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 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广阔的社会生
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识预热
3、介绍作者“慷
),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
1、正字音(见教材和《优化探究》第43页“双基集萃”)
2、辨字形(见教材和《优化探究》第43页“双基集萃”)
辛弃疾(1140 —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 国词人。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 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
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 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 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 《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
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 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 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正音。
提示:①把握韵脚,际髻、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② 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 朗读时注意把握。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赏析探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上阕即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 景,很有层
次。下阕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 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 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
辛弃疾满怀爱国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
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 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
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 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
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1、上阕
(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有
表现力。
策略:注意赏析“千里”
“无际”。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 不知何处是
它的尽头,气象阔远。 “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水随天去”的“水”浩浩 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2) “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 “愁” 策略:注意赏析“愁”
“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
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
但是,苟且偷安
他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
1170),他应叶 眺望祖国壮丽的
哪些词句富
“恨”缘何而发?
“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明确】“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
上插戴的玉 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 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 。“愁恨”
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
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3)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组织学生讨论“落日” “游子”
几个意象的含义。
【明确】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 色渲染出
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
自己飘零
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指自己。这几句写景寓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 含义丰富深刻。
(4)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 解? 策略: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 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明确】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
而是选用具有典型
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一个动作是“看” ,
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
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
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第二个动作是“拍”
,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
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壳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这相, 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
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 耐
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 知音。
(5)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游子,最后到动作描写,景中寓情。 2、下阕
学法指导:下阕用典多,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读注解和探究讨 论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精当的用典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1)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
【明确】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从“休 说”看,作者
反对张翰回归。张翰因见齐王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 而隐退。又是一年西风紧,张翰即使有家也难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 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2)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 【明确】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
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
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 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作者采用移情及物 从何而来?词义间留 朝
廷主和, 偏安一隅,
“断鸿”
通过日暮景
“落
“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
家乡沦陷, 只知道求田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