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作业治疗的康复计划.ppt

合集下载

偏瘫的作业治疗(OT)

偏瘫的作业治疗(OT)

偏瘫的运动障碍问题
5.偏瘫侧的忽略和认知障碍 偏瘫侧没有(或仅有错误)信息传往大
脑 皮层,对偏瘫侧身体缺乏注意。 运动的方向感、理解能力异常
偏瘫的运动障碍问题
6.身体呈非对称性,缺乏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原因:肌张力异常、体感觉异常、 平衡反射异常
坐位下,身体不对称可以被引发 软瘫期患侧过分负重 痉挛期骨盆与肩带因痉挛而靠近.
偏瘫的作业治疗(OT)
---康复医学课件
概述
脑卒中(stroke)— 指脑血管病变后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
破裂后,造成急性脑局部循环功能障碍所致的临 床症状、体征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又 称急性脑血管意(cerebrovascular ccident,CVA)。 偏瘫—
病灶对侧上下肢体的瘫痪,所有病侧锥体束损 害所致,同时伴有锥体外系的损害
活动范围、肌力与协调能力 以正常运动模式最大程度自主地单侧或
双侧使用偏瘫侧肢体
作业治疗的目的
恢复感觉、感认知能力,或减轻障 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促进患者对残疾作出现实性的心理 接受与调整
改善沟通与社交技巧
作业治疗的目的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促进患者重返家庭与社区,担当有
的情况而非潜能,或仅是通过交谈 所获得的印象下的结果 要避免因病人不理解治疗师的意图 而出现的功能实施失败的情况
评估注意事项
在所有测试及功能性活动中,要观察偏 瘫肢体的自发性应用情况,因为这种能 力是感觉与运动功能改善的标志
当病人恢复部分运动的自主控制时,应 及时评估病人实施选择性活动的能力
概述
分类和临床表现: 缺血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mic attack, TIA)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

作业治疗PPT课件

作业治疗PPT课件
活动
-
19
12、手指阶梯
主要用于: 改善手指功能,提高 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及手的感觉功能练习
-
20
13、手功能组合箱
主要用于:
手的协调性、灵活性训 练
手—眼协调性训练
-
21
15、自助具
自助具
一、进食自助具 二、梳洗自助具 三、更衣自助具 四、如厕自助具
-
23
16、作业活动用具
❖ 书法、绘画用工具及材料
(二)治疗剂量(根据训练情况随时调整)
(三)治疗时间和频度(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循序渐
进的原则进行安排)
(四)注意事项(患者的主动参与;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指导和监护;根据评定结果及时修订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 方法相结合)
-
9
七、OT的基本原则
1、选择作业治疗的内容和方法需与治疗目标一 致
2、选择患者能完成80%以上的作业活动
-
2
作业治疗的目的
❖ 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 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 着有意义的生活。
-
3
二、作业活动的特点
❖ 1)针对性: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 2)科学性:在活动分析和功能评定的基础上 ❖ 3)趣味性:符合患者兴趣和需求,被其接受 ❖ 4)主动性:患者的主动参与,从中得到满足 ❖ 5)调节性: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能情况
院 评业评疗疗复评查患
定治定计计目定


划划标
-
6
以前的PT・OT的概念
OT PT
手的OT
足的PT
-
7
五、OT与PT的区别
作业疗法
物理疗法
治疗目标 在生活适应力上发挥最大潜能 在运动功能上发挥最大能力

(医学课件)作业治疗的流程

(医学课件)作业治疗的流程

对患者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运动协调性 等方面进行评估,记录病历和病情进展。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治疗方案 ,包括针对骨骼肌肉疾病的特殊训练方法、 辅助器具的使用等。
实施治疗
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改善骨骼肌肉疾 病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
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瑜伽
通过瑜伽练习,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 质量。
运动疗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治疗方案, 包括运动强度、频率和方式的调整,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05
作业治疗的临床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作业治疗
评估和记录
对患者的运动、感觉、反射、协调 、平衡等技能进行评估,记录病历 和病情进展。
作业治疗的流程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作业治疗概论 • 作业治疗的原则与目标 • 作业治疗的具体流程 • 作业治疗的主要技术 • 作业治疗的临床应用 • 作业治疗的未来发展
01
作业治疗概论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一种康复治疗 方法,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日常活动和训练,帮助患者改善 身体功能、认知能力、情感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 质量。
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6
作业治疗的未来发展
现代科技的应用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师可以创造更加逼真的治疗环境,使患者更容 易进入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为治疗师提供科学依据,并实 现个性化治疗方案。

骨折康复(OT)课件

骨折康复(OT)课件
后期:异位骨化、创伤关节炎、关节功能受限、 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挛缩
卧床:褥疮、肺炎、尿路感染、血栓、心肺
骨折愈合与方式
骨折骨的连续性重新建立和功能恢复过程,愈 合骨应具有骨折前力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愈 合方式有一期与二期愈合
一期愈合:通过骨折端间骨组织相对生长发生 的骨连接
二期愈合:通过血肿机化、骨痂形成与钙化过 程完成骨折愈合
早期作业用于骨折固定期间,目的是保持被固定部位 以外身体功能,防止这些部位功能减弱,减少日后生 活、工作能力恢复难度
后期作业在骨折临床愈合以后进行,重点在于恢复因 固定而丧失或减弱的骨折部位的功能
骨折作业治疗原则
早期介入、全程干预 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时期、病情变化…. 无痛原则: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 综合性治疗(PT、OT、矫形器 ) 回归指导:个人、环境、岗位
骨折局部一般表现
疼痛与压痛:软组织伤时疼痛与压痛局限在直 接打击处、完全性骨折时疼痛与压痛会围绕骨 折处肢体一圈
肿胀与瘀血:注意有无骨间膜室综合征 功能受限:骨折、软组织损伤及疼痛引起
骨折局部特殊表现
畸形:成角、旋转和缩短 假关节活动:特别是在长管状骨的骨折处 骨摩擦感(触)或骨摩擦音(听) 骨传导音改变:用听诊器听诊方法获得 轴向叩击痛:顺肢体长轴方向叩击,如叩击足
三、作业治疗
骨折作业治疗师的工作 骨折作业治疗原则 作业治疗内容 骨折康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内容) 体位训练(涉及内容) 矫形器应用 肌肉训练 关节训练
骨折作业治疗师的工作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工作、生活、兴趣爱好、社会 环境、居住条件和患者对未来的期望等,结合骨折实 际情况,充分与患者沟通,确立作业训练远期和近期 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结构与功能: 折断骨的连续性及正常空间位置 合并损伤组织的连续性 所有损伤结构功能:关节活动、肌力和肌

康复医学作业疗法PPT课件

康复医学作业疗法PPT课件

2021
12
日常生活活动的分析--- 刷牙
倒一杯水:拿杯子、开水龙头 拿起牙刷:手圆柱状抓握 将牙膏挤到牙刷上:捏 刷两侧牙:左右手移动 嗽洗口腔:拿杯子到嘴、鼓腮、吞咽、 吐水
2021
13
2021
14
(二) 生活环境及作业活动能力的评估-针对患者 ⒈ 患者居住条件的评估:包括住宅周围环境、楼层、 房屋入口条件、厨房、浴室、厕所特点、居室情况 等。
目的:使患者ADL独立。
2021
19
日常生活活动 (ADL)
自我照料(personal care)
家务活动
室内(indoor)活动
轻巧的家务操作(light household work) 辛苦的家务操作(heavy household work)
室外(outdoor)活动
睡眠活动(sleep)
1900s,Susan Tracy
1917,OT促进会
front row; L to R, Susan Cox Johnson, George Edward Barton, Eleanor Clarke Slagle. Back row; L to R William Rush Dunton, Isabelle Newton, and Thomas bessell Kidner
功能性作业治疗 (functional OT) 职业作业治疗 (vocational OT) 娱乐活动 作业宣教和咨询 环境干预 辅助技术
2021
18
(三) 应用作业疗法促进康复----作业治疗 ⒈ ADL训练 ⑴ 衣、食、住、行、洁的训练; ⑵ 新的活动方式、方法的训练; ⑶ 辅助器具的选择、使用和训练; ⑷ 选用合适的家用设施。要对日常生活有关的环 境进行改造,包括坡道、扶梯、通道、卧室、厕 所、洗漱间、厨房的设计,家具的放置,以方便 残疾人。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医学》PPT课件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医学》PPT课件

治疗原则
早期开始 及时评定 循序渐进 及时给予反馈 患者主动参与
治疗形式
“一对一”训练 自主训练 小组训练 家庭训练
治疗环境
环境安静、舒适。 有必备的器械和仪器 只准备必须的物品
治疗目标
轻度失语:改善语言和心理障碍,适应职业 需要,以达到生活自理,恢复工作。
中度失语:发挥残存能力及改善功能,适应 日常交流需要,可达到日常生活自理的交流 水平。
重度失语:尽可能发挥残存的能力以减轻家 庭帮助,这类患者一般很难达到日常生活自 由交流的水平。
治疗时机
康复介入同时即可开始言语 治疗,发病3~6月是失语症 恢复的高峰期,发病2~3年 后康复治疗仍有意义。
综合训练:常需要综合地发挥身体、心理、 认知等因素的作用。
功能适应:在病人身体功能不能完全代偿的 情况下,利用各种辅助具、支具以补偿功能 不足,用新的生活方式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 。
作业疗法的内涵
以日常活动作为治疗媒介; 针对的是日常生活作业功能,包括自理、工作及游戏; 对象是受到身体损伤或疾病、社会心理功能障碍、发育或学
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
常见运动治疗方法
按摩、牵引、手法治疗
关节活动技术
神经生理治疗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
医疗体操
软组织牵拉技术 肌力训练技术
步态训练 平衡训练
运动处方
运动治疗项目
耐力性项目 力量性项目 放松性项目 矫正性项目
康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四大体系之一。康复
复 即通过康复技术恢复机体的功能,以适应

作业治疗PPT课件

作业治疗PPT课件

体积、形态、颜色、质地比较以获得
视觉定型;通过色盲测试等方法,训
练患者图形觉和深感度。
2021
30
认知技能训练
1、定向能力训练 每天对患者进行 空间、时间的问题刺激。让患者能区
别上下左右,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地点和时间。
2、注意力训练 要求患者保持一段 时间的注意力,并逐渐延长注意时间 和内容。如可以安排患者看一段录象 或电影、听一段录音或学习一项简单 技能,通过逐渐调整时间长度和内容 提高注意力,注意选择内容多样以吸 引其注意力。
2021
20
作业活动分析举例
作业
操作单元
动作
动作单元
运动
肩关节前曲
设计 画线 做

加工 锯木
左手固定木材 右手锯木
伸手 抓握
肘关节伸展 手指伸展


拼装 刨木板 右手切割
搬运
拇指外展

涂漆
2021
21
动作分析举例-用笔写字
2021
22
作业治疗原则
2021
23
基本原则
选择作业治疗的内容和方法需与治 疗目标一致
2021
32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ADL
在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动中, 训练病人用新的活动方式,方法或借 用辅助器具的帮助和使用合适的家用 设施等,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指导患者在家务活动中如何省力,如 何减少能量消耗,如何改装家用设备 以适应病人的功能水平。
2021
33
训练的内容
运动方面:包括早期床上体位变换、转移运动、轮椅、 拐杖的应用、步行运动、上下楼梯、交通工具的使用 等
不同的握捶方式、不同的关节活动方向会 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作业疗法(OT)技术课件

作业疗法(OT)技术课件

适应性
根据孩子的需求和能力, 调整家庭环境,如使用辅 助器具、调整家具高度等 。
家长在OT中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
参与者
积极参与孩子的OT计划,了解孩子的 需求和目标。
协助者
协助治疗师实施OT计划,如帮助孩子 完成家庭作业、提供必要的支持等。
观察者
观察孩子在OT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及时向治疗师反馈。
原理及作用机制
01
02
03
04
作用机制:作业疗法通过以下 机制发挥作用
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 态;
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适 应能力;
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回归社 会。
适用范围与禁忌症
适用范围
作业疗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残疾、精神障碍、发育障碍等患者,包括 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关节炎、帕金森病、自闭症、抑郁症等。
影响因素。
B
C
D
持续改进
不断跟踪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及 时调整改进方案,实现作业疗法(OT)技术 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目标,制定具体的 改进措施,如优化治疗方案、加强患者心 理干预、完善康复设施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流程
包括收集患者信息、进行初步评 估、制定详细评估计划、实施评 估、分析评估结果、做出诊断等 步骤。
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制定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 家庭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内容
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治疗频率、注意事项 等,确保治疗方案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根据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保养

康复治疗学 概论PPT演示课件

康复治疗学  概论PPT演示课件

2020/3/19
20
(体六位)转体位换转训换训练(Conversion training position) 练
• 卧位的翻身训练(仰卧位与侧卧 位的相互转换)
• 卧位到坐位的转换 • 坐位到立位的转换
体位转换训练注意事项
做好保护措施 每次训练时仅给予最小辅助;并依次
减少辅助量 向患者分步解释动作顺序及要求
• 适用于偏瘫、脑瘫及神经精神发育迟缓者等。 • 常用的易化技术:Brunnstrom法、Bobath法、Rood法及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简称PNF)等。
易化技术护理要点
训练中要求患者主动注意训练的过程
强调重复学习
有顺序地组合其它方法
在动作进行中和完成后给予患者适当鼓励
2020/3/19
25
进训练方法
2020/3/19
13
(二)肌力训练(muscl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 则
• 阻力原则 • 超常负荷原则 • 超量恢复规律
• 肌肉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 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原则
肌肉形态 功能指标
• 强度和频度关系 • 增进肌力
• 大负荷少重复
2020/3/19
6
6
第一节 物理治疗 (physical therapy , PT)
2020/3/19
7
一、运动疗法
• 定义 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学、生物力学 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 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 子的治疗方法。 ■主动躯体活动训练 ■被动躯体活动训练
2020/3/19
21
(七)步行训练(walk training)

康复治疗技术OT疗法

康复治疗技术OT疗法
帕金森病
OT疗法可以帮助帕金森病患者改善 手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肩袖损伤
OT疗法可以帮助肩袖损伤 患者恢复上肢功能,提高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膝关节置换术后
OT疗法可以改善膝关节置 换术后患者的下肢功能,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骨折康复
OT疗法可以帮助骨折患者 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
儿童OT疗法
发育迟缓
OT疗法可以帮助发育迟缓的儿童提高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脑瘫
孤独症谱系障碍
OT疗法可以帮助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社交能力发 展。
OT疗法可以帮助脑瘫儿童改善肢体功 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OT疗法
老年痴呆
OT疗法可以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提 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延缓病情
进展。
关节炎
OT疗法可以改善关节炎患者的关 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
骨质疏松症
OT疗法可以帮助骨质疏松症患者 提高肢体功能,预防骨折发生。
04
OT疗法的实施过程
评估
患者情况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康复需求和目标,评估 患者的认知、心理和社会状况。
障碍因素评估
识别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障碍因素,如肢体 功能、感知觉、语言和沟通障碍等。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进展,及时调整和优 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效果评估Biblioteka 短期评估01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康
复进展情况。
长期评估
02
在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跟踪评估,了解患者康复效
果维持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2作业疗法PPT课件

2作业疗法PPT课件

作业疗法的特点(二)
❖ 2、治疗中应充分重视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父母参与患儿的功能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重视对其父母
的培训,发挥父母的影响力及继续训练作用
12
作业疗法的特点(二)
❖ 3、康复辅助具的设计应注重儿童 发育的特点 辅助具的设计与选择要做到①对 于确实不能维持正常姿势、不能进 行正常活动的患儿才使用辅助器② 要量体定做,必须起到它的作用③ 只是替代已丧失的功能,不可过分 依赖④应随着孩子的生长而更换
5
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的区别
治疗目标
治疗措施 治疗重点
治疗范围 治疗特点
趣味性 介入时机 治疗师
OT
PT
恢复躯体功能、认知和生 活自理在生活能力方面发 挥最大潜能
ADL,认知、职业、娱乐活 动,辅助器具,矫形器等
提高认知感知ADL能力, 增强手眼协调,增强动作 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
在运动功能方面发挥最大 潜能
2
作 业(occupation)
❖ 一、定义 ❖ 作业:在一个人的生活里有独特的意义和目的的
活动。作业没有特定形式,任何活动只要符合对 人类个体有意义的定义就可被视为作业。 ❖ 作业活动关心的是生物-心理-社会的范畴 ❖ 作业的范围: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休闲
3
作 业 层次
角色 活动 任务 行走 能力 技巧
个人的特性
推理能力,手操作技巧
4
作业治疗 (Occupational Therapy,OT)
定义
作业治疗: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采用有目的、有选择性 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和认知活动,对患 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维持、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提高生 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法。

OT作业治疗的康复计划

OT作业治疗的康复计划
应对康复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者增 多,康复需求日益增长。OT作业治疗 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康复计划的重要性
01
个性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康复需求都是独特的,因此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至关重要
。通过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以更有效地促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康复 计划,明确治疗目标、方法和时间表。
实施治疗
监测与调整
按照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各种作业活 动,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 社会适应能力。
定期评估患者的进步情况,根据评估结果 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患者配合与注意事项
积极参与
患者应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按 照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过有目的的作业活动,恢复或 改善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
能。
运动疗法
运用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方式,帮 助患者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
度、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心理疗法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 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
焦虑抑郁情绪。
治疗计划制定
1 2
评估患者状况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 会环境,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物理疗法、按摩等手段,减轻患 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中期目标
提高工作和学习能力
根据患者的职业和学业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高患者 的工作和学习能力。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机 能。
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和睡眠环境,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 状态。
进度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系统理论: 个体:
个体
•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度
、生物力学因素、肌
力、驱动强度、情绪
及认知状态等。
运动行为
环境:
•重力、温度、着装、 噪音、灯光。
任务:
任务
环境
•任务本身的特征。
➢多系统理论:
• 运动行为是所有子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 • 任务影响运动。 • 多系统具有自我组织、自我控制的特点。 • 子系统的发育可不同步。
• 只有头和躯干屈时手可抓握,头和躯干伸时手才可 张开。
• 口呈张开状态,难以闭合。 • 足趾不能背屈只能跖屈,踝关节不能外翻只能内翻
➢基本的自律反应:
在评定过程中,要在各个体位 上逐一诱发矫正反应、平衡反应和 保护性伸展反应,并观察反应的成 熟情况。
挛缩、变形、脱位:
检查上下肢各关节、脊柱、胸廓、 下颌关节。
➢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障碍的性质: 是痉挛、强直、低下或动摇。
痉挛性瘫要检查肌肉的伸展性、被 动性(抵抗感,关节活动度)、坚 实度。
•评定时要注意障碍的部位、程度、及 其与姿势、运动和远近端的关系。
➢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
• 整体的运动模式。
• 身体左右姿势与运动的非对称。 • 定型的、不变的固定模式。 • 突发的运动和突然失去维持姿势和平衡的状态。 • 上肢屈曲、内旋、前臂旋前;或屈肘肩带后退;或 只有头转向一侧时肘才能伸展;或只有肩内旋时肘才 能伸展。
➢诱:
用表情、行为、语言、玩具等 逗引患儿伸手够物、踢蹬腿、移 动、变换体位、操作玩具和说话 等。
➢查:
检查患儿的肌力、肌张力、关 节活动度、关节脱位、变形及挛缩 、反射、自律反应以及对手技的反 应等。
➢评定内容:
•1.运动发育年龄 •2.肌张力 •3.肌力 •4.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 •5.自律反应 •6.关节的活动度、挛缩、变形和脱位 •7.各种体位的评定要点
➢ 四点支持位:
• 观察身体的对称性,两侧上下肢体支撑能
力以及对称性。 • 四肢有无屈曲或过伸展、有无肩带的前突 和上举、手足有无握拳或屈趾状。 • 查倾斜反应。 牵拉和推动小儿,使其向膝 立位、侧坐位、直腿坐位移行时,检查其躯干 、髋周及下肢的肌张力。 • 观察四爬运动的协调性,有否兔跳样爬行 ,有否因脊柱的过屈或过伸以及下肢过度外展 而阻碍肩带与骨盆间的回旋运动。
程序自动支配技能
➢ 儿童运动疗法应注意的问题:
•遵循运动技能的特点:
–以难易恰当的主动运动为主 –反复强化训练
•肌张力调整与肌力训练相结合 •运动疗法的类型: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诱导运动 –运动感知与运动认知的训练
➢ 儿童运动疗法应注意的问 题:
•重视运动功能的建立。
•强调整体运动功能的提高。
• 自律反应:Landau反射、两栖类反应、俯卧倾斜 反应、降落伞反应;
• 肌张力检查:抬头肩查中轴,上肢伸展、外旋、 上举,下肢外旋位外展,外展位和内收位的屈髋。
➢ 坐位:
• 在各个面观察:矢状面(前倾、半前倾、拱背、直腰、 髋的屈与伸、骨盆的前倾与后倾);额状面(头和脊 柱的侧屈、肩带与骨盆的侧倾);水平面(头、肩、 躯干及骨盆的旋转)。 • 坐位的支点;坐骨结节、骶骨、骶髂关节。髋两侧 负重是否对称。 • 下肢的姿势模式:原始、异常、成熟的分离模式。 • 是否需上肢支撑,有否肩带的前突与后退,有否肩 关节的内旋与外旋。 • 自律反应:视觉性矫正反应、迷路性矫正反应、各 方向上肢的保护性伸展反应。 • 肌张力:伸腿坐躯干前倾时髋和下肢的张力、两侧 侧坐位的抵抗。 • 向四点位、侧坐位、俯卧位转换时运动的协调性与 灵活性。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教育家长主动参与。 •学校和社会的宣教。 •有效开展社区康复服务。 •加强妇婴保健,减少出生缺陷。
➢ 儿童运动疗法应注意的问题:
从多系统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根据运动的特异性
————任务导向性训练。 遵循运动技能的特点:
运动技能
认识期
过渡期
自发期
学习
整合、记忆、形成“程序”
儿童神经康复概论
➢主要内容:
•儿童运动发育理论 •儿童神经康复评估 •儿童神经康复治疗
重点:
•理解儿童发育理论,并灵活应用 于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
儿童发育理论
➢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什 么?
•生长:
–身高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 –是量的改变。
•发育:
–功能的分化和成熟。 –是质的改变!
➢请举例解释发育:
发育的机制是什么?
➢神经成熟理论:
• 从原始运动即粗大反射运动模式演变为自主控制性运动 。 • 运动发育以从头至尾的方向进行。 • 运动首先由近端控制,然后再远端控制。 • 所有婴幼儿运动发育的顺序是一致的,每一个婴幼儿运 动发育的速率是始终如一的。
➢ 由神经成熟理论得出的结论:
• 发育过程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过程。 • 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和损伤必然导致各种功能发育的障 碍! • 总之,运动发育的神经成熟理论是建立在具有内在驱动 性的、由大脑控制的成熟模型之上,它为儿童治疗师广泛应 用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小组评定:
– 以医生为核心,各类专业人员密切配合的评定小组。
•个体化原则:
– 检查评估要适应每一个患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干扰最小化:
– 尽可能排出情绪、环境等因素对评定的影响。
•应注意各种评估量表的优势和局限性。
➢ 儿童康复评定的目的:
• 全面评估儿童的综合情况和各个领域的发育水平。 • 明确障碍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 预测向下一阶段发育的可能性,分析限制发育的因素。 • 制定和调整康复治疗计划。 • 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
•针对性、个体化、多系统、多角度的训练方案。
•多种技术与方法的联合运用。
•灵活运用不同运动疗法类型进行训练。

总结:
• 因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神经系统损伤导致
的功能障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导致发育的异常而加 重功能的损害。
• 发育中的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最大 限度改善其功能障碍。
➢ 儿童与成人康复评估方法的比较:
• 儿童的评估注重技能的演变过程与成熟过程,而不是只 关注损伤的静态“结局”。 • 对成人的评估强调特定损伤对功能的影响,使这种评估 局限在功能的异常和缺损,而不是正面的或优势的属性。 • 儿童的评估也用于发现发育的缺陷和不足,并设计干预 和治疗方案。
➢ 儿童康复评估的原则:
– 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矫形器使用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外科矫形手术 、水疗、文体训练、引导式教育、学龄前教育等。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根据患儿的整体情况设计治疗方案,以全面促 进发育,纠正异常,发挥最大功能。
•拓宽思路,干预策略不局限于神经成熟理论的框 架。
➢ 儿童康复治疗的原则:
➢多系统理论:
• 多系统是一个联合体,由个体、环境、和目标任务综合 而成,三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将对最终的运动行为产生影响 。三因素相互依存并对运动的发育产生联合的作用。
• 这个系统可以独立于大脑皮质的控制而单独导致运动行 为的改变。
• 这个系统可自我调节且对运动技能的出现可起一定的限 制作用。
儿童神经康复评估
➢ 评定的方法:
四大法宝:
➢看:
• 观察患儿的表现及对环境和陌生人的反应,初步了解其认 知、情绪和行为。 • 观察家长的抱扶和照顾方式,初步了解患儿的运动能力和 家长对患儿态度。 • 观察患儿在不同体位下的静态姿势模式、运动模式和自发 运动状况。
➢问:
• 胎儿期、出生时、出生后的高危因素和病史,家族遗传病 史。 • 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史。 • 日常生活活动中和游戏时所采取的姿势、方式和完成情况 。 • 父母的背景、与患儿的关系、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患儿的养 育态度。
➢各种体位下评定的要点:
仰卧位:
• 姿势模式:对称性、原始模式、异常模式 ; • 自发运动:动态或静态、对称性、抗重力 屈曲能力、正中位指向的发育、体位转换能 力; • 注视与追视、听觉、蒙脸试验; • 原始反射的检查; • 自律的姿势反应的检查:矫正反应、仰卧 位倾斜反应; • 拉坐反应; • 肌张力的检查及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动态的、发展的观念和定期评定:
– 掌握正常小儿的发育规律,参照正常指标动态观察患儿的发展 变化。不可能凭一次评定全面了解患儿的障碍,并制定治疗方案。
•全面的、整体的观念:
– 不仅注重姿势、运动的发育,要同时对患儿的视听觉功能、认 知能力、语言能力、情绪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育水平进行全面的 评估。➢ 儿童Biblioteka 复评估的原则:儿童神经康复治疗
➢ 儿童康复治疗的目标:
• 促进发育、纠正异常、减轻症状 、克服障碍对残疾儿童的影响,最 大限度发挥其潜能,培养其提高生 活自理能力、心理应变、社会交往 及从事某一适当职业的能力,以提 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质量。
➢ 儿童康复治疗的原则:
•坚持康复小组的治疗模式。 •多手段全面康复,疗育结合。
➢ 膝立位和单膝立位:
• 观察躯干的平衡、骨盆的回旋、髋关节伸展位的保持、左 右交替运动等。 • 膝立位移动时有无膝关节过度屈曲或两膝分开过宽。 • 观察在从其他体位转换为单膝立位的过程中,骨盆的回旋 是否充分,以及双下肢的紧张程度。 • 查倾斜反应和平衡反应。
➢ 立位和步行:
• 观察向立位移行的方式和运动模式,立位时的支持面、姿 势控制、体重负荷和体重移动的模式。 • 观察步行的协调性、上肢的摆动、体重的移动等。 • 查倾斜反应、跳跃反应、跨步平衡反应、背屈反应。 • 蹲位踝背屈的抵抗、下肢外展外旋时对膝伸展的抵抗、 屈髋对膝伸展和踝背屈的抵抗。

总结:
• 儿童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不能仅局限在对异常的分析和 纠正,要注重正面的或优势的技能水平,要全面分析影响个 体发育的促进和抑制因素,用综合的方法努力纠正异常并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