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作特点;(2)能够分析《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艺术特色;(3)能够鉴赏和评价辛弃疾的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辛弃疾的词作;(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两首词的异同点;(3)学会欣赏词作,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豪放派词风;(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词赋的精神;(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作特点;(2)《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词意、词牌和艺术特色;(3)欣赏和评价辛弃疾的词作。
2. 教学难点:(1)辛弃疾词作中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2)分析两首词的异同点;(3)鉴赏词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作特点;(2)整理相关资料,制作PPT;(3)准备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背景;(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词作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2)引导学生了解辛弃疾的词作特点;(3)激发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析两首词的异同点;(2)讨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特色;(3)分享鉴赏词作的方法和技巧。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鉴赏方法;(3)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期待。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能够准确把握《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的意境和主题。
(3)能够领会辛弃疾词作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豪放派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词的内容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辛弃疾及其词作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两首词的意境、主题和风格特点。
3. 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1. 词中典故和意象的理解。
2. 辛弃疾豪放派风格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
2. 相关参考资料。
3. 学生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词,感受词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两首词的主题和风格特点,分析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
4. 讲解解析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解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中的意象、典故和风格。
5. 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词。
3. 进行课外阅读,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作,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选取其他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与辛弃疾的词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领会豪放派词风的特色。
2.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词,模仿辛弃疾的词风,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背诵、心得体会和课外阅读分享。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教案,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
(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
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
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
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
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
开禧元年(1205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后来,韩侂胄不听辛弃疾劝告,于开禧二年(1206年)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而归。
次年,韩侂胄被杀。
3.写作背景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
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辛弃疾的两首词,使学生能够理解词牌的特点,掌握辛弃疾的词风,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句,感受辛弃疾的豪放词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辛弃疾的词,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辛弃疾的词风特点2. 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教学难点:1. 词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辛弃疾词风的鉴赏教学准备:1. 辛弃疾的词选集2. 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简介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辛弃疾有基本的了解。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辛弃疾吗?他的代表作有哪些?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青玉案·元夕》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2. 逐句解析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3. 分析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在这首词中的体现。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朗读《青玉案·元夕》,感受词的意境。
2. 讨论:辛弃疾的词风与其他词人相比有哪些不同?3. 教师点评,总结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四、课后作业(10分钟)1. 让学生背诵《青玉案·元夕》。
2. 布置作业: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辛弃疾词风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2. 强调辛弃疾词中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六、导入(5分钟)1. 总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辛弃疾的词风特点和爱国情怀。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辛弃疾吗?他的代表作有哪些?七、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2. 逐句解析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3. 分析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在这首词中的体现。
八、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朗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感受词的意境。
2. 讨论:辛弃疾的词风与其他词人相比有哪些不同?3. 教师点评,总结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必修四6《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体会情感,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爱国的烈焰灼烧,他是一支如椽巨笔,把历史的词章抒写,他完美地将文韬与武略集于一身,令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与将士仰望。
他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是慷慨悲壮的一代词宗!这个人就是南宋豪放词人辛弃疾。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辛弃疾,欣赏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来感受他文武双全的人格魅力。
二、诵读初体验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课文,要求读文章时应注意一下生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语气和情感。
补充作者和写作背景。
可能读的时候少了那么一点味道,就是情感不够:为更好地理解这首千古绝唱,先了解一下作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
由于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又参加过农民起义,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再加上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
在这种境遇下,辛弃疾心头的报国热火燃烧得他难以忍受。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6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导入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人论世1.介绍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
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辛弃疾满怀爱国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
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青玉案·元夕》1. 词的背景《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元宵节之夜。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在这一天会点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2. 词的分析《青玉案·元夕》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为开头,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引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着,作者又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为过渡,将情感转移到了与恋人的相聚之上。
最后,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语言简练,富有音乐性。
其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这两句,更是成为了经典的词句,被广泛传唱。
3. 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青玉案·元夕》,使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文化背景,感受辛弃疾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1.词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词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词中的经典词句;4.词的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词的背景和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词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平;2.朗读法:让学生朗读整首词,感受词的音乐性和情感表达;3.分析法:通过分析词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词的构成和表达技巧;4.讨论法:通过讨论词中的经典词句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3.4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介绍元宵节的文化背景,引出《青玉案·元夕》这首词;2.讲授:讲解词的背景和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词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平;3.朗读:让学生朗读整首词,感受词的音乐性和情感表达;4.分析:通过分析词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词的构成和表达技巧;5.讨论:通过讨论词中的经典词句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6.总结: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2)理解两首词的背景、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3)分析辛弃疾的词风,了解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词的内容和形式;(2)学会欣赏古代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通过比较分析,把握不同词人的创作风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辛弃疾词作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领悟诗词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质;(3)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激发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1. 两首词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2. 辛弃疾的词风及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1. 词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辛弃疾词风的特点及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和词作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词,理解词意,体会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和辛弃疾的词风。
4. 讲解示范: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夏夜”为主题的词,体会创作乐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词;2. 深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作,分析其词风的一致性和变化;3. 写一篇关于辛弃疾词作特点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辛弃疾词作的特点;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辛弃疾与其他词人的创作差异;3. 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和创作欲望;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和参考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和相关古代文学知识。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辛弃疾词两首》教案篇一:辛弃疾词两首表格《辛弃疾词两首》教案篇二:辛弃疾词两首的教案教学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新词,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并不陌生,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不少词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一下,学了哪些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很好,看来大家对辛弃疾的词真是记得滚瓜烂熟,那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首是《水龙吟》,请同学们先想想,辛弃疾为什么要登建康赏心亭?二、背景介绍《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
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
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绝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于是34岁的他,就登上了建康亭。
三、学生朗读四、重点把握词人登建康亭,他的“登临意”是什么?五、具体赏析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般比较忌讳重字,而在这首词的前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连用两个“秋”,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选取了两种视角来表现天尽的秋意。
第一句“楚天千里清秋”采用仰视的视角来描绘秋天独有的高远萧瑟的特点。
第二句“水随天去秋无际”采用平视的视角来展现水天相接、浩浩江流东去的壮阔画面。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对辛弃疾词作的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辛弃疾词作中的爱国情怀和豪放精神。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特点。
《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2.2 教学难点辛弃疾词作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
理解辛弃疾词作中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特点。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辛弃疾的词作和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辛弃疾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魅力。
4.2 讲解讲解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特点,包括其爱国情怀和豪放精神。
分析《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4.3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辛弃疾词作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辛弃疾词两首》名师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吟咏诗韵,感受辛弃疾的豪放词中体现的英雄情怀。
3、背诵两首词。
【知识准备】1、知人论世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
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
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
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
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2、用典,又称“用事”、“援引”。
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
第一学时《水龙吟》【自主学习】1、自读《水龙吟》,吟咏诗韵,感受辛弃疾的豪放之风。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意。
【合作探究】一、上阕1、上片中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词人分别描写了哪些意象?――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又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开篇写景,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
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水天一色。
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3、游子是指谁?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游子指辛弃疾自己。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5篇范文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词唐及五代时,已出现词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
后世词一般不再演唱,基本上成为一种文学形式。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西江月》《蝶恋花》等。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分类:词按字数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按风格分两类:婉约词: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教案1:【课时主题】:辛弃疾词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学习辛弃疾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3.分析、欣赏和鉴赏《青玉案》和《浪淘沙·倭人苍井空》这两首辛弃疾的词作。
【教学内容】:1.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辛弃疾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3.对《青玉案》和《浪淘沙·倭人苍井空》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播放辛弃疾的相关视频或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对此课题的兴趣。
Step 2:讲授辛弃疾的词作特点(10分钟)通过讲解辛弃疾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辛弃疾的词作。
Step 3:分析《青玉案》(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对《青玉案》进行分析,包括意境描写、形象表达和情感抒发等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辛弃疾的才华和感情。
Step 4:分析《浪淘沙·倭人苍井空》(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对《浪淘沙·倭人苍井空》进行分析,探讨辛弃疾对倭寇侵略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并与《青玉案》进行对比。
Step 5:学生表演和讨论(15分钟)随机请几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辛弃疾词作,并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辛弃疾作品的观点和感受。
Step 6: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和讨论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辛弃疾的词作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通过学习和欣赏辛弃疾的词作,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案2:【课时主题】:辛弃疾的《青玉案》与苏轼的《江城子》的比较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和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辛弃疾的《青玉案》和苏轼的《江城子》这两首词作的异同之处;3.通过比较分析,加深对辛弃疾和苏轼文学风格的理解。
【教学内容】:1.辛弃疾和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青玉案》和《江城子》的比较分析。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这是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品读吟诵和鉴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对比、用典的写作手法,领会词作内涵;3.能有感情地朗诵,领会作者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词作的内容、风格和情感;2.背诵词作。
【教学难点】词中的用典。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导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生于乱世,胸怀抗金复国大志,可惜生不逢时未能在疆场实现自己的报负,却在词届留下了不朽的身影,他的词作以澎湃的爱国激情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独立高标,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两首词,领悟一下诗人豪迈的胸怀和情感。
二、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127年,靖康之变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
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
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
1161年,金主完颜亮死,金统治区的义军突起,21岁的辛弃疾聚集两千人投身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南宋朝廷。
可是,南宋朝廷的主和势力强大,安于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加之辛弃疾是北方人,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做官,作为南宋臣民生活了40年,做官20年,曾37次频繁调动,20年被闲置,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
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词作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然后集体诵读。
四、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赏析:这首词写在1174年,词人34岁,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
辛弃疾词两首语文教案素材
辛弃疾词两首语文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辛弃疾的两首词。
(2)理解两首词的背景、意象、情感和主题。
(3)分析辛弃疾的词风特点,了解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词的意境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辛弃疾及其词作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辛弃疾的两首词《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背诵与理解。
(2)辛弃疾词风特点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读。
(2)词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辛弃疾的词作,了解其生平背景。
(2)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词,了解词的背景。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辛弃疾的词作,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词,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解读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分析两首词的主题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欣赏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提高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评价辛弃疾的词风特点,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辛弃疾词作的特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两首词,并选择一首进行赏析。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辛弃疾的两首词《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选择一首辛弃疾的词作进行赏析,可以从词的意象、情感、主题等方面入手。
3. 深入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二、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一、抽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
1.走近作者: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
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 (风格)为主,关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2.注音:玉簪.(zān) 螺髻.(jì) 鲈鱼堪脍.(kuài ) 揾.英雄泪(wan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你感觉词的风格怎样?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这首词,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遥远,感慨深沉、豪放。
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
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2.分片讨论:(1)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借景抒情。
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2)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用典。
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价值观。
“尽西风、季鹰归未?”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也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表明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尤如此”,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徒然虚度年华的愤慨和苦痛。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
《辛弃疾词》教学设计《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去品读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知识目标⑴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⑵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⑶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3.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⑴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⑵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 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 多媒体辅助法:感知、品读、印证。
【学法】诵读、讨论、展示、评价。
【朗读方式】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教具准备】 CAI课件 MP3朗读文件纸质学案【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学案(学习活动)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范读课文《辛弃疾词两首》,以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
(早读或课外)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
(早读或课外)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译文: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
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
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了望。
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
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
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 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识预热3、介绍作者“慷),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1、正字音(见教材和《优化探究》第43页“双基集萃”)2、辨字形(见教材和《优化探究》第43页“双基集萃”)辛弃疾(1140 —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 国词人。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 使等职。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 题。
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 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 《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 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 到了极致。
《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正音。
提示:①把握韵脚,际髻、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
② 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
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 朗读时注意把握。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赏析探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上阕即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 景,很有层次。
下阕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 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 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
辛弃疾满怀爱国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
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
淳熙元年( 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1、上阕(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有表现力。
策略:注意赏析“千里”“无际”。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 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
“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水随天去”的“水”浩浩 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2) “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 “愁” 策略: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
但是,苟且偷安他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1170),他应叶 眺望祖国壮丽的哪些词句富“恨”缘何而发?“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明确】“遥岑”即远山。
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 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 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 。
“愁恨”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组织学生讨论“落日” “游子”几个意象的含义。
【明确】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 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游子”指自己。
这几句写景寓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 含义丰富深刻。
(4)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 解? 策略: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 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明确】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第一个动作是“看” ,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
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
第二个动作是“拍”,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壳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
这相, 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
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 知音。
(5)小结上阕写景抒情,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游子,最后到动作描写,景中寓情。
2、下阕学法指导:下阕用典多,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读注解和探究讨 论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精当的用典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1)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明确】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
从“休 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
张翰因见齐王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 而隐退。
又是一年西风紧,张翰即使有家也难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 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2)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 【明确】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 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作者采用移情及物 从何而来?词义间留 朝廷主和, 偏安一隅,“断鸿”通过日暮景“落“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家乡沦陷, 只知道求田 我(3)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地位?【明确】流年,即时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用典,据《世 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 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树已长到几围粗, 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 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 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
(4)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几句与前文基调是否一致?请简析。
【明确】倩,是请求。
“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代指女子。
揾,拭擦。
几句的含义请谁来唤取红巾翠袖的少女,拭干英雄因壮志能酬而流下的热泪呢?词中出现 “玉簪螺 “红巾翠袖”并不影响词的豪放风格,清秀婉丽的色彩,加以豪放不羁的风格,刚柔相 豪放而不粗率。
(5)小结下阕用典,直接抒情言志,点出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三)概括主旨上阕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阕运用典故,直 接抒情言志。
全词意境雄浑阔大,写景独特,景情结合,用典精当,褒贬分明,通过比兴寄 托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苦闷。
(四)布置作业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胄掌握了政权。
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导入虽说英雄迟暮,但雄心依旧。
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的辛弃疾面对破碎的河山, 英雄,希望能为国出力。
创作背景介绍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掌握了政权。
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 企图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调镇江知府。
辛弃疾虽被起用, 便他看到韩侂胄好大 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 信任。
所以,他对当前的局势深感忧虑。
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六十六岁时在镇江任上所作。
他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 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能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土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古代英雄,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
是: 髻”济,1、 背诵这首词。
2、 充分体会这首词用典的艺术魅力。
追慕着古代三、播放录音带读这首词,应保持豪壮的基调,作者褒扬历史人物,忧愤南宋王朝,慨叹壮志难酬, 应读出 昂扬的基调和磅礴的气概。
【诵读指导】韵脚:上、下阕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个字, 韵脚应读得响亮,作稍长停顿。
停顿:应指导学生处理好句间停顿和句中停顿,处理好轻重缓急,整齐中富有变化。
这首词上阕缅怀古代英雄人物,表达力主抗金的决心;下阕写历史教训和自己的经历, 表达收复失地、为国立功的心愿。
全词借古讽今,长于用典,形成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 染力,学习时注意体会。
1、上阕 (1)前四句:怀孙权简析:词的开头用孙权独踞江东的故事起兴。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两句, 慨叹江山虽依旧,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却早已作古。
很有气魄的文字犹如异军突起,倾注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倾慕。
事过境迁,物换星移,孙权最初在京口起事的遗迹早已淹没在历史 的长河中。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句式调整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给人以遗憾。
“舞榭歌台”两句,写当年歌舞楼台的繁华景象,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指英雄业绩,洋溢着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钦佩之情。
(2)后六句:怀刘裕简析:京口是刘裕祖居的地方,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他 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业的刘裕。
刘裕故居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 间不着一点痕迹,只有词人登高凭吊英雄。
伟绩,仰慕与抑郁夹杂着苍凉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