴有泻三焦之火热、疏通三焦之脉气、润滑六腑之秘结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有效穴位。

古代医书《玉龙歌》《类经图》《玉龙赋》等均记载支沟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而《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中更有详细的记载:“支沟中恶卒心痛,大便不通胁肋疼,能泻三焦相火盛,兼治血脱晕迷生。

”凡此种种,都不难看出支沟穴在医治便秘方面确实具有明显的作用。

近10年来,很多从事中医临床研究的医务人员对支沟穴的润肠通便功能做了许多工作,认为支沟穴确有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肠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增强,肠内容物及时排出体外。

【病例】李某,女,41岁,工人。

于1996年8月24日就诊。

病人大便干燥4个多月,每3~5日排便1次,常伴便血、腹胀等症状。

检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涩。

取便秘穴针刺5次后,自觉大便干结及腹胀明显好转,8次后大便畅通,诸症消失。

4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便秘针灸按摩疗法

便秘针灸按摩疗法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过长,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多伴有腹部不适的病证。

引起病变的原因有久坐少动、食物过于精细、缺少纤维素等,使大肠运动缓慢,水分被吸收过多,粪便于结坚硬,滞留肠腔,排除困难。

还有因年老体弱,津液不足;或贪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水分缺乏;或多次妊娠、过度肥胖等,皆可导致便秘。

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一般分为实证便秘和虚证便秘2型。

一、实证便秘(一)症状大便干结,腹中胀满,伴有口干口臭,小便短赤;或伴有胸胁满闷,嗳气呃逆等。

(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脾俞、大肠俞、支沟、天枢、上巨虚。

(2)定位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当犊鼻穴向下,直量两次4横指处,当胫、腓骨之间为取穴部位,见图2-14-1)。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2.方法二(1)选穴合谷、曲池、中脘、天枢、行间。

(2)定位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天枢:见前。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l、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便秘(一)
【摘要】便秘,是指粪便在结肠停留时间过久,水分含量过低,变干变硬以致不易排出。

便秘的标准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粪便坚硬而不易排出,即可视为便秘。

便秘是多人群发病,多因素存在,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不适及排便时间延长为主诉的症候群。

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随着各种研究手段的日臻完善,使便秘的诊断和防治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针灸治疗本病由于疗效好,操作简便,无副作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便秘针灸疗法综述针灸治疗
一、发病机理
正常排便所需要的条件为:①饮食量及所含的纤维适当,有足够的水入量。

②胃肠道通畅,消化、吸收和蠕动正常。

③有正常的排便放射,腹肌和膈肌有足够的力量协助排便动作。

上述任一环节发生障碍,都有可能发生便秘。

接受化疗的病人出现不规律性的大便干结,通常伴有腹胀、腹部不适或疼痛,发生率为15%左右。

临床常见的药物为长春碱类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和长春地辛。

其机制是这些药物具有神经毒性,引起胃肠道平滑肌应激性下降,胃肠道蠕动减弱。

其他引起便秘的因素包括:
1.抗呕吐药物,如枢复宁及康泉等,便秘发生率为3%~5%,大剂量灭吐灵有时也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便秘。

2.癌的病理生理学因素,如肿瘤位于肠道内,或肠道外压迫,高钙血症。

3.其他减弱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麻醉药、抗抑郁药、镇静药、肌肉松弛剂等。

4.病人因素,如焦虑、压抑、长期卧床、活动过少等。

二、诊断
化疗引起的便秘不难诊断,注意依据其临床表现。

便秘可引起局部及全身症状,由于粪便过于坚硬,排便时常有肛门疼痛,亦可发生肛裂及内痔出血。

若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可引起局部炎症,感到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等。

便秘尚可表现反复腹痛,腹痛无规律,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时间不长,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位于脐周、全腹或不定,腹痛性质轻重不等,发作的间歇常无异常表现,严重的便秘可引起肠梗阻。

便秘临床分类有多种:
1.根据起病缓急分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

2.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