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练习题及答案A组
高中数学选修2-3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2-3答案【篇一:高中数学选修2-3所有试卷含答案】每章分三个等级:[基础训练a组], [综合训练b组], [提高训练c 组] 建议分别适用于同步练习,单元自我检查和高考综合复习。
(数学选修2--3) 第一章计数原理[基础训练a组]一、选择题1.将3个不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则不同放法种数有()a.81 b.64c.12d.142.从4台甲型和5台乙型电视机中任意取出3台,其中至少有甲型与乙型电视机各1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140种 b.84种 c.70种 d.35种3.5个人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在两端的排法种数有() a.a3 b.4a3 c.a5?a3a3 d.a2a3?a2a3a3 4.a,b,c,d,e共5个人,从中选1名组长1名副组长,但a不能当副组长,不同的选法总数是()a.20 b.16 c.10 d.65.现有男、女学生共8人,从男生中选2人,从女生中选1人分别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竞赛,共有90种不同方案,那么男、女生人数分别是() a.男生2人,女生6人 b.男生3人,女生5人 c.男生5人,女生3人 d.男生6人,女生2人. ?x6.在??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283352323113a.7 b.?7 c.28 d.?287.(1?2x)(2?x)的展开式中x3的项的系数是() a.120 b.?120 c.100 d.?100 ?8.??2??2?展开式中只有第六项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x?n5a.180 b.90 c.45 d.360二、填空题1.从甲、乙,??,等6人中选出4名代表,那么(1)甲一定当选,共有种选法.(2)甲一定不入选,共有种选法.(3)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人当选,共有种选法.2.4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排,女生不排两端,则有. 3.由0,1,3,5,7,9这六个数字组成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奇数.4.在(x?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是1062205.在(1?x)展开式中,如果第4r项和第r?2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r?,t4r?6.在1,2,3,...,9的九个数字里,任取四个数字排成一个首末两个数字是奇数的四位数,这样的四位数有_________________个?7.用1,4,5,x四个不同数字组成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中的数字的总和为288,则x. 8.从1,3,5,7,9中任取三个数字,从0,2,4,6,8中任取两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有________________个?三、解答题1.判断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并计算出结果.(1)高三年级学生会有11人:①每两人互通一封信,共通了多少封信?②每两人互握了一次手,共握了多少次手?(2)高二年级数学课外小组10人:①从中选一名正组长和一名副组长,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②从中选2名参加省数学竞赛,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有2,3,5,7,11,13,17,19八个质数:①从中任取两个数求它们的商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商?②从中任取两个求它的积,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积?2.7个排成一排,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排法?(1)甲排头,(2)甲不排头,也不排尾,(3)甲、乙、丙三人必须在一起,(4)甲、乙之间有且只有两人,(5)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6)甲在乙的左边(不一定相邻),(7)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矮,自左向右的顺序,(8)甲不排头,乙不排当中。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提高训练题 (11)(含答案解析)
选修一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提高训练题 (11)一、单选题1.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C ⊥平面BCD ,090BAC BCD ∠=∠=,AB AC =,112CD BC ==,点P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若线段CD 上存在点Q ,使得异面直线PQ 与AD 成30°的角,则线段PA 长的取值范围是( )A .⎛ ⎝⎦B .(C .(]0,1D .⎛ ⎝⎦2.如图,在圆锥SO 中,AB ,CD 为底面圆的两条直径,AB CD O =,且AB CD ⊥,3SO OB ==,14SE SB =,异面直线SC 与OE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B C .1316D二、多选题3.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2AB AD AA ===,1160A AB DAB A A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段1AC 的长度为B .异面直线11BD B C ,夹角的余弦值为13C .对角面11BBD D 的面积为D.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在线段1BC 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1PAC ⊥平面11AB D B .//DP 平面11AB DC .异面直线DP 与1A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0,3π⎛⎤⎥⎦⎝D .三棱锥11D APB -的体积不变5.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在线段1B C 运动,则( )A .三棱锥11P AC D -的体积为定值B .异面直线AP 与1A D 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为45,90⎡⎤⎣⎦C .直线1C P 与平面11ACD D .过P 作直线1//l AD ,则l DP ⊥6.如图1,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E ,F ,G 分别为BC ,CD ,BE 的中点,沿AE 、A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得B 、C 、D 三点重合于S ,得到四面体S AEF -(如图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四面体S AEF -B .顶点S 在面AEF 上的射影为AEF 的重心C .SA 与面AEFD .过点G 的平面截四面体S AEF -的外接球所得截面圆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13π,π42⎡⎤⎢⎥⎣⎦三、双空题7.边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内(包含表面和棱上)有一点P ,M 、N 分别为11A B 、1DD 中点,且AP AM AN λμ=+(λ,R μ∈). (1)若111D P tDC =(t R ∈),则t =______. (2)若11A P k AC =(k ∈R ),则三棱锥11A PD C -体积为______.四、填空题8.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D 是11B C 的中点,P 是线段1A D 上的动点,过BC 作截面α,使得AP α⊥且垂足为E ,则三棱锥P BCE -体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9.如图所示,在三棱柱中,已知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边形AA B B ''是矩形,平面AA B B ''⊥平面ABCD .若1AA '=,则直线AB 到面DA 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10.设P 为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直线PA ⊥平面ABCD ,3AB =,4BC =,1PA =,则点P 到直线BD 的距离为___________.11.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CA ∠=︒,12CA CB CC ===,M ,N 分别是11A B ,11A C 的中点,则BM 与A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12.已知正四面体A BCD -的外接球半径为3,MN 为其外接球的一条直径,P 为正四面体A BCD -表面上任意一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五、解答题13.如图,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等边ABE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设平面ABE 与平面CDE 相交于直线l .(1)求l 与AC 所成角的大小; (2)求二面角A CE D --的余弦值.1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AB AD ⊥,//AB CD ,24AB AD CD ===,平面PBC ⊥平面ABCD ,E 是PB 的中点,且12CE PB =.(1)求证:PC ⊥平面ABCD ;(2)若直线PA 与平面ABCD P AC E --的余弦值. 1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1AD AB BC ===,2CD =,E 为CD 中点,以AE 为折痕把ADE 折起,使点D 到达点P 的位置(P ∉平面ABCE ).(1)证明:AE PB ⊥;(2)若直线P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为4π,求二面角A PE C --的正弦值.16.如图,正三棱锥P ABC -中,PA 与底面ABC .(1)证明:PA ⊥面PBC ;(2)设O 为ABC 的中心,延长AO 到点E 使得3AE AO =,求二面角A PC E --的平面角的大小. 17.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P A ⊥底面ABCD ,AD ⊥BC ,BC =2AD =2AB =2DC =2P A =2,对角线AC 与BD 交于O 点,连接PO .(1)求证:AC ⊥PB ;(2)过B 点作一直线l 平行于PC ,设Q 为直线l 上除B 外的任意点,设直线PQ 与平面P AC 所成角为θ,求sin θ的取值范围.18.如图,在七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其中60BAD ∠=,,,BCE CEF CDF 为等边三角形,且AB BE ⊥,G 为CD 的中点.(1)证明:AB ⊥平面EFG ;(2)求平面CD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19.如图所示,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1A O ⊥平面ABCD ,1AB AA =证明:1AC ⊥平面11BB D D .20.如图是矩形ABCD 和边AB 为直径的半圆组成的平面图形,将此图形沿AB 折叠,使平面ABCD 垂直于半圆所在的平面,若点E 是折后图形中半圆O 上异于,A B 的点.(1)证明:EA EC ⊥;(2)若22AB AD ==,且异面直线AE 和DC 所成的角为6π,求平面DCE 与平面AEB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2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AA 1的长度为2,且⊥A 1AB =⊥A 1AD =120°.求:(1)AC 1的长;(2)直线BD 1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22.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2PA PD ==,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60A ∠=︒,E 是AD 的中点.(1)求证:BE ⊥平面PAD ;(2)求平面PAB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余弦值.2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CD ,AB ⊥AD ,CD =PD =P A =AD =12AB =2.(1)求证:平面PBC ⊥平面P AB ; (2)求二面角D —PC —B 的正弦值.24.如图,已知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BC AD ,AB CD =,E 为棱PB上一点,AC 与BD 交于点O ,且AC BD ⊥,1AD =,3BC PC PB ===,PO =.(1)证明:AC DE ⊥;(2)是否存在点E ,使二面角B DC E --?若存在,求出E 点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QA ,M 为PC 中点,222PD QA AB ===.(1)证明://QM 平面ABCD ; (2)求二面角Q BP A --的余弦值.26.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如图,某种风筝的骨架模型是四棱锥P ABCD -,其中AC BD ⊥于O ,4OA OB OD ===,8OC =,PO ⊥平面ABCD .(1)求证:PD AC ⊥;(2)试验表明,当12PO OA =时,风筝表现最好,求此时直线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27.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E 是BC 的中点,(1)过D B E ''、、三点作正方体的截面α; (2)半平面B BE '与平面α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28.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2的正方形'11'AA A A 中,点B ,C 在线段'AA 上,且3AB =,4BC =.作11//BB AA .分别交'11A A ,'1AA 于点1B ,P ;作11//CC AA ,分别交'11A A ,'1AA 于点1C ,Q .现将该正方形沿1BB ,1CC 折叠,使得'1'A A 与1AA 重合,构成如图⊥所示的三棱柱111ABC A B C -.(1)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求证:⊥AP BC ; (2)求平面PAQ 与平面AB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29.如图,在三棱锥P ABC -,平面PAC ⊥平面ABC ,D 为棱AC 的中点,M 为棱DP 的中点,N 为棱PC 上靠近点C 的三等分点,2PA PC AB BC ====,AB BC ⊥.(1)若点H 在线段BD 的延长线上,且DB DH =,问:在棱AP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HE 与BN 垂直?请说明理由;(2)求平面BMN 与平面ABC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30.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点E 、F 分别是PC ,PD 上的动点,且PE FD PF EC ⋅=⋅.(1)求证:EF ⊥平面PAD ;(2)若13PE PC =,且PC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5,求二面角C AE D --的余弦值. 31.如图,菱形ABCD 与正三角形D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60BCD ∠=︒,E ,G 分别是线段AB ,CF 的中点.(1)求证://BG 平面DEF ;(2)求直线BC 与平面DEG 所成角的正弦值.32.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A ,D ,B 分别在x ,y ,z 轴的正半轴上,C 在平面BOD 内.(1)若OE CD ⊥,证明:CD AE ⊥.(2)已知3OA OD ==,2OB =,C 的坐标为()0,2,4,求BC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3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PA ⊥平面ABCD ,2PA AB ==,PD 的中点为F .(1)求证://PB 平面ACF .(2)请从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作答.⊥四棱锥P ABCD -,⊥F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6π,⊥BD =若___________,求二面角F AC D --的余弦值.34.某直四棱柱被平面AEFG 所截几何体如图所示,底面ABCD 为菱形,(1)若⊥BG GF ,求证:BG ⊥平面ACE ;(2)若1BE =,2AB =,60DAB ∠=︒,直线AF 与底面ABCD 所成角为30º,求直线GF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正弦值.3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AB BC ⊥,//AB CD ,3PD BC CD ===,4AB =.过点D 做四棱锥P ABCD -的截面DEFG ,分别交PA ,PB ,PC 于点E ,F ,G ,已知14AE AP =,13CG CP =.(1) 求直线CP 与平面DEFG 所成的角;(2) 求证:F 为线段PB 的中点.36.如图1所示,在菱形ABCD 中,AB AC ==AC 与BD 相交于点O ,现沿着对角线AC 折成一个四面体ABCD ,如图2所示.(1)在图2中,证明:AC BD ⊥;(2)若图2中BD =点P 是线段BD 的三等分点(靠近点D ),求二面角P AC D --的余弦值. 37.已知四棱锥E ABCD -中,三角形ADE 所在平面与正三角形ABE 所在平面垂直,四边形ABCD是菱形,2,AE BD ==(1)求证:平面ABCD ⊥平面ACE ;(2)求直线AD 与平面ACE 所成角的正弦值.38.已知P A 垂直于以AB 为直径的圆所在平面,C 为圆上异于A ,B 的任一点,2PA AB ==.(1)求证:平面PAC ⊥平面PBC ;(2)当12AC CB =时,求二面角C PB A --的余弦值.39.如图,在三棱柱111ABCA B C ﹣中,1BCC 为正三角形,AC BC ⊥,12AC AA ==,1AC =点P 为1BB 的中点.(1)证明:1CC ⊥平面11AC P ;(2)求平面1ABC 与平面11AC P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40.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的中点.已知PA AC ⊥,6PA =,(1)求证:平面BDE⊥平面AB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A PC B-分为两个几何体,则他(3)延展平面DEF与棱PB交于H点,则四边形EFHD把三棱锥P ABCV V=_____.(此问仅写结果,不需写出过程)们的体积比:PAEFHD BCEFHD4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BC为正三角形,AB=AA1=2,E是BB1的中点.(1)求证:平面AEC1⊥平面AA1C1C;(2)求二面角B﹣AC1﹣E的余弦值.-中,平面ABE⊥平面BCDE,四边形BCDE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42.如图,在四棱锥A BCDEM,N分别为AE,AC的中点.MN平面BCDE;(1)求证://43.如图所示,已知长方形ABCD 中,2AB AD ==M 为DC 的中点,将ADM △沿AM 折起,使得AD BM ⊥.(1)求证:平面ADM ⊥平面ABCM ;(2)若E 点满足23BE BD =,求二面角E AM D --的大小? 44.如图,四边形ABEF 为正方形,//AD BC ,AD ⊥DC ,AD =2DC =2BC ,(1)求证:点D 不在平面CEF 内;(2)若平面ABCD ⊥平面ABEF ,求二面角A ﹣CF ﹣D 的余弦值.4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E 为棱AB 的中点.(1)证明:AC PE ⊥;(2)若PA AD =,60BAD ∠=︒,求二面角E PC B --的余弦值.46.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BC 的中点,F 为棱CD 的中点.(I )求证:1//D F 平面11A EC ;(II )求直线1AC 与平面11A EC 所成角的正弦值.(III )求二面角11A AC E --的正弦值.47.如图,在四棱锥Р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AD BC ,90ADC ∠=︒,112BC AD ==,CD =Q ,M 分别为AD ,PC 的中点,(1)求证:Q ,P ,C ,B 四点在同一球面上,并说明球心及半径;(2)画出平面PAB 与平面PDC 的交线(不需要写画法).(3)设平面PAB 与平面PDC 的交线为l ,直线l 与平面ABCD 求平面MQB 与平面PD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48.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2,,AC AA AB BC D ===为AC 的中点.(1)证明:1DC ⊥平面1A BD .(2)若1BD =,求二面角11B DB C --的余弦值.49.在四棱锥Q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若2,3AD QD QA QC ====.(1)证明:平面QAD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 QD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50.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2ABCD DC SD ==,点M 是侧棱SC 的中点,AD =(1)求异面直线CD 与BM 所成角的大小;(2)求二面角S AM B --的正弦值.【答案与解析】1.C【解析】向量法. 以C 为原点,CD 为x 轴,CB 为y 轴,过C 作平面BCD 的垂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各点的坐标写出向量(1,1,1)AD =--,点(),0,0Q q ()01q ≤≤,对于点P 的设法,采用向量式AP AB λ=,而后利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向量计算公式列方程求解.如图,以C 为原点,CD 为x 轴,CB 为y 轴,过C 作平面BCD 的垂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0,1,1,0,2,0,1,0,0C A B D ,设(),0,0Q q ()01q ≤≤,设()0,,AP AB λλλ==-()01λ<≤,则()(,0,0)(0,1,1)(0,,)(,1,1)PQ CQ CA AP q q λλλλ=-+=---=---,(1,1,1)AD =--,异面直线PQ 与AD 成30的角,||cos30||||PQ AD PQ AD q ⋅∴===⋅ 22182516q q λ∴+=-+,201,516[0,11]q q q ≤≤∴-+∈,即22182018211λλ⎧+≥⎨+≤⎩,解得λ≤≤01,0λλ<≤∴<≤可得||||2(0,1]PA AP λ==∈.故选:C.2.D【解析】以,,OD OB OS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余弦值,再得正弦值.由题意以,,OD OB OS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0,3,0)A -,(0,3,0)B ,(3,0,0)C -,(0,0,3)S , 又14SE SB =, 1139(0,0,3)(0,3,3)(0,,)4444OE OS SE OS SB =+=+=+-=. (3,0,3)SC =--,则274cos ,3OE SCOE SC OE SC -⋅<>===, 设异面直线SC 与OE 所成角为θ,则3cos cos ,10OE SC θ=<>=,θ为锐角,sin θ=sin tan cos θαθ== 故选:D .3.AD【解析】设1,,AB a AD b AA c ===,求得2222,4a b a b c ⋅====,根据1AC a b c =++,求得1AC 的值,可判定A 正确;由110BD BC ⋅=,可判定B 错误;由ABD △为正三角形,根据10DD DB ⋅=,得到对角面11BDD B 为矩形,可判定C 错误;由16A ABD V V -=,可判定D 正确.设1,,AB a AD b AA c ===,则22222cos 602,4a c b c a b a b c ⋅=⋅=⋅=⨯====, 对于A 中,因为1AC a b c =++,可得2221=22224AC a b c a b c a b a c b c =+++++⋅+⋅+⋅== 所以A 正确;对于B 中,因为2211()()0BD B C b c a b c c b a c a b ⋅=+-⋅-=-++⋅-⋅=, 可得异面直线1BD 与1B C 夹角的余弦值为0,所以B 错误;对于C 中,因为2,60AB AD DAB ==∠=,所以ABD △为正三角形,可得2BD =, 因为1()0DD DB c a b c a c b ⋅=⋅-=⋅-⋅=,所以1DD BD ⊥,所以对角面11BDD B 为矩形,其面积为22=4⨯≠C 错误; 对于D 中,设AC 与BD 交于点O ,连接1OA ,取1AA 的中点M ,连接OM ,可得11116622232A ABD AA OV V SBD -==⨯⋅=⨯⨯=,所以D 正确. 故选:AD.4.ABD 【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一一计算可得;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1,0,0A ,()11,1,1B ,()10,0,1D ,()0,1,0C ,()11,0,1A ,()0,0,0D ,因为点P 在线段1BC 上运动,设(),1,1P t t -,[]0,1t ∈,则(),1,1DP t t =-, 所以()10,1,1AB =,()11,0,1AD =-,()11,1,1CA =-,所以()110111110AB CA ⋅=⨯+⨯-+⨯=,()()110111110AD CA ⋅=⨯-+⨯-+⨯=,所以11AB CA ⊥,11AD CA ⊥,因为11AB AD A ⋂=,11,AB AD ⊂平面11AB D ,所以1A C ⊥平面11AB D ,因为1AC ⊂平面1PA C ,所以平面1PAC ⊥平面11AB D ,故A 正确;显然()11,1,1CA =-可以作为平面11AB D 的法向量,因为()1111110CA DP t t ⋅=⨯-⨯+⨯-=,所以1CA DP ⊥,因为DP ⊄平面11AB D ,所以//DP 平面11AB D ,故B 正确;因为11//AB D C 且11=AB D C ,所以四边形11ABC 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1//AD BC ,所以直线DP 与1BC 所成角即为异面直线DP 与1AD 所成角,显然当P 在1BC 的两端点时所成的角为3π,当P 在1BC 的中点时所成的角为2π,故异面直线DP 与1A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32ππ⎡⎤⎢⎥⎣⎦,故C 错误; 因为11//AD BC ,1AD ⊂平面11AB D ,1BC ⊄平面11AB D ,所以1//B C 平面11AB D ,所以1B C 到平面11AB D 距离即为P 到平面11AB D 的距离,故P 到平面11AB D 的距离为一定值,设P 到平面11AB D 的距离为h , 则11111113D APB P D AB D AB V V Sh --==⋅为定值,故D 正确;故选:ABD5.ACD 【解析】对三棱锥11P AC D -转化顶点可判定选项A ,找到异面成角的最小值的情况即可判断选项B,转化直线1C P 与平面11A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直线1C P 与直线1BD 所成角的余弦值最大,进而判断选项C ,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判定可判定选项D. 如图,对于选项A ,1111P A C D C A PD V V --=,因为点P 在线段1B C 上运动,所以1112A DP S A D AB =⋅,面积为定值,且1C 到平面11A PD 的距离即为1C 到平面11A B CD 的距离,也为定值,故体积为定值,故A 正确; 对于选项B ,当点P 与线段1B C 的端点重合时,AP 与1A D 所成角取得最小值为60︒, 故B 错误; 对于选项C ,因为直线1BD ⊥平面11AC D ,所以若直线1C P 与平面11A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则直线1C P 与直线1BD 所成角的余弦值最大,则P 运动到1B C 中点处,即所成角为11C BD ∠,设棱长为1,在11Rt D C B 中,1111cos C B C BD BD ∠===,故C 正确; 对于选项D ,连接1B D ,由正方体可得11BC B C ⊥,且DC ⊥平面11B C CB ,则1DC BC ⊥,所以1BC ⊥平面1CDB ,故1BC DP ⊥,过P 作直线1//l AD ,则1//l BC ,所以l DP ⊥;故D 正确.故选:ACD 6.ACD 【解析】折叠问题,关键是抓住其中的不变量.选项A :说明SA 、SE 、SF 两两垂直,将四面体的外接球问题,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问题; 选项B :由于SA 、SE 、SF 两两垂直,可证S 在面AEF 上的射影为AEF 的垂心; 选项C :线面角的定义法求解;选项D :将四面体补成长方体,找出球心,将问题转化为过一定点作球的截面求截面圆面积最值问题.对于A 项,易知SA 、SE 、SF两两垂直,故可以补成长方体,其体对角线长l ,外接球半径R =,故外接球体积为34π3V ==⎝⎭, 故A 项正确;对于B 项,由于SA 、SE 、SF 两两垂直,故S 在面AEF 上的射影为AEF 的垂心,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S 作SO ⊥平面AEF ,交平面AEF 于点O , 因为SO ⊥平面AEF ,EF ⊂平面AEF ,所以SO EF ⊥,又因为SA SE ⊥,SA SF ⊥,SE ,SF 都在平面SEF 内,且相交于点S , 所以SA ⊥平面SEF ,又EF ⊂平面SEF ,所以SA EF ⊥,又SO SA A =,所以EF ⊥平面SAO ,又AO ⊂平面SAO ,所以AO ⊥EF . 同理可证EO AF ⊥,FO AE ⊥,所以S 在面AEF 上的射影为AEF 的垂心.故B 项错误;对于C 项,设M 为EF 中点,则EF SM ⊥,AM EF ⊥,SM AM M ⋂=,故EF ⊥平面SAM ,故平面AEF ⊥平面SAM ,所以SA 在平面AEF 上的射影为AM ,SA 与平面AEF 所成角为SAM ∠,2SA =,2SM =,π2ASM ∠=,tan SAM ∠=故C 项正确;对于D 项,设O 为四面体S AEF -的外接球球心,OM ⊥平面SEF ,连接MG ,OG ,当过点G 的截面经过球心O 时截面圆面积最大,面积为3π2;当OG 垂直截面圆时,截面圆面积最小,此时1122GM SF ==,1OM =,OG ==12r ===,截面圆面积为π4, 得截面圆面积取值范围是13π,π42⎡⎤⎢⎥⎣⎦.故D 项正确. 故选:ACD.方法点睛:求解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或空间角问题一般从以下角度出发:(1) 外接球问题,关键是找出球心,规则图形的球心在对称中心;不规则图形,能补成规则图形最好,若不能,则利用球心与截面圆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可做出球心,再利用几何知识求解. (2) 空间角的处理一般是建系,用向量法求解;若图形中垂直关系明显,空间角容易找出,也可用空间角的定义求解. 7.14 47【解析】(1)以AB ,AD ,1AA 为基底,把向量1D P ,11DC 分别用基底表示,利用两个向量相等的条件即可算出;(2)由11A P k AC =得,1A ,P ,C 三点共线,利用(1)把k 求出来,再利用等体积法1111A PD C P AD C V V --=算出P 到面11AD C 的距离,三角形11AD C 的面积,即可算出体积. 如图,(1)111()D P D A AP AM A DD AN D λμ=+=-+++111()()AA AD AA AM AD DN λμ++-+=-+ 11111()()22AA AA AB AD AD AA λμ=-+-+++ 1111112(()1)2A AB u u AA tD C t A D B λλ=+-+-=+=, 所以12101102t u u λλ⎧=⎪⎪-=⎨⎪⎪+-=⎩,所以14t =.(2)11111(11(1)1)22A P A D D AB P AD AD u u AA λλ+=+=++-+-111)22(1AD AB u u AA λλ=+++-, 111AC A A AB BC AB AD AA =++=+-, 因为11A P k AC =,所以11111)(22()AD AB AD AA AB u u AA k λλ++-=++-,所以12112k u k u kλλ⎧=⎪⎪=⎨⎪⎪+-=-⎩,所以27k =,如图,连接1A D ,1A C ,分别与1AD ,1AC 交于点E ,O , 连接EO ,过点P 作1//PG A E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易证1A E ⊥面11AD C , 所以PG ⊥面11AD C ,因为1112A E A D = 因为1112477A P AC AO ==,所以137OP AO =,所以137PG A E ==1111111222AD C S AD D C =⋅=⋅=△,所以1111111143377A PD C P AD C AD C V V S PG --==⋅⋅=⋅=,故答案为:(1)14;(2)47.8.【解析】由P BCE P ABC E ABC V V V ---=-,可得当E ABC V -最大时,P BCE V -最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E 到底面距离的最大值,则答案可求.解:设BC 中点为O ,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A 、OB 、OD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得(6A ,0,0),设(E x ,0,)z ,则(6,0,)AE x z =-,(,0,)OE x z =,AP α⊥,∴AE OE ⊥,得2(6)00x x z -++=,则z当3x =时,3max z =, 又1(4)3P BCE P ABC E ABC ABCV V V Sz ---=-=⋅-,∴三棱锥P BCE -体积的最小值为116132V =⨯⨯⨯=故答案为:9【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11,)DA a '=-,,设面DA C '的法向量为1(1)n x y =,,,利用空间向量数量积求得法向量,由直线AB 到面DA C '的距离d 就等于点A 到面DA C '的距离,利用射影的求解公式求解即可得出结论.如图建立空间坐标系A xyz -,设(11,)DA a '=-,,(010)DC =,,,设面DA C '的法向量为1(1)n x y =,,,则有1100DA n DC n ⎧⋅=⎪⎨⋅=⎪⎩',得1(01)n a =,,, 直线AB 到面DA C '的距离d 就等于点A 到面DA C '的距离,也等于向量AD 在面DA C '的法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11||22||AD nd n ⋅==. 故答案为:2. 10.135【解析】求出BP 在BD 上的射影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因为,,⊥⊥⊥BA BC AP BC AP BA , 所以00=0,,⋅⋅=⋅=BA BC AP BC AP BA , ()()⋅=+⋅+BP BD BA AP BC BA()229=⋅++⋅+⋅==BA BC BA AP BC AP BA AB ,22225=+=BD BC CD ,22210=+=BP BA AP ,所以5BD =,210=AP ,因为·95=PB BD BD,所以BP 在BD 上的射影长为95, 所以点P 到直线BD 的距离22·13105=-==PB BD d AP BD .故答案为:135. 11【解析】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夹角公式即可得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2A,0,0),(0B ,2,0),(1M ,1,2),(1N ,0,2).∴(1AN =-,0,2),(1BM =,1-,2),cos AN ∴<,1||||5AN BM BM AN BM ⋅->==⋅12.8- 【解析】设正四面体外接球球心为O ,把,PM PN 用,,PO OM ON 表示并计算数量积后可得. 设正四面体外接球球心为O , 正四面体A BCD -的外接球半径为3,设正四面体A BCD -内切球半径为r ,一个面的面积为S ,高为h ,则11433ABCD V Sr Sh =⨯=,所以4h r =,显然34r h r +==,所以1r =,即min 1PO =.22()()9198PM PN PO OM PO ON PO OM ON PO ⋅=+⋅+=+⋅=--=-.故答案为:8-. 13.(1)45°;(2)57.【解析】(1)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可得//AB CD ,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B 平面CDE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l AB ,由45BAC ∠=︒可得l 与AC 所成角的大小是45︒;(2)分别取AB 、CD 的中点O 、F ,连接EO ,可得OA 、OE 、OF 两两垂直,所以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A 、OE 、OF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二面角的余弦值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 CD , ⊥AB ∉平面CDE ,CD ⊂平面CDE ,⊥//AB 平面CDE , 又⊥AB平面ABE ,且平面ABE 平面CDE =直线l ,⊥//l AB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45BAC ∠=︒, 故l 与AC 所成角的大小是45︒;(2)分别取AB 、CD 的中点O 、F ,连接EO , 由ABE △为等边三角形,可知EO AB ⊥, 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知FO AB ⊥,⊥平面ABCD ⊥平面ABE ,平面ABCD 平面ABE AB =, 且FO ⊂平面ABCD ,⊥FO ⊥平面ABE ,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A 、OE 、OF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2AB =,则()1,0,0A ,()1,0,2C -,()E ,()1,0,2D , 于是()2,0,2AC =-,()1,2CE =-,()2,0,0CD =, 设平面ACE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 由20220m CE x z m AC x z ⎧⋅=-=⎪⎨⋅=-+=⎪⎩,取1y =,可得(3,1,m =;设平面CDE 的一个法向量为()111,,n x y z =,由11112020n CE x z n CD x ⎧⋅=-=⎪⎨⋅==⎪⎩,取12y =,可得(0,2,3n =.⊥025cos ,77m n m n m n⋅+===⨯⋅. 由图可知,二面角A CE D --为锐二面角,则其余弦值为57.14.(1)证明见解析;(2【解析】(1)依题意可得PCB 为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PC BC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证明; (2)由(1)可知PAC ∠即为直线PA 与平面ABCD所成角,即可得到PC PA =求出PC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1)在PCB 中,因为E 是PB 的中点, 且12CE PB =,所以CE EB PE ==, 所以PCB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PC BC ⊥,又因为平面PBC ⊥平面ABCD ,平面PBC 平面ABCD BC =,PC ⊂平面PBC , 所以PC ⊥平面ABCD(2)因为PC ⊥平面ABCD ,所以直线P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PAC ∠,所以sin PC PAC PA ∠==又222AC AD DC =+,4=AD ,2DC =,所以AC =在Rt PAC △中,设PC x =,则PA =,所以222PA PC AC =+,即)(222x =+,解得2x =,即2PC =,作//CF DA 交AB 于点F ,因为AB AD ⊥,所以AB CF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C ,()4,2,0A ,()4,2,0B -,()002P ,,,()2,1,1E -,()4,2,0CA =,()2,1,1CE =-,()0,0,2CP =,设面PA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所以42020n CA x y n CP z ⎧⋅=+=⎨⋅==⎩,令1x =,则2y =-,0z =,所以()1,2,0n =-,设面EAC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所以1111142020m CA x y m CE x y z ⎧⋅=+=⎪⎨⋅=-+=⎪⎩,令11x =,则12y =-,14z =-,所以()1,2,4m =--,设二面角P AC E --为θ,显然二面角为锐二面角,所以5cos 5n m n mθ⋅===⨯⋅;15.(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设AE 的中点为O ,连接OP 、OB ,证明出AE ⊥平面POB ,进而可得出AE PB ⊥; (2)证明出PO ⊥平面ABCE ,然后以O 为原点,OE 为x 轴、OB 为y 轴、O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求得结果. (1)设AE 的中点为O ,连接OP 、OB ,翻折前,因为1AD AB BC ===,2CD =,E 为CD 的中点,则1AD DE ==, //AB CE 且1AB CE ==,故四边形ABCE 为平行四边形,则BC AE =,故AD DE AE ==,所以,ADE 为等边三角形, O 为AE 的中点,则OD AE ⊥,因为//AB CD ,则3BAE AED π∠=∠=,翻折后,则有OP AE ⊥,在ABO 中,1AB =,12AO =,3BAO π∠=,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32cos34OB AB AO AB AO π=+-⋅=,222AO OB AB ∴+=, 所以,OB AE ⊥,OP OB O =,AE ∴⊥平面POB ,PB ⊂平面POB ,故AE PB ⊥;(2)在平面POB 内作PQ OB ⊥,垂足为Q , AE平面POB ,PQ ⊂平面POB ,所以,PQ AE ⊥,PQ OB ⊥,AE OB O =,PQ ∴⊥平面ABCE ,所以,直线PB 与平面ABCE 所成角为4PBO π∠=,因为,OP OB =,则4OPB π∠=,所以,OP OB ⊥,故O 、Q 两点重合,即PO ⊥平面ABCE ,以O 为原点,OE 为x 轴、OB 为y 轴、O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 ⎪ ⎪⎝⎭、1,0,02E ⎛⎫⎪⎝⎭、C ⎛⎫ ⎪ ⎪⎝⎭,则1,0,2PE ⎛= ⎝⎭,12EC ⎛⎫= ⎪ ⎪⎝⎭, 设平面PCE 的一个法向量为()1,,n x y z =,则1100n PE n EC ⎧⋅=⎪⎨⋅=⎪⎩,即102102x x y ⎧=⎪⎪⎨⎪=⎪⎩,令x =()13,1,1n =-,易知平面PAE 的一个法向量为()20,1,0n =,所以,121212cos ,n n n n n n ⋅<>==-=⋅212122sin ,1cos ,5n n n n <>=-<>=. 因此,二面角A PE C --16.(1)证明见解析;(2)3π4.【解析】(1)取底面中心O ,不妨设2AO =,根据线面角可得AC =PA PB ⊥,根据正棱锥的性质可得PA PC ⊥,进而可得结果;(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易得面PAC 的法向量,求出面PCE 的法向量,求出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即可得结果.(1)由题意知:取底面中心O ,则有PO ⊥面ABCD , 所以PAO ∠即为PA 与底面ABC 所成角, 不妨设2AO =,则有PO=PA 在正ABC 中,因为2AO =,所以AC =在PAB △中,因为222PA PB AB +=,所以PA PB ⊥⊥ 又因为正三棱锥,所以PA PC ⊥⊥所以PA PB PA PCPA PB PC P ⊥⎧⎪⊥⇒⊥⎨⎪⋂=⎩面PBC . (2)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取BC 中点D ,则AD BC ⊥, 作//l PO ,则l ⊥面ABC .以D 为原点,DB ,DE ,l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有:()0,0,0D,)B,(0,P -,()0,3,0A -,()C ,()0,1,0O -,所以()30,6,0AE AO ==,所以()0,3,0E . 因为PB ⊥面PAC,所以(13,1,n =为面PAC 的法向量,设面PCE 的法向量为()2,,n x y z =,所以由(2032,0n PC n n PE ⎧⋅=⇒=-⎨⋅=⎩.所以12121236cos ,2n n n n nn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3π4.17.(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延长BA 、CD 交于一点R ,根据平面几何知识得CA ⊥BA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得证; (2)由(1)得,以A 为原点,射线AB ,AC ,AP 的方向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坐标系,设PQ PB tPC =+,其中,0t t ∈≠R ,根据线面角的向量求解方法表示sin θ=,再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范围.(1)延长BA 、CD 交于一点R ,因为AD ⊥BC ,BC =2AD =2AB =2DC =2,所以RBC △为正三角形,且AD 为三角形RBC 的中位线,即A 为BR 边的中点,所以CA ⊥BA ,因为P A ⊥底面ABCD ,AC ⊥平面ABCD ,所以P A ⊥AC , 因为 AB P A =A ,所以AC ⊥平面P AB ,PB ⊥平面P AB , 所以AC ⊥PB ;(2)由(1)得,AP ,AB ,AC 两两垂直,故以A 为原点,射线AB ,AC ,AP 的方向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坐标系,则平面P AC 的法向量为1(1,0,0)n =,P (0,0,1),C (00),B (1,0,0),所以PC =(01),PB =(1,0,-1),因为l ⊥PC ,所以可设(1,0,1)1),(1))PQ PB tPC t t =+=-+-=-+,其中,0t t ∈≠R ,2||sin ||||1n PQ n PQ θ⋅===⋅因为,0t t ∈≠R ,所以27422,4t t ∞⎡⎫++∈+⎪⎢⎣⎭,所以sin θ⎛=⎝⎦,当且仅当14t =-时,sin θ=18.(1) 证明见解析; (2) 79. 【解析】(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证AB ⊥ 平面BEG ,得到AB EG ⊥,再证AB ⊥平面EFG ; (2)几何法求解.先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利用解三角形知识求角. (1) 连接BG ,FG ,因为G 为菱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中点,所以1122CG CD CB ==,又60BCD BAD ∠=∠=︒,由余弦定理得222232cos604BG CG CB CG CB CB =+-⋅=,由222223144CB CB BG CG CB ++==,知BG CG ⊥,即BG CD ⊥, 又//AB CD ,所以AB BG ⊥ . 根据题意,有AB BE ⊥又BG ,BE 都在平面BGE 内,且相交于点B 所以AB ⊥ 平面BEG又EG ⊂平面BEG ,所以AB EG ⊥.在等边三角形CDF 中,因为G 为CD 的中点,所以CD GF ⊥. 又在菱形ABCD 中,//AB CD ,所以AB GF ⊥. 因为EG ,GF 都在平面EFG 内,且相交于点G , 所以AB ⊥ 平面EFG .(2) 因为平面 ABCD 与平面CDF 的交线为CD , 由(1)知,BG CD ⊥,FG CD ⊥,所以BGF ∠为二面角A CD F --的平面角, 设2AB = ,则有2BE EF == ,BG GF = 由(1)知,AB ⊥ 平面BEG ,又AB平面ABCD ,所以平面ABCD ⊥ 平面BEG ,过点E 作EM BG ⊥交BG 于点M ,则有EM ⊥平面ABCD ,又BEC △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M CM =,GM =EM =,EG =.在BEG 和EFG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cos 23BG EG BE BGE BG EG +-∠==⋅,2221cos 23EG FG EF EGF EG FG +-∠==⋅,所以BGE EGF ∠=∠则27cos cos 22cos 19BGF BGE BGE ∠=∠=∠-=-,所以平面CD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7cos 9BGF ∠= . 立体几何图形证明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或求线面、面面角可从以下几点考虑:(1)证明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一般方法是利用相关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需注意二者的相互转化.若有坐标系也可利用向量法证明.(2)求线面、面面角的一般方法是向量法,若图形容易确定所求角,也可利用几何法,结合解三角形知识求角. 19.证明见解析 【解析】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坐标,求得向量坐标,利用空间向量数量积证得1AC BD ⊥,11AC BB ⊥,然后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得结论.⊥OA 、OB 、1OA 两两垂直,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AB AA =⊥11OA OB OA ===,⊥(100)A ,,、(010)B ,,、(100)C -,,、(010)D -,,、1(001)A ,,, 由11AB A B =易得1(101)B -,,,⊥1(101)AC =--,,、(020)BD =-,,、1(101)BB =-,,, ⊥10AC BD ⋅=,110AC BB ⋅=,⊥1AC BD ⊥,11AC BB ⊥, 又1BD BB B ⋂=,且BD 、1BB ⊂平面11BB D D ,⊥1AC ⊥平面11BB D D .20.(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得BC ⊥圆O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BC EA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EA ⊥面EBC ,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证EA EC ⊥.(2)法一:以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首先求得1,0)2E ,再分别求平面DCE 和平面AEB 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余弦值;法二:首先作出两个平面的交线,再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求二面角的余弦值.(1)⊥平面ABCD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两平面的交线为AB ,BC ⊂平面ABCD ,BC AB ⊥,⊥BC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又EA 在圆O 所在的平面内,⊥BC EA ⊥. ⊥AEB ∠是直角,⊥BE EA ⊥.而BE BC B =,⊥EA ⊥平面EBC . 又⊥EC ⊂平面EBC ,⊥EA EC ⊥. (2)法1(向量法):如图,以点O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y 轴,过点O 与BC 平行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异面直线AE 和DC 所成的角为6π,//AB DC 知6BAE π∠=,⊥3BOE π∠=,⊥1,0)2E . 由题设可知(0,1,1)C ,(0,1,1)D -,⊥33(,1)2DE =-,31(,1)2CE =--. 设平面DCE 的一个法向量为000(,,)p x y z =, 由0DE p ⋅=,0CE p ⋅=000000302102x y z x y z +-=--= 得00z =,00y =,取02x =,得0z⊥p =.又平面AEB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q =,⊥21cos ,7p q p q p q ⋅<>==.故平面DCE 与平面AEB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7法2(几何法):如图,过点E 作直线//m DC , 则m 是平面DCE 与平面AEB 的交线. 再过点B 作BP m ⊥,P 为垂足,连接CP ,则BPC ∠是平面DCE 与平面AEB 所成锐二面角的平面角.在直角三角形AEB 中,6BAE π∠=,2AB =,所以 1.BE =在直角三角形PEB 中,,13BEP BE π∠==,所以BP =.在直角三角形PBC 中,BP PC BPC PC =∠==故平面DCE 与平面AEB .21.(1)1AC (2 【解析】(1)利用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和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即可得出1AC 的长;(2)分别求出11||,||,AC BD AC BD 的值,代入数量积求夹角公式,即可求得异面直线1BD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1)111111AC AA A B BC =++,()22222111111111111111111111222AC AA A B B C AA A B B C AA A B AA B A C B B C ∴=++=+++⋅+⋅+⋅222211212cos120212cos120211cos902=+++⨯⨯⨯+⨯⨯⨯+⨯⨯⨯=1AC ∴=(2)AC AB BC =+222222()21102AC AB BC AB BC AB BC ∴=+=++⋅=++=2AC ∴=111111BD BB B A A D =++()22222111111111111111111111222BD BB B A A D BB B A A D BB B A BB A D B A A D ∴=++=+++⋅+⋅+⋅222211212cos60212cos120211cos906=+++⨯⨯⨯+⨯⨯⨯+⨯⨯⨯=16BD ∴=()()1111112AC BD AB BC BB B A A D ∴⋅=+⋅++=-111cos ,2AC BD AC BD ACBD ⋅∴===⋅所以直线BD 1与AC 22.(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PE ⊥平面ABCD ,故PE BE ⊥,再结合菱形的性质得BE AD ⊥,进而得BE ⊥平面PAD ;(2)由()1可知EA EB EP ,,两两垂直,故以E 为原点,EA EB E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法求解即可.解:(1)证明:由2PA PD ==,E 是AD 的中点,得PE AD ⊥,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且PE ⊂平面PAD , 所以PE ⊥平面ABCD , 又BE ⊂平面ABCD , 所以PE BE ⊥,又因为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60A ∠=︒, 所以BE AD ⊥, 又PEAD E =,且PE ,AD ⊂平面PAD ,所以BE ⊥平面PAD ;()2解:由()1可知EA EB EP ,,两两垂直,。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习题精选(含答案)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若,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分别是,,则为().A.45°B.60°C.90°D.120°2.过已知点且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A.1条B.2条C.3条D.4条3.已知,是抛物线上两点,为坐标原点,若,且的垂心恰好是此抛物线的焦点,则直线的方程是().A.B.C.D.4.若抛物线()的弦PQ中点为(),则弦的斜率为()A.B.C.D.5.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弦,其坐标,满足,则直线的斜率是()A.B.C.D.6.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弦的两端点坐标分别为,,则的值一定等于()A.4 B.-4 C.D.7.已知⊙的圆心在抛物线上,且⊙与轴及的准线相切,则⊙的方程是()A.B.C.D.8.当时,关于的方程的实根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9.将直线左移1个单位,再下移2个单位后,它与抛物线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值等于()A.-1 B.1 C.7 D.910.以抛物线()的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与轴位置关系为()A.相交 B.相离 C.相切 D.不确定11.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如果,那么长是()A.10 B.8 C.6 D.412.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轴的弦为,为抛物线顶点,则大小()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能确定13.抛物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的顶点坐标是()A.(0,0)B.(-2,-2)C.(2,2)D.(2,0)14.已知抛物线()上有一点,它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的面积(为原点)为()A.1 B.C.2 D.15.记定点与抛物线上的点之间的距离为,到此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则当取最小值时点的坐标为()A.(0,0)B.C.(2,2)D.16.方程表示()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圆17.在上有一点,它到的距离与它到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的坐标为()A.(-2,8)B.(2,8)C.(-2,-8)D.(-2,8)18.设为过焦点的弦,则以为直径的圆与准线交点的个数为()A.0 B.1 C.2 D.0或1或219.设,为抛物线上两点,则是过焦点的()A.充分不必要B.必要不充分C.充要D.不充分不必要20.抛物线垂点为(1,1),准线为,则顶点为()A.B.C.D.21.与关于对称的抛物线是()A.B.C.D.二、填空题1.顶点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且通径(过焦点和对称轴垂直的弦)长为6的抛物线方程是_________.2.抛物线顶点在原点,焦点在轴上,其通径的两端点与顶点连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则此抛物线方程为_________.3.过点(0,-4)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4.抛物线被点所平分的弦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5.已知抛物线的弦过定点(-2,0),则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6.顶点在原点、焦点在轴上、截直线所得弦长为的抛物线方程为____________.7.已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那么线段的中点坐标是__ _.8.一条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过、点分别向准线引垂线、,垂足为、,如果,,为的中点,则 =__________.9.是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若抛物线,,则的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为_________.10.抛物线上到直线的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11.抛物线上到直线距离最短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12.已知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则=________.13.过()的焦点的弦为,为坐标原点,则 =________.14.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___.15.已知抛物线(),它的顶点在直线上,则的值为__________.16.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条倾斜角为的弦,若弦长不超过8,则的范围是________.17.已知抛物线与椭圆有四个交点,这四个交点共圆,则该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18.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交轴于,过抛物线上一点作于,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19.探照灯的反射镜的纵断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安装灯源的位置在抛物线的焦点处,如果到灯口平面的距离恰好等于灯口的半径,已知灯口的半径为30cm,那么灯深为_________.三、解答题1.知抛物线截直线所得的弦长,试在轴上求一点,使的面积为392.若的焦点弦长为5,求焦点弦所在直线方程3.已知是以原点为直角顶点的抛物线()的内接直角三角形,求面积的最小值.4.若,为抛物线的焦点,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的的坐标.5.一抛物线拱桥跨度为52米,拱顶离水面6.5米,一竹排上一宽4米,高6米的大木箱,问能否安全通过.6.抛物线以轴为准线,且过点,()求证不论点的位置如何变化,抛物线顶点的轨迹是椭圆,且离心率为定值.7.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以为圆心,为半径,在轴上方画半圆,设抛物线与半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为线段的中点.①求的值;②是否存在这样的,使、、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8.求抛物线和圆上最近两点之间的距离.9.正方形中,一条边在直线上,另外两顶点、在抛物线上,求正方形的面积.10.已知抛物线的一条过焦点的弦被焦点分为,两个部分,求证.11.一抛物线型拱桥的跨度为,顶点距水面.江中一竹排装有宽、高的货箱,问能否安全通过.12.已知抛物线上两点,(在第二象限),为原点,且,求当点距轴最近时,的面积.13.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原点与,以为边作正方形,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参考答案:一、1.C;2.C;3.D;4.B;5.C;6.B;7.B;8.D;9.C10.C;11.B;12.C;13.C;14.C;15.C;16.C;17.B;18.B;19.C;20.A;21.D二、1.;2.;3.;4.5.;6.(在已知抛物线内的部分)7.或;8.(4,2);9.10.;11.;12.2;13.-414.2;15.0,,,;16.17.;18.3.14;19.36.2cm三、1.先求得,再求得或2.3.设,,则由得,,,于是当,即,时,4.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过作垂直准线于点,由抛物线定义得,,要使最小,、、三点必共线,即垂直于准线,与抛物线交点为点,从而的最小值为,此时点坐标为(2,2).5.建立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则点(26,-6.5)在抛物线上,抛物线方程为,当时,,则有,所以木箱能安全通过.6.设抛物线的焦点为,由抛物线定义得,设顶点为,则,所以,即为椭圆,离心率为定值.7.①设、、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射影分别为、、,则由抛物线定义得,又圆的方程为,将代入得②假设存在这样的,使得,由定义知点必在抛物线上,这与点是弦的中点矛盾,所以这样的不存在8.设、分别是抛物线和圆上的点,圆心,半径为1,若最小,则也最小,因此、、共线,问题转化为在抛物线上求一点,使它到点的距离最小.为此设,则,的最小值是9.设所在直线方程为,消去得又直线与间距离为或从而边长为或,面积,10.焦点为,设焦点弦端点,,当垂直于轴,则,结论显然成立;当与轴不垂直时,设所在直线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整理得,这时,于是,命题也成立.11.取抛物线型拱桥的顶点为原点、对称轴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桥墩的两端坐标分别为(-26,-6.5),(26,-6.5),设抛物线型拱桥的方程为,则,所以,抛物线方程为.当时,,而,故可安全通过.12.设,则,因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将代入,得点的横坐标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此时,,,,所以.13.设,,过,分别作为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而证得≌,则有,,即、,而,因此,即为所求轨迹方程.。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含答案
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0( a≠0) 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假
三、解答题 (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
7.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 p 和结论 q: (1) 若 x+ y 是有理数,则 x, y 都是有理数;
(2) 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这个函数为一次函数.
1
1
∴ a+1≥1且 a≤ 2,即 0≤ a≤ 2.
1 ∴满足条件的 a 的取值范围为 0, 2 .
4 8.求证: 0≤ a< 是不等式
ax2- ax+1- a>0 对一切实数
x 都成立的充要条件.
5
4 证明: 充分性:∵ 0<a< ,
5 ∴ Δ=a2- 4a(1 -a) = 5a2- 4a= a(5 a-4)<0 , 则 ax2- ax+ 1- a>0 对一切实数 x 都成立. 而当 a= 0 时,不等式 ax2-ax+ 1- a>0 可变成 1>0.
x 都成立的充要条件.
尖子生题库 ☆☆☆ 9. (10 分 ) 已知条件 p: A= { x|2 a≤ x≤ a2+ 1} ,条件 q: B={ x| x2- 3( a+ 1) x+2(3 a+ 1) ≤0} .若 p 是 q 的充分条件,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先化简 B, B= { x|( x- 2)[ x- (3 a+1)] ≤0} ,
答案: (1)(2)(3)
x 6.设集合 A= x| x-1<0 ,B= { x|0< x<3} ,那么“ m∈ A”是“ m∈ B”的 ________条件.
x
解析:
A=
x|
<0 x- 1
人教A版2019学年高中数学选修2-1优化练习:第二章 2.4 2.4.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_含解析
[课时作业] [A 组 基础巩固]1.经过点(2,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y 2=8x B .x 2=y C .y 2=8x 或x 2=yD .无法确定解析:由题设知抛物线开口向右或开口向上,设其方程为y 2=2px (p >0)或 x 2=2py (p >0),将点(2,4)代入可得p =4或p =12,所以所求抛物线标准方程为 y 2=8x 或x 2=y ,故选C. 答案:C2.已知抛物线C :y 2=x 的焦点为F ,A (x 0,y 0)是C 上一点,|AF |=54x 0, 则x 0=( ) A .1 B .2 C .4D .8解析:由题意知抛物线的准线为x =-14.因为|AF |=54x 0,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x 0+14=|AF |=54x 0,解得x 0=1,故选A. 答案:A3.若动点M (x ,y )到点F (4,0)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 +4=0的距离,则M 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x +4=0 B .x -4=0 C .y 2=8xD .y 2=16x解析:根据抛物线定义可知,M 点的轨迹是以F 为焦点,以直线x =-4为准线的抛物线,p =8,∴其轨迹方程为y 2=16x ,故选D. 答案:D4.已知双曲线C 1: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C 2:x 2=2py (p >0)的焦点到双曲线C 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 2的方程为( )A .x 2=833y B .x 2=1633y C .x 2=8yD .x 2=16y解析:抛物线的焦点⎝ ⎛⎭⎪⎫0,p 2,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 =±b a x ,不妨取y =b a x , 即bx -ay =0,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a ×p2|a 2+b2=2,即ap =4a 2+b 2=4c ,所以c a =p 4,双曲线的离心率为c a =2,所以c a =p4=2,所以p =8,所以抛物线方 程为x 2=16y .故选D. 答案:D5.如图,设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不经过焦点的直线上有三个不同的点A ,B ,C ,其中点A ,B 在抛物线上,点C 在y 轴上,则△BCF 与△ACF 的面积之比是( ) A.|BF |-1|AF |-1 B.|BF |2-1|AF |2-1 C.|BF |+1|AF |+1D.|BF |2+1|AF |2+1解析:由图形可知,△BCF 与△ACF 有公共的顶点F ,且A ,B ,C 三点共线,易知△BCF 与△ACF 的面积之比就等于|BC ||AC |.由抛物线方程知焦点F (1,0),作准线l ,则l 的方程为x =-1.∵点A ,B 在抛物线上,过A ,B 分别作AK ,BH 与准线垂直,垂足分别为点K ,H ,且与y 轴分别交于点N ,M .由抛物线定义,得|BM |=|BF |-1,|AN |=|AF |-1.在△CAN 中,BM ∥AN ,∴|BC ||AC |=|BM ||AN |=|BF |-1|AF |-1.答案:A6.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的准线与圆x 2+y 2-6x -7=0相切,则p 的值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直线x =-p2与圆(x -3)2+y 2=16相切,因此圆心(3,0)到直线x =-p 2的距离等于半径4,于是有3+p2=4,即p =2.答案:27.设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为F ,定点A (0,2).若线段F A 的中点B 在抛物线上,则B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抛物线的焦点F 的坐标为⎝ ⎛⎭⎪⎫p 2,0,线段F A 的中点B 的坐标为⎝ ⎛⎭⎪⎫p 4,1,代入抛物线方程得1=2p ×p4,解得p =2,故点B 的坐标为⎝ ⎛⎭⎪⎫24,1,故点B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24+22=324. 答案:3248.对于抛物线y 2=4x 上任意一点Q ,点P (a,0)都满足|PQ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设Q (x 0,±2x 0)(x 0≥0),则|PQ |=(x 0-a )2+4x 0≥|a |对∀x 0≥0恒成立, 即(x 0-a )2+4x 0≥a 2对∀x ≥0恒成立.化简得x 20+(4-2a )x 0≥0.当4-2a ≥0时,对∀x 0≥0,x 20+(4-2a )x 0≥0恒成立,此时a ≤2; 当4-2a <0时,0<x 0<2a -4时不合题意. 答案:(-∞,2]9.已知圆A :(x +2)2+y 2=1与定直线l :x =1,且动圆P 和圆A 外切并与直线l 相切,求动圆的圆心P 的轨迹方程.解析:如图,作PK 垂直于直线x =1,垂足为K ,PQ 垂直于直线x =2,垂足为Q ,则|KQ |=1, ∴|PQ |=r +1, 又|AP |=r +1. ∴|AP |=|PQ |.故点P 到圆心A (-2,0)的距离和到定直线x =2的距离相等.∴点P 的轨迹为抛物线,A (-2,0)为焦点. 直线x =2为准线. ∴p2=2.∴p =4.∴点P 的轨迹方程为y 2=-8x .10.如图所示,花坛水池中央有一喷泉,水管O ′P =1 m ,水从喷头P 喷出后呈抛物线状,先向上至最高点后落下,若最高点距水面2 m ,P 距抛物线的对称轴1 m ,则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多少米?(精确到整数位)解析: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x 2=-2py (p >0),依题意有P (-1,-1),在此抛物线上,代入得p =12, 故得抛物线方程为x 2=-y . 又因为B 点在抛物线上, 将B (x ,-2)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x =2,即|AB |=2,则水池半径应为|AB |+1=2+1,因此所求水池的直径为2(1+2),约为5 m , 即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5 m.[B 组 能力提升]1.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为F ,点P 1(x 1,y 1),P 2(x 2,y 2),P 3(x 3,y 3)在抛物线上,且2x 2=x 1+x 3,则有( ) A .|FP 1|+|FP 2|=|FP 3| B .|FP 1|2+|FP 2|2=|FP 3|2 C .2|FP 2|=|FP 1|+|FP 3| D .|FP 2|2=|FP 1|·|FP 3|解析:|FP 1|=x 1+p 2,|FP 2|=x 2+p 2,|FP 3|=x 3+p 2, ∵2x 2=x 1+x 3, ∴2|FP 2|=|FP 1|+| FP 3|. 答案:C2.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 ,并且经过点M (2,y 0).若点M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OM |等于( ) A .2 2 B .2 3 C .4 D .2 5 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p >0), 则焦点坐标为⎝ ⎛⎭⎪⎫p 2,0,准线方程为x =-p 2,∵M 在抛物线上,∴M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即2+p2=3,p =2,抛物线方程为y 2=4x ,∵M (2,y 0)在抛物线上,∴y 20=8,∴|OM |=22+y 20=22+8=2 3.答案:B3.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上一点M (1,m )(m >0)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双曲线 x 2a -y 2=1的左顶点为A .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AM 平行,则实数a 等于________.解析:由抛物线定义知1+p2=5,∴p =8, ∴抛物线方程为y 2=16x ,∴m 2=16, ∴m =4,即M (1,4),又∵A (-a ,0),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y =±1a x ,由题意知41+a =1a ,∴a =19.答案:194.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DEFG 的边长分别为a ,b (a <b ),原点O 为AD 的中点,抛物线y 2=2px (p >0)经过C ,F 两点,则ba =________.解析:∵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DEFG 的边长分别为a ,b ,O 为AD 的中点,∴C ⎝ ⎛⎭⎪⎫a 2,-a ,F ⎝ ⎛⎭⎪⎫a 2+b ,b .又∵点C ,F 在抛物线y 2=2px (p >0)上, ∴⎩⎪⎨⎪⎧a 2=pa ,b 2=2p ⎝ ⎛⎭⎪⎫a 2+b ,解得ba =2+1.答案:2+15.已知抛物线y 2=-x 与直线y =k (x +1)相交于A ,B 两点. (1)求证:OA ⊥OB ;(2)当△OAB 的面积等于10时,求k 的值.解析:(1)证明:设A (-y 21,y 1),B (-y 22,y 2). 则y 1=k (-y 21+1),y 2=k (-y 22+1), 消去k 得y 1(1-y 22)=y 2(1-y 21).∴(y 2-y 1)=y 1y 2(y 1-y 2), 又y 1≠y 2,∴y 1y 2=-1,∴OA →·OB →=y 1y 2+y 21y 22=y 1y 2(1+y 1y 2)=0, ∴OA ⊥OB .(2)S △OAB =12×1×|y 2-y 1|,由⎩⎨⎧y 2=-x ,y =k (x +1),得ky 2+y -k =0, ∴S △OAB =12×1×|y 2-y 1|=121k 2+4=10,∴k =±16.6.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试问:(1)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与点P 到y 轴的距离相等?(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点P 到x 轴的距离与点P 到准线的距离相等? 解析:(1)假设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 ,使得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与点P 到y 轴的距离相等.那么根据抛物线定义,得点P到准线的距离与点P到y轴的距离相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抛物线上不存在点P,使得点P到焦点F的距离与点P到y轴的距离相等.(2)假设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点P到x轴的距离与点P到准线的距离相等,则由抛物线定义,得点P到x轴的距离与点P到焦点的距离相等.这样的点是存在的,有两个,即当PF与x轴垂直时,满足条件.。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册综合测试题(含详解)
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直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直角”和“相等”B .语句“当a >1时,方程x 2-4x +a =0有实根”不是命题C .命题“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是真命题D .命题“当a >4时,方程x 2-4x +a =0有实根”是假命题 答案 D2.如果命题“綈p 且綈q ”是真命题,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p 或q ”是真命题 B .“p 且q ”是真命题 C .“綈p ”为真命题 D .以上都有可能解析 若“綈p 且綈q ”是真命题,则綈p ,綈q 均为真命题,即命题p 、命题q 都是假命题,故选C.答案 C3.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则双曲线x 2a 2-y 2b 2=1的渐近线方程为( )A .y =±12xB .y =±2xC .y =±4xD .y =±14x解析 由椭圆的离心率e =c a =32,可知c 2a 2=a 2-b 2a 2=34,∴b a =12,故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12x ,选A.答案 A4.若θ是任意实数,则方程x 2+y 2sin θ=4表示的曲线不可能是(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D .圆解析 当sin θ=1时,曲线表示圆. 当sin θ<0时,曲线表示的双曲线. 当sin θ>0时,曲线表示椭圆. 答案 C5.曲线y =x 3+1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3x +y +3=0 B .3x -y +3=0 C .3x -y =0D .3x -y -3=0解析 y ′=3x 2,∴y ′| x =-1=3,故切线方程为y =3(x +1),即3x -y +3=0. 答案 B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θ=π4是f (x )=sin(x -2θ)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a |-|b |=|a -b |的充要条件是a 与b 的方向相同 C .b =ac 是a ,b ,c 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 .m =3是直线(m +3)x +my -2=0与mx -6y +5=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答案 A7.函数f (x )=x 2+a ln x 在x =1处取得极值,则a 等于( ) A .2 B .-2 C .4D .-4解析 f (x )的定义域为(0,+∞), 又f ′(x )=2x +a x ,∴由题可知,f ′(1)=2+a =0,∴a =-2. 当a =-2时,f ′(x )=2x -2x =2(x -1)(x +1)x , 当0<x <1时,f ′(x )<0. 当x >1时,f ′(x )>0, ∴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 故选B. 答案 B8.设P 是椭圆x 29+y 24=1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cos ∠F 1PF 2的最小值是( )A .-19B .-1 C.19D.12解析 由椭圆方程a =3,b =2,c =5,∴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1|22|PF 1|·|PF 2|=(|PF 1|+|PF 2|)2-|F 1F 2|2-2|PF 1||PF 2|2|PF 1|·|PF 2|=(2a )2-(2c )2-2|PF 1||PF 2|2|PF 1|·|PF 2|=162|PF 1|·|PF 2|-1.∵|PF 1|·|PF 2|≤(|PF 1|+|PF 2|2)2=9, ∴cos ∠F 1PF 2≥162×9-1=-19,故选A.答案 A9.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a ≥b >-1,则a 1+a ≥b1+b;②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m ≤n ,则m (n -m )≤n2;③设P (x 1,y 1)为圆O 1:x 2+y 2=9上任一点,圆O 2以Q (a ,b )为圆心且半径为1.当(a -x 1)2+(b -y 1)2=2时,圆O 1与圆O 2相切.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D .3个解析 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两圆的位置关系.显然命题①正确,命题②用“分析法”便可证明其正确性.命题③:若两圆相切,则两圆心间的距离等于4或2,二者均不符合,故为假命题.故选B.答案 B10.如图所示是y =f (x )的导数图像,则正确的判断是( ) ①f (x )在(-3,1)上是增函数; ②x =-1是f (x )的极小值点;③f (x )在(2,4)上是减函数,在(-1,2)上是增函数; ④x =2是f (x )的极小值点.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D .①③④解析 从图像可知,当x ∈(-3,-1),(2,4)时,f (x )为减函数,当x ∈(-1,2),(4,+∞)时,f (x )为增函数,∴x =-1是f (x )的极小值点, x =2是f (x )的极大值点,故选B. 答案 B11.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直线l :x =a 2c (c 2=a 2+b 2)上一点,且PF 1⊥PF 2,|PF 1|·|PF 2|=4a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2B. 3C. 2D. 3解析 设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A ,在Rt △PF 1F 2中,有|PF 1|·|PF 2|=|F 1F 2|·|P A |,则|P A |=2ab c ,又|P A |2=|F 1A |·|F 2A |,则4a 2b 2c 2=(c -a 2c )·(c +a 2c )=c 4-a 4c 2,即4a 2b 2=b 2(c 2+a 2),即3a 2=c 2,从而e =ca = 3.选B.答案 B12.设p :f (x )=x 3+2x 2+mx +1在(-∞,+∞)内单调递增,q :m ≥8x x 2+4对任意x >0恒成立,则p 是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f (x )在(-∞,+∞)内单调递增,则f ′(x )≥0在(-∞,+∞)上恒成立,即3x 2+4x +m ≥0对任意x ∈R 恒成立,故Δ≤0,即m ≥43;m ≥8xx 2+4对任意x >0恒成立,即m ≥(8x x 2+4)max ,因为8x x 2+4=8x +4x ≤2,当且仅当x =2时,“=”成立,故m ≥2.易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以x 24-y 212=-1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的椭圆方程为________.解析 ∵双曲线y 212-x 24=1的焦点坐标为(0,±4),顶点坐标为(0,±23), ∴椭圆的顶点坐标为(0,±4),焦点坐标为(0,±23),在椭圆中a =4,c =23,b 2=4.∴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16=1. 答案 x 24+y 216=114.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函数y =tan x 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②奇函数的图像一定过原点;③函数y =sin2x +cos2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其中假.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 ①不正确,如x =π4时tan x =1,当x =9π4时tan x =1,而9π4>π4,所以tan x 不是增函数;②不正确,如函数y =1x 是奇函数,但图像不过原点;③正确.答案 ①②15.若要做一个容积为324的方底(底为正方形)无盖的水箱,则它的高为________时,材料最省.解析 把材料最省问题转化为水箱各面的面积之和最小问题,然后列出所用材料和面积关于边长a 的函数关系式.设水箱的高度为h ,底面边长为a ,那么V =a 2h =324,则h =324a 2,水箱所用材料的面积是S =a 2+4ah =a 2+1296a ,令S ′=2a -1296a 2=0,得a 3=648,a =633, ∴h =324a 2=324(633)2=333,经检验当水箱的高为333时,材料最省. 答案 33316.设m ∈R ,若函数y =e x +2mx (x ∈R)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因为函数y =e x +2mx (x ∈R)有大于零的极值点,所以y ′=e x +2m =0有大于0的实根.令y 1=e x ,y 2=-2m ,则两曲线的交点必在第一象限.由图像可得-2m >1,即m <-12.答案 m <-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过点(1,1),且在点(2,-1)处与直线y =x -3相切,求a ,b ,c 的值.解 本题涉及了3个未知量,由题意可列出三个方程即可求解. ∵y =ax 2+bx +c 过点(1,1), ∴a +b +c =1.①又∵在点(2,-1)处与直线y =x -3相切, ∴4a +2b +c =-1.②∴y ′=2ax +b ,且k =1. ∴k =y ′| x =2=4a +b =1, ③联立方程①②③得⎩⎪⎨⎪⎧a =3,b =-11,c =9.18.(12分)已知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63,直线l :y =-x +22与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C 1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求椭圆C 1的方程.解 ∵e =63,∴e 2=c2a 2=a 2-b 2a 2=23,∴a 2=3b 2.∵直线l :y =-x +22与圆x 2+y 2=b 2相切, ∴222=b ,∴b =2.∴b 2=4,a 2=12.∴椭圆C 1的方程是x 212+y 24=1.19.(12分)已知函数f (x )=ln x ,g (x )=ax (a >0),设F (x )=f (x )+g (x ).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若以函数y =F (x )(x ∈(0,3])图像上任意一点P (x 0,y 0)为切点的切线的斜率k ≤12恒成立,求实数a 的最小值.解 (1)F (x )=f (x )+g (x )=ln x +a x (x >0),则F ′(x )=1x -a x 2=x -ax 2(x >0), ∵a >0,由F ′(x )>0,得x ∈(a ,+∞),∴F (x )在(a ,+∞)上单调递增; 由F ′(x )<0,得x ∈(0,a ), ∴F (x )在(0,a )上单调递减.∴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a ),单调递增区间为(a ,+∞).(2)由(1)知F ′(x )=x -a x 2(0<x ≤3),则k =F ′(x 0)=x 0-a x 20≤12(0<x 0≤3)恒成立,即a ≥(-12x 20+x 0)max ,当x 0=1时,-12x 20+x 0取得最大值12, ∴a ≥12,∴a min =12.20.(12分)已知定点F (0,1)和直线l 1:y =-1,过定点F 与直线l 1相切的动圆圆心为点C .(1)求动点C 的轨迹方程;(2)过点F 的直线l 2交轨迹于两点P ,Q ,交直线l 1于点R ,求RP →·RQ →的最小值.解 (1)由题设知点C 到点F 的距离等于它到l 1的距离, ∴点C 的轨迹是以F 为焦点,l 1为准线的抛物线. ∴所求轨迹的方程为x 2=4y .(2)由题意知,直线l 2的方程可设为y =kx +1(k ≠0),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 得x 2-4kx -4=0.设P (x 1,y 1),Q (x 2,y 2),则x 1+x 2=4k ,x 1x 2=-4.又易得点R 的坐标为(-2k ,-1).∴RP →·RQ →=(x 1+2k ,y 1+1)·(x 2+2k ,y 2+1)=(x 1+2k )(x 2+2k )+(kx 1+2)(kx 2+2)=(1+k 2)x 1x 2+(2k +2k )(x 1+x 2)+4k 2+4 =-4(1+k 2)+4k (2k +2k )+4k 2+4 =4(k 2+1k 2)+8. ∵k 2+1k 2≥2,当且仅当k 2=1时取等号,∴RP →·RQ →≥4×2+8=16,即RP →·RQ →的最小值为16.21.(12分)已知函数f (x )=x 2-8ln x ,g (x )=-x 2+14x .(1)求函数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f (x )与g (x )在区间(a ,a +1)上均为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3)若方程f (x )=g (x )+m 有唯一解,试求实数m 的值.解 (1)因为f ′(x )=2x -8x ,所以切线的斜率k =f ′(1)=-6,又f (1)=1,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y -1=-6(x -1),即y =-6x +7.(2)因为f ′(x )=2(x +2)(x -2)x, 又x >0,所以当x >2时,f ′(x )>0;当0<x <2时,f ′(x )<0.即f (x )在(2,+∞)上单调递增,在(0,2)上单调递减.又g (x )=-(x -7)2+49,所以g (x )在(-∞,7)上单调递增,在(7,+∞)上单调递减,欲使函数f (x )与g (x )在区间(a ,a +1)上均为增函数,则⎩⎨⎧ a ≥2,a +1≤7,解得2≤a ≤6.故a 的取值范围是[2,6](3)原方程等价于2x 2-8ln x -14x =m ,令h (x )=2x 2-8ln x -14x ,则原方程即为h (x )=m .因为当x >0时原方程有唯一解,所以函数y =h (x )与y =m 的图像在y 轴右侧有唯一的交点.又h ′(x )=4x -8x -14=2(x -4)(2x +1)x,且x >0, 所以当x >4时,h ′(x )>0;当0<x <4时,h ′(x )<0.即h (x )在(4,+∞)上单调递增,在(0,4)上单调递减,故h (x )在x =4处取得最小值,从而当x >0时原方程有唯一解的充要条件是m =h (4)=-16ln2-24.22.(12分)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32,且经过点M (4,1),直线l :y =x +m 交椭圆于A ,B 两点.(1)求椭圆的方程;(2)若直线l 不过点M ,试问直线MA ,MB 与x 轴能否围成等腰三角形?解 (1)根据题意,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因为e =32,a 2-b 2=c 2,所以a 2=4b 2.又椭圆过点M (4,1),所以16a 2+1b 2=1,则可得b 2=5,a 2=20,故椭圆的方程为x 220+y 25=1.(2)将y =x +m 代入x 220+y 25=1并整理得5x 2+8mx +4m 2-20=0,Δ=(8m )2-20(4m 2-20)>0,得-5<m <5. 设直线MA ,MB 的斜率分别为k 1和k 2, 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8m 5,x 1x 2=4m 2-205. k 1+k 2=y 1-1x 1-4+y 2-1x 2-4=(y 1-1)(x 2-4)+(y 2-1)(x 1-4)(x 1-4)(x 2-4). 上式分子=(x 1+m -1)(x 2-4)+(x 2+m -1)·(x 1-4) =2x 1x 2+(m -5)(x 1+x 2)-8(m -1)=2(4m 2-20)5-8m (m -5)5-8(m -1)=0, 即k 1+k 2=0.所以直线MA,MB与x轴能围成等腰三角形.。
高中数学选修2-3习题及答案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1.将3个不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则不同放法种数有( ) A .81 B .64 C .12 D .142.从4台甲型和5台乙型电视机中任意取出3台,其中至少有甲型与乙型电视机 各1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 .140种 B.84种 C.70种 D.35种3.5个人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在两端的排法种数有( )A .33AB .334AC .523533A A A -D .2311323233A A A A A +4.,,,,a b c d e 共5个人,从中选1名组长1名副组长,但a 不能当副组长, 不同的选法总数是( )A.20 B .16 C .10 D .65.现有男、女学生共8人,从男生中选2人,从女生中选1人分别参加数学、 物理、化学三科竞赛,共有90种不同方案,那么男、女生人数分别是( ) A .男生2人,女生6人 B .男生3人,女生5人 C .男生5人,女生3人 D .男生6人,女生2人.6.在82x ⎛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7 B .7- C .28 D .28-7.5(12)(2)x x -+的展开式中3x 的项的系数是( ) A.120 B .120- C .100 D .100-8.22nx ⎫⎪⎭展开式中只有第六项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 .180B .90C .45D .360二、填空题1.从甲、乙,……,等6人中选出4名代表,那么(1)甲一定当选,共有 种选法.(2)甲一定不入选,共有 种选法.(3)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人当选,共有 种选法.2.4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排,女生不排两端,则有 种不同排法. 3.由0,1,3,5,7,9这六个数字组成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奇数.4.在10(x 的展开式中,6x 的系数是 .5.在220(1)x -展开式中,如果第4r 项和第2r +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r = ,4r T = .6.在1,2,3,...,9的九个数字里,任取四个数字排成一个首末两个数字是奇数的四位数,这样的四位数有_________________个?7.用145,x 四个不同数字组成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中的数字的总和为288,则x . 8.从1,3,5,7,9中任取三个数字,从0,2,4,6,8中任取两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有________________个? 三、解答题1.判断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并计算出结果.(1)高三年级学生会有11人:①每两人互通一封信,共通了多少封信?②每两人互握了一次手,共握了多少次手?(2)高二年级数学课外小组10人:①从中选一名正组长和一名副组长,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②从中选2名参加省数学竞赛,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有2,3,5,7,11,13,17,19八个质数:①从中任取两个数求它们的商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商?②从中任取两个求它的积,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积? 2.7个排成一排,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1)甲排头,(2)甲不排头,也不排尾,(3)甲、乙、丙三人必须在一起, (4)甲、乙之间有且只有两人, (5)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 (6)甲在乙的左边(不一定相邻),(7)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矮,自左向右的顺序, (8)甲不排头,乙不排当中。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命题“如果x≥a2+b2,那么x≥2ab”的逆否命题是( ) A.如果x<a2+b2,那么x<2abB.如果x≥2ab,那么x≥a2+b2C.如果x<2ab,那么x<a2+b2D.如果x≥a2+b2,那么x<2ab2.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面积相等的(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是偶数且是无理数B.8≥10C.有些梯形内接于圆D.xR,x2x+1≠04.命题“所有奇数的立方是奇数”的否定是( )A.所有奇数的立方不是奇数B.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C.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D.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奇数二、填空题5.命题“若a=1,则a2=1”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0是函数f(x)=ax2+bx+c为偶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全称命题“aZ,a有一个正因数”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特称命题“有些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等”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的______ ___,则非p是非q9.设p:|5x1|>4;?三、解答题10.求证:a+2b=0是直线ax+2y+3=0和直线x+by+2=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11.已知集合A={x|x23x+2=0},B={x|x2mx+2=0},若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范围.??12.给定两个命题,:对任意实数都有恒成立;: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如果与中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命题,常用逻辑用语答案14 CACC?5.如果a2≠1,那么a≠1 6.充分必要条件7.a0Z,a0没有正因数???8.每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不相等9.即不充分也不必要10.充分性:当b=0时,则a=0,此时两直线分别垂直坐标轴,显然垂直;当b≠0时,两直线的斜率分别是k1=,k2=,由a+2b=0,k1k2=()()=1,两直线互相垂直.??????必要性:如果两直线互相垂直且斜率存在,则k1k2=()()=1,∴a+2b=0;如果两直线中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且互相垂直,则b=0,且a=0,∴a+2b=0.????11、A={1,2},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BA.所以B=、B={1}或{2},?,∴.=m28<0B=φ时,△当?无解.综上所述.时,,m当B={1}或{2}a<4;≤a=0或012.解:P真:对任意实数都有恒成立??≤;0a14a≥q真: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如果P正确,且Q不正确,有0≤a<4,且a>,∴<a<4;如果Q正确,且P不正确,有a<0或a≥4,且a≤,∴a<0.所以(,0)∪(,4).???常用逻辑用语答案14 CACC?5.如果a2≠1,那么a≠1 6.充分必要条件7.a0Z,a0没有正因数???8.每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不相等9.即不充分也不必要10.充分性:当b=0时,则a=0,此时两直线分别垂直坐标轴,显然垂直;当b≠0时,两直线的斜率分别是k1=,k2=,由a+2b=0,k1k2=()()=1,两直线互相垂直.??????必要性:如果两直线互相垂直且斜率存在,则k1k2=()()=1,∴a+2b=0;如果两直线中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且互相垂直,则b=0,且a=0,∴a+2b=0.????11、A={1,2},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BA.所以B=、B={1}或{2},?,∴.=m28<0B=φ时,△当?无解.综上所述.时,,m当B={1}或{2}a<4;≤或0.解:12P真:对任意实数都有恒成立a=0??≤;0a14a≥q真: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如果P正确,且Q不正确,有0≤a<4,且a>,∴<a<4;如果Q正确,且P不正确,有a<0或a≥4,且a≤,∴a<0.所以(,0)∪(,4).???圆锥曲线练习题一.选择题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分别为,则其离心率为() 1.1A.B. C. D.4y2=4x的焦点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A,过抛物线B两点,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2.为3,则|AB|等于()A.10B.8C.6D.4若双曲线+=1的离心率,则k的取值范围是() 3.A. B. C. D.与y轴相切且和半圆x2+y2=4(0≤x≤2)内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4. B. A. C. D.过点M(2,0)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两点,设线段的中点为P,若直线l的斜率为,5.的斜率为,则等于()直线OP?1-A. B. C. D.2.如果方程+=1表示双曲线,那么下列椭圆中,与这个双曲线共焦点的是()6. A. B. C. D.二.填空题椭圆+=1的焦点分别是,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的中点在y轴上,那么是的7.倍.椭圆+=1的焦点分别是,过原点O做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ABF2的面积8.是20,则直线AB的方程是.?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的双曲线方程是9.已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则k的取值范围10.是.三.解答题?抛物线y=-x2与过点M(0,1)的直线L相交于A,B两点,O为原点,若OA和OB11.的斜率之和为1,求直线L的方程.?已知中心在原点,一焦点为F(0,)的椭圆被直线截得的弦的中点横坐标为,求此12.椭圆的方程.13.是椭圆+=1的两个焦点,为椭圆上一点,且AF1F2=45,求的面积.???圆锥曲线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CBCADD二.填空题:7. 7倍8.y=x 9. -=1 10.-,3)<k<-1?三.解答题解:斜率不存在不合题意,设直线代入抛物线得11.有kR 设点则+=1,?由根与系数关系,解得直线方程.=50,则1解:设所求的椭圆为+=12.椭圆与直线联立有,由已知=,.1a2=75,b2=25.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根与系数关系带入得解得.解:13.圆锥曲线练习题答案CBCADD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k<--=7. 7倍8.y=x 9. 1 10.-?三.解答题解:斜率不存在不合题意,设直线代入抛物线得13.有kR 设点则+=1,?由根与系数关系,解得直线方程.=50,则解:设所求的椭圆为+=114.椭圆与直线联立有,由已知=,.1a2=75,b2=25.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根与系数关系带入得解得.解:13.空间向量练习题一.选择题1.直棱柱ABCA1B1C1中,若=,=,=,则=( )?→→+++D.+B.+C.A.b?c????2.已知A,B,C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外的任意一点O,下列条件中能确定点M与A,B,C一定共面的是( )→→→A.=++C.=2OA?OB?OC1→C.=++D.=++OC 33.若向量同时垂直向量和,向量=+(,R, ,≠0),则()???????A.∥B.C.与不平行也不垂直D.以上均有可能?4.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P,A,B三点共线B.若{,,}为空间一个基底,则{+,+,+}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C.|()|=||||||???D.ABC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0??5.已知=(+1,0,2),=(6,21,2),∥,则和的值分别为( )??????A.,B.5,2C.,D.5,2????二.填空题6.若=(2,3,1),=(2,0,3),=(0,2,2),则(+)=________.??7.已知G是ABC的重心,O是空间任一点,若++=,则的值为_______.??? 8.已知||=1,||=2,<,>=60,则|(+2)|=________.??三.解答题9.若向量(+3)(75),(4)(72),求与的夹角.?????10.设,试求实数,使成立.求与侧面所成的角.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1.侧棱长为,小大的角面二,时值何于等问,动移上棱在点,,,中体方长在.12.为.空间向量练习题答案 DDBBA一.选择题6.3 83 7.二.填空题6.5三.解答题9.由已知向量垂直列方程,解得2=2=2,∴cos<,>=,∴与夹角为60.?? 10.由成立,可建立方程组,解得.11.以A为原点,分别以,,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a,0),A1(0,0,a),C1(,2)a,a,a),由于=(1,0,0)是面的法向量,??计算得cos<,>=,∴<,>=60.故与侧面所成的角为30.??12.设,以为原点,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2x,1,2)可求得平面的法向量为?..(舍去)空间向量练习题答案 DDBBA一.选择题6.3 8二.填空题6.3 7.5三.解答题9.由已知向量垂直列方程,解得2=2=2,∴cos<,>=,∴与夹角为60.?? 10.由成立,可建立方程组,解得.11.以A为原点,分别以,,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a,0),A1(0,0,a),C1(,2)a,a,a),由于=(1,0,0)是面的法向量,??计算得cos<,>=,∴<,>=60.故与侧面所成的角为30.??12.设,以为原点,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求得平面的法向量为=(2x,1,2)?..(舍去)。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习题: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含答案)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A组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是正方形”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得出“四边形是正方形”,但当“四边形是正方形”时必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B2.“x≤2或x≥5”是“x2-7x+10>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x2-7x+10>0,解得x>5或x<2.∴“x≤2或x≥5”是“x2-7x+10>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答案:B3.“a=2”是“直线ax+2y=0平行于直线x+y=1”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a=2,则ax+2y=0即为x+y=0与直线x+y=1平行,反之若ax+2y=0与x+y=1平行,则-=-1,a=2,故选C.答案:C4.给出下列3个结论:①x2>4是x3<-8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在△ABC中,AB2+AC2=BC2是△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③若a,b∈R,则“a2+b2≠0”是“a,b不全为0”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由x2>4可得x>2或x<-2,而由x3<-8可得x<-2,所以x2>4是x3<-8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①正确;在△ABC中,若AB2+AC2=BC2,则△ABC一定为直角三角形,反之不成立,AB2+AC2=BC2是△ABC为直角三角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②不正确;容易判断③正确.答案:C5.“φ=π”是“曲线y=sin(2x+φ)过坐标原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当φ=π时,y=sin(2x+π)=-sin 2x,此时曲线过原点;而当曲线过原点时,φ=kπ,k∈Z.答案:A6.指数函数f(x)=(3-a)x是单调递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解析: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要使该函数为增函数,只要3-a>1,即a<2.答案:a<27.已知a,b是两个命题,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a是¬b的条件.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a⇒b,∴¬b⇒¬a.∴¬a是¬b的必要条件.答案:必要8.下面两个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2>a2+c2,q:△ABC为钝角三角形;(2)a,b∈R,p:x>a2+b2,q:x>2ab.解(1)在△ABC中,因为b2>a2+c2,所以cos B=<0,所以B为钝角,即△ABC为钝角三角形.反之,若△ABC为钝角三角形,B可能为锐角,这时b2<a2+c2.所以p⇒q,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因为当a,b∈R时,有a2+b2≥2ab,所以p⇒q.反之,若x>2ab,则不一定有x>a2+b2,即p⇒q,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9.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作答).(1)向量a=(x1,y1),b=(x2,y2),p:,q:a∥b;(2)p:|x|=|y|,q:x=-y;(3)p:直线l与平面α内两条平行直线垂直,q:直线l与平面α垂直;(4)f(x),g(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h(x)=f(x)+g(x),p:f(x),g(x)均为偶函数,q:h(x)为偶函数.解(1)由向量平行公式可知p⇒q,但当b=0时,a∥b不能推出,即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因为|x|=|y|⇒x=±y,所以p q,但q⇒p,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p q,但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q⇒p,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f(x),g(x)均为偶函数,则h(-x)=f(-x)+g(-x)=f(x)+g(x)=h(x),所以p⇒q,但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0.已知实数p:x2-4x-12≤0,q:(x-m)(x-m-1)≤0.(1)若m=2,则p是q的什么条件;(1)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实数p:x2-4x-12≤0,解得-2≤x≤6,q:(x-m)(x-m-1)≤0,解得m≤x≤m+1,令A=[-2,6],B=[m,m+1],(1)若m=2,则B=[2,3],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B⫋A,则解得-2≤m≤5,∴m∈[-2,5].B组1.m=是直线x-y+m=0与圆x2+y2-2x-2=0相切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圆心(1,0)到直线x-y+m=0距离d=,得m=或m=-3,故选A.答案:A2.若向量a=(x,3)(x∈R),则“x=4”是“|a|=5”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x=4,则a=(4,3),所以|a|==5;若|a|=5,则=5,所以x=±4,故“x=4”是“|a|=5”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3.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n}中,a1>0,则“a1<a3”是“q>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在等比数列中,若a1<a3,则a1<a1q2.∵a1>0,∴q2>1,即q>1或q<-1.若q>1,则a1q2>a1,即a1<a3成立.∴“a1<a3”是“q>1”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答案:B4.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α内,则“l⊥α”是“l⊥m且l⊥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因为l⊥α,m⊂α,n⊂α,所以l⊥m且l⊥n,故充分性成立;当l⊥m且l⊥n时,m,n⊂α,不一定有m与n相交,所以l⊥α不一定成立,故必要性不成立.答案:A5.“0≤m≤1”是“函数f(x)=cos x+m-1有零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令f(x)=cos x+m-1=0,得cos x=-m+1,若函数有零点,则-1≤-m+1≤1,解得0≤m≤2,因此“0≤m≤1”是“函数f(x)=cos x+m-1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6.在△ABC中,设命题p:,命题q:△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条件.解析:由,得,因此b2=ac,a2=bc,c2=ab,可得a=b=c,故△ABC是等边三角形;反之,若△ABC是等边三角形,则一定有.故命题p是命题q的充要条件.答案:充要7.给出下列命题:①“a>b”是“a2>b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lg a=lg b”是“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x,y∈R,则“|x|=|y|”是“x2=y2”的充要条件;④在△ABC中,“sin A>sin B”是“A>B”的充要条件.其中真命题是.(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a=-2,b=-3时,a>b,而a2<b2,∴a>b对a2>b2不具备充分性,故①错误;∵lg a=lg b⇒a=b,∴具备充分性,故②错误;∵|x|=|y|⇒x2=y2,x2=y2⇒|x|=|y|,∴“|x|=|y|”是“x2=y2”的充要条件,③正确;∵在△ABC中,(1)当A,B均为锐角或一个为锐角一个为直角时,sin A>sin B⇔A>B.(2)当A,B有一个为钝角时,假设B为钝角,∵A+B<π⇒A<π-B⇒sin A<sin B,与sin A>sin B矛盾,∴只能A为钝角.∴sin A>sin B⇒A>B;反过来A>B,A为钝角时,π-A>B⇒sin A>sin B,∴④正确.答案:③④8.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p n+q(p≠0且p≠1),求证:数列{a n}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q=-1.证明充分性:当q=-1时,a1=p-1,当n≥2时,a n=S n-S n-1=(p-1),当n=1时也成立.于是=p(p≠0且p≠1),即数列{a n}为等比数列.必要性:当n=1时,a1=S1=p+q.当n≥2时,a n=S n-S n-1=p n-1(p-1),因为p≠0且p≠1,所以=p.因为{a n}为等比数列,所以=p,即=p,即p-1=p+q,故q=-1.综上所述,q=-1是数列{a n}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 >0”是“|a |>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a >0⇒|a |>0,|a |>0D ⇒/a >0,∴“a >0”是“|a |>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 A2.命题“∀x ∈R ,x 2-2x +4≤0”的否定为( )A .∀x ∈R ,x 2-2x +4≥0B .∀x ∉R ,x 2-2x +4≤0C .∃x ∈R ,x 2-2x +4>0D .∃x ∉R ,x 2-2x +4>0答案 C3.“x =2k π+π4(k ∈Z )”是“tan x =1”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tan(2k π+π4)=tan π4=1,所以充分;但反之不成立,如tan 5π4=1.答案 A4.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x ∈R,2x -1>0B .∀x ∈N *,(x -1)2>0C.∃x∈R,lg x<1 D.∃x∈R,tan x=2解析对于B选项x=1时,(x-1)2=0,故选B.答案 B5.如果命题“綈p”为真,命题“p∧q”为假,那么()A.q为假B.q为真C.p或q为真D.p或q不一定为真解析∵命题“綈p”为真,∴命题“p”为假,又“p∧q”为假,∴q可真也可以假.∴p或q可真也可以假,故应选D.答案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为假;②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③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一定为真;④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一定为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答案 B7.设{a n}是首项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则“a1<a2”是“数列{a n}是递增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8.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 ∀x >0且x ≠1,都有x +1x >2B. ∀a ∈R ,直线ax +y =a 恒过定点(1,0)C. ∀φ∈R ,函数y =sin(x +φ)都不是偶函数D .∃m ∈R ,使f (x )=(m -1)·xm 2-4m +3是幂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解析 A .当x >0时,x +1x ≥2 x ·1x =2,∵x ≠1,∴x +1x >2,故A 为真命题.B .将(1,0)代入直线ax +y =a 成立,B 为真命题.C .当φ=π2时,函数y =sin(x +π2)是偶函数,C 为假命题.D .当m =2时,f (x )=x -1是幂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D 为真命题,故选C.答案 C9.下列选项中,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p :a +c >b +d ,q :a >b ,且c >dB .p :a >1,b >1,q :f (x )=a x -b (a >0,且a ≠1)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C. p :x =1,q :x 2=xD .p :a >1,q :f (x )=log a x (a >0,且a ≠1)在(0,+∞)上为增函数答案 A10.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命题“负数的平方是正数”不是全称命题B.命题“∀x∈N,x3>x”的否定是“∃x0∈N,x30>x0”C.“a=1”是“函数f(x)=cos2ax-sin2ax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b=0”是“函数f(x)=ax2+bx+c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解析∵“负数的平方是正数”即∀x<0,则x2>0,是全称命题,∴A不正确;∵对全称命题“∀x∈N,x3>x”的否定是“∃x0∈N,x30≤x0”,∴B不正确;∵f(x)=cos2ax-sin2ax=cos2ax,当最小正周期为π时,有2π|2a|=π.∴|a|=1D⇒a=1,∴a=1是“函数f(x)=cos2ax-sin2ax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C不正确;D正确.答案 D11.下列四个命题中,其中真命题是()①“若xy=1,则lg x+lg y=0”的逆命题;②“若a·b=a·c,则a⊥(b-c)”的否命题;③“若b≤0,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的逆命题.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①逆命题:“若lg x+lg y=0,则xy=1”为真命题.②逆命题:“若a⊥(b-c),则a·b=a·c”为真命题,根据逆命题与否命题的等价性,则否命题也为真命题.③当b≤0时,Δ=4b2-4(b2+b)=-4b≥0,知方程有实根,故原命题为真命题,所以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④真命题.答案 B12.已知命题p :∀x ∈[1,2],x 2-a ≥0,命题q :∃x 0∈R ,x 20+2ax 0+2-a =0.若命题“p ∧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或a =1B .a ≤-2或1≤a ≤2C .a ≥1D .-2≤a ≤1解析 ∀x ∈[1,2],x 2-a ≥0,即a ≤x 2,当x ∈[1,2]时恒成立,∴a ≤1.∃x 0∈R ,x 20+2ax 0+2-a =0,即方程x 2+2ax +2-a =0有实根,∴Δ=4a 2-4(2-a )≥0,∴a ≤-2,或a ≥1.又p ∧q 为真,故p ,q 都为真,∴⎩⎨⎧ a ≤1,a ≤-2,或a ≥1.∴a ≤-2,或a =1.答案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写出命题:“若方程ax 2-bx +c =0的两根均大于0,则ac >0”的一个等价命题是________.解析 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因此只要写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即可.答案 若ac ≤0,则方程ax 2-bx +c =0的两根不都大于014.已知p :x 2-x ≥2,q :|x -2|≤1,且p ∧q 与綈q 同时为假命题,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 由x 2-x ≥2,得x ≥2,或x ≤-1,|x -2|≤1,得1≤x ≤3,∵p ∧q 与綈q 同时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p 为假命题,∴1≤x <2.答案 1≤x <215.已知直线l 1:2x -my +1=0与l 2:x +(m -1)y -1=0,则“m =2”是l 1⊥l 2的________条件.解析 若l 1⊥l 2,只需2×1+(-m )(m -1)=0,即m 2-m -2=0,即m =2,或m =-1,∴m =2是l 1⊥l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 充分不必要16.下列四种说法:①命题“∀x ∈R ,都有x 2-2<3x ”的否定是“∃x ∈R ,使得x 2-2≥3x ”;②若a ,b ∈R ,则2a <2b 是log 12a >log 12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把函数y =sin(-3x )(x ∈R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π4个单位即可得到函数y =sin(-3x -π4)(x ∈R )的图象;④若向量a ,b 满足|a |=1,|b |=2,且a 与b 的夹角为2π3,则|a+b |= 3.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解析 ①正确.②若2a <2b ,则a <b ,当a 或b 为负数时,log 12a >log 12b 不成立,若log 12a >log 12b ,∴0<a <b ,∴2a <2b .故②正确.③把y =sin(-3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右平移π4,得到y =sin[-3(x-π4)]=sin(-3x +3π4),故③不正确.④由题可知,a ·b =1×2cos 2π3=-1,∴|a +b |2=a 2+2a ·b +b 2=3,∴|a +b |=3,故④正确.答案 ①②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平面内,凸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有一些奇函数的图象过原点;(3)∃x 0∈R,2x 20+x 0+1<0;(4)∀x ∈R ,sin x +cos x ≤ 2.解 (1)可以改写为“平面内,所有凸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故是全称命题,且为真命题.(2)“有一些”是存在量词,故该命题为特称命题,显然是真命题.(3)是特称命题.∵2x 20+x 0+1=2(x 0+14)2+78>0,∴不存在x 0∈R ,使2x 20+x 0+1<0,故该命题为假命题.(4)是全称命题.∵sin x +cos x =2sin(x +π4)≤2恒成立,∴对任意的实数x ,sin x +cos x ≤2都成立,故该命题是真命题.18.(12分)写出命题“已知a ,b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有非空解集,则a 2≥4b ”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解 逆命题为:“已知a ,b ∈R ,若a 2≥4b ,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有非空解集”.由a 2≥4b 知,Δ=a 2-4b ≥0.这说明抛物线y =x 2+ax +b 与x 轴有交点,那么x 2+ax +b ≤0必有非空解集.故逆命题是真命题.19.(12分)设集合M ={x |y =log 2(x -2)},P ={x |y =3-x },则“x ∈M 或x ∈P ”是“x ∈(M ∩P )”的什么条件?解 由题设知,M ={x |x >2},P ={x |x ≤3}.∴M ∩P =(2,3],M ∪P =R当x ∈M ,或x ∈P 时x ∈(M ∪P )=RD ⇒/x ∈(2,3]=M ∩P .而x ∈(M ∩P )⇒x ∈R∴x∈(M∩P)⇒x∈M,或x∈P.故“x∈M,或x∈P”是“x∈(M∩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0.(12分)写出下列各命题的否定形式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1)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2)有些质数是奇数;(3)所有的方程都不是不等式;(4)自然数的平方是正数.解原命题的否定形式:(1)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为真命题.(2)所有质数都不是奇数,为假命题.(3)至少存在一个方程是不等式,为假命题.(4)自然数的平方不都是正数,为真命题.21.(12分)已知a>0,a≠1,设p:函数y=log a(x+3)在(0,+∞)上单调递减,q:函数y=x2+(2a-3)x+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如果p∨q真,p∧q假,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对于命题p:当0<a<1时,函数y=log a(x+3)在(0,+∞)上单调递减.当a>1时,函数y=log a(x+3)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如果p为真命题,那么0<a<1.如果p为假命题,那么a>1.对于命题q:如果函数y=x2+(2a-3)x+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那么Δ=(2a -3)2-4>0,即4a 2-12a +5>0⇔a <12,或a >52.又∵a >0,所以如果q 为真命题,那么0<a <12或a >52.如果q 为假命题,那么12≤a <1,或1<a ≤52.∵p ∨q 为真,p ∧q 为假,∴p 与q 一真一假.如果p 真q 假,那么⎩⎪⎨⎪⎧ 0<a <1,12≤a <1,或1<a ≤52,⇔12≤a <1. 如果p 假q 真,那么⎩⎪⎨⎪⎧ a >1,0<a <12,或a >52,⇔a >52.∴a 的取值范围是[12,1)∪(52,+∞). 22.(12分)设命题p :实数x 满足x 2-4ax +3a 2<0,其中a >0.命题q :实数x 满足⎩⎪⎨⎪⎧x 2-x -6≤0,x 2+2x -8>0. (1)当a =1,且p ∧q 为真,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2)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1)由x 2-4ax +3a 2<0,得a <x <3a (a >0).当a =1时,1<x <3,所以p :1<x <3.由⎩⎨⎧ x 2-x -6≤0,x 2+2x -8>0,解得2<x ≤3,所以q :2<x ≤3.若p ∧q 为真,则p 真且q 真,所以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x |2<x <3}.(2)设A ={x |x 2-4ax +3a 2<0,a >0}={x |a <x <3a ,a >0},B =⎩⎪⎨⎪⎧ x ⎪⎪⎪⎪⎭⎪⎬⎪⎫⎩⎨⎧ x 2-x -6<0,x 2+2x -8>0={x |2<x ≤3}.根据题意可得B A ,则0<a ≤2且3a >3,即1<a ≤2.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a ≤2}.。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 1.3-1.4试题(含答案)
高中新课标数学选修(1-1)1.3~1.4测试题一、选择题1.若命题:21()+∈Z是偶数,q n np m m-∈Z是奇数,命题:21()则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p q∨为真B.p q∧为真C.p⌝为真D.q⌝为假答案:A2.在下列各结论中,正确地是()①“p q∧”为真是“p q∨”为真地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②“p q∧”为假是“p q∨”为假地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③“p q∨”为真是“p⌝”为假地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条件;④“p⌝”为真是“p q∧”为假地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3.由下列命题构成地“p q∨”,“p q∧”均为真命题地是()A.:p菱形是正方形,:q正方形是菱形B.:2p是偶数,:2q不是质数C.:15p是质数,:4q是12地约数D.{}⊆,,:q a a b c:p a a b c∈,,,{}{}答案:D4.命题:p 若a b ∈R ,,则1a b +>是1a b +>地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命题:q 函数12y x =--地定义域是(][)13--+U ,,∞∞,则下列命题( )A.p q ∨假 B.p q ∧真 C.p 真,q 假 D.p 假,q 真答案:D5.若命题:p x ∀∈R ,22421ax x a x ++-+≥是真命题,则实数a 地取值范围是( )A.3a -≤或2a ≥ B.2a ≥C.2a >- D.22a -<<答案:B6.若k M ∃∈,对x ∀∈R ,210kx kx --<是真命题,则k 地最大取值范围M 是( )A.40k -≤≤ B.40k -<≤C.40k -<≤ D.40k -<<答案:C二、填空题7.命题“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地否命题是 ,命题地否定是 .答案:两个三角形或不全等,则不一定相似;两个全等三角形不一定相似8.下列三个特称命题:(1)有一个实数x ,使2440x x ++=成立;(2)存在一个平面与不平行地两条直线都垂直;(3)有些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其中真命题地个数为.答案:29.命题p q∧是真命题是命题p q∨是真命题地(填“充分”、“必要”或“充要”)条件.答案:充分10.命题:p x∃∈R,2250++<是(填“全称x x命题”或“特称命题”),它是命题(填“真”或“假”),它地否定命题:p⌝,它是命题(填“真”或“假”).;真答案:特称命题;假;x∀∈R,2250++≥x x11.若x∀∈R,11-++>是真命题,则实数a地取值范x x a围是.答案:(2)∞-,12.若x∀∈R,2=-是单调减函数,则a地取值范f x a()(1)x围是 .答案:(21)(12)--U ,,三、解答题13.已知命题2:10p xmx ++=有两个不相等地负根,命题2:44(2)10q x m x +-+=无实根,若p q ∨为真,p q ∧为假,求m 地取值范围.解:210x mx ++=有两个不相等地负根24020m m m ⎧->⇔⇔>⎨-<⎩,. 244(2)10x m +-+=无实根2216(2)160430m m x ⇔--<⇔-+<13m ⇔<<. 由p q ∨为真,即2m >或13m <<得1m >;p q ∧∵为假,()p q p⌝∧⇒⌝∴或q ⌝为真,p ⌝为真时,2m ≤,q ⌝为真时,1m ≤或3m ≥.p ⌝∴或q ⌝为真时,2m ≤或3m ≥.∴所求m 取值范围为{}123m m m <,或|≤≥.14.若x ∀∈R ,函数2()(1)f x m x x a =-+-地图象和x 轴恒有公共点,求实数a 地取值范围.解:(1)当0m =时,()f x x a =-与x 轴恒相交;(2)当0m ≠时,二次函数2()(1)f x m x x a =-+-地图象和x 轴恒有公共点地充要条件是14()0m m a ∆=++≥恒成立,即24410m am ∆=++≥恒成立,又24410m am ++≥是一个关于m 地二次不等式,恒成立地充要条件是2(4)160a '∆=-≤,解得11a -≤≤.综上,当0m =时,a ∈R ;当0m ≠,[]11a ∈-,.15.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我获奖了”,乙说:“甲未获奖,乙也未获奖”,丙说:“是甲或乙获匀”,丁说:“是乙获奖”,四位歌手地话中有两句是对地,请问哪位歌手获奖.甲获奖或乙获奖.解:①乙说地与甲、丙、丁说地相矛盾,故乙地话是错误地;②若两句正确地话是甲说地和丙说地,则应是甲获奖,正好对应于丁说地错,故此种情况为甲获奖;③若两句正确地话是甲说地和丁说地,两句话矛盾;④若两句正确地话是丙说地和丁说地,则为乙获奖,对应甲说地错,故此种情况乙获奖.由以上分析知可能是甲获奖或乙获奖.。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3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练习(P6) 1、(1)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选出1人完成工作”,不同的选法种数是5+4=9; (2)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从A 村经B 村到C 村去”,不同路线条数是3×2=6. 2、(1)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选出1人参加活动”,不同的选法种数是3+5+4=12; (2)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从3个年级的学生中各选1人参加活动”,不同选法种数是3×5×4=60.3、因为要确定的是这名同学的专业选择,并不要考虑学校的差异, 所以应当是6+4-1=9(种)可能的专业选择. 练习(P10)1、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得到展开式的一项”.由于每一项都是i j k a b c 的形式,所以可以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取i a ,有3种方法;第二步,取j b ,有3种方法;第三步,取k c ,有5种方法.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展开式共有3×3×5=45(项).2、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确定一个电话号码的后四位”. 分四步完成,每一步都是从0~9这10个数字中取一个,共有10×10×10×10=10000(个).3、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从5名同学中选出正、副组长各1名”. 第一步选正组长,有5种方法;第二步选副组长,有4种方法. 共有选法5×4=20(种).4、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从6个门中的一个进入并从另一个门出去”. 分两步完成:先从6个门中选一个进入,再从其余5个门中选一个出去. 共有进出方法6×5=30(种). 习题1.1 A 组(P12) 1、“一件事情”是“买一台某型号的电视机”. 不同的选法有4+7=11(种). 2、“一件事情”是“从甲地经乙地或经丙地到丁地去”. 所以是“先分类,后分步”,不同的路线共有2×3+4×2=14(条). 3、对于第一问,“一件事情”是“构成一个分数”. 由于1,5,9,13是奇数,4,8,12,16是偶数,所以1,5,9,13中任意一个为分子,都可以与4,8,12,16中的任意一个构成分数. 因此可以分两步来构成分数:第一步,选分子,有4种选法;第二步,选分母,也有4种选法. 共有不同的分数4×4=16(个). 对于第二问,“一件事情”是“构成一个真分数”. 分四类:分子为1时,分母可以从4,8,12,16中任选一个,有4个;分子为5时,分母可以从8,12,16中选一个,有3个;分子为9时,分母从12,16中选一个,有2个;分子为13时,分母只能选16,有1个. 所以共有真分数4+3+2+1=10(个). 4、“一件事情”是“接通线路”. 根据电路的有关知识,容易得到不同的接通线路有3+1+2×2=8(条).5、(1)“一件事情”是“用坐标确定一个点”. 由于横、纵坐标可以相同,因此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从A 中选横坐标,有6个选择;第二步,从A 中选纵坐标,也有6个选择. 所以共有坐标6×6=36(个). (2)“一件事情”是“确定一条直线的方程”. 由于斜率不同截距不同、斜率不同截距相同、斜率相同截距不同的直线都是互不相同的,因此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取斜率,有4种取法;第二步,取截距,有4种取法. 所以共有直线4×4=16(条). 习题1.1 B 组(P13) 1、“一件事情”是“组成一个四位数字号码”. 由于数字可以重复,最后一个只能在0~5这六个数字中拨,所以有号码10×10×10×6=6000(个). 2、(1)“一件事情”是“4名学生分别参加3个运动队中的一个,每人限报一个,可以报同一个运动队”. 应该是人选运动队,所以不同报法种数是43.(2)“一件事情”是“3个班分别从5个风景点中选择一处游览”. 应该是人选风景点,故不同的选法种数是35. 1.2排列与组合 练习(P20)1、(1),,,,,,,,,,,ab ac ad ba bc bd ca cb cd da db dc ;(2),,,,,,,,,,,,,,,,,,,ab ac ad ae ba bc bd be ca cb cd ce da db dc de ea eb ec ed .2、(1)4151514131232760A =⨯⨯⨯=; (2)777!5040A ==; (3)4288287652871568A A -=⨯⨯⨯-⨯⨯=; (4)87121277121255A A A A ==.3、4、(1)略. (2)876777787677778788A A A A A A A -+=-+=.5、3560A =(种). 6、3424A =(种). 练习(P25) 1、(1)甲、乙, 甲、丙, 甲、丁, 乙、丙, 乙、丁, 丙、丁; (2)2、ABC ∆,ABD ∆,ACD ∆,BCD ∆.3、3620C =(种). 4、246C =(个). 5、(1)26651512C ⨯==⨯; (2)3887656123C ⨯⨯==⨯⨯; (3)3276351520C C -=-=; (4)328532356210148C C -=⨯-⨯=. 6、()1111(1)!!11(1)![(1)(1)]!!!m m n n m m n n C C n n m n m m n m +++++=⋅==++++-+- 习题1.2 A 组(P27)1、(1)325454*********A A +=⨯+⨯=; (2)12344444412242464A A A A +++=+++=. 2、(1)315455C =; (2)19732002001313400C C ==; (3)346827C C ÷=;(4)22211(1)(1)(1)22n n n n nn nn n n n CCCC n -++--⋅=⋅=+⋅=.3、(1)12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n A A n A A nA n A +-+--=+-==; (2)(1)!!(1)!!(1)!!(1)!!!n n n k n n k n k k k k ++-⋅-+-==-. 4、由于4列火车各不相同,所以停放的方法与顺序有关,有481680A =(种)不同的停法.5、4424A =. 6、由于书架是单层的,所以问题相当于20个元素的全排列,有2020A 种不同的排法.7、可以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安排4个音乐节目,共有44A 种排法;第二步,安排舞蹈节目,共有33A 种排法;第三步,安排曲艺节目,共有22A 种排法. 所以不同的排法有432432288A A A ⋅⋅=(种).8、由于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共有!n 个,而!n n ≥,所以由n 个不同的数值可以以不同的顺序形成其余的每一行,并且任意两行的顺序都不同. 为使每一行都不重复,m 可以取的最大值是!n .9、(1)由于圆上的任意3点不共线,圆的弦的端点没有顺序,所以共可以画21045C =(条)不同的弦;(2)由于三角形的顶点没有顺序,所以可以画的圆内接三角形有310120C =(个). 10、(1)凸五边形有5个顶点,任意2个顶点的连线段中,除凸五边形的边外都是对角线,所以共有对角线2555C -=(条);(2)同(1)的理由,可得对角线为2(3)2n n n C n --=(条).说明:本题采用间接法更方便. 11、由于四张人民币的面值都不相同,组成的面值与顺序无关,所以可以分为四类面值,分别由1张、2张、3张、4张人民币组成,共有不同的面值1234444415C C C C +++=(种). 12、(1)由“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一个平面”,所确定的平面与点的顺序无关,所以共可确定的平面数是3856C =;(2)由于四面体由四个顶点唯一确定,而与四个点的顺序无关,所以共可确定的四面体个数是410210C =. 13、(1)由于选出的人没有地位差异,所以是组合问题,不同的方法数是3510C =. (2)由于礼物互不相同,与分送的顺序有关系,所以是排列问题,不同方法数是3560A =;(3)由于5个人中每个人都有3中选择,而且选择的时间对别人没有影响,所以是一个“可重复排列”问题,不同方法数是53243=;(4)由于只要取出元素,而不必考虑顺序,所以可以分两步取元素:第一步,从集合A 中取,有m 种取法;第二步,从集合B 中取,有n 种取法. 所以共有取法mn 种. 说明:第(3)题是“可重复排列”问题,但可以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14、由于只要选出要做的题目即可,所以是组合问题,另外,可以分三步分别从第1,2,3题中选题,不同的选法种数有32143224C C C ⋅⋅=. 15、由于选出的人的地位没有差异,所以是组合问题.(1)225460C C ⋅=; (2)其余2人可以从剩下的7人中任意选择,所以共有2721C =(种)选法;(3)用间接法,在9人选4人的选法中,把男甲和女乙都不在内的去掉,就得到符合条件的选法数为449791C C -=; 如果采用直接法,则可分为3类:只含男甲;只含女乙;同时含男甲女乙,得到符合条件的方法数为33277791C C C ++=; (4)用间接法,在9人选4人的选法中,把只有男生和只有女生的情况排除掉,得到选法总数为444954120C C C --=. 也可以用直接法,分别按照含男生1,2,3人分类,得到符合条件的选法数为132231545454120C C C C C C ++=.16、按照去的人数分类,去的人数分别为1,2,3,4,5,6,而去的人大家没有地位差异,所以不同的去法有12345666666663C C C C C C +++++=(种). 17、(1)31981274196C =; (2)142198124234110C C ⋅=; (3)51982410141734C =; (4)解法1:3141982198125508306C C C =⋅=. 解法2:55200198125508306C C -=. 说明: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区分“恰有”“至少有”等词.习题1.2 B 组(P28)1、容易知道,在737C 注彩票中可以有一个一等奖.在解决第2问时,可分别计算37选6及37选8中的一等奖的中奖机会,它们分别是637112324784C =和8371138608020C =. 要将一等奖的机会提高到16000000以上且不超过1500000,即375000006000000nC ≤<, 用计算机可得,6n =,或31n =.所以可在37个数中取6个或31个.2、可以按照I ,II ,III ,IV 的顺序分别着色:分别有5,4,3,3种方法,所以着色种数有5×4×3×3=180(种).3、“先取元素后排列”,分三步完成:第一步,从1,3,5,7,9中取3个数,有35C 种取法;第二步,从2,4,6,8中取2个数,有24C 种取法;第三步,将取出的5个数全排列,有55A 种排法. 共有符合条件的五位数3255457200C C A ⋅⋅=(个).4、由于甲和乙都没有得冠军,所以冠军是其余3人中的一个,有13A 种可能;乙不是最差的,所以是第2,3,4名中的一种有13A 种可能;上述位置确定后,甲连同其他2人可任意排列,有33A 种排法. 所以名次排列的可能情况的种数是11333354A A A ⋅⋅=. 5、等式两边都是两个数相乘,可以想到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于是可得如下分步取组合的方法.在n 个人中选择m 个人搞卫生工作,其中k 个人擦窗,m k -个人拖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取人员的方法?解法1: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先从n 个人中选m 个人,然后从选出的m 个人中再选出k 个人擦窗,剩余的人拖地,这样有m knm C C 种不同的选取人员的方法; 解法2:直接从n 个人中选k 个人擦窗,然后在剩下的n k -个人中选m k -个人拖地,这样,由分步计数原理得,共有k m knn k C C --种不同的人员选择方法. 所以,k m k m knn k n m C C C C --=成立. 说明:经常引导学生从一个排列组合的运算结果或等式出发,构造一个实际问题加以解释,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检查结果,纠正错误. 1.3二项式定理 练习(P31)1、7652433425677213535217p p q p q p q p q p q pq q +++++++.2、2424236(2)(3)2160T C a b a b =⋅=.3、231(1)(2n rr r n rrr r nn r T C C x --+-=⋅=.4、D . 理由是5105555511010(1)T C x C x -+=-=-. 练习(P35)1、(1)当n 是偶数时,最大值2nnC ;当n 是奇数时,最大值12n nC-.(2)1311111111111210242C C C +++=⋅=. (3)12.2、∵0122knn nn n n n C C C C C ++++++=, 2、∵0122k n n nn n n n C C C C C ++++++=,0213nn n n C C C C ++=++∴012knnn n n n C C C C C ++++++0213()()n n n n C C C C =+++++022()2n n n C C =++=∴021222nn n n nnC C C -+++==. 3、略.习题1.3 A 组(P36)1、(1)011222(1)(1)(1)(1)n n n r n rr nn nn n n n C P C P P C P P C P P C P ---+-+-++-++-;(2)0122222nn n nn n n n n C C C C ++++.2、(1)9965432(9368412612684a a a a a b a a a b =+++23369a b ab b(2)27311357752222222172135701682241281283282x x x x x x x x ----=-+-+-+-.3、(1)552(1(122010x x ++=++; (2)11114412222(23)(23)192432x x x x x x ---+--=+. 4、(1)前4项分别是1,30x -,2420x ,33640x -; (2)91482099520T a b =-; (3)7924T =; (4)展开式的中间两项分别为8T ,9T ,其中78711815((6435T C x y =-=-87811915((6435T C x y =-=5、(1)含51x 的项是第6项,它的系数是5510163()28C -=-; (2)常数项是第6项,5105561012()2522T C -=⋅-=-.6、(1)2221221()(1)r n r r r r n rr n n T C x C xx --+=-=- 6、(1)2221221()(1)r n r r r r n rr n n T C x C xx--+=-=- 由220n r -=得r n =,即21()n x x-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12(1)n rn n T C +=-(2)!(1)!!nn n n =- 12345(21)2(1)!!n n nn n ⋅⋅⋅⋅⋅⋅-⋅=-…[135(21)][2462](1)!!n n n n n ⋅⋅⋅⋅-⋅⋅⋅⋅=-……[135(21)]2!(1)!!n nn n n n ⋅⋅⋅⋅-⋅⋅=-…135(21)(2)!nn n ⋅⋅⋅⋅-=-…(2)2(1)n x +的展开式共有21n +项,所以中间一项是12135(21)(2)!n nn n n n T C x x n +⋅⋅⋅⋅-==…7、略.8、展开式的第4项与第8项的二项式系数分别是3n C 与7n C , 由37n n n C C -=,得37n =-,即10n =.所以,这两个二项式系数分别是310C 与710C ,即120.习题1.3 B 组(P37)1、(1)∵112222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C n C n C n C n ----+-=++++++- 1122222n n n n nn n n C n C n C n n ---=+++++2213242(1)n n n n nn n n n C n C n C ----=+++++∴(1)1n n +-能被2n 整除; (2)∵1010991(1001)1-=--1019288291010101010010010010010011C C C C =-⋅+⋅++⋅-⋅+- 1019288210101010010010010010100C C C =-⋅+⋅++⋅-⨯1711521381010101000(101010101)C C C =-⋅+⋅++⋅-∴10991-能被1000整除.2、由0112211(21)222(1)2(1)n n n n n n n nnn n n n C C C C C -----=⋅-⋅+⋅++-⋅⋅+-,得112211222(1)2(1)1n n n n n n nn n C C C -----⋅+⋅++-⋅⋅+-=.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40)1、(1)2n ;说明:这里的“一件事情”是“得到展开式中的一项”. 由于项的形式是i j a b ,而,i j 都有n 种取法.(2)3276525C C ⋅=; (3)1545480A A ⋅=,或2454480A A ⋅=; 说明:第一种方法是先考虑有限制的这名歌手的出场位置,第二种方法是先考虑有限制的两个位置. (4)45C ;说明:因为足球票无座,所以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 (5)53;说明:对于每一名同学来说,有3种讲座选择,而且允许5名同学听同一个讲座,因此是一个“有重复排列”问题,可以用分步乘法原理解答. (6)54;说明:对角线的条数等于连接正十二边形中任意两个顶点的线段的条数212C ,减去其中的正十二边形的边12条:21212111212542C ⨯-=-=. (7)第1n +项.说明:展开式共有21n +项,且各系数与相应的二项式系数相同.2、(1)1234566666661956A A A A A A +++++=; 说明:只要数字是1,2,3,4,5,6中的,而且数字是不重复的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和六位数都符合要求.(2)552240A =. 说明:只有首位数是6和5的六位数才符合要求.3、(1)3856C =; (2)1234555530C C C C +++=. 4、468898C C +=.说明:所请的人的地位没有差异,所以是组合问题. 按照“其中两位同学是否都请”为标准分为两类.5、(1)2(1)2n n n C -=; 说明:任意两条直线都有交点,而且交点各不相同. (2)2(1)2n n n C -=. 说明:任意两个平面都有一条交线,而且交线互不相同. 6、(1)59764446024C =; (2)23397442320C C ⋅=; (3)2332397397446976C C C C ⋅+⋅=. 7、34533453103680A A A A ⋅⋅⋅=. 说明:由于不同类型的书不能分开,所以可以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相当于是3个元素的全排列. 但同类书之间可以交换顺序,所以可以分步对它们进行全排列. 8、(1)226x -;说明:第三项是含2x 的项,其系数是22112244553(23)(2)26C C C C ⋅+⋅-⨯+--. (2)18118(9)(rr r r T C x -+=,由题意有1802rr --= 解得12r =,1318564T =;(3)由题意得98102n n n C C C =+,即2!!!9!(9)!8!(8)!10!(10)!n n n n n n ⋅=+---化简得2373220n n -+=,解得14n =,23n =;(4)解法1:设1r T +'是10(1)x -展开式的第1r +项,由题意知,所求展开式中4x 的系数为41T +',31T +'与21T +'的系数之和.444110()T C x +'=-,333110()T C x +'=-,222110()T C x +'=-,因此,4x 的系数432101010135C C C =-+=. 解法2:原式39(1)(1)x x =--3223344999(1)(19)x x C x C x C x =--+-++因此,4x 的系数499135C =+=. 9、5555559(561)9+=-+5515454555556565619C C =-⋅++⋅-+ 551545455555656568C C =-⋅++⋅+由于551545455555656568C C -⋅++⋅+中各项都能被8整除,因此55559+也能被8整除.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41)1、(1)121121n n n C C -++==,即1(1)212n n +⋅=,解得6n =; (2)1144244224192A A A ⋅⋅=⨯⨯=; 说明:先排有特殊要求的,再排其他的. (3)433333⨯⨯⨯=,34444⨯⨯=;说明:根据映射定义,只要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能够找到唯一对应的元素,就能确定一个映射,对应的元素可以相同,所以是“有重复排列”问题.(4)2426106500000A ⨯=; (5)481258C -=; 说明:在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4个的所有种数48C 中, 排除四点共面的12种情况,即正方体表面上的6种四点共面的情况,以及如右图中ABC D ''这样的四点共面的其他 6种情况,因此三棱锥的个数为481258C -= (6)1或1-.说明:令1x =,这时(12)n x -的值就是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其值是1,(12)(1)1n n n n -⎧-=-=⎨⎩是奇数,是偶数2、(1)先从1,3,5中选1个数放在末位,有13A 种情况;再从除0以外的4个数中选1个数放在首位,有14A 种情况;然后将剩余的数进行全排列,有44A 种情况. 所以能组成的六位奇数个数为114344288A A A ⋅⋅=. (2)解法1:由0,1,2,3,4,5组成的所有没有重复数字的正整数的个数是1555A A ⋅,其中不大于201345的正整数的个数,当首位数字是2时,只有201345这1个;当首位数字是1时,有55A 个. 因此,所求的正整数的个数是155555(1)479A A A ⋅-+=. 解法2:由0,1,2,3,4,5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正整数中,大于201345的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前4位数字为2013,只有201354,个数为1;同理,前3位数字为201,个数为1222A A ⋅;前2位数字为20,个数为1333A A ⋅;首位数字为2,个数为1444A A ⋅;首位数字为3,4,5中的一个,个数为1535A A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所求的正整数的个数是12131415223344351479A A A A A A A A +⋅+⋅+⋅+⋅=. 3、(1)分别从两组平行线中各取两条平行线,便可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个数为221(1)(1)4m n C mn m n ⋅=--; (2)分别从三组平行平面中各取两个平行平面,便可构成一个平行六面体,所以可以构成的平行六面体个数为2221(1)(1)(1)8m n l C C C mnl m n l ⋅⋅=---. 4、(1)先排不能放在最后的那道工序,有14A 种排法;再排其余的4道工序,有44A 种排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共有144496A A ⋅=(种);(2)先排不能放在最前和最后的那两道工序,有23A 种排法;再排其余的3道工序,有33A 种排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共有233336A A ⋅=(种). 5、解法1: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33342(1)(1)(1)(1)(1)n n x x x x x x+++-+++++++=, 上述等式右边分子的两个二项式中含2x 项的系数分别是33n C +,33C ,因此它们的差23333(611)6n n n n C C +++-=,就是所求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 解法2:原式中含2x 项的系数分别是23C ,24C ,…,22n C +,因此它们的和就是所求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 与复习参考题B 组第2题同理,可得22223334233(611)6n n n n n C C C C C +++++++=-=修2—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练习(P45)1、(1)能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表示. 可能的取值为2,3,4,5,6,7,8,9,10,11,12.(2)能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表示. 可能的取值为0,1,2,3,4,5. (3)不能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表示.说明:本题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含义. 在(3)中,实际值与规定值之差可能的取值是在0附近的实数,既不是有限个值,也不是可数个值.2、可以举的例子很多,这里给出几个例子:例1 某公共汽车站一分钟内等车的人数;例2 某城市一年内下雨的天数;例3 一位跳水运动员在比赛时所得的分数; 例4 某人的手机在1天内接收到电话的次数.说明:本题希望学生能观察生活中的随机现象,知道哪些量是随机变量,哪些随机变量又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练习(P49)1、设该运动员一次罚球得分为X说明:这是一个两点分布的例子,没投中看作试验失败. 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使学生理解两点分布是一个很常用的概率模型,实际中大量存在. 虽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可以用解析式的形式表示,但当分布列中的各个概率是以数值的形式给出时,通常用列表的方式表示分布列更为方便.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其全部可能的结果为{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正面向上次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1(0)({})0.254P X P ====反反 2(1)({}{})0.54P X P ====正反反正 1(2)({})0.25P X P ====正正 因此X 的分布列为说明:这个离散型随机变量虽然简单,但却是帮助学生理解随机变量含义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试验的全部可能的结果为{正正,正反,反正,反反},随机量X 的取值范围为{0,1,2},对应关系为正正→2 正反→1 反正→1 反反→0在这个例子中,对应于1的试验结果有两个,即“正反”和“反正”,因此用随机变量X 不能表示随机事件{正反}. 这说明对于一个具体的随机变量而言,有时它不能表示所有的随机事件.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分析下面的推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古典概型的知识. 如果把X 所有取值看成是全体基本事件,即{0,1,2}Ω=.根据古典概型计算概率的公式有 1(1)({1})3P X P ===. 这与解答的结果相矛盾. 原因是这里的概率模型不是古典概型,因此上面式中的最后一个等号不成立. 详细解释下:虽然Ω中只含有3个基本事件,但是出现这3个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的,因此不能用古典概型计算概率的公式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3、设抽出的5张牌中包含A 牌的张数为X ,则X 服从超几何分布,其分布列为 5448552()i i C C P X i C -==,i =0,1,2,3,4.因此抽出的5张牌中至少3张A 的概率为(3)(3)(4)0.002P X P X P X ≥==+=≈.说明:从52张牌任意取出5张,这5张牌中包含A 的个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 把52张牌看成是52件产品,把牌A 看成次品,则X 就成为从含有四件次品的52件产品中任意抽取5件中的次品数,因此X 服从超几何分布.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超几何分布模型,体会超几何分布在不同问题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当让本题也可以用古典概型去解决,但不如直接用超几何分布简单. 另外,在解题中分布列是用解析式表达的,优点是书写简单,一目了然.4、两点分布的例子: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次数X 服从两点分布;射击一次命中目标的次数服从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的例子:假设某鱼池中仅有鲤鱼和鲑鱼两种鱼,其中鲤鱼200条,鲑鱼40条,从鱼池中任意取出5条鱼,这5条鱼包含鲑鱼的条数X 服从超几何分布.说明:通过让学生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率模型.习题2.1 A 组(P49)1、(1)能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表示.设能遇到的红灯个数为X ,它可能的取值为0,1,2,3,4,5.事件{X =0}表示5个路口遇到的都不是红灯;事件{X =1}表示5个路口其中有1个路口遇到红灯,其他4个路口都不是红灯;事件{X =2}表示5个路口其中有2个路口遇到红灯,其他3个路口都不是红灯;事件{X =3}表示5个路口其中有3个路口遇到红灯,剩下2个路口都不是红灯;事件{X =4}表示5个路口其中有4个路口遇到红灯,另外1个路口都不是红灯;事件{X =5}表示5个路口全部都遇到红灯.(2)能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表示.定义 12345X ⎧⎪⎪⎪=⎨⎪⎪⎪⎩,成绩不及格,成绩及格,成绩中,成绩良,成绩优则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为1,2,3,4,5.事件{X =1}表示该同学取得的成绩为不及格;事件{X =2}表示该同学取得的成绩为及格;事件{X =3}表示该同学取得的成绩为中;事件{X =4}表示该同学取得的成绩为良;事件{X =5}表示该同学取得的成绩为优.说明:本题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含义. 在(2)中,需要学生建立一个对应关系,因为随机变量的取值一定是实数,但这个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只要是从五个等级到实数的意义映射即可.2、某同学跑1 km 所用时间X 不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 如果我们只关心该同学是否能够取得优秀成绩,可以定义如下的随机变量:01km 4min 11km 4minY >⎧=⎨≤⎩,跑所用的时间,跑所用的时间 它是离散型随机变量,且仅取两个值:0或1.事件{1}Y =表示该同学跑1 km 所用时间小于等于4 min ,能够取得优秀成绩;事件{0}Y =表示该同学跑1 km 所用时间大于4 min ,不能够取得优秀成绩.说明:考查学生在一个随机现象中能否根据关心的问题不同定义不同的随机变量,以简化问题的解答. 可以与教科书中电灯泡的寿命的例子对比,基本思想是一致的.3、一般不能. 比如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用随机变量X 表示出现正面的次数,则不能用随机变量X 表示随机事件{第1次出现正面且第2次出现反面}和{第1次出现反面且第2次出现正面}. 因为{X =1}={第1次出现正面且第2次出现反面}∪{第1次出现反面且第2次出现正面},所以这两个事件不能分别用随机变量X 表示.说明:一个随机变量是与一个事件域相对应的,一个事件域一般是由部分事件组成,但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对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它取某个值是由几个随机变量组成,则这几个随机事件就不能用随机变量表示,比如从一批产品中依次取出几个产品,用X 表示取出的产品中次品的个数,这时我们不能用X 表示随机事件{第i 次取出次品,其他均为合格品}.4、不正确,因为取所有值的概率和不等于1.说明:考查学生对分布列的两个条件的理解,每个概率不小于0,其和等于1,即 (1)0i p ≥,1,2,,i n =;(2)11n i i p ==∑.5、射击成绩优秀可以用事件{X ≥8}表示,因此射击优秀的概率为P {X ≥8}=(8)(9)(10)0.280.290.220.79P X P X P X =+=+==++=说明:本题知识点是用随机变量表示随机事件,并通过分布列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6、用X 表示该班被选中的人数,则X 服从超几何分布,其分布列为104261030()i i C C P X i C -==, i =0,1,2,3,4. 该班恰有2名同学被选到的概率为2842610304!26!1902!2!8!18!(2)0.31230!60910!20!C C P X C ⨯⨯⨯====≈⨯. 说明:本题与49页练习的第3题类似,希望学生在不同背景下能看出超几何分布模型. 习题2.1 B 组(P49)1、(1)设随机抽出的3篇课文中该同学能背诵的 篇数为X ,则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可能的 取值为0,1,2,3,且X 服从超几何分布,分布列 为即(2112(2)(2)(3)0.667263P X P X P X ≥==+==+==. 说明:本题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超几何分布模型,并能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用X 表示所购买彩票上与选出的7个基本号码相同的号码的个数,则X 服从超几何分布,其分布列为7729736()i i C C P X i C -==, i =0,1,2,3,4,5,6,7. 至少中三等奖的概率为52617072972972977736363697(5)0.00192752C C C C C C P X C C C ≥=++=≈. 说明:与上题类似同样是用超几何分布解决实际问题,从此题的结算结果可以看出至少中三等奖的概率近似为1/1000.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练习(P54)1、设第1次抽到A 的事件为B ,第2次抽到A 的事件为C ,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A 的事件为BC .解法1:在第1次抽到A 的条件下,扑克牌中仅剩下51张牌,其中有3张A ,所以在第1次抽到A 的条件下第2次也抽到A 的概率为3()51P C B =. 解法2:在第1次抽到A 的条件下第2次也抽到A 的概率为()433()()45151n BC P C B n B ⨯===⨯. 解法3:在第1次抽到A 的条件下第2次也抽到A 的概率为43()35251()451()515251P BC P C B P B ⨯⨯===⨯⨯. 说明:解法1是利用缩小基本事件范围的方法计算条件概率,即分析在第1次抽到A 的条件下第2次抽取一张牌的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利用古典概型计算概率的公式直接得到结果. 解法2实际上是在原来的基本事件范围内通过事件的计数来计算条件概率. 第3种方法是利用条件概率的定义来计算. 这里可以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求解条件概率的特点.2、设第1次抽出次品的时间为B ,第2次抽出正品的事件为C ,则第1次抽出次品且第2次抽出正品的事件为BC .解法1:在第1次抽出次品的条件下,剩下的99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所以在第1次抽出次品的条件下第2次抽出正品的概率为95()99P C B =. 解法2:在第1次抽出次品的条件下第2次抽出正品的概率为()59595()()59999n BC P C B n B ⨯===⨯. 解法3:在第1次抽出次品的条件下第2次抽出正品的概率为595()9510099()599()9910099P BC P C B P B ⨯⨯===⨯⨯.说明:与上题类似,可以用不同方法计算条件概率.3、例1 箱中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人无放回地任意抽取,在已知第一个人抽到奖券的条件下,第二个人抽到奖券的概率或第三个人抽到奖券的概率,均为条件概率,它们都是0.例2 某班有45名同学,其中20名男生,25名女生,依次从全班同学中任选两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知识竞赛,在第1名同学是女生的条件下,第2名同学也是女生的概率.说明: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举例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条件概率的含义.练习(P55)1、利用古典概型计算的公式,可以求得()0.5P A =,()0.5P B =,()0.5P C =,()0.25P AB =,()0.25P BC =,()0.25P AC =,可以验证()()()P AB P A P B =,()()()P BC P B P C =,()()()P AC P A P C =.所以根据事件相互独立的定义,有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事件B 与C 相互独立,事件A 与C 相互独立.说明:本题中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比较显然,因为抛掷的两枚硬币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但事件B 与C 相互独立,事件A 与C 相互独立不显然,需要利用定义验证, 从该习题可以看出,事件之间是否独立有时根据实际含义就可做出判断,但有时仅根据实际含义是不能判断,需要用独立性的定义判断.2、(1)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的条件下,口袋中剩下3个球,其中仅有1个白球,所以在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的条件下,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1/3.(2)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的条件下,口袋中仍然有4个球,其中有2个白球,所以在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的条件下,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1/2.说明:此题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体会有放回摸球与无放回摸球的区别,在有放回摸球中第2次摸到白球的概率不受第1次摸球结果的影响,而在无放回摸球中第2次摸到白球的概率受第1次摸球结果的影响.3、设在元旦期间甲地降雨的事件为A ,乙地降雨的事件为B .(1)甲、乙两地都降雨的事件为AB ,所以甲、乙两地都降雨的概率为()()()0.20.30.06P AB P A P B ==⨯=(2)甲、乙两地都不降雨的事件为AB ,所以甲、乙两地都不降雨的概率为()()()0.80.70.56P AB P A P B ==⨯= (3)其中至少一个地方降雨的事件为()()()AB AB AB ,由于事件AB ,AB 和AB 两两互斥,根据概率加法公式和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其中至少一个地方降雨的概率为()()()0.060.20.70.80.30.44P AB P AB P AB ++=+⨯+⨯=.说明:与例3类似,利用事件独立性和概率的性质计算事件的概率,需要学生复习《数学3(必修)》中学过的概率性质.4、因为()()A AB AB =,而事件AB 与事件AB 互斥,。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解答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练习( P4)1、例:(1)若x2x 2 0,则 x 1;(2) 若x 1,则x2x 20 .2、(1)真;(2)假;(3)真;(4)真.3、(1)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相等. 这是真命题 .(2)若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 这是真命题 .(3)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这是假命题 .练习( P6)1、逆命题:若一个整数能被 5 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则这个整数不能被 5 整除 .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整数不能被 5 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 这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不相等,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也不相等. 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 .3、逆命题: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不是奇函数的函数的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 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不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 .练习( P8)证明:证明: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 a b 1,则 a2b22a 4b 3a2b22a 4b 3 (a b) (a b) 2 (a b )2b当 a b 1时原式 a b 2 2 b 3 a b 10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原命题也是真命题.习题 1.1 A组(P8)1、(1)是;(2)是;(3)不是;(4)不是.2、(1)逆命题:若两个整数 a 与b的和a b 是偶数,则 a,b 都是偶数 .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b 不都是偶数,则 a b 不是偶数 .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两个整数 a 与b的和a b 不是偶数,则a, b 不都是偶数 . 这是真命题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 ( 2)逆命题:若方程x2x m 0 有实数根,则 m 0 .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 m 0 ,则方程 x2x m 0 没有实数根 .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x2x m 0 没有实数根,则m 0 . 这是真命题 .3、(1)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点到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相等 .这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相等,则这个点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是真命题.( 2)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逆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则这个四边形不是矩形. 这是真命题 .4、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所对的角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这两条边是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这两条边相等. 这就证明了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表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原命题也是真命题.习题 1.1 B组(P8)证明:要证的命题可以改写成“若p ,则 q ”的形式:若圆的两条弦不是直径,则它们不能互相平分 .此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圆的两条相交弦互相平分,则这两条相交弦是圆的两条直径.可以先证明此逆否命题:设AB,CD 是O 的两条互相平分的相交弦,交点是E,若 E和圆心 O 重合,则 AB,CD 是经过圆心 O 的弦, AB,CD 是两条直径 . 若 E 和圆心O 不重合,连结AO, BO ,CO 和DO,则OE是等腰AOB,COD的底边上中线,所以,OE AB OE CD.,AB 和 CD 都经过点 E ,且与 OE 垂直,这是不可能的 . 所以, E 和 O 必然重合 . 即 AB 和 CD 是圆的两条直径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得证,由互为逆否命题的相同真假性,知原命题是真命题.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练习( P10)1、(1);(2);(3);(4).2、(1). 3(1).4、(1)真;(2)真;(3)假;(4)真 .练习( P12)1、(1)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p 是 q 的充要条件;(2)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p 是 q 的充要条件;(3)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p 是 q 的必要条件 .2、(1) p 是 q 的必要条件;(2)p是q的充分条件;( 3) p 是 q 的充要条件;(4)p是q的充要条件.习题 1.2 A组(P12)1、略 .2、( 1)假;(2)真;(3)真.3、(1)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2)充要条件;(3)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4)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4、充要条件是 a2b2r 2 .习题 1.2 B组(P13)1、(1)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2、证明:( 1)充分性:如果 a2b2c2ab ac bc ,那么 a2b2c2ab ac bc0 .所以 (a b)2(a c)2(b c)20所以, a b 0 , a c 0 , b c0 .即 a b c ,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 .( 2)必要性:如果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 a b c所以 (a b)2 (a c)2 (b c)2 0所以 a2 b2 c2 ab ac bc 0所以 a2 b2 c2 ab ac bc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练习( P18)1、(1)真;(2)假.2、(1)真;(2)假.3、(1) 2 2 5 ,真命题;(2)3不是方程x290 的根,假命题;(3) ( 1)21,真命题 .习题 1.3 A组(P18)1、(1) 4 {2,3} 或 2 {2,3} ,真命题;(2)4{2,3} 且 2 {2,3} ,假命题;(3)2 是偶数或 3 不是素数,真命题;(4)2是偶数且3不是素数,假命题.2、(1)真命题;(2)真命题;(3)假命题.3、(1) 2 不是有理数,真命题;(2)5是15的约数,真命题;(3) 2 3 ,假命题;(4)8715 ,真命题;(5)空集不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习题 1.3 B组(P18)(1)真命题 . 因为 p 为真命题, q 为真命题,所以 p q 为真命题;(2)真命题 . 因为 p 为真命题, q 为真命题,所以 p q 为真命题;(3)假命题 . 因为 p 为假命题, q 为假命题,所以 p q 为假命题;(4)假命题 . 因为 p 为假命题, q 为假命题,所以 p q 为假命题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练习( P23)1、(1)真命题;(2)假命题;(3)假命题.2、(1)真命题;(2)真命题;(3)真命题.练习( P26)1、(1)n0Z, n0Q ;(2)存在一个素数,它不是奇数;( 3)存在一个指数函数,它不是单调函数.2、(1)所有三角形都不是直角三角形;(2)每个梯形都不是等腰梯形;(3)所有实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习题 1.4 A组(P26)1、(1)真命题;(2)真命题;(3)真命题;(4)假命题.2、(1)真命题;(2)真命题;(3)真命题.3、(1)x0N , x03x02;(2)存在一个可以被 5 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不是0;(3)x R, x2x 1 0 ;(4)所有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习题 1.4 B组(P27)( 1)假命题 . 存在一条直线,它在y 轴上没有截距;( 2)假命题 . 存在一个二次函数,它的图象与x轴不相交;( 3)假命题 . 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小于 180 ;( 4)真命题 . 每个四边形都有外接圆 .第一章复习参考题 A 组( P30)1、原命题可以写为: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则此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 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则此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 .2、略 .3、( 1)假;(2)假;(3)假;(4)假.4、(1)真;(2)真;(3)假;(4)真;(5)真.5、(1)n N ,n2 0 ;(2)P { P P 在圆 x2 y2 r 2上}, OP r (O 为圆心);(3)( x, y) {( x, y) x, y是整数 } , 2x 4y 3 ;( 4)x0 { x x 是无理数}, x03 { q q 是有理数} .6、(1) 3 2 ,真命题;(2) 5 4 ,假命题;( 3)x0 R, x0 0 ,真命题;(4)存在一个正方形,它不是平行四边形,假命题.第一章复习参考题 B 组( P31)1、(1) p q;(2) ( p) ( q) ,或( p q) .2、(1)Rt ABC , 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则 c2 a2 b2;(2)ABC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a, b, c ,则.sin A sin B sin C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练习( P37)1、是 . 容易求出等腰三角形 ABC 的边 BC 上的中线 AO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x 0 .2、 a 32 , b 18 .25 253、解:设点 A, M 的坐标分别为 (t,0) , ( x, y) .(1)当 t 2 时,直线 CA 斜率 k CA2 0 22 t2 t1 t 2所以, k CB2kCA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直线 CB 的方程为 y2 t 2 ( x 2) .2令 x 0 ,得 y 4 t ,即点 B 的坐标为 (0,4 t) .由于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t, y 4 t .t4 t ,22由 x得 t 2x ,代入 y2 2得 y42x,即 x y 20 ⋯⋯①2( 2)当 t 2 时,可得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 (2,0) , (0,2)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1,1) ,它仍然适合方程①由( 1)( 2)可知,方程①是点 M 的轨迹方程,它表示一条直线.习题 2.1 A组( P37)1、解:点 A(1, 2) 、 C (3,10) 在方程 x 2xy 2 y 1 0 表示的曲线上;点 B(2, 3) 不在此曲线上2、解:当 c 0 时,轨迹方程为 xc 1;当 c 0 时,轨迹为整个坐标平面 .23、以两定点所在直线为 x 轴,线段 AB 垂直平分线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 2y 24.4、解法一:设圆 x 2 y 2 6x 5 0 的圆心为 C ,则点 C 的坐标是 (3,0) .由题意,得 CMAB ,则有 k CM k AB1 .高中数学选修 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所以,yy 1 (x 3, x0)x 3x化简得 x 2y 2 3x 0 (x 3, x 0)当 x 3 时, y0 ,点 (3,0) 适合题意;当 x 0 时, y0 ,点 (0,0) 不合题意 .解方程组x 2 y 2 3x 0, 得 x5, y2 5x 2y 26x 5 033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x2y 2 3x0 ,5x 3.OCM 是直角三角形,3解法二:注意到利用勾股定理,得 x 2 y 2 ( x 3)2 y 2 9 ,即 x 2 y 2 3x0 . 其他同解法一 .习题 2.1 B 组( P37)1、解:由题意,设经过点P 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xy 1 .a b因为直线 l 经过点 P(3,4) ,所以34 1 因此, ab 4a 3ba b由已知点 M 的坐标为 (a,b) ,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y4x 3y 0 .2、解:如图,设动圆圆心 M 的坐标为 (x, y) .y由于动圆截直线 3x y 0 和 3x y 0 所得弦分别为BAB , CD ,所以, AB8 , CD4 .过点M 分别CMF E作直线 3xy 0 和 3x y 0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E ,DF ,则 AE4, CF 2 . A3x y3x yME, MF10 .10Ox连接 MA , MC ,因为 MAMC ,(第 2题)22CF 22 则有, AE MEMF所以, 16 (3 x y)24 (3 x y) 2 ,化简得, xy 10 .10 10因此,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xy 10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2.2椭圆练习( P42)1、 14. 提示:根据椭圆的定义,PF1 PF2 20 ,因为 PF1 6 ,所以 PF22、(1)x2y2 1;(2) y2 x2 1;(3) x2 y2 1,或 y2 x2 16 16 36 16 36 163、解:由已知, a 5 , b 4 ,所以c a2 b2 3.(1)AF1 B 的周长 AF1 AF2 BF1 BF2.由椭圆的定义,得 AF1 AF2 2a , BF1 BF2 2a .所以,AF1B 的周长4a20 .(2)如果 AB 不垂直于x轴,AF1B的周长不变化 .这是因为①②两式仍然成立,AF1B 的周长20,这是定值.4、解:设点 M 的坐标为 ( x, y) ,由已知,得直线 AM 的斜率y(x 1) ;kAMx 1直线 BM 的斜率y(x 1) ;kBMx 1由题意,得kAM2 ,所以y 2 y (x 1, y 0) k BM x 1 x 1化简,得 x 3 ( y 0)因此,点 M 的轨迹是直线 x 3 ,并去掉点 ( 3,0) .练习( P48)yB2 1、以点B2(或B1)为圆心,以线段OA2 (或 OA1)为半径画圆,圆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 F1 , F2. A 1 F1O点 F1 , F2就是椭圆的两个焦点.B 1 这是因为,在 Rt B2OF2中, OB2 b , B2 F2 OA2 a ,(第 1题)所以, OF2 c . 同样有 OF1 c .2、(1)焦点坐标为( 8,0) , (8,0) ;14 .1.F2A2x( 2)焦点坐标为 (0,2) , (0, 2) .3、(1)x 2 y 21;( 2) y2x 2 1 .36 3225 164、(1)x 2y21( 2) x2y21 ,或 y 2x 2 1. 94100 64100645、(1)椭圆 9x2y236 的离心率是22 ,椭圆 x 2y 2 1 的离心率是 1 ,316 12 2因为221,所以,椭圆x 2y 2 1 更圆,椭圆 9x 2y 2 36 更扁;3216 12(2)椭圆 x29 y236 的离心率是22 ,椭圆 x 2y 2 1 的离心率是10 ,36105 因为2210,所以,椭圆x 2y 2 1 更圆,椭圆 x 2 9 y 2 36更扁 .356106、(1) (3, 8) ; (2) (0,2) ; (3) ( 48 , 70) .7、82 . 5 3737 7习题 2.2 A组( P49)1、解:由点 M (x, y) 满足的关系式x 2 ( y 3)2 x 2 ( y 3) 2 10 以及椭圆的定义得,点 M 的轨迹是以 F 1(0, 3) , F 2 (0,3) 为焦点,长轴长为 10 的椭圆 .它的方程是y 2x 2 1.25 162、(1)x 2y 21; ( 2)y 2x 21 ;(3) x2y 21 ,或 y 2x 21.36 3225 9494049403、(1)不等式 2 x 2 , 4 y 4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2)不等式 25 x2 5 , 10 y10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图略 .334、(1)长轴长 2a8,短轴长 2b 4 ,离心率 e 3 ,2焦点坐标分别是 ( 2 3,0) , (2 3,0) ,顶点坐标分别为 ( 4,0) , (4,0) , (0, 2) , (0,2) ;(2)长轴长 2a18 ,短轴长 2b6 ,离心率 e2 2 ,3焦点坐标分别是 (0, 6 2) , (0,6 2) ,顶点坐标分别为 (0, 9) ,(0,9) , ( 3,0) , (3,0) .5、(1)x2y2 1 ;(2) x2 y2 1,或 y2 x2 1 ;8 5 9 81 9(3) x2 y2 1,或 y 2 x2 1 .25 9 25 96、解:由已知,椭圆的焦距F1F2 2.因为PF1F2的面积等于1,所以,1F1F2 y P 1,解得y P1. 2代入椭圆的方程,得x2 1 1 ,解得 x 15 .P5 4 215 l所以,点 P 的坐标是1) ,共有 4 个 .( ,2 QA 7、解:如图,连接 QA . 由已知,得 QA QP . O所以, QO QA QO QP OP r .又因为点 A 在圆内,所以OA OP(第 7题)根据椭圆的定义,点 Q 的轨迹是以 O, A 为焦点,r为长轴长的椭圆 .8、解:设这组平行线的方程为y 3 x m .2把 y 3 x2 y21 ,得 9x2 6mx 2 18 0.x m 代入椭圆方程92m2 4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36m2 36(2m2 18)( 1)由0 ,得 3 2 m 3 2 .当这组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 3 2,3 2) 时,直线与椭圆相交. ( 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得到线段AB ,并设线段 AB 的中点为 M (x, y) .则 x x1 x2 m .2 3因为点 M 在直线 y 3 x m 上,与 x m联立,消去 m ,得3x 2y 0 .2 3这说明点 M 的轨迹是这条直线被椭圆截下的弦(不包括端点),这些弦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x2y29、3.5252 2.87521.10、地球到太阳的最大距离为 1.5288 108 km,最下距离为 1.4712108 km. 习题 2.2 B 组( P50)1、解:设点 M 的坐标为 ( x, y) ,点 P 的坐标为( x0, y0),则 x x0,y 3y0 . 所以 x0 x ,y0 2 y ⋯⋯① .2 3因为点 P(x0 , y0 ) 在圆上,所以 x02 y02 4 ⋯⋯②.将①代入②,得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2 4 y2 4,即 x2 y2 19 4 9所以,点 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与例 2 相比可见,椭圆也可以看作是由圆沿某个方向压缩或拉伸得到.2、解法一:设动圆圆心为P( x, y) ,半径为 R ,两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 O1, O2.分别将两已知圆的方程x 2 y2 6x 5 0 , x2 y2 6x 91 0配方,得(x 3)2 y 2 4 , ( x 3)2 y2 100当 P 与O1: ( x 3)2 y2 4 外切时,有O1P R 2 ⋯⋯①当P 与O2:( x 3)2y2100内切时,有O2P 10 R⋯⋯②①②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 O1P O2 P 12即, ( x 3)2 y2 (x 3) 2 y2 12 ⋯⋯③化简方程③ .先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2 (x 3)2 y2 12 x ⋯⋯④将④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3x2 4 y2 108 0 ⋯⋯⑤将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边,两边分别除以108,得x2y2 1 ⋯⋯⑥36 27由方程⑥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它的长轴和短轴长分别为12,6 3 . 解法二:同解法一,得方程( x 3)2 y2 ( x 3)2 y2 12 ⋯⋯①由方程①可知,动圆圆心P(x, y) 到点O1( 3,0)和点O2(3,0) 距离的和是常数12,第11页共38页。
(完整版)数学选修2-2练习题及答案
目录:数学选修2-2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基础训练A 组]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综合训练B 组]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提高训练C 组]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基础训练A 组]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综合训练B 组]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提高训练C 组] 第三章 复数 [基础训练A 组] 第三章 复数 [综合训练B 组]第三章 复数 [提高训练C 组](数学选修2-2)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基础训练A 组]一、选择题1.若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可导,且0(,)x a b ∈则000()()limh f x h f x h h→+--的值为( )A .'0()f xB .'02()f xC .'02()f x - D .02.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21t t s +-=其中s 的单位是米,t 的单位是秒, 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 A .7米/秒 B .6米/秒 C .5米/秒 D .8米/秒 3.函数3yx x 的递增区间是( )A .),0(+∞B .)1,(-∞C .),(+∞-∞D .),1(+∞4.32()32f x ax x =++,若'(1)4f -=,则a 的值等于( )A .319 B .316C .313 D .310 5.函数)(x f y =在一点的导数值为0是函数)(x f y =在这点取极值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必要非充分条件6.函数344+-=x x y 在区间[]2,3-上的最小值为( )A .72B .36C .12D .0二、填空题1.若3'0(),()3f x x f x ==,则0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2.曲线x x y 43-=在点(1,3)- 处的切线倾斜角为__________; 3.函数sin xy x=的导数为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x y ln =在点(,1)M e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_________,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5.函数5523--+=x 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选修1_1全册习题(答案详解)
目录:数学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基础训练A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综合训练B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提高训练C组]第二章圆锥曲线 [基础训练A组]第二章圆锥曲线 [综合训练B组]第二章圆锥曲线 [提高训练C组]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基础训练A组]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综合训练B组]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提高训练C组](数学选修1-1)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基础训练A 组]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 .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B .0sin 451=C .2210x x +->D .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2.在命题“若抛物线2y ax bx c =++的开口向下,则{}2|0x ax bx c φ++<≠”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结论成立的是( )A .都真B .都假C .否命题真D .逆否命题真3.有下述说法:①0a b >>是22a b >的充要条件. ②0a b >>是ba 11<的充要条件. ③0ab >>是33a b >的充要条件.则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B .“a b >”与“ a c b c +>+”不等价C .“220a b +=,则,a b 全为0”的逆否命题是“若,a b 全不为0, 则220a b +≠”D .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5.若:,1A a R a ∈<, :B x 的二次方程2(1)20x a x a +++-=的一个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则A 是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已知条件:12p x +>,条件2:56q x x ->,则p ⌝是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1.命题:“若a b ⋅不为零,则,a b 都不为零”的逆否命题是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提高训练题 (18)(含答案解析)
选修一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提高训练题 (18)一、单选题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AD ==,11145,60AA BAA DAA BAD ∠∠∠====,则1AC =( )A .1BC .9D .32.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1AB BC ==,12BB =,点P 在长方体的侧面11BCC B 上运动,1AP BD ⊥,则二面角P AD B --的平面角正切值的取值范围是( ) A .10,4⎡⎤⎢⎥⎣⎦B .10,2⎡⎤⎢⎥⎣⎦C .11,42⎡⎤⎢⎥⎣⎦D .1,12⎡⎤⎢⎥⎣⎦3.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E 是棱BC 的中点,则在棱1CC 上存在点F ,使得( ) A .1//AF D E B .1AF D E ⊥ C .//AF 平面11C D ED .AF ⊥平面11C D E4.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N 在AC 上,点M 在1A D 上,且1A M //MN 面11AA B B ,则MN 的长为( ).A B C .2D5.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3AC =,4BC =,13CC =,90ACB ∠=︒,则1BC 与1A 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二、多选题6.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F G 分别为11,,BC CC BB 的中点.则( )A .直线1D D 与直线AF 垂直B .直线1A G 与平面AEF 平行C .平面AEF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98D .点C 与点G 到平面AEF 的距离相等7.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E 、F 分别是棱AD 、CD 上的动点,满足AE DF =,则( )A .四棱锥1B BEDF -的体积为定值 B .四面体1D DEF 表面积为定值C .异面直线1B E 和AF 所成角为90D .二面角11D EF B --始终小于608.已知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1//AD BB BC +B .()11110AC A B A A ⋅-= C .向量1AD 与向量1A B 的夹角是60︒D .()2211111113A A A D A B A B ++=9.如图,菱形ABCD 边长为2,60BAD ∠=︒,E 为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使A 到A ',且平面A DE '⊥平面BCDE ,连接A B ',A C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D A C '⊥B .四面体A CDE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8πC .B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D .直线A B '与平面ACD '10.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线段11B D 上一动点(包括端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 .过点P 平行于平面1A BD 的平面被正方体1111ABCD ABCD -B .点P 到平面1A BDC .直线PD 与1B C 所成角的范围是,64ππ⎡⎤⎢⎥⎣⎦D .如图线段1PA 和PB 的长度之和为t ,则2t 的最小值为2+11.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1111ABCD A B C D -中,,EF 分别为棱11A D ,1DD 的中点,则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 .1AC ⊥平面BEFB .//EF 平面11B CDC .异面直线BE 和A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D .若P 为直线11B D 上的动点,则三棱锥E BFP -的体积为定值12.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4,点P 是1AA 的中点,点M 是侧面11AA B B 内的动点,且满足1D M CP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动点M 轨迹的长度是B .三角形11A D M 在正方体内运动形成几何体的体积是323C .直线1D M 与BC 所成的角为α,则tan α D .存在某个位置M ,使得直线1BD 与平面11A D M 所成的角为π4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90ADC CPD ∠=∠=︒,平面PCD ⊥平面ABCD ,点E 为线段PB 靠近P 的三等分点,45ACD ABC PCD ∠=∠=∠=︒.(1)求证://PD 平面ACE ; (2)求二面角P AC E --的余弦值.14.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 DC ,90,DAB PA ∠=︒⊥底面ABCD ,且112PA AD DC AB ====,M 是PB 的中点.(1)求AC 与PB 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四棱锥M PAC -的体积.15.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 DC ,90,DAB PA ∠=︒⊥底面ABCD ,且1,12PA AD DC AB ====,M 是PB 的中点.(1)求AC 与PB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面AMC 与面BMC 所成夹角的余弦值.16.如图,//AD BC 且2,,//AD BC AD CD EG AD =⊥且,//EG AD CD FG =且2CD FG =,DG ⊥平面,2ABCD DA DC DG ===.(1)若M 为CF 的中点,N 为EG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CDE ;(2)若点P 在线段DG 上,且直线BP 与平面ADGE 所成的角为60︒,求线段DP 的长.17.如图,//AD BC 且2,,//AD BC AD CD EG AD =⊥且,//EG AD CD FG =且2,CD FG DG =⊥平面,2ABCD DA DC DG ===.(1)若M 为CF 的中点,N 为EG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CDE ; (2)求二面角E BC F --的正弦值; (3)求直线AD 到平面EBC 的距离.18.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4AB =,2BC CD ==,顶点1D 在底面ABCD 内的射影恰为点C .(Ⅰ)求证:BC ⊥平面1ACD ;(Ⅱ)若直线1D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为π4,求平面11ABC D 与平面AB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19.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E 为1BB 的中点.(1)求直线1AA 与平面1D AE 所成角的大小;(2)作出过1D ,A ,E 三点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α,并求截面α与侧面11ADD A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3)点F 为1CC 的中点,动点P 在底面正方形ABCD (包括边界)内,若//FP 平面1D AE ,求线段1C P 长度的取值范围.20.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菱形,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4OA =,3OB =,4OP =,OP ⊥底面ABCD ,设点M 满足:(0)PM MC λλ=>.(1)当13λ=时,求直线PA 与平面BDM 所成角的正弦值;(2)若二面角M AB C --的大小为4π,求λ的值. 21.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PA ⊥底面ABCD ,//PA DE ,P 与E 在平面ABCD 的同侧且22PA AD DE ==.(1)证明://BD 平面PCE ;(2)若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求二面角D CE P --的正弦值.22.已知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14AA =,120BAD ∠=︒,11D A DC ==.(1)求证:1AC BD ⊥;(2)求1AB 与平面1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23.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A =CB =4,CC 1=,∠ACB =90°,点M 在线段A 1B 1上.(1)若A 1M =3MB 1,求异面直线AM 和A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 (2)若直线AM 与平面ABC 1所成角为30°,试确定点M 的位置.24.如图//AD BC ,且2AD BC =,//AD EG ,且AD EG =,//CD FG ,且2CD FG =,AD CD ⊥,DG ⊥平面ABCD ,2AD CD DG ===.(1)求二面角E BC F --的余弦值;(2)若点P 在线段DG 上,且直线BP 与平面ADGE 所成的角为4π,求线段DP 的长. 25.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四边形CDEF 为矩形,平面CDEF ⊥平面ABCD .(Ⅰ)求证:ED BC ⊥;(Ⅱ)若22BC AD ==,AB CF ==BF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26.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CC A ⊥平面ABC ,侧面11BCC B 是正方形,2AC BC ==,160A AC ∠=︒,M 是11B C 的中点.(1)证明:11AC B C ⊥;(2)求直线1A M 与平面1A BC 所成角的正弦值.27.如图,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为矩形,2=AD AB ,M 为BC 中点,平面11A D DA ABCD ⊥,11AA A D ⊥且11A A A D =.(1)证明:1190B A D ∠=︒.(2)若此四棱柱的体积为2求二面角1A A B M --的正弦值.28.如图1,在边长为2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中点.将ADE 沿DE 翻折到MDE 的位置并使得平面MDE ⊥平面DECB ,连接MB ,MC 得到图2,点N 为MC 的中点.(1)证明://EN 平面MBD ;(2)求二面角B MD E --的余弦值大小.29.已知如图①,在菱形ABCD 中,60A ︒∠=且2AB =,E 为AD 的中点,将ABE △沿BE 折起使AD =②所示的四棱锥A BCDE -,在四棱锥A BCDE -中,求解下列问题:(1)求证:BC ⊥平面ABE ;(2)若P 为AC 的中点,求二面角P BD A --的余弦值.30.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1AA 的长为2,且1160A AB A AD ∠=∠=︒.(1)求异面直线1AD 与1A B 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三棱锥1A ABD -的体积.31.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且120ABC ∠=︒,SBC 为等边三角形,平面SBC ⊥平面ABCD .(1)证明:BC SD ⊥;(2)若E 是线段SA 的中点,求直线DE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正弦值.32.如图①所示,平面五边形ABCDE 中,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B =90°且AD ∥BC ,若AD =2BC =2,AB △ADE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现将△ADE 沿AD 折起,连接EB ,EC 得如图②的几何体.图① 图②(1)若点M 是ED 的中点,求证:CM ∥平面ABE ;(2)若EC =2,在棱E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二面角E -AD -F 的大小为60°?若存在,求出点F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3.在如图所示的圆台中,AC 是下底面圆O 的直径,EF 是上底面圆O '的直径,FB 是圆台的一条母线.(Ⅰ)已知G ,H 分别为EC ,FB 的中点,求证://GH 平面ABC ;(Ⅱ)已知12EF FB AC ===AB BC =,求平面FBC 与平面ABC 的夹角的余弦值. 34.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梯形,//AB CD ,BC CD ⊥,PAB △是等边三角形,E 是棱AB 的中点,2AB PD ==,1BC CD ==.(1)证明:PE ⊥平面ABCD ;(2)求直线PA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正弦值.35.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矩形,平面SAB ⊥平面ABCD ,点E 在线段SB 上,30ASB ABS ∠=∠=︒,2AB AD =.(1)当E 为线段SB 的中点时,求证:平面DAE ⊥平面SBC ; (2)当4SB SE =时,求锐二面角C AE D --的余弦值.36.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PB =E 、O 分别为PA ,BD 中点.(1)求证://OE 面PDC(2)求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37.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BB C C 是边长为2的菱形,AB =160CBB ∠=︒,且1ABB ABC ∠=∠.(Ⅰ)证明:1AB CB ⊥;(Ⅱ)若二面角1A CB B --的平面角为60︒,求1CA 与平面1ACB 所成角的正弦值.3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AB CD ,60BAD ∠=︒,122AB AD CD ===,E 为棱PD 上的一点,且22DE EP ==.(1)证明://PB 平面AEC ; (2)求二面角A EC D --的余弦值.39.在三棱锥A BCD -中,已知2AB AD BD ===,BC CD ==A 在面BCD 上的射影位于BD 的中点.(1)求证:BD AC ⊥;(2)若点P 为AC 中点,求直线BP 与平面A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40.已知四棱锥S ABCD -,SD SB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CD =,Q 为SC 上的点,过AQ 的平面分别交SB ,SD 于点E ,F ,且//BD 平面AEQF .(1)证明:EF AC ⊥;(2)若25SA SC ==,2AB =,Q 为SC 的中点,SA 与平面ABCD SBD 与平面AEQ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41.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12AA =,,E F 分别为11,CC AA 的中点.(1)求证:1//D F 平面BDE ;(2)求直线1D E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直线1D F 与平面BDE 之间的距离.42.已知在六面体P ABCDE 中,P A ⊥平面ABCD ,ED ⊥平面ABCD ,且P A =2ED ,底面ABCD 为菱形,且∠ABC =60°.(1)求证:平面P AC ⊥平面PBD ;(2)若直线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45°,试问:在线段PE 上是否存在点M ,使二面角P ﹣AC﹣M 为60°?若存在,确定点M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3.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侧面11BB C C ,已知1,13BCC BC π∠==,12AB C C ==,点E 是棱1C C 的中点.(1)求证:BC ⊥平面1ABC ;(2)求直线AC 与平面1AEB 所成角的正弦值.44.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BC 是正三角形,AC BC ⊥,D 是AB 的中点.(1)证明:BC PD ⊥;(2)若2AC BC ==,PA =D PA C --的余弦值.45.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90ABC B BA ∠=∠=︒,160B BC ∠=︒,1AB =,1BB BC ==(Ⅰ)证明:平面ABC ⊥平面11BCC B ; (Ⅱ)求二面角1B CC A --的余弦值.4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矩形,1,2AB AD ==,PD E 为BC 的中点,PE DE ⊥.(1)证明:PA ⊥平面ABCD ;(2)求直线PC 与平面PDE 所成角的正弦值.47.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沿AC 将ACD △折起至ACP △位置(如图),G 为PAC △的重心,点E 在边BC 上,且2CE EB =.(1)证明://GE 平面PAB ;(2)若GE PA ⊥,求二面角A EC G --的余弦值.48.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90,2,,AD BC BAD AB AD BD CD EA ∠=︒===⊥底面ABCD ,FD ⊥底面ABCD ,且有EA FD ==(1)求证:CD BF ⊥;(2)若线段AE 的中点为G ,求直线CG 与平面CB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49.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棱11C D 的中点.(1)求二面角D AC M --的余弦值;(2)在棱1CC (包含端点)上是否存在点E ,使//BE 平面ACM ,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答案与解析】1.D 【解析】根据图形,利用向量的加法法则得到11AC AB AD AA =++, 再利用()211AC AB AD AA =++求1AC 的模长.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有AC AB AD =+,111AC AC AA AB AD AA =+=++,由题知,1AB AD ==,1AA ,1145BAA DAA ∠∠==,60BAD ∠=, 所以1AB AD ==,12AA =,AB 与AD 的夹角为60BAD ∠=︒,AB 与1AA 的夹角为145BAA ∠=︒,AD 与1AA 的夹角为145A AD ∠=︒, 所以21AC()21AB AD AA =++222111222AB AD AA AB AD AB AA AD AA =+++⋅+⋅+⋅112211cos6021cos4521cos45=+++⨯⨯⨯︒+⨯︒+⨯︒9=.所以13AC =. 故选:D. 2.B 【解析】根据题中的线面关系建立空间坐标系,运用空间向量求解即可. 如图以点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坐标系设点P 的坐标为(),1,x z 图中各点的坐标表示如下: B (1,1,0),D 1(0,0,2),A (1,0,0)()()11,1,2,1,1,D B AP x z ∴=-=-,又11·0D B AP D B AP ⊥∴=即,1120x z -+-=,所以20x z -=所以点P 在平面BCC 1B 1内的轨迹为由点C 到BB 1四等分点(靠近B 点)的一条线段, 且点P 由C 点向BB 1四等分点移动过程中,二面角B -AD-P 逐渐增大 当点P 位于C 点处时,二面角B-AD-P 最小,最小值为0 当点P 为与BB 1四等分点处时,二面角B-AD-P 最大,此时,PAB ∠即为二面角B-AD-P 的平面角,111142tan 12BB PAB AB ∠===所以二面角B-AD-P 正切值的取值范围为[0,12].选项ACD 错误,选项B 正确故选:B. 3.B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1,写出点的坐标,用向量法确定线线平行与垂直,由向量与平行法向量的平行与垂直确定线面的平行与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1,0,0)A ,1(0,0,1)D ,1(,1,0)2E ,设(0,1,)F z ((01)z ≤≤,则11(,1,1)2D E =-,(1,1,)AF z =-,因为11211≠-,所以1,AF D E 不可能平行,即1,AF D E 不可能平行,又11102AF D E z ⋅=-+-=,12z =,因此1,AF D E 可以垂直,即AF 与1D E 可能垂直.1(0,1,1)C ,11(0,1,0)DC =, 设平面11C D 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111012n D C y n D E x y z ⎧⋅==⎪⎨⋅=+-=⎪⎩,取2x =,则(2,0,1)n =, AF 与n 不可能平行,因此AF 与平面11C D E 不可能垂直,2[2,1]AF n z ⋅=-+∈--,因此AF 与n 不可能垂直,因此AF 与平面11C D E 不可能平行,故选:B .4.A 【解析】根据几何体为正方体,先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再根据//MN 平面11AA B B ,得MN 与平面11AA B B 的法向量垂直,利用垂直关系的坐标表示,求出N 点的坐标,进而求得MN 的长.因为该几何体111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所以以D 为坐标原点, 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所以()0,0,0D ,()2,0,0A , 平面11AA B B 的一个法向量为()2,0,0DA =.因为点M 在1A D 上,且1A M ()1,0,1M .因为点N 在AC 上,所以设(),2,0N m m -()02m <<,则()1,2,1MN m m =---, 因为//MN 平面11AA B B ,所以DA MN ⊥, 有()21000m -++=,1m =,故()0,1,1MN =-,20MN MN ==故选:A. 5.A 【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1CA ,1BC 的坐标,由夹角公式可得结果.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1CC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C ,()13,0,3A ,()0,4,0B ,()10,0,3C , 所以()13,0,3CA =,()10,4,3BC =-,所以111111cos ,103CA BC CABC CA BC ⋅===⋅,所以直线1BC 与1A C 故选:A. 6.BC 【解析】对于A :由11//CC DD ,而直线1C C 与直线AF 不垂直即可判断;对于B : 取11B C 的中点N ,连结GN ,A 1N ,可以证明//GN 面AEF ,1//A N 面AEF ,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面1//A GN 面AEF 即可得到直线1A G 与平面AEF 平行.对于C :连结11,AD FD ,先判断出平面AEF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面1AEFD ,是一个为等腰梯形,求出各边长,求出高,即可计算出面积;对于D :假设C 与G 到平面AEF 的距离相等,得到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即可判断.对于A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CC DD ,因为直线1C C 与直线AF 不垂直,所以直线1D D 与直线AF 不垂直.故A 错误;对于B : 取11B C 的中点N ,连结GN ,A 1N ,因为,,E F G ,N 分别为11,,BC CC BB ,11B C 的中点,所以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11//,//,BC GN BC EF 所以//,GN EF 因为GN面AEF ,EF 面AEF ,所以//GN 面AEF .同理可证:1//A N 面AEF .又GN 面1A GN ,1A N 面1A GN ,1GNA N N =,所以面1//A GN 面AEF ,所以直线1A G 与平面AEF 平行.故B 正确;对于C :连结11,AD FD ,由上面证明过程可知1//EF AD ,所以平面AEF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面1AEFD .因为1EF AD1AE D F ==, 所以1AEFD 为等腰梯形,如图示:过E 、F 分别作EP 、FQ 垂直AD 1于P 、Q,则22AP ==所以4EP , 所以等腰梯形1AEFD的面积为9228. 故C 正确.对于D :假设C 与G 到平面AEF 的距离相等,即平面AEF 将CG 平分,则平面AEF 必过CG 的中点,连接CG 交EF 于H,而H 不是CG 中点,则假设不成立,故D 错误. 故选:BC(1)立体几何中几何关系的证明,用判定定理;(2)作多面体的截面方法(交线法):关键在于确定截点,有了位于多面体同一表面上的两个截点即可连结成截线,从而求得截面; 7.ABC 【解析】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利用锥体的表面积公式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证明AF ⊥平面1BB E 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取E 为AD 的中点,利用二面角的定义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对于A 选项,()111122ABE BCF BEDF S S S AE CF =--=-⨯+=△△四边形,因为四棱锥1B BEDF -的高为定值,故四棱锥1B BEDF -的体积为定值,A 对; 对于B 选项,过点D 在平面ABCD 内作DH EF ⊥,垂足为点H ,连接1D H ,设AE DF x ==,则1DE x =-,EF ==所以,1x x DE DFDH EF-⋅==1D H =1112D EFS D H EF =⋅=△()1112x x ==--⎡⎤⎣⎦, 所以,四面体1D DEF 的表面积为()()()111111111222S x x x x x x =-+⨯⨯+-+--=⎡⎤⎣⎦,B 对; 对于C 选项,设BE AF O =,AE DF =,AB AD =,90BAE ADF ∠=∠=,故BAE ADF ≅,所以,AEB AFD ∠=∠,故90DAF AEB DAF AFD ∠+∠=∠+∠=,AF BE ∴⊥, 1BB ⊥平面ABCD ,AF ⊂平面ABCD ,1AF BB ∴⊥, 1BEBB B =,AF ∴⊥平面1BB E ,1B E ⊂平面1BB E ,1AF B E ∴⊥,C 对;对于D 选项,当点E 为AD 的中点时,F 为CD 的中点,则//EF AC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则AC BD ⊥,故EF BD ⊥, 1DD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1EF DD ∴⊥, 1BD DD D ⋂=,EF ∴⊥平面11BB D D ,设EF BD H ⋂=,则H 为EF的中点,故1124DH EF AC ===,BH = 1D H 、1B H ⊂平面11BB D D ,故1EF D H ⊥,1EF B H ⊥,所以,二面角11D EF B --的平面角为11B HD ∠, 在11B D H △中,11B D1D H =1B H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111111111cos 22B H D H B D B HD B H D H +-∠==<⋅, 因为110180B HD <∠<,故1160B HD >,故D 错. 故选:ABC. 8.ABD 【解析】先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再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选项A 利用11BB BC AD +=,说明两向量平行;选项B 为数量积的坐标运算;选项C 为坐标法求向量的夹角;选项D 为向量的加法法则与向量模长的计算.不妨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A ,()1,1,0B ,()0,1,0C ,()0,0,0D ,()11,0,1A ,()11,1,1B ,()10,1,1C ,()10,0,1D .选项A :()11,0,1AD =-,()()()10,0,11,0,01,0,1BB BC +=+-=-, 因为11BB BC AD +=,所以()11//AD BB BC +,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11,1,1AC =--,()()()1110,1,00,0,10,1,1A B A A -=--=, 有()()1111011110AC A B A A ⋅-=+⨯+-⨯=,故选项B 正确; 选项C :()11,0,1AD =-,()10,1,1A B =-有12AD =12A B =110011AD A B ⋅=+-=-, 记向量1AD 与向量1A B 的夹角为θ,[]0,θπ∈, 则11111cos 22AD A B AD A Bθ⋅===-⋅,又[]0,θπ∈,所以21203πθ==︒,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因为111111111A A A D A B A A AC AC ++=+=,又()11,1,1AC =--, 所以()()()()222221111111113A A A D A B AC ++==-++-=又()110,1,0A B =,所以2111A B =,有()2211111113A A A D AB A B ++=,故选项D 正确;故选:ABD. 9.BCD 【解析】根据题意知EB ,ED ,EA‘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得异面直线,线面夹角问题.由题知,ABD △为正三角形,DE AB ⊥,将ADE 沿DE 折起,使A 到A ',且平面A DE '⊥平面BCDE ,则EB ,ED ,'EA 两两垂直,以E 点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对于A ,(1,0,0)B,D ,'(0,0,1)A,C,(BD →=-,'1)A C →=-, 则'2310BD A C →→⋅=-+=≠,故BD 与'A C 不垂直,故A 错误; 对于B ,取CE 的中点F ,联结DF ,又DE DC ⊥,则12FE FD FC CE ====, 过F 作FO ⊥平面CDE ,四面体A CDE '的外接球球心O 在FO 上,作'OM A E ⊥, 设OF x =,'OD OA R ==,在Rt OFD ,'Rt OMA 中,有22222(1)R x x =+=+-,解得12x =,R =故四面体A CDE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248R ππ=,故B 正确;对于C,BC →=,'1)A D →=-,设BC 与A D '所成角为θ,则'33cos 224'BC A DBC A Dθ→→→→⋅===⨯⋅,故C 正确; 对于D ,'(1,0,1)A B →=-,'1)A C →=-,'1)A D →=-, 设平面'A CD 的法向量n (x,y,z)→=则'20'30n A C x z n A D y z⎧⋅=-=⎪⎨⋅=-=⎪⎩,取z =则n →=,则'cos ,''n A Bn A B n A B→→→→→→⋅<>===⋅ 故直线A B '与平面ACD 'D 正确; 故选:BCD 10.BCD 【解析】由三角形面积与等体积法可判断AB 的正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结合导数,可判断C 的正误,把三角形111A B D 绕11B D 旋转到与矩形11BB D D 共面时,可判断D 的正误 对于A :此平面为平面11B D C ,故三角形11B D C2,故A 错误; 对于B:111111326P A BD A PBD V V --===,12A BDS==,11111336P A BD A BDV Sd d -=⨯==, 点P 到平面1A BD的距离为d =B 正确; 对于C :如图,以D 为原点,1,,DA DC DD 分别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由题意可知:()()()()()()()11,,101,0,0,0,1,0,1,1,1,0,1,1,1,0,1,0P a a a D A B B C ≤≤,()()1,,1,1,0,1DP a a B C ==--,设直线PD 与1B C 所成角的为θ,则()11cos 012a DP B C DP B Cθ===≤≤⋅令()()22211a f a a +=+,()01a ≤≤,则()()()22242142211a a a f a a a ++-'==++,由()0f a '>得112a <≤,由()0f a '<得102a ≤<, 所以()min 1223f a f ⎛⎫== ⎪⎝⎭,又()()301,14f f ==,故()()max 01f a f ==,cos θ≤,64ππθ∴≤≤,故C 正确; 对于D :把三角形111A B D 绕11B D 旋转到与矩形11BB D D 共面时,如图:则11t PA PB A B =+≥所以22t ≥D 正确; 故选:BCD 11.BC 【解析】对于A :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得1102AC BE ⋅=≠,即可判断A 是否正确; 对于B :连接11,A D B C ,由于EF 是11A DD 的中位线,则1//EF A D ,又11//A D B C ,则1//EF B C ,即可判断B 是否正确;对于C :先计算出cos BE <,AD >,再计算tan BE <,AD >,即可判断C 是否正确;对于D :分两种情况:当点P 为(0,0,1)时,当点P 为(1,1,1)时,计算点P 到平面BEF 的距离,即可判断D 是否正确.解: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A ,0,0),1(0C ,1,1),(1B ,1,0),1(2E ,0,1),(0F ,0,1)2, 所以1(1AC =-,1,1),1(2BF =-,1-,1),1(2EF =-,0,1)2-, 因为1102AC BE ⋅=≠, 所以1AC 不垂直于BE ,所以1AC 不垂直于平面BEF ,故A 错误; 对于B :连接11,A D B C ,因为E ,F 分别是11A D ,1DD 中点, 所以EF 是11A DD 的中位线, 所以1//EF A D , 因为11//A D B C ,所以1//EF B C ,又EF ⊄平面11B CD ,1B C ⊂平面11B CD , 所以//EF 平面11B CD ,故B 正确;对于C :(1AD =-,0,0),1(2BE =-,1-,1),所以cos BE <,113AD =,所以tan BE <,2AD >=因为异面直线BE 和AD 所成的角0,2π⎛⎤∈ ⎥⎝⎦,故C 正确;对于D : 设平面BEF 的法向量(u x =,y ,)z , 则00BF EF μμ⎧⋅=⎨⋅=⎩,即10211022x y z x z ⎧--+=⎪⎪⎨⎪--=⎪⎩,可取(2u =,3-,2)-,当点P 为(0,0,1)时,(1BP =-,1-,1),|cos BP <,||11u >==+,所以|||cos hBP BP =⋅<,|3u >=⋅,当点P 为(1,1,1)时,(0BP =,0,1),|cos BP <,|2|4u ->=+,所以|||cos h BP BP =⋅<,2|117u >=⋅所以点P 到平面BEF 的距离不是定值,所以三棱锥E BFP -的体积不是定值,故D 错误. 故选:BC . 12.ABC 【解析】建立坐标系,由1D M CP ⊥可得出动点动点M 轨迹为线段1B N ,然后结合勾股定理,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体积公式等逐一判断即可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4,,,0,0,4,4,0,2,0,4,0,4,0,4,4,4,0M y z D P C A B ,()()14,,4,4,4,2D M y z CP =-=-,1D M CP ⊥,10D M CP ∴⋅=,即24y z -=,取AB 得中点N ,则动点M 轨迹为线段1B N ,对于A :动点M 轨迹为线段1B N,且1B N =A 正确; 对于B :三角形11A D M 在正方体内运动形成几何体为三棱锥111D A NB -, 且()111111132111124424324332D A NB A NB A VS D -⎡⎤=⨯+⨯-⨯⨯⎢⎥⎦⨯⎣⨯==,故B 正确; 对于C :11//BC A D ,∴直线1D M 与BC 所成的角为11A D M α,又1min4485525AM ,则tan α的最小值是1min 1125545A M A D ,故C 正确; 对于D :易知M 与1B 重合时,直线1BD 与平面11A D M 所成的角最大, 且为11BD B ,1111142tan 1tan2442BB BD B B D π,114BD B π,所以不存在某个位置M ,使得直线1BD 与平面11A D M 所成的角为π4,故D 错误;故选:ABC13.(1)见解析;(2)13【解析】(1)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要证//PD 平面ACE ,只要证明平面ACE 的法向量与PD 垂直即可,求出平面ACE 的法向量,经过计算即可得证;(2)结合(1),求出平面PAC 的一条法向量,,然后求出两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结合图像,即可求出二面角P AC E --的余弦值. (1)证明:取CD 的中点O ,因为90CPD ∠=︒,45PCD ∠=︒,则45PDC ∠=︒, 所以PD PC =,所以CD PO ⊥,过点O 作z 轴垂直平面PCD ,则z 轴垂直CD ,z 轴垂直PO , 因为平面PCD ⊥平面ABCD ,则z 轴在平面PCD 中, 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2AD =,则1OP OC OD ===,因为//AD BC ,90ADC ∠=︒,45ACD ABC ∠=∠=︒,所以24BC BD ===,因为点E 为线段PB 靠近P 的三等分点,所以13PE PB =,则()()()()()1,0,0,0,1,2,0,1,0,0,1,0,0,1,4P A C D B --,()()()()1,1,0,0,2,2,1,1,0,1,1,4PD CA CP PB =-===--,1114,,3333PE PB --⎛⎫== ⎪⎝⎭,则224,,333CE CP PE ⎛⎫=+= ⎪⎝⎭,设()111,,n x y z =是平面ACE 的一条法向量, 则11111220224333n CA y z n CE x y z ⎧⋅=+=⎪⎨⋅=++=⎪⎩,可取()1,1,1n =-, 则110n PD ⋅=-+=,所以n PD ⊥, 因为PD ⊄平面ACE , 所以//PD 平面ACE ; (2)解:由(1)知,设()222,,m x y z =是平面PAC 的一条法向量, 则22222200m CA y z m CP x y ⎧⋅=+=⎪⎨⋅=+=⎪⎩,可取()1,1,1m =-,则111cos ,33m n m n m n⋅-===-⨯,由图,因为二面角P ACE --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P AC E --的余弦值为13.14.(1;(2)16.【解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解直线所成角;(2)由M 是PB 的中点可得四棱锥M PAC -的体积1122B PAC P ABC V V V --==,进而可得结果.(1)以A 为坐标原点,,,AD AB AP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各点坐标为(0,0,0),(0,2,0),(1,1,0),(0,0,1)A B C P ,则()()1,1,0,0,2,1AC PB ==-, 故2,5,2AC PB AC PB ==⋅=,所以cos ,2AC PB AC PBAC PB⋅===⋅ 故AC 与PB(2)因为M 是PB 的中点,所以四棱锥M PAC -的体积 111111*********B PAC P ABC V V V --⎛⎫===⨯⨯⨯⨯⨯= ⎪⎝⎭.15.(1(2)23.【解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解直线所成角;(2)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所成角求得平面所成角.证明:以A 为坐标原点AD 长为单位长度,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1(0,0,0),(0,2,0),(1,1,0),(1,0,0),(0,0,1),0,1,2A B C D P M ⎛⎫ ⎪⎝⎭.(1)因(1,1,0),(0,2,1)AC PB ==- 故||2,||5,2AC PB AC PB ==⋅=,所以10cos ,5||||AC PB AC PB AC PB ⋅<>==⋅ (2)平面AMC 的一个法向量设为()1111,,,(1,1,0),0,1,2n y z AC AM ⎛⎫=== ⎪⎝⎭,∴11110102y y z +=⎧⎪⎨+=⎪⎩∴(1,1,2)n =-平面BMC 的一个法向量设为()2211,,,(1,1,0),0,1,2m y z BC BM ⎛⎫==-=- ⎪⎝⎭;∴22210102y y z -=⎧⎪⎨-+=⎪⎩∴()1,1,2n =,∴2cos ,3m n 〈〉== ∴面AMC 与面BMC 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2316.(1)证明见解析;(2【解析】(1)依题意,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G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对应点的坐标,求出平面CDE 的法向0n 量及MN ,由00MN n =,结合直线MN ⊂平面CDE ,可得//MN 平面CDE ;(2)设线段DP 的长为h ,([0,2])h ∈,则点P 的坐标为(0,0,)h ,求出(1,2,)BP h =--,而(0,2,0)DC =为平面ADGE 的一个法向量,由直线BP 与平面ADGE 所成的角为60︒,可得线段DP 的长. (1)证明:依题意,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G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0D ,0,0),(2A ,0,0),(1B ,2,0),(0C ,2,0),(2E ,0,2),(0F ,1,2),(0G ,0,2),(0M ,32,1),(1N ,0,2). 设0(,,)n x y z =为平面CDE 的法向量,则00·20·220n DC y n DE x z ⎧==⎪⎨=+=⎪⎩,不妨令1z =-,可得0(1,0,1)n =-;又3(1,,1)2MN =-,可得00MN n =.又直线MN ⊂平面CDE ,//MN ∴平面CDE ;(2)解:设线段DP 的长为h ,([0,2])h ∈,则点P 的坐标为(0,0,)h , 可得(1,2,)BP h =--,而(0,2,0)DC =为平面ADGE 的一个法向量, 故|||cos ,|||||BP CD BP DC BPDC h <>==sin 60=︒,解得[0h =,2].∴线段DP17.(1)见解析;(2(3【解析】(1)依题意,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G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对应点的坐标,求出平面CDE 的法向0n 量及MN ,由00MN n =,结合直线MN ⊂平面CDE ,可得//MN 平面CDE ;(2)分别求出平面BCE 与平面平面BCF 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可得二面角E BC F --的正弦值;(3)根据//AD BC ,得BC ⊂平面EBC ,则直线AD 到平面EBC 的距离即为点D 到平面EBC 的距离,利用向量法求出点D 到平面EBC 的距离,即可得出答案.(1)证明:依题意,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G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0D ,0,0),(2A ,0,0),(1B ,2,0),(0C ,2,0),(2E ,0,2),(0F ,1,2),(0G ,0,2),(0M ,32,1),(1N ,0,2). 设0000(,,)n x y z =为平面CDE 的法向量,则0000020220n DC y n DE x z ⎧==⎪⎨=+=⎪⎩,不妨令01z =-,可得0(1,0,1)n =-;又3(1,,1)2MN =-,可得00MN n =.所以0MN n ⊥,又直线MN ⊂平面CDE ,//MN ∴平面CDE ;(2)解:依题意,可得(1,0,0)BC =-,(1,2,2)BE =-,(0,1,2)CF =-. 设111(,,)n x y z =为平面BCE 的法向量,则11110220n BC x n BE x y z ⎧=-=⎪⎨=-+=⎪⎩,不妨令11z =,可得(0,1,1)n =. 设222(,,)m x y z =为平面BCF 的法向量,则222020m BC x m CF y z ⎧=-=⎪⎨=-+=⎪⎩,不妨令21z =,可得(0,2,1)m =.因此有310cos ,||||10m n m n m n <>==10sin ,10m n <>= ∴二面角E BC F --(3)解:因为//AD BC ,AD ⊄平面EBC ,BC ⊂平面EBC , 所以直线AD 到平面EBC 的距离即为点D 到平面EBC 的距离, 由(2)得,平面BCE 的法向量(0,1,1)n =,(0,2,0)DC =, 则2cos ,22n DC nDC n DC⋅==⋅即直线DC 与平面BCE所以点D 到平面EBC的距离为DC 即直线AD 到平面EBC18.(Ⅰ)证明见解析;(Ⅱ. 【解析】(Ⅰ)证明1,BC AC BC D C ⊥⊥后可得线面垂直;(Ⅱ)以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A ,CB ,1CD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Ⅰ)证明:如图,连接1D C ,则1D C ⊥平面ABCD , ∵BC ⊂平面ABCD , ∴1BC D C ⊥.在等腰梯形ABCD 中,连接AC , 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4AB =,2BC CD ==,//AB CD ,则3AG =,1BG =,CG∴AC ==因此满足22216AC BC AB +==,∴BC AC ⊥, 又1D C ,AC ⊂平面1AD C ,1D C AC C =,∴BC ⊥平面1AD C .(Ⅱ)解:由(Ⅰ)知AC ,BC ,1D C 两两垂直, ∵1D C ⊥平面ABCD ,∴1π4D DC =∠,∴12D C CD ==.以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A ,CB ,1CD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C,()A ,()0,2,0B ,()10,0,2D ,∴()AB =-,()12AD =-. 设平面11ABC D 的法向量(),,n x y z =, 由10,0,AB n AD n ⎧⋅=⎪⎨⋅=⎪⎩,得20,20,y z ⎧-+=⎪⎨-+=⎪⎩可得平面11ABC D的一个法向量(1,3,n =. 又()10,0,2CD =为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11ABC D 与平面ABCD 所成锐二面角为θ,则1123cos 727CD nCD n θ==⋅= 因此平面11ABC D 与平面AB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7. 19.(1)2arcsin 3;(2)作图见解析;1arccos 3;(3)⎣. 【解析】(1)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AD 为x 轴正方向,AB 为y 轴正方向,1AA 为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2)利用空间向量求出平面1D AE 的法向量和侧面11ADD A 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求解,或取1AA的中点M ,过点M 作1AD 的垂线,垂足为N ,连接ME ,NE ,可证得MNE ∠为面1D AE 与侧面11ADD A 所成的锐二面角,然后在MNE 中求解即可,(3)设(),,0P x y ,则()2,2,1FP x y =---,由//FP 平面1D AE ,可得10FP n ⋅=,求出,x y 的关系,再用距离公式可表示出1C P ,结合,x y 的范围可得结果解:以A 为坐标原点,AD 为x 轴正方向,AB 为y 轴正方向,1AA 为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2,0,2D ,()0,2,1E ,()10,0,2A(1)()10,0,2AA =,()12,0,2AD =,()0,2,1AE =设平面1D AE 的法向量()1,,n x y z =,直线1AA 与平面1D AE 所成角为θ则22020x z y z +=⎧⎨+=⎩,取()12,1,2n =-∴112sin 32||AA n AA n θ⋅===⋅⋅∴直线1AA 与平面1D AE 所成角2arcsin 3(2)如图过1D ,A ,E 三点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平面1AEFD , 法一:取侧面11ADD A 的法向量()20,1,0n =,由(1)可知平面1D AE 的法向量()12,1,2n =-, 设平面1D AE 与侧面11ADD A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α则12121cos 3n n a n n ⋅==⋅∴平面1D AE 与侧面11ADD A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1arccos 3.法二:取1AA 的中点M ,过点M 作1AD 的垂线,垂足为N ,连接ME ,NE , ∵//ME AB ,∴ME ⊥平面11ADD A ∴1ME AD ⊥ 又∵1AD MN ⊥,MN ME M =∴1AD ⊥平面MNE ∴1AD EN ⊥∴MNE ∠为面1D AE 与侧面11ADD A 所成的锐二面角在MNE 中,MN =2ME =,90EMN ∠=︒∴an t MNE ∠=所以平面1D AE 与侧面11ADD A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arctan(3)()2,2,1F ,()12,2,2C ,设(),,0P x y ,则()2,2,1FP x y =---∵//FP 平面1D AE ,∴10FP n ⋅=即24x y +=∵0202x y ≤≤⎧⎨≤≤⎩,∴020422x x ≤≤⎧⎨≤-≤⎩,∴12x ≤≤ ∴)112C P x =≤≤∴1C P ∈⎣20.(1;(2)13. 【解析】以O 为原点,,,OA OB OP 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进行求解即可.以O 为原点,,,OA OB OP 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4,0,0,0,3,0,4,0,0,0,3,0,0,0,4,A B C D P --则()()()4,0,4,0,6,0,4,3,0PA DB AB =-==-,设(),,M x y z ,则()(),,4,4,,PM x y z MC x y z =-=----, (1)因为13PM MC =,所以()()()14313143x x y y z z ⎧=--⎪⎪⎪=-⎨⎪⎪-=-⎪⎩,解得:103x y z =-⎧⎪=⎨⎪=⎩,所以()1,0,3M -,()1,3,3MB =-.设平面BDM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则()()()()·0,6,0?,,60·1,3,3?,,330DB n x y z y MB n x y z x y z ⎧===⎪⎨=-=+-=⎪⎩, 不妨设z =1,则()3,0,1n =设直线PA 与平面BDM 所成角为θ,则:2sin cos ,3PA n PA n PA nθ====⨯ 即直线PA 与平面BDM . (2)显然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10,0,1n =.设(),,M x y z ,由(0)PM MC λλ=>,可得:()()()44x x y y z z λλλ⎧=--⎪=-⎨⎪-=-⎩,解得:41041x y z λλλ-⎧=⎪+⎪=⎨⎪⎪=+⎩,所以44,3,11MB λλλ-⎛⎫= ⎪++⎝⎭. 设平面ABM 的一个法向量为()2,,n x y z =,则:22·0·0AB n MB n ⎧=⎪⎨=⎪⎩即430443011x y x y z λλλ-+=⎧⎪⎨+-=⎪++⎩, 不妨令x =1,则241,,213n λ⎛⎫=+ ⎪⎝⎭.由二面角M AB C --的大小为4π,可得: 12coscos ,4n n π==解得:1433λ=或-.因为0λ>,所以13λ=.21.(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连接AC 交BD 于点O ,取PC 的中点F ,连接OF ,EF ,证四边形OFED 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证;(2)令2PA =,由条件可得ABC 为等边三角形,作Ax AD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即可作答.(1)连接AC 交BD 于点O ,取PC 的中点F ,连接OF ,EF ,因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O 为AC 的中点,于是有//OF PA ,12OF PA =, 而//DE PA ,且12DE PA =,从而得//OF DE 且OF DE =,则四边形OFED 为平行四边形,即//OD EF ,//BD EF ,又EF ⊂平面PCE ,BD ⊄平面PCE , 所以//BD 平面PCE ;(2)令2PA =,则1AD DE ==,而PA ⊥底面ABCD ,即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PCA ∠,于是得tan 2PAPCA AC∠==, 则1AC =,AC AD CD ==,从而得ABC 为等边三角形,在平面ABCD 内过A 作Ax AD ⊥,以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射线Ax ,AD ,AP 为x ,y ,z 轴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002P ,,,1,0)2C ,()0,1,1E ,()0,1,0D ,31(,2)22PC =-,1(,1)22CE =-,()0,0,1DE =,设平面PCE 的一个法向量为()111,,n x y z =,由00n PC n CE ⎧⋅=⎨⋅=⎩得1111111202102x y z y z +-=⎨⎪++=⎪⎩,令11y =,得()3,1,1n =,设平面CDE 的一个法向量为()222,,m x y z =,由00m CE m DE ⎧⋅=⎨⋅=⎩得22221020x y z z ⎧++=⎪⎨⎪=⎩,取21x =,则()1,3,0m =.因此有23cos ,5n m n m n m⋅〈〉===⨯⋅ 所以二面角DCE P --,1n m 〈〉=-. 22.(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通过证明AC ⊥平面1D DB ,即可得证;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解.(1)连BD ,设=BD AC O ⋂,连1D O .由ABCD 为菱形知AC BD ⊥,又11D A D C =,所以1AC D O ⊥, 又1D O DB O ⋂=,1D O ,DB ⊂平面1D DB ,所以AC ⊥平面1D DB , 而1BD ⊂平面1D DB ,所以1AC BD ⊥;(2)由(1)知可如图建系(其中Oz 轴在平面1D DB 内),得各点坐标为()0,1,0A ,()0,1,0C -,)D,并设()1,0,D a b ,由1D A =14D D =, 得22112a b ++=,(2216a b +=,。
高中数学选修练习题及答案A组
高中数学选修练习题及答案A组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选修2-3A 组练习题郑中钧中学 易安 一、 选择题1.将3个不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则不同放法种数有( ) A .81 B .64 C .12 D .142.5个人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在两端的排法种数有( )A .33AB .334AC .523533A A A -D .2311323233A A A A A + 3.现有男、女学生共8人,从男生中选2人,从女生中选1人分别参加数学、 物理、化学三科竞赛,共有90种不同方案,那么男、女生人数分别是( ) A .男生2人,女生6人 B .男生3人,女生5人 C .男生5人,女生3人 D .男生6人,女生2人.4.在82x ⎛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7 B .7- C .28 D .28-5.5(12)(2)x x -+的展开式中3x 的项的系数是( ) A.120 B .120- C .100 D .100-6.22nx ⎫⎪⎭展开式中只有第六项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 .180B .90C .45D .3607.3张不同的电影票全部分给10个人,每人至多一张,则有不同分法的种数是( ) A .1260 B .120 C .240 D .7208.不共面的四个定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平面α共有( ) A .3个 B .4个 C .6个 D .7个9.三个元件123,,T T T 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43,43,21将它们中某两个元件并联后再和第三元件串联接入电路, 在如右图的电路中,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是( ) A .3215 B .329 C . 327 D . 3217 10.下列是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x则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是( ) A . B .0.52 C . D .条件不足 二、填空题11.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里,每格填一个数字,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填的数字均不同的填法有 种?12.若92a x x ⎛⎫- ⎪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94,则常数a 的值为 . 13.从0,1,2,3,4,5,6这七个数字中任取三个不同数字作为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系数,,a b c 则可组成不同的函数_______个,其中以y 轴作为该函数的图像的对称轴的函数有______个.14.已知772127(12)o x a a a x a x -=++++,那么127a a a +++等于三、解答题15.解方程 432(1)140;x x A A =16(1)在n (1+x )的展开式中,若第3项与第6项系数相等,且n 等于多少?(2)3nx x x ⎛+ ⎪⎝⎭的展开式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128,则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项。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第三章A卷答案.docx
答案部分 A11、解析:()31f x x =-+在区间[]0,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2)(0)320f f -=--,故选C 。
2、解析:∵2()1f x x =-在区间[]1,m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3,∴()(1)3101f m f -=-,则21111m m --+-3=,∴13m +=,∴2m =,故选B 。
3、解析:选C 。
4、解析:00()()y f x x f x ∆=+∆-。
5、解析:()()22a x xb x x ax bx y x x+∆++∆--∆=∆∆2ax b a x =++∆。
6、解析:2s 到4s 的平均变化率为13/m s ,2s 到3s 的平均变化率为10/m s 。
7、解析:()f x kx b =+在区间[],m n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k ,∴2a b ==,故选C 。
名师点金:原题通过求()21f x x =+和()g x 2x =-在不同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进而由结果总结出规律:一次函数y kx b =+在区间[],m n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常数k ,变式以另一种形式对变一结论进行了考查。
另外,相题还可以改编为:已知()21f x x =+和()32g x x =+在区间[],m n 上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a 和b ,则( )A .a b >B .a b <C .a b =D .不确定 答案仍是选B 。
8、解析:函数2y x =在区间[]1,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222121--3=。
名师点金:原题中要求的是函数2y x =的图象上,A B 两点的连线的斜率,而本变式是要求()f x 在区间[]1,2上的平均变化率,两者所得的结果均为3,此变式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这样一个结论:()f x 在区间[],a b 上的平均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函数图象上()(),(),,()A a f a B b f b 两点连线的斜率。
9、解析:答案是170/m s 。
10、解析:(1)1到2的平均变化率为3,1到32的平均变化率为52,1到54的平均变化率为94,(2)1到1n n +的平均变化率为12n+,(3)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2-3A 组练习题
郑中钧中学 易安 一、 选择题
1.将3个不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则不同放法种数有( )
A .81
B .64
C .12
D .14
2.5个人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在两端的排法种数有( )
A .33A
B .334A
C .523533A A A -
D .2311323233A A A A A +
3.现有男、女学生共8人,从男生中选2人,从女生中选1人分别参加数学、
物理、化学三科竞赛,共有90种不同方案,那么男、女生人数分别是( )
A .男生2人,女生6人
B .男生3人,女生5人
C .男生5人,女生3人
D .男生6人,女生2人.
4.在832x x ⎛-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A.7 B .7- C .28 D .28-
5.5(12)(2)x x -+的展开式中3
x 的项的系数是( )
A.120 B .120- C .100 D .100- 6.22n x x ⎛⎫+ ⎪⎝
⎭展开式中只有第六项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A .180 B .90 C .45 D .360
7.3张不同的电影票全部分给10个人,每人至多一张,则有不同分法的种数是( )
A .1260
B .120
C .240
D .720
8.不共面的四个定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平面α共有( )
A .3个
B .4个
C .6个
D .7个
9.三个元件123,,T T T 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4
3,43,21将它们中某两个元件并联后再和第三元件串联接入电路, 在如右图的电路中,电路不发生故
障的概率是( )
A .3215
B .329
C . 327
D . 32
17
x 则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是( )
A .
B .0.52
C .
D .条件不足
二、填空题
11.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里,每格填一个数字,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填的数字均不同的填法有 种?
12.若9a x ⎛ ⎝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94,则常数a 的值为 . 13.从0,1,2,3,4,5,6这七个数字中任取三个不同数字作为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系数,,a b c 则可组成不同的函数_______个,其中以y 轴作为该函数的图像的对称轴的函数有______个.
14.已知772127(12)o x a a a x a x -=++++L ,那么127a a a +++L 等于
三、解答题 15.解方程 432(1)140;x x A A =
16(1)在n
(1+x )的展开式中,若第3项与第6项系数相等,且n 等于多少?
(2)
n ⎛ ⎝
的展开式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128,则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项。
(3)已知5025001250(2),a a x a x a x =++++L 其中01250,,,a a a a L 是常数,计算
220245013549()()a a a a a a a a ++++-++++L L
17.6个人坐在一排10个座位上,问:(1)空位不相邻的坐法有多少种? (2)
4个空位只有3 个相邻的坐法有多少种? (3) 4个空位至多有2个相邻的坐法有多少种?
18.某学生语、数、英三科考试成绩,在一次考试中排名全班第一的概率:语文为0.9,
数学为0.8,英语为0.85,问一次考试中
(Ⅰ)三科成绩均未获得第一名的概率是多少?
(Ⅱ)恰有一科成绩未获得第一名的概率是多少
19.如图,,A B 两点之间有6条网线并联,它们能通过的最大信息量分别为1,1,2,2,3,4.现从中任取三条网线且使每条网线通过最大的信息量.
(I )设选取的三条网线由A 到B 可通过的信息总量为x ,当6x ≥时,则保证信息畅通.求线路信息
畅通的概率;
(II )求选取的三条网线可通过信息总量的数学期望.
20.已知正四面体A —BCD ,有一只小虫自顶点A 沿每一条棱以等可能的概率爬到另外三个顶点B 、C 、
D ,然后又从B 、C 、D 中的一个顶点沿每一条棱以等可能的概率爬到另外三个顶点,依次进行下去。
记P n 为第n 次到顶点A 的概率。
⑴ 求P n 的通项公式;
⑵ 求2006次爬到顶点A 的概率.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 C B A B 6~10 A DDAC
二、填空题
11、9
12、4
13、180,30
14、-2
三、解答题
15、
得3x =
16、(1)由已知得257n n C C n =⇒=
(2)由已知得1351...128,2
128,8n n n n C C C n -+++===,而展开式中二项式
系数最大项是444418(70T C x +== (3
)解:设50()(2)f x =-,令1x =
,得5001250(2a a a a ++++=L
令1x =-
,得5001250(2a a a a -+-+=L
17、解:6个人排有66A 种, 6人排好后包括两端共有7个“间隔”可以插入空位.
(1)空位不相邻相当于将4个空位安插在上述7个“间隔”中,有4735C =种插法,
故空位不相邻的坐法有646725200A C =g
种。
(2)将相邻的3个空位当作一个元素,另一空位当作另一个元素,往7个“间隔”里插
有27A 种插法,故4个空位中只有3个相邻的坐法有626730240A A =种。
(3) 4个空位至少有2个相邻的情况有三类:
①4个空位各不相邻有47C 种坐法;
②4个空位2个相邻,另有2个不相邻有1276C C 种坐法;
③4个空位分两组,每组都有2个相邻,有2
7C 种坐法.
综合上述,应有6412267767()118080A C C C C ++=种坐法。
18、解:分别记该生语、数、英考试成绩排名全班第一的事件为,,A B C ,
则()0.9,()0.8,()0.85P A P B P C ===
(Ⅰ))()()()(C P B P A P C B A P ⋅⋅=⋅⋅
答:三科成绩均未获得第一名的概率是0.003
(Ⅱ)(()P A B C A B C A B C ⋅⋅+⋅⋅+⋅⋅)
答:恰有一科成绩未获得第一名的概率是0.329
19、解:(I )411)6(,6321411361212=⋅+==∴=++=++C C C x P Θ
(II )20
3)5(,5221311,101)4(,4211===++=++===++x P x P ΘΘ ∴线路通过信息量的数学期望 答:(I )线路信息畅通的概率是
43. (II )线路通过信息量的数学期望是6.5 20、解:⑴由于第n 次到顶点A 是从B 、C 、D 三个顶点爬行而来,从其中任何一个顶点达到A 的概率都是13
,而第n -1次在顶点A 与小虫在顶点B 、C 、D 是对立事件。
因此,11(1)3n n P P -=-,∴1111()434
n n P P --=-- ∴1311()(3)434
n n P n -=⋅-+≥ ⑵ P 2006=43(-31)2005+41。