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学什么内容3篇

大学语文学什么内容第一篇:大学语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语言文字、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
首先,语言文字是大学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需要学习文字的构成、意义和用法。
学会了文字的基本知识后,我们还需要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成语、习惯用语等。
掌握好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能力。
其次,阅读理解也是大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阅读理解涉及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并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对不同领域知识的了解。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要注重理解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例如概括文章主旨、剖析句子结构、分析修辞手法等。
最后,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写作技巧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写作技巧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注意提纲挈领、构思立意、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来使文章具有可读性和说服力。
总之,大学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运用。
只有掌握好语言文字、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才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表现自己。
第二篇:大学语文中的文化素养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性很强的课程,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和文化。
因此,大学语文学习不仅需要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广泛的文化素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国家,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例如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等。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世界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通过学习世界文化,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世界文化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中东伊斯兰文化、欧洲文艺复兴等,这些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对人类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要求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红楼梦》、《诗经》等。
2. 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围城》、《家》等。
3.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进行文言文的诵读和鉴赏,并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4. 阅读与写作: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同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5. 修辞与韵律:学习修辞手法和韵律,了解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欣赏技巧。
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3. 阅读实践: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参与语文社团和文学活动,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课堂测试:进行定期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占总评成绩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大学语文教学要求的教材,包括文学作品选读和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配合图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语文(新)

大学语文(新)1【单选题】()真正带来了长篇小说的繁荣。
•A、毛笔写作•B、钢笔写作•C、沾笔写作•D、电脑写作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王蒙写作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校园小说是()。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B、《语言的功能和陷阱》•C、《青春万岁》•D、《恋爱的季节》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因写作京剧《沙家浜》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A、王蒙•B、汪曾祺•C、丁玲•D、艾青我的答案:B4【判断题】画国画的对墨色的分辨能力要强于画油画的。
()我的答案:√1【单选题】()提出了“如果说不清楚就说明没有想清楚,如果写不清楚就说明没有说清楚”。
•A、王蒙•B、徐志摩•C、臧克家•D、闻一多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单选题】下面诗句中的月亮不代表思乡之情的是()。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的答案:B得分:0.0分3【判断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很多时候会受到语言的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作家写作都是事先在脑子里构思好情节大纲才开始写的。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三)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下面()最早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观点。
•A、王蒙•B、苏轼•C、老子•D、孔子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面不能体现语言性别歧视的是()。
•A、女人不能骂人•B、默认青年为男性•C、女人没有按照正常人类的形式被命名•D、生男孩是可好,生女孩是也好我的答案:A3【判断题】任何时候言过其实都会让人反感,要尽量避免言过其实。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体现了言不尽意的魅力。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四)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老一辈的人不懂玛丽苏、大叔控等词的意思,体现了语言()。
《大学语文》考查方案

《大学语文》考查方案一、考查目标《大学语文》考查方案旨在全面测试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理解与应用能力。
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考查学生对词语、短语、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短语的用法和句子的结构。
2.阅读与写作能力:考查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所读文章进行写作。
3.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识别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含义和作用,并能够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
4.文学常识与文化素养: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化素养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化经典,并能够从中获取启迪和灵感。
二、考查形式《大学语文》考查形式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
1.选择题:选择题是对学生对词语、短语、句子的理解能力进行考查,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2.主观题:主观题包括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写作题要求学生根据所读文章进行写作,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信等。
三、考查要点《大学语文》考查要点如下:1.单词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单词和短语,并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
2.句子理解与构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并能够根据需要构造简单的句子。
3.文章阅读与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中的文章,并能够根据所读文章进行写作。
4.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要求学生能够辨识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5.文学常识与文化素养: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化经典,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四、考查要求《大学语文》考查要求如下:1.全面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语文中的词汇、句法、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2.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积极阅读各类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大学语文ppt课件

课堂互动法
0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教学
01
02
03
实地考察法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模拟教学法
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 模拟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 的方法。
项目教学法
学生自主或小组完成一个 实际项目,教师提供指导 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0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老师 和同学交流,这有助于加深对课
程内容的理解。
04
定期复习
定期复习所学内容,以确保掌握 所学知识。
学习技巧
使用记忆技巧
采用各种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制作思维 导图等,来帮助记忆和理解课程内容。
制作学习卡片
将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写在卡片上,随时随 地复习。
利用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扩展自己的知识 面。
小组学习
与同学组成小组,一起学习和讨论,这有助 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资源推荐
图书馆资源
大学图书馆通常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参考书籍,可供 学生借阅和参考。
在线课程资源
许多大学都提供在线课程资源,可以在网上学习相关 课程。
学术期刊和论文
查找相关的学术期刊和论文,以深入了解课程内容的 细节和最新研究进展。
与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02
分析代表性作家的创作特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如鲁
迅、茅盾、巴金等。
03
通过文学特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思
潮的特色与优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鉴别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探讨《大学语文》课程的标准。
一、课程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
包括语音语调、词汇理解与运用、句法结构和篇章组织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诗词歌赋的学习,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理解更深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散文、小说等文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写作素养。
二、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1.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
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提供基础。
2. 文学名篇鉴赏。
选取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味。
3. 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
选取各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理解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 写作训练。
通过各种写作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方法包括:1. 教师讲授。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 学生阅读和讨论。
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和分析文本,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写作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写作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大学语文目录及教案

一、课程目录1. 绪论- 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 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与方法2.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散文- 汉赋- 魏晋南北朝文学- 唐代诗歌-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3.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诗歌- 现代小说- 现代散文- 现代戏剧4. 外国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日本文学5. 语文写作- 写作概述- 写作技巧- 写作实践6. 语文鉴赏- 鉴赏概述- 鉴赏方法- 鉴赏实践7. 语文应用- 语文应用概述- 语文应用技巧- 语文应用实践二、教案示例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掌握先秦散文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性及发展历程。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1.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
- 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如儒家、道家、佛家等。
2. 先秦散文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介绍先秦散文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 分析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品,如《庄子》、《孟子》、《荀子》等。
三、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先秦散文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作业1. 阅读并分析一篇先秦散文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先秦散文特点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和先秦散文的掌握情况。
二、讲授- 深入分析先秦散文的文体特点,如辞藻华丽、寓意深刻等。
- 分析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品,如《庄子》的逍遥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等。
三、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分析先秦散文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先秦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大学语文讲读-背诵篇目

大学语文讲读-背诵篇目
1.《大同》
2.《老子》二章
3.《郑伯克段于鄢》
4.《春江花月夜》
5.《永遇乐·落日熔金》
6.《牡丹亭·惊梦(节选)》
7.《红楼梦·晴雯之死》
8.《伤逝》
9.《苏格拉底的申辩》
10.《汉姆莱特(节选)》
大学语文背诵篇目
文
《大同》
《老子》二章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诗词
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陶渊明《饮酒》张若虚《春江花
月夜》王之涣《登鹳雀楼》
高适《别董大》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行路难》《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杜甫《春夜喜雨》《登高》孟郊《游子吟》杜牧《泊秦淮》李商隐《无题》《锦瑟》王安石《泊船瓜洲》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陆游《书愤》
李白《忆秦娥》李煜《虞美人》
柳永《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鹊桥仙》李清照
《永遇乐·落日熔金》陆游《卜算子·咏梅》《诉衷情》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注:黑体为讲读和背诵均有的篇目。
大学语文课文(60篇)

大学语文课文(60篇)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提高对语言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60篇经典的大学语文课文,每篇课文所代表的文体和主题。
1. 散文《茶经》—议论文,主题:茶文化的魅力与价值2. 诗歌《将进酒》—散文诗,主题:人生饮酒的豪情与哲理3. 散文《岳阳楼记》—游记,主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与历史背景4. 小说《红楼梦》—经典小说,主题:贾宝玉的成长与命运5. 诗歌《登鹳雀楼》—古体诗,主题: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与深意6. 散文《赠汪伦》—人物描写文,主题:对好友汪伦的思念与赞美7. 诗集《唐诗三百首》—唐诗精选,主题:唐代文化与诗歌创作8. 散文《走向成功的人生》—励志散文,主题:追求成功的心态与方法9.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冒险小说,主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应对与适应10. 诗歌《独在异乡为异客》—五言绝句,主题:离乡背井的孤寂与思乡之情11. 散文《红豆生南国》—描写自然文,主题:南国风光与红豆的浓情美景12. 诗歌《静夜思》—七言绝句,主题:月夜思念与寂静的思绪13. 散文《荷塘月色》—描写自然文,主题:荷花与月光交相辉映的美丽情景14. 小说《骆驼祥子》—现实主义小说,主题:贫困青年祥子的生活奋斗与悲剧命运15. 诗集《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主题:宋代文化与词人的爱情抒发16. 散文《记承玺洞窟》—游记,主题:承玺洞窟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17. 诗歌《雨巷》—古体诗,主题:雨巷中的孤独与乡愁18. 散文《在那遥远的地方》—游记,主题: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差异19. 小说《1984》—科幻小说,主题:官方威权与个人自由意志的冲突20. 诗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诗,主题:冶炼工人的困境与成长故事21. 散文《致橡树》—私人书信,主题:爱情的甜蜜与伤痛22. 诗歌《黄河颂》—长诗,主题:黄河的壮丽与人民的英勇情怀23. 散文《母亲》—记叙文,主题: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奉献24. 小说《傲慢与偏见》—社交小说,主题:爱情与婚姻的误会与积极解决25. 诗集《诗经》—古代诗集,主题:古代文化与诗人的感情寄托26. 散文《日本杂谈》—游记,主题:日本的自然风光与文化习俗27. 诗歌《枫桥夜泊》—七言绝句,主题:夜晚船泊枫桥的幽静与浪漫28. 散文《人生若只如初见》—随笔,主题:初见与深情的人生感慨29.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现代小说,主题:追求梦想与财富的华丽与虚幻30. 诗歌《登高》—古体诗,主题: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与人生思考31. 散文《让人心动的永远是不可及》—思辨散文,主题:追求完美与现实的差距32. 诗歌《水调歌头》—杂剧词,主题:爱情的欢乐与迷茫33. 散文《神秘的西藏》—游记,主题:西藏的圣洁与神秘之美34. 小说《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小说,主题: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与人性的展现35. 诗集《唐诗选》—唐诗精选,主题:唐代文化与诗人的人生触动36. 散文《漓江风光》—游记,主题:漓江的水乡风景与文化传承37. 诗歌《将军令》—七律,主题:战火中壮士的忠诚与荣耀38. 散文《人生如戏》—叙事散文,主题:人生的喜怒哀乐与真实情感39. 小说《白鹿原》—现实主义小说,主题:白鹿原的家族恩怨与历史变迁40. 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词,主题:离别的伤感与回忆之美41. 散文《旅程》—游记,主题:旅行中的心灵历险与人生体悟42. 诗歌《月夜》—五言绝句,主题:月夜的宁静与思念之情43. 散文《绿》—环境散文,主题:绿色环保与自然生态的重要性44. 小说《小王子》—幻想小说,主题:童心与人性的纯真与深思45. 诗集《全唐诗》—唐诗总集,主题:唐代文化与诗人的社会观察46. 散文《川西高原之旅》—游记,主题:川西高原的广袤美景与民族文化47. 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立场诗,主题:感叹时光流转与亲情传承48. 散文《温暖的人间》—社会散文,主题:关爱他人与传递温暖的力量49. 小说《围城》—现实主义小说,主题:城市中人们的焦虑与困境50. 诗歌《晚春》—古体诗,主题:春天的丰硕与自然的奇妙51. 散文《黄山之旅》—游记,主题:黄山的壮美与云海奇观52. 诗歌《明月几时有》—七言绝句,主题:月亮的幽静与恒久的爱意53. 散文《我的母校》—回忆散文,主题:对母校的热爱与感恩之情54. 小说《人间失格》—自传体小说,主题:内心的自我反省与精神困顿55. 诗集《清平乐》—清代诗集,主题:清代文化与诗人的江南情怀56. 散文《阳朔记》—游记,主题:阳朔的神秘山水与民俗风情57. 诗歌《春夜喜雨》—七言绝句,主题:春夜雨水的清新与喜悦58. 散文《岁月静好》—叙述散文,主题:岁月流逝与生活点滴的美好59. 小说《三体》—科幻小说,主题:人类与外星文明的交锋与命运60. 诗歌《情人》—赞美诗,主题:爱情的甜蜜与浪漫以上就是60篇经典的大学语文课文,涵盖了多种文体和主题,希望这些课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题库一、填空1.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被后世尊为“亚圣”。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
4.《战国策》属国别体杂史著作。
5.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6.“兼爱”是墨子的重要主张。
7.《又呈吴郎》将恤邻之道含蓄告诉吴郎,体现了诗人杜甫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8.《左传·晏子对齐侯问》中,晏子主张: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9. 胡适认为陈独秀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
10.成语“太仓稊米”出自《秋水》。
11.《赞美》的作者是穆旦,他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翻译家。
1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美国物理学家,他本是德国人,因其犹太人身份受迫害才进入该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他所建立的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13.《我的世界观》选自《爱因斯坦文集》。
14.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其文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开中唐尚奇一派,与孟郊并称“韩孟”。
其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
15.马丁·路德·金是美国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16.《纪念傅雷》一文的作者是施蛰存,他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
17.傅雷的别号“怒庵”,用的是“圣人一怒而安天下”的典故。
《纪念傅雷》一文主要写了他的三次怒。
18.短篇小说《品质》的作者高尔斯华绥是1932你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最重要的作品是三个三部曲,即《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和《尾声》.三部曲。
19.《哨遍·高祖还乡》的作者是睢景臣。
20.《苦恼》中体现中心的一句话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
21.著有《吊古战场文》的李华是唐代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的先驱。
他在该文中尖锐地指出了边战不息的重要原因是本国帝王好战,边将邀功。
《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等;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3. 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文体和语境要求,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文章;4.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2. 现代文学:包括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3. 外国文学:包括经典小说、诗歌、戏剧等;4. 文学理论: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口语交际能力;3. 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共分若干个学期,每学期约16周,每周约3学时。
教学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等,每个章节约需时3周左右。
同时,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本课程推荐使用由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材和参考书目,如《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
同时,教师还会推荐一些优秀的学术期刊和网站,供学生参考学习。
七、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作品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70%。
大学语文目录

大学语文目录一、古代文学经典1.1 《诗经》选读1.2 《楚辞》选读1.3 《论语》选读1.4 《孟子》选读1.5 唐诗宋词元曲精选1.6 明清小说概论1.7 古代文学批评与理论二、现代文学作品2.1 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文学起源2.2 鲁迅作品研究2.3 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作品选读2.4 新时期文学概貌2.5 网络文学与跨媒体创作2.6 当代文学批评与现象分析三、文学理论与批评3.1 文学本质与特征3.2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3.3 文学形象与审美3.4 文学风格与流派3.5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3.6 文学理论名著导读四、写作技巧与方法4.1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4.2 叙事技巧与结构安排4.3 人物塑造与性格刻画4.4 语言表达与修辞运用4.5 文学创作的实践指导4.6 优秀作品案例分析五、语文基础知识5.1 语言文字规范与运用5.2 词汇积累与词义辨析5.3 句子结构与语法规则5.4 篇章分析与理解能力5.5 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六、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6.1 中国传统文化概览6.2 东西方文化比较6.3 人文精神与道德伦理6.4 艺术鉴赏与审美培养6.5 跨学科的文化视野七、阅读理解与鉴赏7.1 文学作品阅读理解技巧7.2 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义探究7.3 文学鉴赏方法与步骤7.4 不同文学体裁的鉴赏实践7.5 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八、文学作品创作实践8.1 短篇小说创作实践8.2 散文创作实践8.3 诗歌创作实践8.4 戏剧与影视文学创作实践8.5 文学作品创作展示与交流此目录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大学语文学习框架,涵盖了古代到现代的文学经典、理论与批评、写作技巧、基础知识、文化素养、阅读鉴赏以及创作实践等多个方面,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的目标。
大学语文

翻译一、樊迟仲弓问仁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2、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二、齐桓晋文之事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2、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3、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
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三、冯谖客孟尝君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并且说道:“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哩!”2、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大学语文必背篇目

大学语文必背篇目《大学语文必背篇目》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人物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爱恨情仇、生死离别等多种人生境遇,通过对贾宝玉等人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败和人性的多样性。
二、《论语》《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学生整理而成的语录集,记载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和思想。
它是我国古代经学的经典之一,也是学习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
《论语》主要以对话的形式表达思想观点,内容涉及道德、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三、《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诸多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诗歌作品,以五言和四言句式为主。
诗经内容丰富多样,有赞美、哀婉、描绘自然景物、讴歌英雄等不同主题的诗篇,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一部由清代文学家吴楚材编纂的古代文言文选本,共收录了200多篇古代文言文作品。
这些作品涵盖了历代不同文体、不同体裁的文章,包括古人的散文、辞章、策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古文观止》是学习古代文言文的重要读物,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五、《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晚唐义军起义的古代长篇小说,以宋江等108位好汉的英勇事迹为主线。
小说通过对各个人物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背景故事、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遇,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压迫的反抗和对忠诚、信义的赞美。
《水浒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见证,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探究人性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价值。
六、《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故事为基础,讲述孙悟空等人取经西天的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对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及其魔鬼与妖精的斗争描写,不仅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的妖魔鬼怪形形色色,同时也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对正义与真理的追求。
大学语文作文6篇

大学语文作文6篇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语文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大学语文作文中国人民大学把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刺激到了一些人的神经,觉得英语都还是必修课,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怎么就成了选修课?说难听点,这不是数典忘宗吗?从必修到选修,大学语文教育退步了?我们对于语文的敏感,是骨子里带的。
每年的高考作文,是全民话题;高考分值提高到180分,家长乐不可支,潜意识里觉得语文比英语好考多了。
语文所承载的思想与文化,从小学到初高中再到大学,别的没怎么显现出来,功利心倒是看到不少。
按照人大的回应,汉语虽退出该校的必修课,但这并不等于学生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
人大将单一的汉语教学,分解成了五大课程群,包括通识教育大讲堂、原著原典选读、公共艺术教育、包括文学、国学在内的全校课程开放,以及技能强化类课程,如阅读与写作技能的强化。
人大要求,在这五类课程所开设的门数中,学生可以任意选修,但要求每个门类都必须选择。
例如,原有的大学语文归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成为该课程群37门课程中的一门,学生可以不选择大学语文,但必须选择其他的通识课程,修满4学分。
这哪里是怠慢语文教学?明明是扩大了语文教学的范围,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汉语博大精深,一个人穷尽一生精力,也未必能把整个领域吃透。
几年大学,能了解汉语魅力,能把为我所用的部分掌握好,就已经足够。
人大把汉语课程分门别类,表面看是把对大一统的单一课程进行肢解,实际上为学生深造汉语,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余地。
比如某学生喜欢写作,那么该生完全可以以提升写作水平为目的,来选择写作周边的课程,至于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丢到一边也没什么大不了。
现代社会分工细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居高不下,全能型人才已经无法发挥特别耀眼的作用了。
大学语文课文(60篇)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寡人之於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大学语文

4.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
《子虚赋》《上林赋》
5.四书五经: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书》《礼》《义》《春秋》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屈原:
6.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主名的、有个性的爱国主义诗人;“楚辞体”诗歌;浪漫主义先河
词在苏轼手中创新一变,他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李清照:
1.“易安体”的艺术特色:
1)文人雅士的气息;(具有士大夫的学识修养和审美情趣)
2)针织浓烈的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对爱情婚姻的期盼和幽怨、对亲人的留恋、对故土的思念)
3)情景交融的意境;(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情感世界)
4)清丽典雅的语言;
2.贡献:“易安体”、《词论》
陆游:
1.爱国诗句: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3)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2.艺术风格:
1)兼容并蓄,变境亦多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李白)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李白)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6.鲁迅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7.《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青年人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
大学语文的每课知识点总结

大学语文的每课知识点总结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点大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 语言基础知识1.1 语言的定义和特点1.2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1.3 语言的功能1.4 语言与文化2. 文学基础知识2.1 文学的定义和分类2.2 文学史概览2.3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元素2.4 文学与社会3. 写作基础知识3.1 写作基本原则3.2 写作风格与技巧3.3 写作的审美价值3.4 写作与传播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与分析1.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1.1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理论1.2 古代文言文阅读方法1.3 古代文言文写作技巧1.4 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阅读2. 文言文作品分析2.1 文言文作品的结构与题材2.2 文言文作品的语言特点2.3 文言文作品的意义与价值2.4 文言文作品的传承与创新第三部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1. 现代文学作品欣赏1.1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理论1.2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方法1.3 现代文学作品写作技巧1.4 现代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2. 现代文学作品分析2.1 现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题材2.2 现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语言2.3 现代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2.4 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与评价第四部分:写作与表达1. 学术论文写作1.1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规范1.2 学术论文的结构与逻辑1.3 学术论文的选题与撰写1.4 学术论文的修改与完善2. 创意写作2.1 创意写作的概念与方法2.2 创意写作的表达技巧2.3 创意写作的审美特点2.4 创意写作的创新与突破第五部分:语言学与文学批评1. 语言学基础知识1.1 语言学的概念与基本原理1.2 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1.3 语言变迁与方言现象1.4 语言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2. 文学批评理论2.1 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2.2 文学批评方法与流派2.3 文学评价标准与观点2.4 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上是一份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点的基本大纲,这些知识点将涵盖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
”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
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文学是人生的精髓——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歌是液化的人生。
小说是固体化的人生—均从各种含水的不纯物质中得来的,戏剧是爆炸的人生。
”初读这段文学,并不知其意,但得出一点结论:文学泊于人生,但又作用于人生。
一、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文学样式有多种,谓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但无论作何种文学,为文者均有其水平之高低,文采之优劣;人生亦有多种,但不论是何种人,均有其人品,所以为文者其人品之高低,谓之曰高尚,低俗等等。
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内涵及思想,通过鉴赏一个人文章的内涵及思想,可以看出为文者的为人。
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
然而文学不是真实的人生经验,(至少小说表现的不是真实的人生)即吴密先生所说的:人生≠真实的与直接的经验。
每一部文学著作都是生活细节为对象,再加之以想象,赋之以深邃的思想才完成。
四大名著无一不是在历史事件(或家庭琐事)的基础上改编,提炼其精华,投之以作者的感情才形成的:《红楼梦》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附加在贾宝玉身上,但又加了一些虚幻境、空空道长等,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广度;《西游记》作者以历史事件玄奘西游为小说线索,加之以孙悟空、猪悟能等传奇人物,使小说主题立刻升华;不是单纯表现唐僧师徒四人如何与妖魔斗智斗勇,而是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细细品味吴密先生对几种文学作品巧妙的比喻,终于体会了“文学是人生的精髓”。
真实的人生是混有杂质的一盆水,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生便是已经除去杂质的清水、纯净水,而其中哲学是“汽化的人生”,最为纯净,所以哲学是人生中最精华的部分——精神;诗歌是“液化的人生”,较哲学次之,所以诗歌表现了人的思想情感,是理想化的;而小说最劣,它只是在真实人生的基础上稍稍加工而成,所以小说重在记事,辅之心肝肤浅的情感表达……所以,“文学是人生的精髓”。
文学源于人生,是人生的表现,同样,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的思想。
现在中国文学有诸多缺失,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宣传文学——专门作为宣传达室的工具;闲谈文学——缺乏作文的严肃性;消遣文学——低级趣味的文学。
从这些文学中就可以看出作者们的低级超味,作文的不严谨,为人的不严肃。
读过韩寒的《一座城池》的人,再了解一下韩寒这个人就会真正体会到“文如其人”。
二、文学于人生之功用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学?因为文学于人生有非常大的作用。
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太史公坎坷艰难的人生;读《离骚》,我们懂得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们知道了“公正是灵魂的优点,也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它是其他各种德行的基础“。
于是我们学会了公正……所以,文学之于人生等一大功用及涵养心性,培养心志,培养道德。
文学还可以促进真正文明。
文学改变了人的意识,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促进人的进步。
所以,一切优秀文学都在宣扬与体现人的规律,最终让人进步,促进真正文明。
除此之外,文学还可以让人通达智慧。
如《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以让人了解世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学作用于人生,功效甚广,但一定是好文学才可以促进人养成好品质。
最佳文学作品含有人生最大量的、最有意义的部分,而且让读者爱到启迪,得到乐趣,这才是文学与人生的最佳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