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南,高三地理阶段性测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1dc1f265ce0508763213af.png)
郑州市2019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卷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征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世界局部区城示意图,图2中①②③表示图1中三个地区多年平均日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年内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2中①代表的区域A. 4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干旱期B. 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湿润期C. 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潮湿期D. 11月初至次年4月底为湿润期2. 图2中①②③与图1所示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 ①一甲B. ②一丙C. ③一乙D. ①一丙3. 导致乙、丙两地区潜在蒸散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大气环流C. 地面状况D. 洋流分布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电气栽培技术试脸。
在电气裁培大棚中(下图),农作物生长在裸露的铜线下,高出地面约3米的铜线通电后产生的高绷电流能杀死空气或土攘中的细菌和病毒。
在植物内部,高频电流加速天然带电粒子(如硫酸氢盐和钙离子)的运输,同时也使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有所增加。
目前在我国,一公顷的电气化温室大棚每天需要消耗大约15度电,耗电量非常低,但考虑到硬件成本问题,未在所有大棚中开展电气裁培技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发展电气栽培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A 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 B. 加快作物生长,降低生产成本C.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作物品质D.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格5. 目前,在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可能是A. 小麦B. 牧草C. 棉花D. 蔬菜6. 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是A 气候 B. 土地 C. 资金 D. 能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能迅速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并导致老龄化。
根据地区老年人口和非老年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将老龄化划分为:残留老化、集聚老化、自然老化及集聚稀释四种类型。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市老龄化类型空间分布图,下表为2000-2010年该市城市中心区37个街区老龄化空间类型统计表。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地理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地理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d630e2fe4733687f21aa72.png)
郑州市2019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卷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征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世界局部区城示意图,图2中①②③表示图1中三个地区多年平均日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年内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2中①代表的区域A. 4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干旱期B. 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湿润期D. 11月初至次年月上旬至C. 910月中旬潮湿期4月底为湿润期2. 图2中①②③与图1所示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 ①一甲B. ②一丙C. ③一乙D. ①一丙导致乙、丙两地区潜在蒸散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3.A. 海陆位置B. 大气环流C. 地面状况D. 洋流分布【答案】1. C 2. A 3. B【解析】【分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北回归线附近三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1题详解】根据图2中①区域信息,该区域4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水量大于0.5潜在蒸散量,为湿润期,A 错误;该区域7月中旬降水量小于或等于0.5潜在蒸散量,为干旱期,B错误;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该区域降水量大于潜在蒸散量,为潮湿期,C正确;11月初至次年4月底降水量小于0.5潜在蒸散量,为干旱期,D错误。
选C。
【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图2中①11月初至次年4月为干旱期,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潜在蒸散量较大,应该是甲地的热带草原气候,对应图1甲地,A正确;②区域潜在蒸散量大,降水少,全年干旱,对应图1中乙地热带沙漠气候,B、C错误;③区域全年湿润,对应图1中丙地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
故选A。
【3题详解】乙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潜在蒸散量大;丙地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偏北季风影响,气温较低,潜在蒸散量小于乙地。
故导致乙、丙两地区潜在蒸散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选B。
【点睛】注重材料信息的判读来区分湿润期、潮湿期和干旱期。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电气栽培技术试脸。
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阶段测试(三)地理试题及答案
![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阶段测试(三)地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896cad8762caaedd33d428.png)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联考考试试卷,其中1——25题选择题,26、27、28题为必做综合题,29、30、31题为选做题。
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好,题量和难度适中,整体试题质量较好。
河南省安阳一中等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测试(三)地理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 B1读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分布图,完成1~3题。
l.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点是A.西多东少B.东多西少C.南多北少D.北多南少2.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拔C.天气状况D.地表植被3.山东省太阳辐射最强的月份可能是A.l月B.5月C.7月D. 10月【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分布及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1.D 2.C 3.B解析:1题,根据图中太阳辐射数值分布信息可知,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点北多南少,D正确。
2题,甲地位于泰山以北地区,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大;乙地位于东南风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天多,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C正确。
3题,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大小)、天气状况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东省5月太阳高度角较大,而且此时未进入汛期,晴天较多,所以太阳辐射量较大,B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影响太阳辐射因素和山东省气候特点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C3下面两图为某月2日8时到4日8时48小时某区域天气系统演变过程图,图中实线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虚线为5500米高度等温线(单位:cc),甲地海拔约为1000米。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考三模地理试卷(答案+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考三模地理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8dec7703d8ce2f0066237c.png)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考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图1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中①②③表示图1中三个地区多年平均日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年内变化。
读图完成1~3题。
1.图2中①代表的区域()A.4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干旱期B.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湿润期C.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潮湿期D.11月初至次年4月底为湿润期【分析】潜在蒸散既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量平衡的重要部分,它表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蒸腾量,也称为参考作物蒸散。
【解答】解:读图中注释可知,当P>PED时,为潮湿期,P为降水量、PED为潜在蒸散量;读图可知:①图中9.14.前后降水量大于潜在蒸散量,为潮湿期。
故选:C。
2.图2中①②③与图1所示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①﹣甲B.②﹣丙C.③﹣乙D.①﹣丙【分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降水量小于0.5PET时为干旱期,降水量大于0.5PET时为湿润期。
根据图示曲线判断三地的气候特征,再确定气候类型和分布地区。
【解答】解:根据材料,①地夏季P大于0.5PET,较湿润,但是7月有明显的干旱期出现。
冬季P小于0.5PET,较干燥,属于夏雨型气候;②地全年降水稀少,说明为少雨型气候;③图中P全年都大于0.5PET,说明当地全年湿润,属于年雨型气候;根据图1信息,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不符合①地气候特征,故A错误;乙地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附近,全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符合②地气候特征,故BC 错误;丙地区为亚洲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长江流域7月份会出现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符合①地的气候特征,故①﹣丙,D正确。
故选:D。
3.导致乙、丙两地区潜在蒸散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洋流分布【分析】潜在蒸散既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量平衡的重要部分,它表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蒸腾量,也称为参考作物蒸散。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考三模地理试卷(答案+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考三模地理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ce53c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5.png)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考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图1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中①②③表示图1中三个地区多年平均日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年内变化。
读图完成1〜3题。
1.12.23.64.75.96107.12LI3 9.14I&1611.171219注:潜在蒸散衰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鹿不受限制时,某下柴而可能达到的■大蒸发蒸■量.身一个施区某时期PV0.5PET(P为降水量.PET为潜在蒸散量)时为其气象干旱期.P>0.5PET时为童润期(其中P>PET为潮图21.图2中①代表的区域()A.4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干旱期B.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湿润期C.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潮湿期D.11月初至次年4月底为湿润期【分析】潜在蒸散既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量平衡的重要部分,它表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蒸腾量,也称为参考作物蒸散。
【解答】解:读图中注释可知,当P>PED时,为潮湿期,P为降水量、PED为潜在蒸散量;读图可知:①图中9.14.前后降水量大于潜在蒸散量,为潮湿期。
故选:Co2.图2中①②③与图1所示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①-甲B.②-丙C.(3)-乙D.①-丙【分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降水量小于0.5PET时为干旱期,降水量大于o.5PET时为湿润期。
根据图示曲线判断三地的气候特征,再确定气候类型和分布地区。
【解答】解:根据材料,①地夏季P大于0.5PET,较湿润,但是7月有明显的干旱期出现。
冬季P小于0.5PET,较干燥,属于夏雨型气候;②地全年降水稀少,说明为少雨型气候;③图中P全年都大于0.5PET,说明当地全年湿润,属于年雨型气候;根据图1信息,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不符合①地气候特征,故A错误;乙地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附近,全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符合②地气候特征,故BC 错误;丙地区为亚洲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长江流域7月份会出现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符合①地的气候特征,故①-丙,D正确。
河南省2019届高三地理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试题(四)(含解析)
![河南省2019届高三地理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试题(四)(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d51250ddccda38366baf23.png)
河南省2019届高三地理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试题(四)(含解析)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樨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研发设计、生产和贸易销售等领域是我国纺织企业在境外的主要投资领域。
2003-2014 年,我国内地有 493 家纺织企业在境外设立了贸易销售分支机构,其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设立贸易销售分支机构的企业有 279 家(含香港地区 124 家)。
据此完成 l-2 题。
l.投资贸易销售类的纺织企业在香港地区数量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劳动力资源 B市场交易成本C 土地租金D 交通条件2,我国纺织企业在非洲很多国家未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主要是归为这些国家A. 劳动力素质低B. 基础设施落后c. 技术力量薄弱 D. 市场需求量小我国东北地区(仅指黑吉辽三省)有 58 个国家级与省级贫困县,多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东、西两翼(图1)。
东北地区西部的贫困县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麓及东北三省与内蒙古文界地带;东部的贫困县主要集中于中俄以及中朝边境地区,且多为人口密度小的少数民族集聚区。
据此完成3 -5 题。
3. 东北地区西部的贫困县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 物种灭绝B. 水质恶化c. 洪涝灾害频发 D. 土地沙化和盐渍化4. 目前中朝边境同贫县青年海外务工数量较多,其主要前往的国家最可能是A. 朝鲜B. 韩国c. 俄罗斯D. 日本5. 东北地区东、西两翼贫困县脱贫致富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②控制人口增长③引进外资发展高技术工业④发展现代绿色农业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铅( y6.n )山连四纸(图 2 )出产于武夷山脉,以嫩竹为原料,配以当地天然泉水.&.秘方,通过 72 道工序,经纯手工制作,需一年多时间才能制成,有“寿纸千年”之称,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工艺。
2019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地理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地理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4ffc76767f5acfa1c7cd97.png)
2019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地理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南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欲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该小组在考察中将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A.坡度过陡________ B.云雾缭绕 C.林荫蔽日 D.山洪隐患2. 当地居民依托环境优势在M地发展观光旅游,但每到冬季游客稀少、生意惨淡,可能的原因是A.多阴雨天气,气候冷湿B.寒沙衰草,一片枯黄C.坡度较陡,视野不开阔D.光照较差,环境阴冷3. 该地理兴趣小组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4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B.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特色农业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商品谷物农业2. 据观测,死海(乙湖)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近年来死海分裂为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
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示乙湖水面最高的月份可能是A.3月 B. 7月 ___________ C.10月 D. 12月2. 近年乙湖一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围湖造田________B.截留甲河径流 C.降水南多北少________ D.地壳断裂凹陷3.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纬度10° ~20° 地区比同纬度大陆东岸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B.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纬度较低,蒸发旺盛2.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10° ~30° 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B. 纬度30° ~4 0° 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C.纬度40° ~60° 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4. 下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许昌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
![河南省许昌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7f813f6edb6f1aff001f7f.png)
河南省许昌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自第I 卷1至8 页,第II 卷9至14 页。
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网上养殖”共享农业,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认养、线下代养的020 互联网养殖模式。
近年来,由深圳“乐农之家”发起,通过互联网养殖的全新模式,已上钱了多款深受投资者和消费者喜爱的生态养殖产品〈圈1)。
据此,完成1-2题。
1.“网上养殖”共享农业的特点是货物草始用户A. 农业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B. 符合食品安全理念,发展潜力大c. 自由认养,不利于农村生态保护D.消费人群仅指向年轻人,市场狭窄2. “网上养殖”等共享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有A. 农业生产活动不再受自然条件制约B. 追求市场需求,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c.农产品到用户直接对接,交易戚本较高D. 留住劳动力,理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盐风化作用指被风或事从海水、盐湖或合盐在土层带到空气中的盐分,降落在岩石在层,盐水从岩石在层孔"*中旗在时,盐分结晶膨胀,撑破.JL 隙周圆的表面颗粒的过程。
在地,现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小的几厘米,大的可达几米.长期盐风化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崩解为岩屑。
据此,完成3-4 趣。
3. 下列地区中,局部盐风化地貌最为明显的可能是A. 乌拉尔山B. 阿尔卑斯山c. 安第斯山D. 台湾山脉4.某地理研学小组对我国某山地花岗斑岩考察,发现背风面有大量的蜂窝石构造地A. 迎风面岩石孔隙较密B. 迎风面盐液难以滞留c.背风面光照强度较弱D. 背风面风雨冲刷较强在新疆伊犁等地,寒冬来冰储藏,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围3 为伊犁河及其主流吉尔格郎河伪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采冰场,但近年来,采泳规模越来越小。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6bb5d49b89680202d82523.png)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必修3、区域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是一种新型的温室,是在温室的部分或全部向阳面上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温室,它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一些作物或食用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此类温室在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已有少量在生产上应用。
读图,完成1〜3题。
1.光伏发电A.能量密度大B.清洁无污染C.地域依赖性弱D.稳定性好2.图中k阳能光伏温室大棚A.只适合发展喜光作物B.建造成本低,回收期短C.增大了大棚的电力消耗D.可提高农业自动化程度3.与传统日光温室大棚相比,发展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可以①抵御寒潮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减少棚内水分蒸发④改变地表形态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下图为1989〜2009年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移动分布图。
读图,完成4〜6题。
4.陕西省人口重心移动A.与经济(GDP)重心移动同步B.与经济(GDP)重心移动方向相反C.经度方向明显大于纬度方向D.速度滞后于经济(GDP)重心5.影响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移动的因素可能是A.陕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B.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C.南水北调工程建设D.关中渭河平原自然灾害多发6.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一直位于关中渭河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B.水力资源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D.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沿岸及大西洋沿岸的铁路建设项目。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L河段的开发重点是A.航运B.灌溉C.发电D.旅游8.“两洋铁路”的建设,将①有利于秘鲁铜矿资源的外运②使巴拿马运河日趋衰落③促使巴西人口大量向秘鲁迁移④促进巴西与秘鲁的经济文化交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伊拉克是世界石油大国。
2019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9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b7636eff9aef8951e0619.png)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2019.4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试卷类型:A天一大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资源诅咒”理论,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并非祝福,大多教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得更慢。
黑龙江省自以来,经济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至上半年GDP增速滑到4.8%,在全国各省份中垫底,“资源诅咒”现象彰显。
据此完成1一2题。
1.下列省份中,可能出现与黑龙江省“资源诅咒”相同境况的是A.贵州省B.江苏省C.江苏省D.广东省2.黑龙江省为摆脱“资源诅咒”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③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牟1月1日起开始施行,二孩生还是不生?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下图为我国某市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统计图。
据此完成3一4题。
3.全面二孩政策的施行,最先引起我国A.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变化B.幼儿园教师数量的变化C.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D.医护人员数量的变化4.该市选择生育二孩的年龄30-40岁所占比重远高于20 -30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国家政策B.生育能力C.经济水平D.文化水平读南京市地铁运营线路规划图,完成5一6题。
5.南京市地铁A.长江西、北岸因地形崎岖而分布稀疏B.呈规刷的几何图案,城市地标作用明显C.使得换乘站附近的房地产价格有所提高D.主要目的是提高与上海等城市间的交通通达度6.新建地铁终点站附近最可能出现A.大型商务区B.居民住宅区C.大型工业区D.城市绿化带我国某地质观测站周边天然林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下图示意观测站地表为基准的某地层顶部相对高度分布(单位:m)。
河南省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 地理
![河南省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 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c2126c2f60ddccda38a0e6.png)
河南省2018〜2019年度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必修3、区域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是一种新型的温室,是在温室的部分或全部向阳面上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温室,它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一些作物或食用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此类温室在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已有少量在生产上应用。
读图,完成1〜3题。
1.光伏发电A.能量密度大B.清洁无污染C.地域依赖性弱D.稳定性好2.图中阳能光伏温室大棚A.只适合发展喜光作物B.建造成本低,回收期短C.增大了大棚的电力消耗D.可提高农业自动化程度3.与传统日光温室大棚相比,发展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可以①抵御寒潮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减少棚内水分蒸发④改变地表形态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下图为1989〜2009年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移动分布图。
读图,完成4〜6题。
4.陕西省人口重心移动A.与经济(GDP)重心移动同步B.与经济(GDP)重心移动方向相反C.经度方向明显大于纬度方向D.速度滞后于经济(GDP)重心5.影响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移动的因素可能是A.陕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B.陕北能、化工基地建设C.南水北调工程建设D.关中渭河平原自然灾害多发6.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一直位于关中渭河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B.水力资丰富C.矿产资丰富D.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沿岸及大西洋沿岸的铁路建设项目。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L河段的开发重点是A.航运B.灌溉C.发电D.旅游8.“两洋铁路”的建设,将①有利于秘鲁铜矿资的外运②使巴拿马运河日趋衰落③促使巴西人口大量向秘鲁迁移④促进巴西与秘鲁的经济文化交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伊拉克是世界石油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试卷】2018〜2019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必修3、区域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是一种新型的温室,是在温室的部分或全部向阳面上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温室,它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一些作物或食用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此类温室在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已有少量在生产上应用。
读图,完成1〜3题。
1.光伏发电A.能量密度大B.清洁无污染C.地域依赖性弱D.稳定性好2.图中k阳能光伏温室大棚A.只适合发展喜光作物B.建造成本低,回收期短C.增大了大棚的电力消耗D.可提高农业自动化程度3.与传统日光温室大棚相比,发展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可以①抵御寒潮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减少棚内水分蒸发④改变地表形态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下图为1989〜2009年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移动分布图。
读图,完成4〜6题。
4.陕西省人口重心移动A.与经济(GDP)重心移动同步B.与经济(GDP)重心移动方向相反C.经度方向明显大于纬度方向D.速度滞后于经济(GDP)重心5.影响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移动的因素可能是A.陕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B.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C.南水北调工程建设D.关中渭河平原自然灾害多发6.陕西省人口重心、经济(GDP)重心一直位于关中渭河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B.水力资源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D.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沿岸及大西洋沿岸的铁路建设项目。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L河段的开发重点是A.航运B.灌溉C.发电D.旅游8.“两洋铁路”的建设,将①有利于秘鲁铜矿资源的外运②使巴拿马运河日趋衰落③促使巴西人口大量向秘鲁迁移④促进巴西与秘鲁的经济文化交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伊拉克是世界石油大国。
下列两图为不同时期的两河流域图,曱图示意公元前18世纪时的古巴比伦,乙图示意当代伊拉克。
读图,完成9〜10题。
9.几千年以来,两河流域的植被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①气候的变化②海陆的变迁③植被的人为破坏④河流的动态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下列符合当代伊拉克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是A.大力修建水库水坝B.积极实施退沙还林C.波斯湾畔填海造陆D.着力打造绿色油田自1999年1月以来,某国际知名品牌连锁咖啡公司主要通过合资经营方式陆续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开设门店。
随着2004年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该公司开始了其在中国的独资经营。
下表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公司在中国布局历程。
读表,完成11〜12.题。
11.1999年以前该公司没有在中国开设门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国A.经济落后B.政策限制C.交通不便D.资源短缺12.影响该公司在中国不同地区布局先后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数量B.行政级别C.经济水平D.海陆位置下图为某地一景观图,M、N、P为不同的岩层,岩层年龄为P>N>M。
该区域内植被分布十分稀疏。
读图,完成13〜15题。
13.岩层P至岩层M的变化所反映的地质构造是A.地堑B.地垒C.背斜D. 向斜14.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水资源十分丰富B. 光照较为强烈C.风力侵蚀较弱D. 冬季极其寒冷15.该区域可能位于A.下加利福尼亚半岛西侧B. 本州岛西海岸C.撒哈拉沙漠东侧海岸D.阿拉伯半岛东侧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可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
风火山冻土定位观测站位于我国某多年冻土腹部地区,主要开展气象及两个分别位于阴坡与阳坡、相距不远的天然测温孔的地温观测工作。
下图示意该观测站所测不同坡向上各深度地温最高月与最低月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表示阳坡不同月份地温变化曲线的是A.a 和 bB. c 和 dC.a 和 cD. b 和 d17.该地多年冻土埋藏较深的坡向及该坡向活动层厚度分别是A.阳坡约1.8mB.阳坡约12mC.阴坡约1.8mD.阴坡约12m下图为中国沿海年平均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图。
岬角是指向海突出呈夹角状的陆地。
读图,完成18〜20题。
18.中国沿海波浪能最丰富的海域是A.海南岛东侧海域B.台湾岛东侧海域C.长江口东侧海域D.山东半岛东侧海域19.甲海域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稀疏的原因最可能是A.冬季风速较小B.年平均温度较低C.海水深度较小D.海域较为封闭20.图中波浪由外海逐渐传至近岸过程中A.方向逐渐向北偏B.对岬角的侵蚀力小于海湾C.速度逐渐加快D.波高逐渐降低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于埃及苏伊士湾西北部的海滨地带,距首都开罗 120 km,距苏伊士城40 km。
该合作区分为起步区和扩展区,目前起步区已全部建成,共吸引了 70多家包括中、埃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入驻,扩展区一期也已具备项目入驻条件。
读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滨海新区,距天津新港5 km)相比,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具备的优势是A.能源、原料、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B.位置更优越,交通和信息设施更完备C.依托大城市,配套服务设施更加齐全D.靠近亚、非、欧国际市场,出口关税更高埃及当地时间2016年1月21日11时30分,中、埃两国元首在开罗共同为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项目授牌。
该月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开罗正午影长短于北京C.亚丁湾护航舰队回中国顺风顺水D.黄淮地区忙于播种小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嘉祥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黄泛冲积平原,该县南部低山丘陵广布。
自古以来,嘉祥县就是中国著名的雕刻之乡,嘉祥石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祥县境内探明石灰岩储量为32亿吨,盛产的优盾天青石色泽晶莹、无味无毒,是优良的装饰雕刻材料。
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入园石雕企业共有石雕经营企业374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产值达6亿元。
石雕靠的是遍布全县的天青石,由于大量的无序开采,石材资源急剧减少,优质天青石石料已濒临枯竭,传统产业面临发展瓶颈。
嘉祥石雕产品主要市场集中在周边省区。
(1)分析嘉祥县发展石雕产业的有利条件。
(4分)(2)简述石雕产业在石雕产业园集聚的好处。
(3分)(3)针对嘉祥县右雕产业发展现状,请为当地石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新疆天山南坡的焉耆盆地,既是开都河的尾闾湖,又是孔雀河的源头。
开都河是博斯腾湖主要补给源,对博斯腾湖的总补给量达84%。
博斯腾湖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10 mm,年蒸发量达2000 mm。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类对博斯腾湖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与1958年相比,2002年流域灌溉面积增加了 2倍。
2000年以后,博斯腾湖流域开始向孔雀河调水以满足孔雀河流域农业灌溉需求,并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2000〜2011年共计输水12次)。
经观察发现,1985年以来博斯腾湖流域气温呈缓慢升高趋势。
下列两幅图为博斯腾湖流域水系图、1961〜2011年博斯腾湖年平均水位变化图。
(1)说明开都河的水文特征。
(4分)(2)分析1961〜2011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
(6分)(3)推测2011年以后博斯腾湖湖水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分)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下图为美国局部区域图,甲地区为美国主要农业区之一,该农业地域实行休耕和轮作制度。
轮作(也称轮耕)是指在同一块土地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
该区域实行强制两年轮作制,要求中间一年必须种有根瘤菌的植物,一般是豆科植物(根瘤菌能自己从大气中吸收氮元素,而不是从土壤中汲取)。
乙城为美国主要城市,终年多风。
奥兰多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城市,位于一沼泽地,是冬季避寒胜地,有著名的奥兰多迪士尼乐园。
(1)分析甲地实行休耕和轮作制度的生态效益。
(4分)(2)说明乙城终年多风的原因。
(4分)(3)奥兰多一部分农民将大片湿地开辟为耕地以种植蔬菜、花卉,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6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km,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三江并流”地区有100多座海拔在5000 m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
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冰蚀湖泊,然而很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一片荒凉。
(1)说明“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的形成过程。
(4分)(2)分析“三江并流”峡谷河畔荒漠景观的成因。
(6分)(3)说明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自然原因。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