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doc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教育文档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深度融合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深度融合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深度融合,这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经常要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
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他的课程中,能给其他课程能带来思路的拓宽,知识面的拓宽,教学方法的改变。
尽管信息技术已经很早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但它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确不显著,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的方法也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学环节的实施也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技术似乎是可有可无,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也无从谈起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
很多教师也都接受过岗位上的各种培训,各种性质各种内容结果都差强人意。
说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还没有真正的应用,尚未与教育教学深度的融合在一起,导致教师不能体会信息技术给教学效果带来的快乐,学生也体会不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的快乐。
我们之前提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只是改变了教学环境或者教学角度,仅是表面的适用了信息技术,并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改革。
真正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这些较低的层面上,而是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的结构,从传统的教学结构中破茧而出,构造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这才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本质和内涵。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首先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
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
其次是在融合的过程和发展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以及实现新的应用。
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 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教师讲解和教科书,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但它却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水平。
而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让学生有创造性地去学习。
2. 教育手段传统教学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说教”,教师能够对学生实行有方向,有目标的人才培养,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的接受情况。
信息环境下的教学主要是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能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体现具体﹑生动﹑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
3.教育形式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不能互相选择,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情况选择最佳的学习进度。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创造了灵活的学习方式,没有格局限制,学习渠道也越来越多,为很多有学习困难又想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提供了方便。
二.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优势,提升网络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工作,是促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渠道。
所以,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配合起来,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促动带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中的改革与发展。
这种“整合”既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也不是两者勉强的掺和,而是两者要做到双向互动,紧密融合,促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促动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整合。
1. 增强师生交流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时,存有着潜在的情感交流。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蕴涵着重要的情感信息。
所谓言传身教就是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传输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在集体环境中生活,不但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还能很好地适合各种层次的教学和教学对象,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引导学生思考,协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
浅谈教学与科研关系
浅谈教学与科研关系浅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
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
教学与科研,也就是言传与身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
教学与科研对高校而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
自两百多年前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
对于以文化和知识传承、知识创新和创造并重的研究型大学而言,这一辩证关系不言自明;即便是以文化和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由于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这一关系同样也清晰明了。
纵观全球大学发展的千年历史,这一关系虽在各个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侧重,但从未偏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和办学能力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迅速走过了恢复高考、扩大规模的过程,走进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代。
我们这一代教师也亲历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小众受教到大众受益的发展过程。
四十多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初进入大学的我们,迄今仍感恩和感动于当年的大学氛围。
当时,老师们在沉寂蹉跎了十多年后,以浓缩升华了的知识、蜡烛般燃己照人的情怀,全身心哺育我们;学生们则像永不知饱的雏鸟,引颈争食、奋力消化吸收,同时跟随师长迅速转入研习探究。
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恒的大学记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愈加清晰、建设目标更为远大,各校都试图将自己的定位和视野放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加以考量。
在历史变迁、跌宕甚至转折的关头,文明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知识与科学的创新与创造,技术与产业的突破与变革,无不依赖于教育,无不依赖于人才培养。
此时,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无疑是国家实力的综合体现。
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重智力教育轻非智力教育、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终究被素质教育所淘汰。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越来越普及,计算机教学已成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
那么怎么在计算机教学中更好的渗透素质教育呢?笔者就自己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一点心得谈谈自己的看法。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
因此,我们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其个性潜能、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一、运用CAI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了图形、声音、文字、动画的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表现手法形声化、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在上信息课的时候可以在计算机上面装一些关于英语的CAI 课件,对于平常在教室里面学得索然无味的知识,在计算机上面配上图形、声音、动画后,原来于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
二、运用网络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
现在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社会,如今的学生已不在是以前的“读死书、死读书”,对于社会上一些热点、焦点的问题都应该了解,从而拓宽知识面。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点。
比如今年奥运会期间对我国参赛的一些运动员的有关资料的了解,就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在进行搜索,得到自己想到的答案。
同样的道理,学生对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老师就引导他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来查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使学生既有掌握知识的快乐又有揭示知识奥秘的乐趣,逐渐地把学生引向知识的王国,使学生自己感到掌握了新知识,有所收获,从而无形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论文一、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课堂教育教学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巴班斯基在《教育学》中指出“教学最优化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的最好的教学方案”。
当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图拉“交互决定论”提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是一个交互决定的过程,行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联结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的期待引向着他们如何去行动,他们行动又改变着他们的期待”。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为切实转变传统教育,以知识记忆、存储为目标的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
近年来,国家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探索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前提,以互动教学模式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新模式。
经过几年来的教育改革和实践,课堂教学的视线已逐步从“传道授业解惑”转向“研究改进教法、努力体现学生在自主生活中求发展”,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意识明显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而课堂教学环境中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直接决定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高低。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动态化重要手段,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教师利用其信息的大容量和教学形象性、直观性,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使教学中抽象的、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和内容变得易于了解和理解。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弦歌小学一、理念概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指导思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创建新型的师生间“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制订此方案。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三、工作目标:(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四、实施步骤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学校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力争达到全体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
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1、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变革。
力争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2、学校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一)不定期对所有老师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检查,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
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应
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应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他重点关注的是媒体应用的效果,准确的说有点“媒体观“的味道。
信息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同时强调其重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他将技术至于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之中,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技术是利用系统方法从技术角度研究并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技术中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技术的应用时建立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强调技术层面上是使用信息技术并且采用现代教学理念。
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百度百科,2010,9,24晚)电化教育: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南国农,1985)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南国农,李运林,1998)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百度百科,2010年9,24晚)信息化教育(即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南国农等,2004)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1996)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来诊断教育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及评价解决方案的技术学层次的教育学科。
幼儿园中的技术教育及其应用
幼儿园中的技术教育及其应用技术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培养幼儿的技术素养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中的技术教育,讨论技术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1. 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技术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此外,技术教育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幼儿园中的技术教育内容在幼儿园中,技术教育的内容应该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例如,幼儿可以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剪刀和胶水,制作手工艺品。
此外,幼儿还可以学习使用数字设备,如计算机和平板电脑。
3. 幼儿园中的技术教育方法在幼儿园中,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游戏、实验和项目学习等。
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技术知识和技能。
实验可以让幼儿亲身参与,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科学原理。
项目学习可以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4. 幼儿园中的技术教育应用技术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领域。
首先,幼儿园可以利用技术教育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例如,通过手工制作、美术创作和搭建积木等活动,让幼儿动手参与,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创造力。
其次,技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中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科学原理。
此外,技术教育还可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学习,幼儿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或制作简单的电子产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幼儿园中技术教育的评估与展示针对幼儿园中的技术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估幼儿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组织技术作品展示等形式,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人工智能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改善教育质量。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改善教育的效率。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并且可以更快地识别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改善教育的质量。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并且可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改善教育的可访问性。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更好地提供在线教育,并且可以更好地提供跨境教育,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可以改善教育的效率、质量和可访问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建议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建议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教育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带来了许多便利。
以下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作用: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教育视频和电子图书等方式,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
这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此外,互联网还为教师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提供在线学习平台互联网技术还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平台。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参与远程教育,接受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特定领域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学习平台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系统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习题,提高学习的效果。
3. 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通过互联网技术,教育行业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教育机构可以将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上传到互联网上,与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共享。
这样一来,各个教育机构可以共同提高教育质量,学生也可以从更多的教育资源中受益。
同时,互联网技术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教师和教育专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教育论坛等方式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
这种交流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成长,进而提升整个教育行业的水平。
二、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发展中的建议尽管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作用已经非常明显,但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发展中的作用:1. 加强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使用互联网技术时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因此,教育机构应该加强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互联网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1.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4.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我国发展战略:从“科技兴国”到“科教兴国”。
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功能。
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
本文尝试探讨科学技术与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目的希望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未来中国教育提供比较直观的认识。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现代教育实现的。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一、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教育是科学技术迅速、大规模、有效传递和传播大基本途径。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任何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的创新。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是在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将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技能经过筛选、加工、优化后,采用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
因而具有高效、高质、大规模的特点。
学校教育使人类社会以前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代代相传,继承下去。
现代学校教育还能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二,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教育是使科学转化为技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要有一大批账掌握科学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和熟练劳动者队伍。
前者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后者将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教育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教育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内容提要: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也在改变着人们以前的固有生活方式。
许多科研成果,比如幻灯片、多媒体设备等被大量地引入教学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听感官,提高了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技术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学、素质教育、应用与实践(一)走进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包含着许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其中哲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传播学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生物学、管理学、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技术和应用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中国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早先称之为电化教育。
将幻灯、电影等媒体投入教育领域,相比于原始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率更上了一个高度!尽管其已属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但这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而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同时,由于这门学科的发展还不足百年,因此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发展和完善。
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教学形式基本可以用黑板、粉笔、课本等教学中最基本的元素来表示。
现如今,尤其是在高等学府,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多媒体教室的广泛应用,方便了老师授课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视听享受,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三)与传统教育作比较与传统教育相比,无论是从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
王道俊_教育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三、简答题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近代教育的特点?近代教育有如下特点:(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3) 教育的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四、论述题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金恒玉伴随着社会不断的前进发展,教育科研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
其实,在当下的初中教育教学中,我们知道教学与科研始终是学校工作最主要的两个方面。
而这两方面关系处理的好坏,不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对学校发展,或则对老师个人发展,都是非常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在我就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从教育科研表面上来看,教学与科研,这二者既有他们对立的方面,也有他们统一的方面。
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确是有冲突的。
首先,从其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来看,教学与科研的直接目的是不同的。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输知识,让知识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而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创新知识。
其次,从教育所要求的个人素质方面来看,教学与科研所要求的参与者的个人素质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知道,实际的教育教学注重参与者的素质除了口才外,还有道德人、格等方面的具体的要求。
教育科研则不同,教育科研注重的素质要求,重点是在创造性思维和智力方面,对口才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而言就要弱一些。
再者,我们从时间和精力方面来看,教师个人教学参与多了,势必会减少教育科研方面的精力和时间,这些会影响到科研的深化和提高。
因而,二者之间在时间与精力的分配方面来看,教学与科研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冲突的。
另一方面,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又是相互统一和兼容的。
我们来看,首先从最终目分析来说,二者是统一的。
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都是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的,在这方面,他们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
其次,从二者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影响来看,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也是内在统一的,他们之间是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这二者的相互促进还是很明显的。
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科研能够创新教学的内容。
浅谈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浅谈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论文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动了各个层面的迅速发展,包括对基础教育事业。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论文篇一《浅谈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的作用》【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动了各个层面的迅速发展,包括对基础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教育普及化、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了学生部分能力的下降、学生日益成为应试的机器,缺乏个性、一些优良传统丧失。
【关键词】科学技术;基础教育;能力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火车头技术。
它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
它的每一次突进,都能使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物质财富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科学技术,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开创了新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善了人们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使人们有便利的交通、快捷的网络平台、寓教于乐的多媒体,让人类实现了遨游太空、游弋四洋的梦想……尤其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科技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
二、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将事物一分为二,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来说,同样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他们也存在着对立的矛盾之处。
(一)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的积极作用1.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有经济能力投入到子女的基础教育当中,彻底改变了过去学在官府和贵族的局面,让更多的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国家更加注重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基础教育的措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用等,给那些远在西部落后、偏远的农村孩子和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在家的孩子带去了福音。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1.教育技术的种类: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包括黑板,粉笔,传统教具,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表现出来。
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教学思想,理论等。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2.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的内涵:①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②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③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4.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是包括一种手段,两种方法和三种技术,①一种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学媒体②两种方法是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即媒传教学法,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③三种技术是指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
5.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6.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②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③对于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更全面的审视和研究④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⑤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⑥进一步的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7.教育技术的理论分类: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类看,视听教育理论,学与教的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8.视听教育理论:心理学基础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感知规律,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
9.人的视觉心理:①心理趋合②画面均衡③视觉重心。
10.人耳的听觉特性:人对声音的感知又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主观听感要素。
11.经验之塔的基本内容:⑴做的经验①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②设计的经验③演戏的经验⑵观察的经验①观摩示范②野外旅行③参观展览④电影,电视⑤静态图像,广播,录音⑶抽象的经验①视觉符号②言语符号。
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现代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现代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本文将沿着如下的思路与问题展开。
首先是科学与技术融合的基础是什么。
如果说没有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次是融合的使命。
我们面向未来,融合走向哪里,它的价值是什么。
第三是融合的路径,实际上是讲何以融合。
最后是融合的反思,怎样能把融合做得更好。
融合的基础——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共生”生态当代科学与技术之间有一种生态变化的关系,我在这里用“共生”的概念来反映这种关系。
为了揭示当代科学内涵的这种深刻变化,国外一些学者创造了许多新词汇予以概括。
美国科学哲学家B. Latour创造了“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一词,以示当代科学与以往科学的区分。
此外,还有人创造了“sci-tech”一词,揭示当代科学内涵的变化。
当然,现代科学与技术共生与融合的背后实际上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比如说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在现代自然科学革命的直接作用下,并与其相互交叉而发生的,这个技术体系不仅更依赖于科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科学向技术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
工业4.0、物联网、3D打印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又带来了很多机遇。
我们可以看到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能量,产生和释放出来的生产力。
这种变化,对教育也造成了影响。
传统的科学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中心。
近10年以来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设计与技术、物理与技术、化学与技术、地理与技术等开始进入学生的课程,成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
传统的技术教育主要强调“动手做”,强调技能,注重手工。
而现代技术教育项目则增加了“科学含量”更高的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探究、技术体验等实践活动,主要是“动脑做”。
融合的使命——培养现代创新人才融合的使命,就是培养现代的创新人才,这也是国家战略。
另一方面,为什么说人才培养要讲究融合,实际上是现在知识与技能的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由“点式”增长变成了“框架式”增长——在认知结构上、认知框架上寻求新的知识的增长方式。
教育的科技功能口诀
教育的科技功能口诀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科技作为教育的有力助手,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
教育的科技功能是指科技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功能。
以下是教育的科技功能的口诀,辅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技于教育当中。
一、信息获取,广泛开阔;科技带来丰富的资源和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互动交流,共同创造;科技设备和互联网平台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快捷和便捷,他们可以通过在线讨论、视频会议等方式实现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创造新思路。
三、个性定制,因材施教;科技在教育中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育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教学设计,因材施教,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游戏娱乐,寓教于乐;科技可以将游戏和娱乐元素融入到教育当中,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和娱乐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五、实践体验,培养实力;科技能够提供虚拟实验室、模拟实训和在线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评价反馈,个性化;科技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评价和反馈,通过智能评估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和问题,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助,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七、追踪管理,关爱学生;科技能够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追踪管理,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成果和学生行为等方面的信息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关心和关爱每一个学生。
八、开放共享,资源共享;科技为教师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平台,可以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九、自主学习,培养能力;科技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个性化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索、自我实践和自我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教育事业与科学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更新。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
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从词源上说,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技术它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如今教育与技术两个领域紧密结合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为教学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也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那么在现代教学中到底教育和技术哪一个占据了主体地位?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主体。
主体是一哲学范畴,在哲学上,它有多重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指“实体”,它被理解为事物的属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与现象等概念相对应。
二是指“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次要组成部分”相对应。
三是逻辑意义上的主体,指逻辑判断中的主语、主词。
四是指人,又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是人就是主体,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并总是相对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而言的。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技术中教育占据主体地位,该观点认为教育技术以教育目标出发以科学技术作为手段工具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
有的学者则认为教育技术中技术占主体地位,该观点认为科学技术融入教学之中应该发挥其全部作用用最快捷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强调科学技术再教育学中的重要性,用科学技术来推动教育的发展。
其实我认为在教育技术学中教育和技术应该是配合处于主体地位换而言之就是相辅相成的。
在现代教育当中缺一不可二者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方面: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存在三点:(1)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与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的内容。
我们分开来讨论,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
比如在过去老师的学历普遍不是很高而且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教育者仍然使用传统模式的授课形式,教育内容一成不变,教育方式也没有创新。
而如今教育者的学历普遍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科学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在今天教育者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式的教学形式向学习者更好的传授知识。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一方面,科学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例如由于城乡教学质量的差异,过去生活在农区与山区的学习者很难有机会参与知名教师学者的授课,而且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成年人除了上业余学校外也很难有机会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可以让山区里的学习者与知名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同步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也可以利用业余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精品课程来得到教育的机会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者的数量,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质量而且此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最后,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
例如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是通过黑板来板书教学的重要内容,此方式有时会占据教学大量的时间,是学习者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类容较少,教学效率不高。
如今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或者电脑课件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此问题,课堂内容一目了然的显示在屏幕上,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多媒体的运用也使课堂更为生动有趣,增加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
同样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三点影响:(1)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效用(3)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效用。
首先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
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又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
其次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效用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
例如在许多高校里面有许多的技术开发团队如清华紫光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如遇到新的开发项目和新的课题便会马上投入研究之中,有效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最初的许多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都是运用于军方,后来才逐渐发展为民用。
教育对技术的改造拓展也是如此,早期的通信卫星是用于军方侦查情报所用,而现在卫星的效用不仅仅局限于此,在教育领域便有专门为远程教育涉及的通信卫星。
从此可以看出教育在扩展科学技术方面也是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所以在以后的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同时研究教育和技术这两方面,不能厚此薄彼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推动技术,而技术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教育的定义》(百度百科)《技术的定义》(百度百科)《论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大家论坛)《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百度百科)《现代化教育技术和相关概念》(新浪博客)《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四个关系》(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章民伟)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