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目解析详解(课堂PPT)
合集下载
高考全国1卷作文深度解读 PPT课件 (29张)
审题
我们看第一个人,齐桓公,他的身份是君主,是齐国的掌舵者,在齐国崛起的考试 中,它是如何作答的呢?从材料中我们看,他“装死逃脱”,说明他是一个机智的人, 懂得隐忍。即位为君后他能重用差点射杀自己的管仲,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不计 前嫌的人。 第二个人,管仲,他本是公子纠的辅臣,原本人生错位,但当历史给了他机会后,他 却能很好把握机会,辅佐齐桓公就合诸侯,说明硬核的人生是需要实力的,鲍叔牙之 所以举荐管仲,齐桓公愿意摒弃前嫌,重用管仲,也是因为他掌握了强国的核心技术。 第三个人,鲍叔牙,本来是齐桓公的辅臣,一个“甘居其下”,写出了他的智慧与伟 大,它是智慧的,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其做一个碌碌无为的权臣,倒不如做一个 名垂青史的伯乐,所以甘愿让贤。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是可盼。 今天,我为齐桓公打CALL!在座的诸君,我也为你们打CALL!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下水作文3
千里马何以驰骋千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千里马何以驰骋千里》,听到我的题目,大家肯定能猜
出我今天重点谈的是管仲,是的,管仲就是那个时代的千里马。 春秋时期,齐襄公被杀,齐国可谓是内忧外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乱世出英雄,
下水作文2
齐桓公为什么能做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源于他有一颗使国家强 大的心,所以能磨砺自己,同时采用正确的治国之策和用人之道。齐桓 公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无论什么年代,人才最宝 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需要重视人才、任用人才。我们 青年学生需要把自己锻造成才,这样才能担负起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审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要求考生围绕材料提供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故事展开讨论,明 确表示自己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的哪个人物感触最深,并结合历史事件、 联系社会现实阐述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关联另外两个人物,但详略必 须处理得当,不可平均用笔,更不可喧宾夺主。而且考生是要在班级举行读书会 时发言,这就规定了其写作身份是读书会中的学生发言者,文章对象是读书会中 的听众(老师和同班同学),即考生写作时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发言稿,这就要求作文必须符合发言稿观点鲜明、条理清楚、 语言简洁明快等特点,格式上也必须符合发言稿的规范。
高考作文分析PPT教学课件
高考作文取胜之道之 审题“准”一点
2020/12/10
1
学习目标:
• 1、能够准确审题,确定立意; • 2、能够根据立意确立写作内容。
2020/12/10
2
2016年课标Ⅱ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 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 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 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 社会生活实践。
2020/12/10
9
举例:清新的散文总让我平息躁动,大气的散文总让我热血沸腾。
我盼着能重游文化苦旅,亲身感受白发苏州的千年沧桑,天一楼 的兴盛衰落,敦煌莫高窟的辉煌与悲寥。我为叶倾成笔下的父亲 而落泪,我为林清玄笔下的山谷百合而喝彩。在散文中,领悟人 生哲理,享受深层快乐。其实这种读书的乐趣就是一种语文素养。 想要提升语文素养不仅要大量阅读,也要注重阅读方法,精读与 泛读相结合,还要做好读书笔记,认真思考,写读书报告,这样 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一、抓关键词,确定观点与思路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020/12/10
5
作文材料: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 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 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 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2020/12/10
13
1.参考立意: A.紧扣材料内容关键词“自拍美颜与真实美”去立意,为符合 题意类。
B.紧扣材料含意“形象与美”去立意,为符合题意类。 C.脱离材料中自拍美颜与反美颜的社会现象,单谈“真实、真 相、虚假与真相”为基本符合题意类。
2020/12/10
1
学习目标:
• 1、能够准确审题,确定立意; • 2、能够根据立意确立写作内容。
2020/12/10
2
2016年课标Ⅱ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 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 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 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 社会生活实践。
2020/12/10
9
举例:清新的散文总让我平息躁动,大气的散文总让我热血沸腾。
我盼着能重游文化苦旅,亲身感受白发苏州的千年沧桑,天一楼 的兴盛衰落,敦煌莫高窟的辉煌与悲寥。我为叶倾成笔下的父亲 而落泪,我为林清玄笔下的山谷百合而喝彩。在散文中,领悟人 生哲理,享受深层快乐。其实这种读书的乐趣就是一种语文素养。 想要提升语文素养不仅要大量阅读,也要注重阅读方法,精读与 泛读相结合,还要做好读书笔记,认真思考,写读书报告,这样 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一、抓关键词,确定观点与思路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020/12/10
5
作文材料: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 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 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 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2020/12/10
13
1.参考立意: A.紧扣材料内容关键词“自拍美颜与真实美”去立意,为符合 题意类。
B.紧扣材料含意“形象与美”去立意,为符合题意类。 C.脱离材料中自拍美颜与反美颜的社会现象,单谈“真实、真 相、虚假与真相”为基本符合题意类。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阅卷老师先看审题立意,如果偏题,得分往往 在 30 分以下,如果再加上文笔不好,最多得 10 分甚至可能得 0 分。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而堆砌辞藻、矫揉造作则是不少考生在考场上 常犯的毛病。他们认为,在文章里多用一些好词佳 句,就能取悦阅卷老师,因而不从表达的需要出发, 滥用一些漂亮的词语或段落。殊不知,一朵鲜花插 到牛粪上,是绝对不和谐的。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3. 对“爱国”“奋斗”要进行概念厘定,不可天 马行空。得分较低的作文暴露出的首要问题是审题 不清导致的偏题。有的考生没有围绕“爱国”来谈 感悟,而是大谈“中国的历史”“人类的发展”等, 以致离题千里。亦或围绕“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之对 比”作文,与文题相距甚远。
标题是文章的眼,对于读者--阅卷老师来说,标 题是“第一吸引力”,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 眼睛画得好,则美目流彩,顾盼生辉,全文皆活, 让阅卷 老师“一见钟情”。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拟题示例
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 迎向时代奔跑,接力祖国圆梦 新时代,新起点,新青年,新梦想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 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 的事情。
——黄大年
陶行知的话意在表达爱国的精神是国人必备的 素养
黄大年的话意在鼓励个人要为国家奋斗,实现 个人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 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 情。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而堆砌辞藻、矫揉造作则是不少考生在考场上 常犯的毛病。他们认为,在文章里多用一些好词佳 句,就能取悦阅卷老师,因而不从表达的需要出发, 滥用一些漂亮的词语或段落。殊不知,一朵鲜花插 到牛粪上,是绝对不和谐的。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3. 对“爱国”“奋斗”要进行概念厘定,不可天 马行空。得分较低的作文暴露出的首要问题是审题 不清导致的偏题。有的考生没有围绕“爱国”来谈 感悟,而是大谈“中国的历史”“人类的发展”等, 以致离题千里。亦或围绕“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之对 比”作文,与文题相距甚远。
标题是文章的眼,对于读者--阅卷老师来说,标 题是“第一吸引力”,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 眼睛画得好,则美目流彩,顾盼生辉,全文皆活, 让阅卷 老师“一见钟情”。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拟题示例
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 迎向时代奔跑,接力祖国圆梦 新时代,新起点,新青年,新梦想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PPT优质课件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 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 的事情。
——黄大年
陶行知的话意在表达爱国的精神是国人必备的 素养
黄大年的话意在鼓励个人要为国家奋斗,实现 个人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 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 情。
《高考作文标题》课件
《高考作文标题》ppt课件
目录
• 标题的重要性 • 标题的常见问题 • 优秀标题的特点 • 标题的写作技巧 • 标题的实践应用
01
标题的重要性
吸引读者注意力
01
标题是文章的第一印象,一个好 的标题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 力,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02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一个有吸引 力的标题能够使阅卷老师更有兴 趣阅读全文,从而影响最终的评 分。
突出关键词
总结词
标题应突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主题, 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
详细描述
标题中包含文章的主题或关键词,能 够使读者在快速浏览中迅速找到他们 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突出关键词也 有助于提高文章的搜索排名和曝光率 。
04
标题的写作技巧
使用疑问句
疑问句式标题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对答案产生兴趣 ,从而增加点击率。例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未 来教育的趋势是什么?”等。
标题过于平淡
总结词
标题应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过于平淡的标题可能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
详细描述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过于平淡的标题往往缺乏新意和创意,无法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在创作标题时,可以考虑使用疑问句、感叹句或者具有冲击力的词语,以增加标题的吸引力。
标题与内容不符
概括文章主题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能够简洁地概括文 章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帮助读者快速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高考作文中,阅卷老师通常会根据 标题和文章内容的一致性来评判文章 质量,因此标题必须准确地反映文章 的主题。
提升文章点击率
在网络时代,文章的点击率往往决定了文章的传播广度。一个有吸引力的标题更 容易引起搜索引擎的注意,从而提升文章的搜索排名和点击率。
目录
• 标题的重要性 • 标题的常见问题 • 优秀标题的特点 • 标题的写作技巧 • 标题的实践应用
01
标题的重要性
吸引读者注意力
01
标题是文章的第一印象,一个好 的标题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 力,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02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一个有吸引 力的标题能够使阅卷老师更有兴 趣阅读全文,从而影响最终的评 分。
突出关键词
总结词
标题应突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主题, 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
详细描述
标题中包含文章的主题或关键词,能 够使读者在快速浏览中迅速找到他们 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突出关键词也 有助于提高文章的搜索排名和曝光率 。
04
标题的写作技巧
使用疑问句
疑问句式标题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对答案产生兴趣 ,从而增加点击率。例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未 来教育的趋势是什么?”等。
标题过于平淡
总结词
标题应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过于平淡的标题可能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
详细描述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过于平淡的标题往往缺乏新意和创意,无法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在创作标题时,可以考虑使用疑问句、感叹句或者具有冲击力的词语,以增加标题的吸引力。
标题与内容不符
概括文章主题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能够简洁地概括文 章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帮助读者快速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高考作文中,阅卷老师通常会根据 标题和文章内容的一致性来评判文章 质量,因此标题必须准确地反映文章 的主题。
提升文章点击率
在网络时代,文章的点击率往往决定了文章的传播广度。一个有吸引力的标题更 容易引起搜索引擎的注意,从而提升文章的搜索排名和点击率。
《高考作文标题》课件
《高考作文标题》PPT课 件
高考作文标题对于作文的完整性和表达力至关重要。课件将介绍作文标题的 不同类型、技巧以及优秀范例,帮助学生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作文标题的重要性
提升表达力
恰当的作文标题可以提升作文的表达力和吸 引力。
区分重点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准确概括作文的重点和核 心观点。
引领主题
作文标题可以引领作文的主旨,快速抓住读 者的注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巧
掌握作文标题的技巧,如简明扼要、突出重 点、恰如其分和新颖别致。
作文类型
根据作文类型选取合适的标题类型,如立意 类、落脚类和实用类。
注意事项
避免千篇一律,不要过于夸张或煽动,不要 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
与众不同
独特而出彩的作文标题可以让作文在众多考 卷中脱颖而出。
作文标题的类型
立意类
提出观点性论题,对主题进 行归纳概括。
落脚类
重在抓住文章中心,选取常 见词汇进行简单概括。
实用类
紧扣时事或特定领域,提供 实际问题或进行具体阐述。
作文标题的技巧
1 简明扼要
2 突出重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文主题,避免冗长和 重复。
《青春不负美好》
传递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和美好祝愿。
注意事项
1 避免千篇一律
尽量选择与众不同的标题,避免使用常见或过于普遍的词汇。
2 不要过于夸张或煽动
标题应保持客观和合理,避免使用夸大或煽动性的词语。
3 不要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
标题应易于理解,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
总结
重要性
作文标题对于作文的完整性和表达力至关重 要。
通过标题突出作文的重要论点和核心观点。
高考作文标题对于作文的完整性和表达力至关重要。课件将介绍作文标题的 不同类型、技巧以及优秀范例,帮助学生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作文标题的重要性
提升表达力
恰当的作文标题可以提升作文的表达力和吸 引力。
区分重点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准确概括作文的重点和核 心观点。
引领主题
作文标题可以引领作文的主旨,快速抓住读 者的注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巧
掌握作文标题的技巧,如简明扼要、突出重 点、恰如其分和新颖别致。
作文类型
根据作文类型选取合适的标题类型,如立意 类、落脚类和实用类。
注意事项
避免千篇一律,不要过于夸张或煽动,不要 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
与众不同
独特而出彩的作文标题可以让作文在众多考 卷中脱颖而出。
作文标题的类型
立意类
提出观点性论题,对主题进 行归纳概括。
落脚类
重在抓住文章中心,选取常 见词汇进行简单概括。
实用类
紧扣时事或特定领域,提供 实际问题或进行具体阐述。
作文标题的技巧
1 简明扼要
2 突出重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文主题,避免冗长和 重复。
《青春不负美好》
传递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和美好祝愿。
注意事项
1 避免千篇一律
尽量选择与众不同的标题,避免使用常见或过于普遍的词汇。
2 不要过于夸张或煽动
标题应保持客观和合理,避免使用夸大或煽动性的词语。
3 不要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
标题应易于理解,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
总结
重要性
作文标题对于作文的完整性和表达力至关重 要。
通过标题突出作文的重要论点和核心观点。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PPT课件
-
3
审题的几个方面
1、审文体
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 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2、审范围
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 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 用方法的限制,等等
3、审内容 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
-
4
审题的几个方面
4、审关系
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 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
9、审中心 赞扬什么 歌颂什么 反映什
么 鞭挞什么 论证什么 批驳什么……
10、审字数 不能少于规定的字数
-
6
规定题目的审题方法
1、识别标志性词语 《韩寒现象的思考》、《依依惜别的深情》、 《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2、宽题窄想 以小见大 《关怀》 谁 关怀 谁(的什么事)
3、进行推理联想
《一次难忘的活动》 为什么难忘
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
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
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
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
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
15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6、寻互补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
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
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
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分析讲解PPT课件
201
全国卷2 语文素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 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 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 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6
浙江 虚拟与现实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 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 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 (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 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 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 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 “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 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 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11
向
通观9套试卷10道作文试题,命题的“立德树 人”导向非常鲜明。“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中 国写作教育的传统。高考作文命题渗透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引导 学生修德砺行,陶冶心性,这是 应然的选择。如全国卷III“小羽的创业故事”这一 作文材料取材于当下社会真实的新闻人物事迹,它 给人以多样的启迪,诸如分 享、合作与共赢,创 新、规则与诚信,团队意识与领导意识,市场竞争 与规范等等,考生通过写作,能从中开阔视野、受 益匪浅。又如山东卷的“行囊”,以象征性意象 “行囊”为载体,引导考生思考该如何度过人生, 如何迎应旅途中的风雨,让考生在写作中自省人生 的态度、感悟生命的意义。
12
又如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 这道作文试题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周围 人的生活,去审视社会,学会关爱他人, 体察现实,走出自我封闭的狭隘圈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年 的高考作文命题围绕着学生自我、家庭、 学校、社会这四个层面取材,角度各异, 但都聚焦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旨 在让考生在书面作文的过程中也经历一 次思想的淬炼与情感的淘洗。
全国卷2 语文素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 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 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 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6
浙江 虚拟与现实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 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 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 (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 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 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 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 “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 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 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11
向
通观9套试卷10道作文试题,命题的“立德树 人”导向非常鲜明。“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中 国写作教育的传统。高考作文命题渗透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引导 学生修德砺行,陶冶心性,这是 应然的选择。如全国卷III“小羽的创业故事”这一 作文材料取材于当下社会真实的新闻人物事迹,它 给人以多样的启迪,诸如分 享、合作与共赢,创 新、规则与诚信,团队意识与领导意识,市场竞争 与规范等等,考生通过写作,能从中开阔视野、受 益匪浅。又如山东卷的“行囊”,以象征性意象 “行囊”为载体,引导考生思考该如何度过人生, 如何迎应旅途中的风雨,让考生在写作中自省人生 的态度、感悟生命的意义。
12
又如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 这道作文试题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周围 人的生活,去审视社会,学会关爱他人, 体察现实,走出自我封闭的狭隘圈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年 的高考作文命题围绕着学生自我、家庭、 学校、社会这四个层面取材,角度各异, 但都聚焦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旨 在让考生在书面作文的过程中也经历一 次思想的淬炼与情感的淘洗。
2024年度高考作文审题立意ppt(用)ppt课件
表面层次。
陈词滥调
忽视时代
使用常见的、缺乏个性 的立意,缺乏新意和深
度。
10
与时代脱节,缺乏对现 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03 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2024/3/24
11
审题的常用方法
抓住关键词
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 词,明确写作对象和范围 。
2024/3/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材料
对题目所给材料进行深入 分析,提炼出主题和观点 。
多反思
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和修改,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和提 高写作水平。
2024/3/24
22
06 总结与展望
2024/3/24
23
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不同类型的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及技巧
结合实例分析高考作文审题立 意的具体应用
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交流
立意是一篇作文的灵魂和核心, 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 想或主题。
作用
立意决定文章的价值和意义,是 评判作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好的 立意能使文章深刻、有内涵,给 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8
高考作文立意的要求
01
02
03
04
准确性
立意必须准确反映作文题目的 内涵和要求,不能偏离题目主
旨。
深刻性
立意要深入挖掘题目背后的社 会、文化、人生等内涵,体现
审清题意再立意
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写作对象 和范围,再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立
意。
立意紧扣材料
文章的立意要紧密围绕题目所给 材料展开,不能脱离材料内容。
立意新颖深刻
文章的立意要力求新颖、深刻, 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同 时,要避免陈词滥调和空洞无物
陈词滥调
忽视时代
使用常见的、缺乏个性 的立意,缺乏新意和深
度。
10
与时代脱节,缺乏对现 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03 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2024/3/24
11
审题的常用方法
抓住关键词
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 词,明确写作对象和范围 。
2024/3/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材料
对题目所给材料进行深入 分析,提炼出主题和观点 。
多反思
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和修改,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和提 高写作水平。
2024/3/24
22
06 总结与展望
2024/3/24
23
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不同类型的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及技巧
结合实例分析高考作文审题立 意的具体应用
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交流
立意是一篇作文的灵魂和核心, 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 想或主题。
作用
立意决定文章的价值和意义,是 评判作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好的 立意能使文章深刻、有内涵,给 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8
高考作文立意的要求
01
02
03
04
准确性
立意必须准确反映作文题目的 内涵和要求,不能偏离题目主
旨。
深刻性
立意要深入挖掘题目背后的社 会、文化、人生等内涵,体现
审清题意再立意
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写作对象 和范围,再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立
意。
立意紧扣材料
文章的立意要紧密围绕题目所给 材料展开,不能脱离材料内容。
立意新颖深刻
文章的立意要力求新颖、深刻, 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同 时,要避免陈词滥调和空洞无物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精品PPT
该作文命题在材料的选取上突出思维力,立意空 间, 内涵、角度和层次非常丰富,注重让不同水 平的考生都有发挥的余地,能很好地区分考生的立 意层次和写作水平。考查内容上既关注时代热点, 又贴近考生实际,进一步凸显了语文学科所独具的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 体现了高考语 文命题价值观考查和语文核心能力考查相结合,能 力立意和价值立意相结合,强化了语文学科对核心 素养的考查。
思考角度:
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角度立意
时代精神决定时代命运,青年一代要传承爱国精 神,争做时代弄潮儿
思考角度:
人类、社会发展角度谈爱国
标题是文章的眼,对于读者--阅卷老师来说,标 题是“第一吸引力”,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 眼睛画得好,则美目流彩,顾盼生辉,全文皆活, 让阅卷 老师“一见钟情”。
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 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 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 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 情。
选项与题干 的 关 系 选 项 与 题 干 构 成 完 整 语 句 , 避 免 没 有 思 维 含 量 的 选 项 。 题 干 一 般 是 由 不 完 全 的 陈 述 句 组 成 , 所 以 选 项 应 能 够 直 接 回 答 问 题 或 者 将 不 完 全 陈 述 句 补 充 完 整 , 构 成 完 整 语 句 。
,知识性、思辨性、说事讲理的成分在 增加的现象,这是适合高考作文的。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 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 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作文题目
•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 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 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15
作文要求
•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 (3)不要写成诗歌”。
16
作文点评
• 如人生的痛苦、汶川地震的心灵创伤、一段不如意的生活 境遇等可以忘记,可以让“一切都过去”,以一种乐观的 心态来对待人生,即所谓的放下才能承担。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 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 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 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 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
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
•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过去的,是要流传千古的。如流传
千古的文章、思想、文明的碎片、唐诗宋词、名人的精神
等,这些东西都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
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这些东西,要珍惜,要保留
,要传承。
•
所以,对于这篇作文,学生只有辩证思维的角度入手
,写出“能过去”和“不能过去”的关系,才能写出新意
• 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 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 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 以周边同学论证,因而缺乏说服性。
•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不禁诗歌。 • 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肯定和谐的同学关系的正面
作用。
7
2013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
铸文章。所以这个“真情妙悟铸文章”几步曲我认为
是道尽了科学研究所必须经过的过程。我要问莫言的就是
你觉得这七个字描述文学的成就是不是也很恰当?
•
莫言:
•
好像是更加恰当了,因为它是“铸文章”啊!是吧?
(全场笑)。
12
13
上海卷
•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 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 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 作文题目 • 作文要求 • 题目典故
8
作文题目
•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 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
•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
不可思议呢?
•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
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
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
家感到新奇。
•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的影
1
全国卷大纲版
• 适用地区 • 作文材料 • 作文要求 • 老师点评
2
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云南 河北 黑龙江 海南 吉林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00字的文章。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 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 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
意识,或者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
•
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
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
9
•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10
题目典故
• 据媒体报道,该作文材料出自杨振宁和莫言的对话。
•
杨振宁:
•
这个当然是。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
。
17
2013四川卷高考作文题
• 话题: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
18
作文题目
• 话题: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19
• 2000年-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回顾
•
200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关于看问题的角度
•
2001年四川高考作文题:诚信
•
2002年四川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
•
2003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
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
话题显得有话可写。
•
材料给了多方面可以确定的立意:
•
1、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
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
倒序,可以创新书信等体裁。
•
6
• 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 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 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 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 到,蜻蜓点水。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 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写法同第二点。
11
•
• 我有一个与刚才这个问题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想要问一下 莫言。那是在九年以前吧,范曾画了一张画,画的是陈省 身先生跟我的对话。我尤其欣赏范曾为这幅画题了一首他 自己写的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铸文章”。为什么 我特别欣赏它呢?我觉得这七个字讲得非常清楚,这是一
个科学研究所必须经过的过程:先要有真情。真情是什么 意思呢?就是要对于这东西发生浓厚的兴趣,必须要去钻 研这个事情。有了真情以后,你才会有在这方面的努力。 如果要有一个进展的话,那就是妙悟。有了这个妙悟以后 ,你才可以有底下的结果——
请回来,让他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里生活一个礼拜,然后问他,
现在有什么东西你觉得是最新奇的?(全场笑)
•
莫言:
•
我先回答一个,我们用的手机会不会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呢
?
•
杨振宁:
•
对,我同意。手机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发明。现在随便拿手机
出来就可以跟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这是不是一个研究科学的人幻
想出来的产物呢?我想应该算是。
•
2004年四川高考作文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
200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
2006年四川高考作文题:问作文材料: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4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5
•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 学生有话可说。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室友投毒事件,引导 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 ,所以,在开始以优美抒情的文字抒写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 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 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14
作文题目
•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 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 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15
作文要求
•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 (3)不要写成诗歌”。
16
作文点评
• 如人生的痛苦、汶川地震的心灵创伤、一段不如意的生活 境遇等可以忘记,可以让“一切都过去”,以一种乐观的 心态来对待人生,即所谓的放下才能承担。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 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 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 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 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
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
•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过去的,是要流传千古的。如流传
千古的文章、思想、文明的碎片、唐诗宋词、名人的精神
等,这些东西都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
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这些东西,要珍惜,要保留
,要传承。
•
所以,对于这篇作文,学生只有辩证思维的角度入手
,写出“能过去”和“不能过去”的关系,才能写出新意
• 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 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 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 以周边同学论证,因而缺乏说服性。
•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不禁诗歌。 • 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肯定和谐的同学关系的正面
作用。
7
2013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
铸文章。所以这个“真情妙悟铸文章”几步曲我认为
是道尽了科学研究所必须经过的过程。我要问莫言的就是
你觉得这七个字描述文学的成就是不是也很恰当?
•
莫言:
•
好像是更加恰当了,因为它是“铸文章”啊!是吧?
(全场笑)。
12
13
上海卷
•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 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 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 作文题目 • 作文要求 • 题目典故
8
作文题目
•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 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
•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
不可思议呢?
•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
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
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
家感到新奇。
•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的影
1
全国卷大纲版
• 适用地区 • 作文材料 • 作文要求 • 老师点评
2
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云南 河北 黑龙江 海南 吉林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00字的文章。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 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 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
意识,或者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
•
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
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
9
•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10
题目典故
• 据媒体报道,该作文材料出自杨振宁和莫言的对话。
•
杨振宁:
•
这个当然是。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
。
17
2013四川卷高考作文题
• 话题: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
18
作文题目
• 话题: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19
• 2000年-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回顾
•
200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关于看问题的角度
•
2001年四川高考作文题:诚信
•
2002年四川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
•
2003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
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
话题显得有话可写。
•
材料给了多方面可以确定的立意:
•
1、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
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
倒序,可以创新书信等体裁。
•
6
• 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 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 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 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 到,蜻蜓点水。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 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写法同第二点。
11
•
• 我有一个与刚才这个问题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想要问一下 莫言。那是在九年以前吧,范曾画了一张画,画的是陈省 身先生跟我的对话。我尤其欣赏范曾为这幅画题了一首他 自己写的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铸文章”。为什么 我特别欣赏它呢?我觉得这七个字讲得非常清楚,这是一
个科学研究所必须经过的过程:先要有真情。真情是什么 意思呢?就是要对于这东西发生浓厚的兴趣,必须要去钻 研这个事情。有了真情以后,你才会有在这方面的努力。 如果要有一个进展的话,那就是妙悟。有了这个妙悟以后 ,你才可以有底下的结果——
请回来,让他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里生活一个礼拜,然后问他,
现在有什么东西你觉得是最新奇的?(全场笑)
•
莫言:
•
我先回答一个,我们用的手机会不会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呢
?
•
杨振宁:
•
对,我同意。手机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发明。现在随便拿手机
出来就可以跟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这是不是一个研究科学的人幻
想出来的产物呢?我想应该算是。
•
2004年四川高考作文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
200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
2006年四川高考作文题:问作文材料: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4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5
•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 学生有话可说。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室友投毒事件,引导 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 ,所以,在开始以优美抒情的文字抒写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 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 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