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ppt

中药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ppt

③ 日本汉方制剂研究
全球植物药300 亿美元的贸易额中, 我国仅占3 % , 日本>70 %(2009年)。
六神丸(救心丹): 国际市场6~7亿美元/年=我国中药出口总额/年。
津村株式会社: 销售额为6.12 亿美元(1999年),比我国同年出口中药材、植物药提取物、
中成药的总额5.16亿美元还高16%。
津村柴苓汤:1991年获FDA批准临床试验- 。
11
二、中药制剂研究——发展趋势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再评价
(1)以保健作用为主的传统中药制剂。
(2)以治疗为主的传统中药制剂:①加强物质基础研究,②建
立中药复方制剂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的研究
(1)新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的研究:银杏叶制剂,地奥心
苏合香 冰片
苏合香 冰片 乳香(制) 檀香 青木香
人参 麦冬
原方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 生脉饮
药味 11 15
3
② 中药提取物制剂(思密达和银杏叶制剂占34.8%) 银杏叶制剂:金纳多(德国—26.9%)、达纳康(法国)、舒血宁(北京双鹤)、天保宁(康恩贝)、 999银杏叶片(三九)、络欣通(山西傅山)。 思密达:黏土中提取有效成分.法国益普生7.04亿欧元(2004年) 。
(半夏泻心汤)对药材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
-
7
二、中药制剂研究——现代研究(二)
对中药复方制剂的基础研究
(1)阐明药效作用: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六味地黄丸 (2)有效成分研究(拆方):当归芦荟丸(靛玉红---异靛甲) (3)配伍规律研究(组方机理):半夏泻心汤
中药有效部位制剂研究
(1)单味药物:血栓通和康莱特注射液、地奥心血康胶囊等 (2)中药复方:芍药甘草汤:黄酮、苷类、生物碱、多糖类等 (3)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绞股蓝总皂苷缓释微丸,茶多酚缓释胶

中药制剂-ppt课件

中药制剂-ppt课件

ppt课件
10
二、中药材的前处理
鉴别 1.
——药材品质检查
1.药材来源与品种鉴定 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测定
2.炮制 药材预处理
3.粉碎
ppt课件
11
3. 粉碎
定义:借助外加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粉碎成
适用程度的操作过程。
粉碎目的:a 促进溶解,增加吸收,改善药效; b 适应某些药剂制备;
加速蒸发措施: 1)加温并搅拌, 2)抽真空 3 )尽量利用平而大蒸发皿 4)空气流通或干燥处进行
ppt课件
29
2.常用蒸发方法与器械
①常压蒸发——适用水浸液,蒸发皿、蒸发锅。 ②减压蒸发——温度低速度快,可防止某些不

热成分的分解,设
备同减压蒸馏。
③多效蒸发 ④薄膜蒸发——蒸发效率高,药物受热时间短。

并浸出液
静置24h
滤过即得。
适用范围:非组织结构药材和新鲜药材浸出,对 毒剧药材、成分含量低及贵重药材的 浸取不适用。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三) 渗漉法: 定义: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添加浸
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动态的浸出 方法。
操作:药材粉碎 湿润 装筒 排气 浸渍 渗漉 分别收取初、续漉液 至终点。


固体或半固
2)渗漉法
整至规定标准的
)浓度:1g=2~5g
3)浸渍法
体制剂; 2
原药材3)调整含量时用淀
粉、糖粉等作稀释剂 4)供配
制流浸膏及其他制剂用 ppt课件
48
名称 溶媒 制

常用中药制剂 ppt课件

常用中药制剂  ppt课件
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
第五节 浸出制剂 第六节 中药成方制剂
PPT课件
1
第五节 浸出制剂
一、汤剂
汤剂(煎剂):指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 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特点:1. 吸收快;
2. 发挥多成分综合作用;
3. 可随证加减
煎煮
汤剂制备:药材 + 水
药汁
PPT课件
2
二、合剂与口服液
中药合剂(浓汤剂、浓煎剂):将药材用水或 其它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 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者称口服液。
↓ 收膏:加糖和炼蜜,继续加热至一定相对密度
(1.4左右) 。
PPT课件
9
第六节 中药成方制剂
一、丸剂(pill) (一)丸剂的含义与分类
1. 含义: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 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2. 分类 (1)按制法分:塑制丸、泛制丸、滴制丸 (2)按赋形剂分:水丸、蜜丸、糊丸、蜡丸 、浓缩丸
制法:1、渗漉法
收集制备量85%初漉液
渗漉
合并、调整浓度
续漉液低温浓缩
2、其它方法:溶解法(浸膏剂)、煎煮法。
PPT课件
7
六、浸膏剂(Extracts)药材用适当方法提取
有效成分,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 标准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制剂
浓度:一般1g:2—5g
制备 浸出:渗漉法、煎煮法
↓ 精制
↓ 浓缩
的控制与安全性; ③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技术相对落后,无
法客观科学全面评价其质量; ④中药各成分在体内浓度过低,或在体内过
程复杂; ⑤临床应用不规范。
PPT课件
19
2.解决办法 ① 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规范; ②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 ③提高工艺水平,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④建立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标准; ⑤重视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安全性和毒理学

现代中药制剂PPT课件

现代中药制剂PPT课件
16
(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的优点很多,表现为:
① 操作范围广,便于调节; ② 选择性好; ③ 操作温度低; ④ 从萃取到分离可一步完成,萃取后CO2不残留
谱的预测,从《中国药典》中选择相应的
成方制剂进行二次开发。 (5) 从临床实践中选题。对市场上畅销、经临床验
证药效肯定的中成药也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和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成疗效好的中药 新药。 (6)从药学期刊中选题。
12
3.剂型的选择
选择剂型时应根据临床防治疾病的需要, 方药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作用以及药 剂生产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如难溶性 的药物可通过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扩散 速率和生物利用度;挥发性的可采取包 合技术手段增强稳定性;有些药物溶液 状态不稳定,可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成 粉针剂;有些溶液型药物制成软胶囊疗 效不变却解决了味道苦的缺点。
13
4.制备工艺的研究
工艺研究是现代中药制剂研制的重要 阶段,关系到制剂的有效性、稳定性、 适用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是研究成败 和水平高低的关键。制剂工艺一般是 将有关工艺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设 计、均匀设计等优化方法,筛选最佳 工艺。
14
现代中药制剂的前处理工艺与技术
1.粉碎技术
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往往与药物粉碎度有关, 而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 利用度之间常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对不同粉碎 度的三七进行了体外溶出度试验,结果表明三七 药材45min溶出物含量和三七总皂苷溶出量大小顺 序为:微粉> 细粉>粉>颗粒。
5
目前,中药剂型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1)虽然按照现代化生产管理,但生产条件、生产设备和工艺条 件等各厂差别较大,很难做到质量控制的一致性。

《中药制剂学讲义》课件

《中药制剂学讲义》课件

制剂成型
A
散剂
将中药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 形状和大小的制剂。
颗粒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 制成颗粒状的制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C
片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压 制而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片状制剂。
胶囊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装入胶囊中,制成一定 规格的制剂。
D
0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中药产业的现代 化和国际化,提高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中药制剂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中药制剂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代的汤剂、丸剂、散剂等传统剂型,到现代的 滴丸剂、软胶囊剂、注射剂等新型剂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药制剂学将更加注重创新与 研发,实现中药制剂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制备。同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 制和临床应用研究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推动中药制剂的国际化进程。
中药制剂的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内容
对中药制剂的毒理学进行研究,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 性毒性和致畸、致突变、致癌等特殊毒性研究。
毒理学研究方法
根据中药制剂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毒理学研究方法,以 全面了解其毒性特征和潜在危害。
毒理学研究结果
根据毒理学研究结果,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其临 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将提取液进行浓缩,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
02
01
精制
通过重结晶、萃取等方法进一步纯化提取物 。
04
03
浓缩与干燥
浓缩
将提取液进行蒸发,减 少体积,得到较为浓稠 的液体。

药物制剂技术PPT课件

药物制剂技术PPT课件
药物制剂技术
第一章
第一节 药剂学和药物制剂技术
基本概念 药物制剂技术系:是指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制剂生
产与制备技术,是药剂学理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体现和 应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配制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制剂:凡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药品标准,将 药物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品 制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配及使用的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2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系指国家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该药品的文号。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编定,并 由各地药品管理部门核发。 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国家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其中化学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准顿的保健药品使用字母 “B” 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 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 进口分包 装药品使用字母“J”
部门负责人签名批准。涉及全厂的文件应由总工程师或技术厂长批准。生产 文件一旦经批准,应在执行之前发至有关人员或部门并做好记录,新文件在 执行之前应进行培训并记录。任何人不得任意改动文件,如需更改时,应控 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和审批手续。批生产记录填写后,应有专人审核,经 审核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归档,建立批生产档案。
3药品的生产批号 药品生产批号是指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作用功能: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起标识作用,根据生产批号和相应的生产记录,可以追溯该药品的原
料的来源,药品形成过程的历史;在药品形成成品后,根据销售记录,可以追溯药品市场的去向, 药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状况,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控制和回收该批药品。 4药品的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为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不变的 期限。 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一般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 PPT课件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 PPT课件
As/At≥20% RSD%≤±20% 20%>As/At≥10% RSD%≤±25% As/At<10% 峰面积比值不作要求,但必须标定tR
中药注射剂及有效部位: tR≤30 min, As/At≥20% RSD%≤±20%
20%>As/At≥10% RSD%≤±25% 10%>As/At≥5% RSD%≤±30% As/At<5% 峰面积比值不作要求,但 必须标定tR tR>30 min, As/At≥10%
3、重现性-不同实验条件、不同分析人 员对样品的测定误差的允许范围-用相似 度表示
二、指纹图谱的类型
1、按测定手段分类
中药化学成分指纹谱-采用色谱、光谱及其他 分析方法建立的用以表征中药化学成分特征的指 纹图谱。
中药生物指纹谱-利用生物技术建立的中药 DNA、中药基因组学和中药蛋白组学指纹图谱。
生物活性指纹图谱:是指中药或中药制剂作用 于某特定细胞或动物后,引起基因和蛋白的复杂 变化
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含测目标的选取原则: 1、弄清楚成分类别、有效成分和指标性成分 2、复方制剂应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建立含量测定方法 3、含有毒性药材的必须建立含测项目,应进行重点研究 4、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清楚的,应首选测定其含量 5、测定成分应尽量与中医理论、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 6、测定成分应考虑与生产工艺的关系 7、测定应归属于某单一药材,若复方中多种药材都含有 则不应选为定量指标 8、确实无法知道成分的,可测定药物的总固体量
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是利用微波产生的能量快速破碎植物 细胞而使化学成分释放进入溶剂中的一种方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中药制剂技术》课件

《中药制剂技术》课件

药材筛选
制作中药干粉制剂时需要 选用质量稳定、无虫蛀、 无污染的中药材。
粉碎加工
将干净的中药材烘干,研 磨成一定粒度的粉末,以 增大药物的表面积,便于 浸提成药液。
混合造粒
将干粉和粘剂一起混合, 通过造粒机械设备制粒, 造粒完毕后形成颗粒状的 中药干制剂。
中药片剂制备技术
1
丸剂制备
2
制成压制型的药丸,保证压片的质量
中药炮制技术
1
蒸制
蒸制是把中药材放入锅中,用蒸汽使之逐渐变软、破损,有助于煮出药材的有效 成分,如黄芪等。
2
炙制
炙制是把中药材放置在火上烘炙,除去水分,加强药材的温热能力,如红枣等。
3
曝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曝制是将多种干燥中药材混合在一起,曝晒后制成的制剂,如麝香、没药等。
中药饮片制备技术
1 炮制加工
炮制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杂质必须清除且各个地方和温度都要严格把握。
和完整性。
3
前处理
包括原料处理、粉末筛选等,确保中 药片剂的药材品质。
压片制剂
将丸剂通过压片机进行压制,使其成 形。然后将干燥后的压片制剂进行风 干。
《中药制剂技术》PPT课 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你将会了解中国传统中医药制剂技术的概况和各类中药制 剂的制备技术。希望这份课件能为你对中药制剂技术的了解提供一定的帮助。
中药制剂概述
概念
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或中 药制剂制成固态、液态或 半固半液态制剂的一类制 剂。它是中医药学的一个 重要分支。
历史
中药制剂的历史悠久,中 药炮制技术和饮片制备技 术的技术纪录已可追溯到 公元前二千多年前的著作 《黄帝内经》。至今历代 医家不断发展中药制剂技 术。

17第十八章中药制剂制备技术 PPT课件

17第十八章中药制剂制备技术 PPT课件

• 溶散时限
• 微生物限度
中药新剂型
中药 注射剂
中药合剂 与口服液 中药 硬膏剂
中药制剂与化
学制剂的主要
中药 颗粒剂 中药 片剂 中药 栓剂
区别是什么?
中药合剂
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
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
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
剂。单剂量灌装的中药合
剂可称“口服液剂”
中药合剂的特点
能浸出多种有效成分 体积较汤剂小,服用和携带方便 可省去临时煎煮的麻烦
常用的浸提方法
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
回流法与水蒸气蒸馏法
浸提液的固液分离
沉降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
方法
滤过分离法
其他分离方法
浸提液浓缩 方法
蒸 蒸 馏 发
☆常压蒸发 ☆减压蒸发 ☆薄膜蒸发
常见中药制剂的制备
1、酊剂的制备 溶解法 稀释法 浸渍法 渗漉法 2、药酒的制备 浸渍法
常见中药制剂的制备
3、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制备 煎煮法 浸渍法 渗漉法 4、煎膏剂的制备 炼蜜、炼糖 制膏(采用煎煮法)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药液纯化方法
水提醇沉法
醇提水沉法
石硫法
离子交换法 超滤法


常见中药剂型的定义、特点 浸提过程、浸提辅助剂 相似中药制剂的区别 常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设备简单易行,一般以水为溶剂
优点
汤剂的特点
不利于抢救危重病人
有效物质利用率低 服用量大,味苦,口服、携带运输不便
容易霉败变质
缺点
酒 剂
酒剂系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 制剂。
酒剂有何质量要求?
酊 剂
酊剂系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 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毒剧药:1ml :0.1g原药物 其 它:1ml :0.2g原药物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中药药剂学
几点说明: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凝聚囊的固化:高分子物质的凝聚往往是可逆的, 一旦凝聚的条件解除,就可能发生解凝聚。因此,形 成微囊后,要尽快固化,使之保持囊形。固化方法视 囊材而定,如以明胶为囊材,可用甲醛进行固化,其 固化条件及原理如下:
固化剂:甲醛 固化温度:15℃以下(低温有利于固化)。 原理:以明胶为囊材时,加入甲醛进行胺缩醛反应, 使明胶分子互相交联,从而使之固化。 2 R-NH2 + HCHO → R-NH-CH2-NH-R +H2O
工艺要点 ▼常用囊材:明胶-阿拉伯胶、明胶-桃胶、明胶海藻酸钠等。 ▼必须精确测定两种胶液的等电点,根据测得的等 电点,控制微囊制备过程中的pH值。
中药药剂学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等电点(pH值) 等电点之上 等电点之
酸法明胶(A型) 7~9


碱法明胶(B型)4.5~5.0


通常用A型明胶,因其等电点较大,只要用弱酸(如
中药药剂学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 环糊精包合技术
1、概念 固体或液体药物分子(客分子) 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环糊精分子(主分子)的 空穴结构中所形成的包合物叫环糊精包合物, 这一包合技术叫环糊精包合技术。
中药药剂学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2、有关环糊精的基本知识 概念:环糊精系淀粉经环糊精葡聚糖转位酶作用 后所形成的产物,是由6~12个D-葡萄糖分子以1、4糖 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为水溶性、非还原性 的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300~305℃。常见的有α、 β、γ三种,分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最常 用的为β-环糊精(β-CD)。

中药制剂技术总结.ppt

中药制剂技术总结.ppt

1.5 药剂工作的依据
最新.课件
34
• 药品标准
– 国家标准:
• 药典 Pharmacopoeia • 部标:卫生部-局(SFDA)颁标准——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局标:
– 地方标准
• 药品管理法规
最新.课件
35
中国药典 Ch. P
• 1930 中华药典
– 呼吸道——气雾剂、吸入剂等
– 这种分类方法与临床用药联系较好,能反映给药途径 与方法对剂型制备的工艺要求,但同一剂型往往有多 种给药途径,可能多次出现于不同分类的给药剂型中。
上述分类方法各有特点与不足,实际工作中常采用综 合分类法。
最新.课件
27
1.4 药物剂型选择原则
最新.课件
28
• 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必备形式。药物疗效 主要决定于药物本身,但在一定条件下, 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也起到关键作用, 同一药物,由于剂型不同,即使其含量 相同,给药途径不变,疗效和不良反应 仍会有差异。药物剂型的选择,在中药 制剂的开发研究、工业生产以及临床应 用中均有重要意义,在创制、改进剂型 时,一般应依据下述原则综合考虑。
江省,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
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41
-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50-重庆市,51
-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
区,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
• 药品批准文号格式——
• 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 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中药学课件:中药炮制与制剂简介

中药学课件:中药炮制与制剂简介
中药学课件:中药炮制与 制剂简介
中药学课件:中药炮制与制剂简介
炮制的概念及意义
1 炮制概念
中药炮制是指通过特定的炮制方法和步骤改变中药原始性状和性能。
2 炮制意义
通过炮制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可溶性。
中药炮制的历史发展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炮制技术
2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中药炮制变得更
加精确和高效。
酸浸
将药材浸泡在酸性液体中进行炮制,适用于提取 酸性溶剂可溶性成分。
酸炒
将药材与酸性溶剂一起炒制,适用于提取水溶性 和酸性溶剂可溶性成分。
炮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1 提高药效
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化 学成分,提高药效。
2 改善稳定性
炮制可以提高药材的稳 定性,延长药效的持续 时间。
3 改善可溶性
炮制可以改善药材的可 溶性,增加药物吸收率。
制剂的概念及意义
1 制剂概念
中药制剂是将炮制后的中药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
2 制剂意义
通过制剂,中药可以更方便、准确、个性化地应用于临床。
中药制剂的分类及特点
粉剂制剂
以粉末形式制成,易于口服 和配方调剂。
丸剂制剂
以丸剂形式制成,容易携带 和服用。
散剂制剂
以散剂形式制成,方便调配 和煎煮。
采用锅炒的方式炮制,适用于不耐火药材。

采用加热炙烤的方式炮制,可以提高药材的活 性成分。

采用缓慢加热的方式炮制,适用于需要长时间 炮制的药材。
水处理类炮制方法
水煮
将药材放入水中煮沸进行炮制,适用于提取水溶 性成分。
浸泡
将药材浸泡在液体中进行炮制,适用于提取药材 水溶性和酒精溶性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 • 卫生部网站http:///
• 通用名——药品的通用名由药典委员会按 照《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组织制定并 报卫生部备案的药品的法定名称,是同一 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 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 通用名的特点是它的通用性,即不论何处 生产的同种药品都可以采用。
• (3)汉语拼音字母后的8位阿拉伯数字中的第 1、2位代表批准文号的来源,其中10代表原卫 生部批准的药品,19、20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 的数字代码分别是11-北
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
内蒙古自治区,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
夏商时代 (B.C.2100-1100) 夏禹 BC 2140, 酿酒,药酒,曲(酵母) 商 BC 1766, ➢ 汤剂 ➢ 五十二病方 丸剂 春秋 BC221 《黄帝内经》 ➢ 载方13首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 则,记载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 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 有较明确的规定。 ➢ 书中还专列出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汤液醪 醴的制法和用途。 ➢ 中国现存中医学文献最早的一部典籍不仅奠 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也开创了 中药药剂学的先河。
配、核对后的医疗文书
• 非处方药:OTC Drug——Over The Counter
• 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 • 原料药——无法直接服用 • 半成品——需进一步加工 • 成品——完成并检验合格 • 新药——未在我国国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或已
销售过的药品凡增加新的适应证、改变给药途 径和改变剂型的亦属新药范围。
• 因此,凡上市流通的药品的标签、说明书 或包装上必须要用通用名称。
• 其命名应当符合《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的规定,不可用作商标注册。
• 商品名——商品名是药品生产厂商自己 确定,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 名称,具有专有性质,不得仿用。
• 在一个通用名下,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 可有多个商品名称。
中药制剂技术
第一章 绪论
重要术语 药物剂型的分类 药物剂型选择原则 药剂工作的依据
1.1 概述
中药制剂技术的地位/作用
• 综合性学科 • 主干课程 • 联系中医与中药的桥梁 •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重要术语
• 药物: 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原料和制剂 • 药品: 原料药经加工制成的成品,可直接应用 • 剂型: 原料药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应用的形式 • 制剂:根据标准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应用的药品;
• 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 (1)“准”字代表国家批准正式生产的药品, “试”字代表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
• (2)国药准(试)字后的1位汉语拼音字母代 表药品类别,分别是
• H代表化学药品, • S代表生物制品, • J代表进口分装药品, • 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试剂, • F代表药用辅料, • B代表保健药品, • Z代表中药。
➢ BC1552 埃及巴比伦王国 伊伯氏纸本草失传
➢ BC460-377 希腊Hippocrates, 新医药鼻祖 科学医药学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秦汉时代(B.C 221-A.D220)
➢ 东汉《神农本草经》 最早本草专著 制药 理论、法则,强调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0多种剂型,赋型 剂,炮制
• 毒性中药——毒性剧烈、致人中毒或死亡 • 麻醉中药——依赖性、成瘾性 • 贵细药——用量小,疗效高/作用特异/价格较高
• 标准操作规程——企业单位对每一项独立的生产
作业所制订的书面标准程序。
• 生产工艺规程——原料、辅料、包装工艺、注意
事项等文件
• 物料平衡
1.2 药剂学的发展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8位阿拉伯数字中的第3、4位表示批准某 药生产之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第5、 6、7、8位数字(即最后四位数字)为顺 序号。
• 例:Z53020799 •
• 批量——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
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 批号——生产单位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将同一次投料、同一
江省,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
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41
-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50-重庆市,51
-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
区,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

• 注册商标——药品的商标取得大多是通 过商标注册或申请专利来达到的
• 批准文号——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
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并在批准文件上规定该药品的专有编号,此编 号称为药品批准文号。药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药 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该药品。
• 药品批准文号格式——
• 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剂型中的具体品种 • 调剂: 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
调配操作,药房调剂 • 方剂:医师处方,专人或专病,用法用量的药剂
• 中药:传统医药理论
• 天然药物:现代医药理论
• 中成药:中药成药
• 成药:
• 处方:
–制剂处方Formulation——广义,药品数量、名称
或制备
–医师处方Prescription——狭义,开具、审核、调
次生产工艺所生产的药品用一个批号来表示。批号表示生产日期 和批次,可由批号推算出药品的有效期和存放时间的长短,同时便
于药品的抽样检验,还代表该批药品的质量。
• 批生产记录——记录一个批号的产品制造过程中使
用原辅材料与所进行操作 的文件,包括制造过程中控 制的细节 。
• 时间和日期;使用的主要设备的说明和编号;每个批 次特定的认证;重要参数的真实结果的记录;完成的 取样及结果;每个直接或间接管理或检验操作中的每 一个重要步骤的人员签名;适当阶段或时期的真实收 率;成品包装和标签的描述等。
晋唐时代(AD265~9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