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质疑阅读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可见,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让他们的心灵与文字相碰撞,情感与内容相融合,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充分浸染下,读出自己的心声。
很久以来,许多中国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
”而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得有许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
”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有问题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让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
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疑能力一、创设教学氛围,提倡鼓励质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学习呼唤着学生主观感受的表述,内心情感的流露,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正因为如此,作为教师,该如何把课堂中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该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好读书的空间,处处给他们心灵的自由,让他们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兴致勃勃地去探索、去研究,并且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敢于放开手脚,率先把课堂还给学生,认认真真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积极的情绪体验。
通过教师的提倡和鼓励,使学生从“敢问”起步,逐步过渡到“会问”“善问”,发挥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答疑,在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如,在学完课文《田忌赛马》后,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写第二次赛马时,第一场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疑中生问 问中质疑——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意识的培养
学 生抓 住 关键 的语句 ,有 效质 疑 , 从
而在 学 、 、 、 、 思 疑 问 悟的 结合 中不 断地
再如《 玩出了名堂》 一课 , 其课题
本身 就 很有 意 思 , 很能 引起学 生 的 思
考 。因 此 , 一读 课题 便 激 发起 学 生 有 效质 疑 的 兴趣 , 生提 出 了一 连 串的 学 问题 :什 么是名 堂 ?” 玩 ,怎 么能 玩 “ “ 出名 堂呢 ? “ 谁玩 出 了名堂 ? “ 玩 ”是 ”他 出 了什 么 名 堂呢 ? ” 这些 问题 因扣 住
大 问题 的学 生 , 耍特 别 注意 保 护 其 自
尊 心和 积极 性 。
二 、 有 效质疑 ” “ 于关键 的语 句处
课 文 中 关 键 的 语 句 往 往 是 一 篇
课 文 的 中 心 所 在 , 有 牵 一 发 而 动 全 具
呢? “ 向谁 拜 师呢 ? “ 是怎 样拜师 ”他 ”他 的呢 ?” 问题 层 出不穷 , 在教 师的肯 而
阅读经纬 ・ 课堂透 视
浅谈 阅读教 学 中学生“ 有效质疑” 意识的培养
浙 江开化县 天地 外 国语 学校 ( 2 3 0 余 小鹏 340 )
古人云 :学起 于思 , “ 思源 于疑 。” 亚 里 士 多 德 认 为 : 思维 是 从疑 问开 “
一
“ 有效质疑” 意识。如教学《 孔子拜师》
便 向学 生 提 问 :看 了 这个 课 题 , 们 “ 你
有 什 么想 问的 吗 ?” 由于学 生 对孔 子 并 不 陌生 , 以 , 所 问题 匣 子 马 上 打 开 了 。如 :孔 子 已经 是 大教 育 家 了 , “ 他
需 要 拜 师 吗 ? ” 孔 子 为 什 么 要 拜 师 “
浅谈阅读教学的质疑释疑策略
的基础上 , 积极发挥集体协作精神 , 这样既能避免剥夺学生 自主学习的时间, 又有利于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12 给予质疑的“ . 钥匙” 教师培养学生 , 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 , 这是根本 , 这是教师给学生 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 匙, 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 自己开箱子 、 开门 , 到处找东西 。教学生动脑筋质疑问难 , 教授其 方法 , 给 J 要 “ 他一把钥匙” 让他拿着“ , 钥匙” 去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由于 中学生年纪尚小 , 人生 阅历较浅, 这就影 响到 了他们 对课 文 的理解 。一般 学生 在 阅读文 章 时 , 往往 没 有 明确 的阅读 目的 , 不知 道 自己阅读后 对文 章是 否 理解和 理解 的程 度如何 , 无 从 质 疑 。如 果 不 给 予 质 疑 的方 法 , 更 只是 简 单 地 _ 味 询 问学 生 “ 有 没 有 问 还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1
浅谈 阅读教学的质疑释疑策略
方 丽 丽
( 福建 省福 州 第十八 中学 ,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0 1 摘要 质疑 释疑 策略 是促进 语 文 阅读 理 解 的重要 策略 , 具 体 实施 则是 把 阅读 理 解 的 主动 其
.
2 4. 0
‘பைடு நூலகம்
维普资讯
林业勘察设计
( 福建 ) 2 0 0 8年第 1 期
等。
‘ 案例二 : 讲析《 L 孑 乙己》 , 时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不 回答 , “ 对柜里说 , 温两碗酒 , ‘ 要一碟茴香豆。 ’
极 性 。而后进 生 由 于基 础较 薄弱 , 思维 速度 相对 滞后 , 需 要教 师 给 予尽 可 能 多 的关 注 与鼓 励 。 激 其 积 更 刺
质疑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
厦爨鸳翱谗鼗警申蟋簿羼簪费懑冯永泉(大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河北廊坊065900)摘要:质疑是学生在阅读作品时较高层次的能力,质疑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质疑能力,教给学生导读质疑、自读质疑、互相质疑、提示质疑、拓展质疑等方法。
这样,通过语文课的阅读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质疑论辨、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质疑作用;质疑方法;独立阅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2008)09—0023—02阅读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大纲要求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由此可见,质疑是学生阅读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质疑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教师导读质疑教师导读质疑就是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设置问题,迅速而准确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理解文章的关键问题上来,从而提高阅读分析的效率。
如《祝福》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将学生的思路逐渐引向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二、学生自读质疑学生自读质疑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及教师所提问题的自主分析和探究而产生的基于自身理解之上的疑问。
这种疑问为教师提供着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学生自身对作品理解的深度与正误,一是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点在哪里。
根据这些信息,教师可以及时做出调整,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探寻。
对《祝福》一课,有学生问:“当祥林嫂被迫嫁给贺老六时,为什么要用头撞桌角呢?”这一问题说明此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忽略了时代背景,因为现实生活中改嫁是太平常了,因此,我们可以提醒他注意时代背景,从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的内心活动,由内心活动引发对社会原因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夫权”,把问题引向主因——封建礼教。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欢墩镇中心小 学 王统钢 当今世界 , 风起云涌, 日新 月异 。在新的时 的 ‘ 白天鹅 ’ ” 的话语 , 的。激励 丰富的情感 , 满腔 读 、表演 ,俨然就是一位 老师十分欣赏 的优秀
对激起后进生的自 信心起到了推波助 生 。 她的 自 日见增长 , 信J 从畏畏缩缩到落落大 代背景 , 新的社会环境下 , 优胜劣汰, 推陈出新 , 的希望, 方, 前后竟判若 两人 。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可是作为一名教育 澜的作用 。
说 :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 “ 丑小鸭 ’但我相信 , 表扬我的嗓音好 ,心里好像 喝了蜜一样高兴” 育 , , 。 精心指导 , 点燃他们心灵 自 的火花 , 信 激发 只要你努力 , 总有一天 , 你也会成长为一只耀眼 我 以此为契机 , 在以后 的课堂中常喊她答问 、 他们上进的热情 , 范 他们是会成长为有用之才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后进生是学 生中的“ 弱势
=、 强化后进生的“ 成功感”
喜悦从而获得宝贵的 自信心。
三、 把握后进生语文学习的实际 教师往往出于 良好 的愿望 ,经常把后进生
群体”即使他们在 某些方面有些特长 , , 老师 和
务正业 , 无形 中可能扼杀 了一个有用之才。 素, 对后进生而言, 尤为重要。 后进生有两类 : —类 语文教学中对学习后进生 自信心的培养。
浅谈在 阅读教 学 中小学生质疑 佻 力的培 养
重庆市仙女山镇中心学校 唐建华
墓曩 霉 骞要 薹 季 蚕 主
奏 霎 一 囊 萋 蓁 喜
一
成功感是树立 自 信心的催化剂 , 成功感要
家长往往也不会 留心引导 。甚至会认为该生不 靠老 师精心培养。这不仅要求教师善 于发现孩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摘要努力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合理安排质疑时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培养质疑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处。
关键词质疑问难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丰富个性,创新意识,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人。
要达到此目标,小学教学中就要注意保护孩子智慧的火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探索欲望,特别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勇于提出疑问,敢于挑战,可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增强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结合实际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的几点做法:一、努力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有材料的兴趣。
”我想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也应该从兴趣入手,鼓励学生敢问。
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好问,但开始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幼稚可笑的或是无关紧要的,但都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尽可能的满足,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第四小节时问:“看到古老的三叶虫为什么就说喜马拉雅山曾是汪洋一片?汪洋怎么会变成喜马拉雅山?”显然这几个问题都比较深,是与课文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可以看出学生非常善于思考。
在课上也很难给他们讲出有关的道理,即使讲了学生也很难听懂。
为此,我对学生提出了表扬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有很多奥秘等待去挖掘发现。
看到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微笑,作为一名教师也深深的体味到了涌动在孩子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
二、合理安排质疑时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培养质疑的习惯培根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质疑时机,教给学生质疑方法,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质疑天地,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
课前质疑很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高年级的课文前都有导读,学生通过预习,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提问找到文中的重难点,将疑问记在预习本上,将提出的问题与课文阅读联系,使教师明确学生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以便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自学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摘
学贵有疑 , 质疑是一种有效 的阅读方 法。阅读文本时 学生能够提 出自己的看法, 正是其 自主探究 , 参与课堂学 习积极性 的
表现 , 师以学生的质疑为契机 引导释疑 , 教 让他们在探 究答案过程 中主动思考 , 加深问题认识 , 高理解能 力, - 提 学> j自然会富有 实效。 关键词 : 阅读教学 ; 质疑能 力; 培养
主 刈。 , 能 唤 醒 被 压 抑 的 求 知 欲 , 发 出 质 疑 意 识 , 。 才 话 激
“ 自已发现 的问题 进行 阅读 、 考 、 验 , 动参 与课 按 思 实 主
展 开 想 象 , 分 表 达 自 己 的 审 美 态 度 , 生 许 多 合 情 合 充 产
理 的答 案 。
读 书 贵 有 疑 。古 往 今 来 许 多 大 家 莫 不 如 此 , 代 张 宋
载 提 出 : 在 可 疑 而 不 疑 者 , 曾 学 ; 则 须 疑 。” 育 家 “ 不 学 教 李 镇 西认 为 :阅 渎要读 到 ‘ “ 自己 ’ 读 出 ‘ 题 ’ ” 源 , 问 。 学 于 思 , 源 于 疑 , 渎 教 学 中 , 师 应 积 极 引 导 学 生 的 思 阅 教 读 书 从 “ ” 始 , 会 提 问 , 之 以 恒 , 成 质 疑 发 问 疑 开 学 持 养 的 学 习 习惯 。阅 读 课 上 怎 样 培 养 学 生 的 质 疑 能 力 呢 ?以
“ 网 留学生 会 馆 的 门房有 几本 书 可 以买 来看 ” 得顺 中 显 畅些 。时常 这样 示 范 , 会 唤起 学 生潜 在 的质 疑 意识 。 就
让 朱 自清 去 买 呢 ?反 复 晶 读 课 文 岳 , 生 意 会 到 答 案 尽 学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特点告诉我们 , 课前 激趣 是很 重要 的。教 师需要 在学 生 学 习每一篇课 文前 要设 计精 美 的导语 来 调动 学生 的情 感体验 和求 知 欲望 , 一环 节是 阅读教学 的优秀传 统 。 这 当然 仅这一 点激趣还远远不够 , 生 的身心特 点还告诉 学 我们 , 他们 的注意力很难持 久 。教师在 阅读教 学过程 中 还需注 意采用 多种手段 让学生 始终保 持高 昂的情绪 。
词时 , 我让学 生想 象晚上 的星 空和棋 盘上 的棋 子 , 生 学
马上就明 白了“ 星罗 棋 布” 是像 星 星、 子那样 分 布 , 就 棋
又多又密的样子 。
联系学生 已有 的生活经验 , 学生 把 自己的感受 和 使 词语 的意 思联 系起来 , 启发 学生 自己思 考 , 再 自己弄 懂 词义 , 这样不 仅让 学生正 确地 理解 了词义 , 而且 还有 利
书百遍 , 其义 自见” 以读 为主 , 师适 时引导学 生人情 、 , 教 悟情 , 唤起 学 生 的情 感 , 进 学 生 白读 、 促 自悟 能 力 的 提 高。 二、 激活 兴趣 。 提高阅读效果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 , 这是 不争 的事实 。学 生 的心 理
师在指导学 生 阅读 文 本 时一定 要关 注学 生字 词句 的理 解 与积 累 , 定要关 注精 彩语段 和名 篇 的背诵默 写 , 一 也 定要关 注文章 、 文学常识 的积 累。质 疑是 以思维 的形 式 出现的 , 质疑的基础是要 有丰富 的知识 。没有 丰 富的 知识做基 础 , 疑 往 往是 空泛 的, 者是 不 着 边 际 的。 质 或 要 丰 富知 识 , 一方 面是 多亲身体 验感 受现 实生活 , 另一 方面是 多积累书本知识 。随着 学生知识 的逐渐 丰富 , 质 疑水 平就会 日渐提高 。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曾提 出“ 自能读 书” 的理论 , 目 其
敢疑 乐疑 善疑——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612016·8敢疑乐疑善疑———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朱华林思维是认知的灵魂,也是形成各种语文能力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在质疑中探索求知乃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效思维,乃至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课改的应有之义。
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让学生敢疑、乐疑、善疑。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疑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
教师在教学时只有创设宽松、民主的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才能使之心情舒畅地进入学习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
教师要将自己当作学生的学习伙伴,消除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乐于与教师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消极”表现要有宽容的态度,要耐心等待“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教师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不敢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他提的问题质量如何,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决不能批评,而是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质疑,帮他树立自信;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以采取同桌讨论及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学生实在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也应给学生讲明原因,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示以满意的微笑,点头称赞,拍肩鼓励以及口头表扬,都会给学生增添新的动机和力量。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乐疑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认识过程或活动过程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再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焦点,鼓励学生质疑,打开学生思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师生双方都处于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这样学生收获的会更多。
小学语文阅读课,从“疑”处学起
小学语文阅读课,从“疑”处学起
语文阅读课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环节,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阅读中,我们要教会学生疑,即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怀疑心态,才能够达到真正的阅读理解。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阅读课为例,从“疑”处学起,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
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教师在设计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明确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激发他
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课文或文章,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矛盾、悬念或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阅读这些
材料,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
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
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来解读文章,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以
通过分析文章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从而
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
探究、质疑和解决问题。
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
们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后
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和解答,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出疑问、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在以往小学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怕学生节外生枝,怕学生提问,打乱教学计划,因此也就习惯于一讲到底。
压沉了课堂气氛,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将受到压抑,他们将是机械式地迎战,而不会主动出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难,是突出主体,是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
创新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
如何才能实现呢,我谈谈几点浅见。
1 打开心结.开口敢问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而学生,特别是中差生有自卑心理,怕说错被同学取笑,怕老师体罚,造成其“怕问”的心理障碍。
所以,要培养质疑能力,首先要建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有质疑的基础敢问。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过:“我们要说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一个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敢于参考的先决条件。
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题。
刚开始提问时,学生往往问的肤浅,但我热情的给予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
如在教学《灯光》这一课时,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几个后进生在我的怂恿下终于站起来发问:“天安门广场上有多少盏灯?”“电灯有几种颜色?”“那本书还写什么?”……未等他们问完,已有几个优生捂着嘴在偷笑了,我也笑了,但我是边笑边点头,我说:“这些问题问得好,在座的同学有谁能帮助老师回答这些问题呢?”一时间,偷笑的同学也都傻眼了,这些问题他们实在是没考虑到。
我趁势说:“这些问题老师平时疏忽了,所以一时半会也不能回答,谢谢你们提醒了老师,也请同学们中午回家帮着查查资料,好吗?”我瞟了几位提问者,他们正乐着呢!趁热打铁,我继续诱导:“读了本文,你们还有何不理解的问题?”又有两名后进生举手质疑。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能有所发现 , 有所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 曾说过, 在人的心灵
深处, 总有一种把 自己当做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的固有
需要 , 这种需要在 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而在传
2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题 目是文章的眼睛, . 在文 章 中起着“ 画龙点睛” 的作用 , 有的题 目提示了文章 的重点,
步 得 出结论 ; 尝试 通 过基 因显 隐 性 的原 理来 解 释 现 实 生活 中的 生命 现 象 。
论 盯一 坛 期一
于青春期 的孩子来说, 实在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压制
了创造 力 , 制 了想 象 力 , 制 了表 现 力 , 抑 扼 统治 了学 生 思和 想 的 能力 , 堂 教学 是 刻 板 的 、 效 的 , 以新 课程 改革 势 课 低 所
盐城
04 0 40 0
都会大胆质疑了。在阅读 教学时 , 我们也应鼓励学生大胆 质疑。 如: 例 教完了《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一课后, 我就鼓励学
生 对本 课 内容 提 出 问题 。这 时 , 一位 学 生 提 出 了一 个 问 有 题 :老 师 , 文 的题 目能 不 能换 成 《 作家 和 小 老师 》 “ 课 大 ?我
生 。案例 如 下 :
1还给学生“ . 选择 自由” 权
( 学 生 要有 自由选择 学 习 目标 的权 利 ( 什 么 ) 1 ) 学
教师在备课阶段 , 就要将教学总 目标按学生的学习心
理“ 组 分层 以适应 不 同学 习心 理 的 学生 找 到适 合 自己 重 。 的 学 习 目标 。 如 : 例 在初 中生 物八 年 级 下册 《 因 的显 性 与 基 隐 性》 课 中 教学 总 体 目标 如 下 : 一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学 生 提 高 阅读 水 平 , 惜 花 费 大量 心 血 . 不 以语 文 课 本 阅读 选
的课 堂 情 境 中 , 过 自主 阅 读 、 考 , 疑 解 疑 。这 种 做 法 . 通 思 质
文 为 主要 载 体 , 以课 外 书籍 中精 选 的美 文 为 辅 助 材 料 , 文 可 以使 学 生 获 得 亲 身参 与 、 从 探索 发 现 的积 极 情 感 体 验 . 而 从
读 教 学新 论 》 , 中 小 学 生语 文 阅 读 能 力 科 学 地 分 为 认 读 中 将
浅谈如何处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
浅谈如何处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摘要:加强学生质疑后的教学调控,正确引导学生释疑,是提高学生质疑水平和阅读教学效应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及时评价,积极鼓励,为学生质疑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质疑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多而杂”,其中有的是有价值的,有的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教师应有敏锐的判断力,能从“多而杂”的问题中筛选提炼出学生最需要解决、最有价值的问题。
课堂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释疑解难更是如此,针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自求得知。
关键词:及时筛选灵活处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但是,现在的课堂上,有些老师把质疑问难简单地理解为想方设法让学生提出问题,满足于让学生举起手问问题,而对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缺乏应对的策略,对学生提出的一大堆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能及时梳理,有效反馈。
或是处理方法单一,简单由教师本人作答,形成“生问师答”的僵化局面;或是你问你的,我讲我的,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还是按照既定的思路教学,造成师生之间信息交流通道的阻塞,以致学生质疑之后课堂教学反而进入了失控的尴尬境地,学生质疑也因为缺乏有力的激励、支持而失去持久的动力。
因此,加强学生质疑后的教学调控,正确引导学生释疑,是提高学生质疑水平和阅读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一、及时评价要有鼓励性心理学上有一条基本规律,人的活动是由其结果所调节的,这就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的“效果律”。
一个人对他的活动,知道结果与不知道结果,效果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应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做出积极的处理,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质疑的价值,根据肯定——强化、否定——抑制这样心理历程对自己的下一步学习作出调整。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表态”,对学生质疑后的课堂教学环节缺少有效的调控,使学生质疑后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模糊一片,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明显受到影响。
学贵有疑——浅谈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引导方法
教学研究312016年10期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学贵有疑——浅谈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引导方法林铭萱(福州市郭宅中心小学,福建福州 350026)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关系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还影响着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质疑能力,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并大胆进行质疑,提高学生的整体质疑能力,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保障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结合人教版语文阅读教学实例,重点探讨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引导方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质疑能力;语文课程;中心思想引 言常言道“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基也”,这充分说明质疑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大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点,而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1],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抓住阅读文章重点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良好的导入是阅读课堂成功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根据学生不同的语文知识基础,设定针对性阅读情境,用让学生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如在学习人教版课文《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春天来了,树木开始发芽了,来了很多的鸟儿,有燕子、布谷鸟等很多种类,它们不停在歌唱着。
”用声音与图画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当学生观看完阅读情境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对于鸟儿来说,什么才是天堂呢?”“鸟儿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生活得无忧无虑?”从两个简单的问题引入“鸟的天堂”,使得学生对课文形成大概印象。
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技巧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技巧【摘要】就“质疑”的内涵、意义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技巧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阅读质疑培养所谓“质疑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意识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往今来,无数定理、真理的发现,无不源于人们的质疑意识。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靠的是在对事物的认识活动中的不断质疑。
事实表明,学生质疑意识的有效培养,有赖于教师的诱导和训练技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技巧值得借鉴呢?一、营造良好氛围,促使学生敢于质疑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心理氛围。
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就要注意角色的转换。
课堂上,教师商量的语气,诚恳的态度,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眼光,肯定的手势等,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在思想和形式上都“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或答案,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大胆、学得轻松。
师生在生动活泼、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为了扩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分组教学,小组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共振”,灵感得以激发,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
可通过小组活动,在课堂上下营造一种宽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主动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时不会遭到孤立。
二、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关键还在于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质疑的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相机地进行指导,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从课文题目质疑。
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例。
浅论阅读教学中质疑求解的方法
作者为 了丰富文章的内容 , 增加其主题 的深刻性 , 往往 在 行文 中引用别人的文句或以前的典故。比如吴伯箫的《 记一辆 纺车》 中的引文“ 沙场秋点兵” 对于这一引文 , , 我们可 以思考这
些 问题 : 引文 出 自何处 ? 这 用在 这里 有 什 么好 处 ? 合上 文 的纺 结
线竞赛 , 以看出, 可 作者 在这里引用辛弃疾 的《 破阵子 ・ 为陈同 甫赋 壮 词 以歌 》 中的句 子 是 要 用 沙场 点 兵 的那 种阵 容 、 气势 来
形容纺线竞赛 的阵容强大 、 气势磅礴 。 又如刘庶凝的《还乡梦 > (
自序》 的句子“ 古语说狐死首丘, 兽犹如此 , 以堪 ? 。 人何 ” 面对这 样的引文 ,我们可以思考 :这句子是作者写的还是引用别人 的 话, 或是引用典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作用?经过思 考我们知道, 作者是活用《 世说新语》 木犹如此 , 中“ 人何以堪” 这
墼
浅论 阅读教 学中质 疑求解 的方法
。 赵 喜 成
( 河北省邢 台市桥 西区南大郭学 区, 河北 邢 台 0 4 0 ) 50 0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如何进行质疑求解呢?一般地说 , 在质 疑求解的过程中, 应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手。
一
的比喻句 , 看起 来似懂非懂 , 你 总觉得还有什么深意没有体会
出来 。 这时, 就要穷根究底 , 直到弄清其含义为止 。 春》 如《 中最
后一节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有铁一般的胳膊 和腰脚 , 领着我 们上前去 。 春天怎么会像健壮的青年?为什么有 “ ” 铁一般的胳
膊 和腰 脚 ” 并且 能 “ 着 我们 上前 去 ” , 领 ?弄清 了这些 问题 , 定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质疑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受,而是以知识为载体,在实现知识转化、迁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质疑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感知感悟鉴赏质疑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部深入,由于对文本细致的“拆解”、反复的“历练”,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教学的新要求,文章往往由于被肢解而失去了整体美感,“串讲加解释”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学生不能从总体上感悟,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缺少教师的引领与指导,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又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时候学生往往不懂得怎样深入思考,也不能自主确定学什么,更谈不上能说出独到的见解和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些都制约和束缚者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学习效率的提高。
对此,我认为教学时应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每一个孩子天性中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要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学生完成目标的教学方法。
开展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好问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感知、感悟、鉴赏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逐步培
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1 感知层面
感知层面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获得敏锐的感知,在阅读中必须要有较强的语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浅层面。
也就是说,阅读是要以感觉为起点,更多地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达到对语言直接所指与间接所指的内涵完整而准确的把握与再现。
它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课文题目、时间的发展,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的创作方法等为切入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感知课文作好充分准备。
(1)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紧扣题目进行思考。
如初学《背影》时,学生提出:①父亲的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②看到父亲的背影“我”有怎样的感受?
(2)追寻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时代背景、事情的前因后果等,它能使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分清文章层次,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如初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学生提出:①鲁达为什么打镇关西?②他是怎样打的?打人的结果如何?③打完人后鲁达是如何脱身的?
(3)体会作者的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主要包括写作顺序、表现手
法、修辞等,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有利于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教学《苏州园林》时,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质疑: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按游览顺序介绍的吗?文章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分项说明的?
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感悟,“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
让学生忘情的读,美美的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否则,学生是很难有所发现的,必将使教学陷入尴尬的冷场。
2 感悟层面
感悟层面是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获得具有鲜明个性的更高认识,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深层面。
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充分的感知后,可引导学生以困惑、情绪等为突破口,准确把握文章内涵。
(1)立足于自我困惑。
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提出。
它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提出: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可以吗?学生由此会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
(2)钟情于情感体验。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他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
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寻找与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并善于捕捉契机,引导学生抒怀。
如学习《我用残损的手掌》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心潮澎湃,有的说:“我十分悲愤!”有的说:“我心酸极了!”有的说:“我无比痛恨!”我紧接着又引导:“你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又投入了积极的思考之中。
3 鉴赏层面
鉴赏层面是人们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高级层面。
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准确的感悟后,立足点可转向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在鉴赏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持续发展。
(1)引导欣赏。
欣赏就是让人们感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乐趣。
它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文的精华,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并从对文学作品进行思考。
如学完鲁迅的《雪》后,学生指出:①作者在安排材料时,对雪进行了详细描述,突出了重点。
②作者将暖国的雪和朔方的雪相比,鲜明地表现了朔方的雪孤独坚毅的可贵品质。
③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生
动地刻画出了两种事物的形象特征。
④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即借雪的品质表明自己的心迹。
(2)鼓励批判。
没有批判就没有发现,教师不迷信教材,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到的思考,这对于学生学习很重要。
如学完《登上地球之巅》后,学生质疑:登山运动员为什么带毛主席像,而不多带瓶氧气呢?生命难道不比头像更重要吗?《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为什么能佩剑上殿?当然,学生的批判可能还很稚嫩,甚至是错误的。
但无论如何教师应先给予赞赏,再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形成争论。
只有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体验。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创新个性。
因此,只要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创设言论自由的氛围,实现“对话”式教学,相信他们一定能敢于、勇于提出问题,对文本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这样,既学到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
参考文献
[1]漆权主.创新与创新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