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是针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对课程教学的主体“人”的忽视与压抑而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观。

突出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达到有效借鉴,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观;以人为本;启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许多教育家把课程称作“教育事业的心脏”。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在课程发展自身规律的制约下,课程理论的演变作为课程改革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是为了使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研究者、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这就必须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一)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

学科结构课程造成了的新的分离与专业化,摒弃了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将重心放到一些抽象的知识上了。

认为“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求学习者学习抽象的问题与教材,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现实世界。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创立者布鲁纳也认为应该少谈学科的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习结构”,并指出结构课程缺乏“人性化”“人本化”。

于是,“人本化”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兴起。

(二)`(三)心理学背景——第三思潮人本主义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是马斯洛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与弗洛伊德一样,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派生人的价值。

但是就具体对人的本性的看法而言,则与弗洛伊德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能只是人的一种潜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重视后天的环境的作用,而这种潜能不仅仅是动物性的本能,还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

人本主义课程流派

人本主义课程流派

二、人本主义的课程主张
1.课程目标:培养“完整的人”或“自我实现”的需要。强
调人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的统一,并要求突出课程的情意
基础。
2.课程内容:适切性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
3.课程组织:设置并行和“整合”课程,着眼于整体人格的 发展 。
4.课程实施:
要求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情感关系,以此为基础,实施 课程。
存在的不足
1.人本主义课程观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追求自我的完善,其认 识和研究过程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 2. 过分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把个人的 “自我”以及“自我实现”凌驾于团体法则甚至于人类社会 之上 。 3. 过分强调“自我”和“自我实现”,就极大地忽视了社 会环境以及系 统的学校教育对个体后天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人本主义课程流派发展历史
本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崭折的心理学流派一以亚伯拉 罕·马斯洛(Abr ohamMa slow)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 木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崛起。
马斯洛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 本主义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 第三势力的重要领导者 。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论—强调人的自我指导能力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初步形成时期 罗杰斯 1969 年《学习的自由》明确提出与教育目的 一致的课程目标——即培养完整的人 布鲁纳 1971 对《教育过程》陈述过的“合理的结构 主义”观点进行了自我批判。 学校的重心:授受知识 尊重学习者本性与要求
Thank
you
目录
一、人本主义课程流派产生的背景 二、人本主义课程流派的发展历史
三、人本主义课程流派的主要主张 四、对人本主义课程流派的评价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一、来源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它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作是动物或机器;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却忽视人类情感、态度、价值等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倾向。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其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罗杰斯对学习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二、目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是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习者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对世界的认识,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

三、马斯洛的学习理论1.自我实现的人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动力。

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正是因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物体的潜能才得以实现、维持和增强。

人格的形成是源于人性的自我压力。

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

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

2.内在学习论马斯洛认为,外部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

它的重点是灌输而不是理解,属于被动的、机械的、传统的教育模式。

马斯洛批判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外在学习,学习活动不是由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强制的。

马斯洛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反对外部学习,提倡内部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论文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论文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充分侧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是注重传授适合学生自己的具体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充分发挥其英语学习潜力。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Humanism)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E.Rogers)。

马斯洛强调人的主观活动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人类要通过一系列主观活动来达成自我实现,因此“自我实现”就是对人类天赋、能力、以及潜能等的充分开发利用,是一个逐渐的形成过程。

而学习就是达成这种“自我实现”的一种特殊表现;相比之下,罗杰斯那么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并强调教与学的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应该学生为中心并围绕学生展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自由、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学目标应该是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主,而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知识;在教学管理方面应该以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案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在教学目标上,人本主义主张培养全面开展的人。

人本主义者强调在现代社会,人的身体、心智、情感和精神应该被恰到好处的融为一体。

因此,人本主义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它更加强调人的天性、自尊、理想和兴趣爱好。

人本主义者认为其理论核心应该是以培养“完人”为终极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意义学习”。

事实上,意义学习指的不仅仅是在学习过程中增长和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的摄入与个人的特质相结合。

这种特殊学习模式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习惯形成、学习者的爱好与个性开展以及在未来选择具体的学习方法具有重大意义;第三、在教学过程中,人本主义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理念。

浅谈人本主义小学教育的优秀论文

浅谈人本主义小学教育的优秀论文

浅谈人本主义小学教育的优秀论文浅谈人本主义小学教育的优秀论文1、人本管理模式的意义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地位和生活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创新性,随即对当代教育提出了培养高素质、高创造能力人才的要求。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尊重个体的地位和个体独特的性格特征,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人的素质发展,恰当契合当前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把以人文本的理念有机融入学校教育,进一步拓宽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路,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中,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有益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学校整体凝聚成一股向上的合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人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能极大地激发学校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全体教职人员的潜力,使之自觉向学校的集体奋斗目标靠拢,自觉把学校发展目标内化为个人目标,有效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之间的关系。

人本主义的管理有益于营造和谐的学校环境,增进管理者与教职员工对彼此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对于齐心协力达成学校的教育目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2、当前管理模式的弊端2.1阻碍教师、学生个性发展当前小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确实找到了适宜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导致教学改革步履维艰。

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师一成不变的考核制度,致使教师为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不得不偏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向,严重阻碍教师全新教学思路的开拓,打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教师教学思路的改变必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赋予创造性的学习就更无从谈起了。

2.2阻碍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更重视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应试策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考试上,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致使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

人本主义课程流派

人本主义课程流派

二、人本主义课程流派发展历史
本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崭折的心理学流派一以亚伯拉 罕·马斯洛(Abr ohamMa slow)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 木主义心理学在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 本主义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 第三势力的重要领导者 。
目录
一、人本主义课程流派产生的背景 二、人本主义课程流派的发展历史
三、人本主义课程流派的主要主张 四、对人本主义课程流派的评价
一、人本主义课程流派产生的背景
人本主义课程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课
程思想。
1.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的。
2.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在批判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过程中 逐渐发展起来的。 3.人本主义教育的产生是60年代末美国教育改革的召唤。
改革和逐步发展时期
1983 年发表《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 旨在追求教育优异 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为基础,改 造传统学科课程理论。
体现人本主义课程的三种课程形态:意识课程、融合课程、 自我导向课程 强调认知和情感在教育中的融合
国内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历史发展 1979—1987年 引进和形成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1978)传入的,出现许多介绍人本 主义思想的译作,如
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 斯洛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出版的《第三种思潮:马斯洛心理 学》(弗雷克.戈布尔) 主要研究方法——概念辨析
1987年—1999年
借鉴和发展阶段
1987 年《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中正式使用“素质教 育”一词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论—强调人的自我指导能力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初步形成时期 罗杰斯 1969 年《学习的自由》明确提出与教育目的 一致的课程目标——即培养完整的人 布鲁纳 1971 对《教育过程》陈述过的“合理的结构 主义”观点进行了自我批判。 学校的重心:授受知识 尊重学习者本性与要求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3篇)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本文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反思。

一、引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该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在我国,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1. 以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全人教育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道德、身体等方面。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价值观和人格。

3. 体验式学习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个性化教学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需求和潜能。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

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应用1. 案例一:小学语文教学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绘画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2. 案例二:高中数学教学某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函数的单调性》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函数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本主义教育流派

人本主义教育流派

人本主义教育流派13560008王梓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直接为理论基础,吸取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及其教育思想的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尊严、潜能和整体性,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的人,倡导人本化的课程和注重人际关系的教学方式,它对当代美国的教育实践以及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产生背景社会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社会弊病不少。

一方面,物质生活日渐丰裕;另一方面,知识成为工具,人异化为物的现象日益严重。

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不仅操纵和控制了社会物质生产的一切过程,而且加强了对人的价值观念丧失的精神危机,因而转向内心世界寻求价值目标。

这些是20世纪复兴的各种人本主义思潮的最直接的社会原因。

哲学背景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它把存在主义者追求“人的存在”之观念作为核心内容,并以动态的观点发展了“存在”的概念,把“人的存在”看成人的潜能得到实现的一种能动的过程。

此外,它还接受了存在主义的另一观点:人的高级本性和低级本性都规定着人的本质特征,两者不可偏废,必须整合起来;同时把重点放在如何整合的问题上。

在方法论上,它经由存在主义接受了现象学的方法,认为理解人的最好方法,是不抱任何先入之见,把一切先入之见搁到一边,进入他的世界观,以他的观点看他的周围世界。

在情感问题发展上,它吸收了存在主义著名的“我与你”的关系理论,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

心理学背景人本化教育思想还把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它的直接理论基础.首先,它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方法,并强调不仅要从知觉高度去把握整体性,而且要“从意识经验自身这一整体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致力于在教育中恢复整体的人的观念;其次,它主张从人的内部寻找心理发展的动力,认为人的各种本能需要的满足能有利于生长。

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研究_王霞

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研究_王霞

5. 强 调 人 的 认 知 发 展 和 情 意 发 展 的 统 一 , 并要求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
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强调 认知教育与情意教育二者的统一,并要求突出 课程的情意基础。 人本主义者强调,整体人格 的成长与否依赖于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是否 统一。 只有二者统一起来,整体人格才能够成 长。 正如麦克尼尔辛普森所说的:“人的存在, 就是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整体的人格。 所以, 认知学习与情意学习必须统一。”因此,人本主 义课程理论的目的也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相 统一的完整的个人。 在全美教育协会(NEA)的 20 世 纪 70 年 代 报 告 也 指 出 :“人 本 主 义 课 程 不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它是以‘人的能力 的全域发展’为目的的。课程除了纯粹的智力 发展外,情绪、态度、理想、价值,对于教育过 程来说也是应当关注的领域, 还要发展自尊 和尊他的思想意识。 ”因此,突出课程的情意 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学术研究
2013 年第 6 期
高校论坛
据。 由此,人本主义课程论提出与教育目标一 致的课程目标。 认为,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 “完整的人”。 具体地说,完整的人是情意与认 知、感情与知性、情绪与行为相统一的人,即 知情意行统一的人。 而马斯洛则把满足学生 个人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课程的 目标,认为“自我实现”是课程的根本的目的 和核心。 马斯洛极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内在教 育 ”, 以 期 实 现 学 生 的 潜 能 , 并 满 足 学 生 个 体 的内在需求。 人本主义的课程论所追求的目 的, 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 容许学生自主学 习、亲身实践、不怕犯错、积极改正、最终实现 自我。 自我实现的人这一理想,是人本主义课 程的核心。
2. “ 适 切 性 ” 的 课 程 内 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罗杰斯提出了“适切 性”原则。 课程内容不但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 立起联系,以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还要与每 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 适应 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这 也就需要个性化课程。 个性化课程的实施有 助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达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从而成为“自我实 现的人”。 罗杰斯强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产生强烈学习动机的前提是使学生自身的 学习目的和课程内容之间发生关系。 这样学 生才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的效 率也相应提高,并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3.统合化的课程组织 从培养“完整的人”的需要出发,人本主 义者注重课程的统合。 所谓统合,我们从以下 三方面来理解:(1)教材中的知识结构 和 逻 辑 顺序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符合;(2)认 知 领 域与情意领域的整合;(3)相关学科在 经 验 指 导下的统合。 人本主义教育者认为,任何健康 [a9]的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教 育 教 学 过程中,不应将其各方面的发展割裂开来。 所 以,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人, 包括其情感、态度和观点等,需要他们对所有 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 4. “非 指 导 性 教 学 ”的 课 程 实 施 罗杰斯提出了著名的 “非指导性教学理 论”。 他把教学看作课程实施的关键,认为课 程实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它也是学生在良 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的体验, 它没有既定的 目的, 只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来达到对经验意义的理解, 从而有效地影 响行为。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 造出自由的学习氛围, 而不是让他们按照预 设的方案去学习。 在人本主义课程论者看来, 要保证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就要在课堂上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样也有利于个体的 健康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 过度干涉。

教育技术中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及应用

教育技术中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及应用

教育技术中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及应用第一篇:教育技术中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及应用教育技术中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及语文教学应用传统的教育技术过多的注重科学主义,但是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更多地注意到作为学习本体的“人”,于是我们更多地将“人”的思想反馈情感性格等注入到教育技术的理论当中。

我是很赞同这样的教育技术理论的。

因为学习的本体就是“人”,学习的目的是让“人”这个本体在各方面有所提升有所进步。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才能教育人、完善人。

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一种自主、自决的学习。

再者,人本主义中的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理论或者对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和问题的解决办法会有一定的启发。

无意学习在学习中只是对知识的强行记忆,没有完全调动全部精神和理性感官对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造成对学习者的人生观和人格培养没能起到任何作用。

有意学习是指学习者把逻辑的、理性的学习和直觉的、情感性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者能够真正地了解所学知识。

所以,中国存在的“填鸭式教育”和所谓进行的“素质教育”是需要反思一下他们的作用的。

“填鸭式教育”的存在基础的放弃人性的培养,注重知识的积累,在一定的理性基础上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人绝不是机器。

中国所谓的“素质教育”注重教育的形式,以“形式类似”就可以定义为“素质教育”,贻笑大方。

人本主义的教育,不仅需要的是形式,更需要的是思想的真实提升。

人作为区别于动物和其他灵长类生物的一个特点就是思想的存在。

这种思想不是简单的吃饭睡觉使用工具,在于对宇宙世界的思想,在于思考过去未来,在于鉴别真善美假恶丑,在于约束自身的行为。

看到现在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以及正常伦理(不是封建社会宣扬的伦理学)失序,我们的教育界是该反思一下以“阵痛”式的改革换取进步。

那么,如何在现实中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在教育技术的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的平等”。

我所谓的“学习的平等”是在学习中没有尊长之分,任何学习者都是主体地位,他们有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

有关人本主义教育的研究综述

有关人本主义教育的研究综述

有关人本主义教育的研究综述一、概念的界定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在70 年代曾经盛行一时。

人本主义心理学并无明确的定义。

国内学者车文博认为其是以人为本,并着重研究人的创造力、潜能、自我选择、价值和自我实现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强调人本主义应该研究人的主管经验和价值。

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认为人本主义是对经验和行为的研究。

综上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类自身当作研究的主题,整体观是其方法论,强调研究整体人的整体人格,即人的知、情、意、行四方面。

二、产生背景由于桑代克的研究是采用科学视角来考虑教育方面的问题,就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于上世纪初盛行于美国,而最为显著的现象是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极端行为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同样在教育界闻名,这一现象促使心理学从以“人”为研究对象,逐步转向科学方向。

相对应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有意义学习”,从教育方面提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必须是能够引起其最终行为的改变,他将这种改变称之为“有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它能够为当时盛行的教育观点做出补充,它的出现也是一种顺应教育界潮流的需要和必然。

三、教育观( 一) 教育目的国内学者周建文认为: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人本主义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的个体。

魏饴的研究表明,在现行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格养成和能力培养,知识传递是次要的。

罗杰斯也在其著作《freedom to learn》中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如何学习的人格特质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使学生成为充分得到发展而完善的人。

综上所述,人本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

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是完善“人”,是人类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

( 二) 教学罗杰斯在教育实践方面的观点影响最大,他在教育上的主张是以学生为教育的核心,教师应该为学生而教学,学习应为学生而设置。

人本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卢春兰【摘要】人本主义理论提出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管理、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

它曾被誉为教育领域的第三次教学运动,对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应用影响一、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情况人本主义理论是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马斯洛等为代表提出来的,形成于20世纪50、 6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他们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角度出发,源于当时西方盛行的存在主义和“教育人说”思潮的影响,十分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

这一理论在许多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主要研究人文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即侧重于人文教育还是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重视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结果。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管理学和教育学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分析每个学生或班级的一般需求,然后实施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

罗杰斯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学习方式也主要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他还认为,认知学习与无意义学习、体验学习、有意义学习是完全一致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实现,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时候,给他们喜欢的东西,让他们真正学会。

二、人本主义理论的启示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上,教师是课堂的核心,学生按照教师的思想进行强制学习。

课堂上,书本是严格的标准,教学内容就行了;课堂气氛沉闷或严肃;不与学生融为一体,距离感就很强。

统一考核评价标准,以成绩为唯一评价方式;考核方式简单,达不到好的效果。

随着人类的不断文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这个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的时代,人本主义教育和学习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特别是在职业学校教育中,发现学生越来越抗拒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却越来越令人担忧。

浅析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发展

浅析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发展

浅析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发展作者:王霞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论又称人性中心课程论,对欧美和日本的教育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课程论流派的历史脉络分别进行梳理,并详细阐述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理清其发展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历史发展[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49-02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

人本主义课程论又称人性中心课程论,它是在批判结构主义课程论存在的严重问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不再过分地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关注的焦点从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该课程理论在欧美、日本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同时它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笔者将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人本主义课程论这一流派的发展进行探讨。

了解其历史发展趋势,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发展(一)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步形成时期在社会人士对结构课程“非人性化”的抨击和结构主义课程论者的自我反省下,人本主义课程论迅速兴起。

罗杰斯在1969年所写的《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明确了其教育目的的主张。

并提出了与教育目的一致的课程目标,即培养完整的人。

西尔伯曼在《教室的危机》(1970年)中也指出了学校教育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

日本的佐藤三郎对这一著作进行评述,说它是为70年代的“教育人本化”“人本主义教育”提拱理论框架的。

1971年,布鲁纳也以教育的人本化改革为方向,对《教育过程》中阐述过的“合理的结构主义”的观点进行了自我批判。

布鲁纳的自我批判,是围绕着课程对于儿童与社会的适切性展开的。

论述人本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

论述人本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流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思想,它强调个体的性格、能力
以及自由的特性。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大卫·海希·里克、米开朗基罗·摩尔等等。

一般来说,人本主义认为:
·人是非贫穷、贫穷、智能和解构的人。

因此,他们应该有机会发挥他
们的天赋,实现其身体和非物质潜力。

·每个人都有自我改造和自我成长的能力。

我们应当培养和发展个体的
独特性格和特点,允许他们拥有自由、尊严和尊重的权利。

·人本主义教育会改变我们的教育体系,努力改善学校的氛围,增强学
生教师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人本主义认为,学校应该提供个性化、互动式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而不是复杂而枯燥的课程。

人本主义也强调有意义的体验,例如社会
服务,实践和体验。

·最终,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情感和逻辑思考能力,以塑造一个真正的健
康的社会。

总之,人本主义认为个体的自由至上,应给予个人特权,帮助他们实
现其独特的潜力。

它为终生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框架,对不断学
习认知及情感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希望我们接受人本主义的理念,享
受自由成长的乐趣,真正体现其价值观以及学习的乐趣,打破束缚,
追求自由。

人本主义课程论

人本主义课程论

人本主义课程论简介人本主义课程是一种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并关注学生的情感、社交、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人本主义课程的原则和方法,并分析它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人本主义课程的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人本主义课程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各自的兴趣、天赋和学习方式。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人本主义课程倡导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辅助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3.关注情感、社交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人本主义课程认为学生的情感、社交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同样重要。

通过情感教育、合作学习和道德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人本主义课程的方法1.个性化教学:人本主义课程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2.合作学习:人本主义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增进彼此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项目学习:人本主义课程提倡项目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和探究的方式完成真实的任务。

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反思和评估:人本主义课程强调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评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人本主义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人本主义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人本主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人本主义课程流派述评

人本主义课程流派述评

人本主义课程流派述评人本主义课程流派述评邱建军一、发展脉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

西尔伯曼在《教室的危机》(1970年)中列举了当时学校教育的种种缺陷,认为美国教育的基本宗旨是驯服教育,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疏远。

坦纳指出,学科结构课程造成了知识的新的分离与专业化,摒弃了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景的要求,将重心放到抽象的知识上了。

他认为“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求学习者抽象的问题与教材。

这种问题与教材对于学习者世界是现实的,但他们是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现实世界的。

”布鲁纳在1971年对“合理的结构主义”进行了自我批评,认为应少说学科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习结构”。

学科结构课程改革运动的领导人福谢依也指出60年代的课程改革并不是以人的条件为中心,并作了自我批评。

在社会人士对结构课程“非人性化”的抨击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者的自我反省下,主张课程“人本化”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迅速兴起。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在批判结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二、主要观点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敏锐的指出,结构主义课程对培养社会和科技精英目的的追求,导致了人的畸形化,遗失了人文价值。

因此,课程必须走出英才教育思想的笼罩,建立新的教育价值。

人是具有心理潜能的,潜能的实现具有内在的倾向性;需要是潜能的自然表现,潜能是价值的基础,需要表现着价值。

所以,课程的教育价值不是别的,就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

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指出,结构主义课程培养出来的是人格不健全的人,其大肆鼓吹的学科分化是倒行逆施,而且科学逻辑与学习逻辑同一性是值得怀疑的,研究—发现学习也存在着适切性的问题。

它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和获得自由的“完人”。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摘要。

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是针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对课程教学的主体“人”的忽视与压抑而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观。

突出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达到有效借鉴,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观;以人为本;启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许多教育家把课程称作“教育事业的心脏”。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在课程发展自身规律的制约下,课程理论的演变作为课程改革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是为了使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研究者、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这就必须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一)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

学科结构课程造成了的新的分离与专业化,摒弃了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将重心放到一些抽象的知识上了。

认为“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求学习者学习抽象的问题与教材,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现实世界。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创立者布鲁纳也认为应该少谈学科的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习结构”,并指出结构课程缺乏“人性化”“人本化”。

于是,“人本化”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兴起。

(二)心理学背景——第三思潮人本主义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是马斯洛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与弗洛伊德一样,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派生人的价值。

但是就具体对人的本性的看法而言,则与弗洛伊德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能只是人的一种潜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重视后天的环境的作用,而这种潜能不仅仅是动物性的本能,还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

人本主义理念下小学教育论文

人本主义理念下小学教育论文

人本主义理念下小学教育论文人本主义理念下小学教育论文一、当前小学教育在管理上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教育管理上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存在抑制的状况中国很早就已经兴文重教,从东周时代开始就已经有诸子百家进行传习讲学,一直到现在,中国仍然十分重视文教的重要性,并且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但是正因为中国从封建时代以来长久的教师权威性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强调服从,并且教师也是服从小学的科目教研组的教研成果,无论从教学的方式或者是教学的内容上都应该服从教研的成果,不然则可能受到诘难和责备。

而负责具体教学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但是一旦学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或者表达自己的个性等,却不容易受到教师的接受。

所以,教育管理上对于小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尊重,很多学生在日常的过程当中也都放弃了自身的创新尝试,这一点对于很多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而言,也同样无法进行创新性的引导和管理。

(二)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容易发挥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当前对于小学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质量的教师资源的缺乏,以及教学上存在的资源紧缺的状况也逐渐突出,影响了很多教师在教学优化以及深入研究探讨的过程。

小学普遍出现的负责一线教学的教师资源紧缺,以及资金上、时间上普遍不足,这样很多小学教学过程中就采取大班教育,班级的学生人数太多,教学的质量也不好,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没太大的本质差别。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就无法真正对于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关注,教学没有个体的微调,容易造成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一刀切,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探索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一)采用民主的人本主义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强调全员参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的根本目标。

小学的教育管理者和小学一线教学的教师,在贯彻执行相关的小学规章制度、教学制度上也需要彻底、自觉以及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研究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论不再过分强调知识本位,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笔者将从课程论的崭新视角,把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作为一门学科,按照课程论的要素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主要以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四个维度为出发点,分别对每一部分进行系统阐释,以期通过全新视角的研究,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论课程论流派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

人本主义课程论又称人性中心课程论,是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论的“非人性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

它是在批判结构主义课程论存在的严重问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课程论不再过分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过分强调知识的抽象性,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不再像学科中心课程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而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

该理论流派在欧美、日本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了一些批判以及美国学校“恢复基础”运动的抵制,但它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国外关于人本主义课程论的思想大都见于其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中。

比如,马斯洛的著作《走向一门存在心理学》、罗杰斯的《论人之形成》和《学习的自由》等。

我国研究和探讨人本主义课程论的著作和期刊论文也比较多,相关专家有:钟启泉、张传燧、赵同森、赵卿敏、李方等。

在已有的研究中,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很多学者是从教育观和课程观的角度对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进行阐述的。

从课程论的角度对其研究的还屈指可数。

因此,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从课程论的崭新视角,把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作为一门学科,按照课程论的要素从四个维度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概述(一)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理论基础一种教育思想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本主义课程论从心理学、哲学和人性论当中汲取必需的养分,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笔者认为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心理学基础是“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是这一思潮的关键人物之一。

马斯洛强调人的主观活动,第一次把“自我实现”“人类潜能”引入心理学,认为自我实现有一系列维度,是个人缺失动机得到满足时和他的防御机制不因威胁而发动时的正常生长过程,是对天赋、能力、潜能等的充分展开和利用。

由此出发,马斯洛主张学校课程要鼓励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亲身实践、犯错误、表达自己、直到发现自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的不是学习者学习的最终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而是进一步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和意图等。

2.哲学基础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有两个方面,其中存在主义哲学是其本体论基础,而现象学则是其方法论基础。

(1)存在主义。

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其中存在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

人本主义课程论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存在着主义哲学的观点,它把“人的存在”看做人的潜能实现的能动过程。

英国教育家尼布列特主张教育要重视人性的陶冶,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培养生存的力量。

德国存在主义大师雅斯帕斯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清楚自己的意志,主张重视生活秩序的教育、艺术的教育、宗教教育、文学和历史教育、科学教育。

总体而言,存在主义所提倡的教育具有严重的个人主义倾向,认为教育纯属于个人。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学校课程要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开展。

其中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学生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态度和人格。

(2)现象学。

产生于20世纪初的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较大的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

它以内在精神世界中的意识即“纯粹的意识”为研究对象;强调“面向事物本身”,即研究自明性的直观知觉,或者说意识的自我显现活动、过程及内容即“现象”。

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启发很大。

虽然马斯洛本人对现象学的了解不多,在他的著作中也很少提到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等人的名字,但是马斯洛受现象学的间接影响则是相当明显的。

因为马斯洛师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论,而现象学能成为现代心理学中与实证论相抗衡的理论,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格式塔心理学家对它的改造。

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也是以现象学为基础的,罗杰斯及其同事以这种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一种“q技术”,用以客观地处理从个体获得的各种复杂资料。

3.人性论基础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人本主义学说是对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理论的提取和升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人性论来看,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都持性恶论的观点,而人本主义则基本上持性善论观点。

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

人本主义者既反对本能决定论,但又不完全否认人的本能的存在。

例如,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都是善良的,人具有各种潜在的美好的品德,而人的破坏性、攻击性则是派生的和反应性的。

在对待人的本性问题上,他也承认人的自然属性。

罗杰斯虽然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并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对人性的看法并不像精神分析学派那么悲观。

他认为,人天生就有某些心理趋向。

他也相信人在本质上是积极的、前进的,由于他长年累月与各种患者打交道,他认为当事人所表现出来的冲动与暴力并非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的恶行来自于经验和文化的影响。

(二)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对象人本主义课程论属于学生中心论的范畴,其研究对象是学生。

它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人本主义课程论不再过分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过分强调知识的纯粹性和抽象性,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不再像学科中心课程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而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课程论将教学目的重新定位在为“人”服务上,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教育家强调,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本性和需要,从而,人本主义课程论又称为人性中心课程论,它批判了学问中心课程仅把重点放在认知的发展与智力的优异性上这一缺点,强调了人的情意、情感和人格的重要性。

(三)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内容体系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或“完整的人”的课程目标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明确教育目的的主张,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由此,人本主义课程论提出与教育目标一致的课程目标。

认为,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完整的人”。

具体地说,完整的人是情意与认知、感情与知性、情绪与行为相统一的人,即知情意行统一的人。

而马斯洛则把满足学生个人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课程的目标,认为“自我实现”是课程的根本的目的和核心。

马斯洛极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内在教育”,以期实现学生的潜能,并满足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

人本主义的课程论所追求的目的,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容许学生自主学习、亲身实践、不怕犯错、积极改正、最终实现自我。

自我实现的人这一理想,是人本主义课程的核心。

2.“适切性”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方面,罗杰斯提出了“适切性”原则。

课程内容不但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立起联系,以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还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也就需要个性化课程。

个性化课程的实施有助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达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从而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罗杰斯强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学习动机的前提是使学生自身的学习目的和课程内容之间发生关系。

这样学生才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习的效率也相应提高,并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3.统合化的课程组织从培养“完整的人”的需要出发,人本主义者注重课程的统合。

所谓统合,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和逻辑顺序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符合;(2)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的整合;(3)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统合。

人本主义教育者认为,任何健康[a9]的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应将其各方面的发展割裂开来。

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人,包括其情感、态度和观点等,需要他们对所有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

4.“非指导性教学”的课程实施罗杰斯提出了著名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他把教学看作课程实施的关键,认为课程实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也是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的体验,它没有既定的目的,只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达到对经验意义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影响行为。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自由的学习氛围,而不是让他们按照预设的方案去学习。

在人本主义课程论者看来,要保证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就要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也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过度干涉。

5.强调人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的统一,并要求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强调认知教育与情意教育二者的统一,并要求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

人本主义者强调,整体人格的成长与否依赖于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是否统一。

只有二者统一起来,整体人格才能够成长。

正如麦克尼尔辛普森所说的:“人的存在,就是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整体的人格。

所以,认知学习与情意学习必须统一。

”因此,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目的也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完整的个人。

在全美教育协会(nea)的20世纪70年代报告也指出:“人本主义课程不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它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的。

课程除了纯粹的智力发展外,情绪、态度、理想、价值,对于教育过程来说也是应当关注的领域,还要发展自尊和尊他的思想意识。

”因此,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6.强调课程的个人意义,强调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知识对学生是否具有个人意义,是知识保持的决定性因素。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然而教育的意义并不是内在于课程之中。

课程内容的呈现并不是十分重要,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个人意义才是关键所在。

因而,人本主义课程论强调教材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认为学习材料的选择要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紧密相连。

只有充分的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才能进一步的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有意义的学习,不仅影响到学习者的知识的掌握,还会影响到个性、情感和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7.提倡学生自我评价人本主义课程论反对一切外部评价,提倡让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助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