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角形的有关证明 复习课件
11.1三角形的有关线段复习课件
边长可以是
( )C
A.1
B.3
C.5
D.9
【解析】已知两边,则第三边的长度应是大于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
的和,这样就可求出第三边长的范围;又知道第三边长为奇数,就可以
得出第三边的长度.
设第三边的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得6-3<x<6+3,即3<x<9,
又∵第三边长是奇数,
∴x=5或7.
【点悟】 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 关系列出不等式组,然后解不等式组.
【点悟】 (1)利用面积关系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2)三
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两等分.
1.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 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 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 C)
2.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点悟】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是三条重要的线段, 掌握它们的概念是关键.
类型之二 三角形的面积 如图11-1-10所示,已知AD,
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B=6 cm, AC=8 cm,BC=10 cm,∠CAB=90°. 试求:
(1)AD的长; (2)△ABE的面积; (3)△ACE和△ABE的周长的差.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有关证明》优质复习课件ppt课件
下册第十章复习 ┃ 考点攻略
► 考点三 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 3 如图 S1-3,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π2,高为 2,
AB,CD 分别是两底面圆的直径,AD,BC 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 A 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 C 点,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度(结 果保留根号).
下册第十章复习 ┃ 考点攻略
下册第十章复习 ┃ 考点攻略 解: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图S1-4,圆柱的底面周长为2πr
=2×π×=4,取其一半: ×4=2,圆柱的高为2,根据勾 股定理,得AC2=22+22=8,所以AC=2 .
图 S1-4
下册第十章复习 ┃ 考点攻略
方法技巧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最短路线问题的实质是解决旋转体的问题, 也是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问题,即将原图形的侧面展开转 化为平面图形问题——即“展曲为平”问题,特别要注意圆柱、圆 锥的侧面展开问题.这种由三维立体和二维平面的相互转化,充分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图形识别能 力、理解能力的要求,是考查空间观念和严谨认真态度的很好题型.
下册第十章复习 ┃ 考点攻略
[解析] 这个有趣的问题是勾股定理的典型应用,此问题看上 去是一个曲面上的路线问题,但实际上能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而 转化为平面上的路线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剪开圆柱侧面时, 要从A开始并垂直于AB剪开,这样展开的侧面才是个矩形,才 能得到直角,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此问题.
下册第十章复习 ┃ 知识归纳
3.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 (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从这个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论方法,得出与定义、公理、 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3)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等于60°的 等腰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证明》复习ppt课件
(2)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3)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 角边等于斜边的 一半 . 6.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 平方 .
Page 1
┃知识归纳┃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相等. 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 平分线 、底边上的 中线 、底边 上的高互相重合.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有两条边 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 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命题二:在△ABC和△DEF中,B,E,C,F在同一直线上, AB=DE,∠ABC=∠DEF,BE=CF.求证:AC=DF.
下面证明命题一: 已知:如题图,在△ABC和△DEF中,B,E,C,F在同一直 线上,AB=DE,AC = DF,BE=CF. 求证:∠ABC=∠DEF.
Page 12
证明:在△ABC和△DEF中, ∵BE=CF,∴BC=EF. 又∵AB=DE,AC=DF, ∴△ABC≌△DEF(SSS). ∴∠ABC=∠DEF.
Page 19
► 考点四 等腰三角形的判别 例4 已知:在△ABC中,∠A=90°,AB=AC,D为BC的
中点. (1)如图S1-4,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
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
Page 14
► 考点三 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 3 如图 S1-3,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π2,高为 2,
AB,CD 分别是两底面圆的直径,AD,BC 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 A 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 C 点,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度(结 果保留根号).
三角形的证明复习ppt
通过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和底角的度数以及底边上的高来证明一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证明方法
03
特殊三角形的证明
三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证明
等边三角形定义
SSS、ASA、AAS、AAA
等边三角形判定
高、中线、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等边三角形性质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证明
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
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
ASA、SSS、HL、SAS
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
黄金三角形性质
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三个边的比值为(√5+1)/2
黄金三角形定义
满足(√5-1)/2关系的三个边长比值
黄金三角形判定
SSS、ASA、AAS、HL
2023
三角形的证明复习ppt
contents
目录
三角形的证明基础三角形的证明方法特殊三角形的证明三角形证明实践应用总结与提高
01
三角形的证明基础
1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2
3
三角形由三条直线段连接三个点构成,其中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三角形的基本构成
根据角度和边长关系,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边、等腰和普通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三条边长确定后,其形状和大小就是稳定的。
三角形的稳定性
03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在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时,可以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出第三边。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
01
内角和公式
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即任意两个角之和减去第三个角之差等于180度。
相似三角形判定复习公开课PPT课件
A. 1
B. 2条 C. 3条
D. 4条
)C
2.点P是△ABC中AB边上的一点,过P作直线(不与直线AB重合)截△ABC,使截 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最多有几条?请分别画出 来.
3.在△ABC中,P是AB上的动点(P异于A,B),过点P的一条直线截 △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如图,∠A=36°,AB=AC, 当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时,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
第19页/共21页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点M,N 分别在边BC,AD上,沿直线MN对
第20页/共2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第18页/共21页
(1)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M是边B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 点B、C),联结AM,以AM为边作等边△AMN,联结CN.求证: ∠ABC=∠ACN. 【类比探究】 (2)如图2,在等边△ABC中,点M是边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不 含端点C),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ABC=∠ACN还成立吗?请 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3)如图3,在等腰△ABC中,BA=BC,点M是边BC上的任意一点(不 含端点B、C),联结AM,以AM为边作等腰△AMN,使顶角 ∠AMN=∠ABC.联结CN.试探究∠ABC与∠AC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 理由.
有 3 条.
第7页/共21页
练习1 如图,∠ABC=90°,
A
BD⊥AC于D,AD=9,
DC=4 ,则BD的长为 .
9
D
4
?
C
B
第8页/共21页
A
D B
∠ACB=90º CD⊥AB
B
(“类A”型)
三角形全等判定复习课件
三角形全等判定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主要依据教材第十章“三角形全等判定”进行复习。
详细内容包括:SSS(SideSideSide)全等定理、SAS(SideAngleSide)全等定理、ASA(AngleSideAngle)全等定理、AAS(AngleAngleSide)全等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HL(HypotenuseLeg)。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四个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能够运用三角形全等判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运用。
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判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PPT2. 直尺、圆规、量角器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讲解:复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a. SSS全等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SAS全等定理: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ASA全等定理: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AAS全等定理: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e. HL全等定理: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全等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2.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3.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BC=8cm,角A=60°,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b.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B(4,0),C(0,1),判断三角形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 答案:a. 面积=16√3cm²b. 是直角三角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复习课件
┃善于总结是学习的前提条件┃
1、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是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
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 作辅助线构筑直角三角形(作某边上的高是常用的辅 助线);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 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 关系。 2、一些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往往与其他知识联系, 所以在复习时要形成知识结构,要把解直角三角形作 为一种工具,能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合理运用。注 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D
┃走进中考┃
(2015•泰安)如图,轮船从B处以每小时60海里的速度 沿南偏东20°方向匀速航行,在B处观测灯塔A位于南偏 东50°方向上,轮船航行40分钟到达C处,在C处观测灯 塔A位于北偏东10°方向上,则C处与灯塔A的距离是( )
A、20海里 B、40海里
C、
海里
D、
海里
┃练一练┃
1.(2015•铜仁市)如图,一艘轮船航行到B处时, 测得小岛A在船的北偏东60°的方向,轮船从B处继 续向正东方向航行200海里到达C处时,测得小岛A 在船的北偏东30°的方向.己知在小岛周围170海 里内有暗礁,若轮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前行驶,试 问轮船有无触礁的危险?( ≈1.732)
B
α=30° 120 A β=60°
D
B
C
C
A
┃走进中考┃
(2012•泰安)如图,为测量某物体AB的高度,在D点 测得A点的仰角为30°,朝物体AB方向前进20米,到 达点C,再次测得点A的仰角为60°,则物体AB的高度 为( )
┃练一练┃
1、(2014山东青岛20,8分) 如图,小明想测山高和索道的长度.他在B处仰望山顶A,测 得仰角∠B=31°,再往山的方向(水平方向)前进80m至索 道口C处,沿索道方向仰望山顶,测得仰角∠ACE=39°. (1)求这座山的高度(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 (2)求索道AC的长(结果精确到0.1m). 1 (参考数据:tan31° ≈ 3 ,sin31° ≈ , tan39° ≈ , 9 5 7 2 sin39 ° ≈ ) 11 1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课件
∴x=2或x=12
∴x=2或x=12或x=5.6时,以C、D、P为顶点的三 角形与以P、B、A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引导探究:
6、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 形的周长之比是 _______ ,面积之比是 。 1 ︰2 1_______ ︰4 7.已知,D、E为△ABC中BC、AC上两点, CE=3,CA=8,CB=6, 若∠CDE=∠A, 则:CD=_____ 4 , 1:2 △CDE的周长:△CAB的周长 = _______, 1:4 △CDE的面积:△CAB的面积=______.
P
Q
引导探究: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 点D在边AB上,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顺 时针旋转90°至CE位置,连接AE. (1)求证:AB⊥AE; (2)若BC2=AD•AB,求证:四边形ADCE为 正方形.
引导探究:
1.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一点,连结CD.要使 △ADC与△ACB相似,应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AD AC ADC= ∠ACB ( 1) _______ ( _______ (3) _______ ∠ ACD= ∠ B2)∠
AC
AB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F是AD延长线上一点, 连接BF交DC与点E,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D ) A. 0对 B. 1对 C. 2对 D.3对 A B
C E
D
B
A
引导探究:
8.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1 CE= BC 2 S△ADF =16,则S△CEF= ,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
D F
B
C
E
引导探究:
9.如图,在 ABCD中,E为CD上一点, DE:CE=2:3,连结AE、BE、BD,且 AE、BD交于点F,则S△DEF:S△EBF :S△ABF=( ) (A)4:10:25 (B)4:9:25 (C )2 :3 :5 (D)2:5:2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复习 课件
(4)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定理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那么它 们相似. 定理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它们相似. 定理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 么它们相似.
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和它们的 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性质定理4:相似三角形外接圆或内切圆的直径比、周 长比等于相似比,外接圆或内切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 比的平方.
题型一 构造法 添加辅助线是平面几何解决问题最常用的手段,添加辅 助线的目的是构造平行线、或三角形、或三角形的相似等 结构.
例 1 如图,梯形 ABCD 中,AB∥CD,CE 平分∠BCD,CE⊥AD 于 E,DE=2AE, 若△CED 的面积为 1,求四边形 ABCE 的面积.
解 延长 CB,DA 交于点 F,又 CE 平分∠BCD,CE⊥AD. ∴△FCD 为等腰三角形,E 为 FD 的中点. ∴S△FCD=12FD·CE=12×2ED×CE=2S△CED=2,EF=2AE. ∴FA=AE=14FD.又∵AB∥CD,∴∠FBA=∠FCD, ∠FAB=∠D,∴△FBA∽△FCD.∴SS△△FFCBDA=FFAD2=142=116, ∴S△FBA=116×S△FCD=18. ∴S 四边形 ABCE=S△FCD-S△CED-S△FBA=2-1-18=78.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1)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 么在任一条(与这组平行线相交)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 分第三边. 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 一腰. (2)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 于它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 和的一半.
三角形的证明复习课PPT课件
∴AB=A1B1,∠B=∠B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
等)
图3
∵AD、A1D1分别是△ABC、△A1B1C1的高(已知)
∴∠ADB=∠A1D1B1= 90°. 在△ABC和△A1B1C1中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
∠B=∠B1(已证)
角平分线呢?
∠ADB=∠A1D1B1(已理: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且
这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AN,CM,BO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PD⊥AB,PE⊥BC,PF⊥AC,
∴AN,BO,CM交于P点, PD=PE=PF.
A
MD P
FO
B
N
C
E
23
2021
1、如图S1-8,AD∥BC,点E在线段AB上, ∠ADE=∠CDE,∠DCE=∠ECB.
∴△ABC≌△A1B1C(AAS)
7
∴AD=A1D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021
练一练
1
8
2021
2、如图6,已知:∠A=90°, AB=BD,
ED⊥BC于 D. 求证:AE=ED
图6 提示:找两个全等三角形,需连结BE.
9
2021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 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 等角
求证:BD=CE.
A
2021
B D FE C
11
知识点二、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定理
2021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都相三等个,角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
判定6定0°理:
一个角等于 的
为等边三
角形。
60° 等腰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课件
3.如图,∠ACD= ∠B,则△ACD∽ △ABC ______, D 6 若AD=4,BD=5,则AC= ______。 B
A
C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 是 BC BE 2 上的点,AE 交 BD 于点 F,如果 = , BC 3 2 BF 那么 = 3 。 FD
5.如图,Rt △ABC中, ∠C=90°, CD⊥AB,垂足为D,AD=8,BD=2, 4 则CD的长为______。
AB∥CD.∴∠ADF=∠CED,∠B+∠C=180° . 又∵∠AFE+∠AFD=180° ,∠AFE=∠B, ∴∠AFD=∠C,∴△ADF∽△DEC. (2)解:∵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 CD=AB=4.又∵AE⊥BC,∴AE⊥AD.在 Rt△ADE 中, DE= AD2+AE2= 3 32+32=6.∵△ADF∽△DEC, AD AF 3 3 AF ∴ DE =CD,∴ 6 = 4 ,∴AF=2 3. 回顾与反思:
1.本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
2.主要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思路与方法点拨
• 1.寻求相似三角形时要注意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 如公共角、对顶角等。 • 2.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在证明三角 形相似中用得较多,在证明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图形 和已知条件去找相等的角。 • 3.解题时要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找出相似的三角 形并把已知量和未知量集中在所找的三角形中,利 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有关计算线段长度 和证明线段成比例的问题。 • 4. 有“A”型和“X”判定解题。 • 5.注意数形结合、函数、方程和转化等数学思想的 运用。
讨论:1.图中有相似的三角形吗? 2.你能利用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建立y与x之 间的等量关系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技巧 “截长补短法”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利用此 种方法常可使思路豁然开朗.掌握好“截长补短法”对于更好的 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有较大的帮助.
1.以下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D ) A.两条直线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 B.同位角相等 C.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解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EA=EC,∠A=∠ACE= 30°,又∠ACB=80°,故∠BCE=80°—30°=50°。
方法技巧 若题目中出现或经过构造出现线段垂直平分线,注意利用“线 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解决问 题.同时,我们在求一些边长、周长或角的度数时,如果能恰当地 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同学们在学习 中要注意到这一点!
第十章 三角形的有关证明 复习课件
┃知识归纳┃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相__等__。 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_平__分__线__、底边上的_中___线__、底 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有两条边_相__等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__相__等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DE,∠DCE=∠ECB。 求证:CD=AD+BC。
图S1-8
【解析】结论是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 的“截长”,即在CD上截取CF=CB,只要再证DF=DA即可, 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证明:在CD上截取CF=BC,如图S1-9,
在△FCE与△BCE中,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等腰三角形边上的中线也是高 B.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C.等边三角形每条角平分线都平分对边 D.直角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a,另一条边长为2a, 那么它的三个内角之比为( D )
A.1∶2∶3 B.2∶2∶1 C.1∶1∶2 D.以上都不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_直__角___三角形。
7.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_相__等__。
判定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 段的__垂__直__平__分__线__上。
【点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 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8.三线共点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__点____,并且这一点到 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_相__等__。
9.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_相__等__。 判定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__距__离__相等的 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注意】角的平分线是在角的内部的一条射线,所以它的 逆定理必须加上“在角的内部”这个条件。
10.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 的距离_相__等__。
┃考点攻略┃
►考点一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
例1如图S1-1,在△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 30°,∠ACB=80°,则∠BCE=______5_0_°__。
图S1-13
9.如图S1-14,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 点,连结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FC=AD; (2)AB=BC+AD。
证明:(1)因为E是CD的中点,所以DE=CE。
因为AD∥BC,所以∠ADE=∠FCE,∠DAE=∠CFE。所 以△ADE≌△FCE。所以FC=AD。
(2)因为△ADE≌△FCE,所以AE=FE。又因为BE⊥AE, 所以BE是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FB。因为FB=BC+ FC=BC+AD。所以AB=BC+AD。
10.如图S1-15①,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 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E,直线BM,CN交于F点。
图S1-11
6.若点P是△ABC内一点,PD⊥AB于D,PE⊥BC于E, PF⊥AC于F,且PD=PE=PF,则点P是△ABC的( C )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垂线的交点
7.在平面内,到A,B,C三点距离相等的点有( D ) A.只有一个 B.有两个 C.有三个或三个以上 D.有一个或没有
方法技巧 等腰三角形的应用体现在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上,尤 其是“三线合一”的性质用来对线段或角进行转化,从而摆脱用全 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思维定势,更简捷地说明两线段 或角相等.在中考中,等腰三角形常与其他知识结合,综合性强, 多以证明或计算题出现.
►考点五 角平分线与“截长补短” 例5 如图S1-8,AD∥BC,点E在线段AB上,∠ADE=
►考点三 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 3 如图 S1-3,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π2,高为 2, AB,CD 分别是两底面圆的直径,AD,BC 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 A 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 C 点,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度(结 果保留根号).
【解析】这个有趣的问题是勾股定理的典型应用,此问题看 上去是一个曲面上的路线问题,但实际上能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 而转化为平面上的路线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剪开圆柱侧面时, 要从A开始并垂直于AB剪开,这样展开的侧面才是个矩形,才 能得到直角,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此问题。
∴△FCE≌△BCE(SAS),
∴∠2=∠1。
∵AD∥BC,∴∠ADC+∠BCD=180°。
又∠ADE=∠CDE,
图S1-9
∴∠DCE+∠CDE=90°,
∴∠2+∠3=90°,∠1+∠4=90°, ∴∠3=∠4。
在△FDE与△ADE中, ∴△FDE≌△ADE(ASA),∴DF=DA。 ∵CD=DF+CF,∴CD=AD+BC。
4.如图S1-9,△ABC中,∠ACB=90°,BA的垂直平分线 交CB边于D,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 为( D )
A.2
B.3
C.4
D.5
图S1-10
5.如图S1-11,在Rt△ABC中,∠C=90°,∠B=15°, DE是AB的中垂线,垂足为D,交BC于点E,若BE=4,则AC= ___2_____。
解: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图S1-4,圆柱的底面周长为2πr
=2×π×=4,取其一半:×4=2,圆柱的高为2,根据勾股 定理,得AC2=22+22=8,所以AC=2。
图 S1-4
方法技巧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最短路线问题的实质是解决旋转体的问题, 也是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问题,即将原图形的侧面展开转 化为平面图形问题——即“展曲为平”问题,特别要注意圆柱、圆 锥的侧面展开问题.这种由三维立体和二维平面的相互转化,充分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图形识别能 力、理解能力的要求,是考查空间观念和严谨认真态度的很好题型.
►考点二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例2如图S1-2,在△ABC和△DEF中,B,E,C,F在同一 直线上,下面有四个条件,请你从中选三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 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并加以证明。
①AB=DE,②AC=DF,③∠ABC=∠DEF,④BE=CF。
解:答案不惟一,命题一:在△ABC和△DEF中,B,E,C, F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C =∠DEF。
图S1-5
【解析】要证明△DEF为等腰三角形,需要证DE=DF。连 接AD,利用全等可得这一结论。至于在延长线上,可利用同样 的方法。
解:(1)证明:连接AD,如图S1-6: ∵AB=AC,∠BAC=90°,D为BC的中点, ∴AD⊥BC,BD=AD, ∴∠B=∠DAC=45°, 又BE=AF, ∴△BDE≌△ADF(SAS), ∴ED=FD,∠BDE=∠ADF, ∴∠EDF=∠EDA+∠ADF=∠EDA+∠BDE=∠BDA=90°,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谢谢
(1)求证:AN=BM;
(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其他条件不 变,在图②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 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
解:(1)证明:易证△CMB≌△CAN,则AN=BM。 (2)证明:∵△CMB≌△CAN,∴∠ANC=∠MBC。又 ∵∠MCN=∠FCB=60°, BC=CN, ∴△ECN≌△FCB,∴CE=CF。 又∵∠ECF=60°,∴△ECF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②所示,(1)小题的结论仍然成立,(2)小题 不成立。
8.小明家有一块△ABC的土地,如图S1-12所示,其三边长 AB=70米,BC=90米,AC=50米,现要把△ABC分成面积比
为5∶7∶9的三部分,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请你设计一种方 案。
图S1-12
解:如图S1-13所示,分别作∠ACB和∠ABC的平分线,相 交于点D,连接AD,则S△ADC∶S△ADB∶S△BDC=5∶7∶9。
3.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 (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从这个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论方法,得出与定义、公 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3)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等于60°的_等__腰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3)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 角边等于斜边的__一__半__。 6等于斜边的_平__方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