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里的故事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诗词故事会》文本
诗词故事会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诗词故事会课程类型:文学类,选修课程资源:自编学习对象:5年级学生学习时间:每周1.5课时,一周一课。
二、具体方案总目标最美古诗词课程总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诗词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
分目标多种形式相结合吟诵古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是非常适合诵读的文学体裁之一。
课程性质最美古诗词诵读课程是潍坊峡山双语学校开发的综合课程,基本上是文学教学,教学过程中会融汇音乐、情景剧、美术等艺术因素。
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悟诗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
整合教学,溯本求源和文化传承交融并进,涵养学生的文字语感,引导学生联想举象,丰富学生的具象感识。
最美古诗词吟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感受诗词阅读的乐趣,锻炼学生品味诗词的基本能力。
内容标准1、面向3年级全体学生最美古诗词吟诵注重引导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挖掘孩子的潜能,结合具有音韵美的古文吟诵等,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完成相应国家要求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
2、激发学生兴趣当孩子们赏析感悟到诗词的美,他们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以灵活的吟、诵、演、编等方式演绎经典诗词,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甚至兴致盎然地投入属于自己的诗词创作中。
3、涵养学生文字语感以乐趣为桥梁,机敏地把学生引到创作的岸边,可让学生自觉运用“吟诵”的形式来展示诗词。
同时受到具有抑扬顿挫美感的文字感染。
4、传承文化古诗词是一种艺术,它须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在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艺术形象中,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愿望,表现出作者的胸怀志向。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掌握唐诗宋词的特点。
2. 通过学习唐诗宋词,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使学生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唐诗宋词,并能运用其中的诗句进行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2. 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3. 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4. 诗歌创作方法的指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 示例法:选取经典唐诗宋词作品进行示范性解读。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和创作活动。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2. 讲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 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
4.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活动。
5. 讲解诗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选取的唐诗宋词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的诗歌背诵数量及准确性。
4.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教学资源:唐诗宋词选集、诗歌创作指导书籍、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背景。
2. 掌握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 欣赏和分析代表性唐诗宋词作品。
难点:1. 理解唐诗宋词的深层含义及其时代背景。
2. 诗歌创作方法的运用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导入新课,讲解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第2周:讲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第3-4周: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
第5-6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活动。
第7-8周:讲解诗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八、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包括学生的发言、讨论、朗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创作等。
唐诗宋词里的故事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唐诗宋词里的趣事》课程实施方案语文组王路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
”可见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根据初中语文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同时基于我校“不仅有高分数,更要有高情商、好身体、好性情”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情商与审美品位,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现开设《唐诗宋词里的趣事》作为我校的一门特色课程。
二、课程目标:1、激发与提高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情和兴趣,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学鉴赏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人。
三、课程内容与设置:教材分为八章,分别按照不同的诗词体裁,以“乐府诗歌”“律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以及“婉约派诗歌”和“豪放派诗词”为不同出发点,选取该类别当中最为经典、传唱程度最为广泛的诗词篇章进行解读。
前言第一章/ 乐府谱写历史: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赫赫有名的“因诗杀人”是否确有其事?“秦淮有水水无情”仅指的是地方名吗?“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吁嗟逢橡媪”体现了怎样的一种苛政?第二章/ 律诗明心言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隐藏着诗人怎样的情感经历?“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故事?“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因为作者取得了功名吗?“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深藏着什样的故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名句是谁创作的?“想见读书头已白”是什么意思?“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的作者经历了哪些坎坷?第三章/ 山水田园自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是诗人的真实所见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云梦泽”是哪里?“昔人已乘黄鹤去”是诗人亲眼所见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色?“移石动云根”中的“石头”真的动了吗?“独怜幽草涧边生”是诗人真的喜欢草吗?“一水护田将绿绕”是怎样的田间写照?“千山鸟飞绝”真的没有鸟了吗?第四章/ 边塞战争苍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在哪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怎样的塞外景色?“醉卧沙场君莫笑”说的是诗人喝醉了吗?“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是哪里?“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真是梨花吗?“请君暂上凌烟阁”中的“凌烟阁”是什么地方?第五章/ 浪漫自由追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为什么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得意须尽欢”尽的是什么欢?“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最浪漫的情书?什么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暗香浮动月黄昏”表现了隐士们怎样的浪漫情怀?“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描写了晏几道怎样的浪漫邂逅与追寻?第六章/ 现实主义情怀: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青海头”说的是哪里?“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情怀吗?“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在讽刺宦官专宠吗?“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是花的名称吗?“可怜无定河边骨”中的“河边骨”有什么故事?“茂陵何事在人间”是在讽刺谁?第七章/ 婉约柔美词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中的“衣带渐宽”暗指什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描写的是怎样的场景?“天上人间”中的“天上”和“人间”分别指什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指的是谁?“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第八章/ 豪放激昂词话: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马作的卢飞快”中的“的卢”指的是哪匹马?“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有什么典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的英雄有谁?“一为钓叟一耕佣”中的“钓叟”和“耕佣”指的是什么?“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有关的事和人有哪些?四、课程实施:(一)实施原则1、生本性原则。
唐诗宋词-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大纲-_1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大纲-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大纲一、前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可以表述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本学校的课程或教学单位。
”它是多年来在中小学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中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
它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些课程,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它在维护和调节家庭、社会和教育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国学进课堂势在必行。
抛弃传统文化是逆势的。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杨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继承了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的美德。
在培养孩子的道德信仰、精神价值、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等方面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德育、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阅读古代诗词文学,走进中国古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生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孩子快乐学习、科学传承、健康成长,将在潜移默化、切实可行的方式中实现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为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
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们学校决定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背诵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让孩子在最少的学习生活压力和最美好的记忆中,以最便捷的方式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培养,让他们将中国文化的智慧、品格、心灵和情操融入经典之中,成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
因此,《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标1.优化儿童人格,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让参与读经的孩子长期以圣贤的方式陶冶情操,自然提升孩子的品味和内涵,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2.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经典,欣赏一些经典音乐,让孩子能够心平气和地学习,提高专注力。
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为落实新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将《古诗词》确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于改进我们的语文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
二、课程目标:学校领导在研究了社会要求、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历史传统后,确定“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中华文化,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为课程目标。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语文教学。
三、课程内容:一年级:(1)指定背诵篇目12首。
(2)推荐背诵篇目8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二年级:(1)指定背诵篇目18首。
(2)推荐背诵篇目12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三年级:(1)指定背诵篇目20首。
(2)推荐背诵篇目15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知作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诗意。
四年级:(1)指定背诵篇目20首。
(2)推荐背诵篇目15首。
(3)逐步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五年级:(1)推荐背诵篇目20首。
(2)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六年级:(1)推荐背诵篇目20首。
(2)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具体内容见古诗词必读160篇目录)四、课程评价:(一)检测:1、根据各年级的规定背诵篇目进行检测。
2、低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中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高年级: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能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管理:1、每月进行一次古诗词背诵的验收工作,完成指定篇目的背诵,并达到检测的要求。
2、每学期可举行古诗词诵读的活动,树立背诵典型,激励学生自觉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
五、组织机构:组长:校长副组长: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组员:班主任教师。
走进唐诗宋词活动
走进唐诗宋词活动篇一:走进唐诗宋词《走进唐诗宋词》主题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
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畅游呢?故决定以《走进唐诗宋词》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唐诗宋词》。
二、活动目标:1、使学生知道古典诗词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主动积累诗词的习惯。
2、通过活动的逐步开展,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计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成果展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升。
3、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际沟通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施过程与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课时)查找资料,为确定活动主题做铺垫。
学生、教师通过看书、上网、询问、交流等途径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对唐诗宋词的分类、情感等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活动主题及子课题的确定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及子课题1、确定活动主题:课堂上,学生们自由交流、畅谈对诗词的了解与感受,根据大家的汇报形成主题。
2、活动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研究内容,形成子课题。
启发引导学生将所谈所想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累积、生活感受形成子课题,即:(1)友情送别诗词(2)咏物抒情诗词(3)山水田园诗词(4)节日感怀诗词(5)爱国明志诗词3、撰写本组的课题实施方案。
在学生们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各组同学根据本组子课题,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何分工等,学生再根据以上内容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可采用填表式或过程记录式或计划书式。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育活动方案幼儿园唐诗宋词教育活动方案1. 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唐诗宋词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唐诗宋词的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制定一套科学的唐诗宋词教育活动方案对幼儿园教育至关重要。
2. 活动目标2.1 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激发幼儿对诗词的兴趣;2.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2.3 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活动内容3.1 古诗词故事讲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向幼儿介绍古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幼儿了解古诗词的故事内涵。
3.2 诗词歌唱比赛:组织幼儿们进行诗词歌唱比赛,让他们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和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3 创作诗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创作简单的诗词,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3.4 诗词朗诵表演:组织幼儿进行诗词朗诵表演,让他们通过朗诵的形式,展现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活动实施4.1 活动时间:每周定期安排唐诗宋词教育活动时间,保证活动的持续性和深入性。
4.2 资源准备:准备丰富的唐诗宋词教育资源,如图书、音频、视频等,以及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4.3 师生互动: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个孩子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活动总结与展望通过幼儿园唐诗宋词教育活动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努力,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唐诗宋词之美。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文章写手,我深知唐诗宋词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唐诗宋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为幼儿园设计了这一套科学的唐诗宋词教育活动方案。
我相信,通过这样一套系统的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唐诗宋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大纲《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大纲巴厘岛中央小学一,课程目标凝聚了“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下的丰富遗产。
它不仅被当代中国人继承,而且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关注。
传统小学课本《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儿童道德丛书》,很多经典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此,中国儿童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重要和必要的。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脑中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但使用频率仅占总脑细胞的10335420%,大部分脑细胞处于修复和备份状态。
也就是说,孩子的大脑有着取之不尽的潜能,这使得他们背诵了大量的古诗和古文。
因为他们脑子里储存的东西不多,又因为相互干扰少,很容易把东西放进去而不忘。
虽然很多经典内容一时半会儿是学生理解不了的,但只要放在脑子里,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知识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综合知识,然后就是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宽厚的知识素质、强烈的探索欲望、鲜明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目标。
以“以德养体,尊师重道”为校训,经典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可以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文明优雅的行为,陶冶学生情操。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塑造一代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现代意识的跨世纪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培养他们的情感,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和良好的气质培养奠定基础。
为此,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目标设定如下: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博大,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夯实其文学基础,促进学生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实施方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实施方案教案实施方案一、课程概述《唐诗宋词选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独特的诗词艺术风格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极具意义。
本课程将通过学习经典唐诗宋词,让学生了解唐宋时期社会、文化背景、文学特色等,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文化素养,塑造学生美好品格。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宋时期文化背景,熟悉唐宋诗词的特点和创作风格;2、熟悉选定的唐宋诗词,掌握其诗意、艺术特色及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成分;3、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和欣赏名篇佳作,提升鉴赏能力;4、培养对大自然、生活和人性的审美情趣,丰富内心世界,明辨是非善恶,塑造道德品格;5、通过课堂上的诵读、鉴赏、创作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化素养。
三、课程设置本课程共十二课时,以名家名作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第一课:《登高》1、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品《登高》;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登高》,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语言特点,模仿写作。
第二课:《静夜思》1、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品《静夜思》;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静夜思》,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意境营造方法,模仿写作。
第三课:《登鹳雀楼》1、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品《登鹳雀楼》;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登鹳雀楼》,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运用唐诗的描绘方法,模仿写作。
第四课:《望庐山瀑布》1、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望庐山瀑布》,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意象表达方法,模仿写作。
第五课:《江雪》1、介绍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江雪》;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江雪》,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比喻手法,模仿写作。
第六课:《墨梅》1、介绍宋代诗人王冕及其代表作品《墨梅》;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墨梅》,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宋词的意象描写方法,模仿写作。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做好《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将方案制定如下:一、课程开发的背景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
尤其历代名篇名作,不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具体目标: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广读博览,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
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2、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
教师们沉下心跟学生一起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
一方面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
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练习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三年级一班一品唐诗宋词活动方案
三年级一班一品唐诗宋词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营造书香班级,塑造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
2.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语文,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走课堂内外相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其中坚持每天睡觉前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4.周周有读书交流,月月有活动展示。
二、活动主题
以阅读《三国演义》《中华上下五千年》为主题,伴随故事成长。
三、班级读书口号
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四、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筹备与发动。
1.让学生购买相关书籍,建立个人和班级读书资料库
2.进行班级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充分调动他们的读书热情,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
1.本学期学生课外朗读的主要内容为《三国演义》《中华上下五千年》。
唐诗宋词故事教案
唐诗宋词故事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中学生开设的文学课程,旨在通过讲授唐诗宋词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本教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故事解读、诗词赏析和创作等,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学状况,了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和艺术风格;2.掌握唐诗宋词中的经典作品,能够欣赏、理解和解读其中的意境;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品味;4.通过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唐诗故事- 介绍唐代的文学状况和社会背景;- 讲授一些有代表性的唐诗故事,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引导学生从诗词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 宋词故事- 介绍宋代的文学状况和社会背景;- 讲授一些有代表性的宋词故事,如《渔家傲·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引导学生品味宋词的音韵美和意境表达。
3. 唐诗宋词赏析- 针对具体的唐诗和宋词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和赏析;-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境界。
4. 唐诗宋词创作- 鼓励学生参考唐诗宋词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进行自由创作;-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世界;- 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创作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故事法:通过讲述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2. 示范演示法:教师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朗诵和解读,展示诗词的语音美和意境表达,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诗词阅读和分析,并自主讨论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4. 创作指导法:教师提供写作指导,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的诗词知识进行创作,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修改建议和反馈。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唐诗宋词教材,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精品选》等;2. 录音或视频资源:为学生播放或放映一些经典诗词的朗诵或演唱,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育方案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育方案一、方案背景诗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唐诗宋词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思维、语言、文化认同等方面。
因此,对于幼儿园而言,唐诗宋词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教育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4. 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如记忆力、音乐感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唐诗选取一些易于理解和朗诵的唐诗,如《登高》、《静夜思》、《春晓》、《将进酒》等,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朗读、欣赏。
教育幼儿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音乐感。
2. 宋词选取一些优美、动听的宋词,如《声声慢》、《青玉案·元夕》、《满江红》等,让孩子们为听懂一句好词而感受到诗文的美好。
教育幼儿感受词意和音乐节奏,鉴赏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美感。
3. 诗词教材《中华古诗词选读》、《唐宋词选》等。
四、教学方法1. 生动有趣法通过唐诗宋词的创意性阐释、动误口慢念、韵律模仿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审美情趣。
2. 综合教学法将唐诗宋词教育与识字教育、音乐音律教育、美术教育等融合,通过唐诗宋词创作、配乐、唱歌等形式,引导幼儿多方面地感受诗歌。
3. 重点呈现法学习唐诗宋词,应该注重区分重点和难点,重点讲解较重要的句子或词汇,难点则在后期深入讲解。
五、活动设计1. 朗诵比赛选择几首简单的唐诗宋词,通过朗读和评选等环节,激发幼儿积极性。
2. 绘画大赛要求幼儿根据唐诗宋词的内容,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创作一份精美的绘画作品。
3. 配乐创作通过学习唐诗宋词的韵律和特点,引导幼儿进行节奏组合,将唐诗宋词转化成自己的作品。
4. 唱歌比赛提供一些唐诗宋词的曲谱,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独唱、合唱等比赛。
六、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分为形成性和总结型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估主要是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小测验等。
唐诗宋词课程开发
《唐诗宋词》欣赏校本课程一、课程开发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更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
”可见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培养。
要想培养有个性的人就不能再用统一的千篇一律的模子去刻。
由国家统一编制的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的潮流,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需要。
要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学校内部人士根据自己的情况、条件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课程,尤其是语文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当地的条件设计课程,充分挖掘当地、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而语文也就具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学语文就不能单靠国家统编的几本教材,死啃这几本书,最终连纸上谈兵都不会。
学语文要放大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应用、掌握。
语文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
离开了我们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个学校的生活是具体的、特殊的,各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具体的、特殊的。
国家统编的课程是无法,也不可能把这些具体的、个别的东西包罗在内。
这些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是学习语文的宝贵资源,而且是必需的资源。
因而这又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着手编写了《唐诗宋词鉴赏》作为学校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校本教材之一。
唐诗宋词-中国经典阅读实施方案_2
中国经典阅读实施方案学校经典渗透生活前国家教委主任柳斌说:不注意阅读的学生是没有发展的学生;不注重读书的家庭是平庸的家庭;不注重阅读的学校是枯燥的学校;不重视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整个世界的养料。
"“读一本好书意味着找到一个好朋友。
”“打开书是有益的。
”.读书有很多好处。
理想的教育应该注重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让学生以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净化他们的灵魂,升华他们的人格。
一、指导思想“中国古典散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悠久文化的瑰宝,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
为了使学生从小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培养爱国、礼貌、诚实、团结、勤奋和自强、奉献和奉献的良好品质,学校决定开展“中国古典美术”阅读活动。
二、活动的目的通过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提高德育效率,促进学生积累文化遗产,努力创建书香校园,涌现出一批“书香课堂”、“书香学生”和“书香家庭”,深化我校的阅读文化教育。
三.活动主题学校经典渗透生活第四,组织领导和分工顾问:教研室田老师:负责我校经典阅读活动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校队成员:负责经典阅读活动的监督管理。
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负责组织指导本班学生阅读经典。
其他学科教师:协助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对负责指导和监督经典阅读背诵的学生进行签名和登记,纳入各科教学。
阅读主任:协助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督促学生阅读经典,并监督报名。
动词(verb的缩写)活动安排1.内容安排一年级:三字经二级:弟子规矩初三:李翁的押韵。
四级:千字。
5级:《论语》六年级:古诗选读,宋词,元曲,古谚,《论语》。
2.时间安排(1)每周四晚上安排一次经典阅读作业,重点是预习新内容,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每周五第一节语文课用于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重点指导学习新内容。
每天早上语文课前五分钟,学生在各班“阅读组长”的带领下集体阅读,重点复习巩固。
唐诗宋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实施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实施方案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活动实施计划公司编号:【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据学校经典阅读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们一、二年级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博大精深。
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朗读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目标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和阅读的兴趣,逐步让学生能振振有词,引用经典,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的影响。
国学是中国文化中最好的、最好的、最有价值的典范之作。
通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影响。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经典阅读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自身修养;在学生的头脑中,微妙的作品不断产生有了,逐渐培养他们的气质,开拓他们的智慧,让经典阅读为孩子的生活提供营养。
三、阅读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一年级和二年级用阅读器第四,采取措施1.高一、高二各班召开“阅读中国文化经典”动员大会,向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活动的意义,动员高一、高二学生共同参与。
2.每个班级制定一个班级阅读计划:(1)根据阅读内容和阅读量,划分每周阅读量。
(2)做好每个阅读期的教师分工。
(3)确定班级周检、月展的时间和负责人。
3.阅读时,按照计划表阅读,通读整篇,快速阅读,贯彻“不封顶,保底”的原则。
老师应该一个月看一次统计,表扬先进的学生,鼓励落后的学生。
4.每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简单语句的解读不要求解释得太深太细,体现大意;有些难句是不要求解释的。
提倡经常、轻松、自然地朗读背诵,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朗读。
5.保证阅读时间。
(1)每天上课铃响前做好阅读时间的准备,班主任要再读一遍。
重点指导通假字和异体字的阅读。
唐诗宋词-《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大纲_2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大纲沙井镇先锋教学学校《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大纲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1、践行课程改革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整本书读”的建议,还对阅读提出了量化要求,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包括小学145万字,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160首优秀的诗词和散文。
可见,阅读经典对基础教育和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优质学习。
通过开发“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可以突出教材的民族化,更新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和完善课程结构。
拓宽阅读教学方式,搭建课内课外沟通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背景,实现学生优质学习。
3.办学思想和校园文化的体现。
我校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倡导“阳光、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使“阳光、书香”成为我们校园文化的主题。
读经会促进“阳光书香”的校园文化建设。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拓展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和实践多样化、新颖的教学方法,教授基础课程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我校古典阅读集积累、背诵、写作于一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发展有积极作用。
5.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格。
也是学生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知识、智力和审美。
二、课程介绍:1.课程名称:《经典诵读》2.课程类型:语言和写作3.发展背景:(1)古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时代精神继承和发展,古为今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多数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古代文化的常识严重不足。
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中国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里的趣事》课程实施方案
语文组王路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
”可见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根据初中语文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同时基于我校“不仅有高分数,更要有高情商、好身体、好性情”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情商与审美品位,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现开设《唐诗宋词里的趣事》作为我校的一门特色课程。
二、课程目标:
1、激发与提高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情和兴趣,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学鉴赏水平,从
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人。
三、课程内容与设置:
教材分为八章,分别按照不同的诗词体裁,以“乐府诗歌”“律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以及“婉约派诗歌”和“豪放派诗词”为不同出发点,选取该类别当中最为经典、传唱程度最为广泛的诗词篇章进行解读。
前言
第一章/ 乐府谱写历史: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赫赫有名的“因诗杀人”是否确有其事?
“秦淮有水水无情”仅指的是地方名吗?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境界?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怀?
“吁嗟逢橡媪”体现了怎样的一种苛政?
第二章/ 律诗明心言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隐藏着诗人怎样的情感经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故事?
“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因为作者取得了功名吗?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深藏着什样的故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名句是谁创
作的?
“想见读书头已白”是什么意思?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的作者经历
了哪些坎坷?
第三章/ 山水田园自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泉石上流”是诗人的真实所见吗?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云梦泽”
是哪里?
“昔人已乘黄鹤去”是诗人亲眼所见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绘的是什么样
的景色?
“移石动云根”中的“石头”真的动了吗?
“独怜幽草涧边生”是诗人真的喜欢草吗?
“一水护田将绿绕”是怎样的田间写照?
“千山鸟飞绝”真的没有鸟了吗?
第四章/ 边塞战争苍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在哪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怎样的塞外景色?
“醉卧沙场君莫笑”说的是诗人喝醉了吗?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是哪里?
“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真是梨花吗?
“请君暂上凌烟阁”中的“凌烟阁”是什么地方?
第五章/ 浪漫自由追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为什么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尽的是什么欢?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最浪漫的情书?
什么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暗香浮动月黄昏”表现了隐士们怎样的浪漫情
怀?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描写了晏几道怎样的
浪漫邂逅与追寻?
第六章/ 现实主义情怀: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青海头”说的是哪里?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情怀吗?
“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在讽刺宦官专宠吗?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是花的名称吗?
“可怜无定河边骨”中的“河边骨”有什么故事?
“茂陵何事在人间”是在讽刺谁?
第七章/ 婉约柔美词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中的“衣带渐宽”暗指什么?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描写的是怎样
的场景?
“天上人间”中的“天上”和“人间”分别指什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
指的是谁?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怀?
第八章/ 豪放激昂词话: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
慨?
“马作的卢飞快”中的“的卢”指的是哪匹马?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有什么典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的英雄有谁?
“一为钓叟一耕佣”中的“钓叟”和“耕佣”指的是什么?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有关的事和人有哪些?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生本性原则。
《唐诗宋词里的趣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教育性原则。
注重教育功能,通过《唐诗宋词里的趣事》中的经典诗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
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差异性原则。
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差异性,面向全体,但也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二)实施方案
倡导“探索、交流、共享”的理念,采用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小组比赛等形式。
(三)实施建议
《唐诗宋词里的趣事》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切忌强制性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内容。
尊重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是一种负担。
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内容和教学过程。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课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检验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六、预期成果:
唐诗宋词中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达到可以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词,理解诗词含义,初步达到鉴赏诗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