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袁甫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袁甫,字广微,嘉定七年进士第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甫,字广微,嘉定七年进士第一....。
授秘书省正字。
入对,论:“君天下不可一日无惧心。
今之可惧者,端良者斥,谄谀者用,杜忠臣敢谏之门,可惧也;兵戈既兴,馈饷不继,根本一虛,则有萧墙之忧,可惧也。
”迁校书郎,转对,言“边事之病,不在外而在内”。
移提举江东常平。
适岁旱,亟发库庾之积,遣官分行振济,饥者予粟,病者予药,又告于朝曰:“江东或水而旱,或旱而水,重以雨雪连月,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
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
”行部问民疾苦,荐循良,劾奸贪,决滞狱。
诣学宫讲说,创书院贵溪之南,祠先儒陆九渊。
岁大旱,疫疠大作,创药院疗之。
前后持节江东....五年,所活殆不可数计。
时朝廷以边事为忧,史嵩之帅江西,力主和议。
甫奏曰:“抑朝廷亦未免易于用人也。
”疏入,不报。
遂乞归,不允。
未几,擢嵩之刑部尚书,复奏疏云:“臣于嵩之本无仇怨,但国事所系,谊难缄默。
”嵩之诰命,终不与书行。
喜熙元年,迁中书舍人。
入见,帝问边事,甫奏:“当以上流为急,议和恐误事。
”嵩之移京湖沿江制置使、知鄂州川,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翼日,权吏部侍郎。
又奏边事,和议令边患踵至,疏留中不行。
引疾至八疏,赐告..一月,遂归。
从臣复合奏留之,寻命兼修玉牒官兼国子祭酒....,皆辞不拜。
改知嘉兴府,知婺州,皆辞不拜。
迁兵部侍郎,奏:“危亡之祸,近在旦夕,乞秉一德,塞邪径。
”迁吏部侍郎。
时边遽日至,甫条十事,至为详明。
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
卒,赠通奉大夫,谥正肃。
(节选自《宋史·袁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B.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C.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D.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11.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3分)A.进士第一: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即状元。
《宋史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宋史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高登,字彦先,漳浦人。
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
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
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
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
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
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
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
”登曰:“但意未欲尔。
”遂行。
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
”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
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
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
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
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
”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
登归葬其母,事讫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注】①丞相,指秦桧。
《宋史苏轼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
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明史·袁忠彻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明史·袁忠彻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明史·袁忠彻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袁忠彻,字静思。
从父袁珙谒燕王,王宴北平诸文武,使忠彻相之。
谓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昺面方五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拥肿蚤肥而气短,佥都御史景清身短声雄,于法皆当刑死。
王大喜,起兵意益决。
及为帝,即召授鸿胪寺序班,赐赍甚厚。
迁尚宝寺丞,已,改中书舍人,扈驾北巡。
驾旋,仁宗监国,为谗言所中,帝怒,榜午门,凡东宫所处分事,悉不行。
太子忧惧成疾,帝命蹇义、金忠偕忠彻视之。
还奏,东宫面色青蓝,惊忧象也,收午门榜可愈。
帝从之,太子疾果已。
帝尝屏左右,密问武臣朱福、朱能、张辅,文臣姚广孝、蹇义、金忠等祸福,后皆验。
九载秩满,复为尚宝司丞,进少卿。
礼部郎周讷自福建还,言闽人祀南唐徐知谔、知诲,其神最灵。
帝命往迎其像及庙祝以来,遂建灵济宫于都城,祀之。
帝每遘疾辄遣使问神庙祝诡为仙方以进药性多热服之辄痰壅气逆多暴怒至失音中外不敢谏忠彻一日入侍,进谏曰:“此痰火虚逆之症,实灵济宫符药所致。
”帝怒曰:“仙药不服,服凡药耶?”忠彻叩首哭,内侍二人亦哭。
帝益怒,命曳二内侍杖之,且曰:“忠彻哭我,我遂死耶?”忠彻惶惧,趋伏阶下,良久始解。
帝识忠彻于藩邸,故待之异于外臣。
忠彻亦以帝遇己厚,敢进谠言,尝谏外国取宝之非,闻之韪之。
宣德初,睹帝容色曰:“七日内,宗室当有谋叛者。
”汉王果反。
尝坐事下吏罚赎。
正统中,复坐事下吏休致。
二十余年卒,年八十有三。
(节选自《明史·袁忠彻传》)【参考译文】袁忠彻,字静思。
跟从父亲袁珙谒见燕王,燕王宴请北平文武官员,派袁忠彻为他们看相。
袁忠彻说都督宋忠脸方耳大,身材短小气度浮躁,布政使张昺脸方而五官小,走路像蛇,都指挥谢贵身体臃肿肥胖而呼吸短促,佥都御史景清身材矮小声音洪亮,根据相术这些人都是该被处死的人。
燕王大喜,起兵造反的心意更加坚定。
等到当了皇帝,便召袁忠彻授予鸿胪寺序班,赏赐非常丰厚。
《宋史·袁枢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宋史·袁枢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宋史·袁枢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
幼力学,尝以《修身为弓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
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为礼部试官。
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日治道尽在是矣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日:“可与寺监簿。
”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日:“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
”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上日:“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
”枢谢日:“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
章悼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日:“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
”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日:“无愧古良史。
”迁大理少卿。
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
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诏权工部侍郎。
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
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
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
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
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
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选自《宋史·袁枢传》,有删改)参考译文: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
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周必大、刘珙都用远大前程期许他。
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
担任礼部试官。
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而贯穿在一起,称为《通鉴纪事本末》。
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
《宋史·孙傅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條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予。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日:“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者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袁先生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袁先生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文言文作为我国历代通用的书面语言,记载了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在承传文化、陶冶情操、提高文学鉴赏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袁先生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袁先生传》文言文阅读原文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
尝举进士,免贡②,避地州西山中。
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
后移居蜀之富顺。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
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
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③谒之,薛翁慢骂不应。
先生固已疑之矣。
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
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
曰:“子学已博,然寡要。
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
”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
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
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未几而及难。
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
”徙家人避之。
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
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
独将妻子聚保山后。
已而,前山果没。
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
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
”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
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
”客如先生计,恇恇④仅能发箭。
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高考新课标Ⅰ卷文言文宋史孙傅传注释答案解析译文
2021年高考新课标I卷古文?宋史•孙傅传?注释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古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4~7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土第〔登:上,升.第:科举测试及格的等次.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测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为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治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测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员外郎〔红楼梦?里,贾政原本是工部员外郎,好比现在的建设部下属厅局的副局长.后来,局里一把手〔即工部郎中〕出缺,贾政开始主持工作.〕.时蔡翛〔xi a o,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为〔做,担任〕尚书〔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侍郎〔从二品〕,其下六部尚书为,六部副长官仍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对他,向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傅为〔省略之, 他〕言天下事,劝其亟〔j i,急迫,赶紧,马上〕有所更C g e ng,改变,改换建立的功业〕〕,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升迁〕至中书〔即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舍人〔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制诰:承命草拟诏令〕.宣和〔是宋徽宗的第六个年号,也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末,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入贡〔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使者所过〔经过的地方〕,调夫〔调遣服劳役的人〕治〔准备〕舟,骚然〔s a or a n,骚动的样子,扰乱,使地方不安宁〕烦费〔麻烦与浪费〕.傅言:“索〔索取〕民力以妨〔阻碍〕农功〔即农事〕而于〔对〕中国〔最早指天下的“中央〞——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中国以外称为“四夷〞,特指宋朝〕〕无丝毫之益.〞宰相谓〔认为〕其所论〔论断,观点〕同苏轼〔与相同〕,奏〔上奏章〕贬〔省略“之〞,孙傅〕蕲〔q i, 香草,一说药草〕州安置.给事中〔j i sh i zh O ng,官名,以在殿中执事得名.秦汉为加官,晋以后为正官.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参谋应对,每日上朝谒见〕许翰以为傅论议〔即议论,观点〕虽偶〔偶然〕与轼合,意亦亡〔通“无〞,没有〕他,以〔根据〕职〔责任〕论〔评价,评定〕事而责〔处分〕之过〔过分,过度〕矣,翰亦罢〔被罢免〕去〔离开〕.靖康元年,召〔征召〕为〔担任〕给事中,进〔进职〕兵部尚书. 上章乞〔请求〕复〔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使得到实惠,使受惠/恩/好处〕民,熙、丰〔宋神宗的年号.年号“熙宁〞用了10年,年号“元丰〞用了8年〕法惠国,崇、观〔宋徽宗的年号.年号“崇宁〞用了5年,年号“大观〞用了4年〕法惠奸〔奸臣〕.〞时谓名言.十一月,拜〔授予〕尚书〔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开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右丞〔官名.右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左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俄〔不久〕改〔改任〕同知枢密院〔宋初,枢密院有同知枢密院事,简称同知院,为知院的副职.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冒着箭石去巡视〕.读丘潘〔X 立n〕?感事诗?,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之语,于市人中访得无忌〔指刘无忌〕,龙卫兵中得京〔指郭京〕.好事者言京能施六甲法……金兵分四翼噪〔呐喊着〕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y i, 到去,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金〔指北方的金国〕帅营,以〔任命〕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兼任〕少傅〔,,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 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帝兼旬〔二十天.兼: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旬:十天〕不返,傅屡〔屡次〕贻〔y i,本义为赠送,这里可通俗地译为“寄〞,送信〕书请之.及废立檄〔x3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至,傅大恸〔t b ng,极悲哀,大哭〕日:“吾唯〔只〕知吾君可帝〔动词,称帝〕中国〔省略“于〞,在中原地区〕尔〔句末语气词,“……罢了〞〕,苟〔假设〕立〔拥立称帝〕异姓,吾当死之〔为此而死.死:为动用法,“为…… 而死〞〕."金人来索太上〔其意为“至高无上〞,古代社会将皇帝也称为太上,故而皇帝之父也叫做太上皇.因宋钦宗就留在金国,故这里的“太上〞是指“太上皇〞〕、帝后〔皇后〕、诸王、妃主〔妃子、公主〕,傅留太子不遣〔qi d n,派,送,打发,放行〕.密谋匿〔n i,隐藏,躲藏〕之〔省略“于",到〕民间,别〔另外〕求状〔外貌〕类〔像,类似〕〔太子者并〕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十几个〕死囚,持首〔头颅〕送之,绐〔d d i,本义为“破旧的丝〞.古同“诒〞,欺骗;欺诈〕金人曰:"宦者欲窃〔私下,暗中;偷偷地〕太子出,都人〔京都百姓〕争斗杀之,误伤太子.〔于是〕〔太子〕帅〔同“率〞,率领〕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作乱的人, 造反的人〕以献.苟不已〔不停止,通俗地译为“不行,不依〞〕, 那么以〔用〕死〔指死去的太子.太子没有死,欺骗金人而已〕继〔接着,紧跟着〕之.〞越〔经过,过了〕五日,无肯承〔承当〕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宾语前置,即“不索吾〞,没有点名要我〕,吾当与之〔他〕俱〔一起〕行〔出发〕,求见二酋〔qii i,〔长官,敌帅〕,首领〕面〔当面〕责之,庶〔希望〕或〔sh O hu b,或许,也许〕万一可〔月能够〕济〔〔对事情有益〕,成功〕.〞遂〔于是〕从〔跟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为什么,何必〕预〔参与〕? "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判断句〕当死从〔誓死追随〕.〞是〔这天〕夕,宿门下〔省略“于〞, 在城门下〕;明日〔第二天〕,金人召之去.明年〔第二年〕二月,死于〔在〕朔廷〔北廷,即金国.朔:shu b,北方.因金国在北宋北方,故称之为朔廷〕.绍兴〔宋高宗的年号〕中,赠〔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开:开垦,设置.府:府邸,府第.仪:仪式.开府仪同三司的意思是设置的府邸和进出仪式都跟三司一样.三司即三公一一司空,司马,司徒,因均冠“司〞字,故又称“三司〞〕谥〔赠谥号〕〔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日忠定.〔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二•孙傅传?〕4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答案】A 【考点】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水平.【解析】这个断句题,关键是根据对意思的理解进行断句,另外也可以借助年号、虚词、句式等.句首的“宣和〞应为年号.“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表达的意思是“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调发百姓,安排车夫舟船〞,据此可排除“高丽入贡使者〞的选项C、D.“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那么是“宰相说他的观点与苏轼相同,就上奏皇帝贬他去蕲州安置〞的意思,排除选项B.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测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土.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答案】D【考点】此题考查把握古代文化知识的水平.【解析】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脩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那么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传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答案】C【考点】此题考查对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水平.【解析】孙傅欺骗金人,说是宦官想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的人赶来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误伤太子的是京城人,不是二宦者,该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译文:【答案】〔5分〕我只知道我的君主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考点】此题考查对古文的译和现代汉语的表达的水平.【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帝〞、“苟〞、“死〞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译文:【答案】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考点】此题考查对古文的译和现代汉语的表达的水平.【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不吾索〞“面责〞“庶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 当时蔡脩是尚书,孙傅对他谈论天下的事情,劝他赶紧做些改革,不然的话肯定坏事.蔡翛没有听从.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调发百姓,安排车夫舟船,引起许多麻烦及浪费.孙傅说:“索求民力阻碍农时,对我们国家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说他的观点与苏轼相同,就上奏皇帝贬他去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只是偶然与苏轼相同,也没有其他恶意, 对这种依责任论事的处置太过分了.许翰也被撤职离开京城.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询问理由,他说:“祖宗的制度对人民有利, 熙、丰年间的制度对国家有利,崇、观年间的制度对奸臣有利.〞当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同知枢密院.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冒着箭石日夜亲自去巡视.〔读丘潘?感事诗?,其中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一句话, 是说在市民人中寻找到了刘无忌,在龙卫兵中寻找到了郭京.喜欢多事的人说郭京能施六甲法……〕金兵分四路呐喊着冲向前,宋兵败退, 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速关闭.当天,金人就登上了城墙.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去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皇帝二十天后还没有返回. 孙傅屡次写信请求金国送还皇帝.等到废立的文书到来,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后、诸位王爷、嫔子公主.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了一个貌似太子的人和貌似宦官的人杀了,并杀了十几个死囚, 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骗金人说:“宦官想把太子偷偷放走, 京城的人赶来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我于是率兵去平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就把死的太子送来.〞过了五天,没有肯承当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 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金国守门的人说:“我们只想要太子,你这作为留守的来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并且还是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当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朝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测试版】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 •••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脩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I—f-f-f-f-f-f-f-f-f-4 FKf M FKf M FKf M FKf M FKf M FKf M FKf M FKf M FKf M FKf M 〞fArW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 • • •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失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 •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日:“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那么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 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迸.〞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日:“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 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二•孙傅传?〕4.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量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测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脩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那么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传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译文:(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译文:。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三国志 袁涣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袁涣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原文: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
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
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
后辟公府,举高第,迁侍御史。
除谯令,不就。
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
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
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
布诛,乃得归太祖。
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
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
太祖深纳焉。
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
迁为梁相。
涣每敕诸县:“务存鳏寡高年,表异孝子贞妇。
常谈曰‘世治则礼详,世乱则礼简’,全在斟酌之间耳。
方今虽扰攘,难以礼化,然在吾所以为之。
”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
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译文: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
父亲叫袁滂,担任东汉司徒。
当时诸公子的举动大多超越法度,但袁涣清静守法,一举一动皆符合礼数。
郡守任命袁涣担任功曹之职,郡中的奸吏都自行离职.后来被公府征召,在官吏考核中获得较高的等级,升任侍御史。
被授予谯县县令,未去上任。
刘备任豫州牧,推荐袁涣为秀才。
后来袁涣为避难移居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
《宋史-袁枢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宋史-袁枢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宋史-袁枢传》阅读答案与翻译袁枢,字机仲,建州建安人。
《宋史·辛仲甫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史·辛仲甫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宋史·辛仲甫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辛仲甫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
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
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__。
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
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
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
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
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
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
未至,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日“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
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
”崇如其言。
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
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
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六年,移知彭州。
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
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薙之。
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
禽百余人,尽斩之。
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
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
辽主问:“党进①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
”辽主竟不能屈。
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
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
八年,加右谏议大夫。
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
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
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
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卷二六六》)注:①党进(927年~977年)北宋初年军事将领。
《宋史·袁枢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袁枢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翻译文言语句是考查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都把主观性翻译题的分值提高到了10分,在整个文言文阅读中的比重增大了,理解:文言文翻译的钥匙。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就要做好翻译训练,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使自己的翻译在准确明白、没有语病的基础上;既能体现原文语言特色,又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并力争使自己的翻译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宋史·袁枢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
幼力学,尝以《修身为弓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
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为礼部试官。
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日治道尽在是矣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日:“可与寺监簿。
”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日:“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
”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上日:“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
”枢谢日:“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
章悼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日:“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
”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日:“无愧古良史。
”迁大理少卿。
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
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诏权工部侍郎。
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
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
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
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
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
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宋史·赵普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赵普传》原文及翻译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
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
太祖尝与语,奇之。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
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
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
帝曰:“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
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因与普计下太原。
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
”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译文: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
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
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是他个奇才。
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
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
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宋史 孙觉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孙觉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孙觉,字莘老,高邮人。
甫冠,从胡瑗受学。
瑗之弟子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觉年最少,俨然居其间,众皆推服。
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
岁旱,州课民捕蝗输之官,觉言:“民方艰食,难督以威。
若以米易之,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
”守悦,推其说下之他县。
王安石早与觉善,引用之。
时吕惠卿用事,神宗询于觉,对曰:“惠卿即辩而有才,过于人数等,特以为利之故,屈身于安石,安石不悟,臣窃以为忧。
”神宗曰:“朕亦疑之。
”其后王、吕果交恶。
青苗法行,觉奏条其妄.安石览之,怒,觉适以事诣中书,安石以语动之,曰:“不意学士亦如此!”始有逐觉意。
会曾公亮言畿县散常平钱,有追呼抑配之扰,安石因请遣觉行视虚实。
觉既受命,复奏疏辞行.遂以觉为反覆,出知广德军,徙湖州.松江堤没,水为民患。
觉易以石,高丈余,长百里,堤下化为良田.徙福州。
闽俗厚于婚丧,其费无艺。
觉裁为中法,使资装无得过百千。
令下,嫁娶以百数,葬埋之费亦率减什伍。
连徙亳、扬、徐州。
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问吏:“法何如?“曰:“死。
“觉止诛其首,后遂为例。
进吏部侍郎。
擢御史中丞,数月,以疾请罢.哲宗遣使存劳,赐白金五百两.卒,年六十三.觉有德量,为王安石所逐。
安石退居钟山,觉枉驾道旧,为从容累夕;迨其死,又作文以诔,谈者称之。
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传》十五卷。
(节选自《宋史·孙觉传》,略有删改)【注】散常平钱:青苗钱。
译文:孙觉,字莘老,高邮人。
刚二十岁,跟从胡瑗学习。
胡瑗的弟子有千人,挑选那些老成的人成立了经社,孙觉年纪最小,庄重地处于他们中间,大家都推崇佩服他。
考中进士,调任合肥主簿.年成干旱,州府督促百姓捕捉蝗虫交给官府,孙觉说:。
百姓正难以吃上饭,难以用威势来督促他们.如果用米来交换,(他们)一定尽力,这是除去祸害而得到利益。
”知州高兴,推广他的办法下达到其他县。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宋史 孙沔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孙沔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
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
跌荡自放,不守士节,然材猛过人。
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
沔上书言:“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
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
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
陛下果召夷简还,自大名入秉朝政,于兹三年,不更一事。
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
”书闻,帝不之罪,议者喜其謇切。
知庆州。
元昊死,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
沔日:“乘危伐丧,非中国体。
”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
对日:“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
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
”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日:“南事诚如沔所料。
”又迁观文殿学士、知并州。
而谏官吴及、御史沈起奏沔淫纵无检,守杭及并所为不法,乃徙寿州。
诏按其迹,而使者奏:“在杭州,沔爱许明所藏郭虔晖画鹰图,明不以献。
初,明父祷水仙大王庙生明,故幼名‘大王儿’。
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在并州,私役使吏卒,往来青州、麟州市卖纱、绢、药物。
官庭列大梃,或以暴怒击诉事者,尝剔取盗足后筋,断之。
”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绌。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译文: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
中进士,补(正式担任)赵州司理参军。
性格放纵狂妄,不遵守士节礼义,但是才能与凶猛的性格超过一般人。
当时宰相吕夷简上书自求罢免,仁宗下诏书褒奖,没有答应(他)。
孙沔上书说:“自从吕夷简当宰相,废黜罢免说忠言走正道的人,等到他以使相的身份去镇守许昌时,就推荐王随、陈尧叟代替自己担任宰相。
(王随、陈尧叟)才干平庸却担负重任,(他们)的谋略与议事不和,在中堂之上忿怒相争,被百官取笑,(导致)政事被搁置荒废。
《宋书·袁淑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书·袁淑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书·袁淑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宋书·袁淑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书·袁淑传》原文及翻译宋书原文: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
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
”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
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
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
出为宣城太守,以母忧去职。
服阕,为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今其时也。
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
”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
”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
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淑与濬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
”迁太子左卫率。
元凶将为弑逆,其夜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萧斌等流涕谓曰:“主上信谗,将见罪废。
内省无过,不能受枉。
明旦便当行大事,望相与戮力。
”淑及斌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
”劭怒变色,左右皆动。
斌惧,乃曰:“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
”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罢。
”淑出还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
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
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
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又辞不上。
劭因命左右:“与手刃。
”见杀于奉化门外,时年四十六。
劭即位,追赠太常。
世祖即位,谥曰忠宪公。
(选自《宋书·袁淑传》,有删改)译文:袁淑,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
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气概,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宋史-苏轼传》原文、译文
【原】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译】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原】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译】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
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
”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
【原】丁母忧。
五年,调福昌主簿。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
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复对制策,入三等。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译】服母丧。
嘉祐五年,调任福昌主簿。
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
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
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
宋史·袁甫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译文
宋史·袁甫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译文宋史袁甫传阅读原文袁甫字广微,嘉定七年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
入对,论:“君天下不可一日无惧心。
今之可惧者,端良者斥,谄谀者用,杜忠臣敢谏之门,可惧也;兵戈既兴,馈饷不继,根本一虚,则有萧墙之忧,可惧也;……”次乞严守帅之选,并大军之权,兴屯田之利。
移提举江东常平。
适岁旱,亟发库庾之积,遣官分行振济,饥者予粟,病者予药,尺籍之单弱者,市民之失业者,皆曲轸之。
又告于朝日:“江东或水而旱或旱而水重以雨雪连月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诏给度牒百道助费。
帝亲政,迁秘书少监。
入见,帝日:“卿久劳于外,笃意爱民,每览所陈,备见恳恻。
”时朝廷以边事为忧,史嵩之帅江西,力主和议。
甫奏日:“抑朝廷亦未免易于用人也。
”疏入,不报。
遂乞归,不允。
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
殿中侍御史徐清叟论甫守富沙日赃六十万,汤巾等又争之,清叟亦悔。
未几,改知婺州,不拜。
嘉熙元年,迁中书舍人。
入见,帝问边事,甫奏:“当以上流为急,议和恐误事。
”时清叟与甫并召,而清叟未至。
甫奏:“台谏风闻言事,初亦何心。
今人物眇然,有如清叟宜在朝廷,辞避实惟臣故,乞趣其赴阙。
”翼日,权吏部侍郎。
又奏边事,和议令边患踵至,疏留中不行。
引疾至八疏,赐告一月,遂归。
从臣复合奏留之,寻命兼修玉牒官兼国子祭酒,皆辞不拜。
改知嘉兴府,皆辞不拜。
时边遽日至,甫条十事,至为详明。
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卒,赠通奉大夫,谥正肃。
(节选自《宋史袁甫传》)【注】度牒:由官府发给出家僧道的凭证。
唐宋时,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
宋史袁甫传阅读题目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入对,论入对: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
B.杜忠臣敢谏之门杜:封闭,阻塞。
C.乞趣其赴阙趣:催促。
D.权吏部侍郎权:掌管。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江东或水而旱/或旱而水/重以雨雪/连月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B.江东或水而旱/或旱而水/重以雨雪连月/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C.江东或水而旱/或旱而水/重以雨雪/连月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D.江东或水而旱/或旱而水/重以雨雪连月/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甫心系国事,多次进言。
《宋书·袁粲传》原文及译文
《宋书·袁粲传》原文及译文——附习题及参考答案《宋书·袁粲传》: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
父濯,扬州秀才,蚤卒。
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孙。
伯叔并当世荣显,而愍孙饥寒不足。
母躬事绩纺,以供朝夕。
愍孙少好,有清才,以操立志行见知。
初为扬州从事,后除尚书吏部郎。
大明元年,拜侍中。
七年,转吏部尚书。
皇太子冠,上临宴东宫,愍孙劝颜师伯酒;师伯不饮,愍孙因相裁辱。
师伯见宠于上,上常嫌愍孙以寒素凌之,因此发怒,出为海陵太守。
愍孙清整有风操,自遇甚厚,常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以自况。
尝谓周旋人曰:“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
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
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
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
火艾针药,莫不毕具。
国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
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
我既不狂,难以独立,比亦欲试饮此水。
”愍孙幼慕荀奉倩之为人,白太宗,乃改名为粲,字景倩焉。
元徽元年,丁母忧,葬竟,摄令亲职,加卫将军,不受。
敦逼备至,中使相望,粲终不受。
性至孝,居丧毁甚,祖日及祥变,常发诏卫军断客。
二年,桂阳王休范为逆,粲扶曳入殿。
时兵难危急,贼已至南掖门,诸将意沮,咸莫能奋。
粲慷慨谓诸将帅曰:“寇贼已逼,而众情离沮。
孤子受先帝顾托,本以死报,今日当与褚护军同死社稷!”因命左右被马,辞色哀壮。
于是陈显达等感激出战,贼即平殄。
粲闲默寡言,不肯当事,主书每往谘决,或高咏对之,时立一意,则众莫能改。
宅宇平素,器物取给。
好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适。
居负南郭,时杖策独游,素寡往来,门无杂客。
闲居高卧,一无所接。
顺帝即位,使粲镇石头。
粲素静退,每有朝命,多不即从,逼切不得已,然后方就。
及诏移石头,即便顺旨。
有周旋人解望气,谓粲曰:“石头气甚乖,往必有祸。
”粲不答,决然而往。
齐王发兵攻石头城,粲列兵登东门力拒。
城破后,袁粲知大势已去,谓子最曰:“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
《明史·袁忠彻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明史·袁忠彻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明史·袁忠彻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袁忠彻,字静思。
从父袁珙谒燕王,王宴北平诸文武,使忠彻相之。
谓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昺面方五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拥肿蚤肥而气短,佥都御史景清身短声雄,于法皆当刑死。
王大喜,起兵意益决。
及为帝,即召授鸿胪寺序班,赐赍甚厚。
迁尚宝寺丞,已,改中书舍人,扈驾北巡。
驾旋,仁宗监国,为谗言所中,帝怒,榜午门,凡东宫所处分事,悉不行。
太子忧惧成疾,帝命蹇义、金忠偕忠彻视之。
还奏,东宫面色青蓝,惊忧象也,收午门榜可愈。
帝从之,太子疾果已。
帝尝屏左右,密问武臣朱福、朱能、张辅,文臣姚广孝、蹇义、金忠等祸福,后皆验。
九载秩满,复为尚宝司丞,进少卿。
礼部郎周讷自福建还,言闽人祀南唐徐知谔、知诲,其神最灵。
帝命往迎其像及庙祝以来,遂建灵济宫于都城,祀之。
帝每遘疾辄遣使问神庙祝诡为仙方以进药性多热服之辄痰壅气逆多暴怒至失音中外不敢谏忠彻一日入侍,进谏曰:“此痰火虚逆之症,实灵济宫符药所致。
”帝怒曰:“仙药不服,服凡药耶?”忠彻叩首哭,内侍二人亦哭。
帝益怒,命曳二内侍杖之,且曰:“忠彻哭我,我遂死耶?”忠彻惶惧,趋伏阶下,良久始解。
帝识忠彻于藩邸,故待之异于外臣。
忠彻亦以帝遇己厚,敢进谠言,尝谏外国取宝之非,闻之韪之。
宣德初,睹帝容色曰:“七日内,宗室当有谋叛者。
”汉王果反。
尝坐事下吏罚赎。
正统中,复坐事下吏休致。
二十余年卒,年八十有三。
(节选自《明史·袁忠彻传》)译文:袁忠彻,字静思。
跟从父亲袁珙谒见燕王,燕王宴请北平文武官员,派袁忠彻为他们看相。
袁忠彻说都督宋忠脸方耳大,身材短小气度浮躁,布政使张昺脸方而五官小,走路像蛇,都指挥谢贵身体臃肿肥胖而呼吸短促,佥都御史景清身材矮小声音洪亮,根据相术这些人都是该被处死的人。
燕王大喜,起兵造反的心意更加坚定。
等到当了皇帝,便召袁忠彻授予鸿胪寺序班,赏赐非常丰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袁甫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袁甫字广微,嘉定七年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
入对,论:“君天下不可一日无惧心。
今之可惧者,端良者斥,谄谀者用,杜忠臣敢谏之门,可惧也;兵戈既兴,馈饷不继,根本一虚,则有萧墙之忧,可惧也;……”次乞严守帅之选,并大军之权,兴屯田之利。
移提举江东常平。
适岁旱,亟发库庾之积,遣官分行振济,饥者予粟,病者予药,尺籍之单弱者,市民之失业者,皆曲轸之。
又告于朝日:“江东或水而旱或旱而水重以雨雪连月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诏给度牒百道助费。
帝亲政,迁秘书少监。
入见,帝日:“卿久劳于外,笃意爱民,每览所陈,备见恳恻。
”时朝廷以边事为忧,史嵩之帅江西,力主和议。
甫奏日:“抑朝廷亦未免易于用人也。
”疏入,不报。
遂乞归,不允。
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
殿中侍御史徐清叟论甫守富沙日赃六十万,汤巾等又争之,清叟亦悔。
未几,改知婺州,不拜。
嘉熙元年,迁中书舍人。
入见,帝问边事,甫奏:“当以上流为急,议和恐误事。
”时清叟与甫并召,而清叟未至。
甫奏:“台谏风闻言事,初亦何心。
今人物眇然,有如清叟宜在朝廷,辞避实惟臣故,乞趣其赴阙。
”翼日,权吏部侍郎。
又奏边事,和议令边患踵至,疏留中不行。
引疾至八疏,赐告一月,遂归。
从臣复合奏留之,寻命兼修玉牒官兼国子祭酒,皆辞不拜。
改知嘉兴府,皆辞不拜。
时边遽日至,甫条十事,至为详明。
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卒,赠通奉大夫,谥正肃。
(节选自《宋史·袁甫传》)
【注】度牒:由官府发给出家僧道的凭证。
唐宋时,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
【参考译文】
袁甫子广微,嘉定七年进士第一名,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
入朝奏对,论述说:“君临天下不能一日没有戒惧的心理。
如今值得戒惧的是:端正贤良的人遭遇排斥,谄媚阿谀的人受任用,封闭了忠臣敢于进谏的门路,值得戒惧;战争发动以后,粮饷供应不上,国家基础一旦空虚,就会有内乱的忧患,值得戒惧……”接着请求严格把守边帅的选拔,合并大军的权力,兴修屯田的利益。
调任提举江东常平。
恰逢年岁大旱,紧急拿出府库的积蓄,派官员分头救济,饥民给粟米,病人给药,比较单弱的士兵,失业的市民,都加以扶持。
又向朝廷报告说:“江东或者是大水之后干旱,或者干旱之后大水,加上连着几个月下雨雪,道路上饿死的百姓不断,甚至有全家一起死去。
现在离麦熟还有一段时间,事势更加危急。
”下诏发给一百道度牒资助用费。
皇帝亲政后,迁任秘书少监。
入朝觐见,皇上说:“你长期在外奔劳,一心一意的爱护民众,每次看你的陈述,都可见诚恳之情。
”当时朝廷很担心边境事务,史嵩之任江西帅臣,极力主张议和。
袁甫上奏说:“或许朝廷用人也太轻率了吧?”奏折送入后,没有回复。
于是请求归乡,不批准。
任命为起居郎兼中书舍人,殿中侍御史徐清叟弹劾袁甫做富沙守臣时贪赃六十万,汤巾等人又进行争辩,徐清叟也后悔了。
没多久,改任婺州知州,没有到任。
嘉熙元年,迁任中书舍人。
入朝觐见,皇帝询问边防事务,袁甫奏道:“应当把长江上游的形势作为急事,议和恐怕会误事。
” 当时徐清叟与袁甫同时被召见,但徐清叟未到。
袁甫奏道:“台谏官根据传闻论说事情,最初有什么心思。
如今人才遥远,像徐清叟应该在朝廷,他推辞躲避实在是因为臣的缘故,请催促他到朝廷。
” 第二天,代理吏部侍郎。
再次上奏边境事情,议和让边境忧患连续不断,奏折留在宫中没有答复。
袁甫八次告病辞官,赐给一个月假,于是回乡。
侍从官员联合上奏挽留他,不久任命为兼修玉牒官兼国子祭酒,都推辞不接受。
改为嘉兴知府,都推辞不接受。
时边防急报每天都有,袁甫条陈十件事,十分详细明白。
代理兵部尚书,暂时兼吏部尚书,去世,赠官通奉大夫,谥号正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