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合集下载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基数大
人口问题
素质低
资源问题
需求量大 人均占有量少
利用率低
可持续发展
必然之路
《21世纪议程》 途径:循环经济
公众参与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在蔓延 生态破坏在加剧
江门银洲湖纸业基地
1.集中供电、热、冷、水
发电厂利用高品质的蒸汽发电,将发电后仍具有一定能量
的低品质蒸汽供给造纸厂干燥纸品,又分出小部分供给大型冷 机集中制冷;同时利用发电厂烟气余热制冷,年节能量为1.2万 吨标煤,提高了蒸汽的能源利用率。工业水首先供给高档纸品
生意产线义,:其水污染轻,经过轻度处理后用于中低档纸生产线循
环再用。
集中提供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集中治污、废弃物综合利用、物流
资源纸业的基循地环集中利建用设,大型实污现水资处理源厂可,持集中续处发理展造纸;企业排
放污水,达标后大部分供纸厂循环利用,使基地每年的总取水
量保和总护排环污境水量等减少1900万m3,减少COD(化学需氧量,越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2.农业经济结构: 生态农业
市 场
饲料加工厂
畜牧场
农民

食品加工厂

粮 棉
沼气池
蛋 鱼





种植场

养鱼塘
留民营生态农业模式
(1)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相互补充促进,提高利用率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净化环境,保护土地
(3)开发利用新能源 节省开支,净化环境
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排放1900吨。并大量使用 废纸等二次纤维作为原料,年利用废纸210万吨,年节约木材 900万立方。基地统一建设公用码头、轮船、物流公路网,方便 电厂燃料、原材料、产品的运输降低造纸企业港口物流。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的挑战,中国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环境、不耗尽资源,使后代也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中国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中国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重点领域来推动,通过大规模投资推动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加强了对传统能源的改造,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绿色建筑、低碳城市建设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中国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去。

中国积极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推广回收再生利用等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量。

中国还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倡农作物秸秆还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另外,中国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威胁。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生态保护,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植被恢复等。

中国还加大了对湿地、森林、沙漠等特殊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最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注重国际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环境组织和合作机制,并倡导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
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地理原理的理解。第(1)题, 由图不难得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态势,这种趋势
由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的变化所驱动。第(2)题,
产基础条件的联系等。 答案:C
(3)该服装产业集聚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 ①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
)
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解析: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追求 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
(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
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 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 续恶化)。 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 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
A.自然、市场、资源 C.自然、资源、市场 4.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
)
B.资源、市场、自然 D.资源、自然、市场 ( )
A.钢铁、石化等部门的污染物被完全回收利பைடு நூலகம்,真正实
现了零排放
B.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再回归大海,以保障海洋 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C.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该示范区的突出特色 D.该示范区运输总量虽大,但多以中小型货物运输为主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
•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1. • 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 1.庞大的 人口基数

• 2. 人均资源
不足。
• 3.环境污染 严重 、 生态 破坏范围扩 大。
•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
程—中国21世纪 人口、环境与发展
白皮书》
• 【答案】 (1)传统发展模式 • (2)(上: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率低 • 左: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
• 右: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增加,水土流失,淤 积加重)
• (3)(上: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进行 科学规划
• 左: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 • 右:恢复改善生态系统)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1.4.2121.4.21Wednesday, April 21, 20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4.2121.4.2123:42:5023:42:50Apr il 21, 2021
• 【答案】 C
• (2010年泰州模拟)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 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 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 济示意图,回答2~3题。
• 2.有关图示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生产模式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 B.采用该生产模式可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 C.该生产模式能彻底解决我国农村的能源需求
• D.该生产模式下的农产品是真正的“绿色产品”
• 3.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
模式的是
()
• A.青海省
B.四川省
• C.广东省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评价2
.读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传统发展模式
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率低
燃料匮乏,粮食 减产,毁林开荒
气候失调、水旱 灾害增加,水土 流失,淤积加重
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 政策、法规,进行科 学规划
调整农业结构,退 耕还林,提高单产
恢复改善生态系统
课堂小结 中 人口压力 国 的 可 持 必然性 环境危机 续 发 展 实 资源短缺 践
2.有关图示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产模式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B.采用该生产模式可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C.该生产模式能彻底解决我国农村的能源需求 D.该生产模式下的农产品是真正的“绿色产品” 3.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青海 B.四川省 C.广东省 D.河南省
土法上马开采石棉矿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 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 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
是一致的,20世纪50至60年代,沙化土
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至80年代 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
代沙化土地每年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7%的耕地养活 22%的人口 1份的世界平均财富 养活6倍的人口 1/4的新增产值用来 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惊人的人口等式:
中国人口 = 前苏联 + 美国+ 日本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西班牙+ 加拿 大 + 罗马尼亚 + 越南 + 澳大利亚 + 荷兰 + 葡萄牙 + 比利时 + 瑞士 + 瑞典(31个 国家总人口)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 • • • • •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 2、工业——清洁生产 案例 3、农业——生态农业 案例 4、公众积极参与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某酒精总厂酒精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
制作:阳国强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 • •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自然资源较少、 2、人均自然资源较少、且利用率低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 3、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很严重且范围在加大、程度在加剧。 生态破坏很严重且范围在加大、程度在加剧。 • 4、1994年3月,全球第一部《21世纪议程》在中 1994年 全球第一部《21世纪议程 世纪议程》 国产生 • 5、阅读 • 6、活动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
旳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给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
高耗能产品出口额、能源消耗量、
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量。完毕
3~4题。 出口额
年份 (亿美元) 能源消耗量
CO2排放量 (百万吨)
NOx排放量 (万吨)
D.充分利用本地旳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旳 有机联络
下面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旳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 该图中旳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发觉近三十 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旳等高线分布,表 格示意M地旳土地利用构造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M地旳土地利用构造变化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旳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3.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旳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降低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因为杂草填入沼气池降低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旳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剧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 者关系
注意问题:
1生态环境破坏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2有关生态城市、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绿色消费等内容
读图:思索:(3)分析在本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 活及生态旳意义(8分
➢ 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 有利于农 林牧渔业旳发展;
➢ 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 住环境,
中国旳可连续发展实践
命题分析:可连续发展问题一直是高考考察旳要点内 容之一,高考试题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呈 现有关信息,侧重考察环境问题旳分布、体现及危害, 人地关系旳历史演变;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旳关系, 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等带有明显可连续发展思想内涵 旳事物。如2023山东文综,2023浙江文综、2023江苏 地理等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首先,中国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但自2024年以来,中国已经开始推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的降低。

到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超过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从2024年的20%增加到30%以上。

此外,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了环境监管和治理,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在推动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方面,中国也做出了努力。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大力推进扶贫工作,使得数以亿计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同时,中国还采取措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的福利水平。

此外,中国还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大熊猫、中国河豚、中华鲟等珍稀物种的保护区。

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土地治理和湿地保护项目,恢复和保护了许多生态系统。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了一些濒危物种的贸易和狩猎。

最后,中国还在推进可持续城市发展方面做出了努力。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城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城市规划、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环境治理能力等。

中国还建设了一批生态城市和智能城市,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中国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投入,为实现经济的绿色、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就经济发展方面来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如节能减排政策、发展新能源等,以促进经济的低碳、环保和高效发展。

同时,中国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项目,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另外,中国还加强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减少了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些措施使得中国的经济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方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主要体现在推进社会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中国还开展了扶贫攻坚工作,减少了贫困人口比例,提高了贫困人口脱贫的能力和机会。

此外,中国还促进了人口控制和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了人口在数量和素质上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方面,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如限制高能耗行业、加强环境监管等,大幅减少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另外,中国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提高了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程度,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在经济方面,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其次,在社会方面,中国贫困人口比例减少到了不到3%,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最后,在环境方面,中国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福祉。

然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资源压力仍然很大,如能源、水资源等。

另一方面,中国仍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退化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治理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不危害未来代际发展能力的发展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中国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削减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实施了“绿色发展”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随着清洁能源产能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碳排放也在逐渐下降。

此外,中国也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全面治理大气污染。

通过加强排放标准的执行,建立和实施环境保护法规,中国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中国在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中国近年来致力于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中国政府发布了“精准扶贫”政策,通过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减少贫困人口。

中国还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确保收入分配公平,缩小城乡差距。

中国政府还大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业现代化。

这一系列措施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中国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修缮和保护古建筑,组织文化活动和节日,培养和传承传统技艺。

中国还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结合,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这些举措不仅实现了经济利益和文化保护的双赢,同时也为后代提供了学习和欣赏传统文化的机会。

最后,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巴黎协定》的重要签约国,致力于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通过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合作作出贡献。

必修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必修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7%的耕地养活 21%的人口
资源名称 土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占世界总 占世界人均占 量排名 有量的比例 第三 第三 第四 第六 第六 1/3 3/5 1/3 1/4 1/5
资源总量大,需求量大,但人均量小
2、自然资源短缺
资源 农业用水 我国利用情况 有效利用30—40%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为什么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何去实践?
人口总量大
人口素质低 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已达2亿,人口红利 即将进入逐渐收缩时期。到 本世纪中叶将迎来老龄化高 峰,老年人口预计达4.87亿, 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35%
人口老龄化 速度加快
1 、庞大的人口压力
发达国家利 用情况
70—80%
工业用水
矿产
重复利用50%
回采率30—50%
80%
40—80%
能源
利用率30%
40%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浪费、破坏严重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人口总量大 人口素质低 人口老龄化
资源需求量大
人口问题
必然性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源利用率低
环境污染严峻
粮食、果品、蔬菜
粪、尿(有机肥)
养殖区
鱼肉蛋奶
饲料及农副产品
留民营——生态第一村
岳西、望江二县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安庆市郊区泉河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园 桐城、怀宁和枞阳为省级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县 岳西、潜山、太湖和桐城为无公害茶叶开发基地县
课堂小结
人口压力
中 国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实 践
资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2.能力目标(1)学生会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从分析、评价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措施,去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3.德育目标(1)通过对国情的分析,唤起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知识准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理解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原理。

也具备有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知识。

技能准备:有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2.学习类型本课是程序性知识学习课。

3.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前面三节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介绍,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结合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确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具体到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国情现实,本节的教学内容属地理规则(地理规律)。

教学中采取例——规法。

4.重点、难点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5.课时一节课[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投影]:案例1:中国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10贵阳只要下雨,几乎就是酸雨(PH=3,甚至2)比醋酸还酸。

20中国有1/7的国土被沙漠覆盖,1/3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平均每天有5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20多座有文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如楼兰等都淹没在沙漠之下。

30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临灭绝。

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山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

40黄河从1972年经常断流,1997年从2月7日开始,到年底共断流13次,累计断流226天,仅胜利油田少产原油损失30多亿元。

50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400年。

60铁路两旁的快餐盒、塑料带似白色飘带。

70北京市的居民每天呼吸的空气(大多时候),即使不吸烟,也相当于每天吸一包烟。

世界50个选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比,北京、广州、上海、沈阳、西安“榜上有名”。

最差的10个中有5个是中国城市。

80广州的交警和交通干道的两侧居民和小学生血液中含铅量超正常值,处于铅中毒状态。

……[提问]看完资料,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板书]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读图] 8. 17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提问]解释三段“引文”。

[总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森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荀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森林保护主张,然而这一可贵的生态意识并未能发展成为民族生态伦理的主导,反而“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莱恩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野蛮时代是森林,文明时代却成了沙漠”。

[过渡]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板书]1、人口压力阻发展[投影] 案例2:惊人的人口等式:中国人口=前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提问]以上等式反映什么问题?[归纳]中国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

人口负担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障碍。

[过渡]人口如此,资源状况如何?[板书]2、资源短缺令人忧[投影] 案例3:我国资源状况:10水资源:人均占有淡水资源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6000多万农民和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宁夏西海固有个乡叫喊叫水乡。

蚌埠、淮南就在淮河边,在缺水、污染严重时矿泉水、饮料脱销,真是应了漫画“缺水怎么办”,“喝矿泉水、饮料”。

20耕地:全国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0.067公顷。

30能源:供需结构矛盾大,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不高。

40生物:森林质量不高,草原过渡放牧。

从我国的资源总量来看,淡水供应:不应超过4.5亿人;能源:不应超过11.5亿人;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生态负荷在7——10亿人。

不论从哪一项看,都已超负荷。

[过渡]人口和资源的问题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板书]3、环境危机日益重[投影]案例4;我国的环境问题:10水体污染加剧。

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大江大河受污染,“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

”就是真实写照。

地下水超采,海侵现象严重。

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0噪声污染:39个城市平均噪声72.6分贝。

30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沙尘暴、浮尘、扬沙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40生物多样性减少:1970年秋天,袁隆平在三亚鹿回头发现雄性不育水稻(大自然几乎找不到),1975年——1983年,24亿亩水稻增产2400亿公斤。

30年过去了,当年的专家故地从游,再也找不到野生稻了。

[总结]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过渡]4、可持续发展——历史的必然中国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点: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为零;2040年资源、能源消费速率零增长;2050年实现中国生态环境退化率零增长。

[板书]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模式——生态农业[讲解]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

它既不同于那种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传统农业;也不同于那种通过投入大量化肥、农药和动力,不顾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的商品化现代常规农业。

生态农业要求,发展农业应主要依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与转换、各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并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合理利用化肥、农药,投入机械,劳动力以及改良生物品种、合理灌溉等,促进系统的不断开放,从而建立一个综合发展、多级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效农业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将,它是我国目前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典范。

可持续农业:强调作物轮作,以减少杂草和病虫害,减少由农业化学品使用而引起的水土资源污染的危害性,推广对自然、生产、消费者无害的病虫害控制战略和方法,增加机械和生物的杂草控制及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动物粪便和绿肥的施用,以增加土壤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质,选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等等。

[读图] 案例5;读8.20,分析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措施[板书]1、调整产业结构[提问] 北京留民营村是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板书]2、开展综合利用[提问]这种综合利用的效益何在?[板书]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问]从北京留民营村能源利用方式和类型看,这种做法的良好效果何在?[提问]评价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模式。

[总结]这是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物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其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如废弃物)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各种废弃物得到再次、多次和循环利用。

资源利用率高,又防止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留民营村发展了生态户式的种、养、沼三结合模式和生态村的种、养、沼、加四结合模式。

[板书设计]略[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A.节约资源B.保护森林C.计划生育D.提高劳动者素质2.以下的一些观点和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退耕还林B.竭泽而渔C.砍伐森林D.杀鸡取卵3.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要有()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高,造成庞大的人口压力B.我国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相对短缺C.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D.粮食总量大,人均不足,需大量进口4.有关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农业模式B.生态农业就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而进行无污染生产C.生态农业主要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并开展综合利用D.生态农业生产中的能源主要是依靠发达的输电网络使用干净、方便的电能,以净化环境5.人类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是()A.停止或减轻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B.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C.由于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D.正确协调人类自然发展、生产力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二、判断: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源于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管理者。

我们应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购买有环境标志的商品。

为了加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要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汽车进入家庭是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成果。

协调人地关系的综合课题是国土开发整治和规划。

三、综合题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破坏,出现下图所示过程,分析后完成下列要求:(1)选择下列适当项目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只选用一次)A.土壤肥力下降B.洪水灾害增多C.水土流失加剧(2)为了增加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可持续发展模式出发,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是抓好_______________,主要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工程措施有____________。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知识梳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成就: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

2.中国国情:①庞大的:过多的人口,尤其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②资源原因人口数量,人均占有量经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资源地区分布③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以为中心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程度在。

3.历史任务:提高增强提高4.《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是全球第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环境效益:资源利用,减少来源。

经济效益:通过改造、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原理:原理方式:调整,发展,协调和效益目的:良性循环典型代表:3.循环经济:手段:技术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方式:方式原则:、、目的:的生态化难点解析1.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和能量,而且具有容纳、清除人类活动废弃物的自净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